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馬過河教學設計
《小馬過河》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馬要過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淺。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新版小馬過河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課文內容分析:
《小馬過河》是第五單元的第三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馬幫媽媽把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的時候,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小馬問老牛,老牛說河水很淺,而松鼠說河水深得很。小馬只好回家問媽媽,媽媽叫小馬去試試,最終小馬過了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人說的是不是對的,要動腦筋思考,并親自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全文共8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故事。第1、2自然段寫老馬和小馬住在馬棚里,一天,老馬請小馬把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小馬愉快地答應了。第3至6自然段寫一條小河擋住了小馬的去路,他去問老牛,老牛說小河“水很淺”“能蹚過去”,松鼠卻說“深得很哩”,小馬很為難,只好回家問媽媽。第7、8自然段寫媽媽耐心地引導小馬,最終小馬勇敢地嘗試,小心地蹚到了對岸。
本文對話精彩,尤其是對話時的提示語鮮明地展現了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性格特點。老馬、小馬、老牛、松鼠4個角色,說話語氣符合自己的身份,且由于對話內容不同,人物說話的語氣也富于變化。“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兒事嗎?”媽媽是用商量、詢問的語氣與小馬說話,顯得溫和、親切。牛伯伯是一位長者,見多識廣,說話語氣十分肯定。松鼠因為親眼見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他十分焦急,說話時大喊大叫。
課文配有3幅插圖。第一幅圖畫的是小馬來到河邊與老牛對話的場景,對應了課文的第4自然段。小馬微笑著詢問,老牛也是笑瞇瞇地回答,可見小河在老牛心目中是很淺的,所以表情輕松。第二幅圖畫的是松鼠跨開雙腿,張開雙臂攔住小馬,對應了課文的第5自然段。松鼠的動作夸張,表情緊張,難怪松鼠會說小河“深得很哩”,小馬的表情也隨之變得驚訝與猶豫。第三幅圖畫的是小馬聽了媽媽的話,再次來到河邊,小心過河的情景,對應了課文的第8自然段。此時小馬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圓溜溜的,表情雖然還是很緊張,但能夠看出小馬在小心翼翼地嘗試過河。遠處的老牛淡定地看著小馬過河,松鼠則用雙手捂著腮幫子,好像隨時準備大聲呼救。這些插圖都可以幫助學生感受人物的心情和說話的語氣,進而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遇到問題而不知如何解決,正如“小馬過河”這個故事中的小馬一樣。小河擋住去路,老牛和松鼠給了小馬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小馬就不知道如何取舍了,因此在學習本課時,教師可以立足本單元的重點“根據課文內容,談談簡單看法”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得到啟發,那就是“遇到問題,要想辦法,并且去試一試”。同時由于學生已經學習了本單元前兩篇課文,對單元重點已經有了初步感知,那么在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時,一定能更加清楚、流暢地表達。
同時,本課人物對話豐富有特點,因此教學時也可以圍繞這一語言訓練點,讓學生在有聲有色地朗讀中感受人物的形象與性格。
教學目標:
1.認識“棚、馱”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坊”,會寫“愿、意”等8個字,會寫“愿意、麥子”等10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恰當的語氣。
3.能用上提供的詞語講故事。
4.能根據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簡單看法。
教學重點:
1.學習識字、寫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恰當的語氣。
3.能根據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簡單看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簡單看法。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導入,引發思考
(一)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引入課題: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引導學生思考:小馬為什么過河?小馬過河了嗎?小馬過河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
過渡語:孩子們,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童話故事《小馬過河》吧!
二、初讀課文,多元識字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獨立讀。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完后把課后雙橫線里的生字多讀幾遍,圈畫出本課生字。
2.合作讀。讀給同桌聽一聽,同桌有不會讀的字詞,幫一幫。
3.集體對讀
(1)檢查朗讀。剛才同學們讀得那么認真,真好!現在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逐個自然段檢查朗讀)
(2)相機正音。提示學生“坊”是多音字,在“磨坊”中讀第二聲,還有一個讀音,讀第一聲,在“街坊”這個詞中變調,讀輕聲。 “棚”是后鼻音,注意韻母是“eng”。“擋”讀第三聲,不易讀準,可組詞“阻擋、擋住”。
(二)分類整合,多元識字
1.第一組:生字“棚、磨、坊、蹄”,看圖識字。
觀察“馬棚”、“磨坊”、“馬蹄”的圖片,識記生字。
2.第二組:生字“馱、突”,編口訣識字。
如:“馱”(大馬馱東西),“突”(狗從洞穴中突然鉆出)。
3.第三組:生字“哎、哩”,語氣詞歸類識字。
復習拓展:嗎、呀、呢、啊,開火車讀。
三、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緊扣提示語朗讀,了解小馬過河的起因
(一)輕聲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思考: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呢?
