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天漸漸地黑了。一只迷路的老山羊跑到附近的一個山洞去藏身。
她剛進洞,就發現有一只獅子正坐在山洞中央。老山羊大吃一驚。呆了一會兒,定了定神,她開始盤算該怎么辦:若是逃跑,獅子馬上會捉住我;若是我能鼓起勇氣,沉著對付,也許可以逃過這一劫。
于是,老山羊大搖大擺地走到獅子面前。獅子對她看了又看,猜不透眼前這大膽的怪獸為何物。
“老人家,你是誰呀?”獅子恭敬地問。
“我是山羊女王,”老山羊回答說,“我是西伐神的信徒,我曾經向他立誓要吃100只老虎,25只象和10只獅子。我已經吃了100只老虎和25只象了,現在我正在尋找10只獅子。”
獅子聽了,嚇得不得了。他相信山羊真的是來吃他的,就推說要到河邊去洗臉,從洞里溜出去了。
獅子跑到洞外,碰見了一只豺狗。豺狗看見百獸那種驚慌的樣子,就問他什么緣故。獅子慌慌張張地說:“有一只怪獸,看上去很像山羊,卻一點也不像山羊那樣膽小。”
豺狗是很聰明的。他一下子就猜到把獅子嚇到這個地步的,不過是一只可憐的老山羊,于是安慰獅子說:“這不過是那只老弱的動物玩弄的一條詭計。”豺狗又提議說:“你沉住氣,跟我一塊兒回到洞里去,把這個冒牌的東西當一頓飯吃了吧。”
獅子和豺狗一塊兒回山洞。
山羊看見獅子回來了,知道那一定是同來的`豺狗的主意。但是她一點也不驚慌,迎上前去,做出非常莊嚴的樣子,對豺狗說:“你就是這樣執行我命令的嗎?我叫你去引10只獅子,你卻只帶1只來。為了你這個罪過,我就該剝了你的皮!”
獅子聽見這話,以為是上了豺狗的當,馬上狂怒地撲向豺狗……
這時候,母山羊快速溜出山洞,逃出了獅子的爪牙。
1、認識10個生字,積累11個詞語和1句句子。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讀故事,提出疑問,討論解答。
4、了解山羊憑借勇敢、機智保護了自己。激發學生臨危不亂,勇敢機智。
教學重點:
讀故事,提出疑問,討論解答。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臨危不亂,勇敢機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投影片,教學時間:1課時
預習和積累:
1、預習:讀通課文,了解內容。
2、積累:積累10個詞語和兩句句子。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說說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和羊有關的課文?《狼和小羊》等等,請學生講故事。
3、填空:()的羊()的獅子
4、出示課題:35獅子和山羊
5、讀題,《獅子和山羊》中的獅子和山羊是兇猛和膽小的嗎?
二、讀通讀懂課文。
1、聽教師范讀,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
2、出示:這是一只()的老山羊,它()與獅子和豺狗的較量,都能(),使獅子和豺狗成為它的手下敗將。
3、學習生字:詭執
4、指名讀,個別讀,齊讀。
5、理解:詭計:狡詐的計策。
執行:實施政策、法律、計劃等。
6、根據拼音學習生字:
盤算:心里算計或籌劃
立誓:莊嚴地說出表決心的話或對某事保證。
7、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三、學習課文。分清角色之間的關系。
(一)學習一到六小節
1、指名讀課文一至六節,說說這部分寫了什么?
2、齊讀。
3、劃出山羊看到獅子后的心理活動,并讀一讀。
4、指名學生朗讀獅子與山羊的對話。
5、學生質疑,交流解答。
6、有感情地朗讀1—6小節,注意表現出山羊的勇敢、機智,獅子的勇猛、疑惑。
7、集體朗讀。
(二)學習課文7—9節
1、自由讀,豺狗聰明嗎?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2、交流
3、指導朗讀
4、分角色讀7—9節。
(三)學習課10—12小節
1、山羊又一次看見獅子,而且還有豺狗陪伴,心里是怎么想的?
2、出示:
你就是這樣執行我命令的嗎?我叫你去引10只獅子,你卻只帶1只來。為著你這個罪過,我就該剝了你的皮。
3、這句話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
4、獅子聽了為什么狂怒地朝豺狗撲去?
