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由此,依據文本特點,借助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以形聲字教學為主體,著力體現識字教學的多樣化。教學中,將分類識字與隨文識字緊密結合,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漢字特點,循序漸進地掌握形聲字的造字規律,使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在畫面中感知,在誦讀中理解,在游戲活動中習得識字方法,從而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從喜歡漢字走向自主識字。
《動物兒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描寫小動物們在夏天的情形的兒歌。本節課設計體現歸類、情境、方法指導,真正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在快樂活動中識字。本首兒歌介紹了6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教材還配有生動有趣的彩圖,展現了動物活動美好快樂的畫面。兒歌中的小動物一半是昆蟲,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也有六個是蟲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生字。教學時我以動物名稱為主線設計了從看圖說話、到讀拼音識字,誦讀中識字,力求體現生字鞏固字音的層次性,識記字形,我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自主識字。兒歌的特點是有節奏,有韻律,本課兒歌每一句都是以“誰在哪里干什么”的結構組成的,因此應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兒歌的節奏和韻律,培養學生的語感。
針對一年級小學生,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朗讀。在實際操作中,我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三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低年級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符合年齡特點的識字游戲與朗讀活動。因此,在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運用“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激發學生表達欲望。
二、在識字過程中,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根據本課特點將生字分為蟲字旁的形聲字和其他生字兩部分進行分類教學。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并掌握識字的方法,先讓學生結合生動有趣的認識動物,再認識動物名稱,在學生認識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導學生發現它們都是帶有蟲字旁的字,都是小動物的名稱。學生發現蟲字旁的形聲字的造字特點,借助形聲字特點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中發現形聲字的識字規律,讓學生體驗識字的樂趣。接著我總結了形聲字的規律,來幫助學生記住字的`讀音、字形。讓孩子們更好識記本課生字。然后順勢揭示“形聲字”規律:形旁表義、聲旁表音。最后利用字理拓展延伸教學,出示一組陌生的形聲字,“湖、糊、剛、綱、崗、訂、盯、釘”讓學生猜讀音,猜字義,當學生利用“形聲字”規律能猜出大概的或相近的讀音后,成功感不言而喻,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隨文識字時,漢字在文本中時而跳脫,時而融進有趣的語句,深深吸引著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識字課的效率。
因此,形聲字的教學是漢字教學的主體內容。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在自主讀文的活動中標記具有一定特點的漢字,再循序漸進啟發學生發現形聲字的造字規律,自然而然地揭示形聲字的概念。這樣的設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發現的學習能力。
三、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低年級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符合年齡特點的識字游戲與朗讀活動。因此,在上課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謎語導入,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字謎的謎底是即將學習的動物名稱,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對生字預習的一個拓展,一方面預習了即將學習的生字,另一方面激發學生興趣,將游戲導入一年級語文課堂中,它不但能使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讓學生感受語文并喜歡上語文,從而達到“玩與學”相結合的目的,激發孩子興趣和表達欲望;在學習生字過程中,以多種朗讀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指導寫字環節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編歌訣方法讓學生輕松掌握寫字要領,進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教學不足:
