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合集10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
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在籍學生66人,其中24人,女生42人。在前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采用新課程理念,認真執行新課程標準,潛心進行教學改革,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學習,學生語文知識,閱讀寫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歷次語文考試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目前,本屆學生已進入初中學習的沖刺階段,他們能順利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但也有部分學生,語文學科成績不夠理想,有待在最后的總復習階段得到全面的鞏固和提高,爭取在20xx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在內容、體系、結構上都有所突破和創新,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于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利于學生綜合學習,因而達到較高的綜合教學效應。教材分為三大塊;整合優化單元、專題、名著推薦和閱讀。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擴大了知識容量,增強了綜合教學的整體效應,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素養。
教學的總要求:
目標20xx年中考,從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入手,著重對學生進行應試技巧的指導,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爭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認真解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的編輯意圖,理清教材的文化內涵,擺正形成性學習與終結性學習的關系,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教師要做到教學五認真,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教師在備課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恰當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體,對全套教材進行宏觀的把握,理出知識能力訓練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此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認真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三、認真抓好聽說讀寫訓練,自行設計寫作和口語交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根據中考新題型,設計相關練習,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報刊雜志網絡上精選精彩的時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閱讀技巧,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增強學習的后勁,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五、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中考和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教研組要與外界保持廣泛密切的聯系,適時引進高水平高質量的試卷,教師慎重選擇試卷,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要注意優生差生之間的平衡,力爭教學質量的全面豐收。
六、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針對中考作文要求,進行作文應試訓練,側重進行記敘文寫作的達標訓練,要求學生寫出親身體驗和真實情感。注重對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講究文面,講究寫作的形式的包裝。擴大一類文比重,減少四類文。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2
一、整體思路:
本學期在講授新課的基礎上,將進入全面復習階段,為了讓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我將依照中考試題類型先認真梳理復習六冊語文書上的知識點,包括基礎知識中字詞的積累、古詩詞的背誦默寫、文言文的復習鞏固練習、現代文閱讀的復習、綜合性學習、名著閱讀的復習以及寫作的訓練指導。其中在現代文復習中要穿插一些文體知識,具體操作時可分專題復習,按照中考指南進行系統復習。
二、教學進度:同備課組進度。
三、備課設想
本學期,時間顯得尤為珍貴,所以每節課的準備都要力求扎實有效,這就需要我必須自己提前認真吃透教材,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明確每節課的知識點,梳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做到重點、難點、關鍵點都了然于胸,這就要精心設計各個環節,尤其是課前的復習、預習內容的設計、處處都應以復習知識、鞏固知識、提升運用知識為準。同時努力使課堂教學目標更簡單、教學內容更簡化、教學過程更簡潔、教學手段更簡易、作業練習更精練、學生基礎更扎實、學生思維更靈活。
四、培優轉差
學生的語文成績依靠課堂時間很難立竿見影,但為了突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采取有效措施設計課堂上的關鍵環節,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作文教學,要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把握中考方向,嘗試互批共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內、外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作業的布置、批改要有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五、教學總結及反思
教學過程中,做到及時進行“雙思”,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分析并予以矯正,對學生成功的學習方法、獨特的見解,及時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廣。鼓勵學生多向思維,開拓創新。讓教學總結與反思不斷循環,促進教學不斷進步。做好課堂的定向、內化、發展;認真提供資源、了解學情、弄清疑難、點難撥疑、反思教學、引導實踐。努力建立起“適合學生的教育”,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上都能有所收獲。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1.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原則和語文教育的規律,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知道,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還應聯系生活,扎根課堂,向課堂要效益,向課堂要成績,把課堂內外的知識加以整合,取得應有的成績。
2.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學目標:
整套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設置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在現代文上要求學生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小說等文學樣式,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在文言文上要求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能夠誦讀和背誦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具體目標如下: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1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倏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
(三)寫作
1.繼續學習寫記敘文,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學會寫調查報告。
2.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4.本學期應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練筆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注意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活動,在演講、調查、討論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就教材提出的問題,或提出學習的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先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的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三、學情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所增強,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大部分男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明顯增強,如王亞斌同學,頭腦非常活躍,數理化解題能力很強,但對語文學習一直提不起勁兒。經過半年時間的引導、輔導,他端正了學習態度,認識到了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語文測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好,期末測試竟得到了102分的高分。全班成績比剛進九年級時大有進步。期末文化素質檢測,我班總平均分居11個班第一,優秀率達38﹪,合格率100﹪。
但本學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時間緊。扎扎實實的上課時間只有十四周,共計70課時,要完成教材的教學內容,還要進行中考的全面復習。有時階段測試與縣、區的模擬測試還要占用課時。二是預計到學生會出現如下消極的思想狀況:A、我不想讀書了,搞不搞好復習無所謂;B、我基礎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棄算了;C、我的語文在小學沒學好,也一直沒興趣,現在學也來不及了,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做我喜歡的數學題等。這些問題如不引起重視,勢必會使他們本身學不好,甚至會波及周圍的同學,造成極惡劣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與復習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這些學生談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與復習中,爭取取得滿意的成績。后段復習還要注意培優工作。我班男同學偏科較嚴重,在課堂教學與課下輔導時應多關注他們,給他們以信心,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與復習方法,針對他們薄弱的知識點與能力點一一攻破,即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四、教材分析
九年級下冊在整個初中階段教材體系中屬于最后一階段。本冊課程學習結束后,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應全面完成,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學生面臨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選拔考試。因此,本冊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有它的特點: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戲劇)為主,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安排了兩個單元的文言文,為先秦時期諸子散文與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與評論歷史人物。
全冊內容仍分為六大版塊,即“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附錄”及課文后面的“補白”。全冊共24篇課文,其中教讀課文13篇,自讀課文11篇,共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主題。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為主,要求學生背誦,積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導讀:本冊推薦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記》《簡·愛》及泰戈爾的詩歌。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1.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原則和語文教育的規律,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知道,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還應聯系生活,扎根課堂,向課堂要效益,向課堂要成績,把課堂內外的知識加以整合,取得應有的成績。
2.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學目標:
整套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設置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在現代文上要求學生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小說等文學樣式,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在文言文上要求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能夠誦讀和背誦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具體目標如下: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1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倏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
(三)寫作
1.繼續學習寫記敘文,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學會寫調查報告。
2.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4.本學期應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練筆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注意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活動,在演講、調查、討論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就教材提出的問題,或提出學習的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先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的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三、學情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所增強,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大部分男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明顯增強,如王亞斌同學,頭腦非常活躍,數理化解題能力很強,但對語文學習一直提不起勁兒。經過半年時間的引導、輔導,他端正了學習態度,認識到了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語文測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好,期末測試竟得到了102分的高分。全班成績比剛進九年級時大有進步。期末文化素質檢測,我班總平均分居11個班第一,優秀率達38﹪,合格率100﹪。
