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品]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從這一段課堂教學中的“不幸”,我感受到了學生的自學情緒高漲,思維極為活躍,課堂變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天地
一、學生就是自學的主人。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習者是主體,是知識文化的創造者,是課程的開發者。
”在這段教學中,學生不但敏銳地辨認出并明確提出了問題,并且憑借自我的力量,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中的思維相撞中成功地化解了問題。自始至終,學生主動參予,獨立自主探究。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就有“問”,敢問是好學的標志,善問是會學的體現。要想讓學生自發地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就要努力營造自由、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熱情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有了問題,異常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在進取情感的驅動下自主地、能動地閱讀,使他們的思維活起來,想象飛起來,實現語文再創造。
二、教師是促進學習的引導者。
教師不再就是科學知識傳授者,課堂不再就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教師的職責就是發掘學生思維的創造力,并使他們的靈光以求浮現。教師必須及時抓取稍縱即逝的火花,精心當好自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推動者。學生辨認出并明確提出問題,教師不要輕易把結論教給學生,而是充分運用對話策略,不斷地鼓舞指點,喚起學生探究的性欲,推動學生讀書、思索、提驗、交流。學生在與文本、教師、同學的對話、交流中,互動彼此的思索、科學知識和經驗,交流各自的情感、體驗,提高自我的重新認識與審美。這樣的課堂就充滿著了活力,真正變成了師生智慧舞動的天地,變成了師生共同締造的舞臺。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我相信教研組的每位老師都能從這精辟的話語中感受到黃老師對于我們語文課的殷切期望。而我們的《課標》也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如何使孩子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我想黃老師所說的“教什么,怎么教”這六個字尤其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深思。
08年,我無比有幸跟隨黃老師學習,黃老師給予我的指導,給予我的教學理念讓我一時間豁然開朗,原來語文課應該這樣上,原來語文課可以這樣上……黃老師讓我明白了《課標》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依據課程標準在準確把握分析教材及學情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學生年段及已有知識能力水平并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教學目標才有可能實現富有實效的語文課堂,才能使孩子有所收獲,有所提高,有所發展。 因此,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激發孩子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成為了本節課研究的主題。
《嶗山道士》是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篇拓展閱讀文章,文字淺顯易懂。無需過多分析。對于這樣一節課僅僅讀讀說說就能使孩子得到發展嗎?這時黃老師的一句話啟發了我:莫被傳統禁錮思想,不為時尚放棄永恒。于是在深入研讀教材并結合前測了解學情后,我跳出了只是簡單了解拓展閱讀課文的內容及揭示道理這一淺層次的備課思路,而是創造性地、大膽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并調動激發起學生閱讀我國古典名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決定著一節語文課的實效性及學生的參與性,為了從上課伊始便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導入上打破了以往的模式,而是出示了孟郊的《登科后》,讓學生意識到一首詩、一個詞的背后都可能潛藏著一段歷史,初步感受古詩詞獨具的趣味,并由孟郊的經歷自然而然的引到蒲松齡,在巧設的懸念之中激發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課標》中提到: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如果孩子在有意識使用工具書的同時能夠具備一些簡便實用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一定會大大提升閱讀的興趣,所以在檢查預習這一環節中由“提心吊膽”一詞引出了《西游記》中的一個片斷,由此幫助學生總結梳理閱讀文言文的方法,讓孩子能夠得法于課內,在實踐中能夠有法可循。
如何簡潔準確地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高年級孩子必須掌握又是難以掌握的能力,從前測中反映的情況并不理想,所以我根據黃老師給予的理念在課堂中“給方法,抓落實”,引導學生掌握概括的方法,并及時針對概括的難點給予指導。
