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通用)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在上《慈母情深》這節課時,我積極引導起學生去挖掘、品味文中的語言, 指導其抓住文中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體會慈母情深,感受到“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在我的啟發引導下,學生的理解達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從課后學生的“心靈絮語”中我看到了學生的內心深處與作者產生的共鳴,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雖然課堂上我認為自己的引導啟發做得比較到位,但是總覺得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對于作者的寫作背景沒有讓學生充分去搜集資料,沒有讓學生了解當時的中國普通百姓家庭生活狀況,沒有讓學生去了解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狀況,去認識那個時候一分錢都很有用處,知道一元錢可以做很多事情,讓學生的心靈去走近那個時代,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生活的艱難。如果這樣學生會更能好地了解“母親”掙錢的不易,毅然給錢,足見慈母情深。
二、在處理“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這個問題時,學生找到了相關的語句,但我沒有組織學生進行深入討論 ,談出他們自己獨特的理解,沒有適時引導,做到臺下臺上互動,凸顯“生本教育”這一理念。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的慈祥,母愛是深沉的,母愛也是偉大的.、無私的。這種愛,作為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正如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教學過程中,我所提的問題學生們都能夠回答出來,而且都很準確。學生的回答很有個性,見解獨特。學生感情投入,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很多精彩答案很出乎我的意料。我和孩子們一起經歷了母愛的洗禮。表面上看,課是比較順利地上完了,其實,我心里很清楚,還有很多的細節處理得太粗糙,還有許多的地方沒有深入研討下去,還有一些情感沒能被激發出來,還有很多的機會沒有留給學生,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彌補。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1.會認“渭、仞、岳、薊”等6個生字,會寫“仞、岳、摩”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3.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隨文認識“仞、岳、薊”等6個生字。本文要求會正確書寫6個字,關鍵是“仞”和“遺”這兩個容易寫錯的字,應重點指導。
2.閱讀理解
課堂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入情、在品味意境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
3.語言運用
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第1課時從軍行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從軍行》,背誦《從軍行》,默寫《從軍行》。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板塊一談話導入,解讀題目
1.教師引導: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邊塞詩。板書并齊讀詩的題目。(板書:古詩三首)同學們聽說過花木蘭吧,花木蘭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屢立戰功。誰知道“從軍”是什么意思?(參加軍隊)
2.每一個時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殺敵報國的動人事跡。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學習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邊塞組詩《從軍行》中的第四首詩。板書并齊讀詩的題目。(板書:從軍行)
3.解讀題目。
教師引導:讀懂詩的題目是我們理解古詩的第一步。一起輕聲讀一讀題目,誰讀懂了?預設:
(1)書上注釋說,從軍行是樂府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
(2)題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詩大多屬于樂府詩。 4.了解詩人。
了解詩人王昌齡的相關信息,有助于我們理解古詩的內容。(課件出示作者的資料)
5.鋪墊渲染。
(1)教師引導:我們讀過一些邊塞詩,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在你們的印象中,邊塞是個怎樣的地方?