雖然準備地較為充分,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不足。
1.時間掌握不充分
在本堂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學環節過于順利,導致時間富余,在寫字環節時間還有多,因此在整節課的過程中,寫字教學占的比例過于大。
2.教學語言過于平淡
這節課中,雖然我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但是仍舊缺少聲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讀。我的教學語言比較平淡,起伏不大。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課前我設計了一個教案,一節課下來,我發現現實非常失敗,可以這么說,整堂課都是教師牽著學生走,走的磕磕絆絆,相當吃力。原因何在?我對此進行了反思,發現我忽視了一個最重要最客觀的因素——學生的知識準備。
首先,學生對課文內容很陌生。課文描寫的是一個住在小山溝里的同齡男孩美麗而殷切的愿望,他在大樹底下聽媽媽講新中國的首都北京的一些情況,北京城的美麗、莊嚴對于初涉學堂、牙牙學語的小孩來說,是神秘的,帶有夢幻色彩的,是神圣的,是難理解的。它具有無形的感召力,具有無限的誘惑力,所以男孩跟媽媽說,多想去看看。
一方面,現在的小孩子體會不到小山溝里的孩子們的特殊心理——生活貧窮、視野閉塞、勤奮好學、懂得珍惜,特別向往外面的世界。他們沒有小山溝孩子們的'生活經歷,他們普遍沒有看到過大山,甭說彎彎的山路,充塞在他們眼前的是無數鋼筋混泥土澆筑而成的房子,一條條寬闊的柏油路,來來往往的車輛,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山——在小山溝男孩的眼里坐井觀天,它雖然美麗但是阻隔著通往大城市的道路,而在現在的孩子們眼里,大山是一個稀罕物,能走進大山,與大自然親近,那絕對是一種享受。這就是地域環境不同所造成的孩子們的不同心理狀態,換句話言之,如果把“走出大山,去看北京”,換成“走出城市,走進大山”,估計孩子們更能讀出“多想去看看”這種殷切的感情來。
另一方面,現在的孩子們生活普遍比較小康,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幸福與祖國的興衰有關系,“祖國——中國”這兩個詞語在他們心中沒有多少概念,即使你花很多的力氣跟他們解釋中國的歷史,中國人民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生活對比,他們還感受不到。一年級的孩子,對于時間的概念僅僅停留在一年、一月、一個星期、一天這些具象的東西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他們來說太遙遠,他們不理解這是多長一段時間,基于這樣的起點,你讓學生怎么去理解祖國的一路坎坷,怎么去理解中國人民的奮斗精神?對祖國不了解,對歷史沒概念?學生情有何處發?怎么能受到愛國熏陶?這就像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東西,擺在他們面前,他們根本就不認識,不明白,而你非得問他:你喜歡它幾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喜愛之情!
其次,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在這一年齡段,他們的瞬間(短時)記憶占優勢,但時間一長易忘,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家校配合,學校里學的東西回到家以后,馬上復習鞏固,增強記憶,這樣第二天學習就輕松了。然現在很多孩子們的學習問題就出現在“回家”復習鞏固這個環節上,學習很大程度上成了同齡人之間比拼瞬時記憶!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好到哪里去?學生連字、詞都讀不好,好多字詞都不認識,怎么去讀好句子,而且還要帶著問題去讀,去理解課文內容。!
因而在總結課堂,反思教案并進行修改的基礎上。我形成了上述的新教案。希望通過下一堂課的教學,能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樂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天安門——祖國的美好河山,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課堂交流,讓學生體會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成功后的快樂,并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練習學生的口語表達。打通了課堂的局限將學習活動擴大化,拓寬語文學習的外延。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1.正確朗讀課文并背誦全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這十二個生字,并認識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七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本課以《百家姓》兒歌拉開帷幕,通過百家姓出示了一部分讀音相近或者形似的姓氏,通過難區分的姓氏引出本課課題——《姓氏歌》。