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優選)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
《紀念》是以“愛護”為主題主體課文,這篇課文借動物給自己造小亭子留什么紀念為故事,告訴學生:最珍貴紀念不是刻上什么字,而應像小刺猬那樣在亭子周圍種上花草,愛護它、美化它。讓學生從小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筑物的良好習慣,同時掌握課文中優美的詞語和認讀部分生字。本篇課文有兩幅插圖,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為了達到教學目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利用教師談話和觀察圖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觀圖中很有興趣進入課文的學習。在觀察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聽、看、認、貼的活動中,借圖認識部分生字,滲透看圖識字,并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為學生熟讀課文和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在識字游戲中,充分利用動物卡、鮮花識字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讓學生在享受中體會識字的樂趣,從內心激起自主識字是愿望,達到識字是目的。
3.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互讀、互學、互評中,進行互相幫助,互相評價。在互讀、互評中發現別人的優點,指出不對的地方,使學生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技巧。
4.在課后拓展中讓學生收集有關動物、植物的圖片制作剪貼報,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了解有關動物、植物的知識,滲透環境保護的教育,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5.在參觀公園,為公園的動物、植物寫保護的標語,是結合實際教育學生,保護環境,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2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在指出:“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盡管讀者對此話解讀角度不同,見解多元甚至迥異,但有一點無庸置疑:文學創作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方顯“生氣”而達“高致”。備課亦是如此。面對豐富多彩的文本如何“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讓課堂充滿智慧的靈光?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教學《迪》(《迪斯尼和米老鼠》一課的簡稱)課,當我按照自己的設計講完以后,我覺得自己的教學還應該再完美和改進一些,就是應該再“洗一洗”課。
一、再洗一洗導入環節。
導入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知道迪斯尼是《米老鼠》動畫片的創作者。相機學習“尸字頭兒”積累“尸字頭兒”的字。所以整合一下環節如下:先出示動畫片《交響樂》引導學生欣賞。引出“你最喜歡哪個動畫形象?使學生的交流更有指向性。學生可以喜歡打擊樂的唐老鴨,可以喜歡滑稽的高飛,可以引導:那個出色的指揮家是誰?板書米老鼠。再引出迪斯尼,識字并讀課題。“尼”字是本課一個重要的生字,要求認清字形,分清字意,還能正確規范地書寫。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在哪里見過這個字,學生回答“尼姑”“尼古丁”體會尼古丁是一種有害的物質。你知道哪些“尸字頭兒”的字?學生回答不出來的時候,教師板書:尺,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繼而學生找到了:盡、尾、居、屎等。這是我認為這節課的第一個成功之處。通過這樣整合環節,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受到動畫片的精彩,為進一步學文打下了基礎。
二、再洗一洗初讀環節。
教學環節是這樣的,教師故意刪掉兩個詞,使學生體會到這兩個詞是第一段的好詞,現在我想把這一環節省去。因為我感覺到這兩個詞只要認讀一下就可以,如果指導朗讀的話,可以放在第二節課。課文比較長,教師范讀前兩段,讀得聲情并茂,請預習的同學讀第三段。給預習的同學一個展示的機會。我現在還是肯定這一設計的。學生自讀后圈畫出生字,由于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有部分學生圈畫生字有困難,所以我要求預習的時候,先用鉛筆圈畫出生字,課上再用彩筆圈一遍。同桌互相認讀一下預習的生字卡片。生字卡片的正面寫的帶拼音的生字,背面是給這個字組兩個詞,自已做卡片,是預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不會組詞,可以請教家長或查字典。這一環節的設計有幾個問題是需要思考的:一是學生裝的預習卡片上出現錯字怎么辦?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卡片還應該有個集體交流的過程。這是學生自主識字的過程,還應該鼓勵認字或說字形。總是要激勵學生自主交流的興趣,提高自學能力,并指導交流的方法。
三、再洗一洗識字環節。