(2)在王昌齡的筆下,邊塞風光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意圖】
從介紹邊塞詩入手是為了讓學生對這類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總體感知邊塞詩的風格,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品讀《從軍行》時能更快地融入此詩特有的情境。
板塊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1.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請大家把《從軍行》先認認真真地讀兩遍,要讀準字音,讀得字正腔圓,讀出節奏來。
(1)指名學生讀(教師相機點評指導),再指名學生讀。
(2)教師小結提問:有感情地朗讀也是理解古詩的一種方法。除此之外,學習古詩的方法還有哪些?(看注釋、看插圖、想象畫面)
(3)請同學們運用這些方法,默讀這首古詩。一句一句地讀,邊讀邊看注釋,讀完一句想想這句的意思。讀完一首,想想整首詩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也可以邊讀邊與同桌討論。
2.析字詞,明詩意。
誰來說一說這首古詩字面上的意思。預設:
(1)“青海長云暗雪山”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的雪山一片黯淡。
(2)“孤城遙望玉門關”的意思是: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3)“黃沙百戰穿金甲”的意思是: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都被磨穿了。
(4)“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意思是:他們心懷壯志,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3.教師小結:這首詩前兩句描寫了邊塞的風景,后兩句抒發了將士們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通過初讀古詩,運用看注釋、看插圖、想象畫面的方法,感知這首詩的大意。
板塊三品讀古詩,想象詩境
1.教師小結過渡:這首詩字面上的意思你們已經弄明白了,現在我們就一起體會詩的深層含義吧。課件出示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1)自己輕聲讀一讀,你從中看到了邊塞的哪些景物?(青海湖、長云、雪山、一座孤城,還看到了玉門關)
(2)追問:什么樣的雪山?請仔細觀察文中這首詩上面的插圖,這里的雪山是指祁連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終年積雪。祁連山雪光閃耀,異常壯麗,如今怎么就暗了下來呢?(漫天的黃沙,四起的硝煙,讓雪山變暗了)
(3)帶著你的理解來讀這兩句詩。(學生練讀—指名學生讀)
(4)人有時會因心情的不同而對周圍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就如杜甫國破家亡時看到盛開的繁花而流淚,聽到鳥的叫聲亦驚心。再讀讀這兩句詩,對“暗”還有不同的理解嗎?(將士們遠離家鄉,遠離親人,不能回家與親人團聚,心情也是低落的`)帶著這種低落的心情再讀這句詩。
(5)在你積累的詩句中有寫到玉門關的嗎?(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6)再讀這兩句詩,哪個字撞擊著你的心扉?(“暗”,體現了戍邊將士低落、孤獨的心情,以及對故土和家鄉親人的思念)把你的感受融在詩句中,再讀一次。
2.教師小結過渡:邊塞環境是這樣的惡劣,思鄉之情是這樣的深切,可戍邊將士——課件出示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齊讀,誰愿說說自己對這兩句詩的理解?(在黃沙滿天的戰場上,戰士的金甲都被磨破了,他們表示不攻下樓蘭就不回來)
(2)教師引導:“穿”是指穿上金甲嗎?(不是,“穿”是磨破的意思)金屬制作的盔甲會被磨破,不可思議呀!邊塞將士身上的金甲怎么會被磨破呢?(征戰時間之久,暗示戰爭的激烈、頻繁)
(3)磨破的是金甲,磨不破的是什么呢?(忠心報國的壯志雄心)
(4)金甲易損,生命可拋,戍邊將士報國的壯志卻不會減,所有的豪情、氣勢都融在了這兩句詩里。刀光劍影里橫刀立馬的身影流露著馬革裹尸的豪情。帶著這份豪情壯志來讀讀這兩句詩。
(5)豪壯的語言中,你感受到了將士們怎樣的心情?(不把敵人消滅誓不還的決心,一顆熱愛祖國的心)
3.教師小結:詩的前兩句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借一個“暗”字描寫出將士們低落、孤獨的心情。后兩句直接抒情,用將士們不把敵人消滅誓不還鄉的雄心壯志激勵著我們每個人。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通過品讀古詩,想象詩境,初步體會古詩的情感,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意境。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成功之處
1.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提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因此,小學文言文教學應以誦讀為主。
“課標”要求“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可見背誦不但是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也是學習文言文的目標。背誦的方法有很多,前提是“讀”。本課采用多種形式的誦讀,以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可以指名讀、齊讀、表演讀、比賽讀等,在“熟讀”的最后就是“成誦”,學生自然而然地就背誦下來了,也為以后的繼續學習打下了基礎。長期的'教學理論及實踐證明,背誦是學習的重要手段,尤其適用于古詩文的學習。在小學背誦過的詩文可能一生都不會忘記。
