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從理解重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地合理想象。
3、能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里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里蘊含著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安徒生的資料。課文有關課件。
【預習題綱】
1、自由朗讀課文,圈劃出不懂的字、詞或喜歡的詞、句子,小組討論解決不懂字詞。
2、再讀課文,回答問題。
小女孩共幾次擦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會看到這種事物?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大年夜本來是很高興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雞、鴨、魚、蝦等好菜,大家生活在這里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統治下的俄國人民卻過著悲慘的生活,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要在街上賣火柴,你們想知道她在街上賣火柴發生了什么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只要你認真學習,就知道小女孩究竟發生什么事了。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生字,師生正音。
2、開火車讀生字,組詞。
3、大家自由大聲的朗讀課文,讀完后完成一個練習:課文先寫了小女孩_______,再寫小女孩________,最后寫小女孩_____。
課文就寫了這樣三部分內容,下面我請大家把課文分成三段,看誰分的又快又準確。
(1)悲慘生活;
(2)美好幻象;
(3)凍死街頭
三、重點研讀課文第一段
1、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課文第一段,下面我們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一段,讀后說說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憐)
2、我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第一大段,邊讀邊思考,你是從文中那些詞句中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并說說理由,前后桌之間可以討論。
討論交流:主要從小女孩的冷、餓、無人同情、受人欺負、家窮等幾個角度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例如:在學生體會又冷又餓后,教師小結,這樣一個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本來應該是在家中圍著溫暖的火爐,吃著豐盛的晚餐幸福的度過,可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流落街頭,真是太可憐了!在學生體會了小女孩無人同情、受人欺負后,教師小結,這樣一個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忍凍挨餓一整天,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半點憐憫,甚至還有受別人的欺負,真是太可憐了!
重點句學習:
(1)“這一整天,誰也沒有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她一個錢。”從三個“一”你體會到什么?
(2)“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
這些指那些?她為什么沒注意這些?小結,誰不愛美麗?可此時的小女孩,又冷又餓根本無法顧及外表的美麗,她想要的只是能讓她吃飽穿暖,可就是這樣小小的要求都是無法實現的,小女孩真實太可憐了!
(3)“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這個指哪個?她為什么忘不了這個?大年夜本該一家人團聚一起幸福的度過,可小女孩卻只能踏著冰雪流落街頭,有家不能回,真是太可憐了!
四、朗讀指導
1、同學們,剛才我們從詞句中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現在請大家選擇自己最想讀的一句話,細細品位,怎么通過朗讀表現小女孩的可憐。
2、指導交流,主要通過重音、語速、表情的指導讀出小女孩的可憐。指導方式先個別指導,同學交流、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3、下面大家選擇自己最想讀的句子,我們一起自由把它讀出來。
五、討論
同學們聽了大家剛才的朗讀,我不僅深深同情小女孩悲慘的遭遇,與此同時我的心中也不由的涌起一股強烈的怒火,你們知道我為什么憤怒嗎?你們現在也開始為小女孩的遭遇感到不平了嗎?俗話說不平則鳴,今天我們就要在這兒為小女孩鳴不平!我們要控訴那些導致小女孩悲慘命運的人,下面大家想一想,你要控訴誰,要控訴他什么?(控訴沒有同情心的行人,欺負窮人為樂的坐馬車的有錢人,欺負同齡人的小男孩,不疼愛孩子、不稱職的父親,罪惡的根源萬惡的社會制度)
六、總結,設置懸念
同學們,在小女孩生活的時代,是沒有人為她鳴不平的。小女孩最終活活的凍死在街頭,但她卻是帶著微笑離開這個沒有幸福的世界的,你們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們下節課再來學。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安徒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擁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擁有健美的心靈,什么樣的厄運也不能奪走你的幸福。那么,應該說,只要活著,就能體會到幸福的存在,可是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卻在這樣一段話(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那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過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嗎?小女孩看到什么美好的東西會使她感到那么幸福呢?
二、品讀,感悟
1、聽老師讀第二段,(讀時課件演示)學生思考:小女孩心中,幸福是什么?
2、學生交流,得出結論:是因為小女孩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火爐,烤鵝,圣誕樹,最重要的是,她還見到了親愛的奶奶。
3、為什么小女孩覺得有一個溫暖的火爐就是幸福的?請大家輕聲讀第5自然段,聯系上下文,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5、全班交流,綜合意見。
抓住重點句,進行感悟:
①“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含義:因為她寒冷難忍,在迷迷糊糊中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熱看得非常溫暖。
②“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含義:小女孩在幻景中是那么溫暖,但是回到現實中,包圍她的只是這寒冷、漆黑的夜晚。
③“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來明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
含義:火柴是用來維持生計的,平日肯定舍不得用一根,但是她實在是被凍死了,課文有一句:“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說明了這一點。
6、由于難忍的寒冷,小姑娘幻想得到火爐,那么她為什么會幻想到噴香的烤鵝呢?小組合作學習,一人朗讀,其他同學先聽,然后聯系實際說說體驗,討論從這段話中,你又領悟到了什么?你能不能補充板書呢?
①富人和窮人的生活差別是那么大,當窮人還在忍饑挨餓時,富人卻能在布置精美的餐桌前享用豐盛的圣誕大餐。
②小女孩眼前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墻,冷酷的現實,隔絕了她和美好的幻想,當小女孩回到現實中來時,只會更加痛苦。
7、雖然幻想消失后,現實只會讓人更加痛苦,但是小女孩仍然無法抑制內心對幸福的渴望,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段剩下的部分,再仔細想想:這四次幻想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為什么?
三、反復引讀,細細品味
四、作業布置
讀一讀安徒生的其他作品。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搖籃、圍裙、蜷腿、裂縫、填滿、櫥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法,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過程與方法】
1、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必須注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2、鼓勵學生就有關句子提出自己的疑問,之后組織學生聯系上下文深入討論,交流各自的理解和體會,體會到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其中飽含的作者的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詞語組織近義詞填空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理清文章脈絡。
3、學習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況。
一、出示課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作者“安徒生”
2、簡介作者
安徒生是十九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出生在丹麥中部的一個小鎮上,祖父是個農民,父親是個鞋匠,他們常給幼年的安徒生講故事,這對他后來的創作影響很大。1835年初,安徒生決心為孩子寫作童話。自此,每年圣誕節,他都獻出一本“給兒童們看的童話”。你們看過安徒生寫的哪些童話?(《皇帝的新裝》、《拇指姑娘》、《丑小鴨》等)
3、利用插圖,導入新課。
請大家看課文插圖,這個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還在賣火柴的小女孩。請大家根據圖想象這個小女孩在干什么,這篇故事會告訴我們什么,請大家都來關心這個小女孩的命運。
二、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
1、讀“預習”,理解“預習”要求。
2、邊自學,邊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畫出來,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內容。
3、檢查預習,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指導理清脈絡
1、賣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課文中從哪里到哪里?
2、剛才我們從課文的主要內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請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與這個主要段落有什么內在聯系?其他部分應該怎樣分段呢?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想想你讀了知道對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說說
3、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課文中注明。(可憐的小女孩)
4、圍繞中心句展開討論
(1)這一段怎樣寫小女孩“可憐”?
(2)小女孩的確可憐,主要是因為她家里很窮,書上是怎樣寫她的家的?
(3)朗讀體會。
5、小女孩在這種情況下會怎么做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
一、學習第二段
學習第一次擦火柴的內容
二、默讀思考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況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
(2)理解“終于”
(3)擦一根火柴為什么還要鼓足勇氣呢?
(4)“奇異”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5)透過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為什么會看到這些東西?
(6)結果怎樣?
三、指導朗讀
2、自學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內容
(1)自學指導:寫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經過可分為哪三個階段?(擦——燃——滅)這三個階段分別表現了哪三個內容?(現實——幻象——現實)以下幾次擦火柴。請大家運用這個方法,自學第二三兩次擦燃火柴的內容。
(2)自學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從火柴的亮光中分別又看到了什么?她為什么會看到這些東西?
