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高中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
教學反思是下課后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自我評析和反省。用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便總結教學經驗和不足。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孔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這里的“省”是指回顧、反省、檢查自己一日之內的所作所為,有無不足之處,以便改正自己的行為。
語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我接觸到我校的語文教學快一個月了,對學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與把握。尤其是在學校領導聽課后,給以提出的寶貴意見:呂校長的鼓勵、王助理的高考思維滲透、陳主任的新課標下的嚴格要求、還有師傅的耐心指點、我都做了深刻的反思,現在我結合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和我的教學方法都作一些分析,并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
一、備學生:
在我國古代兵書上這么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論點在教學上同樣也適用,只有對學生充分了解了,才能找到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一段時間的接觸,感覺 存在的問題 是:
1、 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部分 學生迫于家長和老師的壓力,對學習的態度似乎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他們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不能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
2 、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較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于是他們便對學習失去信心,怕上課,對能否學好存在憂慮。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并想象失敗后的情境,無法發揮正常水平。
3 、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自認為自己聰明。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企圖能夠學好語文,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這是一批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二、備自己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是認識的偏差,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而我們的學生又恰恰自我調適能力不強,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需上交的“軟作業”拋到九霄云外了。我是急在眉頭,又上心頭。
1、 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化心態。學生學習之所以出現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應付學習,是被動的。如果能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即愛因斯坦所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學實踐中,我更加投入對教學過程的設計,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授《琵琶行》時,我套用了現在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青花瓷》,用“小序”和“獨白”對比,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效果當然會很理想。
2、 分解大目標,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俗話說,“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心對于咱們學生更為重要。我聽到學生不止一次的跟我說:“考的不好,要是學習好也不能到這來” 這時,我想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建立成功目標。因為教師的“表揚和獎勵”代表著一種“權威”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例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成語、名句默寫等,對高分獲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對回答很努力的同學也及時給與肯定。而且有針對性的提問,把“適合的問題”問給“適合的學生”,但無論怎樣,我通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這一點,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獎勵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獲感、成就感,嘗到了學習的快樂,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3、 強化基礎,反復訓練
這一點是我感觸最深刻的,即使是上課,聽課很認真的學生,他們也做不到提前預習,課后復習。尤其是“軟作業”基本就等于沒有作業,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及時做了調整,把作業落實到筆頭上,同時強化課堂上的動筆,及時提醒,及時督促,及時檢查,這樣的情況目前得到一定的改善,在以后的教學中,這樣得問題還要繼續探究,更為適合的教學方法。
我的總體體會是,教師只有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整體把握教材;學生只有充分地預習,深入地思考,才能更好地質疑,積極地探討。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教材,新課標深刻把握,同時針對不同的班級接受能力,采取多方面的授課方式,積極向師傅請教,向同行學習,認真反思。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2
教學反思是我們教師對自身具體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我們教師整理課堂教學,反饋信息、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的重要過程。常寫教學反思,對我們老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實施高效課堂是行之有效的辦法。那么教學反思該記什么呢?以下是高中語文期中教學反思相關內容:
一、記教學中的體會。能夠將教學過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引起共鳴的做法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就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教學經驗。
二、記教學中的失誤。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在所難免,關鍵要看如何對待。如教學內容安排欠妥,教學方法設計不當,教學重點不突出等。這些問題都要我們及時記錄下來,并拿出勇氣去面對、去解決。要積極從主觀上找原因,請同行提意見,采用多種形式取長補短,使之成為以后教學工作的前車之鑒。
三、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惑,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抓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想辦法改進教學方法,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課本劇等,幫助學生解決困惑。把如何解決學生困惑的方法在課后記錄下來,這樣做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四、記教學中學生的見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內容的實踐者,通過學生自己切身的感受,常常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見解。將學生的見解及時地記錄下來,這樣做有助于開闊教學思路,做到教學相長。
五、記教學再設計。教完每節課后,應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這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考慮下次課的教學設計,并及時修訂教案,以便使教學更上一層樓。
總之,教學反思是幫助老師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辦法,它能使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揚長避短,常教常新,不斷進步,不斷提到。
高中語文期中教學反思:
一、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優勢所在、存在問題等
本班學生學習習慣不好,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字體書寫普遍不規范還不工整,上課小動作多。其次是沒有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導致語文基礎知識不扎實,尤其害怕習作,還沒有養成自覺寫日記的習慣。特別是作業的完成情況非常不理想,一些不自覺的學生養成了不寫作業的現象,尤其是家庭作業。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但閱讀感悟能力較差,學生搜集和存貯的好詞、佳句、文段較少,能靈活運用所積累材料的學生不是很多。班級凝聚力較差,缺乏學習積極性。受社會、家庭環境等的影響,部分學生有不良的學習習慣(拖欠作業、不專心聽講、作業不規范、不懂得學習方法等)和學習上進心不夠好。