5、小組討論并交流
6、分角色朗讀10—12節
7、師小結:在我們的印象中“羊”總是軟弱、膽小、善良的,但今天我們學的課文中的老山羊卻憑借自己的勇敢、機智保護了自己。
四、復習鞏固。
五、說話練習。
我們讀過不少與羊有關的故事,說說那些羊分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六、布置作業。
A:1、抄寫字詞。2、找一篇弱小動物戰勝強大動物的故事說一說
B:1、抄寫字詞。2、仿照課文,編一個童話故事。
對于課文的學習,我主要抓住老山羊的具體表現來感悟整篇課文。首先集中學習第二節,找出老山羊心里的盤算,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概括出老山羊的特點。然后抓住老山羊兩處語言及動作、神態,體會她的聰明、機智。在本篇課文中運用多的就是分角色朗讀。分析以往的教學,發現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但朗讀的效果不盡人意,歸根結底是不會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要讀好課文,必須靠大家的齊心協力。一篇課文讀下來,總感覺支離破碎。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在小組內練習,也可由教師邀請學生示范一遍后,再擴散到全班進行訓練。訓練時還要抓住獅子和豺狗這兩個配角,通過對配角的體會,同樣能反襯出山羊的智勇。課尾訓練學生抓看似矛盾處質疑。
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能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本文大的矛盾之處便是獅子借故走后,此時,山羊為何不逃?學生僅僅掌握質疑的方法,是不行的,要想達到成功的彼岸,必須會解疑。這是走向成功的佳途徑。“解疑”這一任務,也應交給學生。教師組織學生廣泛思考、發言、爭辯,讓他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引發學生認真讀書,反復咀嚼語言文字。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小馬過河》是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故事講述的是小馬要幫媽媽把半口袋麥子馱到對岸磨坊去,兩次來到河邊的不同表現及不同結果,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要勤思考,多腦筋,多分析,敢于實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中我盡量創設和諧的氛圍,充分利用課件讓學生全面自由地發展,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勇于創新。
當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后,讓學生記住老馬、小馬、松鼠、老牛的話,并想象當時的情境,進一步領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說話的表情、語氣也不同,然后鼓勵學生加上動作和表情,把課文的對話“表演”出來。這樣做,既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又能激發閱讀的興趣。
老馬說的話是理解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同樣一條河,老牛水水很淺,松鼠說水很深。他們誰說得對?為什么?
2、如果是一頭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過這條河,問問你,你該怎樣回答它們?在整個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后全班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依據,忽視了小馬的實際情況而下結論,它們說法不一,是因為它們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個問題讓學生明確,處理問題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判斷,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經驗主義的錯誤。
總之,《小馬過河》是經典的童話,它包容的東西太多,孩子們從中悟得的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多層面的。閱讀是極具個性化的東西,只有給個性化的閱讀交流的時間,我們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但是,我總感覺本節課上學生個性化閱讀交流的時間比較少,每個學生個性化的看法表達不夠充分。以后教學中,還要在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上多下功夫。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我是蘋果》原文
我是蘋果,
一只小小的,紅艷艷的蘋果
我的微笑,掛在孩子的臉上,
我的甜蜜,流進老人的心窩。
我給遠航的海員充饑,
我給沙漠的行者解渴。
我使失去陽光的病人恢復健康,
我使健康的人更加愉快的生活。
我是蘋果,
一只小小的,紅艷艷的蘋果。
我是太陽和大地的女兒,
我是葉子和花兒合唱的歌。
我是可以摘來的月亮和星星,
我是可以拾得的珍珠和貝殼。
我是凝固的汗水和結晶的露珠,
我是跳躍的希望和熱情的火。
我是蘋果,
一只小小的,紅艷艷的蘋果。
教案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個性化讀題,情感鋪墊
二、初讀課文,討論“我是只怎樣的蘋果?”
1、教師范讀,學生談感受
2、學生自由讀,并思考:我是只怎樣的蘋果?
3、師生交流“我是只怎樣的蘋果?”(外形)
4、學生個別讀、齊讀:“我是蘋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紅艷艷的'蘋果。”
5、教師隨機板書:可愛、快樂
三、精讀課文
(一)研讀第二節,感悟“我是一只怎樣的蘋果”。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2、讓學生談感悟。
3、讓學生帶感情朗讀。
4、教師小結并板書:樂于助人美好奉獻。
5、教師啟發,學生質疑。
6、練讀該小節。
(二)研讀第4節,再次感悟“我是一只怎樣蘋果”。
1、小組合作學習,發現問題,思考討論。
2、師生交流對易懂句子的理解。
3、教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概括“這還是一只怎樣的蘋果”。
4、集體研讀難懂句子,教師點撥并做朗讀指導。
5、學生練讀。
6、教師小結。
四、美讀課文,升華情感。
五、拓展訓練,創作詩歌。
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我是蘋果》是一首小詩,從蘋果的作用和生長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給予是一種美德。
形象是詩的語言,所以想像是關鍵。我在教授課文第二小節時,首先請學生以各種形式的朗讀,或男女生對讀,或小組賽讀,或齊讀,或師生合作讀……在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像,說一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吃蘋果的情景,然后說一說蘋果的好處。由于讀懂了課文,因此,想像“孩子”、“老人”、“水手”、“探索沙漠的行者”、“病人”、“健康的人”這些不同的人吃蘋果的情景就順理成章了。學生在陳老師的層層引導下,主動學習課文,不僅能很快讀懂課文第二節內容,而且興致勃勃地展開想像,說得合情合理,說得意猶未盡。
