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
本次校教研活動,我上的是一年級語文,內容是第一組課文中的最后一篇《爺爺和小樹》。在評課交流中,學校的其他語文老師對這節課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結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作反思如下:
首先,我覺得自己對這次活動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平時的課、批改和輔導更為重要,覺得這周的其他工作比較多,就忽視了公開課的準備。教案粗枝大葉,不夠詳細,不像低段的教案;課件上的課文內容沒有標注拼音,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沒有試上,沒能及時發現設計中的紕漏及時彌補;上之前沒有在腦子里把上的細節好好思考整理,以至課堂的隨意性太大,不夠精致和嚴密一堂精彩、有效的課,課前的充分準備是致關重要的,但因為我的認識不足而導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問題出現在課上,我想,這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其次,在選課方面,也存在問題。我班的教學進度現處在拼音剛上完,課文才開始上的階段。在上這節課之前,學生只上過一篇正式的課文,而且是一首耳熟能詳的古詩《畫》。這首詩,大部分學生應該在學前就已經接觸過,學起來并不費力。而《爺爺和小樹》這課,是第一組課文的最后一篇,在它之前還有三篇課文,也就是說,在此之前還有幾十個生字要學,十幾個偏旁要認,離開了這些基礎,來上一篇新課文,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自然是難度偏大的。加上在《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中還首次出現了自然段,而自然段的概念,在之前,我只是很粗略地提到過,并未作詳細的教學,學生對此很陌生。但我在選課時卻忽略了這一點。我認為選課的偏差是我對低年級教材、教學重點、學生基礎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的,今后應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研究,盡量避免再出現類似的想當然高估學生基礎和能力的問題再出現。
第三,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不少這樣那樣的細節問題。
1、語言還不夠兒童化。說話的語氣不夠溫和、柔軟,太過干脆。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唱歌、跳舞、玩游戲為主要校園活動的.幼兒園過度到小學,有很多地方還不能適應,需要老師也像幼兒園阿姨那樣細聲軟語地來跟他們交流,教他們學習。如果語速太快,他們的思維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就達不到你想要讓他們聽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學的意義,也就是欲速則不達吧。如果語氣太生硬,孩子們就會覺得老師很兇、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師進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在課堂上,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會使我們失去很多聆聽充滿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機會,也會嚴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等能力的發展。現在,七八歲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還是要纏著媽媽抱的,一個說話硬梆梆,冷冰冰,吐出來就消失的老師自然是不受他們歡迎的。所以,以后我還需要在說話的語氣、語調和語速上有所改變,多加練習,爭取達到“繞梁三日而不絕于耳”的境界!
2、板書的書寫還不夠細心。現在的書刊雜志,大都采取文字橫的排版印刷,小孩子習慣于閱讀這種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師在課堂上的板書最好也寫成橫的,單個的生字如此,連貫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這方面,我的隨意性較大內容,通常會根據板書的內容來選擇橫寫還是豎寫。在寫板書時,要注意學生能不能一筆一畫都看清楚。豎著寫,特別是寫到下面幾個字時,內容容易被自己給遮掉,學就看不見了,教生字尤其忌諱這一點,而橫著寫就能更有效地避免這個問題。在標注拼音時,應該寫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寫得太攏,使學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響學習的效果。在需要重點突出的內容上,選擇粉筆的顏色也要慎重,亮一點的顏色更能引起注意。還有,在教學偏旁和生字時,應該用兩種不同顏色粉筆來寫偏旁和部首,這樣能讓學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學習。而我在教學這個內容時,卻因為疏于準備和擔心后面的內容來不及上而簡單、隨意地只用了一種顏色的粉筆來完成這個環節。事后想來,生字就是這堂課最重要的內容,這樣的疏忽不能不說是因小失大!