(3)檢查自學情況。相機指導朗讀
3、學習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內容。
(1)自由讀,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況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樣子的?
(2)通過朗讀加深理解。
(3)學生讀完師接著讀:“她趕緊擦著了一大。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在朗讀中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及幻想世界的美好。
2、通過品讀詞句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
【教學重點】
體會文中含義深的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一年中要度過很多節日,你們最喜歡什么節日?為什么?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我們又是怎樣度過的呢?(從中讓學生體會到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為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在情感上形成強烈的對比)可就在這樣一個大年夜,有一個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在大雪紛飛的街頭賣火柴,最后活活凍死在街頭,沒能看到新年的第一輪太陽,你們想了解小女孩悲慘的遭遇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8課《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初讀課文,抓住主線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后說說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學生讀后交流,然后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印象寫在黑板上。(例如:可憐冷餓窮苦沒人疼漂亮等)
三、品詞析句
1、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是從文中那些詞句中體會到這些的?在那些語句旁邊注上這些詞語。并說說理由,前后桌之間可以討論。
2、全班交流:主要從小女孩的冷,餓,無人同情,受人欺負,家窮等幾個角度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機用富有引導性的語言小結學生的回答。例如:在學生體會又冷又餓后,教師小結,這樣一個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本來應該是在家中圍著溫暖的火爐,吃著豐盛的晚餐幸福的度過,可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流落街頭,真是太可憐了!在學生體會了小女孩無人同情,受人欺負后,教師小結,這樣一個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忍凍挨餓一整天,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半點憐憫,甚至還有受別人的欺負,真是太可憐了!
3、重點句學習
(1)“這一整天,誰也沒有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她一個錢。”從三個“一”你體會到什么?
(2)“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
“這些”指哪些?她為什么沒注意這些?小結:誰不愛美麗,可此時的小女孩又冷又餓,根本無法顧及外表的美麗,她想要的只是能讓她吃飽穿暖,可就是這樣小小的要求都是無法實現的,小女孩真實太可憐了!
(3)“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這個”指哪個?她為什么忘不了這個?大年夜本該一家人團聚一起幸福的度過,可小女孩卻只能踏著冰雪流落街頭,有家不能回。真是太可憐了!
4、朗讀指導
a、同學們,剛才我們從詞句中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現在請大家選擇自己最想讀的一句話,細細品位,怎么通過朗讀表現小女孩的可。
b、指導交流,主要通過重音、語速、表情的指導讀出小女孩的可憐。指導方式:個別指導----同學交流----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5、如果同學中沒有提出的教師相機提問: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明明那么悲慘不幸,為什么卻用兩個“幸福”說她是"幸福"的?
出示研讀專題(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她看到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到她的幸福了嗎?)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指名回答(板書: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飛走了)
你體會到她的幸福了嗎?她擦燃火柴看到暖和的火爐時是幸福的。她為什么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火爐?
(出示畫面)指名讀第五段她感到幸福的句子。以第一次擦燃火柴為例,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
自信能讀好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
讀到這里,我仿佛聽到小女孩的聲音,你們聽到了嗎?你們好象聽到什么?指名說。
請同學們按照你喜歡的方式自學其它幻想中你最感動的一次,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指名匯報學習結果,教師指導朗讀并出示畫面。
如果這一切不是幻想,它們真實的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會有這種幸福的感覺嗎?
同學們聽了大家剛才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小女孩悲慘的遭遇。
四、總結,拓展練習
同學們,小女孩帶著微笑離開這個沒有幸福的世界,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話要對他說吧。(學生自由發言)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以現實生活為依據展開合理想象的寫作方法。
2、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小女孩幾次擦亮火柴時的幸福心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一)出示小女孩畫像,引入課題。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童話故事,這是一個令人牽腸掛肚的小女孩,這就是--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播放課件
現在,我們聽到了呼呼刮著的寒風,我們看到了簌簌而落的雪花,就在這個大雪紛飛的日子里,就在這舊年的大年夜,小女孩衣衫破爛,赤著腳,蜷縮在墻角,身體在瑟瑟發抖。
二、變序學文
(一)導讀第三部分(出示小女孩含笑而去的畫面)
第二天早晨,雪止風停,太陽出來了,可是小女孩的命運如何?
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啊!大家看,小女孩正處在學知識、長身體的年齡,然而卻被活活地凍死了。打開課本,伴著音樂,讓小女孩在我們的朗讀中,充滿無限同情的朗讀中安息吧!(師生齊讀)
對小女孩的死,冷漠的人是怎么說的?
然而這暖和的陽光下悲慘的一幕卻深深地觸動了安徒生爺爺,他由此產生了美好的想象。
(二)展開研讀擦火柴部分
1、朗讀學習
(1)教師指導理解第一次擦火柴的段落
請快速瀏覽課文的第五至十一自然段,看文中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看到了什么?
能在課文中找出原句嗎?
第一次是“她終于抽出了一根火柴”。
第二次是“她又擦了一根”。
第三次是“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
第四次是“她在墻上又擦著了一根火柴”。
第五次是“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
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了什么?用--劃出(火爐),這一次的幻想給人什么感覺?(溫暖)
(2)指導朗讀,體會含義,表達感情(出示課件)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同情)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自己的小手嗎?(猶豫)
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驚喜)
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滿足)
哎,這是怎么回事呢?(失望)
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遺憾)
(3)學生自主學習小女孩第二次至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
(剛才老師指導你們學習了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過程,請你們以同樣的方法學習小女孩第二次至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并填寫手中的表格)
(4)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感情上有什么變化?
我們一起學習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現在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填寫表格的內容。
2、自由讀
3、指名比賽讀
(三)回歸第三部分
小女孩被凍死了,此時此刻,站在丹麥冰冷的街頭,望著含笑九泉的小女孩,我們能說些什么呢?
三、品讀課文,揭示主題
聯系上下文,大家想一想小女孩心中的“幸福”是什么?文中兩次出現“幸福”這個詞,“幸福”的真正含義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會對她說些什么?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里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燈片、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啟發談話。
1、我想同學們從小就聽過這樣一個童話故事,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光頭赤腳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餓,可是一整天了,沒有一個人來買她一根火柴。最后她蜷縮在墻角,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溫暖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和慈愛的奶奶。第二天,當人們發現她時,她已經面帶微笑地去了,手里還捏著一把燃過的火柴梗。這個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了。你們知道這個童話叫什么嗎?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提問:這篇童話的作者是誰?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百多年前的丹麥是個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那時貧富懸殊,金錢支配一切,社會非常黑暗。《賣火柴的小女孩》就反映了當時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悲慘情景。同學們在學習這篇童話時,一定不要忘記這一點。
3、老師有感情地配樂范讀課文(或播放錄音)。
4、提問: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她怎么樣了?
大年夜,一個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
5、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用幾句話說出來。
這篇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大年夜,一個光頭赤腳的小女孩在街頭賣火柴,她又冷又餓,為了取暖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種種幻象,最后凍死在街頭。
第二課時
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課文,理解重點詞句,從小女孩看到的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還要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指導學生學習小女孩看到的第一種幻象。
1.提問: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從小女孩看到的東西中體會到什么?結果怎樣?請同學們帶著這幾個問題默讀課文第5自然段。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
因為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小女孩需要用那微弱的火光來取暖。但是她開始不敢擦火柴,“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這句話說明小女孩是不敢擦火柴的,連一根也不敢,因為要靠賣火柴來維持生活,而且爸爸知道了會打她。但是“她終于抽出了一根”,從“終于”這個詞可以體會到,小女孩抽出這根火柴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她實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鼓足了勇氣,擦燃了一根火柴來取暖。
3.(出示燈片)她看到了什么?你從小女孩看到的東西中體會到什么?
當小女孩看到大火爐時,她什么心情?
4.后來結果呢?
老師要指導學生用低沉的語調來表現小女孩幻象破滅后的失望和痛苦。
5.指導感情朗讀。
6.總結學習方法。
提問: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是如何學習第5自然段的?
