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語文組文言文教學反思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要一起來學習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語文組文言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言文,在我們的學生看來,是一個多么可怕的詞語。對高三學生而言,更是“談之色變”。為什么會這樣?我準備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反思文言文教學,以便找到真正的原因以及改變這種現象的方法。
一、人們對文言文的認識;
二、高考試題對學生的影響;
三、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首先,我們來談談學生厭學文言文的原因。
第一、人們對文言文的誤會太深,對文言文產生了偏見。
1.不只是學生,很多老師也認為文言文是一小部分人學習的;學生學習文言文,只是為了應付高考,除此之外,別無它用。
其實,文言文也是現代漢語的一部分。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也有文言文詞語的解釋,定位是書面語。也就是說,文言文只是和口語相對而言的漢語文言文。文者,紋也,文言只是修飾過的語言而矣,并不是現代漢語的異己,而是現代漢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
2.我們每天都在大量使用文言,卻天天都在聲討它,怪哉!
平時,我們在顯示自己有文化時,會把成語擺出來“裝點”自己的語言,在夸一個男生時,會說他英俊瀟灑、文質彬彬;在夸一個女生時,會說她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因為,這樣用詞,會讓人感覺很有文采。其實,這些都是文言詞語。“英”有“花”的意思;“文質彬彬”出自《論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體現的是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使魚沉,使雁落,使月閉,使花羞,此處極言女子之美貌。
3.大家把自己能看懂的文言當作是現代漢語,是白話文,自己不清楚的便是文言。
其實,現代漢語的范圍很大,不僅僅是我們平常使用的口語和白話文。文言也是現代漢語的一個組成部分,文言屬于現代漢語。文言文在傳承,在發展,流傳下來的文言文就是漢語的精華,也是現代漢語的內容。
第二、全國語文高考試題,對我們的學生而言,有很大的挑戰。
1.全國語文高考文言文試題在選材上,不注重文章內容的文學性。
近年來,全國卷語文高考文言文試題都取材于史書中的人物傳記,而且所學內容文學性不是很突出,學生閱讀興趣不濃厚。這從根本上抑制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動力。原本學生們就與文言文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需要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引導他們。結果,看到這樣的試題,學生更是沒有學習興趣。
2.生僻的官名、地名、人名,往往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在做文言文高考題時,往往被官名、地名、人名困擾,有時還會因此而耗費時間,影響答題速度,學生被官名、地名、人名糾纏著,很難走進文言文的大門。文言文的大門,很多學生尚未進入,這些看似常識的內容,更是無法掌握了。
第三、學生們已經學了好幾年的文言文了,但是卻很少有人掌握了合理的學習方法。
1.沒有正確合理的文言文朗讀方法。
學生們在讀文言文時,大多沒有節奏,沒有正確的停頓,沒有獲取所讀內容的信息,只是傳聲而矣。而且,讀音還不夠準確,更容易受方言影響。音不準,字不準,意更不準。
2.沒有查字典、詞典的習慣
大家都知道,文言文學習需要積累詞語。最好的積累方法不是背誦字典、詞典,而是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疑問時,及時查閱,及時積累,及時記憶。但是我們有的學生卻連一本《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都沒有。有字典的學生,卻很少主動去查閱。
3.沒有思考問題的習慣。
有人認為,積累好字詞,學生就能學好文言文,其實不然。就想學習其他語言一樣,文言文學習也需要思維,語言邏輯思維。有的學生總是在查字典,總是在做筆記,但總是讀不懂文章大意。
4.做題時,沒有做筆記、標記的習慣。
做文言文試題時,做好筆記、標記,有助于快速閱讀掌握文言文內容。做題時,便于二次閱讀,快速找到相應內容,及時做出判斷,從而快速準確答題。
其次,我們來探討一下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文言文,從而合理使用文言文。
學生在學習、使用成語時,會遇到很多有文言背景的成語。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深挖其文言背景,感受文言帶給我們的語言美。
我們在評論人或事時,有時會用到“過猶不及”這個成語。這時,要引導學生從文言背景去分析這個成語,要注意語句的停頓,要讀成:過/猶/不及,不要讀成:過猶/不及。因為“過猶不及”說的是:“過”與“不及”是一樣的的。我們就是要讓學生體會到文言文的作用,意識到文言文在現代漢語中的存在。
此外,我們還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讓學生盡量用最通俗的口語來表達,就像林漢達先生在寫歷史故事時那樣,盡量脫離書面語言,讓學生體會到使用文言的必要性。其實,更重要的是意識到:我們平時已經使用了大量的文言文,只是沒有深入了解,人云亦云罷了。
第二、指導學生合理地去做練習題及高考題。
1.面對文學性不強的文言文,要學會為其整容。
所謂整容就是:劃分文章層次,劃分句子結構,用任務代替興趣,以完成任務為樂趣。進而了解字詞,掌握文章大意,有條理地分析內容結構,從而快、準、穩地答題。
2.面對文言文試題中出現的官名、地名、人名,要先辨別,后忽略。在辨別出官名后,可用長方形符號將其標出,在答題時,可以適當忽略,從而排除干擾,準確理解文章內容,準確無誤答題。找出地名后,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排除干擾。找到人名后,忽略姓氏,將名字用圓圈符號標出來,再次讀到人名時,便能快速識別從而讀懂內容。
第三、要想從根本上學好文言文,還得掌握一種相對合理的學習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使用了“抄讀法”,當然,這種方法古已有之。所謂“抄讀”就是:讓學生通過抄寫放慢閱讀速度,用心思考,真正走入文章,用心思考,理解詞句,讀懂大意,思考內容。
下面,就以平時習題講解為例,具體談一談“抄讀法”。
1.在平時練習或考試結束之后,學生將題中的文言文“抄讀”在抄讀本上。抄讀時,不求速度,但求思考。學生試著劃出句子的停頓節奏,可以在不懂得詞句下面,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做標記,以便討論時目標明確。抄讀時,一定要在抄讀本上留下足夠的空間,以便作注時使用。
2.學生查字典、詞典,給自己“抄讀”的文章作注釋,把查出來的字詞解釋寫下來。
3.小組討論。在自己作注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疑難問題,翻譯疏通全文。
4.師生討論。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討論依然存在的難點。
在討論之前,學生集體朗讀文章。只要有一人有疑問,便可喊停,大家一起討論,老師適當引導。朗讀期間,如果學生在發音方面、句間停頓方面有問題,老師會及時指導糾正。
5.習題檢測。文章不變,重新設計與此前不同的習題,來檢驗學生的“抄讀”效果。
當然,使用“抄讀法”之后,學生的成績并沒有快速明顯的提升。因為文言文學習是需要過程的,而且有的學生還沒有完全科學地使用“抄讀法”。但是,我一直在耐心地引導他們親近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無限魅力。
面對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文言文教學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我會繼續努力,不斷反思,為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及考試成績而堅持不懈。
【高三語文組文言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組教學計劃高三09-27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05-30
【精選】高三語文教學反思03-06
(精選)高三語文教學反思04-29
高三語文專題教學反思03-26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06-13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精選】07-10
語文組《燕子專列》的教學反思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