第四節課文的教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我為了讓學生了解“我是太陽和大地共同的女兒,我是葉子和花兒合唱的歌。”“我是可以摘來的月亮和星星,我是可以拾得的珍珠和貝殼。”“我是凝固的汗水和結晶的露珠,我是跳躍的希望和熱情的火。”運用了多媒體,在學生面前展現出一幅幅種植蘋果以及蘋果豐收時的圖畫,于是學生馬上理解到:“我是太陽和大地共同的女兒。是葉子和花兒合唱的歌。”是寫蘋果的生長離不開大地和陽光,以及長葉開花的過程。“我是可以摘來的月亮和星星。我是可以拾得的珍珠和貝殼。”反映了蘋果的難得和珍貴。“我是凝固的汗水和結晶的露珠,我是跳躍的希望和熱情的火。”凝固的汗水表示果農勞作、非常辛苦,結晶的露珠說的是蘋果沐浴過雨露。跳躍的希望和熱情的火焰則是蘋果豐收時的景象和人們的心情。如果沒有形象的圖片,如果沒有先進的多媒體展示,那么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時一定會有難度。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我們成功了》這篇課文是屬于第三單元的文章,第三單元的文章都是圍繞著“愛祖國”這個專題寫的,《我們成功了》反應了我國在新世紀之初重大國際競爭中的綜合實力。通過 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讓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所以在教本課之前,我對北京申奧的北京作了介紹,讓學生理解北京申奧成功的重大意義,同時還給學生觀看2001年北京成功申辦奧運會的'人們激動場面的錄像片段。并且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設計假如當時你就在人群中,你會高呼什么?有什么表現?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發展語言,增強民族自信心。當我出示“我們成功了!”“我們愛北京!”“祖國萬歲!”,學生很快就能體會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上完這篇課文,我深深地思考:閱讀教學要樹立“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積累,在讀中訓練學生語感、思維和表達能力”。本課教學,我以讀為主線,組織了教學的全過程:
1.整體感知、自主擇讀
閱讀課文,應讓學生從整體入手,了解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然后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知、經驗、情感出發,抓住重點擇讀課文。這就改變了過去由教師主宰閱讀教學的方式,把選擇權留給了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科教學中,讓學生品讀感悟描寫景色美的句子時,我沒有指令性的'語言,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喜歡那幾句哪幾句就讀哪幾句。教師在學生讀時注意傾聽,抓住問題的關鍵,再點撥、引導,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體驗。
2.讀有所思、讀有所悟
讀書要做到“讀進去,讀出來”。“讀進去”就是讀中有思考,“讀出來”就是讀中有感悟。學生對讀書的思考和感悟往往還停留在表層,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如本課教學中,我引導“面對著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說:“湖水很美。”我反問:“假如你去游覽時,你會把垃圾扔進湖里嗎?”等等,這些指向性的語言,就是把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文深層含義的鑰匙。有人會問,這不是教師的指令碼?對。單構建的意義與傳統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學生自我實踐的基礎上。學生想不到的問題,教師要幫助想到。教師和學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關系,這才是有生命的語文教學。
3.讀中生情,以情促讀
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內容的感悟,對情感的共鳴,對生活的聯系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還沒到達入神內化的地步,教師還要抓住時機,趁熱打鐵,激勵情感,再次深入課文情境。如:“你們已經畫出了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能美美的讀嗎?”可見,情感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的紐帶。
4.讀后互評,評后再讀
學生讀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評議的作用。評議就是相互啟發,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鑒。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如:“能美美的讀嗎?”我指名學生讀,后滲入評價信息,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多相交流,通過學生個體之間思維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多層次領略語文學習的精彩與美妙。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語言活潑、意味深長。課文主要講的是獅子大王想找一個動物接替他做“萬獸之王”,每個動物輪流當一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領。貓頭鷹讓大家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小動物們叫苦連天。袋鼠要大家跳著走路,小動物們聽了直搖頭。可愛的小猴子讓大家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得到了大家的擁戴,成為森林里的新“萬獸之王”。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抓重點詞句分析,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借助課件的直觀感受與語言描述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想象童話中人物的神態、動作,在形象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朗讀,進而體會童話的思想感情。例如:讓學生觀察圖片,找出貓頭鷹的神氣之處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抓“!”,讓學生理解了“神氣”一詞的意思,又能使學生能夠形象的.表達“神氣”一詞,還有“激動”、“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的情境創設與角色體驗等,都在努力體現語文學習重語感培養和情感體驗的特點。
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我還發現了些不足之處,在讀的這一塊,我采用了不同方式進行朗讀:個別讀,齊讀,自由讀等,但在課堂上,還是沒有很到位地進行指導,學生的朗讀提升并不明顯,層次感不強。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發現我們班孩子是非常喜歡這類課文,在以后我將多收集這類故事,帶著孩子們一起閱讀,加強朗讀的訓練。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一、在教學過程中
我發現我們二年級學生有一個缺點:書寫錯誤,做題粗心,錯題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并要求字寫得慢些,寫得工整,格式不對,書寫不工整,一律重新做過,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連續五次既工整又正確,老師就獎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于衷,怎么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才算過關。
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二、在識字方面
