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篇(優選)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語文教學經過多年的改革,已經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以整體而言,語文教學效率偏低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面對學生不懂文體,不會謀篇,詞不達意,表達不清,錯別字連篇等諸多語文能力的缺漏,人們在思考,語文教學怎樣才能走出頹靡的困境?怎樣才能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以適應四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與需要?
首先,應擺脫操作上的簡單化。
國家教育部門為方便教師查找備課資料,編寫了教學參考書,其目的主要是讓教師在備課時,參考使用一些資料,因此在表達形式上并不那么深入淺出和有條理性、邏輯性。而有些教師則不加思考的地將教參上的`內容照搬到課堂上,不結合本地區,本班的學生情況,這樣的傳授知識,學生如何能接受?于是就形成了“千節一面”的情況,甚至包括有些優質課、觀摩課也是如出一轍,缺少新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就只能成為一種良好的愿望。
其次,升學考試導致了語文教學中的短期行為,誘使教學中的簡單化。
多年來,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學生家長及至教師本人已經習慣和認同了成績就是效果,考分就是質量。于是教師為考而考,學生為考而學,領導以考視人。把繁紛復雜的、豐富厚實的語文世界收縮于考試說明之中,排斥了除考試說明之外的其它內容。教師將豐富多彩、優秀生動的課文,分解成支離破碎的骷髏,難怪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本來貼近學生生活,感情豐富,吸引學生的文章,學生會覺得學起來枯燥乏味。我們看到不少教師,為了應付考試,把語文課上成了應考訓練課,題型分析,應考技巧,大量的時間被消耗了,這無疑大大限制了教師教學的創造性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積極性,如果不擺脫為應試而采取的簡單的短期行為,那么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路子會越走越窄。
第三,要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還應遵循語文學科自身的教學規律。
語文教學中的簡單化,還表現為排斥與不重視語文學習中的直覺,領悟等非理性現象的存在。近年來,不少地方把語文教學量化了,甚至把理科教學中的某些做法引進了語文教學領域。語文學習不像數、理、化那樣容易操作。認識若干生字、背誦一篇課文可以在一定時間完成,而要理解、體味一段或一篇文章則不一定能在一定時間完成或取得滿意效果。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自覺與感知對于他們學習語文來說是十分可貴的潛能。所以我們的前人十分重視學生讀的功能,把入學學習稱之為“讀書”。“讀”是我們教學中的優秀傳統。可我們現在大多數教師卻忽略了學生的讀,而特別重視學生的寫與對文章的分析。漢語言較之其他語言而言,更有許多不確定性,如果把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譯成白話,就會索然寡味。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幾個例子”如果不加強對語文教學規律的研究,不能把學習“例子”轉換成技能,則學生只能得到死的知識,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問題則無從談起。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我在設計本課時立足讓學生自主體驗情感,發展了學生的心靈,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利用插圖進行口語訓練。在本片斷的教學中,我先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再讓學生把觀察到地說一說。引導學生按照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觀察插圖并說話。這既教給學生正確看圖的'方法,又讓學生練習了說話,幫助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表達方式。在閱讀教學中利用插圖引導學生說話,是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一種好方法。
(二)利用插圖讓學生感悟文本。本課的教學中,我運用插圖來調動學生的視覺器官,調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走進課文,與文章進行交流。抓住“月亮的心愿”這個中心問題讓學生根據圖、文本進行思考理解:月亮為什么改變主意,她的心愿是什么,能否實現,帶來些不同的結果。通過這樣的學習、思考,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使學生入情入境,使作者、教者和學生達到心靈的共鳴。這正是語文教學所追求的。整節課下來,學生興致黯然,在理解,感受,說話拓展中情感進一步得以提升,從心靈上受到了關愛他人的教育。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愿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并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人教社新編的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涂、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啟迪心智。
一、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里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有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所見》、《春曉》、《村居》這
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在背誦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讀準確、讀流利,正確地背誦。
二、認認涂涂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時,我引導孩子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采用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說說自己平常認識哪些字,展示識字成果,并交流自己的識字心得體會,最后結合園地的`練習,讓學生認一認,把認識的姓涂上顏色。這樣做,能夠激勵學生自主識字,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讀讀畫畫中自主識字
