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 篇1
在實際課堂中,特別是五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瑯瑯的讀書聲,如果我們基于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為目的、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必然會摒棄。學校廣播電視臺對五年級的這一活動進行了全場攝像在全校播出了。這一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同學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同學們覺得畢業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里、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在他們的影集里、校園網里有珍貴的鏡頭;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我想,這是在問老師,又不僅僅是,我們該認真反思反思教學中的一些行為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探討實施決非上幾節公開課、寫幾篇文章、出幾份試卷所能含涵蓋的,我想,它的積極實施是體現在每個教學進程中的,五年級的師生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共享一片艷陽天。
實踐證明,在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里、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五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會喜獲“雙贏”,他們的情感會得到升華,語文學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現。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 篇2
這是我初次上寫字課,一節課下來,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我去琢磨、去挖掘、去研究。
課前,我認為激發學生寫字興趣是最重要的,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不在于強制,而在于激發興趣。寫字興趣培養起來了,寫字技能就有所提高。寫字技能提高了,寫字興趣就更加濃厚。因此,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來精心備課,我在導入部分這一環節當中,以欣賞漂亮的書法作品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學生介紹,我這樣做的目的是想通過名帖欣賞,充分展示我國書法藝術的魅力,讓學生增長一些書法常識,進一步了解書法、喜歡書法,從而培養學生對書法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書法鑒賞水平。
在教學筆畫時,我先是出示和筆畫相像的圖畫,讓學生直觀感受筆畫的特點,我通過讓學生觀察,自己去發現規律,從而明確漢字間架結構的重要性,激起學生學好漢字的欲望。這樣做,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能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深刻。但是,在比較兩個筆畫寫進田字格里有什么區別的.時候,我沒把問題說明白,導致學生有點摸不著頭腦,最后是我自己點出,所以今后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明確問題的要求、目標。
在范字講解中,我努力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形體美。通過老師的板書、講解、指導漢字的不同寫法及結構安排,使學生能夠將文字寫得更加勻稱美觀。在教學前,我應該在黑板上先反復練習這幾個字的書寫,那也不會出現課堂上的小意外,還有,學生在寫字時,我應播放優美的音樂。這也是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一種體現。在以后的寫字教學中,應得以體現。
通過一節課的教學,我覺得以后應該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在觀察字型的時候,把讀與寫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后,教師在黑板上范寫,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邊演示邊講解字的結構及筆畫名稱,讓學生寫好字后還要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評析。只有在每一次的寫字教學中都要讓孩子有所得,這樣日積月累,孩子的寫字基本功才會提高。今后我自身也要在寫字上多下功夫,教師的寫字素養提高了,才能給孩子以更好的輔導。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 篇3
我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顆顆充滿活力的教學弄潮兒,一個個充滿生命張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民主衣袂飄飄,楚楚動人,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款款地向我們起來。我們激動得想,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銅陵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銅陵就真的要停止呼吸了。可喜的是,我們在一批老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銅陵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真的精彩。