二、具體改進措施
1、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的一個基本的素質,它將會使學生受益終生。教師應將學習慣的養成放在首位,始終如一地訓練學生:規規矩矩寫字,認認真真讀書,仔仔細細審題,努力提高作業的'準確性。逐步養成嚴謹、踏實的學習作風。
2、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強化語言積累
多讀多寫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育的經驗。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的課外閱讀。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
3、注意閱讀方法指導
閱讀教學要注意方法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方法。像如何理解重點詞句,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何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等,都有一個方法的指導問題。要鼓勵學生讀中生疑,讀中質疑,同時要求學生在讀中解疑,經過讀書——質疑——再讀書——解疑的過程,在讀中加深體驗,深化理解,發展思維,逐漸提高感悟理解能力。學生學得方法,能力得到發展,就會遷移到其它文章的閱讀中,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4、加強習作指導,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習作是學生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對事物的感知是輪廓式的,反映在習作上是表達不具體,空洞。我們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指導學生把習作寫具體。要注意打開學生的思路,指導學生圍繞中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選取習作素材,鼓勵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獲取內容,凸現習作內容的多樣化。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3
第五周對我們東莞中學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這一周的星期五是學校的教學開放日,是全體師生展示東莞中學風采的日子。在這次活動中,我的任務是上一節公開課。經過慎重考慮,我選擇了自己所教的高二·七班,課程是唐詩宋詞教材中的傳統名篇《春江花月夜》。有經驗的的老師都知道這篇詩歌知識點較多,內涵豐富,教學難度教大。但我喜歡挑戰困難,覺得越是難度教大的課題師生學習起來就更容易在交融中摩擦出火花,碰撞出智慧;于是在選報課題的時候我毅然選定了這篇詩歌作為公開課的教學內容。
在這節課的設計思路上,結合《新課程標準》對詩歌教學的要求,我除了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外,更加注意了學生自身潛能的挖掘和提高他們的鑒賞、審美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向新課標靠攏,努力踐行自己的堂堂有智慧有火花、課課有收獲有升華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流程的具體操作上我重點突出了三個字,就是“讀、寫、品”。
讀是詩歌學習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讀有很多種,我重點采用了范讀、學生個別讀、集體朗讀等形式,爭取在不同的誦讀形式中體現出音讀、意讀、情讀和美讀的不同層次和境界。
如果說讀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知識的內化過程,是理解詩歌內涵的前提和鑰匙的話,那么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和重點。悟字表面上給人的感覺好象有點玄,可具體操作起來卻是意味無窮,這也是決定這一堂課是否精彩、是否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熱情的關鍵環節。在這個環節的設計上,我下了較大的工夫,也征求了不少經驗豐富老師的意見。在問題的設計上我既注意到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識水平,同時也注意到如何實現知識的橫向拓展和遷移,使自己的課堂既體現出一定的廣度有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至于是教學過程流于膚淺。考慮到詩歌學習中感受意境的重要性,我重點突出了情景再現的教學環節,讓同學們在感知詩歌大意的前提下,展開想象的翅膀去進行合理的`大膽的聯想,讓同學們用心去品味詩歌中蘊涵的澄澈的純凈的美。實踐證明學生在這一環節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充分的討論,也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學。
師生之間的討論和思考是構成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我總感覺一堂語文課如果沒有了練,就會給人一種不完美的感覺,而且知識的外化也是語文學習的終極追求。于是我在這節課的最后環節設計了學生寫作的訓練。實踐證明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他們也確實在老師的引導下交上了令眾人驚嘆的作品。
我的這次公開課雖然在我們語文科老師的共同關心和幫助下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是還是留下了一些遺憾。比如本打算最后讓全體同學在齊聲美讀中結束這堂課,因為時間關系沒有實現,課件的制作可以再充實些等。
堂堂上成精品是我的教學追求,然而教學本身又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認為如果一堂課沒有任何破綻、沒有任何遺憾,那么這堂課也一定不會有真正的思考、爭論和智慧在其中,這種完美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公開課已經上完了,由于時間關系,老師們的反饋意見還沒有整理出來;我會在思索中等待,認真地接受聽課老師們的意見和批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在莞中這塊熱土上有一個全新的提高。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4
縱觀自己高中以來的語文教學,最感無奈的要數作文批改這一環節了。每次作文課后都是收作文、看作文、下評語、講評這幾個“固定招式”,然后又布置新作文,進入下一輪“固定招式”的批改模式。學生翹首以待,等待自己的作文被老師評定為一個等級或分數;老師看著堆得像小山似的作文本,甭提有多愁心了。而且這種批改模式的最大缺點是耗費人力資源又得不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事倍而功半。
難道就沒有一個更好的批改作文的方法了嗎?我也試圖做過改進,也只是輕批改過程而重講評過程,即輕對個體作文的批改而重對優秀作文的表揚和差作文的講評式修改(即講評時邊讀邊指出問題邊修改),還將自己所代兩個班級的優秀作文辦成“發表園地”展出交流,以“激勵優秀帶動后進”。這樣總可以提高一點效率,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總覺還不如人意。關鍵是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總感到在作文批改這個環節,只有老師“閉門思過”,最后才在講評時指出學生作文之“過”,學生是否有所感受和領悟,還是未知數。
對這個問題的豁然開朗,還是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國培計劃”——陜西省農村骨干教師脫產研修期間。主要是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讓我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思想武器。《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語文課程評價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同伴、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同伴、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高中語文作文批改要有新突破,必須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那就是在作文批改中也引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和大膽采取“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促進反思,并鼓勵同伴參與到評價之中”的高中語文作文批改新思路。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分好學習小組。一個班分為8個學習小組,每組6—7人,一般按自然組前后一分為二的分法最為簡便,也最好操作。教師最好對學生水平心中有數,分組時做到先進和后進搭配。若原班級自然小組中不具備這種條件,語文教師可根據自己教學需要重新調整。一經分定,至少保持半學期不變。
第二步,進行作文批改教學。又可分兩步:
先由學習小組內部交流。利用自習輔導課或作文課,讓小組內部圍成一圈,每個成員在小組會上輪流念自己的作文,每念完一篇,其他成員可就該篇作文是否達到了這次作文要求展開評價,這篇作文存在哪些問題,應怎樣修改等方面充分發表意見,對這篇作文進行一個基本評價,得出是否達到此次作文要求的結論。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評出本組一例最為優秀的作文和最有問題的作文,寫出評語,交給老師,進行全班交流。
再由老師對各小組交上來的最優秀作文和最有問題作文進行全班講評。學生評出的最優秀作文和最有問題作文在此都是相對概念,老師還需要作出基本判斷,對所謂最優秀作文還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對最有問題作文同樣不能“一棒子打死”,最大限度地指出一個閃光點,哪怕一個好詞、好句也好,這是對該生的鼓勵,不至于使其對作文喪失信心。然后進行“手術式”修改,并闡明為什么要這樣修改,讓同類的“問題作文”學生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明白:哦,原來是這么回事,我知道怎樣寫這類作文了!