我在教學中,通過認偏旁,析字形進行識字,效果較好。如語文園地三的讀讀畫畫,把你認識的偏旁和相對應的字畫上相同的顏色。實踐證明,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盎然中完成學習語文、鞏固基礎知識的任務。
四、隨文識字
在教學中,我很少用隨文識字方法,雖然這種識字方法有很多優點,但我覺得沒有以上幾種效果好,我覺得在教學中,應根據文本的內容用不同的識字方法,才是最好的識字教學。總之,在以后的識字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學習和探究,讓孩子們想學,樂學。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春天,是希望的萌動;春天,是活動的涌動;春天,是新生的搏動;春天,正踮著腳尖、跳著芭蕾舞輕輕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看到這種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忍不住和孩子們聊起“春姑娘”來。
聊這個話題前,我有點擔心小豆丁們說不到點子上,畢竟是一年級的小朋友,體驗淺,但我又想,我何不把自己也當成一個孩子,去感受他們的童真世界呢?不要在乎他們講得有多好,只要他們能開口說,自己喜聞樂道的事情就行了,這不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嗎?于是,我拋出話題,讓孩子們討論“春天在哪里?”只見他們議論紛紛,有的說:“春天在樹上,那一小片一小片的新葉就是春天的影子。”有的說:“春天來了,到處能見到盛開的花兒。”有的.說:“我總是聽到很多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叫,它們感覺天氣變暖了,都出來活動了。”還有的說:“我知道春天來了,河面上的冰雪會融化。”也有的說:“我還知道大狗熊、青蛙它們睡醒了。”多可愛的孩子們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很熱鬧!不知不覺,一節課就這樣愉快地過去了。下課鈴打響了,他們熱情未盡,繼續討論,我也被這種熱情感染了,于是,我決定接下來的那一節課,帶他們去校園里“尋找春天的足跡”。得知這個消息后,孩子們興奮得跳了起來!很快,我們來到大操場,我講完要求后,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帶著目的開始行動。他們三五成群在一起觀察植物、翻泥土、吹蒲公英……多開心呀。孩子們通過尋找,發現了新葉、發現了從土里偷偷鉆出來的小草、發現了躲著泥土下面冬眠的小肥蟲……他們一邊尋找一邊討論,是那么的輕松、自由與開放。相信這兩節課一定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兩節課,雖然不像往常那樣端坐在教室里講授,而是走出教室,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我想,與其讓他們在教室里枯坐接受知識,還不如讓他們置身于校園這個真實的環境,自由呼吸,放松心情,用心去發現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另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特點,在活動中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思維模式,甚至不同的說話角度。因此,在尋找春天、交流春天的活動中,給他們充分民主的氛圍,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悟,多角度展示,我相信他們的收獲一定會更大!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教完dtnl,課間照常抽查拼讀,發現仍有不會拼,連最簡單的ba也拼不出。(又是這個李美婷)此刻看她一點也不美。心急,上火。一個課間就在我拼她模仿中度過。眼看快上課了,再將拼過的音讓她念,仍然不會,氣瘋了。順手在她的書上寫上“李美婷拼讀有問題,請家長幫忙。”下午上課,拼讀dtnl音節,我很注意地觀察她,看她很用心地跟讀,就讓她站起來讀da,在我的幫忙下最后讀出來,我走過去,狠狠地表揚她,并把表揚她的原因告訴大家,還給她的書上貼了張表示獎勵的小貼畫。她的眼睛閃出了自信的光芒,接下來的課,讀得更認真了。
從《語文課程標準》關于漢語拼音的教學要求來看,漢語拼音的教學目標的完全實現,就應是整個低年段的要求。這就是說,漢語拼音不是一年級的要求,也不是一年級第一個學期的要求,更不是一年級第一學期上半學期的要求。因此,我們對孩子們現階段出現的還不能夠很好地拼讀等問題不要操之過急,還是要慢慢來。在后面的認一認、識字、課文、練習等的學習中,學生每一天都還要超多地重復使用漢語拼音這個工具的.,他們會越用越熟的。“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要不得哦!期盼著,一切都會好的。不僅僅是老師,家長也要懂得這一點。對孩子持續極大的耐心,極大的期盼,不急于求成,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勵、呵護和期盼,及時肯定表揚他。多給學生鼓勵與呵護,多給自我耐心的期盼。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在教授《畫家鄉》一課時,我隨機讓孩子們說一說自己的家鄉在哪里,很多孩子回答“清怡小區”“宣家小區”等家庭住址,看來他們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家鄉”。于是,我給孩子們做了簡單的講解,然后又讓孩子們進行了回答,這次孩子們的答案回答到了點子上,他們有的說自己的家鄉是沾化,有的說自己的家鄉在青島,有的孩子甚至能夠說出自己家鄉的一些特產。通過這種說話訓練,孩子們樂于表達了,也為他們進一步了解和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更激發了孩子對自己的家鄉的熱愛。
接著,我即興介紹了自己的家鄉。我的家鄉在內蒙古,我介紹了我們那里的風景和特產,孩子們一直認真聽著,興致勃勃的樣子,接下來學習的這整個的一節課,孩子們的狀態都很好,整節課下來效果非常好。
平時的授課中,我常常會以教材為中心,教材中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就直奔主題,把很多說的環節討論的環節都省略掉了,為了給復習鞏固和練習留出更多的時間。可是實際上,有時候孩子們對課文無法做到很好的理解,或者產生不了一定的興趣,那么孩子們這一節課勢必對課文和生字的'掌握和理解都不夠好。教授《畫家鄉》我隨機介紹了自己的家鄉,使孩子們產生了對祖國各地不同“家鄉”的向往和興趣,使得接下來的授課順理成章。