一、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一次調查中,有位家長這樣說 :“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
二、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教學《烏鴉喝水》時,我們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于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車的世界》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小小交通警》、《灑水車》、《讓車》等十余首兒歌,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車、交通規則方面的知識,而且無形中又認識了許多生字。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水鄉歌》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北方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呢?通過錄像展示美麗的水鄉,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別人的文章當注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注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 篇4
從六年級到一年級,這個跨度真的很大,似乎由一個主角進入到另一個新的主角。這種主角轉換讓我很難適應,感覺自我這一個學期過得挺渾渾噩噩的,可能忽略掉了很多東西,可是我也在努力摸索,摸索中適應我的新主角,和孩子們一齊成長,一齊收獲,去尋找突破,嘗試做一個合格的一年級教師。期末了,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真的很累,沒有了自我學習的空間,早出晚歸整天在學校陪著學生,可是看著學生一天天提高了又覺得很欣慰。具體總結如下:
由于我校所居住的二堡村近年很多拆遷,這一屆生源復雜,外村鎮的占大半,離校遠靠車送的也不少,給管理帶來難度。家長富了不是那么重視教育,孩子們也沒有吃苦耐勞精神憑興趣,所以讓他們喜歡學習寓教于樂更為重要。如何讓孩子歡樂學習在不斷的反思與實踐中,我悟出了一些頭緒。
一、與生活相聯系
一年級孩子語文學習的第一張通行證就是漢語拼音。由于孩子的年齡特征,為了使孩子加深印象就必須反復練習,從而就會變得枯燥無味。所以在課堂中我聯系實際指導學生用所以說辭說句,有時與某學生與當時發生的事聯系上了學生很開心很樂意大膽試著說詞說句甚至說一段話。
二、兒歌激趣學拼音
兒歌里的節奏和韻腳,都可能出此刻孩子們的語言里,至于那些游戲特點十分鮮明的兒歌,更能使幼兒饒有興趣地誦讀不止。幼孩們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正是從進取地投入語言游戲開始的,在具體的字母教學中更是不離兒歌。
比如張開嘴巴aaa,圓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一豎加點iii,烏鴉回家uuu,u上兩點üüü等等不一而足;不僅僅如此我還鼓勵孩子們進行創作,自編了許多瑯瑯上口的好兒歌,如聲母教學中的拉開天線聽廣播,右下半圓bbb,舉著小旗爬山坡,右上半圓ppp……和平鴿,愛和平,9字拐彎ggg,西瓜西瓜我愛吃,像個叉子某x等等等等。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是那么喜歡兒歌,能很快讀寫拼音字母了。教學也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絲毫不覺得枯燥乏味。聲韻搭配進行拼讀的時候,我又教他們: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還有標調歌:韻母里頭先找a,沒a再找o和e,iu都有標尾巴;三拼音有點難,可是用一句兒歌就能搞定:聲輕介快韻母響,三拼連讀很順當;還有歷年來ü上兩點的省寫規則這是一個難點,我們也有一首兒歌突破它:jqx真淘氣,碰到ü兒兩點要摘去,摘去兩點還是üüü。
三、增強識字味教學趣性
利用實物演示法、體態動作演示法、猜謎法、編兒歌方法、聯想法、形象實際識字法、故事情趣識字法、溯源識字法、游戲識字法、用常理,避免易錯筆畫的方法、意義識字法等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四、語文教學生活化
正如某-12-13星期四這天我的教學反思所記錄的《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
一向以來,總喜歡讓學生結合實際尤其是當時情景學習。
上午教學《小松鼠找花生》,我要學生觀察課文第二幅圖,看看有什么變化引導他們發現:花兒謝了;葉不再綠,變黃了飄零了。之后問:“小松鼠的周圍沒有能聽得見話的別的小動物,小松鼠的‘花正被誰摘了呢’是在對誰說”,全班頓時靜得出奇。幾秒鐘后,羅暢突然大聲說:“是他自言自語說的。”不錯,課文
提示語的確寫道:小松鼠自言自語地說……羅暢這孩子往往丟三落四的,開學初常常沒帶本子和鉛筆甚至剛剛發的試卷到交卷時也找不著了。今日他是唯一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很驚喜不由得摸摸他的頭表揚他會動腦筋也很聰明。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說出自我有沒有過自言自語,還創設了幾個情景讓他們能用自言自語說話。由于今日早輔課不是我上,急于教學中,我忘了晨檢。我就在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格外”一詞說話時這樣問:“誰的小手格外干凈誰的小手格外臟”邊問就邊叫全班:“舉起你們的雙手,伸直五指,亮出手心我看看;再亮出手背我看看,大家也互相看看評評誰是今日衛生標兵。”孩子們習慣性地轉動了小腦袋左顧右看,還轉身看后面的。結果李興純等幾個很干凈,李思博等躲躲藏藏沒大大方方伸出手,但我看到了他的手很臟。查悅的原本干凈,但染了幾滴水彩,那尷尬的表情我無法用途語言描述,她向我申明:“我洗過了,但洗不干凈。”我安慰她以后細心點別染臟了,回去再用洗手液多洗洗。孩子們經過觀察所得,紛紛說了“某的小手格外干凈;某x的小手格外臟。”再拓展到別的'方面用“格外”說句練習中,也沒脫離實際,始終把德育滲透其間。
