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設計 篇1
一、專題整體教學設計
㈠內涵概述:
人要想從蒙昧而走向智慧,從自然的人成為社會的人,成為有教養的人,只有讀書學習,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識積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應當具有終身學習的追求。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有賴于人開掘潛能,運用智慧,產生先進的思想,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識,尊重科學,有學習的需求和讀書學習的欲望。
本專題分為三個部分:“經典的力量”,“求學之道”和“從質疑到創新”。第一部分探討的重點是為什么要閱讀經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討重點是讀書學習的作用和從師而學的基本原則。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第三部分探討重點是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討質疑和創新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探討,讓學生從基本的“讀書求知”意識逐步上升為自我完善,服務人類的精神追求。
㈡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探討了解學習之道,了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2、學生探討閱讀經典和求知問道的作用,探討獨立思考和創新的關系,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
3、學生學會質疑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習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
4、學生在學習議論文不同的論證方法后,能夠在作文中正確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事實論證、引言論證等手法。
二、教學活動安排
本專題的主要學習方式是問題探討。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探討問題,首先要注意專題在模塊中的位置,注意專題的內涵,注意專題中每個板塊的側重點。探討是一種合作學習的方式,但必須以個人對學習材料的基本理解為前提。學習材料中的一些具體問題,應當在預習中解決,因此教師在專題教學前,要有整體的預習計劃,讓學生作一定的準備,以保證課堂探討能有序有效地進行。要抓住專題的核心問題,盡可能使探討能循著有價值的思路展開,以達到專題設計目的。學生在深入探討時可能會發現一些新的問題,教師應當有一定的準備。探討可以在同桌之間展開,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重大的或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可以考慮安排一次班級范圍的探討交流。探討問題要注意過程,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做一些記錄,教師對學生的探討結果,要作出評價。
本專題分為三個部分,教學時按要求對每一部分作整體探討。探討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能否得到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能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能否保持和發展探討的興趣。專題的核心思想是“獲得教養的途徑”,探討須在這一主題的總領之下。黑塞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閱讀經典,《勸學》和《師說》的基本意思也不難理解,《貴在一個“新”字》中心明確,三篇文章的關系,簡而言之也可以概括為“讀”——“學”——“思”。
1、第一部分學習材料重點談經典的力量,出發點是一個“讀”字。可以分幾個層次討論展開探討。
為什么作者強調閱讀經典作品?對經典作品為什么要反復閱讀?
讀書學習,“讀什么?”是個基本問題。作者認為閱讀經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的途徑。為獲得教養,先要了解學習的作用,明白學習的要求。文章開宗明義,建議人們多讀書,讀經典著作,強調從“世界文學”中汲取營養。