2.注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指導及總結。第一課時學完第一部分后,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已有初步了解,第二課時學習前先總結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部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讓學生更好地享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不足之處
1.沒有讓學生準備好必要的工具書,如《古漢語常用字典》等。
2.課前預習任務不明確,課前的預習很有必要,學生可以先熟悉課文,收集一些相關資料。
3.錯誤地以為即使學生理解不了,只要讀熟、背誦下來,時間久了自然就理解了。而學生呢,卻不愿意去理解字句,揣摩內容,甚至連注釋也懶得看。殊不知正是這種觀點作祟,使得學生背課文的效率很低,即使勉強記住,錯別字也很多。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我想對您說”是部編版第九冊第五組教材的作文題。本組教材選編了三篇父母之愛的課文。通過學習這幾篇課文,學生對父母之愛了解得更加深入了一層,為了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入手再一次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安排了本次習作。
執教本課后,我進行了反思:
一、導入部分。在最初的作文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一個小品作為情景,激發學生的說話愿望,效果非常好。這讓我再次體會到了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入手導入新課的奇妙之處。
二、對于作文來說事前列提綱是防止跑題的法寶。最初的教學設計中提綱是學生自行完成的,這就出現了提綱變成了“造小句子”的現象,許多學生的提綱沒有重點,在最后的作文時照樣是分段不清楚,內容詳略不明的現象出現。第二次教學設計中我把這個環節改為由老師引導學生列提綱。提綱只畫出一個大的框架,不填內容。這樣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有章可循,只需要把框架補充完整,就會完成一篇血肉豐滿的習作。這樣,在學生具體操作的'時候,錯誤率大大地降低了。
三、完善要求,自主習作。教材中明確提示我們要對爸爸或媽媽說,那么說些什么呢?教材中給出了三個示例做引導。鑒于此我在課上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入手補充了兩個更具體的,如:爸爸阻止你參加足球訓練,這時你想對爸爸說些什么?媽媽逼著你去上美術輔導班,而你不愿意去,因為你對美術不感興趣,也沒有畫畫的天分,那么你又想對媽媽說些什么?以此為例,啟發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情況,打開思維,找準說的話題。
指導學生在說的時候注意用詞的準確,表情達意的準確。讓自己的習作既能夠說明白自己的觀點又能夠說服爸爸媽媽,讓他們欣然接受。這是本次習作的難點。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這一難點處理得過于草率了。在下一次執教本節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彌補。
另外,我引導學生把平時積累的素材巧妙運用、加工,體現了習作的生活性和靈活性。
四、習作完成后的修改。本節課中我忽視了習作完成后的修改這一環節,總覺得批改作文是教師的工作。當教師批改完之后,學生根據老師的評語修改自己的習作。但是實踐證明這個辦法存在著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學生在老師批改完之后只看老師的評語并不能夠明白自己習作的敗筆在什么地方。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我要引導學生自己修改或者互評后再自己修改,這樣做學生能夠既見識了別人的習作,又更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動物的科學小品文,語言生動,知識性較強,一不小心,就會把這堂語文課上成生物課。因此,我將重點放在本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上,引導學生分析欣賞文章生動形象而又準確的語言。這樣一來,內容變得淺顯易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結合文章最后兩句讓學生談感受,培養同學們保護動物,從小事做起,尊重和熱愛大自然的優良品質。
本節課教學設計我依據《課程標準》,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突出語文課程性質的整合以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課程目標的整合。課前我創設了情境,利用視頻播放松鼠活動片,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突破重難點時,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可以說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課堂上,學生表現較為積極,氣氛也較活躍,對于本課語言的.生動性和準確性都分析的比較到位。最后讓學生學習本課擬人化的寫法,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寫出來,做到了讀寫結合。