午間打飯時,李興純把飯給弄掉了,吳鏇琳不聲不響提來掃帚和鐵撮箕打掃干凈了,此刻我表揚了吳鏇琳:“吳鏇琳,好樣的,默默地做好事,很機靈動作很快,他真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學習要認識的生字“樣”時,組詞“榜樣”,我之后問:“在我們班,誰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啊”當時常常不按時完成作業,不太講衛生的羅玉龍舉起了手并說:“我!”我想此時的實例和情景才能更好讓他們意會什么叫榜樣,這比憑空的舉例和解釋更容易領悟。我之后說:“李興純以后可得注意拿穩飯缽,丟了怪可惜的,前幾天我們讀了練習冊上的《憫農》,問我們懂得了什么,李元志就說得很好,他說‘每一顆米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中出來的’”。
總之,讓學生喜歡學習歡樂成長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所追求的境界,當前的教育僅僅靠埋頭苦干強硬逼迫學生學習的負責精神已經落伍了。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 篇5
今天上午進行青年教師展示課比賽。我是一號授課老師。我授課的內容是三年級第八單元第二篇課文《掌聲》。
本次比賽以無聲授課的形式進行。通過比賽,展現了我的能力,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因身體殘疾而內心憂郁、自卑的小孩子英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不得不上臺講故事。她本以為會被無情的嘲笑,想不到同學們給了他鼓勵和掌聲。從此她變得開朗自信,以微笑面對生活。
教學要突破的知識點有:
一、學會默讀課文,感知文意。做到不指讀,不出聲。
二、通過神態、動作描寫感受到英子前后的變化。
三、練習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本次無聲授課,我設計了掌字的教學。通過文章的題目來認生字,把生字放到課題中學習。通過老師的配樂朗讀,畫出描寫英子神態/動作的詞語,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感受兩次掌聲給英子帶來的變化。最后作業布置中進行課文復述的練習,把英子的故事講給父母聽。同時進行情感遷移拓展,生活中不僅掌聲可以鼓勵幫助人,早上的一句問候,上下樓梯的禮讓都是最美的行為。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更要把愛和溫暖傳遞給身邊的人,做文明的接班人。
不足之處:在課堂上要注意表情和態勢語,說話要自信有力,情緒飽滿。同時在對學生的評價上評語多樣化,充分展示到位。把握好課堂上的臺風。在內容設計上太多,流程進行的太快,沒有鋪展講開。區分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重視生字教學,增加識字方法和識字的趣味性。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 篇6
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主張引導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那么,在一年級新生中怎樣來實現學生“主體”呢?學生探究合作學習應該是其中的一方面。在一年級學生的課堂學習中,怎樣讓剛上學的新生適應合作型的學習方式,這個問題值得做一番探究。
一、激勵交往熱情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借助課程內容這個重要中介而進行的認知、情感態度諸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在教學目標上,要注重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學在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上的均衡達成。針對一年級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缺員參與的問題,教學要多方激發學生參與交往的熱情,引導學生從交往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可以從兩個方面嘗試:
一是創設交往情境,讓學生入境生情,產生良好的交往情緒,從而主動地參與交往。創設問題情景、游戲情境、交際情境都是激發學生參與交往的有效做法。在識字教學《自選商場》時,針對城市的孩子都喜逛大型超市的習慣,設置到超市中的情境,讓大家說說超市中有哪些物品,學生立即充滿興趣地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二是改變評價方式。教師對小組合作交流的評價,除了對小組成員個體的評價以外,更要注重對小組團體交往過程的評價,會利用恰當的時機表揚小組學習過程中團結合作精神,并對這些小組給予整體的小獎勵(如小紅花、得紅旗等),激發學生的小組榮譽感,讓學生愿意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
二、培養交往技能
小組合作交流作為一種新的學習形式出現在一年級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一開始組織實施時,學生會因缺乏方法而顯得生疏,難免會出現亂說亂叫,秩序混亂等狀況。為了達到良好的合作效果,教師必須進行恰當地引導。比如提倡學生“說明白話”,小組合作交流,每個成員都有說的機會。一年級許多學生的特點是心直口快,往往還沒有想好就急于脫口而出,有時是會說半截話,有時說一半話又重說。對于這樣的學生,要求小組成員要對他們提出更正的意見,再重新來說。還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小組成員在交流時其它成員必須認真聽,才能聽清楚別人說的意思。在實際課堂上我們發現許多一年級學生聽的習慣特別不好,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比如讓學生靜靜地聽老師讀五個詞語,然后再按詞語順序說出這五個詞語。也可以請同學說一句話,聽完之后讓同學來復述,逐漸讓學生學會認真傾聽。