1.指名回答:小馬答應幫老馬把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
2.老馬是怎么跟小馬說的,小馬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請三位同學讀一讀第2自然段,一人讀老馬的話,一人讀小馬的話,一人讀旁白。同學們仔細聽,看看你最欣賞誰的朗讀。
(二)學生反饋,教師相機指導朗讀老馬和小馬的話
要點1:欣賞老馬的朗讀
(1)“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兒事嗎?”讀出了老馬不是命令小馬干活,而是十分和藹可親,和小馬說話是商量、詢問的語氣。
(2)“高興”這個詞讀得好,表現了老馬為小馬的懂事感到十分開心。
(3)帶著這樣的感受與體會再次朗讀。
要點2:欣賞小馬的朗讀
(1)小馬“連蹦帶跳”這個詞讀得好,讀出了小馬非常樂意幫媽媽做事的語氣。
(2)“怎么不能?”引導學生換個說法“我能幫媽媽做事”。讀出了反問的語氣,強調了小馬很愿意幫媽媽做事的肯定語氣。
(3)帶著這樣的感受與體會再次朗讀。
要點3:不欣賞老馬和小馬的朗讀
可參照“要點1”和“要點2”,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指導朗讀。
(三)師生合作讀第1、2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3至6自然段,抓住人物語言朗讀,了解小馬第一次過河的經過
(一)自由朗讀第3至6自然段,并思考:那小馬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了嗎?
指名回答:小馬沒有把麥子馱到磨坊,因為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
(二)圍繞小馬“為難”的心情,指導朗讀
1.沒能把麥子馱到磨坊,小馬的心情怎么樣呢?引導學生找到“為難”一詞。
2.你從第3至6自然段的哪些詞句讀出了小馬的“為難”,請用你喜歡的符號標注出來。
(三)學生反饋
1.學習第3自然段,通過第一處“為難”,體會小馬不知道該怎么辦。
(1)指名答:小馬為難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過河。
(2)采訪小馬:此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通過“河水嘩嘩地流著”體會小河水流湍急,小馬不敢嘗試,不知道能不能過去。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一讀描寫小馬心理活動的句子。
(3)引導學生關注描寫小馬心理活動的句子中“?”和“!”這兩個標點符號,體會小馬內心為難。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2.學習第4至6自然段,通過第二處“為難”,體會小馬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1)指名答:老牛說水很淺,松鼠說水深得很哩,他們倆對小河不同的看法也讓小馬很為難。
(2)通過觀察第一幅插圖,體會老牛和小馬的人物形象。
◇指導學生觀察圖上老牛表情輕松,笑瞇瞇的。指導讀好老牛的話,讀出簡潔、干脆的語氣來。
◇指導學生觀察圖上小馬面帶微笑,因為他面對“不知道小河能不能蹚過去”的問題時,知道去請教老牛(此處可聯系前文“小馬嗒嗒嗒跑過去”,也能體會出小馬的心情輕松),而且老牛的回答,也讓小馬很開心,他可以過河,把麥子馱到磨坊去了。指導讀好小馬的話。
(3)通過觀察第二幅插圖,體會松鼠的人物形象和小馬的心理變化。
◇請學生觀察圖畫上的小馬和松鼠,和同桌演一演。圖畫上松鼠跨開雙腿,張開雙臂攔住小馬,松鼠的動作夸張,表情緊張,小馬的表情也隨之變得驚訝與猶豫。抓住松鼠和小馬的表情與動作,指導學生表演。
◇指名表演反饋,結合插圖來評價,指導學生抓住小馬“吃驚”和松鼠“認真”這兩個關鍵詞,讀好人物的對話。指名朗讀。
(4)分角色朗讀第4、5自然段。
(5)學習第6自然段,思考: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小馬決定怎么做呢?請一位同學朗讀第6自然段。
◇指名回答:小馬決定還是回家問問媽媽。
◇小馬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指導學生體會小馬實在“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抓住“嘆了口氣”和兩個“!”體會小馬的為難,再次帶著感受朗讀。
(四)師生分角色朗讀第3至6自然段
過渡語:一條小河擋住了小馬送麥子的去路,小馬十分為難,不知道是過河好,還是不過河好,最后只能十分為難地回家找媽媽,后來小馬過河了嗎?下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小馬過河》這個故事。
五、發現規律,指導書寫
(一)發現規律。在田字格中呈現四個生字。仔細觀察,你發現這四個字結構有什么特點?(“愿”半包圍結構,“意”上下結構,這兩個字都有“心字底”;“該”和“刻”都是左右結構,一個左窄右寬,一個左寬右窄,這兩個字都有“亥字部”。)
(二)重點指導。師生合作發現“愿”的重點筆畫,“廠”的“一撇”要寫長,寫舒展,給里面部分留出足夠的空間。
(三)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四)學生先描后寫,教師巡視指導間架結構和關鍵筆畫。
(五)集體講評。選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屏幕呈現,然后師生合作講評。評價指向關鍵部件和關鍵筆畫。
(六)抄寫詞語“愿意、為難、四周、立刻、吃驚、認真、腳步、難為情”。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游戲激趣
引導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4課,齊讀課題。小馬帶著詞語向我們跑來了,同學們還會讀嗎?