但本學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時間緊。扎扎實實的上課時間只有十四周,共計70課時,要完成教材的教學內容,還要進行中考的全面復習。有時階段測試與縣、區的模擬測試還要占用課時。二是預計到學生會出現如下消極的思想狀況:A、我不想讀書了,搞不搞好復習無所謂;B、我基礎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棄算了;C、我的語文在小學沒學好,也一直沒興趣,現在學也來不及了,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做我喜歡的數學題等。這些問題如不引起重視,勢必會使他們本身學不好,甚至會波及周圍的同學,造成極惡劣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與復習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這些學生談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與復習中,爭取取得滿意的成績。后段復習還要注意培優工作。我班男同學偏科較嚴重,在課堂教學與課下輔導時應多關注他們,給他們以信心,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與復習方法,針對他們薄弱的知識點與能力點一一攻破,即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四、教材分析
九年級下冊在整個初中階段教材體系中屬于最后一階段。本冊課程學習結束后,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應全面完成,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學生面臨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選拔考試。因此,本冊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有它的特點: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戲劇)為主,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安排了兩個單元的文言文,為先秦時期諸子散文與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與評論歷史人物。
全冊內容仍分為六大版塊,即“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附錄”及課文后面的“補白”。全冊共24篇課文,其中教讀課文13篇,自讀課文11篇,共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主題。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為主,要求學生背誦,積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導讀:本冊推薦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記》《簡·愛》及泰戈爾的詩歌。
附錄:《談談散文》《談談戲劇文學》
〈一〉編排特點
本冊特點:以專題組織單元,兼備文學體裁,人文內涵豐富,突出文學賞析。
本冊目標:培養欣賞文學作品和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力,學會品味、揣摩文學藝術語言,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學素養。
九年級下冊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7~9年級)》的最后一冊,也是整個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在編排體例上,仍是以專題組織單元,同時兼顧文體。從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來說,九年級下冊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板塊,設計了六個人文專題。它們分別是:土地情思、人物畫廊、生命之歌、舞臺人生、百家爭鳴、古代生活。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類的思想感情,引導他們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從知識與能力這個維度來說,全套教科書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安排如下:七年級上、下冊,不分文體,文白混編,側重培養基本的閱讀能力,如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揣摩語言、體驗情景、質疑問難等;八年級上、下冊,文體分編,文白分編,側重培養閱讀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九年級上、下冊,文體分編,文白分編,側重培養欣賞文學作品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書屬于第三個階段,六個單元分別安排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先秦諸子散文、敘事散文以及古代詩歌。
從過程與方法方面來說,九年級下冊側重文學教育,在引導學生進行文學欣賞的時候,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略作品的內涵,并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學會聯系當時的文化背景和社會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另外,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是學習母語的最佳范本,要學會品味和揣摩這些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熟讀或背誦精彩篇章。
〈二〉教學重點
在內容上,九年級下冊由六部分組成: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語法知識(補白);附錄等。現將各部分的教學重點介紹如下:閱讀部分包含四個現代文單元,兩個文言文單元。
第一單元:“土地情思”。詩歌往往是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閱讀詩歌可以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養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教學時應重點把握詩歌中的具體形象,解讀詩歌主題;感受詩歌語言的凝練性。這一單元學習中外詩歌,主要學習自由體詩。與以前各套教材相比,這套教材大大加重了自由體詩的比例。全套教材共有中國新詩和外國詩歌17課23首,占全套教材課文比例的1/10。再加上古典詩詞的篇目,這套教材對詩歌的重視是顯而易見的。那么,我們為什么如此重視詩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在于欣賞詩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學趣味的最好途徑之一。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經說過,詩是文學體裁中最謹嚴、最純粹、最精微的一種,如果對詩沒有興趣,對于小說戲劇散文等的佳妙處也終不免有些隔膜。不愛好詩而愛好小說戲劇的人們大半在其中只能見到最粗淺的部分,那就是故事。而要真能欣賞文學,一定要超越簡單的好奇心。深入領會藝術家對人生的深刻觀照和表達技巧,加深對人生的認識和理解。在青少年階段學習和背誦大量精彩的詩歌作品,可以為學生奠定一個良好的審美基礎。學習這個單元要注重誦讀和體味,抓住詩中飽含詩人思想感情的具體形象,深入領會詩歌的情感內涵與思想意蘊。
第二單元:“人物畫廊”。教學時著重引導學生抓住小說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魅力和藝術魅力;關注小說的結構和篇章布局,體會作者構思的精妙之處;小說的語言往往是鮮活的而又經過精心錘煉,學習時要細細揣摩。這一單元學習小說。小說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為學生所喜聞樂見。人物、情節和環境是傳統小說的基本要素,現代小說則有淡化情節、注重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傾向,但總的來說,文學是人學,任何文學作品都離不開對人的關注。本單元圍繞“人物畫廊”這一專題,選編了四篇中外小說,目的就在于引導學生抓住小說的主要因素──人物,了解小說的主要特點,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和藝術魅力。在學習時,要注意從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體會作者隱含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聯系小說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背景,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同時,還要關注小說的結構和篇章布局,體會作者藝術構思的巧妙。小說的語言往往是鮮活而又經過精心錘煉的語言,學習時要注意細心揣摩。
第三單元:“生命之歌”。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自從有了人類,世界就被人類的智慧之光照亮,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描寫生命,謳歌生命,是文學永恒的主題。學習本單元,重點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說理的方式;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文章豐富的內涵。這一單元學習散文。散文的種類很多,按表現手法而言可以分為三類: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哲理性散文。本單元側重學習哲理性散文。這類散文,除了具備一般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以外,還有一些自己獨特的特點。如在具體細膩的描寫之外,一般都隱含著某種深刻的理念。這類散文有時也抒情或敘事,但往往不是為抒情而抒情,是為了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或人生感受。它們有的直接說理,用大量形象的比喻來闡述自己對人生的某種認識,如《談生命》和《人生》。有的則借助對環境和景物的描寫,抒發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地下森林斷想》。學習時要學會抓住關鍵語句,深入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
第四單元:“舞臺人生”。引導學生欣賞戲劇劇本和影視劇本,了解它們的特點,豐富對生活的藝術感受,進一步培養文學鑒賞能力;要注意把握戲劇沖突和戲劇語言,把握劇本怎樣在矛盾沖突中展現人物性格,怎樣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這一單元學習戲劇和影視文學。本單元包含的種類比較豐富,有傳統的話劇劇本,也有當代戲曲作品,有這些年新興起的話劇小品,也有經典的電影劇本。這也是本套教材惟一的一個戲劇和影視文學單元。設計這樣一個單元,目的在于通過這些劇本的學習,激發學生對戲劇影視文學的興趣,開闊視野,增強對不同藝術類型的感受能力。學習時要注意抓住每篇作品的藝術特點,重點把握戲劇沖突和戲劇語言,注意劇本如何在矛盾沖突中展現人物性格,怎樣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對于電影文學,則要注意體會其生動的畫面感。學習這個單元,可以讓學生觀看有關的戲劇、影視演出,以便更好地了解戲劇和影視藝術,豐富自己的審美感受。
第五單元:“百家爭鳴”。本單元所選課文是先秦諸子散文。它們產生于春秋末至戰國時期,當時社會發生急劇變動,針對這種情況,各種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學習這些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古代社會政治、歷史、文化諸方面的認識,增進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第六單元:“古代生活”。本單元所選詩文是先秦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各有特色。學習本單元,要求進一步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左傳》等的有關常識;初步感知并分析詩中的藝術形象,能夠大體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發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
這兩個單元是淺易的文言文。其中既有諸子散文,也有先秦時期的一些敘事散文,還有《詩經》中的兩首名篇,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先秦諸子散文是中國哲學和思想的源頭,另一方面又是優秀的文學作品。這里所選都是其中比較淺顯易懂的篇章,而且多運用寓言或故事來發議論,講道理,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太困難。另外幾篇敘事散文敘述完整,曲折動人,學習這類文章,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興趣。學習這兩個單元,首先要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努力掃清文字障礙。常用文言詞語、句式是學習的重點。另一方面,學習文言要注重誦讀,反復朗讀直至成誦。積累豐富的文言篇章,對提高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寫作能力也非常有幫助。
九年級下冊的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與前幾冊一樣,也主要有兩種呈現形式:一種是整合于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本冊一共設計了六個綜合性學習活動:腳踏一方土,走進小說天地,關注我們的社區,乘著音樂的翅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它們一般都是由本單元的課文內容生發、拓展來的,每項活動的內容都比較豐富。如由第一單元的“土地情思”,設計了“腳踏一方土”的活動,引導學生關注土地的過去和現狀,講述土地的故事,增強對祖國、鄉土的熱愛之情。如第二單元在學習小說之后,做一次有關小說的探究活動,總結自己過去讀過的好小說,講述它們的故事和人物,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激發學生對文學的興趣,還可以借此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種是設置在課文后面的“研討與練習”中。這類寫作與口語交際練習相對簡單一點,一般會隨課文而生發,進行一些仿寫、改寫或說話練習等。
古詩詞背誦和名著導讀也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本冊選了10首古代詩詞,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佳作。推薦這些背誦篇目,主要是為了增加背誦量,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多一點文化積累。本冊推薦的名著有《格列佛游記》《簡?愛》和泰戈爾的詩。讀整本的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途徑和最終目標,民國時期的大綱中就把讀整本的書列為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并專門規定了學時和學分。解放后,這方面的指導和要求比較欠缺,以至后來一個時期竟把讀課外書當成“不務正業”。事實證明,多讀書,讀整本的書,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必由之徑,決不可忽視。現在設這樣一個板塊,目的就在于提醒廣大教師注意全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課內外溝通,指導學生讀整本的書,讀好書,養成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
本冊書將有關的語法知識放在了補白中,一共五項,分別是:句子的結構要完整,表達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當,語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單一,其核心內容是“如何修改病句”。這也是課標中一項重要內容和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俗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我們希望學生不僅能寫文章,而且學會自己修改文章,養成修改文章的良好習慣。這些補白提供了一些修改文章的角度和重要技巧,學習時可以結合自己的閱讀和寫作實際加以細細體會。
附錄是兩篇如何進行文學欣賞的指導性文章,一篇是“談談散文”,一篇是“談談戲劇文學”。這兩篇文章分別從各自的體裁出發,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散文與戲劇文學的不同特點,并以教材所選文章為例,談到如何進行文學欣賞的問題。教學時既可以在相應的單元教學之前,引導學生自己閱讀這兩篇文章,增進對散文與戲劇文學的了解,也可以在單元教學之后,結合課文進行總結性閱讀,促進學生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三>各單元目標及要求
第一單元 以土地情思為主題(中外詩歌)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自由體詩,了解詩的格調,理解藝術形象,欣賞詩中語言。
2.過程與方法:反復誦讀,找出詩中名句,旨在品味并積累。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詩歌,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加深對祖國和家鄉的情感。