第三步,針對作文根基差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先安排其余學生就剛才老師講評到的問題進行自我修改,然后到作文根基差的'同學的小組進行座談交流。了解該生對此次作文的想法,為什么沒有寫好的原因,是否有再創作的新思路、新的作文材料,等等。并在這些具體工作的基礎上,要求該組成員共同幫助這個基礎差的同學,爭取每次作文中一點一滴的進步。
第四步,辦好“發表園地”。現在網絡技術發達,為我們辦好“發表園地”提供了有力的網絡技術保障。學生們的信息技術課又使他們具備了網上發表的技術能力。可以辦一個班級發表園地的博客,由學生寫作愛好者當主編,當每次作文教學中確有學生佳作時,教師表揚后可錄入該博客,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寫作動力和精益求精的寫作精神。
當然,上述過程需要教師的充分準備,要提前設置預案,要精心組織,切不可偷懶,隨意應付;同時教師還需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盡量和學生一起寫寫“下水文”。我堅信,只要做到這幾點,并持之以恒,班級學生整體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最后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只提倡高中作文批改教學進行這種新嘗試。這是由高中生生理條件基本成熟的條件決定的,使得他們基本具備了自主、合作、探究和自我評價的能力,也是符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其目的就在于充分發揮每個高中生的潛能,培養他們在作文評價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作文批改的全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局面,高中生作文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5
閱讀能力的高低對于學生的語文成績影響至深,要學好語文,必須進行廣泛而扎實的閱讀。高中學生的課外測讀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高中語文新課標對"閱讀與鑒賞"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涉及到個性化、閱讀方法等內容,它規定: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意在通過閱讀鑒賞使學生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提升人生境界。但在現實教學中,閱讀教學卻存在著諸多誤區,其中最關鍵處在于教師常忽視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不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以一種程序化的分析代替學生自身對材料的理解,壓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創新意識的萌發。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探討了“主問題”教學設計賴以支撐的理論背景,其中問題教學的問題設計和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以及整體教學理論為我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奠定了理論基礎和參考依據,尤其是對話教學和現代解釋學中的文本理論,為我在探討的切入角度方面提供了思路,進而,我以這些理論為基礎,結合我在高中語文的教學實踐和一些優秀教案設計或課例的研究,提出了語文閱讀教學“主問題”教學設計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并運用建構主義教學設計比較流行的三個模式去踐行我在本論題中提出的一些策略。但在幾個地方還是值得反思:
其一,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適合“主問題”教學設計,本文并未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適宜“主問題”教學設計的大部分文本都是經典文學作品,例如本文就采用了大量關于魯迅作品的教材處理案例。這些“主問題”教學設計案例如果按王榮生關于語文教材選文四分類標準,應該都按“定篇”進行教材處理,而不是按“樣本”或“用件”或“例文”進行教材處理。換言之,真正設計、實施“問題教學”的只能是對“定篇”的教材處理,也就是說對“例文”“樣本”和“用件”的教材處理是不適合“主問題”教學設計的。此一說成熟與否,請諸位同仁、專家批評指正。
其二,本文主要探討了教師在教學設計時的問題設計策略。但一切課前的預設,都是為了課堂的生成,一切問題的設計都是為了學生問題意識,創造精神的培養,從而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自我意義建構。本文在這個角度上并未展開討論,但將在以后的研究中繼續探討。其三,新課改賦予了廣大教師對語文課程開發的廣闊空間。就教學設計而言,本文主要探討了單篇課文的“主問題”教學設計,如何將閱讀教學“主問題”教學設計運用到單元整合的教學設計、主題化組元的教學設計以及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中,這是我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要做的工作。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施“主問題”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在教學實踐中運用也需要進一步調整,我將繼續沿著這個道路一直探索下去。我也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在我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主問題”教學設計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的青睞,放出越來越亮的光彩。
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對學生的語文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作文方面,而當今我們的學生寫作水平著實堪憂!學生作文中套話多,千篇一律的東西多,選用材料單一固定,李白、張海迪、愛迪生等是常客;寫到親情,所舉事例就是父母如何連夜把發高燒的我送到醫院;寫到友誼,就是原來有個好友,后來鬧了矛盾,彼此不相往來,等原諒了對方后,發現好友已轉學了釀成莫大遺憾等等。他們的很多文章遠離如今變革的時代,脫離現實鮮活的生活,思想內容膚淺僵化,立意近淺,缺乏靈氣,表情達意不夠流暢、準確、生動,甚至許多學生在作文時會覺得沒有材料可寫,無話可說。
細想來,不難發現,學生平時缺乏課外閱讀是重要原因。課外閱讀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當然也是作文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途徑。可以說,學生的閱讀量與他的語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與作文水平成正比。尤其是在新知識、新信息不斷涌現的今天,積極主動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是十分必要的。就如《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一樣:學生要能較熟練地運用讀書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如果不能很好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而要想純依靠課堂教學死摳課本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那是一種奢望!一個從不閱讀課外書的學生,他寫出的文章必然視野狹窄、思路不開闊、閱讀分析能力不強,死板生硬、味同嚼蠟就不值得奇怪了。因此,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迫在眉睫!