這部分主要是采用了隨文識字,教師出示相關的句子,結合具體的語境再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并隨機認識幾個重要的生字。比如“非” 和“互”并積累相關的詞語,這些都是今后的教學中要發揚下去的地方。尤其是字理識字,體會漢字的構字特點,有助于學生理解字義。其中指導理解“失業、主人公、卡通片、動畫大師”比較到位,但理解“偶爾”一詞,用了很長時間,我想如果讓學生再讀這句話,有個詞與“有時候”是一個意思,你能找出來嗎?體會到 “偶爾”的意思。從文中去找既節省了時間,也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四、再洗一洗朗讀環節。
教學中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我想指導讀重點段,并滲透讀書方法的指導,我想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式,這一點我還要堅持下去。但怎樣快速地讀懂讀好課文的重點段也挑戰著教師的教育智慧。在教學這一課,我引導學生從找動作的詞入手,這一點是有可行性的。特別是四位學生到前臺來表演可以看出這一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比較,學生就能體會出哪只“小老鼠”更可愛,并讀出小老鼠的'可愛。其中理解“小老鼠美美地吃著。”指名讀,并引導換詞體會,學生換成“甜甜地”“開心地”并加入到句子中讀一讀,教學效果是很好的。有一點不足就是我覺得如果引讀前,我先讓學生做一些自己所熟悉的米老鼠的動作,再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小老鼠的動作,這樣降低了難度,以免讓學生直接去找,因為有很多同學不清楚哪些是動作的詞,感到有困難。
學生讀文后也出現了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但教師及時的拋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迪斯尼失業了,這只小老鼠怎么辦?猜一猜,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又用講故事的語言講述了迪斯尼后來創作的過程,并出示了課文的插圖。現在看來這一設計是很獨特的。教師要善于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形象,似乎能聽到聲音。這貼近兒童的語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我會把這一長處發揚下去的。
五、再洗一洗寫字環節。
由于考慮時間的關系,指導寫字的環節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字在虛宮格中的位置,再范寫。但學生觀察字的時間比較短,給學生講評的時間也不多,所以我要再整合一下環節應該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靜靜地[寫字,寫字的時間至少保證在十分鐘,這一點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堅持貫徹。
以上是我對自己教學的《迪》課的“洗課”,通過自我“洗課”洗凈表面的熱鬧,使語文課堂扎扎實實,富有內涵,且充滿張力。立足于新課程,適應差異性,讓潛意識的“師生互動”剝筍似的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傾聽文本之召喚,敞開心扉言說,質疑問難生成。此外,在反思聚集“洗”出的文本重點,審視教學中的困惑,在質疑與反詰中不斷地建構,不斷地完善,使教學流程設計得更簡約、更智慧些,努力使語文課堂創生得更本位、更真實些,使學生能力的習得更高效、更快捷些。我想通過不懈的努力,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具個性和智慧。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3
在閱讀教學中,以“教師問、學生答”為主線的一問一答教學模式還占相當大的空間。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為了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地學習,教師應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習的“組織者”,把課堂時間讓給學生,充分地讓學生去讀文、思考、交流、表達、表演等。現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為例,談談幾點感想。
一、讀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方法。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采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朗讀、齊讀等,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在開始教學時,教師讓學生自由讀文,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了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了語感。
二、表演
表演是語文學習的實踐,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積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師讓學生按小組針對課文第三、四、五小節的內容進行演示排練。其間教師不斷深入小組,與組員共同探討。在這一個環節中,教師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語句,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里,在這基礎上,再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反饋給教師看。這樣,不但起到了積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為說話、寫作打下了結實的'奠基。
三、表達