這個問題可以引發學生探討的興趣:經典作品的作用為什么不同一般?為什么前輩學人總是提醒我們讀經典作品?每個時代都有不計其數的文學作品,為什么很多東西被淘汰,無法流傳?有些文學作品轟動一時,為什么才過了十來年就沒有人再提及?為什么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文學史?為什么每個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國的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和魯迅,俄羅斯的普希金、托爾斯泰,法國的司湯達、英國的莎士比亞、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等,他們的作品,不但在本國流傳,也產生了世界的影響,滋養了無數的人。為什么經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經典既是民族與人類文化的結晶,也是語言藝術的典范,它代表一個時代人文和語文的頂峰。從獲得教養的目的出發,必須閱讀杰作。一個人在青少年時代所讀的書注定要影響他的一生,對他的人文素養構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決定他一生的審美追求。所以,人應當在學習的起始階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確立一生閱讀的方向。作者在這里特別談到閱讀的效率問題。他指出,有的人一生只讀過十來本書,卻成為真正的讀書人,這是因為他們有追求,會選擇,是“用心在讀”;而有的人“單靠報紙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學”,是學不會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深入理解思想家和作家的杰作,能激發學習者產生鮮活的有價值的思想。本專題的第二部分學習材料也能印證黑塞的這個論斷。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過一些年都會對讀者呈現出新的、變化了的面貌,都將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喚起新的共鳴”,原因是什么呢?學會讀書,懂得運用自己的經驗深入閱讀,融會貫通,就能發現經典作品的獨特魅力。而人的經驗不斷增長,閱讀不斷地深入,就能不斷地能從名著中有所發現,這就是所謂的“常讀常新”。
探討這個問題,可以請同學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來談。許多同學在高小到初中階段讀過中國古代名著,可是到了高中以后,他對這些名著會有新的認識和評價。教學時可舉中國古典名著的閱讀為例。如《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少年讀此書,可能僅僅為其中的情節人物所打動,而有了一定的`修養和閱歷后,重讀此書,可能就會從歷史變遷、政治謀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讀了。其他如《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等,高中時代重讀,體會和少年時代已經大不一樣,而人生每個時期都能從中汲取營養,這就是經典的力量。
黑塞認為“我們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杰作的價值”,這句話闡述的是閱讀的態度。閱讀杰作,特別是讀那些有久遠影響、有世界聲譽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莊重之感,如果沒有一種敬重之心,是難以體會到杰作的偉大的。
黑塞闡明了一個認識,即問題不僅在于多讀,更在于“愛的閱讀”、“敬重知識”和“心的教養”,——因為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教養,只有“用心”,閱讀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體的閱讀方法上,作者主張“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閱讀”,“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功夫”。
(2)第二部分內容的核心是論求學之道,議論的出發點可以用一個“學”字概括。
兩篇文章都是中國傳統的典范文章,歷久不衰,正可以說明“經典的力量”所闡述的內容。《勸學》講的是學習的基本道理,從修身立德的角度出發,更多的談的是個人的學習;而《師說》講的是從師而學,涉及到個人與外部的聯系。對青少年而言,這是獲得教養的主要的兩種途徑。指導閱讀可以逐段閱讀,理清基本意思,不必要求學生對文本作過細的研習,重要的是弄清幾個問題的關系,圍繞“獲得教養的途徑”這個中心,對學習內容作整體探討。
比較可行的方法是讓學生發現兩篇文章的內在關系,引導他們注意文本中的語句,從中找出古人對學習規律性的認識。
《勸學》講學習的基本道理,荀子認為“學不可以已”,要“積善成德”,這是中國古代關于獲取教養的重要思想。
荀子認為學習要注重“積累”,《師說》也強調積累,被韓愈稱贊的李蟠,正是在“六藝經傳皆習之”的基礎上求師而問的。
韓愈認為人非生而知之,必須學習,荀子的論述中有沒有類似的思想?
荀子注意到學習者的“善假于物”,韓愈則強調一定要從師而學,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
……
兩文都談到學習的重要,那么正確的學習目的究竟是什么?
《勸學》認為學習的本質其實是“改變自己”;“學不可以已”,永遠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師說》中認為學習是為了聞道解惑。——這些認識都是正確的。作為現代人,黑塞論述得更全面,他認為讀書學習是獲取教養的途徑,是自我意識的增強和擴展,并非是為了提高某種能力或本領(因為那樣的學習過于功利),而在于尋找生活的意義,也就是說,學習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沒有追求的學習是低效的學習,只能滿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這兩篇文章都是古代作品,為什么至今還能有生命力?