(二)基本內容
《詩二首》(《我愛這土地》詩中蘊含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懷。《鄉愁》詩人由鄉愁升為為國而思,體會詩中的思鄉國之情。)《我用殘損的手掌》本詩形象地寄寓了詩人的主觀情感。《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詩中表達我與祖國合二為一、無法割舍之情。《外國詩二首》(《祖國》《黑人談河流》兩首詩均抒發詩人愛國思鄉的情懷。)《祖國》詩人歌頌自己國家山川之美,以表懷念之情。《黑人談河流》詩人表達了黑人對祖先、故土的眷戀之情,鼓勵黑人同胞不要放棄希望,要對自己的種族充滿信心。
(三)單元教學要求
學習本單元要注意誦讀和體味,抓住詩中飽含詩人情感的具體形象,深入領會詩歌的情感內涵與思想意蘊。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深入領會詩的藝術對人生的深刻觀照和表達技巧,加深對人生的認識和理解。
形式:舉行一次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新詩朗誦會,以提高朗誦技巧和欣賞水平。
目標:圍繞“腳踏一方土”的主題,探究土地本義,挖掘土地背后的文化含義,加深對祖國和家鄉的感情。
第二單元:以人物畫廊為主題(中外小說)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抓住小說要素,了解小說特點,體會小說思想和藝術魅力。
2.過程與方法:學習時注意從人物描寫入手,抓人物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點,聯系背景,理解主題,悟出其社會和人生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基本內容
《孔乙己》運用以喜寫悲的藝術手法,塑造了孔乙己這一弱勢知識分子形象,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們的毒害及世態人情冷漠的社會現實。《蒲柳人家》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的表現手法,生動地刻畫出京東運河邊幾個農民的形象,突出表現了“一丈青大娘”淳樸的形象。《變色龍》作者塑造了奧楚蔑洛夫這樣一個媚上欺下、見風使舵、溜須拍馬的小官僚形象。作品通過人物自己言行的前后矛盾、丑態百出,尖銳地諷刺了具有奴性的人物。《熱愛生命》作者塑造出一個剛毅頑強、不畏艱險、永不言敗的鐵漢形象。
(三)單元教學要求
注意從人物描寫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藝術構思和精煉的語言。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重點了解小說中:科舉時代下層知識分子悲酸的命運,30年代中國農民的獨特風貌,沙皇統治時期趨炎附勢小官僚形象,美國西部淘金者硬漢形象的逼真刻畫。
形式:通過小說讀書報告會,引領學生認識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培養其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目的:以“走進小說天地”為主題,可設計多項活動,引領學生走進多姿多彩的小說世界,探求生活的真善美。
第三單元:以生命之歌為主題(散文)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哲理性散文特點,品味散文優美豐富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抓住關鍵語句,深入理解作品的豐富內涵。
3.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悟贊嘆生命的奇跡,謳歌生命的力量,哀憐生命遭遇的不幸,喚起我們對人生的感悟。
(二)基本內容
《談生命》作者探討人的生命現象和規律,表達對自然界生命尤其是對人類生命的直視和透悟,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那樹》通過描寫一棵大樹的命運,含蓄地表達對自然界寶貴生命慘遭虐殺的痛惜和憂慮《地下森林斷想》通過描寫“地下森林”這一奇特的景觀,抒發握作者對惡劣環境中掙扎成長的生命的禮贊。《人生》通過描寫虛擬的“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的場景,對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單元教學要求
重點把握《談》《人》用大量形象的比喻闡述自己對人生的某種認識,《地》借助對環境和寫物描寫,抒發自己人生感悟,要學會抓關鍵語句,深入理解作品豐富的內涵。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以“關注我們的社區”為主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
形式:引導學生自行設計社區活動方案,開展調查、考察、訂公約、發表演說、綠化社區等,并結合寫作進行實踐。
目標:通過社區活動,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第四單元:以舞臺人生為主題(中外戲劇)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戲劇文學和影視文學知識,品味豐富的戲劇語言。
2.過程與方法:注意作品的人文內涵,注重以人文觀念解讀作品的思想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戲劇文學和影視文學的特點,更好地欣賞作品,豐富對生活藝術的感受,培養文學鑒賞力。
(二)基本內容
《威尼斯商人》是描寫威尼斯法庭審判“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案件的經過,通過尖銳矛盾的沖突,塑造了鮮明對立的人物形象。《變臉》描寫了老藝人水上漂與他收養的女孩狗娃之間命運碰撞的一段波折,展示了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感情沖突,從心靈深處顯現人物性格。《棗兒》描寫了老人和男孩之間的一段親切交往,表現了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深刻親情,反映了我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社會變遷的人際關系。《音樂之聲》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的描寫以及環境的襯托,并用正、反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刻畫了少女瑪麗亞熱愛歌唱、心靈美好、活潑純真的性格。
(三)單元教學要求
教學戲劇、影視劇本,關注在戲劇矛盾中體會獨特的人物性格,學習戲劇的藝術語言,提高欣賞和閱讀戲劇作品的能力。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注意作品的人文內涵,注重以人文觀念欣賞作品的思想內容。
形式:在閱讀的基礎上,還可讓學生觀看戲劇或影視片,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劇本作品的社會意義。
目的:通過學習劇本,激發學生的興趣,開闊視野,增強藝術的感受力;通過“乘著音樂的翅膀”的活動,加強閱讀交流,感受“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內涵。
第五單元:以百家爭鳴為主題(諸子散文)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重點了解各篇文言文知識,及其表達的主要觀點以及論證方式,了解古代文化修養精神。
2.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培養國民性格的精神,積累文言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傳統文化,了解先秦諸子散文的中國哲學思想源頭,培養學生對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興趣。
,20xx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標簽:語文教學計劃大全, 20xx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二)基本內容
《公輸》體現墨子“非攻”思想,是了解墨子反戰的觀點所在,文章敘議結合。《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兩例,分別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以此突出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說明磨難對于個人成就大業的重要性,類比論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治國主張。告訴世人:施仁政者得天下,施暴政者遭唾罵;“苦況造就人才,逆境成就明君”的道理。《魚我所欲也》論述了“舍生取義”的觀點,告誡世人:保持并發展向善的天性,做一個純潔正直的人。《莊子寓言二則》文中表現莊子安貧樂道、淡泊功名、悠然生死的曠達人生和大智徹悟的觀點。
(三)單元教學要求
學習本單元要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常用詞語、句式是學習的重點;通過反復誦讀來加深對課文理解,進一步感受古人的才略,豐富我們文言知識和閱讀能力。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重點了解古人的生活、文化、思想,充實和提升自我。
形式:通過“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探究活動,收集資料,閱讀文本,達到古為今用的效果。
目標:閱讀古代經典,豐富自我人生,提高思維品質和表達能力。
第六單元:以古代生活為主題(古詩文)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文言常用詞語,理解詞義句式,評價作品意義。
2.過程與方法:熟讀文本,理性地掌握文言知識,總結語言現象或某些規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理解思想內容,從中吸收民族智慧,充實知識,豐富人生。
(二)基本內容
《曹劌論戰》記錄曹劌對戰爭的論述,說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戰略上把握戰機,這是弱國戰勝強國的必要條件。《鄒忌諷齊王納諫》記敘了鄒忌諷勸齊王納諫的故事,說明廣開言路、修明政治是富國強兵之本。《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本故事反映人類征服自然的理想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關睢》寫的是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過程,表現了男主人公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心情。《蒹葭》全詩籠罩凄清落寞的情調,給人霧里看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
(三)單元教學要求
整體把握課文,理清課文思路,背誦有關課文;整理文言詞義,積累文言詞語;發揮想象力,改寫故事,或交流討論評價作品。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了解先人的理想和追求,掌握文言詞匯的意義和用法。
形式:誦讀課文,通過歸納整理,牢固文言基礎,充實閱讀理解文言能力。
目標:以“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開展感悟交流活動,并認真總結三年學習生活,為驛站人生積聚能量。
五、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對語文學科的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科之間的滲透。突出重點,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培養語感,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精心備課,尤其是要備好學生。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課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避免繁瑣的分析、機械地練習,注意語文的整體性。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作文教學要靈活命題,多寫隨筆和讀書筆記。作文批改要嘗試互批互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學生的水平。
3.實行分層目標教學,利用課余時間培優輔后,力爭整體提高。
4.引導學生成立課外興趣小組,培養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幫一”或競賽形式。
5.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科代表、組長的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
6.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異,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
7.利用競賽、學科活動等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辯論會等,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8.課前一分鐘演講。
9.認真組織采訪調查,以鄉土風情、民俗為主題。
10.采用賞識教育,多表揚鼓勵,少生硬批評。
11.深鉆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講清每一個知識點;認真篩選作業;及時反饋每一次考試。
12.注重進行學法指導,抓好作業練習。要屏棄繁瑣、機械的作業練習。要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多實踐,多運用,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質。可以結合課文學習,讓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社會,并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表達觀察所得,以此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差生的實際出發,不要求他們做難題,而只做應知、應會的基礎題。在做一些練習篇同時,分A、B卷,有些B卷題目較難,就讓班上十幾個較好的學生做,一般學生做A卷,這樣一來,使差生的知識得到了復習鞏固,好的學生也能在復習鞏固的基礎上有所進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13.利用網絡,輔助教學。
14.每期完成一篇小論文。可以獨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15.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分析并予以矯正,對學生成功的學習方法、獨特的見解,及時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廣。鼓勵學生多向思維,開拓創新。讓教學總結與反思不斷循環,促進教學不斷進步。
16.認真搞好中考總復習。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學生厭學心理,把不愛學習的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樂學、好學、善學,爭取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17.在閱讀教學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參與全過程,讓學生們在課下多讀書看報,將自己喜歡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積累,并定期在班上舉辦摘抄本展覽,并從中推選出優秀的文章和摘抄、積累本在班上朗讀、展示。
18.在各課時時,把學生活動做為重點內容來安排落實,使學生最大限度處于動態之中,動腦想,動手寫,動口說,動眼看,動耳聽。
19.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講評中來。讓較好的學生對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然后廣泛地征求所有同學的意見,相互評價、最后是教師與學生共同評價,使學生們正確地認識自己作文中的優點和問題。課后進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學風氣,進、一步融洽了師生關系。
20.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從培養興趣著手,用圖片,實物,多媒體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力求課堂的多樣化,生活化和開放化,力爭有更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
21.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1)課前預習習慣;(2)課后復習習慣;(3)課文背誦習慣;(4)作業習慣;(5)積極思考,主動發言習慣 ;(6)上課作筆記習慣。
22.對古詩文無法過關的學生采用“一幫一”,“人盯人”辦法,并與家長取得聯系。
六、教學內容及課時、進度安排:
本學期時間較短,真正的教與學的時間只有十五周時間,中間還有“五·一”長假。要完成九年級下冊的授課任務,還要用相當多的時間進行中考總復習,時間非常緊。因此,我對課文做了處理,有些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課外自讀完成。同時,在授課與復習時,必須充分利用每一堂課,利用課堂的每一分鐘,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益。周次與授課內容、節次(課時數)列表(略)。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5