(一)“小馬過河”游戲。鞏固詞語:愿意、麥子、應該、立刻、磨坊、街坊。
(二)指名朗讀詞語
1.愿意 麥子 (都是輕聲詞)
2.應該 立刻 (“該”和“刻”字形相近,注意區分)
3.磨坊 街坊 (“坊”是多音字,注意讀音)
過渡語: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馬沒能將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因為岸邊的老牛說水很淺,可松鼠卻說水深得很哩。到底能不能過河呢?小馬很為難,決定回家問媽媽。后來小馬到底過河了嗎?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學習課文第7、8自然段,讀好人物對話,讀中體會人物形象
引導語:請同學們把書翻開語文書64頁,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用直線畫出媽媽說的話,用曲線畫出小馬說的話。
(一)指名反饋
(二)讀完這段話,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第7自然段都是媽媽和小馬的對話哦!
(三)怎樣才能讀出恰當的語氣,讀好對話呢,和你的`同桌合作著讀讀吧!同桌練讀對話。
(四)品讀人物對話,指導朗讀,感受人物形象
第一組對話
媽媽問他:“怎么回來啦?”
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
1.指名兩人合作朗讀。
2.通過學生評價來指導朗讀。你喜歡小馬的朗讀嗎?
要點(1):喜歡。因為他讀出了小馬難為情的語氣。
◇小馬為什么會難為情呀?指名回答,引導學生體會小馬之前是興致勃勃地答應幫媽媽做事,現在不僅沒能把麥子馱到磨坊,而且還返回了家,心里是十分不好意思的。
◇所以文中用——“難為情”來形容你此時的心情。出示“難為情”的詞卡。指名讀,齊讀。
要點(2):喜歡。因為他讀出了小馬說話結結巴巴的語氣。
◇從“……”和兩個“我”字看出來小馬很不好意思,所以說話都吞吞吐吐的。
◇帶著這種感受讀讀這句話。
要點(3):不欣賞媽媽和小馬的朗讀,可參照“要點(1)”和“要點(2)”,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指導朗讀。
3.媽媽的朗讀,有人喜歡嗎?
要點(1):喜歡。小馬沒能將麥子馱到磨坊,媽媽卻沒有責怪小馬,反而關心地問他為什么回來了,說明媽媽很愛小馬,讀起來要很溫柔。
要點(2):喜歡。她讀出了問句的語氣。
要點(3):不喜歡,可參照“要點(1)”和“要點(2)”,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指導朗讀。
4.抓住“難為情”這樣的關鍵詞,我們就可以讀出恰當的語氣了。 女生讀媽媽的話,男生讀小馬的話,合作朗讀。
第二組對話
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
小馬說:“是啊!牛伯伯也這么說。可是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伙伴呢!”
1.通過師生互動和評價的方式指導朗讀。你欣賞誰的朗讀?
要點(1):老馬媽媽,你的這個問句讀得特別好。其實這是個反問句,你是通過反問的語氣強調了那條河是很(淺的)!誰再來讀一讀。
要點(2):小馬,說這句話的時候,你的心情是——?(很糾結,很委屈)是啊!牛伯伯說河水很淺,可松鼠偏要說河水很深。你不知道怎么辦才好!誰再來讀讀看。
要點(3):小馬,你在說“是啊”的時候,心里其實是認同誰的意見的呀?(牛伯伯)。明白了,所以你才用很肯定的語氣來說,還用上了“!”呢!
2.關注句子中的標點,也能幫助我們讀出媽媽和小馬恰當的語氣呢! 男生讀媽媽的話,女孩讀小馬的話。
第三組對話
媽媽說:“那么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
小馬低下了頭,說:“沒……沒想過。”
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1.通過采訪的方式指導朗讀。誰的朗讀更打動你?
要點(1):我喜歡媽媽的朗讀,媽媽沒有直接告訴小馬答案,而是連著問了小馬兩個問題,我覺得媽媽是個非常聰明的媽媽,善于引導孩子思考,媽媽說話語氣十分溫和與慈祥。
要點(2):我喜歡小馬的朗讀,他讀出了結結巴巴的感覺。
◇引導學生發現,這里是本段第二次出現省略號,但小馬的心情還和第一次說話結結巴巴時,是一樣的嗎?