不足之處在于,對于學生的展示和表現,教師沒有及時給予激勵性評價,評價的語言較為簡單。整節課學生參與率不是很高,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積極踐行課改理念,爭取做到真正地還課堂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1.這篇文章是《牛郎織女》故事的節選,主要介紹了牛郎和織女這兩個人物。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通過理解重點句子來把握人物形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我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閱讀中解決問題,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培養。
美中不足的是,我對于個別同學的關注不夠,致使個別同學的基礎不夠扎實,在今后的教學中希望有所改進。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父愛之舟》是作者——吳冠中所寫的散文體裁的文學作品。
在一般人的筆下,母愛如水般溫柔,父愛如山般厚重,而著名畫家吳冠中記憶中的父愛,卻能載于小舟之中,飄入他的夢境。在為數不多的以父愛為題材的文章中,《父愛之舟》這篇回憶性散文可算是精品之一。
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見長,而是以情取勝,平白如話的語言里,蘊含著深厚的父子之情,細細咀嚼,別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動不已。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訓練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流程,切實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現總結如下:
1、名言賞析,走進生活。
賞析歌頌父愛的名言,引導學生聊一聊對父愛的看法。把生活中父親愛你的場景復述復述。這一環節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大部分孩子在交流中坦言,父親幾乎不管,比較嚴厲,很忙。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能從細節中發現愛的體現。其實這也揭示了一個社會問題,怎樣透過本文引導孩子們去發現愛也變成了課堂的教學要點。
2、自讀自悟,感知場景。
首先,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接著在小組內交流,爭取將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為閱讀教學掃清朗讀障礙。
接著引導觀察文章開頭和結尾,從整體上把握前后照應的寫法,并知道本文是以夢境呈現的形式來回憶父親的點點滴滴來抒發情感的。
接著拋出問題:默讀課文,說說夢境中出現了幾個難忘的情景。在你感觸最深的.地方寫下批注。學生在此與文本對話,課文選取的場景逐漸明朗,感受也越來越深。
3、聚焦場景,感受情深。
通過交流歸納,我相機板書:買枇杷糖買玩具住旅店交學費搖船送我
在理清了文章的主要場景之后,我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對比閱讀來體會當時那個年代作者的小幸福:比如第一個場景,你平時的零食如何獲得。
數量及口味如何。從而感受今天的自己是多么的幸福,這都源于一個家庭收入后的付出,即爸爸媽媽的辛苦換來的。依此類推,有哪些玩具。住宿條件如何。
交學費困難嗎。陰雨天氣如何去上學。等等的問題都與作者的經歷反差很大,從對比中去讓孩子們震撼,去進行心靈的碰撞,從而學會感恩,也為理解父親的偉大和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4、合作交流,探究感悟。
文章為什么以“父愛之舟”做題目,從文章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談一談。學生的閱讀一下子又深入了一步,交流中思維的火花不斷迸發,感受能力可窺見一斑。
二、成功之處
本文教學的一大特色便是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真正將語文教學生活化。在引導理解時更是再現生活場景,在對比中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感恩情懷。
三、不足之處
文章有很多細節描寫沒能創設積累背誦環節,有點遺憾。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學習,我會增加課堂容量,如加大背誦力度,小練筆等,讓教學更圓滿,語文味更濃。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在教學“詞句段運用”時?我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理解每個成語的意思,然后根據意思辨析每組成語中兩個成語的異同,最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成語寫一段話;?引導學生邊讀前兩段話,邊讀邊體會頓號和逗號的用法的不同之處,然后嘗試著用自己感悟到的完成第三句話的標點符號的正確填寫。
在漢字的書寫習慣中有橫排和豎排兩種形式。本次“書寫提示”提示了在橫排和豎排書寫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問題。