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培養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教師要在班上努力帶領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鑒于如今應試教學的`壓力,想學生在課余飯后看些課外書幾乎已成奢望,家長反對,其他科目教師沒收,學生本身也被繁重的各科作業壓得脫不開身,所以我們語文教師可以盡量在課堂上開設一些閱讀課,幫學生排除一切干擾,讓他們自由徜徉于書的海洋!那一刻,你會感受到課堂上是無比寧靜的,干涸的土地正沐浴在課外知識的細雨滋潤中!
其次,鼓勵學生在看的同時,多思考,多動筆。教師可以在班上多組織一些交流活動,比如推薦一篇好文章。每周輪流由一名同學給全班推薦一篇自己欣賞的好文章,要求寫出百字左右的推薦語,與全班同學一起交流。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發,也通過閱讀對人生對社會多了一些思考與感悟,并能通過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教師可向學生介紹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1、選讀法,即根據自己在課內外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讓他們從若干篇習作中,進行仿效和借鑒。從此,他們在作文時,就不會發愁了。
2、瀏覽法,即對所讀的書報,不是逐字逐句地讀下去,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用這種方法閱讀,對于愛讀書報,卻無充分時間細嚼慢咽的學生來說,是十分可取的。
3、精讀法,即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精細地讀。比如閱讀教材推薦的有關文章,讓學生在校內外的課余時間或回家之后,去反復閱讀,并按教師預先提出的思考題去思考、去解答。
4、摘讀法,即用抄文章有關內容或重要詞句的方法去讀。教師可以要求班中的學生人人都備有摘抄本,平時注意摘抄。作文時,要求學生翻翻自己的摘抄本,從中選用資料,以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話言簡意賅地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們必須正視課外閱讀,并鼓勵學生長期堅持,厚積定能博發!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6
xxx學年我擔任高三(6)班和(7)班的教學工作,并任高三(7)班班主任。有人把高三比做“煉獄”,在這種人人要為之奮斗的時期里,要與時間競賽,要與自己的心智競賽,這就是高三,在這種緊張的氛圍里,大家來完成各自的心愿。在這一學年度中,在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下,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總體來說,本學期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我自己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以課本為綱的教學理念。
我認真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在以政治教材為綱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一個廣泛的學習舞臺。不管教學方法怎么變化,沒有扎實的基礎是經不起考驗的,因此必須夯實基礎。每上的一節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的.信念是決不打無準備的仗。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為此在備課時要求自己精心收集知識點,反復精練,把最深入淺出的,最便于記憶理解的知識教給學生,同時多做習題,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把相應歷年的高考題篩選出來,從中挑出有代表性的習題選給學生,把每一節課的教案都寫成詳案,反復推敲。重點抓好了“三基”的落實,即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二.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
學生是有思想的主體。學生接受知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我注意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為此我注重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三.樹立以高考為方向的指導方針。
緊扣高考要求,教學中采取廣挖坑,少打井的教學方向。提高學習效率,主抓課堂質量,強化訓練階段,在授新課中必須在課堂小結后加以練習。強化基礎,結合考綱各章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歸納出來,加深記憶,一階段后在串聯知識點,形成體系,使學生的知識成體系,既有利于記憶,又有利于知識框架的形成。搜集熱點問題,提高學生興趣,深入淺出的教給學生答信息題的方法。多采用課件教學,吸引學生注意,調整課堂氣氛,起到應有的作用,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針對學生缺少答題技巧、不會答題方法的問題,專門訓練學生的答題方法,講解答題模式。在以知識帶材料的學習基礎上,再次以材料帶知識的方法,通過當時的熱點,復習知識。
四.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我堅持經常上閱覽室翻閱書籍、上網查詢大量的資料、請教有經驗的特級劉老師老師,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還爭取機會多出外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同組的各位老師的團結協作和毫無保留的各抒己見,使得我們在學習新課和復習時重點和方向都更清晰、更明確了。
為提高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區里和市里的進修我都積極參加,并且在聽課的過程中認真聽講。
教師應該是校園中最善于學習的人,“學然后知不足”,通過教學,我更加清楚教學相長的意義。
今后的教學方向:
1、從今年的高考試題看,今后在高考復習中如何進行“熱點專題”的復習,值得反思。我們習慣于用較為大量的時間去復習“熱點專題”,今后在時間的安排上,在專題復習的深度與難度上,都應該降低要求。用二三個專題復習,讓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就行。
2、更加注意基礎知識的復習,并且要對每一部分的基礎知識用較深的挖掘。
3、對某一個知識點,必須讓學生懂得“知識的形成過程”。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7
試題知識含量增加,這種增加帶給我們哪些思考?舉例說一下。
第13題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寫,由過去的4分增加到6分。這是一道純知識題,考查內容為《賈誼·過秦論》、《孔雀東南飛》、《李賀·李憑箜篌引》、《姜夔·揚州慢》,涉及到古文、詩詞,兩漢、唐宋,范圍更寬,難度增加。從實際情況看,失分也應比較多;當然我們可以預期,題目的區分度也會比較好。知識因素含量高的題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題目,一般來說,區分度都會比較好。這也反映著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相關性。但是,我們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導向性,權衡它在語文教學中的利與弊。第13題要求默寫的八句,基本都不屬于一流名句,不是中華文化中最精粹的內容。學生即使在備考前強化成誦,也難以成為持久記憶,除了專業人士,大概誰也不會凝定為持久記憶。背誦默寫,是需要理解,需要興趣的,是需要與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有機結合的`。名句在流傳過程中能成為一流,不是誰冊封的,正因為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興趣,相當程度地活躍在現代人的思維、語言中。不錯,第13題的確在語文教材和《考試說明》要求默寫的范圍之內。可是,如果能夠把《考試說明》劃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尤其在單純為了默寫分數,完全脫離理解、興趣和鮮活的思維和語言應用的情況下,需要多少時間和精力?語文老師往往會圈定一些重點,一流名句會被囊括在圈定的重點范圍之內。語文老師為什么要圈定重點呢?一是考慮學生時間與精力的實際,二是刺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以此充實、鍛煉學生的思維與語言。這第三點已經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識和實踐。而且學生在寫作中也能應用,嫻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論證的力量。但他們的默寫成績并不樂觀。
固然,語文老師的目的是分數,但學生也會在分數的驅策下不自覺地豐富語文積淀。現在試題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圍,突破了老師圈定的重點線。在這種導向下,一部分同學要占用大量時間完成《考試說明》的要求,而并無多大語言積淀的意義;一部分同學,或時間,或精力,或興趣不逮,索性放棄。畢竟在現行的教育機制和求學心態的氛圍里,語文學科已淪落為弱勢科目。現實中,高考幾乎是高中學習的唯一動力——令人惋嘆,令人不滿,甚至令人憤怒,但這是現實,我們不能不充分顧及的現實。
二、《合歡樹》閱讀題告訴了我們什么?