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并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的求異,激活學生思維,"玩"出價值。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的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再如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
三、在寫字方面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因此,教學時我采用了"讀字、范寫、評議、試寫"的程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范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范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上完二年級《語文園地一》的“口語交際”和“展示臺”兩部分后,對我的觸動非同一般。“口語交際”一部分,讓學生明確了“口語交際”的內容后,讓學生說說到哪兒秋游,學生在組織語言時說的很完整,很通順。“我建議大家到……因為……”“我想讓大家到……因為……”。不光學生的語言組織的非常到位,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在進行作業展示時,由于星期天給學生布置了做樹葉貼畫的作業,學生的作品真是五彩紛呈,有用樹葉粘貼成小兔子的,有用樹葉粘貼成海底世界的,有用樹葉粘貼成各種各樣植物的樣子……我問學生是自己做的,還是和家長共同完成的。有的說是自己做的,有的說是和家長一起完成的。總之,這一堂課學生學得自由,教師教得輕松。
【反思】
1、放手讓學生自己充分的說:
口語交際中,教師在課堂上只要給學生明確提出要求后,教師指導到位,應放手讓學生充分的去想象,充分的去說。可以讓學生自由說,小組說,全班交流說。不論采用哪種形式,教師都要給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不能毫無目的的重復說。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新課標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不光包括與伙伴之間的合作,也包括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我們要經常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和別人的交往中學會合作。
3、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行為:
要培養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表達”的習慣、“支持”與“擴充”的習慣、“求助”與“幫助”的習慣、“建議”與“接納”的習慣。學生良好合作行為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既需要教師從點滴抓起,更要求教師以身示范。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一、從課內存疑入手,進行拓展性學習。
《新課程標準》積極推進教學的開放,強調“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開展拓展性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現代的語文教學更是呼喚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社會,走向人心,走向開放。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創造條件,拓展語文教學的時空,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的開放環境,大膽地拓展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由單一走向豐富,增加知識容量,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延伸;努力使教學方式由封閉走向開放,開闊學生的視野;努力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而有創。在《打碗碗花》一課的教學中我嘗試著從課內存疑入手,進行拓展性學習。在基本學完了《打碗碗花》一文,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給“打碗碗花”起這個名?然后讓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有的說:“可能是人們為了讓花兒開得好,開得盛,不希望人們去采它,有意想出這個名字。有的認為可能是因為它的樣子像碗,人們想出這個名稱。還有的認為可能這花有毒,人們伯小孩中毒,所以取這個名字嚇孩子……我先肯定了學生的想象力,說“大家的想象很豐富,打碗碗花到底是怎么一朵花呢?老師把這個疑問留給大家,等你查到后,讓我們給它寫個聲明——證明它“不打碗”。從這教學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課堂中果斷地存疑,引導學生去思考,最后,將問題帶到課外,這里包含著一個重要的教育思想:教師的責任不僅是傳授一點書本知識,而且還要進行拓展性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和思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一種不斷探求和深化知識的愿望。
二、閱讀教學和說話、寫話、作文教學相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質疑、回答、討論,乃至朗讀、復述、寫句子、仿寫等,都是在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閱讀與說話、寫話的關系非常密切,在《打碗碗花》一課的`教學中,我也嘗試著把閱讀教學和說話、寫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多次地讓學生進行交流、匯報,在學習了第8自然段后請學生用(如釋重負、安然無恙)等詞聯系課文的內容寫句子。學生在經過自己準備和同學合作后,寫出了好多句子,如:
(1)“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小小的心(如釋重負)。
(2)我的好奇心讓我違背了外婆的警告。打碗碗花不打碗讓我如釋重負。
(3)打碗碗花安然無恙,消除了我的疑慮,我要自信不疑地向人們大聲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在學完了課文之后,又請同學在查資料的基礎上幫打碗碗花寫一份聲明,以達到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相結合的目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教學目標:
1、認識“蛙、信、每、收、封、鴨、安、傷、今、驚、讀、第、次”13個生字和“爪字頭”“月字旁”兩個偏旁;會寫“非、今、朋、每、安、采、過、送”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懂得好朋友之間需要關心,需要溝通,應當互相幫助,大家才會更快樂。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體會小鴨的話:“看到你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一、這節課我們還來學習這篇童話故事,齊讀課題。
1、教學“寄”字。
2、課文中誰寫的信?托誰傳遞的信?打開書,讀全文。
二、思考。
小松鼠托蝸牛大叔給小青蛙送去了一封信,在這封信里,小松鼠對小青蛙說了些什么?
三、延伸。
小松鼠為什么給小青蛙寫這樣一封信呢?讀課文的1、2、3自然段。
1、小松鼠為什么給小青蛙寫這樣一封信呢?
2、教學“天天”。
3、一只小青蛙坐在井邊,一臉不高興,這回你知道“一臉不高興”什么樣?
