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春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13個。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講的什么。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散文。
教學方法:
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完成“初顯身手”。
學生講自己查資料了解的.情況。
2、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⑴、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的順序。
⑵、出示13個生字,學生分組認讀。
矩,蒜,醋,假,夕,鞭,戚,逛,驢,恰,盞,預,吉
(請每組2、4號同學起立教讀)
⑶、出示生詞,同桌讀。
規矩,大蒜,香醋,放假,除夕,鞭炮,親戚,逛街,恰好,幾百盞燈,預示吉祥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
⑴、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老北京的春節怎樣”用一個詞來概括。
⑵、指名接讀。
⑶、齊讀課文,分組討論:
老北京的春節從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束?哪些日子是最熱鬧的?勾出這些日子來。
⑷、齊讀課文4—6自然段,誰用一名話概括這部分內容。
⑸、接讀1—3自然段,誰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部分講了什么?
⑹、齊讀1—3自然段。
⑺、齊讀7自然段。
⑻、朗讀全文。
⑼、分小組學生談自己家鄉過年的情景。
三、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2、過年
開始(臘月初)
除夕
老北京的春節,初一,高潮
元宵
結束(正月初十九)
五、教學后記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教學難點
(一)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二)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2.梳理文章寫作順序。
(二)導入
春節,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走進《北京的春節》,感受老北京春節的魅力吧!
(三)文化常識
1.作者介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1951年,因為創作了話劇《龍須溝》,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他勤于創作,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劫模范。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殘霧》《方珍珠》《春華秋實》等,他的作品都收集在《老舍全集》里.我們首學過他的寫景抒情散文《草原》。
2.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有刪改。本文寫于1951年,作者剛從美國回來,當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新中國的新面貌、新氣象深深地感染了老舍。他在這段時間寫下了好幾篇歌頌北京的散文,《北京的春節》就是其中之一,文中描寫了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和熱鬧氣氛,表達了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
(四)預習檢測
1.讀準下列加點字。
初旬(xún)翡翠(fěi)展覽(lǎn)擺攤(tān)栗子(lì)榛子(zhēn)
眨眼(zhǎ)通宵(xiāo)燃放(rán)小販(fàn)嫻熟(xián)
蒜瓣(suàn bàn)摻和(chān huo)
2.多音字辨析。
3.解釋下列詞語意思。
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嫻熟:熟練。
萬不得已: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截然不同: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各形各色:不同形狀、不同顏色,形容種類很多。
張燈結彩:張掛彩燈、彩帶等,形容場面喜慶、熱鬧。
殘燈末廟:指春節快要結束了。
(五)初讀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閱讀心得,說出“熱鬧、忙碌、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板書: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2.選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余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日子里人們的活動?可以用筆畫下來,也可以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閱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清除學習上的障礙,包括字、詞、句等,以便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同時,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讀書動筆的習慣。
(六)再讀梳理
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作者圍繞北京的春節都寫了哪些重要的`日子?其寫作順序是什么?自己想好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談論,并仿照示例填寫下表。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明確: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各類吃的預備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正月初一店鋪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子逛廟會
初六店戶開張,還可以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節看花燈,小孩子們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讀和小組合作交流,了解了北京春節那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也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希望大家回去再美美地朗讀課文,并把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下節課,我們將深入了解北京春節那濃濃的“年味”,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介紹北京春節習俗的,初步感受了北京春節的特點。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北京的春節,感受北京的春節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二)默讀思考
默讀全文,思考:老舍先生為我們展示了許多北京過春節熱鬧的片段,請問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個片段?說說你的理由。
明確: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
(三)精讀體悟
1.在這些片段中,作者詳寫了哪些內容,略寫了哪些內容,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明確:本文詳略安排得當,主次分明。對于最能表現老北京獨特習俗的內容進行了詳寫。如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初一至初六、正月十五這幾日,作者比較詳細地描寫了人們的各種活動,尤其是元宵節,這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作者進行了重點描繪,凸顯美好快樂的氣氛。在詳寫部分中,作者也并非面面俱到,而是分別突出描寫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兩個民俗活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臘八,作者選擇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兩個傳統習俗來寫;除夕,寫了人們穿新衣、貼對聯、趕回家吃團圓飯、守歲等習俗:初一至初六,則主要描述了拜年、逛廟會的習俗;初一至初六,則主要描述了拜年、逛廟會的習俗;正月十五,主要寫了賞燈的習俗,吃元宵也被提及,但僅用一句話帶過。其他日子里,人們的活動并無特殊性,如采買東西、打掃屋子等,作者沒有詳細描述,僅用精練的語言簡單提及,并把這些內容按時間順序,編排在課文的各部分,使得整篇文章完整流暢。