人教版作文訓練的思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初一階段通過作文讓學生懂得文章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認識作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二階段著重進行了記敘文、說明文兩種文體的練習,初三階段增加了議論文的練習。我們要對本學期的作文訓練作一計劃,就需對對九年級上下冊,寫作訓練的內容做一個統觀的了解。看看文本為我們設計了哪些內容:
九年級上冊
一單元:通過“雨的訴說”抓住某一季節中突出的感受寫一篇抒情文章。
二單元:練習寫演講稿,分別以“笑對失敗”、“善待他人”、“競爭與合作”為話題;
三單元:在“青春隨想”活動中以話題“兩條腿”寫一篇作文;
四單元:在“好讀書,讀好書”活動中撰寫關于讀書的作文。
五單元:學寫調查報告。
六單元:在“話說千古風流人物”活動中,以“風流人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九年級下冊
一單元:以“土地”為話題,寫一篇抒情性的文章或一首小詩。
二單元:選取一個與小說有關的話題,寫一篇作文(包括小說)。
三單元:以“在社區活動站的日子里”為題寫一篇作文。
四單元:聆聽一段樂曲或一首流行歌曲,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五單元: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為題,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600字左右,注意立論要有根據。
六單元:以“歲月如歌”為題寫一篇文章,體裁、字數不限。
總結兩冊的作文內容設計。我們了解到九年級作文訓練從體裁上有記敘文(側重抒情散文)、議論文、詩歌。從命題形式上有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從數量上:寫抒情性文章3~4篇;寫話題作文5篇;寫議論文1~2篇;寫命題作文2篇。
根據這些內容設計,我們就可以制訂出我們這學期的訓練計劃。
按照這學期的時間,按兩周一次大作文的安排,學生大概能做10篇左右的文章。我們的訓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體裁上,進行議論文訓練。第二階段,在擬題上,話題、命題等形式上進行作文訓練。
下面我就著重談一下議論文訓練的一點想法。
第一階段:議論文的訓練
它是本學期的我們作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我認為議論文的教學和議論文的寫作訓練應同步進行。從培養議論能力的過程看,包括四個訓練階段,即:感性準備階段──初步訓練階段──全面訓練階段──鞏固熟悉階段。
1、感性準備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議論文。但是文本又不都是規范的議論文,直接講文本內容,學生很難一下就掌握議論文的基本模式套路,那么我們不妨在教學中先給學生幾篇規范的議論文。如舊教材中的《談骨氣》《理想的階梯》《想和做》等,讓學生對規范的議論文的結構和思路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2、初步訓練階段。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結合文本設計的寫作內容,做兩次練筆。如九年級上冊中“笑對失敗”、“善待他人”“好讀書,讀好書”等話題。這樣有的放矢,應該能取得比較好的訓練效果。
3、全面訓練階段。全面訓練不是也不可能是巨細無遺、面面俱到的訓練,而是抓住若干基本點,求其較為牢固地掌握。那么,我們在講完規范議論文之后,就可以講文本中的《敬業與樂業》《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等文章。增加學生對議論思路隨實際問題的變化而變化的認識。在這一階段我們同時還可輔以簡單的材料作文讓學生練習。
4、鞏固熟悉階段。這一階段也可以根據文本內容,如:九年級下五單元: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為題,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600字左右,注意立論要有根據。
在議論文的寫作訓練中一定要指導學生注意:
1、要有明確的論點:
論點是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或主張。論點必須要正確、鮮明。
所謂“正確”,就是要符合客觀實際,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真理;所謂“鮮明”,就是立場、態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贊成什么,反對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兩可。論點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和論據材料的統帥,也是議論文得以存在的根本因素。議論文的主旨就在論證作者的主張。因此寫議論文,必須要有明確的觀點(即中心論點)。
給材料寫議論文,需要我們讀懂材料,抓住議論的話題或材料中的關鍵詞,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從而確定中心論點。
2、要選好論據,用好論據:
寫議論文,在提出中心論點后,必須使用論據加以論證。論據有兩種:一是事實論據,二是理論論據,無論使用哪種論據,都必須為論證中心論點服務。寫作時要根據觀點的需要,審慎地加以選擇,力求觀點和材料的高度統一。任何材料,即便是典型最突出的材料,如果不能緊緊圍繞所要論述的觀點不是緊扣這個觀點的,一定要忍痛割愛,棄之不用。如寫《學然后知不足》一題,如果引用“歐陽修四歲喪父,家貧無紙,母親用荻畫地教他寫字”這個例子,顯然不妥,因為它屬于勤奮成才方面的典型事例,卻不能成為論證本文論點的材料。因而寫議論文所選論據一定要與論點一致而且要正確無誤,還要典型、新鮮。
寫議論文,不但要選好論據,還要用好論據,所謂用好論據,就是緊扣中心論點,對所用的事例論據進行分析,對所用的理論論據進行闡述。但很多學生不會用事例,簡單地認為寫議論文就是提出個觀點舉幾個例子就行了。于是在文中出現的常是有“例”無“證”,以“例”代“證”,寫成的議論文是觀點與例子的簡單疊加。比如,有個同學就材料《愛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作文,他提煉的觀點是“失敗是成功之母”。文章第一段引述材料,亮出觀點之后,第二段聯系實際展開議論時,舉了以下事例:
① 愛迪生發明電燈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最終成功。
② 二戰中美國海軍在珍珠事件中遭日本重創,后來反敗為勝。
③ 哥白尼等人堅持以太陽中心說經歷數次挫折,最終還是被人世人認可。④英國名將威靈頓,在和拿破侖的較量中被打敗,后來又重新振旗鼓,在滑鐵盧一役打敗拿破侖。
⑤ 有同學在做數學題遇到難題,反復思考,終于解出了這道題。
整篇文章不足600個字,中間論證竟用了5個事例,這5個事例敘完之后,基本未做任何分析,就用“由此看來……”結束了文章。這篇文章乍一看似乎論據充足,而實際上只是簡單羅列了一堆松散的材料,沒有找出事例隱含的道理或規律,也就是說這個學生選擇了論據,但未用好論據。
針對學生事實論據選好后,無法說理的現狀,教者應選擇幾種適合學生水平的分析方法,進行強化訓練。
① 例后評價法,即對所舉事例圍繞論點進行評論;
② 正反對比法,即舉一例再舉相反例子,以形成正反對照,然后再加一兩句分析的方法;
③ 反向假設法,即舉例后再向相反方向作假設的方法。
學生掌握了這三種方法后,就能擺脫論點、論據無法有機結合的狀況。
3、要合理安排論證的結構。
議論文一般是由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這三部分構成的。論點、論據、論證是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一般放在文章的開頭部分即提出問題──引論部分。如《談骨氣》一文,開頭直接提出“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這一中心論點;有時也可在文章中間部分提出中心論點,如《事事關心》一文,從對一副對聯分析中提出“既要關心政治,又要致力讀書,兩方面要緊密結合”這一中心論點;也有的中心論點是在文章的結尾部分歸納總結得出來的,如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就是在文章結尾部分歸納得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中心論點的。論證的過程主要安排在分析問題──本論部分。論證的過程根據需要,可以并列從不同角度來論證,即并列式結構;也可以逐層深入地進行論述,即遞進式;也可采用總分式、對照式等。不同類型的文章又有更為具體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寫給材料的議論文,應該注意在論證過程中使用所給材料,其行文結構大致如下:
① 概述材料;
② 提出本文的論點;
③ 分析所給材料(緊扣論點);
④ 聯系生活實際論證(緊扣論點);
⑤ 總結(緊扣論點,照應所給材料)。
這種模式與我國文章的傳統寫法──起、承、轉、合不謀而合。運用范圍相當廣泛,可用于讀后感、觀后感、影評等,掌握這種模式對學生來說是不無裨益的。
第二階段:在擬題上,話題、命題等形式上進行作文訓練。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1.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原則和語文教育的規律,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知道,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還應聯系生活,扎根課堂,向課堂要效益,向課堂要成績,把課堂內外的知識加以整合,取得應有的成績。
2.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學目標:
整套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設置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在現代文上要求學生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小說等文學樣式,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在文言文上要求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能夠誦讀和背誦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具體目標如下: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1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倏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
(三)寫作
1.繼續學習寫記敘文,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學會寫調查報告。
2.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4.本學期應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練筆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注意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活動,在演講、調查、討論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就教材提出的問題,或提出學習的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先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的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三、學情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所增強,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大部分男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明顯增強,如王亞斌同學,頭腦非常活躍,數理化解題能力很強,但對語文學習一直提不起勁兒。經過半年時間的引導、輔導,他端正了學習態度,認識到了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語文測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好,期末測試竟得到了102分的高分。全班成績比剛進九年級時大有進步。期末文化素質檢測,我班總平均分居11個班第一,優秀率達38﹪,合格率100﹪。
但本學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時間緊。扎扎實實的上課時間只有十四周,共計70課時,要完成教材的教學內容,還要進行中考的全面復習。有時階段測試與縣、區的模擬測試還要占用課時。二是預計到學生會出現如下消極的思想狀況:A、我不想讀書了,搞不搞好復習無所謂;B、我基礎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棄算了;C、我的語文在小學沒學好,也一直沒興趣,現在學也來不及了,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做我喜歡的數學題等。這些問題如不引起重視,勢必會使他們本身學不好,甚至會波及周圍的同學,造成極惡劣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與復習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這些學生談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與復習中,爭取取得滿意的成績。后段復習還要注意培優工作。我班男同學偏科較嚴重,在課堂教學與課下輔導時應多關注他們,給他們以信心,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與復習方法,針對他們薄弱的知識點與能力點一一攻破,即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四、教材分析
九年級下冊在整個初中階段教材體系中屬于最后一階段。本冊課程學習結束后,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應全面完成,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學生面臨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選拔考試。因此,本冊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有它的特點: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戲劇)為主,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安排了兩個單元的文言文,為先秦時期諸子散文與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與評論歷史人物。
全冊內容仍分為六大版塊,即“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附錄”及課文后面的“補白”。全冊共24篇課文,其中教讀課文13篇,自讀課文11篇,共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主題。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為主,要求學生背誦,積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導讀:本冊推薦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記》《簡·愛》及泰戈爾的詩歌。
附錄:《談談散文》《談談戲劇文學》
〈一〉編排特點
本冊特點:以專題組織單元,兼備文學體裁,人文內涵豐富,突出文學賞析。
本冊目標:培養欣賞文學作品和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力,學會品味、揣摩文學藝術語言,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學素養。
九年級下冊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7~9年級)》的最后一冊,也是整個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在編排體例上,仍是以專題組織單元,同時兼顧文體。從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來說,九年級下冊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板塊,設計了六個人文專題。它們分別是:土地情思、人物畫廊、生命之歌、舞臺人生、百家爭鳴、古代生活。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類的思想感情,引導他們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從知識與能力這個維度來說,全套教科書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安排如下:七年級上、下冊,不分文體,文白混編,側重培養基本的閱讀能力,如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揣摩語言、體驗情景、質疑問難等;八年級上、下冊,文體分編,文白分編,側重培養閱讀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九年級上、下冊,文體分編,文白分編,側重培養欣賞文學作品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書屬于第三個階段,六個單元分別安排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先秦諸子散文、敘事散文以及古代詩歌。