表達是培養學生思維、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減去了教材中重復的環節,留出時間空間進行擴展閱讀,讓學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學中讓學生悟出課文是用童話體文體把知識寫出來的,積累了語言表達方式;在此基礎上,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課外閱讀——《尾巴的妙用》,通過填表格,書面表達出動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然后,通過簡單的模仿說話,了解并掌握另一種文體——介紹體;最后,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一種文體練習表達。教師創造各種表達的機會,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表達,而且有內容可說。
四、交流
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有充足的交流時間,圍繞課文的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表獨到的見解。由于學生思維的不同,對問題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過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師針對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還是自己掙斷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讀文、演示,取得共識。這樣交流,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后的幾點想法。就在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值得我們在今后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研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4
今天教學了《端午粽》這篇文章,本文是本冊書的第十篇文章,本單元圍繞“家人”這個主題,編排了四篇文章。《端午粽》這篇文章是關于傳統節日習俗的,生動的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通過講述傳統節日風俗,引導學生了解熱愛中華傳統文化。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細節決定成敗,我對今天所執教的課做如下反思:
一、字詞復習檢測效果好。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礎。字詞教學一定要達到字不離文,文不離句,句不離段。在復習字詞時,我采用“賽龍舟”游戲,讓所要復習的生字以詞語的形式呈現出來,接著提高難度,把所學的`生字用一段話串連起來,這樣不僅達到了復習的效果,還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提升。
二、讀好長句子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本課的長句子主要在第2、3自然段中出現,這兩個自然段要加強對長句子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讀好長句子的方法。學習這兩段的時候,我和學生接龍讀文,男女生接龍讀文,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使學生輕松地掌握了長句子的朗讀方法。
三、需要改進的部分:
學完一篇文中應該整體感知,這個環節當時沒有考慮進去,是一種缺憾。教師首次在范讀某個段落時,學生應該靜靜地聽,聽準字音,然后再去感受文中動詞的美妙之處。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
不要再讓“司馬光”砸“缸”了
記得以前,每次教學完《司馬光》后,我總是在拓展延伸階段問:你還能想出其他好方法救出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此問題一經拋出,小朋友們便嘰嘰喳喳地連比帶劃談論開了。可,每次在班上匯報交流時,小朋友們的臉上便會被沮喪之情籠罩著。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孩子年紀小,思維較單一,提出的解救方法不成熟,跟司馬光的"砸缸"作比較,還是遜色多了。小朋友能不沮喪嗎,連老師也覺得異常掃興!可憐我就這樣悻悻地教了一年又一年。
這學期,我再教《司馬光》一文時,大膽作了新的嘗試。
師:小朋友,喜歡司馬光嗎?為什么?
生1(邊掰著手指頭邊答):我非常喜歡他。第一:他勇敢,別的小朋友都哭呀,喊呀,他一點都不慌;第二:他聰明,懂得用石頭砸破大水缸救出小伙伴。
生2:我覺得司馬光是個善良的好孩子,平時肯定很喜歡幫助別人,我喜歡他。
生3:司馬光看起來年紀跟我們差不多,卻比我們強多了,我真佩服他!
師:老師也跟大家一樣喜歡司馬光。不過,陳老師相信如果咱班的小朋友當時在場,一定也能想出那么棒的辦法來呢。想不想試試,看看自己在困難面前是不是也能跟司馬光一樣,做到不慌張,能動腦筋想出好辦法呢?
(在老師鼓勵性語言的`激勵下,小朋友的情繳被調動起來了。"我們想試一試""老師,你快說嗎""我們肯定不比司馬光差"等等的喊聲充斥著整個班級。我心中暗自竊喜。)
課件出示:
出示畫面:在放學路上,有一位小女孩突然間鼻子出血不止。
(畫面出現在屏幕上后,小朋友的小嘴巴就沒有合攏過,嘰嘰喳喳地與小伙伴們討論著,熱切地提出自己獨特的解決辦法。在班上交流,我一邊傾聽一邊暗暗驚嘆著:小朋友真是"小人鬼大",不可小覷。)
代表1:我趕快把她扶住,讓她把頭抬高,拿出干凈的紙巾幫她擦掉流出的鼻血。
代表2:可這么做鼻血還會流出來嗎?有了,讓她把中指朝上舉,健康課的張老師說這樣鼻血就會慢慢地止住了。
代表3:我不同意XX的做法讓她把頭抬高。頭一抬高,鼻血不就會流進嘴巴里嗎,惡心極了!我倒覺得如果小妹妹的鼻血這時還止不住的話,咱們可得趕緊問清電話號碼打電話到她家里,請她的爸爸媽媽馬上來接她。
代表4:小妹妹這時肯定是又害怕又難受,我嘛,我是大姐姐了,我得先幫她脫書包拿在手上,再好好的安慰她,行嗎?