2.找出課文中描寫孩子們過春節的部分讀一讀,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并說說作者為什么重點描寫這一部分。
明確:對于第一個問題,只要學生能說出大意即可。第二個問題要緊緊圍繞著更加突出地表現了北京春節的熱鬧、喜慶特點來表述。
(四)品讀賞析
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很多作品都富有濃郁的“京味兒”,本文語言也是如此。請大家讀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并從課文中再找出一些語句,加以體會。
1.孩子們喜吃這些零七八碎兒,即使沒有餃子吃,也必須買雜拌兒。他們的第二件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和年畫。(能不能改成“零碎的東西”“玩具”)
2.白云觀外的廣場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
3.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閑在的時候。
明確:
1.“零七八碎兒”意思就是零零碎碎,“玩意兒”指玩具。這兩個北京人常說的口語詞,表現出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特色,也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如果改用“零碎的東西”“玩具”之類詞語,則缺少了這種“京味兒”。
2.“老年間”指很早以前、古時候,多用在口語中,且帶有傳統民間習語的色彩。用上這個詞,整個句子顯得親切樸實。
3.“閑在”指清閑自在,帶有鮮明的口語化色彩和地域色彩,質樸平實。
(五)拓展閱讀
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想一想其中描寫的春節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么不同,想好后與同學交流。
明確:斯妤的《除夕》重點寫了“我”對一家人過除夕的一段回憶,表現了閩南老家除夕的習俗,讓人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的民俗風情,感受到除夕闔家團圓、其樂融融、溫馨快樂的氛圍,也感受到作者對親人的思念、懷念之情。老舍筆下的春節,則像是一幅民俗畫卷,表現出傳統節日中,人們共同的活動和體驗,以及共同的文化心理。
(六)總結
這篇散文以時間為順序,用樸素自然、充滿濃部“京味兒”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北京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生活及祖國傳統文化的贊美之情!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詳略得當“京味兒”十足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3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喜慶。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重點:
感受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及作者所采用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今年的春節你們是怎么過的?(學生自由回答)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走進他童年時代的北京,看看那個時代的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1、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
2、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自由回答)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三、精讀課文,了解風俗。
1、再次讀課文中印象深的有關段落。同位交流,為什么印象深?
2、匯報,師生共同交流。
臘八:
1)怎樣描寫臘八粥,臘八蒜的?
2)這樣寫說明什么?
除夕:
1)印象是什么?從哪兒能看出真熱鬧?
2)除夕有什么風俗?
3)指導朗讀。
正月初一:
1)除夕是熱鬧的,喜慶的,而正月初一與除夕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2)解釋截然不同.
3)了解正月初一的風俗習慣。
正月十五:
1)認真讀11、12自然段,從中體會到什么?
2)具體說說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燈特別的多?
3)說說我們這兒的元宵節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4)指導朗讀。
3、除了這些日子,作者還提到了哪些日子的活動?(出示童謠)
四、總結寫法,拓展延伸。
1、詳略得當的寫法。
2、閱讀鏈接《過年》,與本文比較,突出寫法。
3、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講究的是火爆,熱鬧,祥和,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年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正在變成電視機前對一場春節晚會的觀看。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課后寫下來。
教學反思:
要想使學生對一節課感興趣,教師自己必須有興趣。我正是帶著極大的興趣來上這節課的。我的情緒也極大地感染了我的學生,大家學得很投入。不足之處是我沒重視學生讀的訓練,學生讀的質量不高。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北京的春節》,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課文。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同桌間互讀檢查。
2.請14名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交流匯報。(明確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 三、細讀鑒賞,感受春節
1.默讀全文,思考課文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北京春節哪些熱鬧、濃烈的畫面,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幾幅。
2.小組研讀。出示研讀提示: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讀一讀,畫出最能表現春節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②小組內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據小組交流的情況,自己再讀相關段落,補充并完善自己的閱讀感受。
④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四、品讀課文,體會過年的氣氛
指導品讀“臘八”,播放課件,一邊自由朗讀描寫“臘八”的語段,一邊想一想: (1)臘八的時候,人們都做些什么?你們家在這一天會做同樣的事嗎? (2)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語言風格?(引導學生讀“這不是粥,而是……會”)
2.指導品讀“除夕”,指名朗讀。
(1)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好”感受除夕的喜慶、熱鬧。
(2)抓“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3.指導品讀“正月初一”。小組齊讀,邊讀邊思考:
(1)正月初一與除夕的氣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這一天人們都在做些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3)你逛過廟會嗎?說說你的感受。
4.指導品讀“元宵”。全班齊讀,邊讀邊畫。
(1)分別畫出表示燈的數量多的詞句,表示燈的種類多的詞句,體會人們對元宵節的熱情。燈的數量多:從“處處懸燈結彩” “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 “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 “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2)如果你置身于這燈的海洋,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你能用朗讀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嗎?(指名朗讀展示)
5.師小結:
(1)老師在這里也歸納了這些日子的風俗習慣。
(2)北京的孩子也和我們一樣,非常喜歡他們的春節,讓我們再次品讀一下本節課學習的這首童謠吧。