◇引導學生體會出小馬兩次說話結結巴巴心情不一樣!他更難為情了,因為媽媽連著問了兩個問題,他都沒有思考過。
2.對呀!所以,小馬這次不僅說話的語氣結結巴巴,而且還——(低下了頭)。看,準確的動作描寫,也能幫助我們讀好小馬說話時的語氣呢!誰再來讀一讀。
3.其實小馬低下了頭說的這句話正是回答了媽媽問他的“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而媽媽問的“那么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小馬是沒有回答的,所以媽媽繼續引導——(指名讀媽媽最后說的那句話)
4.請大家再去讀讀媽媽的話,看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1)讀——指名反饋,讀出媽媽“親切”的語氣。引導學生體會媽媽對小馬的關心與鼓勵。
(2)說——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媽媽要小馬怎么做呢?體會 “光”在句子中是“只”的意思,“別人”指的是老牛和松鼠。
(3)議——引導學生思考,你們覺得媽媽說得對不對呢?
(4)再讀——齊讀媽媽的話,感受她的這份親切和智慧。
5.師生分角色朗讀第7自然段,整體回顧媽媽和小馬的三組對話。
(五)創設情境,師生互動,體會故事內涵
1.采訪小馬:聽了媽媽說的話,現在你準備怎么做呢?指名朗讀第8自然段。
2.出示第三幅插圖,觀察小馬的表情是謹慎小心的,遠處的老牛淡定地看著小馬過河,松鼠則用雙手捂著腮幫子,好像隨時準備大聲呼救。相機指導朗讀。
3.指名兩名學生分角色朗讀第8自然段。師引讀:小馬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對岸。他發現——(生讀)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4.同一條河,為什么老牛、小馬、松鼠對河的深淺說法會不一樣,再想想之前媽媽曾說過“那條河不是很淺嗎”,很顯然媽媽是贊同老牛意見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引導學生通過比一比動物圖片,讓學生明白:原來老牛說水深,松鼠說水淺,是因為他們的身高不同。老馬和老牛說法一致,是因為他們的身高一樣。小馬說河水不深不淺,是因為他的身高在他們之間。這些動物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的。
小結:有了媽媽親切地指導,小馬開動腦筋,并且親自試一試,終于蹚過了小河。
三、根據提示,講述故事
1.這么有意思的故事,同學們愿意講給大家聽聽嗎?故事很長,我給大家一些詞語提示,分行齊讀。
要求:四人小組合作講故事,注意將故事講完整哦!自由練習。
2.指名講故事,師生共同點評。
四、依托故事,說說看法
引導語:有個小朋友在聽了《小馬過河》的故事后,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了下來,想請問下大家是否同意他的說法。
(一)出示感受,指名談看法
1.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對小馬撒謊了。(不同意 因為老牛高大,河水剛沒小腿,很容易蹚過河。對于老牛來說,河水當然很淺。而松鼠矮小,他親眼看見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對于松鼠來說,河水當然很深。所以說老牛和松鼠對小馬說的話,不是撒謊。)
2.小馬向很多人請教,是對的。(同意 不清楚的事應該向別人請教。)
3.別人的經驗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嘗試。(同意 因為別人的經驗有時只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自己。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發表看法: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小馬只有自己嘗試后才能知道。)
4.什么事都要自己嘗試,別人的話不可信。(不同意 別人說的話是對還是錯,首先要動腦筋想一想,不能一概認為別人說的都不可信。其次也不是什么事都得親自嘗試,危險的事就不能試。)
(二)你讀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受,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呢?(圍繞“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盡可能去試試”談啟發。)
五、發現規律,指導書寫
(一)發現規律
在田字格中呈現四個生字。仔細觀察,你發現這四個字結構有什么特點?(“掉、伯”都是左窄右寬。“麥、突”是上下結構,“麥”是上大下小,“突”是上窄下寬。)
(二)重點指導
“突”是上窄下寬,注意上下兩部分不要寫分家 ,第六筆“橫”是主筆,要寫長。
(三)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四)學生先描后寫,教師巡視指導間架結構和關鍵筆畫
(五)集體講評
選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屏幕呈現,然后師生合作講評。評價指向關鍵部件和關鍵筆畫。
(六)抄寫詞語“麥子、突然”
六、分享故事,實踐延伸
回家后,同學們可以借助課后詞語的提示,將《小馬過河》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板書設計:
【新版小馬過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下冊《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05-28
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05-27
小馬過河兒童寓言故事04-17
《小馬過河》讀后感450字09-26
二年級語文上冊《小馬過河》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0篇)04-18
新版語文《孔乙己》教學設計03-05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小馬過河》教學反思12-24
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教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