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優選【10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本單元課文有散文,也有小說,都是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
學習本單元要求熟讀這些課文,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感情,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所追憶的保姆,雖是一個粗人,然而質樸、善良、熱心。魯迅深情地抒寫了對這位勞動婦女誠摯的懷念。
朱自清的《背影》,突出地刻畫父親的“背影”,著力表現父親的愛。在禍不單行、陰云籠罩、哀愁焦慮的日子,父愛顯得異乎尋常地感人。文章中的敘述和描寫都恰到好處,樸素的語言表達了真摯的感情。
李森祥的《臺階》以農民的兒子作為故事敘述者,敘述父親為蓋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現農民艱難困苦的生存狀態和他們為改變現狀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憐憫雙重感情色彩。
楊絳的《老王》寫自已與車夫的交往,寫車夫艱難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
余秋雨的《信客》寫了兩代信客的.命運,著重刻畫一個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贊美他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善良寬容,說明無私奉獻的人總是能贏得敬重和愛戴的。
學習本單元還要求從中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體會人物描寫的作用,揣摩語言的特點,從而提高描寫能力。如楊絳在《老王》中,為表現老王生命衰竭的狀況,寫道“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
學習本單元要求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就是初步感受語言風格。語言特點是由作品的題材、描寫的對象決定的。要著重讓學生明白,用什么語言要看寫什么人、什么事。要總結五篇課文語言的共同特點,讓學生領會,使用語言要在樸素自然的基礎上,融進典雅的書面語,這是提高語言能力的正道。
學習本單元還要求學習作者寫人的方法,可以選擇一個感人瞬間表現人物,與可以選擇多件事寫人。運用這些手法表現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大膽發現,大膽表達,相信會讓我們筆下的人物更具個性。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新學期的第一次匯報課結束了。
我們本次執教的課文為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浪之歌》一文。這是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的散文詩《組歌》的其中一首。是敏感的詩人以象征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聲的美文。
或許有礙于自己平時的閱讀傾向,或許受到“期待視野”的負遷移作用,我在初讀文章之后竟茫然不知其所云。于是又連讀三遍,之后似乎對作者通過海浪與海岸這對情人形象所要傳達的情感才有所領悟。這樣的閱讀經驗,使我對教授此文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于是,在做教學設計時,我謹記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盡量順著他們的感性思維一點一滴引導,逐步向上攀升進入對文本思想內涵的理解。首先,在導入部分,用孩子們生長在沿海城市的生活經驗,喚起他們對大海那些熟悉的記憶。接著通過朗讀,整體感知浪是以海岸的情人形象出現,讓學生明白文中的浪所唱的首先是她與海岸的一首熾熱的情歌;然后深入文本,作鑒賞品讀,進一步領會浪還是一個“人間世界的守護者”的形象,而她所唱之歌的深層含義則上升到一首寬廣博愛的贊歌。從而總結出作者通過這篇散文詩所要表達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博大的'愛。這樣由淺入深的學習探究過程,大概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通過前后兩次的授課實踐,預先設置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但其中仍出現了不少問題。首先,問題還在于課堂不夠形象、生動。導入部分原本完全能要學生調動最大的生活經驗,進入與海浪、海岸的溝通,但由于我沒有給學生以視覺化的大海情境和形象化的海浪聲音,造成原本熟悉的海遠離學生的課堂學習。而在問題設計上,教師的語言尤欠生動,過于理性和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其次,對文本主題的探究還不夠全面。第一次授課時,我在引導學生挖掘這首散文詩的第二個層面的主題時,對作者紀伯倫做過相關的簡介,但沒能結合他的身世和經歷,從詩人與祖國的情感方面來探究。雖然這點在第二次授課期間得到了補充,把它插入在第一層面主題與第二層面主題之間。但從課堂的總體架構來看,這部分內容的加入破壞了課堂設計的整體性,有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的感覺。而這個愛國主題又不得不說,因此左右為難,最后只能將愛國主題放在最后——由詩人出生地環境與文中的海的環境做一聯系,再用創作背景的相關說明做一個巧妙的過渡并出示詩人流亡海外,為祖國的獨立而奔走呼告的經歷,那么讓學生理解文中所表現的那份對國土的思戀和赤子深情便水到渠成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學設計中,還要學會對課文相關資料與課文內容的結合與轉化運用。而有時一個巧妙的過渡就能讓左右為難的事變成兩全齊美。這也是師傅經常向我強調的。
最后,就是朗讀問題。總所周知,語文學科的朗讀非常重要,更何況是這樣優美的散文詩。雖然知道教師的朗讀能夠帶動學生的品讀,調動學生的情感。但是,在我們自己做學生時,默讀、速讀已經成為習慣,對于高聲朗讀確乎十分陌生。然而我還是相信“勤能補拙”這句話,反復的練習定能夠提高我們現有的朗讀水平。
以上是我通過本次匯報課所得的反思和感悟。但是,對于《浪之歌》這樣的散文詩,從作為一名中國讀者的角度去考慮其手頭上的文本本身的優劣,我認為還是有待商榷的。倒不是對紀伯倫這樣偉大的詩人及其作品有所非議。然而,再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要被介紹到中國,必需先被翻譯成中文,而漢語的語義和語境畢竟不同于英語、法語等拉丁語系,部分帶有文化背景和民族審美意識的東西是無法被完整地翻譯的,就像中國的《紅樓夢》,再好的英美譯本也無法傳達其深藏于文本字里行間的東方民族文化的精髓。更何況譯者本身又有自己的思想傾向,在他們翻譯的過程中就已經給文本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因此總不如讀原著來的更加原汁原味些。而我們課本中的《浪之歌》,在部分語句翻譯的遣詞用句方面有一些值得改進之處。因為,有些語感強的學生就在朗讀這篇散文詩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覺得譯者用詞不夠恰當。