在《語文園地六》的學習中,讀讀背背這一部分內容,我又聯系了地圖,向孩子們介紹祖國各地不同時間的不同景象,使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了祖國的神奇,接下來的背誦就越加輕松了。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明白了聯系生活實際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以后的教學工作要多運用生活引導教學。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胖乎乎的小手》寫的是家人都很喜歡蘭蘭畫的一幅畫。從爸爸、媽媽、奶奶說的三句話中,可以看出,蘭蘭是一個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孩子。這篇課文的內容很簡單,很形象,所以學生理解并不困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蘭蘭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品德。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勤勞、孝敬長輩的品德正是他們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手”為主線,圍繞“全家人為什么這么喜歡蘭蘭的小手”設計教學環節。教學中,以“畫手”導入課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全家人為什么喜歡蘭蘭的手。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一、調動識字興趣。
這篇課文生字較多,而且是集中在幾句話中,因此,我采取了分散教學的方法,在閱讀中進行識字教學。在識字過程中,沒有采用千篇一律的“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而是盡可能地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這樣上下來,效果是很不錯的`。
二、以讀引讀的方法來教學。
通過聽讀課件的范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我讓學生嘗試自讀,同學互評,老師點評,使學生進入了人物角色,又通過分角色朗讀,同學門邊讀自編動作,加上表情,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深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另外,個別讀,小組讀品析課文,明確蘭蘭的小手會做那些事,大家喜歡她的小手的原因。并進行說話的練習,說說你會幫大家做什么事情呢?訓練學生能完整的說一句話。
最后進行教學延伸,請同學們用你的小手為家里人做一件事。注意觀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當時的情景畫出來。使學生能把學到的道理運用到生活的實際行動中去。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一、教學成果
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真實感受。“領新書”是學生入學后經歷的一件大事,讓學生看圖,回想領新書的情景,說出內心的感受,學生不約而同地表達出高興、激動的情感。
二、成功之處
利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知道學校與幼兒園的不同。讓學生通過看圖、回憶,尋找、發現、比較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明白小學生活以學習為主,要盡快完成從幼兒到小學生的轉變,逐漸適應學校的生活,并用愉悅的.心情面對新的變化。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做到寓教育于活動中。結合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開展了整理書包和參觀校園的活動,學生興致很高。在活動中學生互相學習、交流合作,在活動中也很有收獲,懂得了應該如何整理書包,也認識到我校的環境很美麗,設施很完備。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懂得愛學校,要珍惜這么好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這節課教學效果較好。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認真地觀察、思考、討論,積極發言,特別是在“大手拉小手”活動之后,學生們的感受更深刻,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了上學的快樂。
三、不足之處
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其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人們都說“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枯燥的。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在講《胖乎乎的小手》一課時,我利用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不感到枯燥。
在教學的導入環節我依據學生好動、樂動的心理特點,進行了這樣的設計:首先,我們班里同學誰最愛勞動?再公眾推選這一名同學上臺之后,我讓她出示那雙小手,讓大家說說這雙小手為大家做過什么?大家興致很高。然后我讓她把自己的小手貼在黑板上,我用粉筆摹下那雙小手的印子,看著文中這位小姑娘的“胖乎乎的小手”為家人做過什么?這樣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學完課文,我做了這樣的延伸:“蘭蘭的手為大家做了很多事情,大家也有一雙勤勞的.手,一定也做過很多事情,想告訴老師嗎?把你這雙勤勞的手畫出來,并附上小詩:這雙手為誰做過什么?”有的同學這樣寫到:“我為老師收發作業。”“我幫媽媽打掃房間。”學生動起來了,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學生歡樂的光芒。
在教學生字的環節中,我利用“小老師”的游戲,一邊檢查預習情況,一邊調動他們自主識字的愿望。使學生真正做到了快快樂樂學語文,高高興興學識字。
這堂課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我將美術、寫話與語文課堂資源相融合,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在生活體驗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主動性,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在學習完聲母b、p、m、f、后,我針對學生愛聽故事,喜歡形象生動的畫面的特點,對這節拼音復習課進行了處理。
上課開始,我以談話的方式引入:你們喜歡過年嗎?你們過年都干些什么?小孩子最喜歡過年了,此問題一出,學生們都很興奮,紛紛舉手要求發言。有的孩子說最喜歡放鞭炮了,有的孩子說最喜歡過年穿新衣服,也有的孩子說喜歡吃餃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教師開始了一節課的學習。