05年北京高考閱讀題《合歡樹》在文學鑒賞的要求上可說是跨出了一大步。這一大步邁得考生們極不適應,本來已經讓學生最為頭痛的大閱讀,這次更應是答得慘不忍睹。
1、首先,看閱讀文本的選擇。
前三年北京高考的閱讀文本,更體現出理性色彩,說理的意味比抒情濃,作者的情感沒有那么含蓄和深沉。這次在文本選擇上完全不同,選了一篇意蘊很深的真正的散文,其特點是沒有生字生詞障礙,沒有背景知識障礙,不會因文外因素干擾閱讀。較少情感體驗障礙,能夠引起學生共鳴。作品主旨大致明了,但深入理解作者的獨特感受卻不易。作品的情感線索并不明顯,需要讀者認真品味方能找到。文中的深沉含蓄的語句影響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這顯示了命題人在文本選擇上的要求——這樣的文本將是考查的重點。
而我們平時訓練缺乏。
2、學生的閱讀問題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8
從文史角度來進行語文教學,大膽創新。對語文課程性質的規定,新課程強調“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索能力”。依據這樣的一條理念,我盡管是在復習課文,但我依然不忘融入語文的審美教育,無論是講《論語》等古典文化,還是講中外名著;無論是上作文課,還是在做語言文字的訓練,我都會力求從語言的角度去引導學生感受漢語的豐富性與生動性;運用的.角度引導學生去領會語言的靈活性和多變性;從比較的角度引導學生去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我們在本學期開設的公開課《氓》,這是一篇詩經作品。《詩經》的出現不僅是我國文學發達很早的標志,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相當高的地位,尤其是《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對后世文學影響最大。在篇目數量上,選入課文的《詩經》作品僅《氓》與《采薇》兩篇。如何讓學生通過學習這兩篇的詩歌,從思想性與藝術性兩個方面對《詩經》有一個比較全面、清晰的認識,對《詩經》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重要源頭也有一個線索性的認識,達到“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弘揚祖國優秀文化,提高自學鑒賞《詩經》能力的目的。為此,我教學《詩經》兩首總的教學目標是:以《氓》和《采薇》為教材例子來解讀《詩經》的思想性與藝術性及其巨大的影響,讓學生對《詩經》的認識不是僅停留在局部篇章上,而是有整體的感知,為他們今后學習打下基礎。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9
聽了王老師的《黃英》這一節課,十分受益,很受啟發,也從中看出了執教者深厚的學養和扎實的基本功。能夠這樣說,這是三節異中有同、風采照人的成功課。在那里我只重點談談共性的問題。
一、教學亮點。
這一節課有自己突出的一些亮點,我僅從以下十方面進行點評。
1、從教態來觀:執教者都表現出端莊自然、精神飽滿的姿態,慷慨激昂的語勢給學生以振奮,像老師那不時寫在臉上的笑意,又極具親和力。
2、從學科特點觀:執教者都突出了“讀”這一語文課堂教學標志性特點,采用多種形式強化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賞析,凸顯了語文教學的語文味。
3、從教學目標的確立觀:執教者能從課標出發,立足教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既具體明確,具有針對性,又突出重、難點,使得教學目標確立合理、落實明晰且達成度高。
4、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觀: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一點在三位執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體現,如,張老師收集的“原聲錄音”,王老師的具有唱歌、繪畫特長的學生等都成為了可利用資源,體現出課堂教學資源的豐富性。
5、從問題設計觀:一節課問題設計得如何,必須程度上關乎學生能否學有所獲。從這一節課不難觀出,執教者在問題設計上都十分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開去,又兼顧學生的認知特點,遷移拓展,有深度且環環相扣。
6、從學生活動看:執教者為學生帶給了充分的參與時間,參與熱情高,學生善傾聽,能合作,體現出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7、從課堂氛圍觀:課堂突顯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創設出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環境,體現了互動的多維性。
9、從學生潛力培養觀:執教者都把學生的潛力培養作為重頭戲,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王老師讓學生課前預習、查找相關資料等環節,關注了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潛力和自主學習潛力的養成。
10、從預設與生成觀:體現了預設嚴謹、生成合理的特點,王老師的針對問題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語句、但不可使用口語的細節要求,均體現出教者扣緊梯度目標、嚴謹教學的預設構想,實現了師生共同體會成功愉悅的深度生成。
以上只是對三位執教者成功教學的概略點評。
二、教學推薦。
盡管執教者的教學或真水無香,或色彩艷麗,但也略有不足之處,就此提出幾點推薦。
1、王老師注重開發學生潛能、關注學生潛力培養的做法,十分值得提倡,期望能就此入行嘗試,使之作為一種常態化的行為實施于課堂教學中。
2、王老師的家常課,很樸實,十分有借鑒價值,但也要注重以下方面的處理:導語過長,再精煉些;放開手,讓學生多思、多動;可合理地利用網絡設備,既體現教學的直看性,又能節省教學時間,增大教學容量。
3、注意評價語言的多樣性,充分發揮激勵性評價對學生思維調控的`作用。
三、一點思索。
新課改強調有效課堂,我們入行研討課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如何使有效性體現于授課的每一環節(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學習方式的有效性,板書的實用性,環節時間安排的合理性等)應是我們今后花氣力探究并努力踐行的方向。因為只有做到了環節的有效,才能使教學到達真正的有效。相信大家會越走越好。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0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人文性很強的工具學科、語言學科。這種性質決定了我們在教學中必須以“人”(學生)為本,解放學生,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放學生的眼,讓學生看(觀察);解放學生的耳,讓學生聽(聞);解放學生的口,讓學生說(討論、交流、誦讀);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做(寫)解放學生的腦,讓學生想(思考):從而實現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被xxx稱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有一首《手腦相長歌》最能說明這個問題:“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可我們有些語文老師在備課講課時,由于對學情吃不透,擔心學生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這也不懂,那也不懂。總認為這也不講不可,那也不講不可,似乎不面面俱到,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就一定有欠缺似的。
實際上,這種“霸道”似的“面面俱到”不但剝奪了學生的思考時間,更可怕的是養成了學生不勞而獲的惡習。師講我聽,師說我記,講到哪兒就學到哪兒。學生的主見沒有了,個性沒有了,舉一反三的能力沒有了,自我進行知識延伸和補充的習慣沒有了,最終是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喪失到自習課學生不知學什么;課講完后,學生一臉茫然地看著老師不知做什么;講讀課上完后,自讀課不知怎樣“自己讀”的`“奴隸”地步了!誰之過歟?這里我要提醒同仁們的是:語文知識包羅萬象,決不是我們的一張嘴所能“講”完的,它要靠學生日積月累;語文能力也決不是一張嘴“講”出來的,它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逐步形成的。在語文教學上我始終認為:“口”中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向躬行。
反思現狀四:作文訓練以所謂寫作技巧代替思維訓練和思路開發