為了讓學生了解蒲松齡寫作《聊齋志異》的用意,我利用自己業余時間瀏覽了《聊齋志異》全書,選出了一篇容易理解且與《嶗山道士》形成對比的文章《義犬》,并在譯文中保留了部分文言文,引導學生利用課上總結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閱讀并思考蒲松齡寫作這兩篇文章的態度。這樣便避免了教師一味的灌輸作者寫作的意圖,使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做課之后,在黃老師的點評和分析中我更加意識到我們每一位老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因為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會讓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我們的教材和課堂。而我們的語文課堂的著力點更應放在孩子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升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黃老師認可的真實、樸實、扎實、舒服的語文課堂,我們的孩子才能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白楊》是五年級教材的內容,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課文。課文按照“望白楊--說白楊--希望孩子也成為白楊”的思路,先寫一位新疆工作的父親,帶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里需要,就哪里扎根、發芽、成長。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歌頌扎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
本課教學目標比較明確,在教學中,緊緊抓住題目,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寫作者一家從看到白楊--議論白楊--表白內心的順序;”在內容的理解上,抓住白楊的生存環境--(大戈壁),白楊的特點(生命力強),白楊的品格(堅強、不軟弱、不動搖)。結合父親的`觸景生情,從沉思--嚴肅--一再沉思--微笑的情況變化,激發學生理解父親此時的心情,特別是用直觀的畫面展示“茫茫的大戈壁和高大挺秀的白楊”,對比強烈,讓學生去感受那凄涼的環境,領略白楊頑強的品性。抓住父親的“含意深刻的話”,激發學生去理解他此時的心情,懂得父親是認真而動情的,品讀出父親對白楊的贊頌與對邊疆的依戀。為理解“爸爸不僅介紹白楊,也在表白自己”打下基礎,讓學生從白楊的特性聯想到白楊的品格,聯想到一位扎根邊疆建設者的內心世界--扎根邊疆不動搖,從而讀通全文。
在教學中采用“五讀”教學法,堅持從學生的問題切入與跟蹤,不斷調控與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悟讀--交流--匯報”的過程中去把握課文的內容,重視在閱讀中滲透知識點,如:修辭手法的作用等。突出讀的層次:泛讀--悟讀--復讀--選讀--評讀。每一次讀都結合在理解上,使學生在閱讀中促進理解,在理解中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
但是,由于目標不夠集中,教學中有些環節有走過場的現象,如:關于人物對話的內容與表達方式等。評讀中,學生的能力沒能得到充分發揮。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這次互聽課我講的是《夢想的力量》,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我略顯倉促,有一種一直在趕的感覺。瑞恩的夢想是什么,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為人善良、有愛心。關鍵是夢想是如何實現的,但是自己沒有很好地抓住,沒有深究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一直想著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所有教學內容,高潮即將來臨又把它壓下去,實在是一種遺憾!雖然文章語言樸實,但是蘊涵豐富的.情感,學生多讀不僅能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讀出感情,而且越讀越有體會。如果我能在課堂上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多給學生讀書的時間,指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就能更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有多讀,學生才會真正讀懂語言文字背后的意蘊,有所感悟,有所收獲。讓他們明白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付出艱苦的勞動。特別是第六小節,也就是描寫瑞恩克服重重困難自己做家務活掙錢這一節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時間足見他的耐心、堅強的意志。
如果能讓我重新上這一篇課文,我一定會多花時間讓學生潛心閱讀,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那么瑞恩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會更具有立體感,會打下更深的烙印。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童年的發現》是一篇回憶童年趣事的文章,課文的語言和故事情節都充滿童真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這篇文章理解起來不難,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最后再討論交流,問題都很快地解決了。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比較高,有幾點做得較為成功。
一、課前資料的查找充分,降低了學習難度
這一課的內容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首先課文篇幅長;其二內容上有些復雜,學生在理解“胚胎發育規律”這一抽象的問題時困難比較大。因此,我在教學前要求學生查找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這樣,學生有了胚胎發育有了初步的了解,對本課的學習降低了難度。
二、故事補充,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我深知本課教學有困難,因此我進行了充分的備課,吃透教材,還較為全面地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了幾個科學家的小故事,為課文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講解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時,我補充了有關大科學家布魯諾因信奉和宣揚哥白尼的“日心說”而被羅馬教皇活活燒死在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的故事,為學生理解這句話做好了鋪墊。