從過程與方法方面來說,九年級下冊側重文學教育,在引導學生進行文學欣賞的時候,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略作品的內涵,并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學會聯系當時的文化背景和社會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另外,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是學習母語的最佳范本,要學會品味和揣摩這些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熟讀或背誦精彩篇章。
〈二〉教學重點
在內容上,九年級下冊由六部分組成: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語法知識(補白);附錄等。現將各部分的教學重點介紹如下:閱讀部分包含四個現代文單元,兩個文言文單元。
第一單元:“土地情思”。詩歌往往是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閱讀詩歌可以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養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教學時應重點把握詩歌中的具體形象,解讀詩歌主題;感受詩歌語言的凝練性。這一單元學習中外詩歌,主要學習自由體詩。與以前各套教材相比,這套教材大大加重了自由體詩的比例。全套教材共有中國新詩和外國詩歌17課23首,占全套教材課文比例的1/10。再加上古典詩詞的篇目,這套教材對詩歌的重視是顯而易見的。那么,我們為什么如此重視詩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在于欣賞詩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學趣味的最好途徑之一。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經說過,詩是文學體裁中最謹嚴、最純粹、最精微的一種,如果對詩沒有興趣,對于小說戲劇散文等的佳妙處也終不免有些隔膜。不愛好詩而愛好小說戲劇的人們大半在其中只能見到最粗淺的部分,那就是故事。而要真能欣賞文學,一定要超越簡單的好奇心。深入領會藝術家對人生的深刻觀照和表達技巧,加深對人生的認識和理解。在青少年階段學習和背誦大量精彩的詩歌作品,可以為學生奠定一個良好的審美基礎。學習這個單元要注重誦讀和體味,抓住詩中飽含詩人思想感情的具體形象,深入領會詩歌的情感內涵與思想意蘊。
第二單元:“人物畫廊”。教學時著重引導學生抓住小說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魅力和藝術魅力;關注小說的結構和篇章布局,體會作者構思的精妙之處;小說的語言往往是鮮活的而又經過精心錘煉,學習時要細細揣摩。這一單元學習小說。小說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為學生所喜聞樂見。人物、情節和環境是傳統小說的基本要素,現代小說則有淡化情節、注重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傾向,但總的來說,文學是人學,任何文學作品都離不開對人的關注。本單元圍繞“人物畫廊”這一專題,選編了四篇中外小說,目的就在于引導學生抓住小說的主要因素──人物,了解小說的主要特點,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和藝術魅力。在學習時,要注意從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體會作者隱含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聯系小說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背景,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同時,還要關注小說的結構和篇章布局,體會作者藝術構思的巧妙。小說的語言往往是鮮活而又經過精心錘煉的語言,學習時要注意細心揣摩。
第三單元:“生命之歌”。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自從有了人類,世界就被人類的智慧之光照亮,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描寫生命,謳歌生命,是文學永恒的主題。學習本單元,重點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說理的方式;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文章豐富的內涵。這一單元學習散文。散文的種類很多,按表現手法而言可以分為三類: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哲理性散文。本單元側重學習哲理性散文。這類散文,除了具備一般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以外,還有一些自己獨特的特點。如在具體細膩的描寫之外,一般都隱含著某種深刻的理念。這類散文有時也抒情或敘事,但往往不是為抒情而抒情,是為了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或人生感受。它們有的直接說理,用大量形象的比喻來闡述自己對人生的某種認識,如《談生命》和《人生》。有的則借助對環境和景物的描寫,抒發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地下森林斷想》。學習時要學會抓住關鍵語句,深入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
第四單元:“舞臺人生”。引導學生欣賞戲劇劇本和影視劇本,了解它們的特點,豐富對生活的藝術感受,進一步培養文學鑒賞能力;要注意把握戲劇沖突和戲劇語言,把握劇本怎樣在矛盾沖突中展現人物性格,怎樣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這一單元學習戲劇和影視文學。本單元包含的種類比較豐富,有傳統的話劇劇本,也有當代戲曲作品,有這些年新興起的話劇小品,也有經典的電影劇本。這也是本套教材惟一的一個戲劇和影視文學單元。設計這樣一個單元,目的在于通過這些劇本的學習,激發學生對戲劇影視文學的興趣,開闊視野,增強對不同藝術類型的感受能力。學習時要注意抓住每篇作品的藝術特點,重點把握戲劇沖突和戲劇語言,注意劇本如何在矛盾沖突中展現人物性格,怎樣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對于電影文學,則要注意體會其生動的畫面感。學習這個單元,可以讓學生觀看有關的戲劇、影視演出,以便更好地了解戲劇和影視藝術,豐富自己的審美感受。
第五單元:“百家爭鳴”。本單元所選課文是先秦諸子散文。它們產生于春秋末至戰國時期,當時社會發生急劇變動,針對這種情況,各種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學習這些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古代社會政治、歷史、文化諸方面的認識,增進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第六單元:“古代生活”。本單元所選詩文是先秦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各有特色。學習本單元,要求進一步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左傳》等的有關常識;初步感知并分析詩中的藝術形象,能夠大體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發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
這兩個單元是淺易的文言文。其中既有諸子散文,也有先秦時期的一些敘事散文,還有《詩經》中的兩首名篇,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先秦諸子散文是中國哲學和思想的源頭,另一方面又是優秀的文學作品。這里所選都是其中比較淺顯易懂的篇章,而且多運用寓言或故事來發議論,講道理,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太困難。另外幾篇敘事散文敘述完整,曲折動人,學習這類文章,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興趣。學習這兩個單元,首先要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努力掃清文字障礙。常用文言詞語、句式是學習的重點。另一方面,學習文言要注重誦讀,反復朗讀直至成誦。積累豐富的文言篇章,對提高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寫作能力也非常有幫助。
九年級下冊的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與前幾冊一樣,也主要有兩種呈現形式:一種是整合于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本冊一共設計了六個綜合性學習活動:腳踏一方土,走進小說天地,關注我們的社區,乘著音樂的翅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它們一般都是由本單元的課文內容生發、拓展來的,每項活動的內容都比較豐富。如由第一單元的“土地情思”,設計了“腳踏一方土”的活動,引導學生關注土地的過去和現狀,講述土地的故事,增強對祖國、鄉土的熱愛之情。如第二單元在學習小說之后,做一次有關小說的探究活動,總結自己過去讀過的好小說,講述它們的故事和人物,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激發學生對文學的興趣,還可以借此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種是設置在課文后面的“研討與練習”中。這類寫作與口語交際練習相對簡單一點,一般會隨課文而生發,進行一些仿寫、改寫或說話練習等。
古詩詞背誦和名著導讀也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本冊選了10首古代詩詞,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佳作。推薦這些背誦篇目,主要是為了增加背誦量,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多一點文化積累。本冊推薦的名著有《格列佛游記》《簡?愛》和泰戈爾的詩。讀整本的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途徑和最終目標,民國時期的大綱中就把讀整本的書列為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并專門規定了學時和學分。解放后,這方面的指導和要求比較欠缺,以至后來一個時期竟把讀課外書當成“不務正業”。事實證明,多讀書,讀整本的書,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必由之徑,決不可忽視。現在設這樣一個板塊,目的就在于提醒廣大教師注意全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課內外溝通,指導學生讀整本的書,讀好書,養成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
本冊書將有關的語法知識放在了補白中,一共五項,分別是:句子的結構要完整,表達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當,語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單一,其核心內容是“如何修改病句”。這也是課標中一項重要內容和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俗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我們希望學生不僅能寫文章,而且學會自己修改文章,養成修改文章的良好習慣。這些補白提供了一些修改文章的角度和重要技巧,學習時可以結合自己的閱讀和寫作實際加以細細體會。
附錄是兩篇如何進行文學欣賞的指導性文章,一篇是“談談散文”,一篇是“談談戲劇文學”。這兩篇文章分別從各自的體裁出發,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散文與戲劇文學的不同特點,并以教材所選文章為例,談到如何進行文學欣賞的問題。教學時既可以在相應的單元教學之前,引導學生自己閱讀這兩篇文章,增進對散文與戲劇文學的了解,也可以在單元教學之后,結合課文進行總結性閱讀,促進學生的認識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三>各單元目標及要求
第一單元以土地情思為主題(中外詩歌)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自由體詩,了解詩的格調,理解藝術形象,欣賞詩中語言。
2.過程與方法:反復誦讀,找出詩中名句,旨在品味并積累。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詩歌,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加深對祖國和家鄉的情感。
(二)基本內容
《詩二首》(《我愛這土地》詩中蘊含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懷。《鄉愁》詩人由鄉愁升為為國而思,體會詩中的思鄉國之情。)《我用殘損的手掌》本詩形象地寄寓了詩人的主觀情感。《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詩中表達我與祖國合二為一、無法割舍之情。《外國詩二首》(《祖國》《黑人談河流》兩首詩均抒發詩人愛國思鄉的情懷。)《祖國》詩人歌頌自己國家山川之美,以表懷念之情。《黑人談河流》詩人表達了黑人對祖先、故土的眷戀之情,鼓勵黑人同胞不要放棄希望,要對自己的種族充滿信心。
(三)單元教學要求
學習本單元要注意誦讀和體味,抓住詩中飽含詩人情感的具體形象,深入領會詩歌的情感內涵與思想意蘊。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深入領會詩的藝術對人生的深刻觀照和表達技巧,加深對人生的認識和理解。
形式:舉行一次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新詩朗誦會,以提高朗誦技巧和欣賞水平。
目標:圍繞“腳踏一方土”的主題,探究土地本義,挖掘土地背后的文化含義,加深對祖國和家鄉的感情。
第二單元:以人物畫廊為主題(中外小說)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抓住小說要素,了解小說特點,體會小說思想和藝術魅力。
2.過程與方法:學習時注意從人物描寫入手,抓人物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點,聯系背景,理解主題,悟出其社會和人生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基本內容
《孔乙己》運用以喜寫悲的藝術手法,塑造了孔乙己這一弱勢知識分子形象,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們的毒害及世態人情冷漠的社會現實。《蒲柳人家》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的表現手法,生動地刻畫出京東運河邊幾個農民的形象,突出表現了“一丈青大娘”淳樸的形象。《變色龍》作者塑造了奧楚蔑洛夫這樣一個媚上欺下、見風使舵、溜須拍馬的小官僚形象。作品通過人物自己言行的前后矛盾、丑態百出,尖銳地諷刺了具有奴性的人物。《熱愛生命》作者塑造出一個剛毅頑強、不畏艱險、永不言敗的鐵漢形象。
(三)單元教學要求
注意從人物描寫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藝術構思和精煉的語言。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重點了解小說中:科舉時代下層知識分子悲酸的命運,30年代中國農民的獨特風貌,沙皇統治時期趨炎附勢小官僚形象,美國西部淘金者硬漢形象的逼真刻畫。
形式:通過小說讀書報告會,引領學生認識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培養其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目的:以“走進小說天地”為主題,可設計多項活動,引領學生走進多姿多彩的小說世界,探求生活的真善美。
第三單元:以生命之歌為主題(散文)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哲理性散文特點,品味散文優美豐富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抓住關鍵語句,深入理解作品的豐富內涵。
3.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悟贊嘆生命的奇跡,謳歌生命的力量,哀憐生命遭遇的不幸,喚起我們對人生的感悟。
(二)基本內容
《談生命》作者探討人的生命現象和規律,表達對自然界生命尤其是對人類生命的直視和透悟,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那樹》通過描寫一棵大樹的命運,含蓄地表達對自然界寶貴生命慘遭虐殺的痛惜和憂慮《地下森林斷想》通過描寫“地下森林”這一奇特的景觀,抒發握作者對惡劣環境中掙扎成長的生命的禮贊。《人生》通過描寫虛擬的“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的場景,對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單元教學要求
重點把握《談》《人》用大量形象的比喻闡述自己對人生的某種認識,《地》借助對環境和寫物描寫,抒發自己人生感悟,要學會抓關鍵語句,深入理解作品豐富的內涵。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以“關注我們的社區”為主題,開展語文學習活動。
形式:引導學生自行設計社區活動方案,開展調查、考察、訂公約、發表演說、綠化社區等,并結合寫作進行實踐。
目標:通過社區活動,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第四單元:以舞臺人生為主題(中外戲劇)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戲劇文學和影視文學知識,品味豐富的戲劇語言。
