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精華(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消息二則》的背景離現在比較遠,預計學生會有距離感,不大喜歡這兩篇課文。預設的時候考慮兩個重點,一是消息的文體特征結構,二是消息語言的品味。
第一節課我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采用“媒體互動”等方式幫助學生分析當時形勢;通過“指導分層”引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理解消息的.結構。
第二節課讓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比較分析消息的語言特點,更深層地理解消息的寫作特點。
通過課文的教學,我發現很多學生對消息沒多大興趣,也并不十分關注,所以在后面的教學中,我講的少一些,指引學生多說多練,并且多動腦,加以強化訓練,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終于上完《信客》后,略感輕松。余秋雨作品是我非常喜歡的,其歷史的厚重感和語言的凝重感是我以及我的學生所缺乏的,所幸在這節課上同學們與我產生精神上的共鳴,為余秋雨喝彩,為當代中國有如此優秀的散文家喝彩。其后又感困惑,或許這種師生間的良性交流與互動是一種偶然,或許這只是后排坐著的許多領導與老師所營造的壓力氛圍下的一種激情,然而當這一切都過去之后,我們又剩下些什么呢?
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五年來,頗感語文老師之為難。語文課似乎人人能聽,人人能評,人人都有想法的課。語文教學也是為許多教育家、專業或非專業人士詬病最多的。于是從上第一天課起,腦子里就混沌模糊,既怕誤人子弟,耽誤學生前程,又怕辜負學校厚望,于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此五年,甚為辛苦。然在與前輩、同行與學生的共同研討與交流中似發現兩點略有點價值的東西,一是語文課必須是基于語言文字的,二是語文課必須要達到師生共鳴的目的。
猶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即是南山區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之時,我抱著極其虔誠的心態去聽各種各樣的課(特別是公開課),突然發現大多數語文課聽不懂了。有在課堂上翩翩起舞者,有在課堂上離題萬里者,有整節課道德者教化者,不一而足。由此深感自我見識之淺陋,于是在課堂上依樣畫瓢,結果有一天一位前輩聽完我課后醍醐灌頂式地問了我一句:“你在上語文課嗎?”我猛然間全身震顫了一下,是啊,我在上語文課嗎?由此發現,其實當語文課離開語文本質的時候已經異化了。
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無論上怎樣的課,上哪一篇課文,我都時刻牢記:一定要把這節課上成語文課。語文者,語言文字也。當然這里特指漢語言文字,語文課不能離開漢語言文字,不能離開文本,否則就是離水之魚,斷翅之鳥。許多老師說《信客》這堂課最成功的一點就是無論對信客辛苦工作的分析還對信客優秀品格的分析都沒有離開過文本,師生不斷地從文本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我認為無論《紅樓夢》還是《阿Q正傳》,它們是文學名著而不是哲學名著或心理學名著,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作者通過他們高超語言運用技巧表達他們對人、對世界的認識。因此,學生從語文課上要學到的首先應該是語言與文字。雖然,這堂課在語言文字的賞析上還顯得比較粗淺,但是畢竟是自己的一大進步。
第二點深刻感悟是師生共鳴的重要性。一堂課應該是由師與生共同組成的,它不僅屬于老師,也不僅屬于學生。屬于老師變成了一言堂,屬于學生變成了菜市場。師生之間的關系應是和諧的,心靈共通的,能產生共鳴效應的。這種共鳴效應一方面源于教師課堂上良好的提問與引導和學生的`回答,但更重要的是師生間長期的交流與溝通。莫說溝通對于班主任是十分重要的,對于任課老師也同樣重要。對于自己所任課的學生沒有了解,沒有信任,就沒有師生的長期的合作,課堂也就失去了活力。常言道:“聽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聽”,才會“信”,才會學好。而這個“聽”,源于心靈上的“聽”,而非耳朵之“聽”。這種境界需要的是一種融合。不幸的是,這方面,在這節課上表現得并不太好,課堂雖顯熱鬧但深層次的溝通不足。希望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會越變越好。
教學至今已五年有余,深感語文教學之艱難。究竟該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尚有許多困惑,還是運用中山先生那句遺囑勉勵自己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背影》是父愛名篇,一直以其質樸的文字、動人的情感,打動著一批又一批的讀者。如何讓文章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將個體體驗、思考與文本聯系起來,讓他們的心與文本產生共鳴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為達此目的,本教學案例在以下幾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抓住主線分析
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現,可以視作貫穿文章的主線。分析課文時,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關鍵。通過反復朗讀、圈劃,引導學生體會無微不至的.父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關注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并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去鉆研、去思考。教師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這節課,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思考上,在一個疑問解開的時候再引導思考更深層次的疑問,引導學生主動地思索、討論,促使學生的靈感不斷迸發。在師生平等和諧的交流氛圍中,學生感受到了自主學習探究的快樂,教師也感受到了作為引導者的自豪。
(三)注重語言品讀