三、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上,我抓住幾個關鍵的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對畫、批注,隨著問題的解決,不光理解了課文內容,也領悟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在開頭導入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的發現,這時學生說出的發現多是用眼睛看到的,這種情況下,我讓學生初讀課文,讓他們說說作者的童年發現是什么,是用什么發現的,從而讓他們知道發現可以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腦子想。這樣學生的觀察就會是多角度的,對他們的觀察、寫作能力的提高都將很有作用。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景陽岡》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開懷暢飲后,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機敏的英雄性格。這個故事早已家喻戶曉,所以就《景陽岡》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說,比較接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容易接受。在教學中,我突出了以下幾點:
一、借助注釋,把握整體內容。對于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這一關不作重點,一筆帶過。
二、抓重點,感知人物形象。“喝酒”、“上岡”這兩部分的內容冗長,主要通過學生自讀自悟,小組討論的方式,了解武松豪爽、勇敢、倔強、也有點好面子的特點。“打虎”部分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在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對表現武松打虎時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1、抓住“三閃”面對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吼”,寫到武松的動作,只是“一閃”、“一閃”、又“一閃”。引導學生說說“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換成“躲”字,放到文中讀一讀,體會哪個詞更合適?,引導學生體會“閃”字的巧妙之處:是武松主動地躲過,說明武松反應很快,動作輕巧敏捷,而不是被動地膽怯地躲避,顯出他的武藝高超。
2、轉守為攻的痛打對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一部分,先讓學生動筆找找武松分別用哪些招式來對付大蟲?并讓學生試著表演,接著播放武松打虎的'視頻,直觀感受當時情形的危急和場面的驚險。看過之后,再讓學生體會武松的動作。這時,武松那種智勇雙全、力大無窮、本領高超的高大形象躍然紙上。
三、閱讀原著,重溫經典魅力學完本課,我設計了以下拓展:1、說說武松上景陽岡前后發生的故事。2、說說《水滸傳》中主要人物的綽號及來源。3、暢談《水滸傳》中精彩的故事片段,推薦閱讀原著。
這節課的教學,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由于時間有限,品讀課文的時間不夠充分,課文帶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學生書讀得不夠流暢,不能把這篇經典名著讀得有滋有味。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以“刷子李”高超的技藝為話題,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略讀課文是精讀課文的有機延伸,是將精讀學習所習得的方法進行實踐運用。
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自讀課文。在學生充分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里?作者是怎樣寫出他技藝高超的?有哪些描寫最精彩的句子等問題交流討論。為幫助學生真切地體會“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兒,我讓學生抓住直接描寫“刷子李”刷墻的重點句段的情景,組織學生一句一句地讀,邊讀邊想象情景:刷墻時的動作好似跳舞,刷墻時發出的聲音好似樂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無縫的屏障,這簡直就是一項藝術創作、藝術表演。其次,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集中討論,如“他刷漿時,干完活黑衣服上為什么沒有一個白點”,通過集中討論,學生們取長補短,從而感受“刷子李的技藝高超。在拓展閱讀中,讓學生讀讀與本文相似的文章,如《泥人張》、《快手劉》等。
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我有穿插這描寫方法的指導,例如:黑衣黑褲、動作的嫻熟、白點的細節描寫;曹小三由半信半疑到關心白點,以為名氣有詐,最后感嘆師傅藝高膽大的一波三折的精彩描寫;還有多處的對比描寫,讓學生對人物刻畫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寫作也有了很大促進作用。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草船借箭》是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諸葛亮,是文中著力贊美的人物,周瑜稱其“神機妙算”。引導學生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根據雙主模式,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我經過實例操作,得到以下啟示:
1、要構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互動關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置疑、探究,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例如:我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霧中借箭"這部分資料,讓學生找一找從哪些句子中讀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學習語文。在本節課中,經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合作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諸葛亮怎樣能夠做到讓船順風順水,小組同學合作演示諸葛亮怎樣掉轉船頭借到箭的。學生發揮群體的進取功能,智慧火花不斷閃現,潛能得以充分發展。