先帶著問題默讀思考,然后回答問題談體會,最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生自學第6到第11自然段。
1.同學們就按剛才的學習方法,分小組自學第6到第11自然段。
2.出示思考題:
小女孩后幾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
她看到了什么,你從小女孩看到的東西中體會到了什么?結果怎樣?
3.分小組自學,老師巡視。
三、匯報自學成果。
1.討論第二次擦火柴。
(1)提問:小女孩第二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
是為了看清屋里的東西。
(2)提問:你從小女孩看到的烤鵝中體會到什么?
使學生理解到小女孩又冷又餓,饑寒交迫,“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她已經一整天沒吃東西了,而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這個饑餓難忍的小女孩是多么渴望得到食物呀!
(3)結果怎樣?
2.討論第3次擦燃火柴。
(1)重點討論小女孩為什么看到了美麗的圣誕樹?
是呀,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大年夜是一年中最令孩子興奮的時刻,可以圍著美麗的圣誕樹跳啊唱啊,盡情地歡樂。又冷又餓地賣火柴的小女孩也不例外。她也需要歡樂。
小女孩家里一貧如洗,生活貧苦。正是在這種環境中,小女孩才渴望得到歡樂。
3.討論第四次擦燃火柴。
(1)老師導讀完第8自然段后,提問:小女孩為什么第四次擦燃了火柴?
因為她想起了奶奶說的話。
(2)提問:她為什么看到了慈愛的奶奶?
從“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來看,小女孩是多么孤苦可憐啊!家里只有奶奶疼愛她。在小女孩面臨絕境的情況下,很想念奶奶,自然在幻覺中看到了奶奶。
(3)有感情地朗讀第9、10自然段:把小女孩怕奶奶消失,要留住奶奶的急切心情讀出來。
4.討論第五次擦火柴,理解重點句含義。
(1)老師接著學生讀的第10自然段導讀:“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為的是——學生說出原因(要把奶奶留住)。小女孩第五次擦燃了一大把火柴,結果怎樣?
(2)出示重點句,理解其含義。
“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
小女孩是在產生幻覺的絕境中死的,仿佛是奶奶摟著她一起飛走的。小女孩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饑餓,只有痛苦,死亡才能擺脫這一切。可見小女孩十分可憐和悲慘,可見當時社會十分黑暗和不公。
(七)體會作者的合理想象。
1.提問: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都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嗎?為什么?
看到的幻象,不是實在的事物,而是作者的想象。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餓,沒有歡樂,沒有人疼愛,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溫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別的孩子那樣得到歡樂,得到圣誕禮物,她是多么想念疼愛她的奶奶啊!火爐、烤鵝、節日的歡樂、奶奶的疼愛,都是她平時渴望得到而又根本無法得到的東西,只能在她臨死之前的幻覺中才出現。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自己讀第三段,說說這段寫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學生討論)
2.(1)小女孩凍死了,為什么描寫她“兩腮通紅”、“帶著微笑”?
學生聯系上文,就會理解到小女孩是在幻象的幸福與歡樂中死去。幻象與現實,死亡與微笑形成鮮明而強烈的對比,突出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引發人們對她的同情。
(2)為什么要特別寫明她是在“大年夜”凍死的?
“大年夜”本應是歡樂和幸福的時刻,可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卻在這特殊的時刻凍死了,這樣更增強了對比的效果,啟發人們深思。
(3)“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
這句話中第一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臨死時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了。這里的“幸福”實際是反語,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
老師繼續追問:從文章的結尾中,你能體會出作者飽含著什么樣的情感?
文章的結尾飽含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
4.指導朗讀:小女孩死了,我們也對她寄寓了無限的同情。請同學們用同情憐惜的感情來朗讀這一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培養學生理解詞句,領悟課文中心的能力。
3、學習作者展開合理想象以及環境襯托的寫法。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從最后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內容
1、本文寫了什么內容?按什么順序寫的?課文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2、從課文第一段中我們了解到:這是一個大年夜,一個舉家團聚的日子。街上飄著烤鵝的香味。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卻在風雪彌漫的街頭叫賣火柴。她又冷又餓,孤苦伶仃。橫沖直撞的馬車差點把她撞死,素不相識的小男孩欺負她,連她自己的爸爸也要打她。風呼呼地刮著,雪紛紛揚揚地下著。小女孩該有多冷啊!新年的腳步近了,而小女孩的結局呢?
3、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出示:她曾經看到過那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指名讀。究竟小女孩看到過哪些美麗的東西呢?
二、讀寫互動,品讀“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么幻景?這幾部分內容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擦著火柴——看到幻景——火柴熄滅)
2、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小女孩在火光里看到了她想要的美好愿望,可是火柴一滅,這一切又在瞬間消失了。同學們,請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與同桌合作讀,一個同學讀看到的美好幻象,一個同學讀現實。
多么美好的一切!然而,隨著火柴的熄滅,這一切又在瞬間消失了。小女孩太知道這種幸福感受的轉瞬即逝了,所以當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在亮光中出現時,她是怎么說的?指名讀。
再讀一讀,想一想:從小女孩的喊叫中,你能感受到小女孩此時是怎樣的心情?你來。
這可是唯一疼愛你的奶奶呀,再來。(生再叫)
火柴就要熄滅了,奶奶就要不見了,你再來。(指名讀)你再來,讀下去。
四個鮮明的感嘆號,一聲聲的呼喊,告訴我們小女孩此時的渴望、迫切。同學們想不想幫助小女孩留住奶奶?(想)大家都是有愛心的好孩子,讓我們一起深情的呼喚。(齊讀)
3、小女孩僅僅只有這四個夢想嗎?她肯定還有很多的夢想,讓我們幫幫她,讓曾經出現在她腦海中卻不曾實現的夢想都寫出來。
學生想像寫話。寫后交流。
孩子們,那么多夢想都無法實現,為什么沒寫你們想像到的,而僅僅寫了文章中的四樣呢,為什么?(生聯系全文思考)
答案其實在故事的第一大段,這是本文的文本秘妙,前有伏筆,后有照應。前面伏筆“凍得青一塊”是照應下文的“火爐”,“餓”對應“烤鵝”的幻想,“大年夜”照應了“圣誕樹”,“不敢回家,爸爸會打她”照應了“出現奶奶”的幻覺。
三、潛心涵詠,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內容
1、小女孩的心愿實現了,奶奶把她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倆在光明和黑暗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你讀懂了什么?
2、作者為什么要用“兩腮通紅,嘴角帶著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為什么要寫明是在大年夜凍死的呢?體會以喜襯悲這種寫法在表情達意上的特殊作用。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4、如果讓你改寫結尾,你將怎樣寫?
四、回歸全文,學習寫作方法
這篇文章是童話,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讀了之后不覺熱淚盈眶,那么究竟是什么讓我們感動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們討論學習一下。
這四次幻想表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點和具體環境為依據,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這樣是合理的,脫離了實際,憑空捏造的想象只給人虛假的感覺,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一個方面。
詳細的刻畫,環境的襯托則是我們所要學習表述的另一個方面。文章細致的描寫(例如:小女孩的頭發、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寫出了女孩的可憐,環境的襯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憐凄涼。
這個童話以它永久的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人們把這個故事排成電影,編成歌,制成動畫。下面讓我們再次用心靈來感受一下這篇童話的美麗與凄慘。
播放熊天平制作,齊秦演唱的《火柴天堂》。
五、續寫課文,運用“言語秘妙”
以《小女孩到了天堂以后……》為題,運用本節課學到的“言語秘妙”,發揮想象,續寫課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 研讀課文重點段落,倡導個性化閱讀,構建多元化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讓學生了解作者采用現實與幻想對比的手法,通過研讀,懂得幻想越幸福,現實越不幸。
3、能帶著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點:
研讀課文第二段,通過研讀,幻想越幸福,現實越不幸。
教學難點:
倡導個性化閱讀,構建多元化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設計
設計說明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 導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齊讀課題—— 《賣火柴的小女孩》,從課文的題目中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2、 介紹作者。
(教師相機介紹: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童話作家,被后人稱為“世界童話之王,我們閱讀過的《拇指姑娘》《海的女兒》《丑小鴨都出自于他的筆下》)(教師相機板書:安徒生)這么有名的童話作家,我們可要好好學習他的作品呀,同學們有信心嗎?