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是通過文章語言流露出來的,所以品讀語言也就成為本節課重要的環節。從四次流淚入手解讀課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線索,便于學生更好地體會字里行間滲透的父子真情。利用關鍵的詞句帶動學生去品味文中的細節,從質樸的語言中挖掘至真至純的情感。
(四)暢談生活心聲
不同的父親,愛的方式各有不同。最后一環節讓學生暢談心聲,說說在自己的經歷中,父親的哪些細節令人難忘。這一環節,學生雖然朝朝暮暮與父親相伴,但很難把握和挖掘值得一寫的生活細節,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在寫作方面給學生以認真指導。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準確精練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方式與方法的建構,重視師生間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并注意應用活動性教學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模擬經歷,感受體驗,增強對新聞這種文體的.感性認知。同時注意以開放性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各抒己見、取長補短,主體意識和個性都得到了張揚。本節課中絕大多數的資料搜集、感悟體驗、品味表達、聯想反思都是由學生來完成的,老師起到了導學的作用。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的合作、交流、共享尤為重要。要達到這一要求,平等的對話是前提。通過這節課,我體會到,教師要實現和學生的平等對話,就必須鼓勵他們每一個思想的火花,不輕易否定任何一次思維的過程。當學生的思維火花被點燃時,他們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情感去主動探究,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體驗等目標在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水到渠成地達成了。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在進入課堂教學過程前,根據課文內容,我還明確了這樣一個教學原則:充分利用好網絡及多媒體資源,但決不能把《生物入侵者》一課上成一堂生物課。這還是一篇說明文,所以必須在教學中緊扣說明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閱讀說明文的基本能力。
課堂上,我首先用自己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導入課文,這又一下子吸引了學生們的留意力。在隨后進行的課堂分組學習中,我對教學過程作了如下安排:①學生分小組自由朗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②提出問題,通過討論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說明結構,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在這些過程中,學生熱烈的討論,正確的發言,都說明他們對于課文已相當熟悉,而這,正緣于課前充分的預習。在學生就每個問題得出結論之后,我再以電腦課件進行總結,作到了知識點的清楚明白。緊扣課文內容和結構的討論分析,使學生從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出發,把握了大綱所要求的能力和知識點。而小組討論和電腦課件的運用,則使課堂生動活躍起來。
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加深學生們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將抽象的生物入侵者概念變為活生生的東西,進而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當我讓學生們交流小組學習成果的時候,課堂氣氛再次活躍起來。無論是上講臺交流的學生,還是其他的小組成員,都透著自信和喜悅。臺上,一面展示自己制作的電腦課件,一面侃侃而談;臺下,更流露著認真與躍躍欲試。奇妙的大自然展現在同學們眼前,神秘的生物入侵者變得真實生動起來。更讓我興奮的.是:每一個小組都提出了防治生物入侵者的方法。其中更有小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除了嚴防死守,防止生物入侵者入侵之外,更應該已天敵來進行生物治理,而最重要的是保護自然,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當小組交流結束的時候,學生們熱烈的掌聲告訴我:這一堂課,他們有所收獲。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1、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借助字、詞典自學字詞,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本節課的學生答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遠遠超乎教師的預計,可以說是幾乎提前完成了教學任務。
2、精心的構思,充分的備課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課堂語言的銜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獲。而教材的處理,教學法的運用以及創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時間,哪怕有一點收獲,也是值得慶賀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課件的制作、下載要及早著手,要勤于動手,要勤于動口,外因會促進內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駕馭課堂的能力急待加強。
2、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好,沒有做到從容,鎮定。應該少量的設計一點反饋性的練習題,以備課堂需要。同時,這樣既重視了能力訓練,又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考察,這不正好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了嗎?