(說到動情處,這幾個小朋友禁不住手舞足蹈起來。見此情景,我想請幾代小朋友上臺進行情境表演。沒想到這隨思隨想的環節,很快把本堂課推向了高潮。)
臨下課之前,我還請小朋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曾遇到過哪些困難或危險,自己又是怎樣化險為夷的。教室里又沸騰開了,一朵朵智慧的火花綻放異彩:
生4:(靦腆地微低著頭):我,我……有一次,我不小心一腳踩到了家里的小花貓貝貝的長尾巴上,它一轉頭狠狠地咬了我一口,腳背上頓時留下了幾個深深的牙印,還滲出了點血。我趕緊走水池邊,打開水龍頭拼命沖洗頭傷口,傷口被沖洗得干干凈凈的。我趕緊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還帶我去打了預防針呢。
生5:上學期吧,那時我剛入小學沒幾天,有一次,在上學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陌生的哥哥,他要我把口袋里的零錢交給他,我壯著膽子跟他說我哥哥快過來了,錢在他那兒你自己跟他要吧。奇怪的是,這位大哥哥卻大步走遠了,錢也不要了。可我--哪有哥哥呀!……
真沒想到不讓"小司馬光"繼續"缸"后,反而涌現了機智勇敢的小司馬光!
教完這堂課后,我深深地悟到了:
其一:教材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應積極開發課外學習資源,引導學生走進社會,在生活中學語文,悟語文,用語文,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其二:拓展訓練不是要學生鉆牛角尖,走死胡同,澆滅學生創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導學生在現有生活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積極思維,展開想像,大膽創新,展示個性。
其三:教師要敢于跳出編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維定勢的"套子",帶領學生大膽地進行改革創新。允許教師根據對教材的獨特見解,靈活運用教材,處理教材。我想,這也是編者愿意、樂意看到的。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6
第7課《棉鞋里的陽光》有8個小節,相比前面的課文,不但篇幅較長,不容易讀好,而且理解內容也有難度。在吸取了學習《看電視》一文的教訓后,我謹記“多讀方能自悟”的原則,幫助學生學好這篇課文,為學習下一課《月亮的心愿》打好基礎。
我至少花了將近20多分鐘的時間以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課文,并著力訓練他們最感興趣的分角色朗讀,讓他們初步體驗讀書的快樂。我也時不時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激勵他們:“你們讀書的聲音真好聽。”“你的聲音比以前更精神了,能讀好問句,真棒!”……在老師的鼓勵,同伴的夸獎中,孩子們讀書熱情比較高,搶著當眾表演朗讀。
在他們了解課文內容后,我就以“你喜歡誰?為什么?”引導學生用文中語句說明小峰是個好孩子,我相機板書“擺棉鞋在陽光曬到的地方、把棉鞋放回床前”,讓學生體會到小峰做事細心,再指導觀察插圖,練習說話,注意讓學生留意畫面人物的表情,指導他們把意思說清楚。同時聯系課文前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知道小峰的媽媽是個孝順老人的好媽媽。
以上學習環節進行得比較順利,因為給予給孩子的讀書時間很充足,讓學生真正進入故事情境,和老師一起與文本對話,這真是驗證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再想一想,覺得自己組織讀書的方式也有待改進。雖然大多數孩子開始喜歡朗讀,學會了和同桌合作讀書,互相正音,但是除了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外,得多運用競賽的方式,激發起孩子們你追我趕的上進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不斷提高朗讀水平。
的確,一年級學生學習語文,關鍵是要學好字詞,對于閱讀教學,就應該在寬松的環境下,有充裕的`時間盡情朗讀,不為別的,只為培養讀書興趣,提高朗讀的積極性,那么,所有他們該理解的問題,能感悟的內容,也都通過朗讀解決了。只要自己今后能繼續強化這方面的認識,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語文,應該是很輕松愉快的事情。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7
《春筍》一文寫的是在春筍在美好的春天來臨之際,破土而出,旺盛生長的情景,熱情贊美春筍不怕困難,頑強向上的生命力。全文共兩個自然段,第一段寫春筍被春雷喚醒后,紛紛出土的景象。第二段寫春筍出土后,頑強向上生長的情景。
這篇課文,雖然簡短,但是讓學生完全進入角色,充分理解春筍的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頑強的生命力,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創設情境,以讀悟情。
《春筍》這篇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以詩一般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春筍在美好的春天到來之際破土而出、旺盛生長的情景,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教學設計做了如下嘗試。
一、利用實物突破難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春筍穿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在課堂上我將一個從菜市買來的春筍,讓學生近距離的觀察春筍那尖尖的腦袋,胖胖的身體,淺褐色的外皮……然后有用刀將春筍春筍的“外衣” 一層一層地剝去,那“嫩生生”的筍肉。孩子們直觀地感知春筍的鮮嫩、細膩,當然會發覺春筍很像里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新生的娃娃。
二、口語訓練發揮想象
課文開頭寫道:“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在讓學生模擬了春雷的.聲音以后,我說:“那,雷公公是怎樣喚醒春筍的呢?誰來做雷公公叫一叫?”孩子們一聽,興趣來了,紛紛要求做雷公公。