設計說明: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進入到文章的氛圍中去,為課文的學習,做好情感鋪墊。
對作者的介紹,是讓學生能夠很好的了解世界上著名的文學家,激起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初讀文意
1、 檢查生字詞
師:課文我們已經做了預習,讓我們一起來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教師幻燈出示:乖巧 圍裙 硬幣 裂縫 櫥窗饑餓 學生要求注意的字形:兜 字音:暖和暖和 噴香
)
2、 同學們已經讀過課文,能不能簡單的說說,可聞主要理清段落: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將課文的每個自然段用序號表示出來,同時思考:課文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小女孩的現實生活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小女孩的幻想部分的?(教師相機板書:現實 幻想)
1、字詞的檢查,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課文服務。
2、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認為不可少,因為這是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為理解這篇童話采用現實與幻想對比的手法做好鋪墊。
三、細讀文本,理解升華
(一)學習開頭描寫現實的部分
師:輕聲讀文章1—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同時思考從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的現實生活怎樣?(學生自讀,師巡視)
1、教師相機出示語段:
“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里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
教師啟發: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上文進行理解)(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 赤著腳走 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教師板書:冷
教師指導感情朗讀這一語段。
教師預設:
2、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將“天冷極了” 換成“天很冷”可以嗎?)
3、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這里用了一個破折號起到什么作用呢?)(補充說明)教師板書:餓
4、教師啟發:在這樣的一個夜晚,這樣的寒冷,小女孩為什么不回家呢?(學生聯系文中語句進行理解: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再說,家里跟街上一樣冷。他們頭上只有個房頂,雖然最大的裂縫已經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而且從這里切入文本,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容易螺旋上升,確立了課文的基調。
出示這樣一段話,是為了讓學生能通過具體的語段,感受到小女孩命運的悲慘,同時訓練學生通過具體句子和詞語領悟文章傳達的感情的方法。
這一環節的處理,是為了讓學生們在痛苦壓抑哀婉的課堂基調中,面色凝重,讓他們的內心心潮澎湃,通過與自己幸福生活的對比,讓他們為這個與他們年齡仿佛的小女孩不幸的現實生活、唏噓嘆息,深表同情,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學習文章結尾部分
教師過渡:這是一個可憐的小女孩!這一天是大年夜,是一個舉家團聚的日子,大街上到處彌漫著烤鵝的香味,一個赤著腳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叫買火柴,馬車差點把她撞死,小男孩欺負她,寒風刺骨,雪花飄飄,新年的腳步近了,小女孩的結局怎樣了呢?
1、學習課文11,12兩個自然段。
學生讀
教師出示:
(1)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教師相機板書:死)教師:看到這,同學們,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讓學生們帶著悲傷的心情再讀這句話。
教師引讀:是這樣的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女孩,卻在舊年的大年夜被凍死了看著小姑年那小小的尸體,人們只是好奇的猜想著:“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可是,誰也不知道……(教師出示幻燈片,學生齊讀)
(2)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提問學生讀兩段話)教師啟發:
明明是不幸,明明生活得很悲慘,為什么說她曾經是多么幸福?(學生怎樣回答都可以。)
為什么不按著順序學習小女孩的幻想部分呢,其一:文章結尾告訴每一個人,小女孩在現實中被凍死了,與第二層次的學習同屬“現實”部分,在文章的學習上有一氣呵成之感;其二:讓學生們知道,在那樣的現實天條件下,小女孩被凍死是不足為奇的,符合孩子們的心理認知特點。
(三)學習文章幻想部分。
學習文章5至10自然段
教師過渡:小女孩曾經看見過哪些東西?給她帶來哪些幸福?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5—10自然段,劃出小女孩看到的事物,并體會小女孩當時的心情怎樣?
(學生自己默讀文章,教師出示幻燈片)
她擦著了第一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
她擦著了第二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
她擦著了第三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
她擦著了第四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
學生反饋交流,教師相機板書:火爐 烤鵝 圣誕樹 奶奶
教師追問:小女孩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學生回答:冷 ……)
1、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師提問學生讀第五自然段。教師啟發:從那些描寫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冷?(幾乎凍僵了)這時候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溫暖)這些有嗎?(沒有)她身邊只有這些沒有賣出去的火柴,可是面對這些火柴,他又猶豫了,他的憂郁表現在哪里?(她終于)誰能把這種猶豫讀出來?(學生讀: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教師提問3個同學讀)
教師相機出示第五自然段并讓感情接讀:
火柴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教師提問學生讀,相機指導:讀得很幸福!自信自己能讀好的同學站起來幸福地讀讀。
教師過渡;:小女孩在這一刻是多么幸福啊,我們大家仿佛聽到了她的聲音,孩子們,你們聽到了嗎? 她再說什么? (多么舒服。多么溫暖啊?……)
2、學習比較課文5和10自然段。
教師過渡:是的,就這樣,小女孩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她幸福的看到了烤鵝,看到了圣誕樹,看見了自己的奶奶,烤鵝,圣誕樹的出現是那么的短暫,她是那么的絕望, 為了留住自己深愛的奶奶,小女孩最后一次擦燃了火柴。(教師相機出示幻燈片,提問學生讀文章)
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教師啟發:小女孩這一次擦燃火柴,與第一次擦燃火柴有什么明顯的不同?(學生思考回答)
再讀這句話。
她曾經看到過那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重點品讀課文的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中的重點詞語加深理解,同時能夠將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讀出來。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采取教—扶—放這一方式,引領學生學習擦燃火柴時的場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習重點語句的時候,教師還運用引讀的方法,讓學生能夠真正進入文章文本,把握溫情,感受語言文字創設出的情境,帶給我們的撞擊和震撼,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課外拓展,布置練筆
看看我們的世界,看看我們的中國,有的地方還充滿戰爭,有的地方還很落后貧窮,這里的孩子還得不到好的教育,生活的還很艱苦,甚至連生命都無法得到保證,面對他們,我們能做些什么呢?請你將學文感受,寫出來。
出示貧苦孩子圖片的幻燈片,學練結合,在學生情感得到升華,情緒一觸即發的時候,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寫出來,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訓練學生的契機。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5.領悟作者基于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
教學難點:
理解最后三個自然段中兩句含義深刻的話。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安徒生有關資料、本課教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你們都聽說過嗎?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童話,你們知道這篇童話是誰寫的?(世界著名的丹麥兒童文學作家安徒生)
誰能介紹一下安徒生?(生介紹安徒生資料,如果生沒有收集到,師作簡要介紹。)
二、自學課文,理清課文線索
1.自由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完課文后,把生詞多讀幾遍。(抽讀、齊讀)
2.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我們先一起來學習小女孩賣火柴部分。自己讀讀1-4自然段,勾出體現小女孩處境的句子。
2.你能從這一部分的哪些地方看出小女孩可憐?(從冷、餓、無人疼愛三方面引導)
學生答到寫小女孩冷的句子。(板書:冷)師引:還有哪些語句也寫出了小女孩的冷?