師:小松鼠看到小青蛙一臉不高興的樣子,聽了他傷心的話,于是馬上回到家,決定給小青蛙寫了這樣一封信。(齊讀)
4、教學生什么是對話。
四、小松鼠把信寫好了,就要送出去了,請誰幫忙呢?讀4、5兩個自然段。
1、誰幫的忙?
2、出示小松鼠說的話。(齊讀)
3、教學“請您”、“好嗎”兩個詞。
4、帶上這兩個詞,你們再讀一讀這句話。
5、教學“媽媽,請您?”(練習說話)
五、我們學習了兩次對話,還有幾個自然段,看看它們還說了些什么呢?
邊讀邊找,同桌研究交流。
1、教學“別難過,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來信!”“不,不會的!”
2、 “難過”是什么意思?
3、小松鼠為什么說小青蛙一定能收到信?
4、指導朗讀第三次對話。
5、教學“高興極了”。
六、小青蛙終于盼來了朋友的信,我們和小青蛙一起大聲地讀信。
1、在這封信中,小松鼠想告訴小青蛙什么?
2、你們看,后面有個省略號,是說小青蛙沒有念完,那后面還會寫什么呢?
3、你覺得小松鼠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嗎?
4、還有誰會感到快樂?
總結:小青蛙得到的幫助是幸福的,而小松鼠和蝸牛幫助了小青蛙是快樂的。它們給小青蛙寄去了一封什么樣的信?
《寄給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中講的是動物之間友誼,一下是對本課的反思:
成功之處
1、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進入課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能干。 “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學生們興趣盎然,一下就猜出是青蛙。然后我對學生說:“小朋友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出來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只小青蛙的故事。”隨機板書課題:寄給青蛙的信。大家齊讀兩遍,質疑: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誰給青蛙寄信?一封怎樣的信?它為什么要給青蛙寄信?”老師夸道:“這個問題問的真好,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個問題去讀讀課文吧!就這樣,孩子們帶著質疑,懷著好奇心,自由地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并要求圈出生字。通過“問一問” “讀一讀” “找一找” “說一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明白了小鴨子是為了讓好朋友小青蛙不再傷心難過、得到開心快樂,才給小青蛙寫了這封信。
2、反復朗讀,感悟、理解
語文教學的精要所在,就是讀。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教學中,我抓住課文中的三幅插圖:“青蛙等信” “小鴨寄信”青蛙收信“三個不同的情景,小青蛙不同的表情,重點體會它由“難過”到“開心”的變化。抓住“難過” “傷心” “安慰” “興高采烈” “快活”等詞語,反復指導學生朗讀,采用“示范讀”“齊讀”“分組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的朗讀方法指導學生多讀,一遍一遍地讀----從讀通到讀順,再讀出感情,讓學生讀一遍有一遍的收獲,走進這個童話故事,體會朗讀的快樂。
課文的最后一段中,小鴨說:“看見你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這句話是全文的'理解的重點和難點,這句話,讓學生反復地讀,反復體味兩個好朋友彼此得到的快樂,最終懂得:小鴨子關心朋友的心愿,那就是:“能給朋友帶來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
3、聯系生活,談體驗
課文結束后,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親身體驗來談談:你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好朋友的?分小組交流一下,同學們討論得還挺熱烈。有的說好朋友是怎樣幫助自己的,有的還說出好朋友對自己不友好的事。
4、實踐活動,小練筆(下一課時進行)
在班上舉行一次“XX,我想對你說”的好朋友談心會,鼓勵孩子們多與好朋友交流,多給予好朋友關心,讓孩子們從中體會得到交流的快樂。之后,讓孩子們像小鴨子一樣,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一封信,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
不足之處
1、分角色朗讀指導的時間少了,部分學生還弄不明白自己的角色,該讀的不讀,不該讀的卻讀了,整個朗讀過程顯得有些亂,朗讀的效果不夠理想。
2、在給好朋友寫信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還不知道怎么寫?寫些啥?就照著小鴨子的信抄了一遍,這是感到很遺憾的地方。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黃山奇石樂本文主要介紹黃山仙桃石,猴子的海景,仙女的方式和金雞叫的天堂這四個巖石。由于課堂條件的限制,多媒體不能應用,學生在文本中的意識形態和情感理解有一些困難。
在黃山的奇異而有趣的'經歷中,我讓學生通過想象力和閱讀理解。讓學生從閱讀和自己的想象中體驗黃山奇石樂。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教師的正常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演示兩個后,學生可以嘗試閱讀自己的文字,自己感覺的思維和感覺的文本。
最后,我讓學生模仿其他巖石中提到的最后一段的文字模仿,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感覺更多的黃山奇怪和有趣。