3、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關注不到位。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在這節課中,我安排了一個同桌互讀互查的環節,但班上有一個孩子是沒有同桌的,而我卻沒有關注到她,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失誤,今后必須注意并改正。在學生自己讀課文,圈生字和不認識的字之后,沒有及時反饋,而只是在他們自學時作單獨的交流,這也沒有達到讓所有學生都注意到本課難讀難認的字的目的。
4、其他。在教“棵”字時,沒有結合組詞來讓學生記憶字形;教“爺爺”、“暖活”、“衣裳”等重要詞語時沒有作更多的強調;教“穴”時,教的是老的讀法“穴字頭”,而不是“穴寶蓋”;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還不夠豐富,只有簡單的語言評價;教“冷”字時,組詞太簡單,沒有教給學生更多更好的詞語;在某一次讓學生齊讀時,說了一句“請大家一起讀一讀”這樣不倫不類的病句等等。
細節決定成敗,這些都不是小問題啊。
第四,教學設計上的一些問題。這節課我安排了導入、初讀感知、學習1、2自然段、學寫兩個生字這樣四個環節。這對初上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課時遇到了很多實際困難,有些內容就無法深入開展。初讀感知中有學生自學的環節,出示了自學要求,學生看不懂,要老師解釋,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和語段結合在一起學習,但因為趕進度,沒有落實,反而影響學生讀課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學習課文之前單獨列出來教學,有助于課文朗讀。朗讀的時間不夠,安排的背誦就內容偏難。整堂課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書寫環節無法落實。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上課的人往往無法全面、客觀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其他老師或學生的提醒和幫助,這樣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進步。所以,這次教研活動使我受益匪淺。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4個生字。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能按筆畫記字形,能結合插圖了解生字的意思。
2、認識3個新筆畫:“橫折鉤”“豎鉤”“橫撇”;能按筆順規則書寫本課生字。
3、繼續認識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
4、會讀指定的詞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分清“水”的筆畫,按筆順規則正確書寫“火”字。
教學準備:
圖,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設計思路:本課學習五個象形字,教學2課時,本課時重在感悟漢字音形義三位一體的特點,建立漢字與實際物體的聯系。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運用已有的知識學習兩個生字,掌握學習生字的方法,向學生滲透一些漢字造字的常識,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生字,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能按筆畫記字形,能結合插圖了解生字的意義。認識“橫折鉤”能按筆順律,依照田字格的范字書寫。看圖識字、聯系生活實際,自主識字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習慣。
教學難點:清楚工整的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抽卡片指名說筆畫名稱:一丨丿丶。
2、抽卡片開火車讀字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新筆畫
橫折鉤豎鉤橫撇
亅フ
1、教師范寫筆畫,說出各筆畫名稱。
2、學生書寫筆畫。
3同桌互相記筆畫名稱和寫法。
(二)學習生字
1學習“日”
(1)出示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太陽——日)
(2)觀察古代象形字與圖有什么相同之處。
(3)師述:古時候人們寫的“日”字與太陽的樣子相似,所以叫象形字,經過長期演變,現在寫成“日”。
(4)指名領讀字音。
(5)根據筆畫筆順跟隨表自己記憶字形,指名,互相記字形。
(6)結合圖形想一想“日”指的是什么?(太陽)
(7)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有“日”的詞語或句子。(紅日、今日、明日、生日、十月一日……)
2學習“月”
(1)出示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月亮)
(2)比較古代象形字與圖有什么相同之處。
(3)出示“月”,指名領讀字音。
(4)學生自由、指名、互相記字形。
(5)結合圖形想一想“月”指的是什么?
(6)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有“月”的詞語或句子。(月球、月光、六月、月餅……)
三、鞏固練習
1抽卡片開火車讀“日”“月”。
2識字游戲。
3讀一讀:P45。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說說怎樣寫。
2、教師范寫
(2)“月”,第一筆“撇”的上半部分是直的,運筆到一半時才向左下方拉出,兩個“橫”的起筆在“撇”的上部,“橫折鉤”的鉤不要挑得太大。
3學生描紅、仿寫。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3種筆畫和2個生字。
教學反思:本課學生對課件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很感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漢字的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2個生字,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能按筆畫記字形,能結合插圖了解生字的意義。認識“豎鉤、橫撇”能按筆順規
律,依照田字格的范字書寫。學生看圖識字、聯系生活實際,自主識字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習慣。
教學難點:清楚工整的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抽卡片指名說筆畫名稱:亅フ
2、開火車讀生字:日、月。
3、小組讀聲、韻母:shhuoui
學習新課
學習生字
1、學習“水”
(1)出示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水)困
(2)比較古代象形字與圖有什么相同之處。
(3)出示“水”,指名領讀字音。
(4)學生自由、指名、互相記字形。
(5)提問:“水”的第三、四筆各是什么?