當然,學生交往技能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只有教師有意識地引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交往習慣,小組合作交流的質量才會得到逐步提高。
三、提供交往機會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目標導向的活動,強調課堂上的互動交往,以此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非認知品質。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特點,盡量提供適量的交往機會,不要老是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而剝奪學生交往的機會。教學中注意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交往情感和合作意識。
(1)在交往中識字。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學生在聽讀識字的過程中,通過聽與問的途徑自學生字,還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自制生字卡片。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提供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的機會,這樣學生在互聽互檢的形式下交流,每個人把認的字讀給伙伴聽,如果遇到不懂的字,組里的伙伴可以提醒再認一認。如此一來,學生在小組內互教互學,其樂融融,教師則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針對難認的字再重點指導,提高了識字效率。
(2)在交往中欣賞。在學習識字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自制生字卡片,回家后在家長的幫助下,許多學生會做出許多的漂亮實用的生字卡片,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安排學生小組交流展示,引導學生在伙伴的欣賞中體驗親自動手勞動的快樂。從而更愿意動手去做這些工作。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 篇7
記得,我曾寫過的一篇題叫《走生活之路,寫生活作文》的論文。我覺得這堂課一個整的教學思路與教學預設效果與我論文中提出的想法是相吻合的。我先不說,在這堂課教學過程出現的中林林種種的得失,單提課后學生在寫作上取得的成績,分別發表在《寧波晚報》及《未來作家報》上的兩篇學生觀察日記。(一篇題為《韭菜和蔥》,另一篇是,《我陪外婆去看病》)我認為已經實現備課時提出的目標。(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的習慣,培養熱愛自然、觀察動物的興趣,具有熱愛生命的情操。)這堂課教學應該是成功的。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實踐“生活即學校,生活即教育”的大語文教學理念,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們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引導學生感悟生活,和生活親切握手,調動學生觀察、探究和練筆的積極性。現在的`孩子所處的時代于我們乃至我們的前輩所處的時代是完全不相同的。他們的吃穿住行,樣樣俱備,有的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關注的事情,所玩的玩具、游戲也是大不相同。可不像我們小時候每天可以在外面瘋玩,農忙時還要幫大人在地頭干活。本說城里的孩子區分不出稻子、麥子,韭菜和蔥,現在我們所處的城鎮、農村的孩子,能認出來的也是寥寥無幾。所以,在第一課時,結束前,我所布置的作業里,就體現了這樣的意圖,我們的課堂不僅僅要學習課文的知識,更要結合生活實際,把目光投向社會,投向生活,投向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告訴學生,我們必須熱愛生活,對生活有敏銳的感悟力,因為“咱們平時的學習,總是為了實際需要”。
《不合群的小蝌蚪》這篇課文我是按照“發現疑問-探究疑問—查出原因-回答疑問”這條主線索來展開的。抓住文中的重點字詞、重點句式,通過學生質疑、答疑、說話、朗讀體驗等系列訓練,解決了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不合群主要體現在哪里,為什么不合群,等問題。課文淺顯易懂,既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也是非常熟悉的內容,卻又容易被我們忽視,其中又蘊藏著我們不知曉的知識,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具體環節的成敗,都已寫在旁注上,在此不再重述。在教學結束時提出一個目標,就是“要仔細觀察,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實這也是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要表達的意圖,所以在布置課堂作業時,我是有意設計這樣的題目。目的就是告訴學生,只要我們熱愛生活,拓展學習空間,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發現,一定會發現我們的生活真的很精彩。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09-03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07
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06-15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01-15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熱門]07-11
小學語文老師教育教學反思12-01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15篇02-24
關于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