(1)“天冷極了“與”“天冷“天很冷”“天非常冷”比較。
(2)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
(3)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路,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
(4)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當生答到該句,師引:僅僅是冷嗎?還能看出什么?(小女孩餓。板書:餓)
(5)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 蜷著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
能夠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到小女孩又冷又餓嗎?(抽生讀句子)
3.這么冷,這么餓,她為什么不回家呢?可以看出什么?(因為家中無人疼愛,還因為家里和街上一樣冷。板書:無人疼愛)
4.小結:剛才,我們從小女孩的冷、餓、無人疼愛體會到她很可憐。這些都是比較清楚能看出來的,其實書中還有別的地方也可看出小女孩的可憐。
(1)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沒有鞋穿)
(2)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這么美麗的小女孩卻是如此悲慘的命運,用美好烘托出可憐。)
(3)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課文一開始就點明了這個特定的時間。后面又強調,這里兩次寫“大年夜”,為什么?因為這是人們一年一度團聚的時刻。小女孩也渴望過美好的生活。所以“她忘不了這個,她可忘不了這個”。加上“可”更加強調忘不了。)
小結:就在這個象征著團圓、幸福的大年夜,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赤著腳冒著風雪,在寒冷的大街上走了一整天。她又冷又餓,還不能回家。身邊的人來去匆匆趕著回家團圓。沒有人注意她,沒有人關心她,她的命運究竟會怎樣呢?我們下節課再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知道了在那個冷極了的大年夜里,那個又冷又餓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蜷縮成一團,孤零零地坐在墻角。等待著這個可憐的小女孩的命運將會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將繼續一起來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及反思 相關內容:《詹天佑》教學設計十六年前的回憶《和田的維吾爾》教案28﹡我的舞臺 教學設計《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實錄《窮人》教學設計查看更多>>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二、指導理解第二部分
(一)請孩子們快速瀏覽課文用線勾出表現小女孩最終命運的句子。(生瀏覽勾畫)
抽生交流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生自由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預設:小女孩死得悲慘。她在幸福中死去。)讓生帶著自己的體會來讀一讀這句話。
(二)、生說到幸福,師:她曾感受到哪些幸福呢?請孩子們默讀5-11自然段,看看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發出的亮光里,每次她都看到了什么?她體會到了怎樣的幸福?
(生默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抽生匯報。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
(三)重點指導第一次:
1.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生說:火爐)師板書:火爐。
2.她體會到了怎樣的幸福?(生說句子)師出示句子:“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么舒服呀!”生自讀,說說你體會到什么?帶著這種體會來讀一讀。
師引讀,讓生在朗讀中體會溫暖帶給小女孩的幸福。
(四)略處理后三次擦燃火柴。教學流程為:說看到了什么?體會到了怎樣的幸福,再在讀中感悟小女孩在幻覺中一次次體會到的幸福。師相機板書:烤鵝、圣誕樹、奶奶、
(五)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多么美好的東西呀,當她把一大把火柴都擦燃時,又看到了什么?(當生答到和奶奶一起飛走了。)示句子: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生自讀后,說體會后感情朗讀。
小結:是呀,小女孩一次次地擦燃火柴,一次次地看到了自己所向往的東西,感受到了快樂與幸福。所以,(師引)第二天清晨,人們看到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生接讀)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
(六)從這微笑中,我們分明感受到她曾經是多么快樂與幸福呀。(示句子: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她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生讀。
三、回顧小女孩是不是真的幸福
(一)可是她真的得到幸福了嗎?(生答沒有)從“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這句話理解小女孩死了。對于一個無法活下來的人,是談不上得到幸福的。可是因為特殊的背景,對小女孩來說死就是幸福。(引導學生聯系前文和時代背景來理解她不可能得到幸福。)
(二)聯想到自己的生活,想象: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你會說些什么?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師根據學生回答評價)小結:作者寫這篇文章就是要表達自己對小女孩的同情和對當時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憤怒。
板書設計:
19賣火柴的小女孩
現實 幻覺 賣火柴
冷 —— 暖和的火爐
餓 —— 噴香的烤鵝 小女孩 擦火柴
無歡樂——美麗的圣誕樹
無疼愛——慈愛的奶奶 死去
無幸福——快樂的飛走
安徒生:對窮人的同情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9
設計理念:
1、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閱讀方法實現學生、教師、文本的對話,致力語文素養的形成。珍視兒童獨特的理解。
2、采用對文本細讀的方式,教學生讀出語言文字背后的信息,讀出文字背后的感受,讀出文字背后的思考。
3、通過對小女孩的“小”,發覺對應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中一個個的“大”,體會童話永恒的魅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
2、了解小女孩五次擦亮火柴的內容,整體上加深和感受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
3、能抓住重點句子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本內容,認識小女孩生活的悲慘。
難點:抓住重點句子理解并能談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錄音機、幻燈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配樂詩朗誦,老師朗讀《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師:這是當年九歲的劉倩倩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下的詩。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個女孩(板書:女孩。學生讀一讀)。加上“小”字再讀,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我感覺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覺這個小女孩個頭矮小。
師:那么賣火柴的小女孩給你怎樣的印象呢?
【設計意圖:在凄涼的音樂中,讓小女孩可憐的形象刻印在學生的心中,引出文本,為學習下文做下鋪墊。】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感受?(可憐、窮苦、美麗、缺少疼愛)
2、現在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寫出剛才你們所談到的這些感受的。或許會豐富你的認識,提升你的看法。
[設計意圖:重視自讀自悟,整體感知故事,培養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
三、學習探究1—4自然段
1、齊讀第一自然段
(1)重點品味第一句。
師:讀到一個“冷”字,這是告訴我們什么?“雪”呢?它告訴什么季節?那“黑”呢?
(2)指導朗讀(讀出兩種不同的形式。語氣一種是由弱到強。一種是由強到弱。隨著老師的手勢齊讀。)
師:還是這句話,我們再讀。讀到“冷”,什么感覺?
生:我們感覺到冷,再加上“冷極了”,說明真的很冷。
師:注意緊跟這“冷”后面又出現了一個“雪”呢?
生: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就讓人感覺更冷了。
師:再注意,這兩個詞后面又多了一個“黑”,又是什么感覺呢?
生:已經是三個“冷”了!讓我感到那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極了!
師:我們在“冷”的前面加上一個什么字,才能體現這不是一般的冷呢?
生:加一個“極”,就是“極冷”。
生:不,我覺得加一個“寒”更好,“極冷”是說冷的程度,而“寒冷”的寒,不僅讓我們體會到冷的程度,更讓我們感到寒氣逼人,令人覺得冷得可怕。(板書:寒冷)
師:這句沒有寫小女孩,去掉可以嗎?
生:不可以,這是環境描寫。讓我們感覺故事發生的環境如此惡劣,預示著故事的悲慘,小女孩的不幸。
師:看,小女孩向我們走來了。請同學們細讀這句后面的幾句話的描寫,看哪個詞語、句子觸動了你,把你讀出的感受說出來與同學們分享。(學生默讀,后發言。)
生:我從這句 “光著頭、赤著腳”說明了小女孩的窮苦。
生:這里說是“大年夜”,“大年夜”本來是一家人快快樂樂溫暖地在一起,而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在街上走著。她很可憐。
生: “一向是他媽媽穿的”說明小女孩家非常窮,沒有屬于自己的一雙鞋。
師:(教師因勢利導)那就是說,小女孩一向就沒有鞋穿。
生:“小男孩說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搖籃”一詞說明小女孩的鞋非常大,這是用了夸張的寫法。
師:小女孩已經夠可憐的了。
幻燈出示:“她在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從 “嚇”字看出了什么?想象小女孩的心里。(板書:“恐懼”)
師:就在這樣寒冷環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滿恐懼,但沒有辦法。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師:(引讀)這一整天,誰也——(學生接讀:沒有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學生接讀:沒有給過她一個錢)。
師:想象這里的誰,都會是哪些人?“誰”強調了什么?說明了什么?
幻燈片出示:這一整天,小女孩 ( 沒有賣出過一根火柴 ),小女孩( 沒有掙到一個錢 )。
師:這僅僅是自然環境的寒冷嗎?(引導學生聯系第一自然段的寒冷理解。)
師:自然環境的寒冷,加上社會環境的冷漠恐懼,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雪上加霜!)
3、從三、四自然段中任選一段學習。看哪個詞哪句話觸動你,說說你的感受。
生:“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我覺得小女孩“又冷又餓”。
師:這一整天,那可是從早到晚,這里的“餓”是我們平常說的餓嗎?