在學生練讀的過程中,由于低年級孩子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讀上幾遍,就覺得枯燥乏味了,我根據孩子們都喜歡玩游戲的特點,讓學生們一起做個游戲“摘蘋果”。告訴他們,樹上有很多生字朋友聲母卡,誰讀對了就可以把它摘下來。孩子們一聽可以玩,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玩得很開心,
在玩的過程中,鞏固了對生字的.認識。從這節課中,我感覺到,我們在課堂上,不妨多想想點子,通過多種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把枯燥的內容寓教于樂變成有趣的游戲。在游戲中,去熟練、鞏固。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教材簡析】《識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四組課文中的一篇識字課文,編者獨具匠心地將14個生字編排在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中。這首兒歌寫的是小動物在夏天時的情景,這里寫的小動物大都是昆蟲,讀來瑯瑯上口,情趣盎然。這節課中,我讓孩子們讀讀、想想、說說,發現識字特點,探究句型形式,再結合拓展說話,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學好漢字,而且喜歡漢字,喜歡語文,喜歡生活。
【教學片斷】
探究發現之一:有趣的識字教學
鑒于本課生字有著明顯的特點,【“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均帶有“蟲字旁”,孩子們覺得非常有趣,在教學中可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進行。
我采用了集中識字的學習方式,當孩子們看著生字卡片一個一個地讀著生字時,如:“蜻、蜻、蜻蜓的蜻,左右結構,蟲字旁,形聲字。”“蜓、蜓、蜻蜓的蜓,左右結構,蟲字旁,形聲字。”……連著讀了三個生字,孩子們一個個笑了,已經有耐不住的孩子說了:“怎么都是蟲字旁,形聲字啊?”于是乎,“蝴、蚯、蚓、螞、蟻、蝌、蚪、蜘、蛛”連著讀得不亦樂乎。
一遍讀完,孩子們已經樂不可支了,有的已經是前俯后仰了。所以我們也就順勢了解了“形聲字的特點”,知道了這些生字都與“蟲”有關,便得出“與昆蟲有關”的字一般都有個“蟲字旁”。
我再引導孩子想想像這樣的字還有哪些?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螳螂、蚊子的‘蚊’、蒼蠅的‘蠅’、蟬……”
在這個環節的學習中,孩子們情緒高漲,無比歡快,有發現的快樂,亦有成功的喜悅。
探究發現之二:神奇的構句形式
讀著兒歌:蜻蜓半空展翅飛,
蝴蝶花間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宮殿,
螞蟻地上運食糧。
蝌蚪池中游得歡,
蜘蛛房前結網忙。
一路探究,孩子們發現這里的句子一開頭都寫了“誰(或者什么)”,然后寫“在哪里”,但是“在”這個字沒有出現,最后寫“干什么”。于是,我就在黑板上板書:
誰 在哪里 干什么
接著,楠楠又發現了每句話中都有一個動詞:飛、捉、造、運、游、結,而且一起研究后發現一般動詞都在倒數第三個,只有“飛“放在了末尾,孩子們很興奮,知道句子中還根據不同的動物(昆蟲)寫出了它不同的特點,動詞用得恰當。
當然,每句都由7個字組成,孩子們也發現了。在這探究的過程中,孩子們相互啟發,一起享受著成功的快樂。
有了這樣的探究和發現,我讓孩子嘗試也用這樣的句型繼續往下編,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高,有的孩子妙語如珠,便讓他們記錄下來,有不少的精彩之處,摘錄部分(如下)。
【精彩寫話】
(一)原生態型
鳥兒樹上把歌唱, 知了樹上叫不停,
白兔草地蹦蹦跳。 熊貓竹林啃竹子。
青蛙田里捉害蟲, 蜜蜂花間采蜜忙,
松鼠樹上摘松果。(陳諾言) 燕子天上飛得歡。(沈恬伊)
猴子樹上跳得歡, 蜜蜂花中采蜜忙,
馬兒草原吃青草。 瓢蟲葉上慢慢爬。
蜜蜂花朵采蜜忙, 小鳥樹上喳喳叫,
燕子屋檐造房子。 小貓樹下睡大覺。
魚兒水里游得樂, 大狗門前咬骨頭,
青蛙田野吃害蟲。(汪易欣) 魚兒水中輕輕游。(胡云迪)
小鳥空中飛得歡, 老虎林中稱大王,
小魚水中游得歡。(袁顥然) 雄鷹空中展翅飛。(黃一璐)
(二)個性型
鯊魚海里捉小魚,
藍鯨海里捉海豹。
龍蝦海里捉小魚,
海星海里捉海膽。
海龜海里捉水母,
海獅海里捉海蜇。(陶瑞)
【教師評語:全都是海洋生物,真有意思!】
小狗房前吃骨頭,
小貓河邊捉小魚。
小鴨水里游得歡,
小雞地上啄米粒。(樊浩宇)
【教師評語:都以家禽為題材,也別有用心啊!】
(三)修改型
飛機天上飛得快,(飛得高)
火車地上跑得快。
汽車路上跑得快,(開得歡)
輪船海上跑得快。(行得遠)
獅子林間跑得快,
鯊魚水里追小魚。(黃亞坤)
【原來的句子太過于雷同,便伙同孩子們一起進行修改,小作者也很開心,因為用的動詞不一樣了,讀起來也更有勁了。另外,我還建議孩子只寫前面的四行,把“獅子林間跑得快,鯊魚水里追小魚”舍去。理由是:前前面寫得“飛機、火車、汽車、輪船”都是交通工具,而“獅子、鯊魚”是不同類的。經過這樣的修改之后,孩子們的寫話水平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青蛙在岸上捉蟲,(岸上捉害蟲)
小鳥在樹上唱歌。(樹上唱著歌)
小鳥天上飛得快,(飛得高)
小馬草原跑得快,
小魚水里游得快。(游得歡)(童健元)
【前兩行在句式的表達上有問題,“在”字應省略,后面應有三個字,改后孩子認為很好。后三行“干什么”有雷同,建議保留一個,其余兩個改一改,在爭得大家的意見后覺得“小鳥天上飛得高,小魚水里游得歡”比較好。就在這樣的修改中,孩子們的語言得到了錘煉,很多孩子還學會了給別人提建議呢。】
一篇簡單又通俗易懂的識字課文,就在這樣的探究學習中,孩子們的語言得到了提升,再通過說話寫話,孩子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也能逐漸增強,這也應了《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中提出的: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聚焦于“語言文字運用”,正像“修訂解讀”中指出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都必須圍繞“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這個核心。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我在《所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這樣做的:
在學習生字的環節中,我請同學們看“蟬”字。讓學生理解蟬是一種昆蟲,所以有蟲字旁。同時讓學生結合《金蟬脫殼》這篇文章,讓學生如體會那小牧童想捕蟬時的神態。學生們對于接下來的"學習更有興趣了。
由于《所見》這首古詩比較淺顯,所以我告訴學生們說:“這首古詩給我們講了一則有趣的小故事,誰能試著把它用自己的語言講給大家聽聽呢?”