這次的“日積月累”是兩組成語。第一組描寫的是繁榮富強的景象;第二組描寫的是水深火熱的情景。讓學生先正確朗讀這些成語,然后借助工具書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最后積累這些成語。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松鼠》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因而在上課前,我采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性趣,讓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通過看課文動畫,加深了學生對松鼠的印象,再有感情地齊讀課文,讓學生能夠從整體入手,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同時明白了文章是從外形、生活習性這兩方面給我們介紹松鼠的,初步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我的.教學設計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讓學生猜謎:樣子像耗子,尾巴當被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學生一下就猜出來了,積極性很高。然后讓學生看松鼠的圖片。栩栩如生的松鼠形象,既顯示了松鼠的特點,給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尊重個性,自讀自悟
在學習松鼠外形的美麗的過程中,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松鼠的美麗。如果能夠對照松鼠的圖片,讓學生體會它的外形的美麗可愛,可能會效果更佳。在學習松鼠是怎樣活動的內容時通過觀看了松鼠活動情景的動畫,再次讓學生體會到了松鼠的可愛。在學習松鼠搭窩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表示順序的詞,鼓勵學生用這些詞說一句話,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并能讓學生學以致用。通過復述塔窩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口斗表達那能力。學習最后一段時,讓學生自讀自悟。我問:“你從中知道了什么?”學生把知道的踴躍表達,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最后讓學生進行小練筆。
這節課讓學生以自主探究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探究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引起爭辯,在爭辯中點燃思維的火花。
三、巧妙設計,激活思維
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和理解課文內容,我設計了不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體會:
1、個人思考到教師小結——讓學生先讀松鼠外形的部分,然后出示課件填空,教師進行對本段小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
2、找時間詞,加以運用——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表示順序的詞,并出示順序詞,鼓勵學生運用這些詞說一段話,可以同桌試說,再在班上說。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讓學生學以致用。為了把學生的認識與創造結合起來,我設計了采訪,表演這一環節,使學生體會交流、合作的快樂,并加深對課文的感悟,猶如身臨其境之感,同時,也提高了語文素養。
在提問“松鼠怎么活動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時,讓學生去思考,使學生知道了松鼠的特點:機靈。從而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認識到松鼠沒地方住了,沒東西吃了,體會到著急,擔心,害怕的情感,再帶著這種情感讀文。
總之,我覺得還有許多不到之處,比如抓重點詞語方面把握的不太好,學生回答完問題應該注意適當的引導。如果讓學生課前再搜集一些有關松鼠的資料,對松鼠會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許效果會更佳。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今天朱老師先上了第25課。
首先,朱老師讓學生觀察課文的不同之處。這篇課文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選自《論語》的三則關于讀書的語錄,第二部分是朱熹談讀書,第三部分是曾國藩談讀書。
一、簡單學習第一部分:朗讀正音。
論語中的語錄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朱老師沒有重點學習,讓學生讀后,老師進行正音。比如“知”同“智”,是一個通假字,簡單介紹通假字;“識”讀zhì,是記住的意思。重點學習第二、三部分。
二、重點學習第二部分:以讀促講,生生互學。
1、簡介作者。朱老師簡單介紹了朱熹的生平,根據作者所處的年代,從而發現他的文章接近白話文,他寫有不少關于讀書方法的文章。
2、多形式的朗讀。文言文的學習,教師的范讀很重要。朱老師先范讀,讓學生一句句跟讀;再完整示范,請學生關注停頓和輕重音,再請學生模仿著老師的樣子完整地讀;最后拿起書本齊讀。朗讀指導有坡度,在老師的范讀中拉近學生與古詩文之間的距離,以讀促講。
(在我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一年級的學生,朗讀示范也非常重要。我也會讓學生仔細聽老師的停頓、重音,請小老師來模仿,來帶大家讀,引導學生去發現,比老師機械地強調要有效得多,也會把學生教聰明,這就是以讀促講的效益所在吧,語文課堂就應該書聲瑯瑯。)
3、學生相互答疑解惑。讀完后,朱老師拋出兩個開放的問題:
①你有什么地方沒有讀懂?