其實,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應的靈活性,我們的課堂應該努力實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尊重學生的個體化體驗。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欣賞他人對文本的見解,也能自由開放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素質,把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以上是本人對《大自然的語言》案例的整個分析。不管怎么說,這只是一節課,我不能就此來論成敗。我只想把它寫出來,作為課改進程中的一個靶子,指導我前進:繼承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7
《三峽》是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根據單元目標和編者意圖,本節課教學主要想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熟練掌握生字,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翻譯課文重點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并熟讀成誦。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有兩個,一是利用工具書熟練掌握生字,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翻譯課文重點句子;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難點在于理解課文內容并熟讀成誦。
本節課主要運用了誦讀法、圈點勾畫法、讀讀講講、合作探究,主要抓住“讀”和“講”這兩個字進行教學,“讀”主要是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指導學生讀出三峽的壯美、幽靜美和凄涼美。“講”主要是讓學生借助課下注釋和我補充的注釋,自己講文意,講主題思想,講寫作思路,講語言特點。這節課教學環節設置科學合理重點突出,課堂氛圍較好,學生思維活躍,有小組合作和探究,有獨立思考和展示,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不足之處:
1.在讀上花費時間多,課堂節奏較慢。
2.學生對本文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不理解。
改正措施:
1.應充分研判學情,加強誦讀方面的預習指導,再上課時應加快節奏。
2.利用輔導時間補充講解駢散結合這一知識點。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8
今日所講內容為《消息二則》。
在關于消息結構上,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關注結構,能根據消息內容梳理清楚,這一策略課堂效果不錯,接下來學習《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可以利用。
但回過頭來檢查學生筆記時發現,一半的學生其實原文并沒有認真讀,所以在聽課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僅僅是完成了我預設的問題而已。
這樣看來,整個課的設計還不是比較失敗,教學目標達成讀不夠,課堂環節設置基本上處于混亂的狀態,還是得好好備課呀!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9
《背影》是文學名篇,也是百教不厭的老課文。《背影》的教例豐富多彩,可以說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教學本文的難點在于學生。由于本文是作者在當了父親以后,對八年前情景的回憶,感情變化復雜,但學生年齡尚小,社會閱歷太淺,大多也沒經歷大喜大悲之類的家庭變故,文章所呈現的情形離學生很遙遠,因而,學生不易進入角色,教學反思《《背影》教學反思》。如何在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學生的心靈情感之間搭建一座橋梁,使他們作出自己的體驗與評價?這是擺在教者面前的`難題。本課基本解決了這個難題。
本課的特點是緊抓“情感”主線,環節設計精巧。簡練而深情的導入,用“吟讀”來體驗“低回婉轉、情抑于中”的情感基調,然后以“怎樣的背影”和“背影的背后”為抓手,深度體驗和理解作者落淚的表層和深層原因,中間適時地介入背景,一步步將學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情感引向高潮,直至最后“發短信”,讓學生積蓄已久的情感得以宣泄,真是水到渠來。可謂是步步鋪設,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0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五篇課文,全部都是以“戰爭”為題材的文章。本單元的設計意在讓孩子們了解歷史,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和非正義戰爭的罪惡,看到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兩個極端。