學生們大都能理解,在圍繞“意欲”一詞的商討后,就用自己的語言把《所見》的意思快速地講述了出來。而且發現經過學生自己的理解后再記憶,學生背誦古詩的勁頭更大了,速度也快了很多。
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所見》的教學片斷中,我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這種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提倡的教學理念,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轉化后進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難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深深的啟發了我,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必須用愛心溫暖后進生的心靈。
一、在集體中喚醒“自尊”。后進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學業成績較差甚至兩者均差的學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響,但他們在一定條件下是能夠轉變的。可是,在傳統觀念中,人們常把后進生當成“壞學生”,說是“朽木不可雕”,“頑石不成材”,嚴重地傷害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學后進生同一般學生一樣,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當其受到某種傷害,為了采取保護措施往往形成某種異常心理和畸形表現:有的存在對立情緒,不聽管教;
有的產生自卑心理,消極沉悶;
有的采取疏遠集體,回避教育;
甚至有的故意違紀,離校逃學。出現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愛的溫暖而使心靈蒙受創傷,正常成長遭到壓抑。因此,在轉化后進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十分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
心理學家認為:個體在團體中常常不知不覺地受到群體的壓力,在知覺、判斷及行動上,表現出與團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現象。不論思想和行為,若與周圍人相一致時,則容易心安理得。可見集體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巨大的教育和影響作用。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用愛心融化后進生冰凍的“心理防線”,在學生與他之間、老師與他之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梁。班里有位女同學,各科成績都差,平時沉默寡言,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從對她幾次談話中了解到,她認為自己特別笨,智力不如人,老師、同學會看不起她,上課不敢接觸老師的眼光,平時不愿與同學接近,學習上有困難也不問老師、同學。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操場上》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的一篇識字課文。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觀察圖畫、認識事物、學習漢字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字,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全過程,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反思如下。
一、創設情境,為識字搭建平臺
上課伊始,我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說說自己都知道哪些體育活動,學生的興趣很高,一下子說出了很多,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接著,我出示多媒體課件,當一幅精美的“操場上”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的彩圖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時,他們的興致立刻高漲起來,于是我問道:“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操場上的哪些體育活動呢?”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回答,我再出示相對應的詞語,這樣的教學既有利于漢字的識記,又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事物的能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采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小學生學生字,記得快忘得也快,要想取得理想的識字效果就要多次的'復現生字。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見面就成了好朋友。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生字的識記,讓學生借助拼音讀、去掉拼音讀、讀生字、讀詞語、讀兒歌,并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師生對讀等,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多次復現生字,不斷強化字音和字形,不僅有利于漢字的識記,而且培養了語感。
三、以舊促新,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識字方法主動識字
“讓孩子學會一種方法,比讓他們記住一百個問題的答案要重要的多。”因此,在教學生字的過程中,我重視學生對學習方法的獲取和強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點撥和指導,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方法識記生字,如利用加偏旁的方法認識“拍”、“打”等生字;用去偏旁的方法認識“足”;用換偏旁的方法認識“跑”、“課”;用動作演示認識“跳”、“拍”、“打”“跑”等。在認識了本課的四個偏旁后,讓學生回憶我們學過的帶有這些偏旁的字,鞏固了所學知識。學生學得輕松,愉快,不是把識字當作任務,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三、結合奧運,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學完本課的內容后,我問學生,今年8月在首都北京有一件什么重大的事呢?多數學生都能回答。然后利用課件讓學生觀看奧運會各個運動場館的圖片(乒乓球館、游泳館、主會場、棒球館等)和各種比賽項目的畫面,既讓學生一飽眼福,又和課文緊密結合,學生看得激動不已,我因勢利導,讓學生說說體育鍛煉的好處,借此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的。