一生這樣叫:“春筍,春筍,快醒醒吧。春天來了,快來看看春天吧,它多美呀!”
一生這樣呼喚:“春筍,春筍,快出來!快出來和朋友們一起玩兒。”
一位小女生,用很輕柔的聲音說:“春筍,春筍,快醒醒!快醒醒!春天來了,它在等你出來呢!”
看!我們孩子的語言就是這樣貼近生活而富有童趣。接著,我讓孩子們都做雷公公來喚醒春筍,愿意怎么喚就怎么喚。
三、動靜結合、激發情趣
在雷公公的呼喚下,春筍破土而出了,文中這樣寫道:“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這個地方,我試著讓學生來演一演。
我隨手拿起一張廢紙和一支鉛筆,對學生說:“小朋友,這張紙代表地面,這支鉛筆代表春筍。誰能來表演‘沖破’的意思?”一個學生走上來,手拿鉛筆放在紙的下方,慢慢地把紙給頂破了。應該說,他的演示是正確的,他們理解了“沖破泥土”的意思。
“那,掀翻石塊該怎么表演呀?”我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一個人就是一個春筍,書包當石塊壓在頭上,學生作出使勁的表情,將掀翻的動作做得惟妙惟肖。
上述教學設計,旨在通過直觀教學,使有限的教材內容再生無限,為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供廣闊的空間,以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
本課我采用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朗讀教學。通過師生問答游戲,生生問答游戲,你來說我來猜,開展朗讀比賽等富有趣味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本課的韻律與節奏。同時,在采用不同方法問答的時候,能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在充分的誦讀中,不僅解決了背誦任務,同時也對祖國的姓氏產生了興趣,從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總結概括了文中介紹姓氏的各種方法,如:漢字拆分法(組合法)、說偏旁法、組詞法等。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主要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習漢字的興趣。在學習“許、徐”兩個姓氏時,我舉了兩位老師的例子,學習復姓時,我還聯系到了諸葛亮、司馬光、歐陽修等歷史人物,同時還補充了趙姓為什么排第一的趣味小故事,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孩子們探究學習課外知識的欲望。
總之,在教學中永遠不會做到盡善盡美,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讀的還不夠充分,姓氏了解的還太少,學習氣氛不夠活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注重提升個人素質,讓自己的課堂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9
《四個太陽》是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5》的第一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小孩子畫了四個不同的太陽,給人們帶去歡樂的.故事,成功之處是從課文里我們體會到了小主人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0
一、以讀為主,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取感悟,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閱讀中體驗,入情中感悟。閱讀教學以讀為主,詩歌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從“讀會”到“會讀”的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讀書的意識,本案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進入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激發了學生對北京的向往,表達了他們對祖國首都的熱愛之情。學生們在朗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這句話時或快或慢或輕或重的自主獲取,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個鮮活的充滿了靈性的生命體。
二、適時拓展,有效地開發了課程資源,構建了美妙的課堂
充這些圖片、資料充分展示出來,就直觀形象地展示了我國首都北京的美,這樣就更加激發了學生對北京的向往,實現了語文課與生活的不痕對接,同時也體現了讓語文課堂情景化、生活化、審美化的教學理念。從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們感受到學習的個性和精神的自由釋放,純真感情的自然流露,愛國情感也在無形中自然升華。
不足之處:
課堂上感覺學生與老師配合不是很好,因為教的是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自控力較高年級要差,面對枯燥的學習,容易疲倦,因此老師的充分調動就尤為重要。備課時不僅要備課,還要備學生,要控制時間,避免學生疲勞,應突出趣味性教學,比如說,在識記生字時,編一些的有趣的兒歌用或游戲等形式互動讀記生字,在讀文及重點句子時,運用其他方法讀,重點放在朗讀指導上。
比如說在揭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之后,我可以換種方式:讓我們的男孩子從心底里大聲地讀——:女孩子們甜甜地對北京說——:我們懷著對北京無限的熱愛一起說——!讓學生多種形式的讀中悟、體會感情,最后讀出感情。還有就是在寫字時老師講的過多,留給孩子們自主發現學習的時間少了點,所以很多孩子在寫字時沒有按正確格式去寫,顯然寫出的字不是很規范。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針對自己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通過拓展延伸,補充材料,使課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過你讀懂了什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適當的補充課文內容的介紹,不但能讓學生更多的對課文的了解,更能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延續。達到“課已盡,而意未了”的境界。總的來說,課堂是藝術,需要我們去不斷改進加以完善。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1
