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養花》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實施的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觀點,執這種觀點,久而久之會抹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為此,本課教學擬將提綱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經歷理解的過程,揣摩作者的意念與表達,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也許會見到較好的效果。
【設計特色】
自己閱讀,自己理解;教師點撥,深化認識。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自讀課文,共商教學目標
運用魏書生老師的“與學生商量、商量、再商量”的觀點,和學生共同商定教學目標。
其中包含學生的需求、質疑,教師的教學要求。
1.生字新詞的教學目標;
2.編寫課文提綱的目標;
3.理解作者情感的目標;
4.理解詞句的目標;
5.背誦、造句的目標。
二、自讀課文,分組討論,嘗試自己完成目標
(一)生字新詞教學目標的完成,不僅是注意生字詞的音形義,更要將其放在上下文中,結合實際,弄清詞義,實現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例如:置之不理──自生自滅──關切──門道;
循環──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曇花──秉燭夜游等詞的串聯理解。
(二)嘗試自列段意,引導讀懂課文。
1.自讀課文,寫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
要求自己閱讀課文,寫出每個自然段的段意,討論時能說出寫這段段意的依據。
2.討論段意,深究課文內容。
(1)根據學生寫的段意,引導學生細讀課文后討論或辯論,使學生讀懂課文內容。
如:對于第二自然段大意的'概括可有兩種選擇:
A.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從課題出發)
B.我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樂趣。(從文章的中心思想出發)
引導:從四句話的內容探究,選A正確些。因為后三句分別敘述:養花的目的,養花的盛況(弄懂第四句話的內在意思)。
又如第二段:
A.花雖多,但沒有奇花異草。
B.我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
引導:這段5句話,第2句和第4句都是寫“因”,第1句和第5句都是寫“果”,只不過兩個結果的角度不一樣問導學生進行段意合并,并提醒學生組織好語言)。
3.總結:(先讓學生自己總結)寫每段的段意之前一定要讀懂其中的每句話,理解它們的意思,在讀懂每句話的基礎上理清關系,較全面地、通順地寫出每段的段意。
三、感情朗讀課文,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體會作者情感。
朗讀最后一段,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如:
──作者的總結是全面的:第1句說花的本身給人帶來的樂趣,第2句說養花過程中獲得的樂趣。基本概括了全文內容。
──作者的總結是表面的,不能體現作者對“樂趣”二字的深刻認識。這篇課文應該體現他對知識、真理的追求。
引導:如果照你的認識,結尾應該怎么寫?(引導學生在老舍為人樸實謙遜、文風樸質的層面上認識課文的內涵)
四、嘗試背誦。
五、完成提綱。總結列提綱的方法。
六、布置小練筆。
你有什么愛好?
(如集郵、養花、養魚、書法、圖畫……)你為什么喜愛它?怎么愛好的?有什么感受?試著用筆把它們寫出來。
[評點]
按下發的提綱自學,教師點撥引導,是對傳統閱讀教學基本模式的大膽改革探索。本設計從教師引導學生自定目標到自行達標,完全由學生主體實踐來完成,真正體現了課堂教學由學生的學習行為生成的特點。教師的點撥引導已不再是“指令”性的,而僅僅是一種虛擬的設想,這無疑又是當代課堂教學設計的一種前衛策略。
【小學語文《養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設計09-14
小學語文《貓》教學設計04-09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28
小學語文《琥珀》教學設計12-18
小學語文《麋鹿》教學設計05-01
小學語文《木笛》教學設計10-14
小學語文《卡羅納》教學設計10-01
小學語文《搭石》教學設計09-27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設計范文06-26
小學語文《掌聲》的教學設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