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我們教師應當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在自由融洽的課堂氛圍中立探求,盡一切所能喚醒他們的創造潛能,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展示靈性的天地。
當然,本課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今后應當更多地關注個別學習有困難,識字量小的學生,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13、一年級下冊語文《操場上》教學反思
《操場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的第4課。這篇課文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由一幅畫、六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詞語都是體育活動的名稱,兒歌描繪了下課后學生在操場上活動的情景。本課屬于按事物規律識字類,反映的是學校生活,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比較感興趣。結合實際上課情況反思如下:
根據教材和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時,我將觀察圖畫、學習漢字結合起來,新課標倡導“多認少寫,及早閱讀”的識字教學新理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看圖說、看圖貼,同位比賽說體育活動項目,認識體育項目卡片等有趣的活動。利用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認識體育項目的名稱,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夠識記九個生字,也認識了足字旁。并分類識記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生字。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認讀內容的多樣性,借助拼音讀、去掉拼音讀、讀詞語、讀兒歌;在認讀形式上,開展自由讀、指名讀、領讀、齊讀,有開火車讀、同桌合作讀,有男女生比賽讀、師生對讀等。并且采用編順口溜的方法讓學生認生字,強化字音和字形的識記。但實際上課時,給學生組詞的機會不是很均等,老有往前趕課的感覺,生怕講不完,尤其是對于回答問題不夠完整的同學來說,缺乏耐心的等待,這也是下一步需要改進的地方。
另外,在指導寫字的環節,略顯倉促,指導不夠細致。尤其是在學生書寫的過程中,指導不夠全面,特別是對于個別寫字不太好的同學來講,應該更具體一些。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較好的做法:
一、借助故事,激發學習欲望
好的導入可以換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這堂課的導入我采用了小學生非常喜愛的故事形式進行:從前有一個美麗的山莊,綠草如茵,小溪清澈。村里有一個美麗的小姑娘很喜歡唱歌聽到故事,小朋友們能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并激發起學習的興趣,老師再由故事導入到今天的新課單韻母“a o e”中就容易多了。
二、借助圖片,加強字形記憶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更容易記住字母的讀音和字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上課時,我充分利用了課本插圖來教學,通過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字形和圖片上相似的地方,把他們的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結合起來。比如ɑ的教學,從圖入手,我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畫了誰?她在做什么?重點觀察小女孩的頭,以配合字母“a”的字形記憶。這樣,把音、形結合起來教學,學生比較容易記憶,學生也能較快地學會字母的書寫。
不足之處:
教學設計過于理想化。上了幾年的高年級語文課,習慣了學生很配合老師在課堂上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對一年級剛入學的學生學情了解和分析不夠,所以教學設計有些不合理,過于理想化,比如:教學字母兒歌時:“圓圓臉蛋羊角辮,嘴巴張大ɑ ɑ ɑ,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o o 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 e e”這三句兒歌,我認為這三句話不但將拼音字母的發音方法,還有外形都總結了出來,非常實用,而且只有三句,如此簡單,在課堂我一引導那學生一定能讀得瑯瑯上口,津津有味。再來進行幾組兒歌朗讀、背誦比賽。即將今天的教學目標認讀字母和熟讀字母完成了,而且活躍了氣氛……我美滋滋得等待上課出現我理想的狀態。誰知道這一環節我上得非常被動,非常累,既耗費大量時間又沒有達到理想效果。
究其原因,第一:因為我沒有板書兒歌,也沒有在課件中出現這兒歌,完全靠孩子們聽我說了幾遍,理解有難度,完全記不住。第二:我不但過于高估一年級學生的能力,而且我要他們先跟我讀,后自己背誦的形式也比較生硬古板,沒有引起他們的興趣,所以我得到的是孩子們否定的聲音,看到是他們無辜的眼神——絕大部分的同學都不會背。而這一環節的失敗,直接導致了孩子們后面進行游戲環節時都沒有高漲的情緒。
改進措施:
我想:如果我將兒歌板書在小黑板上,或者出示在課件中,又或者我用比賽和游戲的形式來出現這個兒歌背誦,語言引導時又能更加生動親切些,效果一定不會是如此。
一年級語文《a o e》教學反思2
a o e的教學,這是漢語拼音單韻母教學的起始課。對于已經上過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來說,這些拼音他們都已經會讀了,因此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在a o e的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掌握知識,教學主要顯示幾個特點:
1。利用故事,創設情境。
從圖入手,我先把aoe情境故事放給孩子們聽,讓他們自己發現故事中出現的拼音寶寶。而后在根據課本上的圖讓孩子們對這三個單韻母有所認知。如,第一幅圖:小女孩張大嘴巴發出的聲音就是字母“a”的音。張大嘴發“a”要響亮。這樣初入學的兒童易于接受,知識給的很自然,重點觀察小女孩的頭,以配合字母“a”的字形記憶。
2。借助兒歌,識記字形。
兒歌由于其瑯瑯上口,通俗易懂的特點而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在教學中,我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把大量的兒歌引入課堂,使兒歌成為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果的一條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ɑ o e”時,教學朗讀兒歌:“嘴巴張大ɑɑɑ,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
3。聯系實際,掌握四聲
抽象、死板地給學生講,什么是四聲,學生很難理解,就算老師反復示范四聲的朗讀,效果也不會很好。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故事正好是學生最喜歡,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我覺得課本中的圖畫很直觀,一方面是汽車的行駛路線,像四聲的形狀,學生一目了然,一下子就能把四聲記住,同時,我邊講還邊讓學生比劃四個過程(四聲),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掌握了四聲的寫法。另一方面,我和學生簡單地分析了汽車行駛過程中所花費的力氣,目的也是為了滲透四聲的發音方法。所以,我試著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讀四聲。