作文訓練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心智過程。它與思維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這樣說:思維是無形的作文,而作文是有形的思維。作文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思維狀態是否開闊;作文速度的快慢,取決于思維是否敏捷;而作文的創新,更取決于思維的創新!因此,一切作文訓練,都必須伴隨著思維訓練。沒有科學的思維訓練,作文訓練好像閉著眼睛捉麻雀——瞎碰。
中學生的思維本來是非常活躍的,但由于長期得不到訓練開發,有的已處于“休眠”狀態。教師在作文課上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各種方法去激活學生的思維,使用各種方式去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力爭做到思維形式的立體化、空間化、求異化,思路一旦打開,學生就會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思維就會向多方向推進,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古今中外,全方位掃描,各種奇思妙想會不停地從腦海中蹦出來,從而找到最佳視角,確定最佳立意,產生創作沖動和靈感,感到有話要說,非吐不可,從而扭轉“咬斷筆桿寫不出,扯掉頭發沒著落”的局面,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而我們有的語文老師不明白這個道理,作文堂上大講特講寫作技巧、寫作方法、寫作套路,甚至怎樣開頭和結尾,然后把作文題目一命,就萬事大吉了,剩下的時間就只能是學生看著題目發呆,有的唉聲嘆氣,有的雙眉緊鎖,有的抓耳撓腮,時間充足者“擠牙膏”,時間不夠者就抄襲、宿構。這與其說是作文,倒不如說是讓學生受罪!
反思現狀五:先“污染”后“治理”
由于師資水平、重視程度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學語文起始年級的教學“欠帳”太多,“污染”太重,導致年級發展不平衡,嚴重制約高考成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沒有教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尤其是沒有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這是最可怕的,因為“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哪!這種“污染”是無法“治理”的,因為“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呀!
②“雙基”相對落后和薄弱,高三復習后勁不足,能力難以提高,瘸科現象非常嚴重。
③由于讀得少,閱讀能力低;由于寫得少,寫作水平低,而這兩種能力是高考要重點考查的對象,這兩種能力的提高決不是一日之功,而需要長期“投資”,這種“污染”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很難“治理”的。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1
回顧本階段的工作,我感覺我的教學工作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就目前工作來說,我現在要做的是:分析現在自己教學上的薄弱點,尋找與其他老師的差距,制定下一步可行性的目標,所以,我更應該多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學習狀況,整理心情,積極備戰,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明天的工作。
鑒于此,針對本學期各種考試情況,我應多談問題,多研究對策,以便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能對癥
一、存在問題:
1、我在平時在語言積累方面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教學中有所滲透,但平時讀和背的訓練不夠到位。往往以少數好學生的回答代替全體學生的說和練,忽視了基礎較差的學生群體,導致后進生不能牢記在心,考試時不能應答。
2、從卷面上反映出來的部分學生基礎題錯誤率高,也反映了教師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和訓練不夠到位,或者說對后進生基礎面的掌握程度有所忽視。
3、新教材內容多涉及面廣,教師在教學中有時為了趕進度,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時間會有所壓縮,往往在學生一時不能回答關鍵問題時,教師就會代替他們來解答,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導。由于缺乏方法指導,導致學生在答題時思考角度錯位,有的甚至于無從下筆。
而從學生方面來說,學生對考試的重視度不夠,考試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潛心答題和檢查的學生不多,甚至可以說少之甚少。以致粗心的現象普遍存在。同樣,學生的審題能力也存在不小的問題,尤其是作文部分最為突出。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審題能力較為薄弱,需要老師加強訓練和方法的指導。
二、改進措施:
1、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課前必須深入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思路,把握教學重點,設計一個中心問題,預設幾個疑點。目標制定要準確,目標落實要到位,文本的訓練點要找準。每一教時的字詞句篇的訓練要層層把關,并要做到及時反饋。
2、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立足于課堂,在教學中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重視閱讀方法的培養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從文中尋找答案的意識,并深入理解文本蘊含的意思。
3、教師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寫作教學中,不能以統一的要求要求所有的學生,要有分層意識,對于寫作基礎一般的學生,要強調把一段話寫通順,在此基礎上遞進。
4、在寫作教學中,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和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加強細節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等寫作方法的訓練。
5、對基礎差的學生學習要有針對性的補缺補差,幫助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2
在政治科組長的精心安排下,我們聽了高二文(3)班的政治課。通過這節課,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在聽課后的教學收獲和自我反思。
聽課印象:
(一)好的方面:
1、施老師教態自然,在整個課堂中的表情非常好,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親和力非常強,語調平和,聽起來很舒服。
2、對教材比較了解,整節課各個環節連接比較好,沒有出現停頓,課堂比較流暢。
3、教師的活動范圍比較廣泛,一節課40分鐘很少在講臺上活動,能夠深入到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和學生和目光交流,也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許多積極評價,有利用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
(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課堂內容太多,包括兩個單元的重難點。
2、老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回答較為混亂,問題的設計沒有難度,難以讓學生深入思考,在課堂的許多提問中,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但老師還是讓學生討論思考,然后再個別作答,一個說明練習太容易,二是老師的應變不好。
3、講課內容的深度不夠,不能夠滿足優等生的學習要求。
自我反思:
這一課例的講授過程,給了我們一些新的思考:
1、教師只有熟悉教材,掌握內在的知識間聯系,以及熟知學生的知識水平并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才能促使自身素質和學生能力的飛躍。
