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篇(推薦)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本堂課把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中,讓學生領悟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同時他們的快樂又改變著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一種新的學習體驗。學習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分析人物形象是敘事類文章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項極具個性的精神活動。解讀過程中首先應引導學生認真品味語言,整體感知課文,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出自己的見解,與文本對話,理解“男子漢”的內涵。
從課堂情況看,師生互動始終貫穿整個課堂,學生的參與意識強,小組互助合作交流得好,組間競爭意識強。課堂因學生的積極參與而富有生機和活力。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一位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評論者。
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準確導向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寶葫蘆的秘密》教學反思
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提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第一學段明確要求“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在教學建議中,特別指出:
“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本節課,我致力于緊扣文本主題,調動學生情緒,提起閱讀興趣,最終達到推薦的目的,依次開展了以下四個環節,讓整堂課氣氛活躍,學生高度參與。
一、認識封面,激發閱讀興趣
從封面入手,讓學生觀察封面,自由發言,從而可以讓學生對這本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譚老師利用封面的一些提示信息順勢向學生提出疑問,學生也因為老師拋出的這些問題而激發了閱讀的興趣,想要立刻走進文本去讀一讀到底王葆和寶葫蘆發生了什么故事呢。
二、走進角色,體會人物特點
采用讓兩位主人公自我介紹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故事主人公,并且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朗讀,這樣讓學生充分的進入文本角色,能更加深刻的體會人物的特點,為后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故事導讀,滲透閱讀方法
選取了兩個典型的小故事來分別體現寶葫蘆給王葆帶來的神奇和寶葫蘆給王葆制造的麻煩。在這兩個小故事的講解中滲透了各種閱讀方法,如:
看插圖猜故事情節、邊讀邊思考等。其實前面引導學生認識封面,也是一種閱讀方法的滲透。
四、展開想象,提起閱讀期待
最后,截選了讀本上的四副插圖,讓孩子們充分的.展開自己的想象,大膽猜測故事情節,對孩子們的一切猜測都用開放、包容的態度加以鼓勵,她并不把讀本上與這幅插圖有關的故事內容告訴學生,整堂課就在這時適時結束,這便是懸而未決的高明。
在本課閱讀教學推薦課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如學生語言表達不夠準確時,沒有規范完善;沒有做到“細心”觀察學生,不能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激勵性評價;課堂中對朗讀的指導不夠深入,學生讀得不到位;學生在編故事時沒有畫面感,情節性不強等等。閱讀教學一直是我們探索的艱難道路,在今后的努力中,相信我能走得更好。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文言文二則》是四年級下冊的第七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一課所編排的內容是《囊螢夜讀》和《鐵杵成針》。《囊螢夜讀》主要講了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只好捕捉螢火蟲照明讀書的故事;《鐵杵成針》主要講了李白小時候貪玩不愛學習,后感動于老人鐵杵磨針的毅力開始認真讀書的故事。這兩篇文言文都有激勵學生認真學習的作用。
教學重點: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表達的意思,學習古人熱愛讀書的精神、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重點,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借助注釋,四讀課文,理解內容
四年級的學生不太了解文言文,學生雖對其有很大的新鮮感,但在理解語言上還存在很大的困難,那么如何讓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不退縮,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達到思維的興奮點是我組織教學的關鍵。文言文的'學習要以讀為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貫徹“讀”,為此我準備了“四讀”。
一讀,讀通。使學生能讀準字音,解決字詞障礙。
二讀,讀懂。能夠了解文章大意。
三讀,讀細。理解課文重點內容。
四讀,讀出味兒。初步感悟課文情感態度價值觀。
其中,讀懂和讀細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讀出語言的味兒,讀出故事的味兒就是難點了。
(二)讀懂課文,領會文章主旨
在前面“四讀”的基礎上,學生已經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在領會文章主旨環節,我讓學生小組討論,看從這兩則文言文中能夠學到古人的什么精神,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每個人都發表對文章的理解,在討論中領會故事的內涵及人物精神。
二、成功之處
這節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兩個:
(一)借助注釋,四讀課文,讓學生學會了學習文言文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二)小組討論領會文章主旨,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理念,在討論中學生也學會了古人熱愛讀書的精神、鍥而不舍做事的精神。
三、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理解文章的意思,能夠領會文章的主旨,有所收獲,但是一些學困生理解文言文有些困難,不能參與到小組討論領會文章主旨的學習中,不能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收獲不大。
四、改進措施
下次再上這節課時,借助注釋,“四讀”課文依然讓學生讀懂課文,小組討論文章主旨。對于學困生不理解文章主旨的問題,我讓學生講故事,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囊螢夜讀》的故事給大家講出來,把《鐵杵成針》的故事找學生出來表演,讓學生更直觀地領會文章的主旨,愛上學習文言文。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古詩詞三首》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一課所編排的內容是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和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三首詩詞組成。這三首詩詞都是描繪農村生活景象的,但描寫的景象各有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差異。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1.注重誦讀指導。誦讀的自然在于各個學習時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質量。初讀時要讀,指名讀,聽讀,齊讀,把字音讀正確,把詩句讀正確;理解詩句時要讀,默讀,落重音讀,把停頓讀正確,把節奏讀正確;吟誦時要讀,配樂讀,看圖誦讀,把詩意讀出來,把情感讀出來。
2.圖文結合,讀中理解詩意,悟出詩情。圖文結合講求自然,切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幫助時引導學生看看圖,在部分學生關注時一起分享“成果”來看看圖學一學;感受詩情講求自然,詩人有詩人的情,讀者有讀者的情,時空不同,老少有異,只要個性的理解來自于對詩意的正確把握,來源于學生的心靈深處,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艷的“暮春撲蝶圖”中。
不足之處:
在朗讀方面下的功夫還不夠。
今后應該多聯系生活,談體會和感悟的.基礎上,自然過渡到感情朗讀,多多培養學生的感情朗讀古詩的能力。
田園四時雜興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掃清字詞障礙。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掌握生字詞,能夠讀通課文,為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對整首詩歌有個整體感知,初步體會田園生活的美好。
二、研讀品味,理解詩情。
這一教學環節是這節課的主體,通過理解詞語,初步感知古詩內容,探究詩意,了解詩情,步步深入,層層理解,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了解作者及詩題,然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品讀、感悟。在熟讀詩歌的基礎上,梳理詩中的重點詞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詩的詩意。通過自學、小組交流、全班反饋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在此基礎上,想象詩歌的意境,體悟作者表達的情感。
三、對比閱讀,拓展延伸
本課選取了《四時田園雜興》“春日”組和本課的“夏日組”對比閱讀,通過對比閱讀,既容易讓學生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學生的類文閱讀,可謂一舉兩得,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不錯。
不足之處: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如下:
古詩的朗讀力度還遠遠不夠。今后應該在古詩朗讀的節奏、韻律上下功夫。可以配樂朗讀,教師范讀帶動,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入情入境地讀,真正喜歡古詩,喜歡朗讀。
清平樂·村居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一是初讀詞讀通順,正確。先讓學生自己把這首詞讀正確,讀流利,讀得字正腔圓。然后,結合詞的特點,如“長短句”“韻腳”以及“詞牌名”等特點,讓學生深入體會,從而讀出了詞的感覺,品出了詞的韻味。
二是理解詞意,解決關鍵詞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猜一猜、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議一議的方法自助解決困惑。在組織教學中,根據學情,因生而動,緊緊扣住“無賴”“相媚好”等關鍵詞進行交流與體會,大膽放手,鼓勵學生探究,抓住詩中關鍵的詞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斷,從而深刻地理解詩詞的意旨。
三是圖文結合,想象畫面。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出畫面,才能讓學生深入感悟詩情與詩境。通過音樂,為學生創設詞的情境,讓學生輕聲誦讀想象,感悟詩詞的意境美。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和客觀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要積極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想象,從而感悟詩歌的意境之美。最后,又通過“這是一幅 的圖畫”進行提升,將詞的畫面用詞語進行提煉與升華,學生的“溫馨”“幸福”“幽靜”“和諧”“歡樂”等感悟將本課教學推向一個高潮。
四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前面的三個環節中,學生不斷與作者進行對話,也逐步想探究:辛棄疾為什么要表達一個“溫馨”“幸福”“幽靜”“和諧”“歡樂”的畫面呢?