不足,在教學,教學新詞或一些拖延,鏈接設計不是很玩。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語文課本《小鷹學飛》這一課,主要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是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盡頭,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抓住語言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小鷹三次飛行時不同的心情。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抓住“高興、喊、已經、啦”這些詞,結合圖片、動畫,再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小鷹當時高興、滿足的心情;在教學第三段時,又通過朗讀,抓住“又高興、喊、真的”等詞語體會小鷹此時自滿、得意的神態;在第五六段時,讓學生抓住“鼓起勁、拼命向上飛、飛呀,飛呀、急促地喘著氣”讓學生體會小鷹在老鷹的兩次教育下,已經有點謙虛了,對于自己是否會飛也存在疑問了。經過這樣的朗讀指導,學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而且掌握了如何讀準語氣語調的方法,邊讀邊悟,以悟促讀。第二抓住小鷹三次學法,引導學生明白文中的道理。讓學生看著板書,回想小鷹三次學飛時說的不同的話以及老鷹的話,體會到小鷹在不同的高度時的態度以及老鷹的回答,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明白小鷹在老鷹的教育下,變得虛心好學,明白學習是永不止步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永遠前進,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但是在教學時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我注重以讀促悟,但在教學環節中,沒有進行學法的指導,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其實在復習完詞語后,就可以向學生提問:課文中的小鷹一共學了幾次飛行?第一次學得怎么樣?然后提醒學生句子中的標點符號的變化,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品位,老師還可以適當地補充、引導、糾正。特別是小鷹第三次飛行時說的話,只引導學生知道人在什么時候會“急促地喘著氣”,并沒有讓學生試著“急促地喘著氣”來說說小鷹的話,個別指導不到位。還有一點是老鷹的話“孩子,你往上看!”對于這句話,我在備課時也沒有在意,只是一帶而過,其實“孩子”這個字在這句話,這個氛圍中有很多種含義,有表揚、贊許、夸獎、希望、安慰、高興、滿意……因而老鷹的這句話也并沒有好好指導朗讀。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1.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夜書所見》原文
夜書所見
【作者】葉紹翁
【朝代】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注釋:
①見:古同“現”,出現,顯露。
②蕭蕭:風聲。
③客情:旅客思鄉之情。
④挑:挑弄、引動。
⑤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又叫蛐蛐。
⑥籬落:籬笆。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2.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夜書所見》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一)觀察課文配圖
1、圖上都有什么?(兒童、牛、大樹、蟬)
2、仔細觀察圖畫,看看這個兒童是什么時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導學生抓住兒童的衣著及牛和兒童手上的鞭子的聯系,明白這個兒童是古時的一個放牛娃。)
3、圖上的兒童在干什么?(指導觀察兒童的表情,初步體會牧童看見樹上的蟬時的心情。)
(二)揭題,解題
1、解釋題意: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于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切給一個叫袁枚的詩人看見了,他就寫了一首詩,叫“所見”,意思是說詩中寫的內容是自己親眼看到的。
2、出示課題:“所見”,讀題。
3、介紹作者:袁枚,清代詩人,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讀詩歌,理解課文
(一)初讀課文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卡:
(2)注意翹舌音,前鼻音:振蟬
3、教師范讀。
4、看插圖,讀詩句,想想每句詩說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讀得好的學生讀全詩。要求學生邊聽讀,邊看圖,思考:起初牧童在黃牛背干什么?后來呢?
(指名讓學生試著回答問題。牧童開始在黃牛背上唱歌,后從牛背上下來了,站在那兒想捉蟬。)
(二)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1)用自己的話說說前一個分句的意思。通過觀察圖使學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黃牛——牛的一種,角短,皮毛黃褐色,或黑色,也有雜色的,毛短,常用來耕地或拉車,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讀整個詩句,查字典說說“振”“樾”的意思。
振——振動;樾——樹蔭
教師補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樹林。
(3)用自己的話說說后半句的意思。(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里振蕩。)
(4)讓學生讀詩句,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齊讀第二句,并看圖,說說圖上的牧童在干什么,與第一句說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著重指導學生觀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個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說說“欲”“捕”在詩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鳴叫的知了。)
(3)讀全句,想一想:牧童聽到廣蟬的叫聲后,怎樣做的呢?