3、讓學生在探究發現中學習語文。語文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它具有審美性和情趣性,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會得到許多有益的東西,教師要善于運用藝術的方式讓學生體嘗探求之味,享受語文的發現之樂,那才是語文教學的真諦所在。
在教本課時,還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沒有試講,在時間上把握不準,沒能給學生很多時間去讀書。在談諸葛亮“笑”的這個地方,還沒挖掘太深,沒能讓學生更好體會到諸葛亮神機妙算。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使自我在業務上更上一層樓,期望校領導在教學上能給予更多指導。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白楊》是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文章含蓄凝煉,寓意深刻,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楊來贊美在新疆扎根落戶的建設者,熱情歌頌他們不但把自己奉獻給新疆,還為邊疆培育下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教學重點是要讓學生了解白楊的特點,體會“爸爸”心,進而學習文章“借物喻人”的寫法。
學生在學習《白楊》這篇課文之前,已經學習過一些寫景狀物文章和寫人記事性文章,能過通過抓住景物描寫領悟景物特點,通過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描寫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但是,對于本文“借物喻人”的寫法,學生在教材所提供的文本中還是第一次見到,所以還沒有相應的概念和學習方法。此外,這篇課文歌頌建設者那種熱愛邊疆、扎根邊疆的志向和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對于當今生活無憂無慮的學生來說,距離較遠,學生對“爸爸媽媽”為什么自愿扎根新疆,建設新疆可能會留有疑問,也就很難對“建設者”產生贊美和敬佩之情。要做到語文教學的“彼時彼地彼人”,所以我帶領學生把當時的背景做了補充。
縱觀本教學設計并結合實際操作,細細反思,發現在實際操作的預設上還有些需要彌補。首先,我在本教學設計中力求做到,切實的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掌握、能力培養、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但實際的細節設計中,我卻沒有反應出具體的引導和操作方法。我想針對此問題,我還應在立足于關注學生的前提下,更多的預設出一些形成性評價的語言,其實評價本身也是一種教學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甚至會產生飛躍。利用形成性評價語言,師生就文本學習進行和諧而平等的對話,教師順學而導,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領悟,獲得新的學習經驗,最終達到更高的教學目標。此外,在讓學生自主結合資料理解15自然段,進而處理“爸爸的心”這一部分時,我的考慮還不夠細致。《白楊》這一課的寫作時代離學生很遙遠,其背景資料也很多很復雜,而就文本自身而言又帶有很深的時代烙印,它是作家對當時社會乃至國家的一種摯誠關注。對于這樣的一篇文本,學生在收集整理資料就很難,要準確地運用其幫助深入理解對文本就更難,那么,教師在預設中就應事先根據學生情況,預測到學生收集運用資料解讀文本的程度,在此基礎上由教師預設一些問題或給予一些資料的補充,讓他們的探索之船在教師不著痕跡的保駕護航中,駛向勝利的彼岸。所以,在今后的教學設計中我還需要時時地提醒自己,以為每一個學生搭建與文本對話的橋梁為己任,精心預設,上下求索,努力締造生動和諧、平等對話的優質課堂。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從準備資料到上課近一個星期的時間里,我一直沉浸在陸游的世界里!大量的資料顯示,陸游值得我更深的挖掘!這首《示兒》,我從小學時代就學過了,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年輕的老師在課堂上不停的拿下眼鏡,拭去眼中的淚花,很多東西都忘了,但是《示兒》與老師的動作一直都在我的記憶深處......
古詩教學,一直是我的軟肋,因為沒有嘗試過,也沒有機會聆聽大師的課,所以一直覺得很惶恐,沉浸在小世界里的我膚淺的以為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句,怎么就能講一節課呢?以為就是弄懂詞句,明白意思就行了!現在想想自己真是太狹隘了,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絕不是你三言兩語能夠打發的!歷經千年光芒不散本身就證明了它豐富的內涵,豈是我們翻譯一下意思就能夠代替的?
好在有網絡啊!王崧舟先生一直都是我在語文教學上的引路人,沒有機會與先生面談,但是先生在合肥的幾次課我都場場必到,為他折服的話就不多說了!他的《楓橋夜泊》與《長相思》給了我極大的啟發——不拘泥于教材,大膽的走出去,讓作者隔著千年的時光與學生對話,讓學生回到千年以前,來到作者的生活時代與作者親密接觸!
我開始構思我的教案了!有了整體思路,寫教案就不再令我害怕了!在這里,我不得不再一次感謝學校的公開課活動,真的很鍛煉人,每一次的校內公開課我都把它當成最高規格的賽課,磨練我的意志,鍛煉我的頭腦!每上一次,都感覺自己進步一點,不管結果如何,我覺得過程最重要!
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情境,一段充滿激情的講述之后,我直接用一句“讓我們穿越近千年的時空來到陸游的'家中,聽聽這位85歲的老人在彌留之際的最后遺言吧”進入配樂范讀!卡洛兒的《何茫然》配上一搖三曳的深情朗誦,一下子揪住了學生的心,課堂上一下子安靜下來,我知道效果達到了......
學生的預習也很讓我驚喜!我一直提倡把課外的資料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最為反對學生照本宣科讀資料,既耽誤時間又取不到精華,我要求學生查閱資料時揀自己最感興趣的記在腦海里,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今天,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沒辜負我一直以來的訓練,這樣的發言精辟多了,學生大多能說出值得一記的東西!