從而在心里樹立起“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意識,激起孩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本單元第三課《蠟燭》和第五課《親愛的爸爸媽媽》所講的故事都是發生在二戰期間。字里行間是對法西斯納粹分子的批判和憎惡,對被侵略者英勇無畏精神的贊美。就拿第五課《親愛的爸爸媽媽》來說,在講這節課之前,我深深明白,要想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文本,深刻感悟“要和平,不要戰爭”這個中心 ,字詞可以粗講,語句賞析可以少說,但必須花一定的時間去講二戰。有了這個想法,我開始搜集大量有關二戰的資料、圖片及二戰期間法西斯的野蠻殘暴行為,比如德國法西斯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最后解決”徹底滅種計劃,日本在中國令人發指的“三光”政策,法西斯德國及日本利用所謂“囚犯”進行的毒氣細菌實驗等等。一幅幅慘不忍睹的歷史畫面,配上簡單深刻的文字解說,圖文并茂 ,這樣既讓孩子們有了感官視覺,又可在心靈深處受到震撼。
可想而知,孩子們帶著這種被感染起來的憤怒情緒去學習文本,身心完全融入其中,這樣的課會是何等精彩。課后反思,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語文教師經常為了趕教學任務,怕影響進度,便“緘默其口”,在課文背景介紹上“吐字如金”。可結果往往會事與愿違,在沒吃透作者寫作意圖的條件下,非生拉硬拽著孩子往主題上牽扯,這樣的語文教學怎一個失敗了得?
作為語文教師,課文背景的深刻滲透絕對不可缺少!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1
文言文是一種知識載體,它承載著傳授知識的任務,但又絕不是惟一的任務,更不是根本任務。記得在第一次給學生上文言文課時,我就讓學生討論過為什么學習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務是讓學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漸染,提高人文素養。這樣面對一篇文章,如果肢解開來讀,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韻味,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在整體中去解讀語言,真正實現學生與古人的'對話,學到活的知識而不是孤立的字詞。
于是第二個環節就是弄懂文意。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文言文閱讀可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我大膽地刪了過去串講這一環節,完全讓學生借助注釋來讀課文,若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拿到課堂上大家共同討論解決。實踐證明,有了前面品讀的基礎,學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決文意串講這個問題的。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
一、從文本解讀到教學設計
《故宮博物院》是現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單元課文。在多次的教材改編(版)過程中仍保留了下來,足見其有一定的“可教學性”。已多年未執教八年級,因此反復看了幾遍課文。這是本冊說明文單元的第4篇課文,屬課內自讀課文。教學要求主要是學會用空間順序來說明事物,這也是本冊說明文唯一一篇以空間順序來說明某一建筑物的課文。空間順序的說明順序,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有接觸,還寫過諸如介紹“我的學校”這樣的習作,似乎教學起來困難不大。但在第一遍閱讀時,我依然感覺到閱讀的難度——故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對一個假如從來沒去過故宮的學生來說,對眾多的宮殿、門樓和迷宮一樣的布局,一定還是會有很多的閱讀障礙。
比如文中提到的學生熟悉的“天安門”,就會誤為是故宮的大門,好像進故宮就是從“天安門”進去的。再比如“像一條玉帶”的“金水河”,在閱兵場景電視鏡頭里,它就在“天安門”的外面,橋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但文中偏偏就有一句“走進午門,是一個寬廣的庭院,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漢白玉石橋。”(后經查閱資料,才知道金水河有內外之分)對于在北京生活的作者來說這些都似乎是司空見慣,但對北京既熟悉又陌生的學生來說卻是憑添了不少疑惑。怎樣讓學生通過文本來清楚的了解故宮的布局,進而了解作品的介紹順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成了我備課時思考的一個主要問題。
進入教學設計程序,我首先上網查找了相關課件,但從網上下載下來的課件,幾乎都有一個相同的毛病:打從第一張幻燈片起,就充斥著大量的故宮建筑的各類照片,似乎非這樣不足于展現故宮的面貌。我認為課堂閱讀教學首先在于感悟文字,如果一幅幅的圖片展示過去,那跟歷史課有何區別呢?怎樣找出教學的突破口呢?在《教學用書》中我看到了作者黃傳惕有這樣一段話:
人們介紹故宮,常常舉出三個引為驕傲的“九”,就是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要寫故宮,真有點像俗話說的:“老虎吃天,不知從哪里下口。”……我想,寫故宮,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把故宮的面貌、總體布局、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和功能等,向聽眾和讀者交代明白,不要讓人像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形容的那樣“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是的,就可以從“還原故宮面貌、讀懂課文”為教學突破口來設計教學。由此確立了我的教學思路的主要環節如下:1、預習解決生字新詞,課堂上由教師檢查和補充。2、學生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的宮殿、門樓、花園等建筑物,既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又提醒學生學習本文選材的特點:從眾多材料中選擇適合表現中心的材料。3、讀課文第1-3、7自然段,畫出故宮外圍簡圖,以了解課文內容。4、完成故宮內部結構名稱圖(參考課末P114練習一圖),了解課文介紹的各主要宮殿的位置和功用,初步學習用空間順序說明事物。5、結合說明文特點,認識全文結構。6、重點閱讀課文詳寫部分——太和殿,再次提醒學生學習本文選材特點——選取有代表性的材料,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劃出文段中的方位詞,明確空間順序說明中的“立足點”問題。7、小結:突出作者對故宮的情感。8、作業:采用階梯式作業方式。A、有條件的同學可利用寒暑假親游故宮;條件不成熟的同學可在網上先游覽,展示“網上虛擬游故宮”網址,并提醒學生重點延伸至本文沒介紹到的博物院中的故宮藏品。B、通過網絡等媒體,比較中外宮殿建筑的異同,或介紹其他國家如法國盧浮宮等建筑,下節課上課小組交流。C、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寫一篇介紹我校的小短文(300-500字)。
結論:從后來聽課老師的反饋來看,認為本課教學目標切合學生實際和本課特點,教學設計能以學生的“學”為主導,教學問題設置難易適中,重難點突出,作業設計既能使學生鞏固知識,又能引導延伸學習。
二、從教實施過程反觀教學預設
教學設計再詳盡也終究是“紙上談兵”,它始終要靠教學實施檢驗。一節課下來,因為學生在環節3“畫出故宮外圍簡圖”消耗了較多的時間,致使環節5和6只能大體帶過,特別是環節6的精讀部分,只能放到第二課時進行了,不得不認為是相當遺憾。
改進:如果把環節3和環節4對調位置會更加有效。因為從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來看,學生通過讀課文后,能較快完成故宮內部結構圖的填寫,而且,根據文字填寫圖上建筑物的名稱,遠比根據文字創造一個簡圖要容易多了,調換后也符合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能節約好多課堂時間。
在教學環節5,因為時間關系,并沒有留給過多的提問和研究的時間,而是由教師直接用幻燈片展示,始終覺得這樣教學不夠踏實。
改進:不管問題大小,只要是確定要給學生學習的問題,就要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
結論:本課時的備課階段,我已覺得對學生的閱讀給了很充分的考慮,但從實踐檢驗來看,教學預設還可以再詳細一點,尤其是要充分考慮各個環節中學生完成所需的時間,畢竟課堂只有寶貴的40分鐘。當然,如果是上示范性的公開課,最好還是找另一平行班試上一節,再經過調整,就會更有把握。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3
10月28日,趙一博文化傳媒公司來我校做了一場題為《喚起心中的巨人》的精彩演講,我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陪同我班學生一起聆聽了這場精彩的演講。聽后,我深有感觸,現在談幾點自己膚淺的感受。
1、演講者的演講富有激情,始終充滿了感情。演講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讓學生樹立自己目標并為實現目標面去努力奮斗。學生個個聽得都有非常認真,并且信心滿滿。特別是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學生都積極地談了自己的理想。我想自己在平常的教學中缺少正是這種激情和感情。如果我們整節課都有能充滿激情,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肯定不錯。這是值得我借簽和學習的。