2.過程與方法:注意作品的人文內涵,注重以人文觀念解讀作品的思想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戲劇文學和影視文學的特點,更好地欣賞作品,豐富對生活藝術的感受,培養文學鑒賞力。
(二)基本內容
《威尼斯商人》是描寫威尼斯法庭審判“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案件的經過,通過尖銳矛盾的沖突,塑造了鮮明對立的人物形象。《變臉》描寫了老藝人水上漂與他收養的女孩狗娃之間命運碰撞的一段波折,展示了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感情沖突,從心靈深處顯現人物性格。《棗兒》描寫了老人和男孩之間的一段親切交往,表現了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深刻親情,反映了我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社會變遷的人際關系。《音樂之聲》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的描寫以及環境的襯托,并用正、反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刻畫了少女瑪麗亞熱愛歌唱、心靈美好、活潑純真的性格。
(三)單元教學要求
教學戲劇、影視劇本,關注在戲劇矛盾中體會獨特的人物性格,學習戲劇的藝術語言,提高欣賞和閱讀戲劇作品的能力。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注意作品的人文內涵,注重以人文觀念欣賞作品的思想內容。
形式:在閱讀的基礎上,還可讓學生觀看戲劇或影視片,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劇本作品的社會意義。
目的:通過學習劇本,激發學生的興趣,開闊視野,增強藝術的感受力;通過“乘著音樂的翅膀”的活動,加強閱讀交流,感受“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內涵。
第五單元:以百家爭鳴為主題(諸子散文)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重點了解各篇文言文知識,及其表達的主要觀點以及論證方式,了解古代文化修養精神。
2.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培養國民性格的精神,積累文言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傳統文化,了解先秦諸子散文的中國哲學思想源頭,培養學生對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興趣。
(二)基本內容
《公輸》體現墨子“非攻”思想,是了解墨子反戰的觀點所在,文章敘議結合。《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兩例,分別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以此突出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說明磨難對于個人成就大業的重要性,類比論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治國主張。告訴世人:施仁政者得天下,施暴政者遭唾罵;“苦況造就人才,逆境成就明君”的道理。《魚我所欲也》論述了“舍生取義”的觀點,告誡世人:保持并發展向善的天性,做一個純潔正直的人。《莊子寓言二則》文中表現莊子安貧樂道、淡泊功名、悠然生死的曠達人生和大智徹悟的觀點。
(三)單元教學要求
學習本單元要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常用詞語、句式是學習的重點;通過反復誦讀來加深對課文理解,進一步感受古人的才略,豐富我們文言知識和閱讀能力。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重點了解古人的生活、文化、思想,充實和提升自我。
形式:通過“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探究活動,收集資料,閱讀文本,達到古為今用的效果。
目標:閱讀古代經典,豐富自我人生,提高思維品質和表達能力。
第六單元:以古代生活為主題(古詩文)
(一)達成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文言常用詞語,理解詞義句式,評價作品意義。
2.過程與方法:熟讀文本,理性地掌握文言知識,總結語言現象或某些規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理解思想內容,從中吸收民族智慧,充實知識,豐富人生。
(二)基本內容
《曹劌論戰》記錄曹劌對戰爭的論述,說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戰略上把握戰機,這是弱國戰勝強國的必要條件。《鄒忌諷齊王納諫》記敘了鄒忌諷勸齊王納諫的故事,說明廣開言路、修明政治是富國強兵之本。《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本故事反映人類征服自然的理想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關睢》寫的是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過程,表現了男主人公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心情。《蒹葭》全詩籠罩凄清落寞的情調,給人霧里看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
(三)單元教學要求
整體把握課文,理清課文思路,背誦有關課文;整理文言詞義,積累文言詞語;發揮想象力,改寫故事,或交流討論評價作品。
(四)綜合性學習
內容:了解先人的理想和追求,掌握文言詞匯的意義和用法。
形式:誦讀課文,通過歸納整理,牢固文言基礎,充實閱讀理解文言能力。
目標:以“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開展感悟交流活動,并認真總結三年學習生活,為驛站人生積聚能量。
五、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對語文學科的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科之間的滲透。突出重點,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培養語感,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精心備課,尤其是要備好學生。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課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避免繁瑣的分析、機械地練習,注意語文的整體性。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作文教學要靈活命題,多寫隨筆和讀書筆記。作文批改要嘗試互批互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學生的水平。
3.實行分層目標教學,利用課余時間培優輔后,力爭整體提高。
4.引導學生成立課外興趣小組,培養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幫一”或競賽形式。
5.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科代表、組長的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
6.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異,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
7.利用競賽、學科活動等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辯論會等,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8.課前一分鐘演講。
9.認真組織采訪調查,以鄉土風情、民俗為主題。
10.采用賞識教育,多表揚鼓勵,少生硬批評。
11.深鉆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講清每一個知識點;認真篩選作業;及時反饋每一次考試。
12.注重進行學法指導,抓好作業練習。要屏棄繁瑣、機械的作業練習。要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多實踐,多運用,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質。可以結合課文學習,讓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社會,并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表達觀察所得,以此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差生的實際出發,不要求他們做難題,而只做應知、應會的基礎題。在做一些練習篇同時,分A、B卷,有些B卷題目較難,就讓班上十幾個較好的學生做,一般學生做A卷,這樣一來,使差生的知識得到了復習鞏固,好的學生也能在復習鞏固的基礎上有所進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13.利用網絡,輔助教學。
14.每期完成一篇小論文。可以獨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15.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分析并予以矯正,對學生成功的學習方法、獨特的見解,及時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廣。鼓勵學生多向思維,開拓創新。讓教學總結與反思不斷循環,促進教學不斷進步。
16.認真搞好中考總復習。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學生厭學心理,把不愛學習的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樂學、好學、善學,爭取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17.在閱讀教學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參與全過程,讓學生們在課下多讀書看報,將自己喜歡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積累,并定期在班上舉辦摘抄本展覽,并從中推選出優秀的文章和摘抄、積累本在班上朗讀、展示。
18.在各課時時,把學生活動做為重點內容來安排落實,使學生最大限度處于動態之中,動腦想,動手寫,動口說,動眼看,動耳聽。
19.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講評中來。讓較好的學生對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然后廣泛地征求所有同學的意見,相互評價、最后是教師與學生共同評價,使學生們正確地認識自己作文中的優點和問題。課后進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學風氣,進、一步融洽了師生關系。
20.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從培養興趣著手,用圖片,實物,多媒體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力求課堂的多樣化,生活化和開放化,力爭有更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
21.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1)課前預習習慣;(2)課后復習習慣;(3)課文背誦習慣;(4)作業習慣;(5)積極思考,主動發言習慣;(6)上課作筆記習慣。
22.對古詩文無法過關的學生采用“一幫一”,“人盯人”辦法,并與家長取得聯系。
六、教學內容及課時、進度安排:
本學期時間較短,真正的教與學的時間只有十五周時間,中間還有“五·一”長假。要完成九年級下冊的授課任務,還要用相當多的時間進行中考總復習,時間非常緊。因此,我對課文做了處理,有些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課外自讀完成。同時,在授課與復習時,必須充分利用每一堂課,利用課堂的每一分鐘,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益。周次與授課內容、節次(課時數)列表(略)。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針,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所增強,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大部分男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明顯增強,如蔣威宇同學,頭腦非常活躍,數理化解題能力很強,但對語文學習一直提不起勁兒。經過半年時間的引導、輔導,他端正了學習態度,認識到了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語文測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好,期末測試竟得到了102分的高分。諸如此類的還有蘇慧、龍亮、甘超等同學。
全班成績比剛進九年級時大有進步。期末文化素質檢測,我班總平均分居四個班第一,優秀率達38%,合格率100%。
但本學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時間緊。扎扎實實的上課時間只有十四周,共計70課時,要完成教材的教學內容,還要進行中考的全面復習。有時階段測試與縣、區的模擬測試還要占用課時。二是預計到學生會出現如下消極的思想狀況:A、我不想讀書了,搞不搞好復習無所謂;B、我基礎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棄算了;C、我的語文在小學沒學好,也一直沒興趣,現在學也來不及了,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做我喜歡的數學題等。這些問題如不引起重視,勢必會使他們本身學不好,甚至會波及周圍的同學,造成極惡劣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與復習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這些學生談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與復習中,爭取取得滿意的成績。
后段復習還要注意培優工作。我班男同學偏科較嚴重,在課堂教學與課下輔導時應多關注他們,給他們以信心,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與復習方法,針對他們薄弱的知識點與能力點一一攻破,即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九年級下冊在整個初中階段教材體系中屬于最后一階段。本冊課程學習結束后,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應全面完成,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學生面臨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選拔考試。因此,本冊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有它的特點: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戲劇)為主,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安排了兩個單元的文言文,為先秦時期諸子散文與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與評論歷史人物。
全冊內容仍分為六大版塊,即“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附錄”及課文后面的“補白”。全冊共24篇課文,其中教讀課文13篇,自讀課文11篇,共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主題。下面,分單元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單元:“土地情思”。詩歌往往是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閱讀詩歌可以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養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教學時應重點把握詩歌中的具體形象,解讀詩歌主題;感受詩歌語言的凝練性。
第二單元:“人物畫廊”。教學時著重引導學生抓住小說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魅力和藝術魅力;關注小說的結構和篇章布局,體會作者構思的精妙之處;小說的語言往往是鮮活的而又經過精心錘煉,學習時要細細揣摩。
第三單元:“生命之歌”。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自從有了人類,世界就被人類的智慧之光照亮,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描寫生命,謳歌生命,是文學永恒的主題。學習本單元,重點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說理的方式;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文章豐富的內涵。
第四單元:“舞臺人生”。引導學生欣賞戲劇劇本和影視劇本,了解它們的特點,豐富對生活的藝術感受,進一步培養文學鑒賞能力;要注意把握戲劇沖突和戲劇語言,把握劇本怎樣在矛盾沖突中展現人物性格,怎樣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