通過學生自身讀課文以及互讀,整體感知課文,學生能較通順通讀全文,部分學生可以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引領學生細致領會全文,重點講解其中的生字,如“李”,引導學生認識李字的結構,并能找到其中分出的兩部分“木”和“子”,通過“李”字,學生能自身分解“張”字,通過學生的反饋,引導學生認識新部首弓字旁,并通過課件展示形象的弓箭,引導學生記住弓字的形狀,再通過筆順展示,引導學生認識弓字旁的書寫方法。再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認識“胡”、“吳”、“徐”、“許”幾個字,引導學生自身對生僻字進行拆分,根據結構或者偏旁記憶不同的字。第二段主要是對單姓和復姓的.認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諸葛”、“歐陽”等復姓。此后,對開篇出示的難區分字加以講解,學生通過同桌互助或者小組講解的形式能快速認識難區分的姓氏。下一個環節為指認生字環節,老師通過課件出示認讀生字,學生通過搶答、舉手回答等形式認讀生字,最后環節為課堂總結,并出示課下思考問題。
在本節課中,引導部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出示的音近字或者形近字過難過多,沒有較好的聯系課文中出示的生字,導致課堂節奏過慢,沒有完成教學設計中應有的環節。在讀書部分,學生能分角色進行朗讀,但讀的環節安排過快,沒有給學生深刻認識和朗讀課文的時間,應該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角色朗讀,在講解“張”字時,出示的弓箭和弓字旁的引導能正確指引學生認識并書寫,但出示的詞語過難,學生認起來存在問題,特別是“張牙舞爪”這個詞語,沒有在課堂上更正學生出現的問題。在提示學生圈字時,沒有做出區分,導致認讀和書寫的生字沒有加以區分,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整堂課中,我用了較多的時間和語言組織課堂紀律,如果以表揚為主,會加快我課堂的步伐,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會根據本節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整,積極的將各位專業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利用其中,將朗讀這個重要部分作以擴充,彌補朗讀匱乏這一缺憾,并開展同桌互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認字部分,我將分為兩個環節,即隨文處理和集中識字,并重點認識走字旁和金字旁,在生字中找重點、找規律,并引導學生自身來進行講解和識字,并在課堂中貫穿姓氏游戲,引導學生會說并會寫簡短的姓氏兒歌,最后通過小組和同桌互查的形式,對生字詞進行反饋。
通過本次評課活動,我認識到了在語文教學,特別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積極的向各位優秀教師學習,不斷改善,不斷健全,盡快適應新的教學工作,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能做到熟練自身業務,并在班級管理方面得到較大的提升。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這節課主要設計思路是:設計了四關,難度逐步遞增,每一關由不同的內容組成,通過自主猜,傳授猜謎方法,讓孩子借助不同的方法猜漢字,從而實現輕松學字,感受祖國文化魅力的目標。第一關,設計謎語讓孩子們猜,孩子們輕松猜出了謎底,第二關學習課文謎語,通過讀和練,輕松掌握課文內容和生字的.學習。
第三關背誦課文,第四關開展猜謎比賽,孩子們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不僅課文背得快,而且謎語猜得也快。課堂氣氛極為活躍,尤其是平日里不太愛舉手的孩子,也能從這類課堂中展示自我,讓人另眼相看。漢字文化,是中國的瑰寶,更是世界的瑰寶!只要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智慧、創意去打開通往漢字王國的大門,相信他們一定能收獲更多的知識!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口語交際顧名思義就是鍛煉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為寫作打好基礎。本次的打電話更是貼近生活的一個知識點。課堂上讓學生上臺進行表演創設口語交際情境,同實物一樣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同時還有其獨特的魅力。教師可以有條件地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為他們所熟悉、所喜愛的游戲或以學生間語言交流為內容的表演、簡單的對話等,也可以學生間的互助為主要內容進行表演,或根據課文內容演繹出來的.情景劇等,形式可以多樣,只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能激發學生說的欲望就行。
優點之處:
1.教學口語交際《打電話》時,我采取了課堂表演的形式:首先出示電話實物,交代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并提出要求。然后請一位打過電話的同學拿出自己的電話,老師開始撥號,接通后與學生對話,師:“喂,你是某某嗎?”生:“對,我是某某,你是哪位,請問找我有事嗎?”師:“我是張老師,請你叫你媽媽明天早上到學校來一趟,我有事找她,好嗎?”生:“好的,張老師再見。”師:“再見。”通完話后,學生對通話內容進行評議,使他們明白打電話一要注意禮貌,2.現在很多的是智能電話,讓學生區別座機與智能機之間的不同。