不足之處:
教學按照預設的教學流程走,但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少了,互動交流的時間少了,大部分時間老師在講授,沒有真正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課后,我認識到除了老師自身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在備課時還要預設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并有應對能力,孩子是有思想的,課堂情況是隨時發生變化的,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還要能不受教學設計的限制,跳出教學預設,將各個環節做扎實且能巧妙無痕銜接過渡,讓學生學到實實在在的東西。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1.《鄉下人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組“走進田園、熱愛鄉村”專題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作者陳醉云先生用細膩、優美的筆觸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充滿溫馨的田園風光畫卷。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贊揚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品質。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子,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頭腦中想一想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后交流品味。
2.多種形式朗讀。在學習過程中,我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采用指名讀、教師范讀、小組輪讀、齊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通過朗讀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在理解課文第4自然段時,從“游戲”中感受到鴨子們生活得很自由很快樂;從“從不吃驚”中知道了這種自由、輕松、和諧的場景在農村是很常見的。
4.啟發想象。城里的孩子沒有見過郁郁蔥蔥的瓜架,也沒親自到過鄉間田園,因此,我借助多媒體展示鄉村獨特的風景,并啟發談話:如果你來到這里,最想做的是什么?鄉下人家在這里都做些什么?
二、教學收獲(思獲)
品讀感悟貫串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指名讀、評讀、抓住重點詞感悟讀、齊讀、引讀等方式交錯使用,最后配樂讀。這樣不同層次的讀,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也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不足之處(思失)
整堂課下來也有不足之處,如:自己對課前的教學輔助工具準備檢查得不夠充分;在授課過程中學生的反應超出了自己的預想,影響到自己的教學思路,不能靈活應對,心理素質還需提高。
四、改進措施(思改)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安排多層次的朗讀,讓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先自讀,邊讀邊畫邊寫體會;然后抓住重點詞感悟讀、齊讀、引讀等方式交錯使用;最后欣賞讀、配樂讀,把讀貫串于整個教學。通過不同層次的讀,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的理解。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說明文不好講,內容學生不太感興趣,語言也缺乏生動性,怎樣把這樣的枯燥上好?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研讀教材,思索良久,決定帶領學生“溫故知新”。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重組與重構。
首先,回顧上學期學過的提問策略,讓學生提問并梳理出最有價值的問題;然后,回顧之前學過解決問題的幾種方法,為課文學習做好鋪墊;接著,運用提問策略針對描述琥珀樣子的第18自然段進行提問;再接著,借助學過的梳理六要素的`方法了解琥珀形成過程;最后,回顧之前學過的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再結合閱讀鏈接,感受文藝性說明文的表達特點。
這個單元的文章都很長,知識點也很多,梳理出一條主線著實不易。在實踐中思考,希望下課,能教得更輕松,更高效。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海上日出》是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使學生了解課文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本篇文章作者依次描寫晴朗天氣的日出和天邊有云情況下的日出,表達了作者對這一自然奇觀的喜愛之情。其中,作者重點介紹的是晴天時的日出景象。課后習題第一題:默讀課文,說說海上日出的景象。旨在引導學生整體感受情景,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了解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描述日出景象的方法。同時,抓住描寫日出過程中的重點句: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以及其中的重點詞組“努力上升”“沖破云霞”“跳出海面”,讓學生感受作者按照太陽位置變化的順序把日出的過程描寫具體清楚的方法。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缺乏生活關注度,絕大多數沒有觀察過日出的景象。對于其中顏色、位置和光亮的變化比較木然,由于沒有實踐經驗,也很難理解太陽上升的.動態過程,和期待已久的太陽出現時的喜悅。如果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能夠先讓學生觀察身邊的日出景象,再來對比著讀這篇文章所描述的景象,對比當時的心情,以及自我口頭表達的不同來學習,應該會更有趣。