課文
春天 春風 春雨
柳樹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識字1》是一篇圍繞春天的韻文,將12個詞語分為四組,排成四行,隔行押韻,容易誦讀記憶。而且每組詞表示同類,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課文還配有相應圖畫,形象再現了詞串所表現的事物,使識字、識詞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本課的重點是識字、寫字。
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孩子們欣賞圖片,并看圖說詞語,這些圖畫非常漂亮孩子們很喜歡,而且通過預習后學生對韻文中的詞語并不陌生。在單個認讀詞語后再一行一行的`認讀,最后到整篇韻文的誦讀,整個讀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始終把握一個基調,那就是讀出春天的美。如何讀出美就是頭腦中有畫面,想象畫面讀。
在教學生字時,我盡量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記住這個字形,讓他們嘗試編小兒歌或者打字迷的方式識記生字。因為是第一次嘗試這樣教學生字,所以我給學生一個示范,如“春”:三人一日。經過老師的引導,一些有趣的字迷從孩子們的口中源源不斷流淌出來,“芽”:牙齒上長草了。“谷”:八人一口。“布”:毛巾被風吹歪了、、、、、、、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興趣很深厚,這樣識字比以往老師在前面一筆筆教書寫效率提高了很多,這樣識字孩子們應是經久不忘的。
本課的生字很多,共有10個生字,在第二課時花了大半的時間放在識記生字上面了,在后面讓學生用文中的詞語說話只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了,沒有進行比較扎實的訓練,是一大遺憾。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2
《好事情》這是一篇兒童故事。故事告知我們,要實現美好的愿望就應當付諸行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本篇課文的教學,我立足于新課改理念,使學生能在快樂中,更好的知道課文內容。
一、隨文識字,鞏固生字
針對本課滲透性識字較多的特點,在本課的生字教學上,我在學生掌控詞語的條件下,再引用多種識字方法,如換偏旁法,數筆畫,找朋友,熟字帶生字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形象性的記識生字。但鑒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及認識特點,我在學生識字的基礎上,二次采取隨文識字,將識字與瀏覽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課堂內有效掌控生字。雖然花的時間多了點,但是學生卻可以當堂解決生字,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二、引導答疑,知道課文
本課的難點是,讓學生從課文中明白做好事情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學生如果僅是讀讀課文可能沒辦法完全知道,或者到達情感的激蕩。因此,我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交換,在交換的進程中,引導答疑,進而知道課文,升華情感。在課堂中,我讓學生討論“帶馬莎去玩,給小狗喝水,幫奶奶刷碗,這些事如果尤拉去做了,算不算好事情?”學生經過討論后,一致認為是好事情,但是他們可能還不明白這些事都是身邊的'小事。所以這時老師就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了,師必須引導學生去認識“為何尤拉不做這些事情?他的想法對不對?他做得對不對?”這些問題的背后老師稍加總結歸納一下,學生的情感便得到升華。
另外,在本課教學上,我還重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如讓學生用“如果,我就”說一句話。學生在知道課文及詞語意思的情形下,一句比一句說得好,說得杰出。但是本課的教學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生在知道課文時,多是教學方法采取不恰當,不夠吸引學生,導致個別學生的注意力煥散。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3
太陽對于學生并不陌生,可是不同顏色的四個太陽,卻是學生見所未見的。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結合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掌握,適時引導學生借助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內容,促進語言內化,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抓住文章內容充滿童趣、語言簡潔、優美的特點,圍繞著“動腦筋,有創新”設計教學,積極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讀入手,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善于表達的能力。
在課文學完,我設計讓學生畫畫,表達交流,把美術、音樂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強化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的良好結構。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4