2、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為此,教師在課堂上要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研究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了解學生的個體差別和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和進取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為此,教師組織合作學習,要給學生群體一個明確的共同任務,讓每個學生在這任務中積極承擔個人的責任。除學生間的互動外,還要發揮“師生間的互通”對合作學習的促進作用。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3
在提倡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高中的語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學生素養方面給予更多的思考。擬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地落實到實際的課堂教學和實踐中,因而,我們所要追尋的應該是也只能是在保證學生對語文有足夠重視,并有一定語文基礎與寫作基礎的前提下,怎樣有的放矢地傳授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大有卑益的教學內容和寫作訓練方法等。以此為基點,高中語文教學迫切需要在教師、教材和學生這最基本的教學三環節中進行認真檢驗的基礎上,探尋一種有別于其他學科的不同的教學原則,從而有力地促進高中語文的素質教育,實現高中語文課改。現就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談兩點反思:
一、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堂教學。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我們不難發現仍然存在著許多舊的觀念,無法擺脫舊的思想、習慣勢力、舊的傳統的影響,注重45分鐘課堂知識的講授傳播,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和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科的本質屬性,就是語言的學習和應用,而語文課是多種因素的綜合,聽、說、讀、寫、用等等,每節課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講授,只有集中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語文素養。
從初中進入高中的學生,普遍存在語文基礎知識薄弱的現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許多初中語文教學在應試的束縛中,熱衷于大量的詞、句、篇的所謂“基本知識訓練”,迫使學生陷入漫無邊際的題海中,僅囿于語文課本中應試知識的重復演練,純粹的死記硬背,看似“雙基”知識訓練,而實際效果卻降低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乃至語文素養。造成有的學生語法混亂,表達不清,錯字、別字成堆等,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思想素質都沒有,這樣,對學生的發展就有明顯的影響。
新編的高中語文教材和本次課改,就明確地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高中語文新課程的變化體現在哪里呢?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課程目標和內容的調整;學習方式的變革,從而帶來教學和評價方式的變化;高中語文課程結構和實施機制的調整。高中語文課程改革也要解決最突出問題,那就是“學科中心”問題。“知識本位”問題和“技能訓練至上”問題。這些建立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構建開放、有序的高中語文課程新理念之上。其中,語文素養是涵蓋三個維度目標的概念。始終重視語文課程的特點、性質,語文課程一定要充分發揮好它的“育人”方面的功能,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高中語文課程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共同點。它們在語文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標又是不同的。高中語文課程目標有五個方面,就是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由此看來,現在的語文教學必須力求一個“新”。對于教師只有更新教育觀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化課堂教學,才是提高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
二、必須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注重了語文知識的傳授,始終讓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被動的接受,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對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的認識和實踐,完全是處于一種膚淺的認識狀態。有時在思想上雖有所認識,但一到實踐中,就縮手縮腳,擔心打破原來的定勢模式,引起課堂混亂,不可收拾。這樣學生根本無法體現自己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創造性。這就無法實施素質教育,更無法實現高中語文課改。
要提高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必須在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和課外上有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
比如,文本課堂教學。我的一般做法是:
在講讀課文的教學中,每節課讓一兩個學生上臺發言演講,然后再請一兩個學生上臺針對同學演講發言,發表評價。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盡量以問題形式讓學生充分討論,共同解決。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有主體參與的感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充滿著活躍的氣氛,個個踴躍討論,積極發言。
又如,“寫”的“積累梳理”習慣培養的教學。我的一般做法是:
首先,養成做筆記的習慣。在書上加圈,加點,劃線,當然只限于自己的書。在書上作眉批、旁批或注解,當然也只限于自己的書。摘錄重要的.信息和精彩的語句、文段。對于非常精妙的短文,還可以全文抄寫下來(也可以剪輯)。如筆者所教的某個學生在閱讀了比爾蓋茨的大量事跡之后,他就摘錄了一句話:“在學校,老師會幫助你學習,到公司卻不會。如果你認為學校的老師要求你很嚴格,那是你還沒有進入公司打工。因為,如果公司對你不嚴厲,你就要失業了”……這樣,大部分學生養成了“積累梳理”的習慣,為自己能力提高奠定了基礎。
其次,養成寫隨筆(周記)、寫讀后感、寫文學評論的“積累梳理”習慣。在教學時,教師要求學生平時要注意觀察、感悟生活。然后有感而發地寫隨筆(周記)、寫讀后感、寫文學評論,和同學、老師交流。這樣的“梳理”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有很大幫助,哪怕是只言片語,“不求長短,但求真情”。
第三,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積累梳理”習慣。做作業時,教師要求學生應先梳理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然后才做作業。要求學生平時不要過于依賴市場上良莠不齊的教輔書。告誡學生放棄思考,抄襲答案只會讓你的語文學習能力下降的后果。提醒學生做作業時,書寫要清楚,如犯錯誤一定要認真訂正,切不可忽視。
總之,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和實踐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要領,改變舊的學習習慣,不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應主動地去掌握和運用知識。只有這樣,所教學生就會掌握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融會貫通,終身受益。