(6)結合圖形想一想“水”指的是什么?
(7)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有“水”的詞語或句子。(河水、海水、自來水、喝水……)
2、學習“火”
(1)出示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大火)
(2)觀察圖與古代象形字、現代漢字的相同之處。
(3)出示“火”,指名領讀字音。
(4)學生自由、指名、互相記字形。
(5)提問:“火”的第一、二、三、四筆各是什么?(丶丷火)
(6)結合圖形想一想“火”指的是什么?
(7)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有“火”的詞語或句子。(火山、大火、著火、火苗……)
鞏固練習
1、抽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2、識字游戲。
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說說怎樣寫。
2、教師范寫
“火”,寫“點”和“小撇”時要給中間的兩筆留出空當。
3學生描紅、仿寫。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2個生字。
教學反思:本課重點指導兩個漢字的書寫,同時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漢字的美。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3
在上《升國旗》時,我帶著飽滿的情緒,步履輕松地走進了教室。因為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學習《升國旗》了。畢竟升國旗不是學生很陌生的事情,經常都在進行著,所以,學生在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表達得也盡如人意,課堂教學如我所預設的步驟進行著。在讀好課文這一個環節中,我想努力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課堂,于是問:“同學們,想想看,平時我們學校升國旗的時候,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呀?”“我們都排好了隊站在操場上”一個學生說:“不過,老師,我們都看不到國旗在什么地方?”“是的,我也聽不清國歌的聲音。”“老師,我還看到站在前面的老師都在講話!”……
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我頓時有點兒愣。是呀,童言無忌。他們說的都是我們學校確確實實存在著的現象。心里真有點慌啊,可是,課還得上啊,于是我自覺很牽強的引導著:“對,大家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能把平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記下來。那么大家說,你們喜歡看到的這個樣子嗎?”“不——喜——歡——”幾乎異口同聲。“對呀,那么你們覺得,升國旗的時候,怎樣做才是對的呢?”“我們要立正,眼睛看著國旗。”又是第一個提問的`學生反應最快。“對!”我趁勢引導:“你們看,現在國旗就在我們面前。”我指著黑板上方的五星紅旗說:“那么就讓我們一邊讀讀課文中的話,一邊用自己正確的行動表達出來,好嗎?”同學們一聽,馬上精神抖擻地站起來,個個站得筆直,聲音響亮,充滿感情地讀完了這篇課文。課堂教學似乎又回到了應該走的軌道。
下課鈴聲響了,我走出教室,可是心里卻很不是滋味,課堂上的那份尷尬又摻入了更多的慚愧。每天的升旗儀式應該是播種愛國思想的有利時機,但是,模糊的國歌聲,被建筑物擋住了的國旗使學生站在那里不知干什么。前面老師的談笑自如更令孩子們不知什么才是對國旗的尊敬,什么才叫對祖國的熱愛。那么,這些現象我們的孩子已經發現了,而且直言不諱地說了出來,而我這個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老師呢?為什么沒有發現?或者說發現了也不屑于說,不屑于做呢?作為教師,應該明白言傳身教,在一定意義上,身教勝于言教。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4
本課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難點是有的長句子不容易讀好。
在這一節課中,我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新課標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孩子當作朋友,上課開始,通過讓學生聽唱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激發起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在學習課題時,讓學生說說結合生活中,表達自己特別想做什么事時,一般會怎么說?(非常、特別、很、十分)想。通過這一環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低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識字和朗讀訓練,整堂課學生都是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這一節課,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訓練,從一開始的自由讀——重點句子的朗讀——跟老師讀,男女生賽讀。這些環節的設計,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朗讀,進一步激發起學生熱愛首都、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讓學生體驗升旗,理解壯觀,然后感情讀好長句:天安門升旗儀式非常壯觀。通過媒體展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彎彎和遙遠幾個詞語。