《勸學》是兩千多年前的著述,至今讀起來,仍然覺得很有道理。雖然時代變了,學習的條件和環境都大大地變了,可是我們可以看出,荀子論述的基本規律,對今天的學習仍然有指導意義。而正因為它已經為兩千多年的實踐所驗證,所以更具有權威性。《師說》是一千多年前的“時文”,作者是針對社會上不肯從師而學的壞風氣展開論述的,可是文章也流傳千年,因為作者揭示的是讀書人的通病(或者說是人性的弱點),所以至今仍然能從中感受強烈的針對性。韓愈的文章是寫給李蟠的,他寫作本文時并沒有想到文章會流傳后世;而我們在閱讀時不得不聯想到當今的社會風氣,從中能發現顛撲不破的基本真理,這也說明了經典的力量。《師說》在結尾處稱贊李蟠,一是嘉許李蟠“好讀書”,其實稱贊的是他“六藝經傳皆習之”,從中也可以看出韓愈也是主張讀經典的;二是嘉許李蟠的“不拘于時”,“時”指的是不肯從師而學的壞風氣,李蟠從師而學,所以學業精進,有所成就。從今天人們發表意見和評論的動因看,兩文的作者也有可能都是針對當時的社會風氣而發議論的。
在這一部分,探討時還可以提出如下問題:
如何認識學習的階段性?“童子之師”與“讀經之師”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嗎?
《獲得教養的途徑》教學設計 篇2
【目標確立】
1、理解“閱讀經典”對于“獲得教養”的重要意義;重新確立閱讀乃至生命價值的坐標。
2、激發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了解獲得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讀書觀。
【教學流程】
一、教學導入
在“向青春舉杯”專題中,我們體驗青春的活力和責任,感受時代青年的精神風貌,進而去思考自己的未來,規劃自己的人生。自然,我們就會追問如何成就自我,如何發展自我。毫無疑問,“獲得教養的途徑”這一專題正嘗試去作出回答。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專題中的另一個板塊—“經典的力量”,看看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有什么好的建議。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初讀思考:“獲得教養的途徑”中的“教養”,在文中作何解釋?它與真正的修養”有何區別?“真正的修養”具有什么特性?作者認為“獲得教養的途徑”主要指什么?
明確:教養指“精神與心靈的完善”;教養是靜態的,修養偏指動態;修養具有無功利性和無終極性;作者認為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
三、精讀質疑,可以跳讀課文
找出對作者的表述持有疑義的語句,或對作者的某些觀點質疑。共同探討學生找到的有疑義的語句或提出的問題。
預設:
1、對作者把經典提升的高度質疑。
2、對作者否定時髦讀物的質疑。
3、對作者鄙棄知識態度的質疑。
四、默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點評
1、真正的教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一如所有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義。
點評提示:這里的“具體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說的提高某種能力、某種本領或獲得某種利益。
如不少同學來到學校讀書,為的是提高考試能力,為將來謀得一個好的前程等。而真正的教養則與這些具體的東西無關。如我們來到學校學習,最終是為獲得“自我的發現”和“自我的證明”,如直接借用作者的詞語,就是實現“自我完善”。它與前面的那些具體目的相比,不帶有功利色彩。這種表達特抽象,這種抽象性恰恰是教養的特征。對這種表述,我們可能以前從未聽過,也可能我們一直都在追求著一種具體的目的,但這也并不意味著我們因此會變得毫無教養。教養也常常蘊藏在具體的目的中。只是我們很少有機會去自覺體認罷了。今天我們看到這樣的表述,也許從此會增加我們對教養的有意識體認。(推薦書目:易中天《人的確證》,課后印發易中天的《罪案之謎—<上帝的預謀>》供學生參讀。)
2、真正的教養一如真正的體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勵,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都在與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點評提示:“更快、更高、更強”,這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座右銘,也許道出了體育的真正內涵。每一次的運動,都是一次完成,都是一次實現,但同時又給人以純粹的“更快、更高、更強”的激勵。說它純粹是因為這里沒有任何利益的追求。正如有人問登山運動員:你為什么要登山?運動員答:因為山在那兒。雖然隨時、隨處都可以停下來,但“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追求,又讓他們永不停歇,與“天行健”成為一脈,用中國的文化精義來說就是“天人合一”。如此,人就獲得一種永恒。“永遠都在半道上”成了一道偉大的哲學命題。
3、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而在于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正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
點評提示:生活的意義可能人言言殊(這里可讓學生自由言言論)
小結:黑塞認為“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又說教養就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他認為真正的修養不應當追求功利,而是為了“精神和心靈的自我完善”。“具體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說的提高某種能力和本領。從人的生存來講,本領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畢竟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修養或教養是生存的境界。作者認為讀書是為了“心的教養”,他倡導的是“愛的閱讀”和有效的閱讀。善于讀書的人,并不追求數量,而只追求他心靈的獲得。作者認為讀書人要有愛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對知識的敬重。他所說的“教養得有一個可教養的客體作前提”,通俗地說,就是讀書人自己必須有獲得教養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個性追求。如果人沒有人格,沒有個性,他的閱讀也未必能獲得教養。一個人如果沒有個性和人格作支撐,無論做什么事都會軟塌塌的,讀書同樣也是這樣。書中的智趣、理趣、情趣,要靠個性和人格來吸納、融合。
探究二:為什么要重視閱讀經典作品?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詩人的每一個詩篇,過一些年都會對讀者呈現出新的、變化了的面貌,都將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喚起新的共鳴”,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這些體驗說明了什么?
