《登飛來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走進文本,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
2、賞讀品析:以詩言志,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
3、回味人生:書寫壯志,感悟詩中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難點】:
走進文本感知意境,理解詩中蘊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激情導入
導課:在浩瀚的中國古詩詞文庫里,有大漠孤煙的塞北,有杏花春雨的'江南,從山水田園的牧歌,有金戈鐵馬的陽關,今天我們來到杭州的飛來峰上,看看北宋詩人王安石會寫下怎樣壯麗的詩篇?
二、推測詩人,品題目
(一)詩人登上飛來峰,猜測詩人是以何種氣勢來“等”飛來峰的?他會寫到什么內容?
孔子曰:登高必賦。《登飛來峰》是北宋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皇佑二年夏,他在浙江鄞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當時年僅30歲,也是詩人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借登飛來峰抒發胸臆,寄托壯懷。
飛來峰被人們稱為是“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的。
(二)誦讀古詩,悟氣勢。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
(2)感悟詩人磅礴的登高氣勢。(學生自由讀,教師點撥,教師范讀,學生再讀)
(三)走進文本,品意境
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志向,運用了哪些意象?(交流要點:峰、塔、云、日等)
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用了“聞說”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對前途充滿信心。
三、以詩言志,悟哲理。
師:詩人借景抒情,抒發自己的志向,詩中哪句話強烈抒發了自己的志向呢?
“故邪臣之蔽賢,猶浮云障日也。”——陸賈《新語 慎微篇》。
西漢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蒙蔽。
師:詩人借助“浮云”,想要表達什么?(在政治上高瞻遠矚和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總結:作者借“登飛來峰”一事,巧妙地借用飛來峰和千尋塔,有巧妙的加入聯想,抒發了一個政治改革家,面對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與斗志,讓我們重新領略了“只有站的高才能望的遠”的哲理。
請同學們再次誦讀這首詩,讀出詩人的豪邁氣勢,讀出詩人的雄心壯志。
4、追尋古人,悅人生。
詩人借景抒情,運用虛實結合的寫法,表達了王安石對保守勢力的蔑視,以及要進入最高統治層,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讓我們跟隨詩人,賦詩一首:
楊柳依依景色幽,聞說九中學子秀。
不畏學習壓力大,自緣榜上有爺名。
不畏課余時間緊,自緣中考輕闖關。
不畏學海深似苦,自緣身為青少年。
不畏晨昏遮望眼,自緣壯志在我胸。
不畏人生多歧路,自緣豪情在心頭。
今日來此方得知,國之棟梁顯壯志。
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種心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那豪邁的氣勢在這首詩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為之喝彩。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蓄能量,提高自己,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最后讓我們攜帶行囊,追尋古人,一起誦讀這首詩,來結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