②你讀懂了什么?這兩個問題看似簡單隨意,但卻設計高明。先讓學生學會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勇敢提出自己的問題;再讓另一些讀懂了的學生來答疑解惑,老師僅僅是稍作糾正和引導。朱老師曾說,讓學生來教學生,比老師教得更有效。確實如此,在這兩個問題的深入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都被其他同學相繼解答。
(這是一個對新老師而言學得來的地方,在課堂上多神秘地問幾個“你有什么發現嗎?”瞬間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思考起來。比如我在教《天地人》一課時,把“你、我、他”放在一起,把“你、他”二字標紅,讓學生去發現,他們會發現這兩個字都有單人旁,都和人有關;再將“他、地”二字放在一起時,學生發現這兩個字都有“也”字,但左邊的部分不同,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偏旁,來理解字義,來進行有效的識字辯字。)
4、熟讀成誦,深入理解。在課堂上,通過反復的朗讀和交流答疑,老師借助填空的方式,幫助學生高效地積累。
接著,朱老師再引導學生發現:古人寫文章時,有沒有用到什么特殊的句子?學生隨即發現反問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老師讓學生嘗試改成陳述句,學生改得非常出彩,如:“心既到矣,眼口皆到。”“心既到矣,眼口必到。”等。
最后,朱老師問:為什么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請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和經歷來說一說。在這里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古人所談的'讀書道理更深入學生的內心。
三、學習第三部分:創設情境,抓住核心問題。
1、簡介曾國藩。
2、教師范讀,學生多形式朗讀。
3、掃除疑難詞句,在情境中理解深意。“蓋”這個字是語氣詞,表示開始說話。最難讀的是“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其中舉了兩個例子:河伯觀海、井底之蛙。朱老師請學生和自己互動,以對話的形式演一演這兩個故事。這是課堂最靈動的地方,學生投入情境中,更明白了什么是“沒有見識的人”。
4、抓住核心,來提問題。這里,是老師由扶到放的過程,也是體現課堂生長性的地方。朱老師在教學第二部分時,提出“為什么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在這里,老師引導學生模仿著對這一部分的內容提出一個核心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給水平較高的小朋友準備的。學生果然抓住了最后一句關鍵句,問“為什么此三者缺一不可?”給這節課留下一個完美的問號。
(在課堂上,我也常會學生:我為什么要這樣做啊?你們覺得老師為什么用這個顏色來寫?等問題,這些問題,會讓學生轉換角色,體會作者的行文思路,體會老師的設計思路,從而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本課選編的三首古詩分別是唐代王維的《山居秋暝》,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和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長相思》。這三首古詩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在描寫景物的美,有的是描寫景物的動態美,有的是描寫景物的靜態美。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古詩雖然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但是故事的寫作年代比較久遠,語言表達的方式與現代文截然不同,因此我在教學古詩的時候充分利用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知識之間的距離。我感覺這是我本節課的一個亮點。
比如,我在教學王維的《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一句的時候,我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個視頻短片——一輪明月高掛在天空,月光下,山間的小溪潺潺地流動著。讓學生邊觀看視頻邊想象詩句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樣就把呆板的文字變成了活動的影像作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二、精心設計預習題目
在學習古詩之前,對詩人的相關簡介和詩歌創作的背景進行介紹。或者是鼓勵學生自己在預習的時候利用網絡或圖書館來查閱相關的資料并進行整理。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鍛煉學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學生在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同時加深了對詩歌的寫作背景及詩人的了解有利于學生理解古詩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三、邊讀古詩句邊展開想象,通過想象體味詩句表達的情感
例如在教學《楓橋夜泊》的時候我是這樣來做的: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詩文,閉上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把你看到的景物在詩中用‘’畫出來。學生讀完,我先請學生用一句話或幾句話說說詩人看到了什么,這是整體的描繪。然后,我讓學生按順序說出詩人看到的景物“月落、江楓、漁火”,并思考“如果讓你來畫這些景物,你會選擇什么色的畫筆,怎樣畫”。讓學生想象作畫的過程,也是學生理解詩意,感受詩情的過程。
《長相思》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詞作上闋描寫跋涉行軍與途中駐扎,夾雜著頗多無奈情緒;下闋敘述夜來風雪交加,攪碎了鄉夢,倍覺惆悵。全詞描寫將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發了情思深苦的綿長心情。語言淳樸而意味深長,取景宏闊而對照鮮明。