小結:經典既是民族與人類文化的結晶,也是語言藝術的典范,它代表一個時代人文和語文的頂峰。閱讀經典作品,能促進人的精神成長,增強自我修養,決定審美追求。反復閱讀經典作品,能不斷地有所發現,是因為經典作品是一個時期的最高成就,這些作品思想內蘊豐富,語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竭的寶庫。讀者運用自己的經驗深人閱讀,融會貫通,就能不斷地有所收獲。
探究三:本專題的文章可能會引發你的某些思考。有人認為,讀書能獲取知識但不一定能鑄煉智慧,有文憑不等同于知識分子,有文化未必有教養;常言說“開卷有益”,有人卻認為“開卷未必有益”;人們通過讀書求知,賢人卻又告誡“盡信書不如無書”……你在校讀書9年,有了不少體會和教訓,你的學習經歷中有沒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聯系你的學習,就這類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結:這個問題中涉及的概念并不相通。“知識”和“智慧”二者雖然密切相關,但又是兩個概念,讀書能獲取知識,但是只有通過不斷的思考,才能產生智慧。知識可以繼承,但是智慧是不能繼承的。有學習經歷固然重要,但是知識分子還需要有精神的追求,有獨立的人格,有修養,這些都不是文憑能代表的。“文化”和“教養”也有距離,如同人識字未必一定有禮貌。“開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選擇,則未必有益;讀書求知,如果沒有質疑精神,讀得再多,也只能是“倉庫型的學生”。
五、問題探討 活動設計
(一)事實呈現。
據《揚子晚報》消息,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學院教師、央視《今日說法》主持人張紹剛在總結藝術考試時表示:“考題考查的不過是高中范圍的文化知識和簡單的新聞議論。不要求專業知識,不需要參加過什么培訓,只是希望能挑選出會思考、能表達、心理陽光的孩子們。即使如此,還是在日復一日的見面過程中被驚倒。”“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同學會告訴我他們讀過世界名著,這樣的回答是投考官所好,一定是在頭腦中已經設定好的。再追問,發現即使看過,也是看的所謂青少年簡讀本。”張紹剛舉例說,一同學言之鑿鑿地強調自己看過原著,那本書的名字叫《魯迅漂流記》。有人深情地說他最喜歡的詩句是“面朝大海,溫暖花開”,“我如獲至寶地希望他多背幾句出來,結果他相當沉穩地告訴我:‘我就喜歡這一句,這就夠了。”’考生的回答暴露出功利性的一面。
(二)問題與活動
1、請依據《獲得教養的途徑》中的論述,對藝考生閱讀名著的目的作點評。可以批評,可以規勸,可以勉勵。不超過60字。可以用原文,也可以對原文適當改造。
2、請依據《獲得教養的途徑》中的論述,給藝考生閱讀名著提一點建議,讓他們知道怎樣讀名著并理解為什么該如此閱讀。
3、個人閱讀狀況自查。(略)
六、課后作業
結合對課文的理解,以“經典禮贊”為題,寫一首贊美經典作品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