生:小女孩是餓極了,那叫(板書:饑餓)
師:寒冷,再加上饑餓,小女孩整個是(饑寒交迫)。
生:我讀到了這一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我覺得小女孩很美,可是她卻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美麗。而且課文還寫道,“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說明富人家很有錢,而小女孩卻在這個大年夜在街上走著,冷著、餓著,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師:一個沒注意,一個忘不了。這對比中,你又讀出了什么?
生:小女孩這么美,她沒有注意,沒有人和她一起過大年夜,可是她卻忘不了,我覺得這個對比,更讓我感覺到小女孩的可憐和不幸。
師:“可憐的小女孩!”這是誰站出來說話了?
生:我覺得是作者在說,是安徒生在說。我發現這里用到的是“!”,這也說明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內心的這種情感很強烈。
學習第四自然段。
幻燈片出示:“她找了房子的一角坐下,蜷著腿,縮成一團,可她覺得更冷了。”(引導學生從天氣、家窮、沒有關愛幾方面去理解)
小女孩在外面受了這么多的苦卻不能回家,心里就覺得更冷了。再說家里跟街上一樣冷,她家里是多么貧窮!用草和破布堵住,可是風還是能灌進來。這里“灌”可以感受到風的威力,因為我們平常說風刮進來、吹進來。說“灌”,那是說風像水一樣倒進來,可以想象她家該怎樣的冷!如果她爸爸能給她一點溫暖,小女孩也不會在這么冷的天氣里在墻角呆著,一定會回家呆一會兒的。
師:此刻,她是(心灰意冷!)此時,小女孩是多么(板書“孤獨”)
【設計意圖:細讀文本,理解語言文字蘊含的意思,談感受,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師:無助的小女孩!她實在太孤獨,太難過了,她要點燃這些沒有賣出去的火柴。她一共點燃了幾次?(5次。師引導學生說出相關內容)
四、幻燈片出示文中體現小女孩可憐的部分語句。
1、配樂朗讀。教師用感人的語言引出幻燈片的句子,學生讀幻燈片的句子,增強對前面所學內容的整體感受。
師:這寒冷,這饑餓,這恐懼,這孤獨,當我們把這些散亂四處的句子規整一起,整體閱讀的時候,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內心又是怎樣的情感?(板書“痛苦”)
師:飽受這樣苦難的小女孩,可以想象,當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時,她會怎么呼喊?
2、重點引導學生讀在亮光中幻覺見到奶奶的句子
(1)、“奶奶!”(學生帶著驚喜的語氣朗讀。)
師:她那么饑寒交迫,這回終于看見了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她又會怎樣的呼喊?
(2)、“奶奶!”(學生帶著快樂的語氣。)
師:她要驅散內心的恐懼與孤獨,該怎么請求奶奶?
(3)、“奶奶,請把我帶走吧!”(學生帶著急切的語氣)
師:她必須請求奶奶帶走她,因為——
(4)、“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讀出了懇求的語氣。)
師:此刻她的臉上一定還留著傷心無助的淚花,聲音哽咽,誰再來呼喊?
(5)、“奶奶!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
(6)、多種朗讀形式體驗“啊”的情感。讀出抽泣,哽咽無聲的聲音。
(7)、學生把雙手伸向天空再次朗讀,體會。
師:盡管如此,火柴還是熄滅了。隨火柴一起熄滅的還有——小女孩的生命。
師:她死了, 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嘴角還掛著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的微笑!
【設計意圖:營造一種悲劇的氣氛,感染學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想象小女孩的內心世界,對小女孩悲慘生活的同情。同時也欣賞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五、總結
師:故事結束了。我們發現,在這矮小、瘦小、弱小的女孩的生命里,對應著我們讀到的,卻是那些看得見的“大”——
生:那雙可以用來做搖籃的大鞋。
生:那兩輛沖過來的大馬車。
生:那些不肯買火柴的大人。
生:還有那堵高大的墻。
師:這都代表著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個強大的冷酷的世界。透過這個強大的世界,我們還讀到了那些看不見的大——
師生一起總結
板書:不盡的寒冷,無邊的饑餓,不盡的恐懼,難掩的孤獨和無限的痛苦。
師:同學們有這么深的感受,是因為細細地讀,慢慢地品味了這篇課文,才讀到了這么多感受。也是因為你們有一顆富于同情、憐憫的心。
板書設計:
(不盡的)寒冷
(無邊的)饑餓
(不盡的)恐懼
(難掩的)孤獨
(無限的)痛苦
【設計意圖:了解童話故事幻想性的寫法。簡潔、明了的板書設計,感人的字眼,更讓人感覺到了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
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課我長舒了一口氣,這一節課的內容對于本班學生是多了些。但任務完成還是較滿意。特別是剛走下講臺,一位老師對我說:“符老師,這節課我聽到流淚了,真感人。”當時,我真的有些成就感。
我主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最終目的。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
1、重視朗讀能力的訓練。“以讀為本,讀中感悟”采用自讀、齊讀、品讀、精讀、指導讀、重點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的目的。感悟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寄予的同情。讀、思、議結合,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
2、配樂詩朗誦,創設情景,,在悲傷、凄涼的氣氛中引出文本,感染學生,為學習課文做下鋪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細讀文本,慢慢地品味,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而這節課最大的亮點,把描寫小女孩現實生活的句子整合在一起配樂朗讀,在悲慘的音樂中感受小女孩的情感,讓學生欣賞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感受,激起學生對小女孩悲慘生活的同情。
3、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時,讓學生選擇讀、說內容,全班交流。同學們各抒己見,感受深刻,尊重了學生自主選擇和獨特的感受體驗。使前面“抓住一個句子反復推敲,聯系上下文感受”的學習方法得到了遷移。
4、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表達不夠流暢。指導朗讀重于全班讀,忽略指導學生個別朗讀。如:“奶奶!啊!請把我帶走吧。”如果先指名學生讀后,再指導全班齊讀,效果會就更好。沒有關注到每個同學。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這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課文技記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悲慘遭遇,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表達了作者對貧苦兒童的'深切同情。
全文以火柴為線索,分為小女孩賣火柴、擦亮火柴取暖、凍死街頭三部分。
【教學目標】
1.認讀5個字(其中有2個多音字“晃”和“噴”)。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命運,感受作者對貧苦兒童的深切同情。
【教學重點】
了解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命運,感受作者對貧苦兒童的深切同情。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寫出讀后感。
【學情分析】
有不少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讀過安徒生的這篇童話,現在需要的是站在學習語文的角度上看問題:獨立學習、自瀆自悟,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方法】
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讀,把閱讀與質疑有機結合,把閱讀與思考有機結合,把閱讀與感悟有機結合,讓學生經歷“讀—思—悟—通”的學習過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行為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教學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力求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預習,查閱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啟發談話
同學們一定都讀過童話故事,今天,我們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2.學生說說了解的安徒生,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同桌交流)
2.檢查自讀情況。
思考:本文寫了什么內容?按什么順序寫的?課文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本文寫的是在大年夜一個小女孩流浪街頭賣火柴,冷得幾次擦燃火柴,產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凍死了。全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具體順序:賣火柴——擦火柴——人死去)
板書:賣火柴 擦火柴 人死去
三、學習課文,激發情感
(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激發學生對小女孩及所有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
(一)“賣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讀了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大年夜,地點是街上,當時的天氣冷極了,一幅悲慘、凄涼冷清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況的時候,著重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讀讀這部分內容,想想這些細節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3.交流(反饋)
(1)對小女孩的鞋是細節描寫。
(說明她窮得連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說明她被人欺負。)
(2)課文中對女孩的頭發是細節描寫,“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
(說明小女孩是一位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卻貧窮,又冷又餓,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麗。)
(3)“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是細節描寫。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告訴人們,資本主義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頭。)
(4)“天快黑了,又下著雪”是細節描寫。
(這樣寫能進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憐與孤獨。)
4.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么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5.小結。
這一部分突出描寫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沒吃沒穿又冷又餓,得不到同情和幫助,我們讀了也禁不住萬分同情。
(二)學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么幻景?