教學這首詩的時候我注重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與文本對話,體味情感。我采用的是老師范讀,學生默讀,嘗試著出聲讀,讀出節奏感。借此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言語材料,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逐步感知與理解。朗讀中啟動情感,在朗讀和想象中整體感悟。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本篇課文對于學生來說是個難題,特別是文章寫作方法上的指導,學習從正面、側面去描寫人物的性格特點,通過一個側面人物來襯托一個正面人物形象。教學時結合生活中的事例為學生降低學習難度都難以讓學生完全掌握這種寫法。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自讀感悟,自我探究。通過讀一讀、演一演,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整堂課上,學生的讀書時間還是比較充分的。通讀、默讀、朗讀,齊讀、分角色讀,而且,每一次讀書,我都問:“你們為什么這樣讀?”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通過交流和朗讀來促進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化,體現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特別是語言的感悟理解,促進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逐步走向深化,從中受到感染。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
第一,問題設計的還是有問題。例如“讀了以后,你有怎樣的體會?為什么有這種體會?”這是一個可以使用于任何課文教學的問題。但是,就每一篇課文來講,還是應該設計出“個性化”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探究,這樣,針對性會強一些。在這里,我們還可以轉變角色,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和學生一起探究:如,本文主要人物是劉伯承,但寫沃克醫生的文字更多,這是為什么呢?從學生的.問題入手,用“探究”的方式來學習,學生會表現出預期的興趣來,這樣,情緒受到感染的指數也會高一些。
第二,過多地注重了側面的描寫,沒有轉到正面描寫上來,因此就缺少了對文本中的語言文字再感悟的過程,學生的情感體驗大多是教師用激情來渲染的。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遨游漢字王國》是一個有關于漢字問題的綜合性學習單元。在這次網課教學中,我承擔了三個課時的授課任務。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精心設計教學流程。
中華幾千年的漢字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神奇的'魅力。在課堂上,我選擇活動式教學。縱觀整堂課,由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活動構建成。讓課堂在中華源遠流長的漢字文化的舞臺上馳騁,讓實踐活動課堂富有文化味。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
這是一堂語文綜合性學習課,我把語文知識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機地整合。讓它既體現語文學習的特點,流淌著濃濃的語文味,又體現綜合實踐課的探究性學習特色。活動過程始終把獲取語文知識的研究能力作為第一目標。課上,學生的交流是主要的,老師的話語不多,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并作出結論,所起的就是總結和過渡的作用,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真正實現了課堂屬于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教學理念。
三、課堂交流形式多樣。
本設計重在讓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互動交流的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及展示學習成果的能力,通過組長介紹,成果展示,調動同學積極參與,真正投入到漢字的研究中來。在組織形式上很靈活,既有個人活動,也有小組活動,讓課堂別有一番情趣。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楊氏之子》出自六朝志人小說《世說新語》,此書是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發展世上有重要的地位。這篇文言文通過記述楊氏之子在招待客人時機敏而巧妙地對答,不僅使一個聰慧的楊氏之子的形象躍然紙上,而且文言文語言的簡要與精當也得到了清晰的凸現。回顧整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1.教學效果(思效)
品味對話,領會“聰慧”。
課文主要表現楊氏之子的“聰惠”。教學時,我讓學生從文中找出體現楊氏子聰明的關鍵語句,重點品讀孔君平與楊氏子的對話,然后匯報討論楊氏聰惠之處:一是能聽出孔君平的“話中話”,孔是拿他的姓開玩笑的。二是反應快,對方話音未落,他就反應過來,“應聲答曰”,予以“回敬”。三是“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您用我的姓開玩笑,我也用您的姓做文章。四是有禮有節。我出示“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與“孔雀是夫子家禽”進行了對比,體會楊氏之子語言的婉轉,有禮貌。此時,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我設置了一個語言練習:楊氏之子的回答可以用一個什么詞形容?學生馬上說出了“無懈可擊、天衣無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楊氏之子的“聰慧”,躍然紙上。