我在講解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纖夫的愛》的歌詞:"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么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節課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也較好。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的意識與能力,善于把握和調控課堂氣氛,增加課本知識容量和密度,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從而讓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愛好和興趣以及生活經驗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與能力,以往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生活場景與生活體驗,才會被拿來當作語文教學的材料,從而為語文教學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時,我認為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作為教師不僅要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這樣更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認真備課,把握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固然很重要,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把語文教"活"、讓學生"活"好,讓學生學得聰明一點、靈氣一點,讓學生課堂所獲得的各項語文能力、語文知識,在綜合實踐中整合起來,并加以積淀,成為一種綜合素養。這才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如果教師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會成為束縛教學的桎梏。活生生的學生也會變成課本的奴隸。課堂靈活地放開一些,反而更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能活躍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來思考的問題,或許在正確理解新課標之后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不可否認,這也正是解決問題的源泉所在,源活則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課標精神,才能解決好語文教學中教師教無成就、學生學無興趣的問題。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4
《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八課,我申報高中語文教師資格時試講的篇目。盡管試講我已順利通過,但試講時的“坎坷”我仍難以忘懷。這是我第一次試講高中教材,盡管用了兩天的時間進行了自認為很充分的準備,但是在面對學科專家測試組的老師時,我底氣嚴重不足,因而頻頻出錯。
雖然專家測試組的老師們肯定了我積極樂觀的從教態度,也看到了我駕馭課堂的能力,同時對我的板書設計也較為滿意。但是以下兩點,是我較為失敗的地方:
1、在填寫了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之后,其中一位老師問了我一個問題:“作為一個一直以來從事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對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你有多少了解,以自身的知識儲備來說,你認為你是否有能力勝任高中語文的教學。”
老師的提問我有些始料未及,這個問題我沒有準備。(后來想想,做為一位教師要申報高中教師資格,本身就是要有心理準備以及能力的儲備去從事高中教育,否則為何要考!)我知道這些老師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我想蒙混過關,肯定只會讓他們反感,所以我坦誠地說我對高中生以及高中教材了解得并不很多,以我自身的知識儲備來說,也許還不能馬上成為一個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但是我肯學,我會努力。(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我知道老師們并不很滿意。)
2、針對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老師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在設計《小狗包弟》的教學目標時,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但在試講時,你又說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巴金老先生。你這樣設計是否有些前后矛盾?”
聽到老師的'意見,我有點蒙,不等認真細想便辯解道:“巴金是為了更多愛他且他愛的人才放棄小狗的,所以我們應該寬容他。……后來老師們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對課文主題的理解還不夠清晰。而且照我這樣推論下去,是不是有理由,或者有借口,就可以做違背道義,甚至違法的事。聽到老師們的分析,我冷汗直冒。沒想到自己竟然犯了這么嚴重的錯誤而不自知。(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我知道老師們挺失望的。)
盡管此次試講遭遇了一定的挫折,面子上有點過不去,但是我卻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我也明白了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15
教學是一門藝術,每一年雖然是同樣的內容,但是每一次講解,都會有新 的收獲,新的體會。
過去每次只是力求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教授給他們似乎就達到目的了,然而現在發現灌輸式的學習確實不再適應課堂,定然也不適應高考。模式化的教學,絕對不是優秀的語文課堂。高考我們固然要讓學生掌握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讓學生了解這一類型題目的做題方法,但是對材料的解讀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學生去體會語文,感悟語文。
課堂之上語言應當簡練,要相信學生,教師確實只是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才應當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設置的問題應當由淺入深,設置一定的臺階讓學生去體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最大限度的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那么語文是絕對學得好的。
學習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高三語言基礎知識的量比較多,需要教師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將一些基礎的知識不斷的循環往復,從而得到很好的`掌握,這時候老師的督促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找到一種方式能夠讓學生能夠自覺的對自己進行檢測,積極的學習,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班主任的對班風的把握必不可少,語文的課堂也可以發揮一些育人的功能。
關注社會,關注生活,語文的外延是生活,在看了高三很多的現代文閱讀后,我正在嘗試一種能夠連接現代文與作文的寫作方式,還有許多的困惑,但是我覺得最成功的是,我們班的學生已經愿意去寫,愿意表達,雖然他們的語言還是比較的稚嫩的,但是我很高興。愿意再接再厲,讓語文課真正成為學生的喜歡的母語課堂。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6-12
高中語文優秀教學反思05-06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經典)05-20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6-13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精選)07-07
(精選)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7-07
高中語文課教學反思08-30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精】06-13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熱門】06-13
【推薦】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