(1)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為什么會出現火爐的幻景?“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嗎?”怎么理解?
(賣不了火柴會挨打。她不敢隨便取,因為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于抽出了一根,進一步說明她冷,渴望溫暖,所以會出現大火爐的幻景。)
(2)指出學法。
剛才學習這一段用的是“讀——想——讀”的方法,先讀課文,弄清寫了什么?再抓重點詞,為什么這樣寫?說明了什么?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火柴出現的幻景部分。
(以讀為本,充分與文本對話,在讀中舉一反三理解文章內容,感悟表達技巧,掌握理解文章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分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
4.小結自學情況。
因為冷才出現火爐,因為餓才出現烤鵝,因為孤獨才出現圣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5.指導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三)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內容
1.讀后思考。
(1)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作者為什么要用“兩腮通紅,嘴角帶著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為什么要寫明是在大年夜凍死的呢?
( 3)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幾句話。
(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證明她是在幻想、幸福與歡樂中死去,這就使幻想與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再加上“大年夜”這本應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更增強了這種對比效果,加深了人們對女孩的同情,啟發人們深思。)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以不同形式的讀來代替講,在讀中理解文章內容,感悟表達技巧,拓展升華和積累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回憶內容,總結寫法
1.回憶課文內容。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統治者的不滿,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2.分小組討論,總結寫法。
(1)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2)想象豐富深化中心。
五、抒發真情,樂于表達
1.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同時更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我們生活在幸福中,該怎樣做呢?(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2.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假如小女孩來到我們身邊)。(要學生寫讀后感,把教材“還原”成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現實的、生活化的場景下與文本展開“對話”。)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11
課文內容分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象和殘酷的現實更迭出現,是這篇童話的特點,也是這個凄美的故事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課文開頭描寫了小女孩的處境:大年夜的街頭又冷又黑,天下著雪,小女孩還在街頭賣火柴。接著,寫了小女孩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種種幻象──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飛走。最后講小女孩被凍死在街頭。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課后練習提出“朗讀課文”“小女孩幾次擦燃了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表達了她怎樣的愿望?”“和同學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說說你的感受”等學習要求,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梳理、交流等方法,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學情分析:
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掌握了基本的識字方法。語文學習的重點,也從第一學段的以識字、寫字為重點轉向學閱讀、學表達。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許多童話故事,對這一體裁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并且具有了初步的童話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舊、餓”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幾”“晃”“噴”,會寫“柴、冷”等13個字,會寫“火柴、圍裙”等17個詞語。
2、能說出小女孩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時看到的幻象及表達的愿望。
3、能說出對課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學重點:
1、能說出小女孩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時看到的幻象及表達的愿望。
2、能說出對課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學難點:
能說出對課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舊、餓”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幾”“晃”“噴”,會寫“柴、冷”等13個字,會寫“火柴、圍裙”等17個詞語。
2、讀通讀順課文。解決閱讀中因年代久遠或國情不同產生的疑問。理清文章脈絡。
3、品讀交流課文第1—4自然段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插圖導入,喚起閱讀期待
1、PPT出示課文插圖1,教師提問:仔細觀察這幅圖畫,你關注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疑問?
學生觀察,交流:
預設一:這是一個冬天的夜晚,因為屋子里、街道上都亮著燈,屋外正下著鵝毛大雪。
預設二:屋頂上、街道上都覆蓋著一層白雪。街道上只有一個小女孩,衣服穿得很單薄,光著腳走在雪地里,她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孤獨的腳印。
預設三:這么冷的天,還下著雪,小女孩為什么一個人光著腳走在街道上呢?
2、教師引導:是啊,這還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呢,家家戶戶團聚的日子,小女孩為什么會孤零零一個人流落街頭呢?讓我們一起到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名篇《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去找答案吧。(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釋疑解難,梳理文章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并做上標記。
2、反饋交流。
(1)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及時糾正錯誤讀音。
預設:
①“擦燃”的“燃”是翹舌音,“rán”不要讀成“lán”。
②“蜷著腿”的“蜷”讀“quán”,不要讀成“juǎn”。
③“幾”“晃”“噴”是多音字。
分別出示“幾”“晃”兩種讀音的字典義項,引導學生發現:“幾”在“幾乎、茶幾”等詞語中讀jī,在“幾個、幾何”等詞語中讀jǐ;“晃”在“明晃晃、晃眼”等詞語中讀huǎng,在“搖晃、晃動”等詞語中讀huàng。
強調“噴”在“噴香”中讀pèn,在其他詞語中一般都讀pēn。
(2)請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師生共同交流。
預設1:哆哆嗦嗦、蜷著腿
出示句子“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請學生讀句子,想象:小女孩很冷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表現,怎樣的動作?通過動作表演理解:“哆哆嗦嗦”的意思是“凍得直發抖”;“蜷著腿”的意思是“彎曲著腿”。
預設2:“銅腳、銅把手”是什么?
出示銅火爐圖片,請學生上臺分別找到銅腳和銅把手,從而直觀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
預設3:火柴為什么能在墻上擦燃?
出示背景資料,引導學生自讀理解。
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1805年問世的,稱為硫酸火柴,火柴頭只有浸入硫酸中才能燃起火。
1816年,法國人德魯森制成了黃磷摩擦火柴,在粗糙的物體上一擦就著,容易引起火災,很不安全。
1845年,奧地利化學家施勒特爾用無毒且不能自燃的紅磷制造出了安全火柴。火柴頭只有在火柴盒側面的沙皮上摩擦,才會點著。這種火柴既沒有毒,又不容易引起火災,因此稱為“安全火柴”。
由于黃磷火柴不易變質并能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一直流行到19世紀末。安全火柴在20世紀初才完全取代被各國定為違禁產品的黃磷火柴。安徒生生于1805年,死于1875年。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使用黃磷火柴的時期,所以《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在墻上就能擦燃火柴。
3、梳理文章脈絡。
(1)教師提問:為什么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能看到一些美好的東西,火柴一滅,這些東西就不見了呢?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這是小女孩看到的種種幻象,現實中并不存在。
(2)引導學生交流:課文哪些段落描寫了小女孩看到的幻象?
(3)根據提示,說說課文內容。
出示填空,讓學生補充:課文先寫(),再寫(),最后寫()。
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將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
三、學習第一部分,品味小女孩的“可憐”
1、默讀第1—4自然段,引導學生用一個詞語概括:這是一個()的小女孩。
預設:可憐/美麗/又冷又餓/貧窮/痛苦
2、教師引導:再讀課文,用上文中的詞句具體描述你對這個小女孩的感覺。
學生交流:
這是一個(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里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是一個(有著金黃色卷發的很美麗)的小女孩。
這是一個(又冷又餓,凍得蜷著腿縮成一團卻不敢回家)的小女孩。
……
3、指導朗讀:請找出這一部分中讓你感觸最深的一句或幾句話,試著讀出自己的感受。
小組交流,全班分享。
預設1: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著腳在街上走著。
生:我從“冷極了”“下著雪”“又冷又黑”感覺到這個夜晚特別冷,這么冷的天,還是大年夜,小女孩卻不得不“赤著腳”在街上走,真是太可憐了!