一年級語文《a o e》教學反思3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尤其關注學生的興趣,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比如:我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呀,我們就要學習漢語拼音啦,它的用處可大呢!可以幫我們識字、讀書、查字典、還可以幫我們學習普通話呢!只見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望著我,可見,孩子們學習漢語拼音的愿望是迫切的。學習a、o、e時,教學重點是a、o、e的發音和四聲,教學的難點是e的發音及a、o、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為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我把a、o、e的發音方法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如“張大嘴巴aaa,攏圓嘴巴ooo,嘴巴扁小eee。”我還根據聲調符號的形狀和a、o、e四聲的讀法,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學習a、o、e的四聲。如“汽車平走āāā,汽車上坡,汽車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車下坡。”雖然拼音是沒有感情、沒有色彩的符號,但孩子們學得主動、生動,興趣盎然。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編兒歌識記漢語拼音字母,教師包辦代替的多。
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盡量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
一年級語文《a o e》教學反思4
第一感覺:時間緊促,原本安排的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不能及時完成,出現了拖課的現象。思考后認為原因有三:a教學中始終認為學生都還沒有掌握,反復同一個知識點的內容,超出設計時間。也就是重難點不突出,教學力量平均化。b教學中需要進行教學調控,浪費大量時間。c對有35分鐘的課堂還不能很好適應。
其次,學生學習拼音始終不能保持很高的積極性和濃厚的興趣,學生上課懶懶散散。我認為:
一是教師本身缺少一種感染力,一種親和力。
二是從學生的心理特征來說,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在課堂上,最開始的10分鐘是教學效率最高的時段。
三是從我本身心理來說,看到他們這個樣子,我也覺得沒有意思,上課也越來越沒有精神,并且變的煩躁。
教學中感到最精彩的時刻是出現在學生自編順口溜的時刻。通過一個學生的引導示范,學生的順口溜越編越精彩:“池塘一只大白鵝,水中倒影。”“鵝鵝鵝,大白鵝,扁扁嘴巴。”給學生自由的空間,自然是給他們最大的鼓勵,在老師的幫助引導下,越編越好,且越來越有興趣。
一年級語文《a o e》教學反思5
今天安排一年級一位很有年輕但很優秀的老師上了一節拼音教學研討課《aoe》。開學以來,一年級最辛苦,這位老師在很短的時間接受任務并做了精心的準備,想了很多點子力求把課上的既扎實又生動活潑。
給我的總的感覺是一節傳統意義上的課,教師精心設計每個環節,講解每個知識點,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游戲,興趣不是很高,但還能跟著老師走。
課后,老師們進行了評課,老師們的發言給我很多啟發,她們的很多做法讓我眼前一亮。一位老師對課前老師教拼音用途兒歌提出質疑,說學生根本不能理解這個兒歌的意思,跟著老師念,起不到激發學拼音的作用,不如直接創設拼音王國的情境更能激發興趣。另一位老師說,她首先問學生喜歡哪些主持人,由主持人的普通話標準引出學習拼音的重要性。這樣比今天這個老師的處理容易讓學生接受,因為是從學生熟悉的人物入手,不再僅僅是抽象的兒歌了。也有的老師出示一本好看的故事書,告訴學生學會了拼音就可以自己讀故事了。不管是什么方法,只要能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就行。
教師在這節課安排了“摘蘋果”的游戲,把寫有四聲的a反貼在蘋果樹上,讓學生上來摘,教大家讀,剛開始一兩個學生還挺感興趣,后來就不能吸引學生了,因為上來的孩子讀得不熟,游戲的節奏很慢,顯得拖沓。另一個老師上課時首先在四人小組用卡片的形式互相讀四聲,讀熟了,再做游戲,效果好多了。這樣做讓每個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最后的游戲只是活躍一下氣氛,激發興趣,真正鞏固還得靠扎實的人人參與的學習活動。
還有一位老師談到她的一個游戲,很有創意。她是從一個故事得到的啟示,財主的兒子學習一字,用毛筆寫的會認,用抹布在桌上寫就不會認了。這些剛入學的小糊涂也可能會范類似的毛病呢。老師讓學生閉上眼睛,快速在黑板上,在板書的字里行間寫了很多不同顏色,粗細不一的讓學生上來找,學生開心極了,個個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很好地達到鞏固字形的目的。
對這節課我想說的是,老師設計教學的起點是把孩子們都當作一張白紙,都沒有接觸過拼音,而實際情況是很多孩子的拼音基本都會了,特別是這一課,學生基本會讀,會認,那么就沒有必要還像以前一樣按部就班地學習,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展示自己已經掌握的,難點和重點老師稍加強調,基礎差的孩子老師多注意給機會練習,課時的安排也可靈活一點,不要扣以前的幾課時。
學生會了就少教,甚至不教。節省時間以后多認字,多閱讀。試想,孩子天天學那些早就會的東西,該是多么枯燥,一節兩節課他可以勉強聽,時間長了,他不煩,不厭倦才怪。因此教師一定要摸清學生拼音的底,有的方矢。真正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
現在的拼音教學安排和以往不一樣的是,拼音教學加強了整合,和學習語言,和發展思維,和口語交際有機整合,課文給的情境圖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思想,可能老師還沒有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課文的情境圖棄置不用。合理用好情境圖既能幫助學生認清字母的形,讀準字音,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讀拼音時,有時不容易把四聲讀準,老師即使一對一教,學生還是錯,此時如果給學生一個語境,這種錯誤就能有效避免。比如a的二聲和三聲不容易讀好,如果結合學生的生活創設語境,學生就能說好,如“啊,我沒聽清楚,請你再說一遍”“啊,我們的校園真美啊”等等,學生平時都會說這些話,會發這些音,把拼音學習和他們平時的生活結合起來,和語境結合起來不僅降低難度,而且讓學生感到拼音學習有用。
有一個青年老師學完課文后讓學生用a的四聲編個故事,學生很不錯,把四個聲調的讀音都編進去了,而且用的很準確。這樣的作業對這些基本學過拼音的孩子就很有挑戰性。
一年級語文《a o e》教學反思6
《aoe》是一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一課。這篇課文有三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三個單韻母a、o、e配有一幅鄉村的美景圖。第二部分是聲調符號和a、o、e三個單韻母的四聲。第三部分是a、o、e的書寫格式及筆順。雖然學生對這三個字母已經認識,而且也會讀。但在教學這三個字母時,我仍重點是放在音、形和書寫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掌握知識,教學主要顯示幾個特點:
1、利用故事,創設情境。
從圖入手,我先把aoe情境故事放給孩子們聽,讓他們自己發現故事中出現的拼音寶寶。而后再根據課本上的圖讓孩子們對這三個單韻母有所認知。如,小女孩張大嘴巴發出的聲音就是字母“a”的音。張大嘴發“a”要響亮。這樣初入學的兒童易于接受,知識給的很自然,重點觀察小女孩的頭,以配合字母“a”的字形記憶。
2、借助兒歌,識記字形。
兒歌由于其瑯瑯上口,通俗易懂的特點而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在教學中,我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把大量的兒歌引入課堂,使兒歌成為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果的一條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ɑoe”時,教學朗讀兒歌:“嘴巴張大,ɑɑɑ,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
3、聯系實際,掌握四聲
抽象、死板地給學生講,什么是四聲,學生很難理解,就算老師反復示范四聲的朗讀,效果也不會很好。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故事正好是學生最喜歡,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我覺得課本中的圖畫很直觀,一方面是小兔子騎車的行駛路線,像四聲的形狀,學生一目了然,一下子就能把四聲記住,同時,我邊講還邊讓學生比劃四個過程(四聲),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掌握了四聲的寫法。另一方面,我和學生簡單地分析了小兔子騎車行駛過程中所花費的力氣,目的也是為了滲透四聲的發音方法。所以,我試著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讀四聲。
漢語拼音教學,我注重的是先擺口形再發音,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o”的發音是難點,我強調先擺口形再發音,舌頭不動,發音才準。練習四聲重點放在二聲、三聲。通過手勢的幫助使四聲發音更加準確。最重要的是:根據兒童的遺忘規律,在準確的教學后要堅持反復有序的練習以及循序漸進的復習。同時在教學中,我很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讀書寫字姿勢要正確,書寫的指導,為學生寫好字打下基礎。
我覺得在讓學生讀的時候,應該多用不同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讓學生不感到厭倦。這一點我還需要加強與磨練。
教學反思
漢語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號,學起來枯燥無味,孩子們往往會產生厭倦情緒,怎么教?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尤其關注學生的興趣,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比如:我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呀,我們就要學習漢語拼音啦,它的用處可大呢!可以幫我們識字、讀書、查字典、還可以幫我們學習普通話呢!只見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望著我,可見,孩子們學習漢語拼音的愿望是迫切的。學習a、o、e時,教學重點是a、o、e的發音和四聲,教學的難點是e的發音及a、o、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為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我把a、o、e的發音方法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如“張大嘴巴aaa,攏圓嘴巴ooo,嘴巴扁小eee。”我還根據聲調符號的形狀和a、o、e四聲的讀法,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學習a、o、e的四聲。如“汽車平走āāā,汽車上坡áá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車下坡ààà。”雖然拼音是沒有感情、沒有色彩的符號,但孩子們學得主動、生動,興趣盎然。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編兒歌識記漢語拼音字母,教師包辦代替的多。
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盡量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一)如何解決低年級學生唱讀問題
第一、教師要經常范讀、領讀。
第二、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體資源,讓學生學有所仿。
第三、運用多種朗讀形式。
第四、重點訓練每句話最后一個字的讀音,尤其是聲調。
第五、以“說”帶“讀”,以“說”促“讀”。
第六、加強對學生朗讀方法的指導。
第七、樹立榜樣,多表揚不唱讀、讀得好的學生。
(二)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應變能力
1.讀透教材、了解學生。研讀每個學段教材的特點、教學的要求,嚴格按照要求設計教學。了解每個學齡段學生的特點,適應學生的發展特點安排合適、合理的教學環節。
2.認真設計教學方案。在備課過程中,不循規蹈矩,不一味模仿優秀,根據自身對教材、對學生的.理解,按照課標的要求,設計符合自身、符合自己學生、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案。包括教學素材的選取,要有新意、接地氣,讓學生感到新奇、感到熟悉,讓學生喜歡的素材才更能讓學生理解,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3.關注課堂、關注學生。深諳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完全不用背的形式,做到自然流露的程度。這樣才能全身心的關注課堂、關注學生。注重課堂生成的學習機會,有問題及時糾正,讓學生及時改正錯誤。有新的知識點的生成,及時指出,作為新的學習點讓學生積累或者練習。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4-18
語文一年級的教學反思10-22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2-26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02-22
一年級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3-17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03-13
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1-16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八》教學反思09-12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03-26
語文的教學反思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