第五單元:“百家爭鳴”。本單元所選課文是先秦諸子散文。它們產生于春秋末至戰國時期,當時社會發生急劇變動,針對這種情況,各種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學習這些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古代社會政治、歷史、文化諸方面的認識,增進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第六單元:“古代生活”。本單元所選詩文是先秦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各有特色。學習本單元,要求進一步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左傳》等的有關常識;初步感知并分析詩中的藝術形象,能夠大體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發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為主,要求學生背誦,積累其中的名句。名著導讀:本冊推薦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記》《簡·愛》及泰戈爾的詩歌。
附錄:《談談散文》《談談戲劇文學》
四、教學目標:
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即1——9年級應達到的語文總目標。分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1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倏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
(三)寫作
1、繼續學習寫記敘文,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學會寫調查報告。
2、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4、本學期應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練筆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注意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活動,在演講、調查、討論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就教材提出的問題,或提出學習的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先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的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五、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對語文學科的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科之間的滲透。突出重點,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培養語感,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精心備課,尤其是要備好學生。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課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避免繁瑣的分析、機械地練習,注意語文的整體性。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作文教學要靈活命題,多寫隨筆和讀書筆記。作文批改要嘗試互批互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學生的水平。
5、實行分層目標教學,利用課余時間培優輔后,力爭整體提高。
6、引導學生成立課外興趣小組,培養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幫一”或競賽形式。
7、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科代表、組長的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
8、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異,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
9、利用競賽、學科活動等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辯論會等,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0、課前一分鐘演講。
11、認真組織采訪調查,以鄉土風情、民俗為主題。
12、采用賞識教育,多表揚鼓勵,少生硬批評。
13、利用網絡,輔助教學。
14、每期完成一篇小論文。可以獨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15、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分析并予以矯正,對學生成功的學習方法、獨特的見解,及時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廣。鼓勵學生多向思維,開拓創新。讓教學總結與反思不斷循環,促進教學不斷進步。
16、認真搞好中考總復習。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學生厭學心理,把不愛學習的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樂學、好學、善學,爭取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六、教學內容及課時、進度安排:(略)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1.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原則和語文教育的規律,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知道,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還應聯系生活,扎根課堂,向課堂要效益,向課堂要成績,把課堂內外的知識加以整合,取得應有的成績。
2.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學目標:
整套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設置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在現代文上要求學生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小說等文學樣式,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在文言文上要求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能夠誦讀和背誦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具體目標如下: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1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1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倏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
(三)寫作
1.繼續學習寫記敘文,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學會寫調查報告。
2.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4.本學期應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練筆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注意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活動,在演講、調查、討論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就教材提出的問題,或提出學習的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先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的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三、學情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所增強,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大部分男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明顯增強。全班成績比剛進九年級時大有進步。但本學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時間緊。扎扎實實的上課時間只有十四周,共計70課時,要完成教材的教學內容,還要進行中考的全面復習。
二是預計到學生會出現如下消極的思想狀況:A、我不想讀書了,搞不搞好復習無所謂;B、我基礎差,反正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干脆放棄算了;C、我的語文在小學沒學好,也一直沒興趣,現在學也來不及了,還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做我喜歡的數學題等。這些問題如不引起重視,勢必會使他們本身學不好,甚至會波及周圍的同學,造成極惡劣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與復習中,一定要配合班主任,多找這些學生談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與復習中,爭取取得滿意的成績。后段復習還要注意培優工作。我班男同學偏科較嚴重,在課堂教學與課下輔導時應多關注他們,給他們以信心,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與復習方法,針對他們薄弱的知識點與能力點一一攻破,即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四、教材分析
九年級下冊在整個初中階段教材體系中屬于最后一階段。本冊課程學習結束后,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應全面完成,學生的語文素養應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學生面臨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選拔考試。因此,本冊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有它的特點: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戲劇)為主,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安排了兩個單元的文言文,為先秦時期諸子散文與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與評論歷史人物。
全冊內容仍分為六大版塊,即“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附錄”及課文后面的“補白”。全冊共24篇課文,其中教讀課文13篇,自讀課文11篇,共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主題。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為主,要求學生背誦,積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導讀:本冊推薦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記》《簡·愛》及泰戈爾的詩歌。
附錄:《談談散文》《談談戲劇文學》
〈一〉編排特點
本冊特點:以專題組織單元,兼備文學體裁,人文內涵豐富,突出文學賞析。
本冊目標:培養欣賞文學作品和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力,學會品味、揣摩文學藝術語言,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學素養。
九年級下冊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7——9年級)》的最后一冊,也是整個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在編排體例上,仍是以專題組織單元,同時兼顧文體。從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來說,九年級下冊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板塊,設計了六個人文專題。它們分別是:土地情思、人物畫廊、生命之歌、舞臺人生、百家爭鳴、古代生活。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類的思想感情,引導他們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本冊六個單元分別安排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先秦諸子散文、敘事散文以及古代詩歌。
九年級下冊側重文學教育,在引導學生進行文學欣賞的時候,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略作品的內涵,并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學會聯系當時的文化背景和社會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另外,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是學習母語的最佳范本,要學會品味和揣摩這些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熟讀或背誦精彩篇章。
〈二〉教學重點
在內容上,九年級下冊由六部分組成: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語法知識(補白);附錄等。現將各部分的教學重點介紹如下:閱讀部分包含四個現代文單元,兩個文言文單元。
第一單元:“土地情思”。詩歌往往是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閱讀詩歌可以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養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教學時應重點把握詩歌中的具體形象,解讀詩歌主題;感受詩歌語言的凝練性。學習這個單元要注重誦讀和體味,抓住詩中飽含詩人思想感情的具體形象,深入領會詩歌的情感內涵與思想意蘊。
第二單元:“人物畫廊”。教學時著重引導學生抓住小說的主要因素——人物,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魅力和藝術魅力;關注小說的結構和篇章布局,體會作者構思的精妙之處;小說的語言往往是鮮活的而又經過精心錘煉,學習時要細細揣摩。本單元圍繞“人物畫廊”這一專題,選編了四篇中外小說,目的就在于引導學生抓住小說的主要因素──人物,了解小說的主要特點,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和藝術魅力。在學習時,要注意從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體會作者隱含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聯系小說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背景,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同時,還要關注小說的結構和篇章布局,體會作者藝術構思的巧妙。小說的語言往往是鮮活而又經過精心錘煉的語言,學習時要注意細心揣摩。
第三單元:“生命之歌”。學習本單元,重點在于了解哲理散文說理的方式;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文章豐富的內涵。學習時要學會抓住關鍵語句,深入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
第四單元:“舞臺人生”。引導學生欣賞戲劇劇本和影視劇本,了解它們的特點,豐富對生活的藝術感受,進一步培養文學鑒賞能力;要注意把握戲劇沖突和戲劇語言,把握劇本怎樣在矛盾沖突中展現人物性格,怎樣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學習這個單元,可以讓學生觀看有關的戲劇、影視演出,以便更好地了解戲劇和影視藝術,豐富自己的審美感受。
第五單元:“百家爭鳴”。本單元所選課文是先秦諸子散文。它們產生于春秋末至戰國時期,當時社會發生急劇變動,針對這種情況,各種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學習這些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古代社會政治、歷史、文化諸方面的認識,增進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第六單元:“古代生活”。本單元所選詩文是先秦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各有特色。學習本單元,要求進一步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左傳》等的有關常識;初步感知并分析詩中的藝術形象,能夠大體了解作者塑造形象、抒發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