師:你真會讀書,抓住重點詞語讀出了自己的感受。來,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里,讀出天氣的寒冷和小女孩的可憐。
預設2: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小女孩待在大街上一整天了,卻沒有賣出一根火柴,沒有掙到一個硬幣,她肯定又冷又餓又難過。
教師分層指導:
①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師引讀)這一整天,誰也——(生接讀)沒買過她一根火柴,(師引讀)誰也——(生接讀)沒給過她一個錢。
②教師提問:想象這里的“誰”,會是哪些人?學生充分想象說話。
③教師引導:我把你們想象的這些“誰”去掉,看看句子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這一整天,沒有人買過她一根火柴,沒有人給過她一個硬幣。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學生對比朗讀,充分交流。
教師小結:看似簡單的兩個“誰”,強調了沒有一個人買過她一根火柴,沒有一個人給過她一個錢。小女孩的寒冷,不僅僅來自天氣,更來自人們的冷漠無情。這寒冷,不僅是從頭冷到腳,還是從外冷到里,從身體冷到內心。
④引導學生再讀這句話,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書寫指導
1、指導書寫。
①出示左右結構的9個生字:冷、舊、裙、憐、餓、焰、蠟、燭、訴。引導學生觀察得出:這些字都是左窄右寬的。重點指導“焰”右下部分的筆順:撇、豎、橫折、橫、橫、橫。
②出示上下結構的3個生字:柴、富、離。提醒學生注意上下部分中心對正,寬窄合適。重點指導“離”的書寫。
③出示獨體字“乎”,引導學生關注:第一筆是撇,不要寫成橫。
2、學生獨立書寫。
3、投影展評。引導學生根據觀察要點,從寫正確、重穿插、中心對正、寬窄合適等方面開展評價。
4、學生對照評價標準,再次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說出小女孩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及表達的愿望。
2、能說出對課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引導: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第1—4自然段,了解了賣火柴的小女孩苦難的現實生活。你能根據句式,再來描述一下這個小女孩嗎?
出示句式:可憐的小女孩!_____________
預設1:可憐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里,還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
預設2:可憐的小女孩!走了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預設3:可憐的小女孩!凍得蜷著腿縮成一團也不敢回家,生怕因為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挨爸爸的打。
2、小女孩后來怎么樣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學習第二部分,品味小女孩的“幸福”
1、借助表格,梳理內容。
(1)默讀課文第5—9自然段,思考: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畫出相關的句子。
①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她終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
她在墻上又擦著了一根火柴。
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②自由讀,思考:從第一次擦燃火柴到第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的表現有什么不同?
預設:
生1:第一次,小女孩“終于抽出”,是猶豫了好久才抽出一根的。最后一次,小女孩“趕緊擦著”,是很干脆,毫不猶豫的。
生2:前四次,小女孩都只擦燃了一根,第五次,她擦燃了一大把。
③師:你們讀得真仔細!這是為什么呢?我們聯系上下文來體會體會。
出示句子1: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
指名朗讀;討論小女孩猶豫不決的原因;引導學生通過關注標點“!”“?”、語氣詞“啊”“嗎”和關聯詞“哪怕……也”理解并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句子2:“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樣,就會不見的!”
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同身受,讀出她語氣的急切和內心的無助。
(2)出示表格,再讀思考: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表達了她怎樣的愿望?
學生獨立填寫后,小組交流,完善表格前三列。
(3)教師提問:每一次點燃火柴,小女孩的愿望實現了嗎?現實又是怎樣的呢?
學生獨立填寫后,師生共同交流、完善。
(4)請學生看著表格復述: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表達了她怎樣的愿望?現實又是怎樣的?
2、品讀幻象,說說感受。
①自由輕聲讀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幻象,把感觸最深的地方畫下來,并在旁邊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寫下你的感受。
②組內交流,全班分享。
③融入感受再次朗讀。
3、借助表格,結合課文中的語句及自己的感受,說說讓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幻象。
三、學習第三部分,理解“幸福”的意蘊
1、指名朗讀第10—11自然段,說說小女孩的結局。
2、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問。
3、小組討論,全班匯報。
預設1:小女孩凍死了,為什么卻“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
提示:小女孩在臨死前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幻象,她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特別是見到了最疼愛她的奶奶,所以她死了嘴上還帶著微笑。
預設2:小女孩是凍死的,為什么說“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提示:第一個“幸福”,指小女孩臨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過的,因此是幸福的;后一個“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再也沒有了寒冷、饑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
四、拓展延伸,推薦課外閱讀
1、教師小結: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是這樣痛苦,幻想是這樣美好,而結局又是這樣的悲慘。讀完這個感人的童話,你們一定有許多話想對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說。請同學們先來讀一首小詩《你別問,這是為什么》,再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2、布置課后作業。借助表格,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并和他們交流自己的感受。
3、推薦課外閱讀。安徒生的《海的女兒》《丑小鴨》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課后,大家可以找來好好讀一讀。
【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2、通過重點語句的品讀,感受小女孩的可憐,從而產生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
教學預設:
一、揭題導入
1、出示詩《你別問,這是為什么》,師生配樂合作讀。
2、這是當年九歲的劉倩倩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下的詩。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個安徒生筆下的女孩。
齊讀課題
3、賣火柴的小女孩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呢?打開書讀讀課文,待會兒請你談一談。
4、反饋。
二、學習1—4節
(一)第三自然段也有一個句子寫到了可憐,(板書:可憐)找到了嗎?
齊讀這句話。
這是你們的感受,也是安徒生的感受。說明你們已與作者的心靈有了交融。
(二)下面咱們就把目光聚焦在“可憐”這個詞上,小女孩到底有多可憐?請在1—4自然段中選出你認為最能表現小女孩可憐的語句,進行批注。
(三)交流
學習“天寒”部分
1、“小女孩只好赤著腳,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
引導學生從“赤著腳”、“紅一塊青一塊”體會小女孩的冷。
2、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
①齊讀
②引導學生從天氣、季節、時間三方面體會小女孩的冷。
③指導朗讀
④板書:寒冷
⑤課題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可這句沒有寫小女孩,去掉可以嗎?
(不行,這是環境描寫。)
⑥回讀第1句并指導朗讀。
3、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①又冷又餓用一個詞叫——?哆哆嗦嗦說明此刻她冷得——?
②指導朗讀。
4、她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
①請看這個“蜷”字的字形,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②指導朗讀。
5、小結:這真是一個——可憐的小女孩!
學習“心寒”部分
回想這一天的經歷,冷的寒的僅僅是小女孩的身體嗎?繼續來交流小女孩可憐的句子。
1、“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
①讀讀這句話,哪個詞語觸動了你?
②指導朗讀。
與這一句相呼應的是哪一句?
2、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
①引導學生體會“搖籃”背后的信息。
②指導朗讀。
3、“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①大年夜是個怎樣的日子?而小女孩呢?
②板書:孤獨
描寫大年夜的書上還有一個句子,是哪句?
4、“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①生談感受。
②想象畫面。
③板書:饑餓
④指導朗讀第3、4兩句。
5、“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
①情境問答,指導朗讀。
②板書:痛苦
6、再說,家里跟街上一樣冷……風還是可以灌進來。
①換詞理解“灌”:平常我們說到風都用哪些動詞?(刮、吹、拂……)這里為什么用灌呢?
②指導朗讀。
7、“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①出示變換的句式,理解“誰”的用處:這一整天,沒有人買過她一根火柴,沒有人給過她一個硬幣。
②出示變換角度的句子,體會寫法的奧妙:這一整天,小女孩(沒有賣出過一根火柴),也(沒有掙到一個錢)。
③情境寫話。
④交流。
⑤指導朗讀。
8、小結:此時此刻,小女孩從頭冷到——腳,從外冷到——內,從身體冷到——內心!
三、學習5—10節
1、此時的小女孩最渴望什么?
2、于是同情小女孩悲慘遭遇的安徒生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合理想象,隨著火柴的擦燃,讓小女孩出現了幻象。請瀏覽課文的5——10自然段,看看是哪些幻象?
板書: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
3、師生合作說板書。
4、隨著火柴的熄滅,火爐不見了,烤鵝不見了,圣誕樹也不見了,一切都消失了。連同火柴一起熄滅的還有——小女孩的生命。
5、配樂讀課文11—12段。
7、總結。
四、作業
寫一篇讀后感:如果你遇到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你會怎么做?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11-29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模板04-24
《賣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教學設計03-21
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03-16
賣火柴的小女孩優秀教學設計04-09
《賣火柴的小女孩》名師教學設計04-02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設計01-09
小學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04-05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6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