五、拓展延伸,學習“閱讀鏈接”
1.時間過得真快啊,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老北京的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是啊“一年之計在于春”,只有在春天播種希望,秋天才有收獲。
2.自主閱讀“閱讀鏈接”中的短文,比較它們與課文的不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重溫過年的熱鬧氣氛 1.聽歌曲《恭喜》,回顧除夕。
2.除夕過后,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當然是賞燈。正如一首詩中所寫的那樣:滿城燈火耀街紅,弦管笙歌到處同。
二、走進元宵節,賞萬家燈火
1.如果說除夕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熱鬧,那么元宵節的燈會則是全民同慶的狂歡。認真默讀第12、13自然段,你能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燈特別的多?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進了老北京的元宵燈市,都會看到什么燈?(請學生結合已有經驗,盡可能展開想象,如牛角燈、紗燈、玻璃燈、彩繪燈、走馬燈、紙燈、冰燈等,來體會老北京處處懸燈結彩,燈市如晝的熱鬧景象。)
3.通過朗讀,把燈的多和人的高興表現出來。
三、領悟表達特點
1.快速瀏覽課文,從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2.作者是怎樣使春節這一民俗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按時間順序來有條理地寫春節,二是有詳有略。)
3.對比寫法。閱讀“閱讀鏈接”中兩段關于春節習俗的描寫,與課文的相關部分比較一下,看看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對你的寫作有什么啟發。
四、拓展總結,布置作業
1.拓展閱讀:閱讀春節各地的習俗。
2.選擇和春節有關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
3.小練筆: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的實際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五、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獨特的民俗文化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熱鬧 喜慶 團圓 祥和
教學反思
一、創設情景,感悟春節
在新課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于是,我努力創設了愉悅可持續型的氛圍,上課伊始,我首先與學生進行啟發談話:你們喜歡春節嗎?你們的春節是怎么過的?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將學生帶入春節的熱鬧氣氛中。然后播放《北京童謠》,觀看老北京的春節是如何過的,兩者形成對比,談感受,引出課題。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PK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這四個小組的成員自己探究,學習。通過我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有所發現和收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確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
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熱鬧氣氛的回憶。)
2、今天,我們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韻味十足的春節,感受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
(1)把自然段標出來。
(2)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同桌間互讀檢查。
(3)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這是一個________的春節,)
2、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快速瀏覽),邊看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活動,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2)交流匯報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
在這一個多月中作者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活動?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十月十九
3、分清文章詳略
老舍老生寫了七天的風俗,在這七天風俗中,又重點寫了哪幾個時間?(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三、深入詳寫片斷,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老舍老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準備和大家交流。
四、總結拓展,升華感情
大家被春節的魅力吸引,老師也是如此。其實我們中國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節日,誰能說一說?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2、通過閱讀,能找出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錄像再現現在人過春節的情景,激發興趣。
1、喜歡過春節嗎?談談自己的想法。
2、老北京的春節是怎樣的`?
二、整體感知,初識大意。
1、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圈出來。
2、檢查生字讀音情況:出示課件
(1)放鞭炮檢查。
(2)對這些生字你有沒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解決重點難點。
3、解決遇到的困難或問題。
你在讀文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提出來。
4、小結。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自己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熱鬧)
快速讀一讀課文,看春節熱鬧,作者都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順序說一說。
板書:臘月正月十九
(二)學習過年這一節。
1、默讀課文,找出喜歡的一個段,劃出表現熱鬧的句子,談談為什么說這些句子能表現出熱鬧。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喜歡的段落交流,喜歡同一個段落先交流。交流時注意抓住重點的詞句說。
3、指導學生讀出熱鬧來。讀完之后,師生評議。
(三)學習元宵節這一節。
1、默讀這一節,過元宵節熱鬧表現在哪些方面?
2、小組合作討論。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燈的數量多、種類多、亮等特點。數量多可引導學生抓住處處、整條街、幾百街上有燈,家中有燈等;種類多可引導學生抓住玻璃的、牛角的、紗燈、冰燈、長龍、走馬燈、宮燈、紙燈等等。
3、合班交流。出示錄像看燈,讓學生感受燈的世界燈的美麗。
4、讀出喜歡的心情。指名讀。
5、合作讀。
(四)感受咱的春節與老北京的春節有什么不同。
1、學生聯系自己過春節的情況談一談。
2、交流自己搜集的與春節有關的不同資料。(圖片、文字資料、錄像、幻燈片等都可以)
教師小結。
四、作業超市(自選一個)
1、寫一寫自己過春節時最有意思的情景。
2、搜集不同地方的人過春節的不同習俗,辦一期手抄報。
【《北京的春節》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6-05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03-28
《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5-30
《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04
《白鵝》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06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19
《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19
窮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07
《比尾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