本周周末也恰逢五一假期,早上觀察日出的實踐活動安排上。期待學生們用自己的文字描繪出來的作品。
觀察日出的實踐活動作業一經布置,孩子們下課便議論紛紛。“老師,早上幾點出太陽呀?”“我們去哪里看日出比較好?”……對于日出的時間,觀看日出的地點,如何安排作息時間早上看日出。同學們能有這樣的思考,也許就是曾經職評考官提出的“課本就是一個例子”的解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點帶面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關注身邊的生活,發揮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讓學生們也能從實用性的角度,告知語文學科的魅力。感受語文帶給他們生活的變化,觀察生活視角的變化,內心情感的豐盈。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成功之處:
寫之前,可以通過動物樂園引導到我們的樂園,要把樂園的景物寫清楚,寫出自己在樂園里做些什么,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完后,把習作讀給別人聽,再根據他們的意見進行修改。這是本次習作的要求。本節習作課的指導與點評也是圍繞這個方向來進行的。
根據習作要求,我指導了學生習作,然后閱讀了學生的習作,發現了本次習作中,學生的.優點是:題目新穎、內容豐富、方法恰當,選材合理,確定文章結構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分清主次,抓住重點進行詳細地敘述。仿若一幅幅多彩的童年畫卷展現在眼前,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不足之處:
當然,仍有個別孩子的習作存在描寫不夠生動具體的情況,據此,我就確定了點評課的教學目標:學會欣賞別人的習作,在賞析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學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讓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動具體。希望通過指導課上的有意識滲透,能讓孩子在日常習作中堅持多讀、多改。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
“交流平臺”介紹了根據關鍵詞句理解作者想法或情感的方法。教學中先出示了文中交流片段,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詞句段運用”欄目提供了兩部分內容,其一通過一些詞語比較城市生活和農村生活,其二是根據片段寫片段;讓學生先感知,最后學生練習,這樣學生才能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切實感受到這些詞語或片段的精妙。“日積月累”欄目讓學生先感知詩詞《卜算子.詠梅》,再聽老師的詳細講解,這樣記憶就深刻一些。趁此機會,多讀多寫,日積月累的成效就會更鮮明。
學生通過學習,基本達到了本課的教學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優秀生的表現,忽略了學困生的困難,結果少數同學因時間太短而沒有什么感知,今后一定注意到這一點。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古詩詞三首》都是以寫景為主的詩詞。作者抓住特定時節的特色景物,以細膩的筆觸、富于靈性的字詞,勾畫出一幅幅清新自然、醇厚質樸的田園風光圖。《宿新市徐公店》描繪了詩人留宿新市徐公店見到的暮春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清平樂村居》描繪了一幅恬靜、祥和的田園生活圖景,表達了詞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四時田園雜興》以清新的筆調描繪農村的'美景,歌頌農民的勞動生活。
執教這一課,我比較注重古詩詞的朗讀,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之后,我采用“一范二導三練”三步學習法,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回顧整堂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1.教學效果(思效)。
在課堂上,孩子們朗讀的興趣很高,他們在自由朗讀、齊讀、師友對讀、師生評讀多種形式的朗讀后,對課本內容有了基本的領悟。因為這三篇都是典型的寫景抒情的詩詞,我先示范孩子們不必一句句地翻譯詩詞,而是找出詩歌中寫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組合到一起,構成一幅怎樣的圖畫,再體會作者的心情。孩子們是我示范中的主體,他們時而自己寫寫畫畫,時而冥思苦想,時而合作交流。找景物——思意境——悟情感,按著這條思路,很快就把《宿新市徐公店》學完了。然后,我放開手讓孩子四人一組,自主學習《四時田園雜興》,當然我會不時地提醒該怎樣一步一步去做,有時還會提問學生回答。最后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三首,并且開展小組評比。結果發現除了個別學生,全班孩子基本都掌握了分析古詩詞的方法。
2.教學收獲(思得)。