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孩子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以歌曲導入,隨著一首《小烏鴉愛媽媽》的歌曲,創設與課文相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利用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內涵,在聽讀的基礎上自讀課文,這樣就排除了再讀文與識字上的過關難的障礙。借機讓他們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最讓你難忘?
同時,多種形式識記生字的方法,調動學生識記生字的興趣,把枯燥的生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并加深了學生的記憶交給學生評價的方法,通過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來提高朗讀水平。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的好習慣,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為理解課文內容,流利的.讀文奠定了基礎。
二、采取學生喜歡的多種方式理解課文
由于這篇課文,學生可能會對有些詞匯不太了解,要通過做動作、聯系上下文猜測、教師講解等方式讓學生理解。所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對于他們在理解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同桌互相傾聽對方朗讀課文,然后相互幫助和指導。說說同學讀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還有哪些地方自己讀得比較好,再互相說說自己朗讀時的體會。利用范讀,創設情景。
2.同學間互相講一講這個故事,同桌或小組同學互相補充,然后推舉一名同學在全班講故事。在朗讀或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和觀察,了解學生對課文的哪些地方理解較好,還有哪些地方在理解上有困難,要抓住時機及時指導。
三、課外擴展,引向生活
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學生帶著對課文的理解,課下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討論這個故事,然后同學間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的體會。
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與父母閱讀的過程中更加深了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情感。教育學生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好兒女。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難點是理解兩句諺語“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以下方面來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的。
一、初步了解漢字的特點,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識字7》第一部分是通過看圖會意識字,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學中,我逐個出示圖片和生字,讓學生圖文結合來認字,隨著一個個小人的出現,學生的興致也越來越濃厚,從他們的眼睛里我讀出了漢字的無窮魅力。這里書本只是一個引子,通過書本我們為孩子打開一扇窗,從而使孩子能樂于主動識字。
二、營造氣氛、明白道理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讓學生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兒歌意思的理解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第一二兩行的意思直觀,學生能讀懂,“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意思抽象,言不盡意,很難有明確的表述,光說讓學生心領神會,可怎么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我主要是通過故事、和聯系生活,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螞蟻搬青蟲》這個故事生動有趣,,透過小螞蟻的成功,認識了一群螞蟻的力量遠遠超越一只螞蟻,這是和團結合作密不可分的.,團結起來力量大,這就是“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學生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我重點指導了“眾”“群”“成”這三個生字,主要采用直觀教學和觀察教學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體現學生的合作學習。例如,在講完小故事后,可讓小組學生討論小螞蟻身上具有什么精神。學生讀的形式單一,還可以加上小組讀、同桌讀。就更能體現學生的合作學習。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4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6-20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8-09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6-08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優】06-20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優秀03-30
(實用)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7-07
[優秀]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7-07
[熱]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