“閉口”在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從牛背上迅速跳下來,站在樹下。
理解“忽然”一詞在詩中的意思。(騎在牛背上唱歌時,忽然聽到蟬叫聲。)
(4)讀詩句,用自己的話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三、齊讀全詩
四、敘說詩意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熟讀全詩。
2、說說下面幾個詞語的意思。
振,欲,捕,鳴,閉,口,立
二、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全詩,說出詩意。
1、看插圖,講圖意。
2、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夏天,一個牧童在樹林中騎著一頭黃牛高聲歌唱,知了在樹上叫著。牧童聽到了知了叫聲。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樹下,望著樹上的知了。)
三、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1、指導讀第一句詩。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心情。
指導讀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2、指導讀第二句詩。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忽然閉口立”使我們想到了什么?(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貫注地盯著知了。想象牧童的動作,他踮起腳尖,身子向前傾,雙手輕輕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準備。想象牧童的內心活動,他不住盤算怎樣抓知了。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產生“屏住呼吸,別驚動了知了,趕快捉住它”的.感覺。)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四、背誦全詩
五、分析指導字形
1、比較字形。振——晨,蟬——彈,忽——物,閉——閑
2、重點分析、記憶字形。
欲:左邊是“谷”,第四筆“捺”改為“點”,右邊是“欠”,不是“文”。
所:左邊不要寫成“戶”。
3、指導書寫。
六、總結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3、學了這首詩,你覺得這個牧童怎么樣?(活潑可愛,愉快、頑皮)
3.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夜書所見》教案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設計理念:
1、感受詩的韻律美,培養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
2、以讀為本,熟讀成誦。
教學難、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的感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掛圖,課文朗讀磁帶。
2、生字卡片:《夜書所見》詩句字條。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學生自由背誦已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的“書”是什么意思。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出示掛圖,觀察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深夜/籬落/一燈明。
5、借助字典和詩后注釋,理解詩中詞語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處。
6、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四、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
(1)引導學生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3)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問題,教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2、聽課文朗讀磁帶。
(1)邊聽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指名描述畫面,其他同學說說是詩中的、哪一句,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3)再聽錄音,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1)把握詩的節奏。
(2)教師范讀、領讀。
(3)學生自由讀、齊讀、小組競賽讀、個人表演讀。
(4)背誦古詩。
各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將學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詩句的意境中。
五、作業
1、練習寫生字。
2、背誦古詩。
4.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夜書所見》教學反思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它寫的是:詩人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不僅回憶起自己得故鄉和童年生活。于是那種郁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感所代替。全詩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學習這首詩要讓學生感受詩歌的優美音韻、完整得意境和蘊含其中的美好情感。依據這個教學目標,我是通過讓孩子們反復的讀來體會詩歌得意境和美的。
具體的教學環節是這樣的:我先按照題目的意思板書了夜、書、所見,讓孩子們借助詩文和課下的注釋來弄明白這樣板書的目的。接著就是讀詩。由于這是一首思鄉詩,讀的時候語速要慢,感情稍低沉。在這我借鑒了一下別人得經驗。給孩子們簡單插入了一些平仄的知識,告訴孩子們每個節奏中最后一個字讀的時候要慢些,音拉得稍微長一些。我先范讀,引導孩子讀好第一句。后讓孩子們配合我的手勢去讀,把快慢、節奏讀出來。然后我從“動客情”入手來感悟詩歌的意境。是什么牽動了詩人得感情?客游在外得他會想些什么?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和孩子,他又會想些什么呢?引導孩子們去想象,去體會。最后我適時地進行了延伸,在浩瀚的詩國里,思鄉、思親歷來都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詩人通過詩歌來抒發他們心中的離愁別緒。這樣的詩也有很多,同學們不妨課下去收集一些,來感受一下。
縱觀這節課,優缺點并存。
1.本節課我覺得的成功是孩子們的讀書。他們不僅讀出了詩歌的輕重緩急,還把自己的感受也讀了出來。看來有時的一些想法是完全可以在孩子們身上實現的,關鍵在老師的引導。我就是和鄭州的那個老師一樣,配上手勢,讓孩子們根據手勢來讀書。雖然沒有大家做的那么完美,但讀的效果還是有一點點的。由于孩子們很好奇,詩歌還可以這樣得讀,他們都很興奮,反復誦讀,沒有覺得很厭煩。注意力也很集中。前面大量的讀書,也為后面理解詩歌做下了鋪墊。孩子們的理解也很好。看來還是得讓孩子們多多讀書。
2.不足也有很多。由于讀書的時間太多了,課堂的時間畢竟有限,本節課的內容沒有完成。只是理解了一點。時間得把握不好,我的課堂調控能力不是很強,以后還需要多多努力。讀書和課堂這兩個方面該怎樣協調在一起呢?我真的好好反思反思。還有課堂上的語言還是顯得過于瑣碎,不簡潔,不像別的老師上課干脆利落。評價語也是干巴巴的,就像我這個人一樣。
總之,語文課堂上我也在努力地嘗試,努力地為孩子們語文素養的提高積極地實踐。不足也肯定不少,但我會努力的。
5.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夜書所見》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了《夜書所見》這首詩。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學古詩《夜書所見》,我注重了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讀,如:教師范讀,小組、男女賽讀,以游戲形式激發朗讀、誦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在學生充分誦讀中“心入于境,情會于物”,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進學生對古詩優美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師生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
在教學中,注重把握詩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語言,引導其展開想象,讓學生投身其中,想詩人所想,感詩人所感。在教學第一、二行詩時,我讓學生想想:蕭蕭秋風吹下梧桐葉,送來陣陣寒冷,江面上也吹來了秋風,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假如你就是這個獨自在外地作客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有了這樣孤單寂寞的心情就會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我請班上的外地孩子談談:當你們當離開家鄉來威海讀書,你們想家嗎?你想起了誰呀?這時,學生那根思鄉的弦被觸動了,通過自身的感受,從中理解了“動客情”,體會了詩人的真實情感。
我還重視了背誦積累,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朗讀古詩不僅是語言的積累,還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積累。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1、小學二年級語文《包炮苞飽泡》原文
bāoshūbāo
包書包
bāohuābāo
苞花苞
bǎobǎomǎn
飽飽滿
pàohuǒpào
炮火炮
pàoshuǐpào
泡水泡
shuǐ xià liǎng tiáo xiǎo jīn yú,shuǐ shàng liǎng duǒ hé huā bāo。
水下兩條小金魚,水上兩朵荷花苞。
xiǎo jīn yú tǔ pào pao,hé huā bāo liě zuǐ xiào。
小金魚,吐泡泡,荷花苞,咧嘴笑。
2、小學二年級語文《包炮苞飽泡》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認識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讓學生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學會生字,正確書寫: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書安排;識字8。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擴詞、加偏旁組詞。
課外:朗讀、背誦韻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二、學習聲旁“包”
1、出示書包,學生回答,引出“包”。
2、板書“包”。
三、學習4個象形字
1、看圖啟發。
(1)圖上畫了些什么人?(相機出示生字新詞)
(2)圖上的同學,正將“包”字與哪些偏旁組合?