最后我讓學生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并配以課后的練習“我們愛北京”,“我們愛五星紅旗”,讓孩子反復讀,最后我抓住“我多想去看看”中的“我”、“多想”、“看看”和學生一起讀出突出重點詞的三種語氣,再次激發了學生的熱愛北京首都,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的情感得以升華。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5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要想讓學生獲得濃厚的識字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以后的識字活動中,這一節的識字體驗尤為重要。然而,剛入校園,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形成,學習注意力維持時間尚短,學習興趣容易被激發,也容易消散。因此,識字教學必須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借助多種活動進行。
教學中我主要設計的識字方法有:
天:
(1)聯想識字。獨體字,“大”字多一橫就是“天”,“夫”字不出頭也是“天”。
(2)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圖片,古時候“天”字像正面站著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頭,引申為頭頂以上的天空。
(3)組詞識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
(1)熟字加偏旁識字。左右結構,“也”字左邊加個“”。
(2)“加一加”的方法識字。左邊是“土”,右邊是“也”,合起來就是“地”。
(3)組詞識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
(1)熟字加偏旁識字。左右結構,“也”字左邊加個“亻”。
(2)“加一加”的方法識字。左邊是“亻”,右邊是“也”,合起來就是“他”。
(3)組詞識字。他們、他人、他鄉。 (4)形近字比較識字。“地”和“他”的右邊都是“也”,字的左邊不同,“他”與人有關,所以是“亻”,“地”與土有關,所以是“”。
人:
(1)數筆畫識字。獨體字,第一筆是撇,第二筆是捺。
(2)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圖片,古時候“人”字像一個人的`側視形象,頭、臂、身、腿、足齊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點。
(3)猜字謎識字。“天下一絕”或者“春節放假三天”。
(4)組詞識字。大人、人民、人們。
我:
(1)聯想識字。獨體字,“找”字頭上多一“撇”。
(2)組詞識字。我們、我的、我家。
你:
(1)部件組合法識字。左右結構,“亻”加“爾”。
(2)組詞識字。你的、你們、你家。
這些識字方法剛開始使用時效果還不錯,但等學生好奇勁過了以后,效果就不那么明顯了。
針對此次課堂的情況我覺得一年級的孩子還是更喜歡在游戲中識字,以后會在語文教學中多開發游戲識字項目,讓孩子們在玩中就把識字目標完成。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6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進行了兩項任務:1、通過看圖,說清了圖意。學習聲母b p m f認讀;2、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書寫聲母b p m f 。
成功之處:
有機把學拼音與發展思維、豐富語言相結合,努力體現語文學習綜合性的特點。
1。剛入學新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夠規范,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上教師充分借用直觀形象——插圖,使學生接觸感性材料,啟發他們看圖說話,自編順口溜,初步對拼音字母形狀、發音都有自己的理解,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培養;還啟發學生想一想: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學生的求異思維也得到培養,把抽象符號具體化、形象化。
2。借助圖創設情境,組織學生想象,訓練他們說完整的'話。如:啟發學生利用聲母“f”構圖進行情節組詞、說話。用“佛”組詞(大佛),目的是讓學生想說、敢說,發散學生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半節課后學生感到疲勞、紀律有松散,這時教師把拼音融入活動與游戲中,提高鞏固音形目的。把抽象符號與學生的語言積累、生活體驗融為一體,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不足之處:
由于剛接觸聲母,所以,在朗讀能力訓練方面還不夠,不能一味的講解發音要領,而要培養學生自己認讀的能力,。還有就是“小紅花”獎勵太勤,應該有重點的進行獎勵,起到激勵作用。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7
《拍皮球》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歌曲,二四拍,表現了小朋友們拍皮球時的愉心情,歌曲第一句用后半拍休止的節奏表現出皮球運動時的彈性與動感,附點節奏則表現了小朋友們愉快的心情。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拍球的感受唱好這首歌。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孩子好動活潑以及參與性強的`特點,把拍皮球的活動和學唱歌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內容上相互穿插,相互促進,形式上動靜交替,讓學生既學會了歌曲又加強了律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積極參與的意識很強,整個教學活動自始至終都是在一種學中玩,玩中學的氛圍中進行。在這首歌曲教學中我重視了歌曲節奏的練習,但是對于歌曲的教唱,稍微少了一些,雖然學生完成的都很不錯,在下一課時,還應該讓小朋友多多練唱這首歌曲。但是通過這節課,我覺得類似于先教歌曲節奏再學唱入手還是可以嘗試,特別對于節奏特點比較鮮明的或者歌詞念上去都朗朗上口的歌曲,總之,在音樂歌曲的教學上不斷突破創新,勇于嘗試,每一節課都能有新的體會和心得!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8