為了讓學生理解陸游內心的“悲”,我從陸游各個時期的詩作入手,帶領學生進入陸游的生活,探究陸游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揭示陸游的內心,然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學生得出很多答案,僅張正銀一個人就說出三個方面。
我設計了一個“寫”的環節——如果你是陸游的兒子,此時,你會對父親說什么?由于上面的鋪墊有了成效,學生的情感需要適時的釋放,所以這個“寫”的環節實際上是讓學生把積累的情感釋放出來!學生的發言非常精彩,我甚至難以控制情緒濡濕了眼眶!我一直在控制,到了這個時候,我覺得自己的情感也找到了宣泄口!感謝你們,我親愛的學生!
最后,我拓展了愛國思想,從名人名言拓展開去,學生自由發言!當我問到,你知道現代有哪些愛國志士時,胡懿菲一下子說:“林彪!”好家伙,想打我一個措手不及,我在請胡懿菲說說理由的瞬間理了一下思路,果然,胡同學吶吶不成言!我略一沉吟,便說“其實在看待林彪的問題上,我們應該一分為二。他在后期確實做了有違國家民族大義的事情,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在抗戰時期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立下的汗馬功勞!”很輕松的,這個棘手問題便得到了解決!課堂上有很多的生成點,很多出乎我們預料的東西,只要抓住了很好地解決了,那么這節課你就有了值得欣慰的東西!
課上完了,但是我卻一直覺得有遺憾!就像小馬說的,為什么不在拓展的時候問問學生:“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去愛國?”作為英語教研組的組長,她很是好學,提的意見非常的寶貴,我當時怎么就想不到呢?另外,這首詩上下來,我一直沒讓學生去翻譯,我害怕一翻譯就破壞了課堂的意境,但我又為這方面的缺失感到不安!夏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把那個兒子對父親說的“寫”的環節改成依陸游的口吻,把這份臨終的遺囑改寫成白話文,既宣泄了學生的感情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更解決了文本翻譯問題,一舉數得啊!這么巧妙的方法,我怎么就沒想起來?呵呵,同志們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的!感謝你們,我親愛的同事!
今晚,我坐在電腦前,慢慢的回憶上午的那節課,細細的反思我的失敗之處,有些細節還得再推敲!套用錢敏老師的一句話“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在此與馬上要上公開課的同事們一起共勉!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講完這節課后,我反思了一下,總的來說,文章的重點段落還是落實了。也就是說教學設計中的前兩個大的環節都落實了,無論是對重點語句的把握、理解以及朗讀基本上都做到位了。
不足的地方主要是以下幾點:
(1)在講解3到9段的時候,老師的引導語有些碎,有些多,浪費了一些時間,以至于第三個大環節沒能充分進行就下課了,自然后面的說話環節也就沒能如時進行。
(2)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教學時我讓學生說說關于唐山大地震的事,可能是我在布置預習時沒有說清,我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跟自己的長輩了解當時地震的情況,畢竟他們都是7.28的親歷者,而學生在課上回答的僅僅是一些查閱的相關資料,少了人性化,更沒有了感受文中丈夫情感的體驗。在這部分播放一段相關錄像也是不錯的教學環節。
(3)在講到第4-6自然段的時候,這里應讓學生有感情朗讀,教學時忽略了這一點。
(4)在講課的時候,為了理解重點段落,我用到的大問題是:讀后你有什么感受?這樣的'大問題太泛泛,雖然在后面引導學生回答的時候還是側重于對這個過程的理解,但是學生在最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還是顯得稍微感到有些突兀。所以我也覺得這里的問題應該再斟酌一下會更好。
從細節的角度講,經過領導和同事的評課,結合大家的建議,我也覺得教學設計中的幾個地方還是需要再修改,比如:
第一、在分析第3到9段的時候,問題應該可以這樣設計:小組討論我為什么對這兩張剪紙的態度有這么大的差異?放手給學生。
第二、文章的第六自然段詳細介紹了丈夫收到剪紙的場面,在引導學生回答的時候如果老師能及時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板書,會讓學生覺得條理更加清晰。并且在講完五到八段,讓學生感情讀文的時候就可以出示課件上的圖片,這樣學生的感覺一定會更直觀,感受也會更深刻。
第三、在對第九段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后,直接引導學生說出感受,也就是從中悟出的道理的話,學生會理解得更容易,也更顯得順其自然。這樣就比把這一點放在最后單獨來說要容易也會更全面。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一、成功之處
1、針對綜合探究課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獲取信息,自主分析史料,培育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突顯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2、教學以有機結合的五個環節結合而成,把分散的人物主線,糅合成以人物簡介、思想與反思為主線的整體,有利于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本課時內容。并通過補充典型史料,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理解把握本課時的.重點難點,培育了學生史料分析的能力與史論結合的意識。
3、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度高,興致盎然,能積極思考,積極作答,對問題的思考深入且有自己的看法,這一探究課的特點是符合的。
二、不足之處