3.本節課老師注重語言簡潔、易懂。這種以課堂聯系生活,從生活還原到課堂的互動形式,不僅能使知識活學活用,也能使學生對課堂產生新鮮感和親切感。
不足之處:
表演過多,理解內化就可以,沒有必要每個人都走一遍。浪費時間。
改進措施:
口語交際的練習,要注重學困生的鍛煉。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動物兒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介紹了6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教材還配有生動有趣的彩圖,展現了動物活動美好快樂的畫面。兒歌中的小動物一半是昆蟲,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也有六個是蟲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生字。兒歌的特點是有節奏,有韻律,本課兒歌每一句都是以“誰在哪里干什么”的結構組成的,因此應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兒歌的節奏和韻律,培養學生的語感。
本課分兩課時完成。我上的是第一課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借助漢語拼音、認識“蜻、蜓、螞、蟻、蜘、蛛、迷、藏、造、糧、食”12個生字。
2、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了解動物的特點。
3、體會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和朗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總結幾點;
一、圖文識字
本課的識字任務認識是12個生字,根據文本特點我將他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認識蟲字旁的形聲字。另一部分是認識其他的生字。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結合生動有趣的來認識動物,并讓學生能大聲的讀出動物名稱,再說明這些帶有‘蟲’旁的生字就叫做形聲字,一邊是表示生字的讀音,一邊是表示生字的字義。讓學生理解形聲字的特點。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使用符合年齡特點的方法來識字。因此,在剛開始上課時,我利用帶有‘蜻蜓’、‘蝴蝶’的進入新課,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在這個一環節中,讓學生對學生字的一個拓展,另一方面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它不但能使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在豐富多彩的中讓學生感受語文課的有趣,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想表達的欲望;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我讓學生以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三、板書設計,圖文并茂
備課時,我就對板書的設置進行了精心的布局,兒歌中的6種小動物我先讓學生從文中畫出來,在學習‘蜘蛛’、‘螞蟻’、‘蜻蜓’‘蝴蝶’‘蝌蚪’‘蚯蚓’時,先利用來認讀,再進行配對朗讀,在對動物活動的梳理上,我用“造宮殿”、“捉迷藏”、“運食糧”這些詞語來結合圖文學字,同時對要認識的生字進行注音,。
四、存在的不足:
雖然準備較為充分,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不足。
1、時間分配不當
在本堂課的教學過程中,之前的教學環節比較順利,但在做訓練的時候,時間還是不夠,因此在講練習時,就匆忙帶過,顯得整節課前松后緊。
2、語言不流利
這節課中,雖然我以認真的態度投入到課堂中去,但是仍舊存在著學生的暢讀。我的教學語言也很平淡,沒有那種津津樂道。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好好學習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姓氏歌》是一篇有關姓氏的兒歌,第一節通過問答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一些常見姓氏的寫法,第二節列舉了一些中國姓氏.整首兒歌節奏感強,通過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
優點之處:
本課我采用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朗讀教學.通過師生問答游戲,生生問答游戲,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本課的`韻律與節奏.同時,在采用不同方法問答的時候,能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在充分的誦讀中,解決了背誦任務.附:(游戲)
(1)師:你姓什么?(或39人齊問)
生:我姓張.
師:什么張?
生:弓長張.(弓+長=張(加一加的方法識字))(2)師:你姓什么?(或39人齊問)
生:我姓馬.
師:什么馬?
生:馬上的馬.(組詞法識字)
不足之處:
出示的音近字或者形近字過難過多,沒有較好的聯系課文中出示的生字,導致課堂節奏過慢,沒有完成教學設計中應有的環節――書寫指導.