教學中,我主要抓住“這座塔,頭頂藍天,腳踩大地,像一個巨人。”這句話,和“五光十色”這個詞語展開教學。我請學生說說見過的哪些東西也是“頭頂藍天,腳踩大地,像一個巨人”的,很多學生說了海門電視塔,有一個學生激動地用手比劃著,在他眼中海門電視塔是最高的了,仰起頭來才能看到塔頂,簡直就是高聳入云,然后我告訴孩子們,海門電視塔和“東方明珠電視塔”比起來,就太矮了,“東方明珠電視塔”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高塔呢!孩子們聽我這樣一說,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東方明珠電視塔”的高深深地印在了孩子們的腦海里。“五光十色”的理解我最主要借助圖片,大街上閃爍的霓虹燈,馬路上流動的車燈,路邊的'火樹銀花,空中燃放的煙花……一幅幅畫面刺激著學生的感官,“五光十色”的美也定格在了學生的腦海里。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9
《東方明珠》一課介紹了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雄偉壯觀。第二課時重點是精讀課文,了解東方明珠塔的雄偉壯麗,激發學生愛國愛家的思想感情。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只有兩句話,分別從兩個方面描寫了東方明珠。學習第一句話時,我讓學生先觀察書上的插圖,看看圖上畫了什么?東方明珠是什么樣子的?通過對圖的認識,轉而引向對文本的認識,這樣使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頭頂藍天、腳踩大地”、“巨人” 等詞,這樣抓住字詞,使學生明白了東方明珠的高大,順利成章地指導了這一句話的朗讀。在學習第二句,理解“五光十色”這個詞語時,有學生說:“有紅色的,有藍色的,有綠色的',還有黃色的,還有許多根本就叫不出名字,都發著光。”我相機指導:說得真好!這么多的顏色,而且閃著光,發著亮,這就我們課本上所用的一個詞“五光十色。”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夜晚東方明珠的美景。沒有解釋詞語的意思,但學生已經了解了詞語的意思。理解詞語與訓練思維聯系起來,借助豐富的想象,在學生面前展示更為廣闊的世界,讓學生去享受學習詞語給他們帶來的每一個美妙的瞬間。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0
《aoe》的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掌握知識,教學主要顯示幾個特點:
1、利用故事,創設情境
從圖入手,我先把aoe情境故事放給孩子們聽,讓他們自己發現故事中出現的拼音寶寶。而后在根據課本上的圖讓孩子們對這三個單韻母有所認知。如,第一幅圖:小女孩張大嘴巴發出的聲音就是字母“a”的音。張大嘴發“a”要響亮。這樣初入學的兒童易于接受,知識給的很自然,重點觀察小女孩的頭,以配合字母“a”的字形記憶。
2、借助兒歌,識記字形
兒歌由于其瑯瑯上口,通俗易懂的`特點而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在教學中,我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把大量的兒歌引入課堂,使兒歌成為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果的一條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ɑ o e”時,教學朗讀兒歌:“弟弟張嘴ɑɑɑ,幼兒園里把歌唱。大公雞,ooo,清晨起來練唱歌。河里游著大白鵝,伸長脖子eee。”
3、聯系實際,掌握四聲
在教學四聲時,最重要的是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故事正好是學生最喜歡,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我覺得課本中的圖畫很直觀,一方面是用小狗走不同的路線,像四聲的形狀,學生一目了然,一下子就能把四聲記住,同時,我邊講還邊讓學生比劃四個過程(四聲),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掌握了四聲的寫法。另一方面,我讓學生想一想,小狗如果是騎車走這幾條路線的話,會是怎樣的,他們會說上坡的時候比較費力,但是三聲上坡又下坡更費力一點,有一點陡,讀三聲的時候就像是車子抖動了一樣,這樣他們很快就掌握了三聲的讀法,目的也是為了滲透四聲的發音方法。所以,我試著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讀四聲。
不足之處:以為孩子們都會,所以進度很快,沒有照顧到沒學過的孩子,由于學生的學習程度不是一樣的,有已經學過的,但也有沒有學過的,導致有部分學生書寫不是很漂亮,不是很規范。于是在以后的拼音教學上,進度要適中,要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學生第一次接觸描紅和在四線三格本里書寫字母,因此老師的教學需扎實和有效。還有一點就是讓學生看老師范寫的時候,一定要使學生養成抬頭看黑板的習慣,在該動筆的時候動筆。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1
《小書包》是一年級新教材中第二組識字課,是在學生學完拼音后安排的一組識字課。本課重點是認識11個生字。因為新教材對識字有特殊要求,即分類識字,重視學生識字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所以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注重了識字方法教學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結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主要采取游戲中識字的`方法,采用自主學習和教師重點引導相結合的方式:
例如:在導課環節,我設計了猜謎語,引出課題,小書包,激發學習興趣;在識字環節,我安排學生自主讀兒歌,讀詞語,圈生字,同桌互讀、互考、互教,逐步滲透“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在識記字形這一環節,我引導孩子大膽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識字好方法,給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與成果,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學習新偏旁時,引導孩子歸類識字,幫助學生拓展新知,增加課外識字量;在寫字環節,我嚴格按照新教材的要求,遵循“寫字貴在精,而不在多,要嚴格指導”的原則,重點指導字的筆畫、筆順,要求學生寫字時先講求正確,再寫得整潔美觀。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我還注重了引導學生去“發現學習”,比如:生字認完后,組詞環節,我讓學生去發現,11個生字中還有哪兩個字可以組成一個詞?這樣把認字和學詞聯系起來,引導孩子聯系生活識字,提高學生表達能力,降低識字難度。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2