1、選擇的史料多為文字資料,為尊重史實,基本保持文言風格,對于八年級學生而言部分字句難以解讀,教師在史料解讀方面的引導時間過多。
2、教學中學生提出部分頗有啟發性的問題,如:“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難道不對嗎?為什么同樣是面臨侵略日本卻如此歡迎《海國圖志》一書?,限于時間與教師思考深度,只能將這些問題延后解決,總覺得有遺憾。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這篇文章的情感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從老漢的語言、動作、神態中,感受到老漢在危險面前沉著冷靜、舍己為人、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和寬大的胸襟。而實際上,學生由始至終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沒有被文中的人物打動,也沒有被我的激情感染。想想自己的教學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應該沒什么問題,但為什么偏偏出了這么大的問題呢?冥思苦想,終于找到了答案。原因在于不管是從年齡、視野還是經歷的角度考慮,文章中所描述的真人真事離學生的生活太遙遠了,雖然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到許多優秀人物的英雄事跡,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學生根本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他們缺少這樣的生活體驗,因此,從內心上來講,他們對這類人與事并不認同。所以,在學習《橋》這篇文章時,學生對于文本內容充滿懷疑,他們的情感是蒼白的,以挖掘語言文字來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在他們看來只是一種弄虛作假的形式,所以他們報著一種游戲的態度冷眼旁觀,嘻皮笑臉、心不在焉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小學時代,我讀了《居里夫人》一書。從此,居里夫人就是我心中的偶像,一生仰慕的科學家。今天,我站在講臺上和我的學生一起學習《居里夫人的三克鐳》,怎不讓我心潮澎湃,為之動容呢?
我激情四溢地簡介居里夫人的生平,把學生帶進《居里夫人的三克鐳》的故事中……
師:居里夫婦為了證實鐳的存在,他們在一間夏不避燥熱冬不避寒冷的破舊棚屋內從事起腦力加苦力的勞動,一干就是四年,終于從幾十噸鈾瀝青礦廢渣中提煉一克鐳來。可是,他們卻放棄了專利,并毫無保留地公布了鐳的提純方法。為什么?
生:沒有人應該因鐳致富,它是屬于全人類的`。
師:是的,居里夫人不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作為謀利的資本,并且認為別人也不應該這么做。可結果怎么呢?
生:鐳的提純技術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纏萬貫,而鐳的發現者卻如此困頓!
師:一些人認為,居里夫人只要在專利書上簽個字,所有的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生:他們所說的并非沒有道理,……但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需要醉心于事業,心中裝著全人類、大公無私的人。
師:居里夫人就是一個沉醉于事業,心中裝著全人類、大公無私的“夢想者”,怎不令人肅然起敬呢?
就這樣,我們師生穿行在故事情節之中,領會了居里夫人醉心于科學研究事業,一心為全人類作貢獻、大公無私的偉大人格。
下課鈴聲響起,才把我們師生從故事情節中驚醒……多么美好的場景,令我們師生留戀!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這一篇略讀課文,生動再現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讓學生對絲綢之路有個較深刻的印象,對其中敘述的故事產生興趣從而加深對絲綢之路的了解。
教學這一課,我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理解一些重點語句的能力。此外,文中還出現了較多的四字詞語,其中“栩栩如生、美輪美奐”是學生必須理解但又較難掌握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提點。從文章的敘述看來,如果單純讓學生在讀過文章之后就概括,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課文不僅歷史和現實交錯,而且其時的歷史相對遙遠。鑒于此,我采用板書填空的方法,讓學生在認真讀過文章之后把空缺的重要部分補上去,文章的主要內容就出來了。而在領悟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時,讓學生依據課文中間部分的內容進行分角色表演,調動了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整個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效果較好。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31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7-17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4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的教學反思03-06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2-16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2-19
關于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0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3-26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