(1)孩子們收獲很大。在這節課中,學生的主體意識非常鮮明,他們充分地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弄懂了三首詩詞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古詩詞的基本方法“讀——找——思——悟”。這可以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越走越輕松。這就是所謂的“學課本,用課本學”吧。他們在交流探究中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集思廣益”“集體大于個人”的真正含義,這些無疑對他們來說是一份人生的收獲。
(2)不只孩子們,老師在其中也有不少收獲。我們往往低估孩子們的能力,以為他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可實際不然,授之魚很重要,授之漁更重要。我們不僅要告訴學生積累什么,怎樣積累,我們更要引導學生怎樣運用,怎樣思考,怎樣感悟。在課堂中,我們要將方法貫串始終,只有由抓緊到放松再到放手,孩子們才能學會學習。我們老師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不要舍不得放,否則會越教越累,學生也會越學越不懂。
3.不足之處(思失)。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但是教學實踐中還是有一些遺憾:對個別學生關注的還不夠。對于學困生來說,這種學法有很大困難,但老師也不該越俎代庖,應該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耐心。說白了,教師在課堂上并不夠大氣,有時候拘泥于時間。
4.改進措施(思改)。
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尤其給學困生更多的關注和幫助。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更多的耐心,團結一些可利用的力量幫助他們“脫貧”。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反思《琥珀》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學設計
《琥珀》采用了“篇末入手”“邏輯提問”“由果溯因”的變序教學法和電化教學手段,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學課件的運用
通過幻燈投影,使學生初步感知,繼而默讀全文,給予材料的復現,加深感性認識,再通過表達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理解了琥珀形成的過程這個重點。
不足之處:
本節課時間比較緊,拓展部分沒能按計劃讓學生進行寫作與點評。
可以再用半節課,抽查學生的寫作情況。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初步學習了《海上日出》第一課時,我們進入了課文中的精彩部分學習。在學習前,我通過課堂練習的形式,和學生一起回顧了本文的寫作思路——即圍繞日出時的時間、顏色、形狀、亮光的變化來寫海上日出。
其次,我們注重對文本語言的品味,這里,我們先以晴天時的日出為品讀重點,我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找到描寫最精彩的部分,他們紛紛把目光放到了第三自然段,我提示他們可借助關鍵的詞句,于是在他們閱讀過后,“負著重荷”、“一步一步”、“努力上升”、“沖破”這些明顯帶有動作的詞語被學生們牢牢抓住,他們甚至在書本上畫出了這一動態變化的圖片;又有學生談到“忽然”、“一剎那”這兩個表示時間變化的詞語,讓我們看到太陽升起的宏偉景象。在他們的互動中,我于是再次讓他們通過有感情朗讀這段課文,感受日出情景。
借助上述學習方法,我們進入了“多云”和“天邊有黑云”時的學習,他們關注到的是文段中的.具體場面。“這時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然而太陽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云的重圍,替黑云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受到學生的關注,他們談及更多的是文字中所描繪的畫面感。如何呈現他們口中的畫面感,我于是借助視頻輔助,這樣,他們的感受也更加形象。
注重對文本特別是精彩語句(段)的朗讀。在多方式的朗讀中,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更加熟悉,借助圖片、視頻、音頻資料,讓朗讀更加有氛圍,通過課堂反饋,充分的朗讀,學生學習效果也更為高效。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部編版語文下冊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5篇)06-23
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03-17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貓教學反思06-15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墨梅教學反思10-31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琥珀》教學反思12-12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5-21
部編版《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03-19
部編版下冊語文教學計劃02-10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貓教學反思優選04-12
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15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