《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是以詩歌的形式,講述了一位山村孩子想去遙遠的北京城,去觀看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莊嚴的升國旗儀式,抒發了少年兒童的強烈思想感情。
首先,學生對課文內容很陌生。現在的小孩子體會不到小山溝里的孩子們的生活經歷——生活貧窮、視野閉塞、勤奮好學、懂得珍惜,特別向往外面的世界。為了讓孩子能理解山村孩子的生活,在課上播放山村孩子的生活視頻。讓學生體會山里的孩子住在大山里,長這么大還沒有出過大山,他對北京的了解是通過媽媽的話,他向往外面的世界,他夢想著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北京。
其次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讓學生反思朗讀課文,理解“彎彎、北京、天安門、多想”等詞語。較難的詞,如“遙遠”,可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告訴學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車到北京需要幾天時間,路途非常遠。為了理解“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這個句子,我還讓學生觀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視頻,(訓練有素的國旗班戰士,數不勝數的觀眾,雄壯的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和太陽一同升起……)強烈的畫面沖擊,讓他們領悟“壯觀”的意思,他們還不由自主的自豪的唱起國歌來。
“我多想去看看”,在課文中出現了兩次。指導好學生用心感悟、用情讀好這句話,是這篇課文的重點。然而,不僅僅是課文中的山里孩子,許多一年級的學生對北京的認識都是模糊的。首先讓學生交流對北京的了解,雖然孩子們知道的`東西并不多,有時甚至是錯誤的認識,但同伴交流引發了孩子們了解北京的極大興趣,然后教師再適時出示圖片,為孩子們展示了天安門、長城、故宮、天壇等名勝古跡,中華世紀壇、中央電視塔、立交橋等現代建筑后,讓學生發表對北京的看法,融入自己的感受讀“我多想去看看”這句話時,孩子們內心的情感積淀更為深厚,不需要任何朗讀技巧的指導,學生就能讀得有滋有味。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深入到了孩子的心里。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3
皮亞杰認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盡可能多的東西教給學生,取得盡可能大的效果,而在于教給學生怎樣學習,學習發展自己。”事實證明,憑借學生的已有經驗,讓學生自己嘗試,在嘗試中學習,就能讓他們品嘗成功的歡樂,同時也樹立起學好拼音的信心,而“復習”的課程特點與教材內容更適合于學生自主學習。
本節課,主要教學目標及內容:
一是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二是看圖讀拼音,把圖上的動物恰當地和音節連起來;
三是讀音節詞語中,再將自己秋游時想帶的物品的音節詞語涂上顏色。
在教學中,對以上三個內容的設計都充滿了童趣,在落實教學的過程采用了豐富多彩的互動形式,讓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扎實地復習鞏固已學的拼音知識,有利于增強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但是,由于一年級學生拼讀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在對音節的拼讀中雖然采用的方式很多,但是我發現,力度還不夠,特別是對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及三拼音節的拼讀與辨析還有待加強。因此,本節課在注重學生識記的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強學生拼讀的能力,還應該讓學生多拼多讀;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過少,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等。
上一節課容易,但真正上好一節課是不容易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有所收獲,也是教師授課的關鍵。拼音已經學習完了,經過本課的`復習,我發現學生對一些容易記混的拼音記得還不是很扎實。對于一些重、難點還有個別同學存在問題。
拼音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必須經常注重對拼音的復習,在學漢字的過程中,不斷強化拼音的學習才能讓孩子們打下一個堅實的學習基礎。所以,透過本節課,反思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還要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讓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打好基礎,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在語文方面奠定基礎。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4