2、演講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對學生進行了感恩教育。這也是整場演講的高潮。學生和家長每人聽得都非常認真。演講者講的聲情并茂,講到動情之處演講者流下了熱淚。再看學生和家長聽到動情處也是哭得稀里嘩拉。特別是當學生深情的注視著自己身邊的.父親或母親時,很多家長和學生都相擁而泣。當學生以中華民族最傳統也最重的禮節——雙膝跪在父母的身邊時,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了。是啊,我們整天教授學生知識,教他們如何去學習,如何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卻忽略了對學生的感恩教育。這是我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失誤。在今后的班級工作中我一寫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不僅主學生學到科學知識,也要讓學生學到如何做人,如何去感恩自己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去感恩世界。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4
《說"屏"》是一篇自讀課文,是園林藝術專家陳從周教授為現代中國的建筑師、家具師們寫的,希望他們“能有超越前人的創作”,故特別強調屏風的文化價值,這在文末一節就有明白的交代。教科書編者在課文前所作的“閱讀提示”也有準確的引導,重點放在屏風“總是能牽動我們幽微的情思”,這“情思”二字確實十分緊要。作者和編者都在告訴我們,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說明文,它有強烈的抒情性,又富有文化內涵,談的是器物文化,就是“先人善于在功能與美感上做文章”,這正是本文的藝術個性所在。所以本文的重點不是“知識”而是“詩意”。
因此在指導學生時,我主要抓住以下三點:
一、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
二、感受文中濃濃的詩意和韻味;
三、感受作者對屏的深厚情感。
一開始為了讓學生對屏風特征的把握,我特別創設了情境。因為不少學生可能沒有見到過屏風實物,我就提供一些圖片,讓學生有直觀印象,然后再來理解文章的內容就比較容易了。在課文的學習時,給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思考和討論。讓學生朗讀和思考的'時間多一些。重要的是,我要設計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注重引導。讓課文的學習更加的簡單化,條理化,深刻化。在感受文中濃濃的詩意和韻味時,課前我讓學生查閱并搜集有關屏風的圖片和詩詞,在賞析完文中的詩文后,當堂誦讀、點評。目的是讓學生再次認識并感受屏風之美、詩文之美。而本文作者的情感的感受可以讓學生通過具體語境去體會。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5
教學《藤野先生》,我發現學生難以理解的不是本文的主旨,而是本文所選的事例之間的內在聯系,也就是作者的選材。
本文從事件上講,寫了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寫了途經的兩個地名;寫了在仙臺受的優待;寫了為“我”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我”的解剖實習;了解中國女人裹腳;寫了“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這此事件寫在一篇記敘文中,是否累贅?如何引導學生去理解?
我在教學中發現這個問題,就仔細分析這些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
1、本文直接寫藤野先生的四件事:為“我”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我”的解剖實習;了解中國女人裹腳;
2、在仙臺受的優待,“匿名信”事件是從正反兩面襯托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
3、寫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是作者離開東京到仙臺的原因,是與藤野先生交往的`緣起;
4、看電影事件是離開仙臺的直接原因。
5、途經的兩個地名勾起魯迅的憂國之思,表明魯迅的愛國情感;這是魯迅三次地點轉換的根本原因。
根據這些聯系,我及時調整教學立足點,立足于魯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以這四件事為中心,體會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然后再由此為中心點向兩邊發散,分析每一件事與文章這個中心點的關系,這樣畫蓮花一樣,弄清全文的線索思路。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8-08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3-02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09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4-22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0-22
八年級語文上冊背影的教學反思12-26
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學反思03-14
八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學反思03-28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簡短05-29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