講解:“包”是聲旁,其他是形旁。
2、學習生字。
(1)“包”加上“火”變成“炮”,“炮”可以組什么詞?
(2)“包”加上“艸”變成“苞”,“苞”可以組什么詞?
(3)“包”加上“饣”變成“飽”,“飽”可以組什么詞?
(4)“包”加上“氵”變成“泡”,“泡”可以組什么詞?
3、齊讀生字新詞。
四、指導練習寫字。
1、出示范字,讓學生觀察。
2、分別指導。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寫。
五、作業
1、抄寫部分詞語。
2、練習讀兒歌。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給“包”找朋友。
2、讀生字新詞。
二、學習兒歌
1、借助拼音自由讀。
2、教師范讀。
3、指名讀,正音再練練。
4、觀察插圖,讓學生說說看到的景色。
(1)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2)按照順序連起來說一段話。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練寫生字
1、指導觀察:滿、吐、嘴。
2、重點指導:滿、嘴。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寫。
四、課堂練習
1、擴詞:
滿()()()
嘴()()()
2、加偏旁組詞:
包()()()()()()
3、小學二年級語文《包炮苞飽泡》教學反思
本課是偏旁和形聲字歸類識字,課文由插圖、生字組成的詞語。主要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我認為,上好這堂課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積極的自主學習,在學習中創設情境。因此,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很注重這一點。首先我通過創設情境,識字、識詞,從而讓學生認識了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其次,在詞語對比后,我先讓學生在兒歌中找一找那幾個字,同時說出了他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這樣孩子就很快知道這些字和偏旁的意思了,在情境中指導孩子認識這課生字時,幫助學生在掌握了比較中理解,理解中記憶的方法。最后讓孩子自己去觀察、探究、發現,引導孩子自己觀察發現這些字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主要是從字音、字形上引導分辨這樣的識字教學比較有趣味性。
當然,在教學中難免也有疏忽的地方,教學的重點不夠突出,在指導孩子學習生字的時候關鍵是讓他們自己掌握規律,可能要比老師一位的講解要好的多。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一、多層次地朗讀,在朗讀中感悟
這是一篇童話,而語言生動,想象豐富是童話的一個顯著特點。這篇文章也是如此。全文以小露珠從夜晚來到人間到早上歲陽光的照射而升騰、消失這段時間內的語言、動作來刻畫了小露珠外表美心靈更美的可愛形象。
對文章的第二段教學,我充分發揮朗讀在理解課文內容上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先自己朗讀,找出小露珠來到了哪些地方?碰到了哪些小動物?初讀了解課文內容,對關鍵詞語我讓學生邊演邊讀,談談為什么這么讀?抓住“蹦到”、“爬到”、“落到”來體會不同小動物的不同特性,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小露珠的外表美、心靈更美,這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而對于這一篇語言清新的文章,如果我們用煩索的分析,勢必會削弱本身的美感,學生似是而非被動接受了那些知識,因此在第七自然段的教學時,我就緊扣“笑著”兩字,讓學生面帶笑容來讀,思索:生命即將消逝,為什么可以如此瀟灑?反復誦讀。從而悟出小露珠的高尚品質,同時通過引讀體會大家依依不舍的`心情。整個教學設計,都試圖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感悟。
二、找尋文章的空白點,尋求學習的臺階
文章的空白點是指文章中沒有寫出的,但卻是我們發揮想象可以體會到的,如果我們在空白處引導學生思維、想象,將有助于我們理解課文內容,從而降低學習的臺階,突破難點。因此在設計中,在第二段中,我設計了小露珠又來到哪些地方?碰到了哪些小動物?他們是怎么贊美小露珠的?進一步體會小露珠言語美、外表美。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07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3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反思03-31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6-11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精選】07-04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精選)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