整改措施: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把寫字的比重放大!不過多的去拓展講解較難的形近與音近,同時注重孩子們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在黑板演示字的筆順時,要放大書寫!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在設計本節課教學中,主要注重了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協調統一。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和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讓學生在充滿童趣、民主和諧的'課堂中經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學會學習,培養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本節課通過朗讀、想象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感受到韻文語言的優美。另外,采用結合課文插圖背誦、師生合作背誦、表演背誦等多種背誦方法達到了背誦的目的。仿寫韻文的'小練筆,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和積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同時,鼓勵學生課后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棉花姑娘》是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單元的第19篇課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寫棉花姑娘生病了,分別請了燕子、啄木鳥、青蛙來給她治病,但它們都沒有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是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讓孩子們認識到不同的益蟲和益鳥本領也不同。本篇課文有三個目標:
一、讀好文中的對話;
二、讓孩子們知道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害蟲;
三、積累ABAB式的疊詞。我的教學也是圍繞這三個目標展開。
針對第一個目標,我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創設情境,讓孩子們體會棉花姑娘三次說“請你幫我捉害蟲吧”這個句子時的不同情感。第一次時是有禮貌的請求,第二次時心情更焦急,第三次時是高興,同樣的一句話,但是讀出的語氣卻不同。三句話同樣的句子為什么要這樣讀,學生可能一開始不會體會到,所以這里我主要通過給他們創設一些情境,之后讓他們想象自己此時就是棉花姑娘,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的,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三次的'請求是不一樣的,在讀的時候也更有感情,讀出了應有的語氣。
第二個和第三個目標,都是直接滲透在課文的講解中,由于這兩個知識點比較簡單,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整節課上的也比較順利。但下來自己反思,總覺得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做好。這節課好像是我一直在引導,沒有給孩子們太多自己思考的空間。尤其在指導對話的時候,都是我創設好了情境,再讓孩子們來體會感情。我在想如果我在孩子們讀完課文時,把這三句話直接出示在黑板上,先讓孩子們思考三句話讀的語氣能不能一樣,并說原因。等孩子們都說得差不多的時候再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深入體會,效果會不會更好。當然這只是我下來之后的一個設想,能不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還不知道。因為這樣一增加難度,根據我們班的學情,可能會冷場。
另外,這節課其實讓孩子們自己分角色上來表演一下,應該效果會更好一點,既鍛煉了孩子又讓孩子們印象深刻。但是考慮到我們班的學情,最后我放棄了。我怕他們不敢上來,也怕他們上來之后因為忸怩表演不出我想要的效果。其實以后我應該多給他們一些這樣的機會,鍛煉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敢了就會了。
一節好課,需要不斷打磨。也需要老師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我會繼續努力,朝著高效課堂的目標前進。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用豐富的想象和富有童趣的語言,寫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麗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橋,然后思維一路發散,聯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著爸爸的水壺澆水,拿著媽媽的圓鏡子為媽媽照著月亮梳頭,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蕩來蕩去。文章呈現了一個純真爛漫的想象世界,傳遞了兒童關愛家人的美好情感。
一、教學效果:
1.首先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應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所以導入部分,我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當我出示彩虹的圖片時,大部分同學都驚訝地說好漂亮的彩虹,甚至有孩子還知道彩虹的顏色,提出了雨過天晴就出現了彩虹,為下文的學習作下鋪墊。
2.“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我在識字時,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等方面花了點時間,并且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讀課文的方式鞏固識記,從而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本課生字。“學本課堂”主體是學生,核心是學習,標準是會學,要充分信任學生。
二、成功之處:
充分與文本對話,在潛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讓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讀課文。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來回答,培養他們思考的能力,如:在上最后一段的時候,讓學生讀,讀后同桌討論,你發現了什么?(本段由3個問句組成)有什么不懂的需要解決的?孩子積極性很高,很多孩子的想法很獨特。
三、不足之處:
整節課有亮點與此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覺得在長句子的停頓這個教學重點上處理的還不夠,長句的停頓在多次朗讀中能有進步,但是實際效果還不是很好。其中涉及到了一部分多音字和設問句,孩子們在接受上還有些吃力,這樣的拔高還需要斟酌。