九年級下冊的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與前幾冊一樣,也主要有兩種呈現形式:一種是整合于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本冊一共設計了六個綜合性學習活動:腳踏一方土,走進小說天地,關注我們的社區,乘著音樂的翅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它們一般都是由本單元的課文內容生發、拓展來的,每項活動的內容都比較豐富。如由第一單元的“土地情思”,設計了“腳踏一方土”的活動,引導學生關注土地的過去和現狀,講述土地的故事,增強對祖國、鄉土的熱愛之情。如第二單元在學習小說之后,做一次有關小說的探究活動,總結自己過去讀過的好小說,講述它們的故事和人物,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激發學生對文學的興趣,還可以借此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種是設置在課文后面的“研討與練習”中。這類寫作與口語交際練習相對簡單一點,一般會隨課文而生發,進行一些仿寫、改寫或說話練習等。
古詩詞背誦和名著導讀也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本冊選了10首古代詩詞,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佳作。推薦這些背誦篇目,主要是為了增加背誦量,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多一點文化積累。本冊推薦的名著有《格列佛游記》《簡?愛》和泰戈爾的詩。
本冊書將有關旳語法知識放在了補白中,一共五項,分別是:句子旳結構要完整,表達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當,語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單一,其核心內容是“如何修改病句”。這也是課標中一項重要內容和中學生必須掌握旳基本技能。俗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旳”,我們希望學生不僅能寫文章,而且學會自己修改文章,養成修改文章旳良好習慣。這些補白提供了一些修改文章旳角度和重要技巧,學習時可以結合自己旳閱讀和寫作實際加以細細體會。
附錄是兩篇如何進行文學欣賞旳指導性文章,一篇是“談談散文”,一篇是“談談戲劇文學”。這兩篇文章分別從各自旳體裁出發,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散文與戲劇文學旳不同特點,并以教材所選文章為例,談到如何進行文學欣賞旳問題。教學時既可以在相應旳單元教學之前,引導學生自己閱讀這兩篇文章,增進對散文與戲劇文學旳了解,也可以在單元教學之后,結合課文進行總結性閱讀,促進學生旳認識從感性到理性旳飛躍。
五、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對語文學科的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科之間的滲透。突出重點,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培養語感,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精心備課,尤其是要備好學生。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課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避免繁瑣的分析、機械地練習,注意語文的整體性。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作文教學要靈活命題,多寫隨筆和讀書筆記。作文批改要嘗試互批互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學生的水平。
3.實行分層目標教學,利用課余時間培優輔后,力爭整體提高。
4.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科代表、組長的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
5.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異,要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
6.利用競賽、學科活動等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辯論會等,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7.深鉆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講清每一個知識點;認真篩選作業;及時反饋每一次考試。
8.注重進行學法指導,抓好作業練習。要屏棄繁瑣、機械的作業練習。要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多實踐,多運用,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質。可以結合課文學習,讓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社會,并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表達觀察所得,以此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差生的實際出發,不要求他們做難題,而只做應知、應會的基礎題。在做一些練習篇同時,分A、B卷,有些B卷題目較難,就讓班上十幾個較好的學生做,一般學生做A卷,這樣一來,使差生的知識得到了復習鞏固,好的學生也能在復習鞏固的基礎上有所進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9.利用網絡,輔助教學。
10.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分析并予以矯正,對學生成功的學習方法、獨特的見解,及時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廣。鼓勵學生多向思維,開拓創新。讓教學總結與反思不斷循環,促進教學不斷進步。
11.認真搞好中考總復習。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學生厭學心理,把不愛學習的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樂學、好學、善學,爭取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12.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1)課前預習習慣;(2)課后復習習慣;(3)課文背誦習慣;(4)作業習慣 ;(5)積極思考,主動發言習慣 ;(6)上課作筆記習慣。
六、教學內容及課時、進度安排:
本學期時間較短,真正的教與學的時間只有十五周時間,中間還有“五·一”長假。要完成九年級下冊的授課任務,還要用相當多的時間進行中考總復習,時間非常緊。因此,我對課文做了處理,有些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課外自讀完成。同時,在授課與復習時,必須充分利用每一堂課,利用課堂的每一分鐘,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益。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9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在籍學生51人,優生6人,合格30人,低分2人。在前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采用新課程理念,認真執行新課程標準,潛心進行教學改革,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學習,學生語文知識,閱讀寫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歷次語文考試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目前,本屆學生已進入初中學習的沖刺階段,他們能順利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但也有部分學生,語文學科成績不夠理想,有待在最后的總復習階段得到全面的鞏固和提高,爭取在20xx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在內容、體系、結構上都有所突破和創新,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于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利于學生綜合學習,因而達到較高的綜合教學效應。教材分為三大塊;整合優化單元、專題、名著推薦和閱讀。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擴大了知識容量,增強了綜合教學的整體效應,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素養。
三、教學的總要求:
目標20xx年中考,從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入手,著重對學生進行應試技巧的指導,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爭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四、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認真解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的編輯意圖,理清教材的文化內涵,擺正形成性學習與終結性學習的關系,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教師要做到教學五認真,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教師在備課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恰當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體,對全套教材進行宏觀的把握,理出知識能力訓練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此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認真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三)認真抓好聽說讀寫訓練,自行設計寫作和口語交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根據中考新題型,設計相關練習,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報刊雜志網絡上精選精彩的時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閱讀技巧,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增強學習的后勁,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五)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中考和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研組要與外界保持廣泛密切的聯系,適時引進高水平高質量的試卷,教師慎重選擇試卷,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要注意優生差生之間的平衡,力爭教學質量的全面豐收。
(六)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針對中考作文要求,進行作文應試訓練,側重進行記敘文寫作的達標訓練,要求學生寫出親身體驗和真實情感。
五、教學進度表(略)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學情分析:
本班在上學期的教學中,本學科貫徹新課程理念,認真執行新課程標準,潛心進行教學改革,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過兩年半時間的初中語文學習,學生的語文知識、閱讀和寫作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本屆學生已進入初中學習的沖刺階段,本學期即將順利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
毋庸諱言,也有部分學生,語文學科成績不夠理想,有待在最后的總復習階段得到全面的鞏固和提高,爭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在內容、體系、結構上都有所突破和創新,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于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利于學生綜合學習,因而達到較高的綜合教學效應。
教材分為三大塊;整合優化單元、綜合性學習、名著推薦和閱讀。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性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語文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擴大了知識容量,增強了綜合教學的整體效應,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素養。
四、總體要求:
從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入手,著重對學生進行應試技巧的指導,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爭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五、教改措施:
1、認真解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的編輯意圖,理清教材的文化內涵,擺正形成性學習與終結性學習的關系,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個活動階段應該做什么。基本原則是,教師精心設計學習情境,并組織協調,學生明確任務,展開活動。本冊教科書中,六次綜合性學習分為“二大四小”,即大型綜合性學習二次和小型綜合性學習四次,前者強調研究能力的培養,后者突出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2、認真做好備、教、輔、改、考、評等教學環節的每一項工作。用心融入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恰當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體,對全套教材進行宏觀的把握,理出知識能力訓練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此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教學過程中明確一本書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講授這一點。教師的教學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獨立思考,自行設計教學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仔細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說、讀、寫訓練,自行設計寫作和口語交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特別是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根據中考新題型,設計相關練習,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4、認真訓練并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報刊雜志網絡上精選精彩的時文和美文加以借鑒,掌握分析文章的閱讀技巧,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增強學習的后勁,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5、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第一課堂學習資源和第二課堂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6、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針對中考作文要求,進行作文應試訓練,側重進行記敘文寫作的達標訓練,要求學生寫出親身體驗和真實情感。注重對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講究文面,講究寫作的形式的包裝。擴大一類文比重,減少四類文。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合集10篇】相關文章:
語文s版下冊教學計劃12-10
初一語文下冊教學計劃12-11
語文下冊教學計劃(精選5篇)09-04
2021年小學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7-24
高二語文下冊教學計劃-蘇教版05-13
關于語文下冊教學計劃(精選5篇)09-04
初三語文下冊教學計劃3篇08-04
九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10-07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合集15篇01-25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合集八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