在11月6日,我在學校上了一節語文研討課,教學內容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P62~63頁《識字3》第一課時。此次活動的宗旨是通過對詞串識字的教學方法的探索,使學生喜歡識字,有識字愿望,提高學生識字率和書寫能力。針對我們學校的教研主題,根據學生的實際,我給本節課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激情導入—讀準字詞,感知韻文——通讀詞串,認識事物——貼圖,進一步建立圖文聯系——指導書等環節。每個環節都圍繞我校教研主題進行設計。
在教學一開始,我利用學生愛玩的心理特點,創設教學情境;小朋友,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既美麗又好玩的地方去,想去嗎?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參與欲望。接著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公園全景圖,學生眼睛亮起來了,公園,對學生來講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這一環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參與欲望更高了。
在學習生字、詞的過程中,我盡量用兒童話的語言進行教學,如把生字、詞語說成“生字寶寶、詞語寶寶”以及跟“生字寶寶、詞語寶寶”交朋友,把“詞語寶寶送回家”等。學生聽起來就感覺很親切,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生字和詞。在生字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交給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和渠道。如我出示“水”字,問:你認識它嗎?你是怎么認識的?從而喚起了學生識字的經驗。
詞串教學中,通過創設帶領學生到公園里游玩這一情境,出示了公園風景圖,讓學生從圖畫中體會公園景色之美,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出示相應的詞語,教師通過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然后連詞成串,我根據詞串特點靈活的進行各種形式的指導朗讀,并交給學生方法。如:在讀第一、二行詞串時,在指名讀效果不是很好的`時候就加以范讀,看學生聽得那么認真,我趁熱打鐵把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交給學生,學生掌握了方法后比之前讀得好多了。但是,由于我指導學生朗讀時指導得還不夠到位,學生并沒能讀出詞串的韻律美,學生并沒能把詞串的樂感讀出來。在學生讀得不夠好時,作為老師,應該給學生多幾次的范讀,讓學生在教師的范讀中去體會、去感受語境美,進而讀出感情。可我本身都沒能把詞串的韻律美讀好,怎么能讓學生讀好呢?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應該是在學生讀之前,自己先讀百遍才行。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如:我在教學中沒有很好地把握詞串教學的特點,在學習生字時沒有引導學生把握好生字的形和義,沒有處理好讀書、識字與寫字的關系等等。上完本次課,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的教學經驗有待提高,教學機智有待加強,語文知識有待增加,語文教學理論有待掌握。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5
一、教學成果
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真實感受。“領新書”是學生入學后經歷的一件大事,讓學生看圖,回想領新書的情景,說出內心的感受,學生不約而同地表達出高興、激動的情感。
二、成功之處
利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知道學校與幼兒園的不同。讓學生通過看圖、回憶,尋找、發現、比較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明白小學生活以學習為主,要盡快完成從幼兒到小學生的轉變,逐漸適應學校的生活,并用愉悅的心情面對新的變化。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做到寓教育于活動中。結合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開展了整理書包和參觀校園的活動,學生興致很高。在活動中學生互相學習、交流合作,在活動中也很有收獲,懂得了應該如何整理書包,也認識到我校的環境很美麗,設施很完備。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懂得愛學校,要珍惜這么好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這節課教學效果較好。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認真地觀察、思考、討論,積極發言,特別是在“大手拉小手”活動之后,學生們的感受更深刻,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了上學的快樂。
三、不足之處
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其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8-08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03-29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6-24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精選]05-22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05-20
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3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9-05
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學反思03-30
語文一年級上冊《畫》教學反思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