四、改進措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段的孩子學習課文,要引導孩子通過多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因此在教學本課的過程中,重視學生對課文的“讀”。從自由讀,到老師的范讀,讀中引導學生學習會認的生字,再到有重點地引導學生讀好長句,讀好反問句。以問題為引領,以讀為主線,讓學生通過“讀”,體會文中人物的品質和性格特點,讓孩子們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1.巧設情境,激發交際興趣
本課教學設計精心設計了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不時地將學生引領進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學生的心理體驗,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小學生的表演欲都很強,角色的表演能激發學生參與交際的熱情,為了演好角色,學生都努力地使自己的口語表達更清楚、更完整、更符合角色的特點,學生的交際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鍛練,得到了發展。
2.多邊互動,培養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的'交流與溝通。它是一個聽與說雙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聽與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所以,課堂上安排大量時間,注重采取多種形式,特別是全班學生都能參與的形式,讓學生在動態的口語交際實踐中增強交際能力。這節課就給了學生充足的語言實踐的時間與空間,保證學生有充分地“說”的時間和自由地“說”的空間。整節課上,教師就是這樣創設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各種情境中,快快樂樂互動交際,輕輕松松實踐語言,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魅力真是不可小覷。更值得一提的是,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時,真是前所未有的順暢,一遍下來,全班無一人停頓,看來,課下做足功課,課上就會收獲成功的喜悅。
賞析:探究識字就是在識字過程中讓學生自主識字,初步尋找漢字的規律,培養自主認字能力。在教學時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做一做“打球、拔河、拍球”及“跳高、跑步、踢足球”的動作,看看發現了什么特點,學生在實踐中就會發現“打、拔、拍”這些動作是跟手有關的,所以“打、拔、拍”用了提手旁,而“跳、跑”這些動作是跟腳有關的,所以用了足字旁。這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既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識字效率,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在教學《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時,為幫助學生理解,我讓學生通過合作表演來理解了“很快”、“驚奇地問”等詞語,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先在小組中分角色表演,又讓學生對表演進行評議。把讀、演、評融為一體,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其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學習效果更好。學生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喚起了學習的情感,既發展了語言,學會了傾聽、評價、欣賞,又嘗到了成功的喜悅。老師關注了學生的發展,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這個教學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教學中,學生指出“圓圓的”一詞要讀得圓一些,這是件好事,但我沒有及時引導更為重要的詞語“很快”和“驚奇”應該怎么讀更好,使得此處的品讀理解只停留在淺層次上。在鼓勵學生方面,今后應該像趙志祥老師說的那樣,對學生不要太吝嗇要多看一看他們進步的地方,讓他們經常嘗到成功的喜悅。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優點:
1.本課重點還應是識字、寫字。所以我著重抓了識記字形、寫字訓練的教學。在分析字形時,我注意啟發學生運用自己的識字經驗,從而記住字形。另外我還提醒學生要嚴格按筆順去描紅、臨寫,把字寫規范、美觀。本堂課寫字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本堂課我十分重視“讀”,以問題為引領,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讀出感受,讓孩子們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有重點地指導學生讀好長句,讀好反問句,使學生在充分地讀中內化語言,培養語感,加深情感體驗,同時注重學法指導,抓住契機指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從而達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目標。
不足之處:
教師范讀對學生的示范性不夠強。
一年級的學生,在朗讀方面,更多地是模仿老師。因此,我作為一名老師,應該為學生做好朗讀的示范。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本文成功之處:
1、教態是值得肯定的,提問題、和學生互動、與學生對話,等等,都很自然,笑容可掬。學生也表現出了真感情。
2、預先設計的幾個問題引導,也很成功。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小蟲?小鴨子是如何救小公雞的`?學生學得也很快樂。
3、課堂氣氛很活躍,我采取了開頭和結尾都動起來的形式。
不足之處:
1、教學設計備好了,但是自己卻不熟悉,到了課堂上更多的是臨場反應。
2、本課遺憾的是,學生思維還是沒有打開,沒有我想象中的活躍。平時上課過于依賴教材,導致學生思維呆板。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03-17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6-20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3-07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姓氏歌教學反思06-13
部編版《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03-19
部編版下冊語文教學計劃02-10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篇03-07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棉花姑娘》教學反思01-04
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學反思全冊05-23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