2.教學收獲(思得)
狠抓朗讀,讀出韻味。
這篇小古文,字數不多,教學中,我狠抓朗讀,讓學生讀出韻味。我先讓學生端正朗讀態度,我引用了名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重視讀的重要性;接著讓學生按照“讀通課文——讀好課文——理解課文”的程序自讀自悟,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然后總結出正確的誦讀方法:讀古文時,要注意停頓,讀出節奏。并由教師范讀,并重點在第四句“孔指以示兒曰”和第五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兩個難讀地方進行指導朗讀,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劃分文章的節奏,學生一邊讀,一邊劃,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之中。這樣學生讀得有點韻味了。
3.不足之處(思失)
反思整個課堂,還有一些遺憾:
在教會學生體會楊氏之子語言的'機智巧妙之后,學生從課文找出相關語句分別是:“為設果” “果有楊梅” “夫子”。此時我沒有加以拓展,設計讓學生改改草坪的提示語,體現語言的藝術的環節,這樣的話題離學生生活很近,孩子會充滿興趣。
4.改進措施(思改)
在以后的教學中,學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過程中,要順勢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一個基本方法:看注釋、聯系上下文、查找資料書、看插圖、多讀,然后告訴孩子們學習古文的方法跟學習古詩的方法大同小異,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本文是牛郎織女故事的后半部分。本文敘述牛郎織女婚后美滿生活和織女被王母娘娘無情地抓回天宮等事,歌頌了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爭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這段故事同上一段故事一樣,在表達上采用十分通俗的語言,敘述如行云流水。在內容上,上一課和本課連起來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本課以織女的經歷(婚后生活——被王母抓走——抗爭)為主展開,王母娘娘酒醒后的情況作為插敘。但在人物性格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體會上,必須把前后兩課連在一起整體把握。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訓練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流程,切實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現總結如下:
1、整體回顧,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認識了怎樣的織女?那么和牛郎如此恩愛幸福的織女能夠朝朝暮暮、卿卿我我在一起到白頭嗎?今天我們繼續走進故事,去從故事中聆聽人民的心聲。如此能干善良的織女命運能把握在自己手中嗎?這是一個頗具深意的人生觀的折射點,不能講,只能引導孩子們從字里行間去揣摩,去領會。
2、品讀細節,把握人物品質。
繼續自讀自悟:邊讀邊畫出現的主要人物,在旁白處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學生通過自讀文本,很快了解了故事的.結局以及出現的各個人物的特點。主要聚焦王母娘娘,理解她的飛揚跋扈,橫行霸道、專制蠻橫,使學生對織女悲慘結局的理解水到渠成。
3、辯一辯 。
創設口語交際氛圍,引導孩子們辯論王母娘娘做得對嗎?織女有更好的選擇嗎?孩子們自由組織語言,在激烈的辯論中人物特點更加凸顯,處事方法逐漸明朗,為孩子的整個人生的走向敲了一下警鐘,自由向上的人生觀、愛情觀也扎根在孩子們心中。
4、拓展。
你最喜歡什么樣的民間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在簡單復述后,引導孩子們創造故事,列提綱,想一想會寫哪些情節?會出現哪些人物?你會展示他們怎樣的個性特點呢?讓孩子們走進創作天地,展示自己的想象功底和表達技巧。交流中發現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想象能力很強,整個故事敘述得條理清楚,明白。
二、成功之處
整個課堂學生學得快速,理解透徹,辯論的有模有樣,預設和生成融為一體,堪稱雙璧合一。“跳一跳便夠得著”的教學設計最適合孩子們的最近發展區,提升也最快,效果也最好。
三、不足之處
沒能讓學生復述實為遺憾。也沒有讓學生進行品詞析句的訓
練,語言的積累和理解走了過場。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讓學生們復述故事,或者以填空的形式去積累語言。增加拓展閱讀的環節,由學生的積累入手,以激勵孩子們將學習的渠道拓寬,將視野打開。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03-17
部編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3-06
部編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5-17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7-02
部編版《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03-19
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通用】07-04
部編五年級下語文教學反思05-04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3-30
【薦】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7-02
(薦)部編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