當然,凡事不能處處求完美。就像我們的課堂一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本文是郭沫若歷史劇《屈原》中的一個片斷,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靈獨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詩,文章通過對風雷電的呼喚表達了主人公對光明和渴望和對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現的一系列事物都有著象征意義,這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背景介紹很關鍵。第一課時我先讓學生介紹和課文有關的文學常識,如戲劇的知識、作者情況和主人公屈原的相關信息(提前布置學生回去搜集),朗讀是學習的重要方式。“語調、語氣處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經大家這么一說,我問道“那你從我的朗讀中聽出了什么感情?”學生舉手人數眾多,發言踴躍,有的說“一種強烈的憤怒”,有的`說“對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過互相補充,歸結為是對“光明的熱烈追求和向往。”
象征手法的運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風、雷、電、土偶木梗等形象象征了什么;比喻、擬人、反復、排比、呼告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感情表達更突出。“因為文中反復在大聲地呼喚風雷電,而風雷電代表的就是光明。”品味語言是本文的亮點和重點,學生可以抓住一點來品味。
其實在我們的課堂上有時不經意間的一個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當然前提必須是教師要充分地備好課,將教材的內容裝到腦子里,只有這樣才會在思維的火花閃現時及時抓住并有機地融會貫通。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為了參加新課標課堂教學比賽,我按07(4)班的教學進度,選擇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版教科書九年級上冊28課《馬說》作為比賽課。提前半個多月的時間作準備,終于在第13周上課了。一節課下來,感覺特失敗,原因是什么呢,結合同事們的評議,我反復思索,終于找到了癥結所在。
這節課的失敗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朗讀教學耗時過多,以致時間不夠用,最后形成拖堂五分鐘的尷尬局面。設計教案時,確定《馬說》一課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能夠當堂成誦。因為這篇課文是初中語文的傳統篇目,又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古文。因此,讓學生能當堂背誦,不但能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人才”與“伯樂”的辯證關系。另外,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學生能夠熟練地背誦課文,他們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他們才能夠真正受益。這是教學既定的目標,所以在了解了文體和寫作背景之后,我集中時間進行朗讀教學。本計劃花10分鐘的時間,最后竟耗費了十多分鐘,原因何在呢?
二是分析課文時,學生合作探討的時間過長,因為學生尚未探討出結果,我又不好叫停他們的活動。課堂教學時設計的分析課文的三個問題,難度不是很大,為什么學生要費那么大的勁呢?
對于所教授的學生,我清醒的知道,他們是九年級普通班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只是基礎相對較差,學習能力和學習的自學性都不高。但作為比賽課,我在提前半個月布置學生預習的時候,學生表現出一種從未有過的興奮。于是我也對學生充滿了信心,就沒有很好的.設計預習提要,讓學生憑著經驗走。可能是由于課前預習準備的時間過長,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興奮度,到真正上課時,學生已產生了些許厭煩的情緒。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就碰到了幾層阻力。一是有“駢、石、食、見、邪”等幾個字學生讀不準,長時間累積(預習時間過長)的錯誤要糾正兩三遍。二是學生朗讀時的節奏和感情處理得不好,好多地方需要糾正。如此正了讀,讀了正的幾個回合下來,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耗費了。三是難度不大的幾個問題卻要分析探討較長的時間。由此得出經驗教訓。
經驗教訓一,不能過早地安排預習。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預習時間過早過長,學生容易產生心理疲憊,從而在真正上課的時候失去了應有的激情。
經驗教訓二,預習時一定給學生布置恰當的預習問題或任務,以作為學生自學的導向。如果讓學生漫無邊際的預習,可能導致的結果是,學生隨意地讀讀課文便罷了,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經過查閱更多資料和學習,通過別人的經驗介紹和自身的體驗,我深切體會到布置學生預習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求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閱讀就是要閱讀文本教材,閱讀課文的注釋,閱讀課后的“練習”。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習之前應通讀教材,了解教材的結構和知識的內在聯系。在進行具體的單元學習前,要了解本單元讀寫訓練的要求,通讀單元各篇課文,在這過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課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個性來。當具體預習每篇課文,課前的提示及課后的練習均是幫助我們理解課文內容的很好資料,因此是決不能忽視它的作用的。這樣,我們就對整個單元和單篇課文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這就有利于我們日后對課文進行縱深的閱讀理解。而不同文體的文章,它的閱讀要求是不相同的。記敘文的閱讀要求我們必須做到能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或語段,能理清文章的結構脈絡,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語言特色。而議論文和說明文的閱讀要求就不同了,在做這兩種文體閱讀時就必須先理解掌握它們的文體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和表現特色。
2、查閱。查閱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過字詞關。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學生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好理解的語句。那么教師就要在布置閱讀課文的時候,強調學生在遇到的這些問題時用筆劃出來。如果這些問題書上有注解,那么閱讀時可以對照注釋,自己弄懂它的意思;書上沒有注釋的問題,那么就要利用工具書,查一查字典,特別是不要放過那些模糊的字詞,似懂非懂的句子。
3、思考。這一步是較高層次的要求。要求學生根據提示、課文及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后習題是否能夠回答等。當同學們閱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帶著問題(課文后面的練習題)進行閱讀,看到課文中有問題的答案就直接在書上劃出來,并做必要的眉批。如在教學《馬說》前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預習:1、你認為是先伯樂還是先有馬?2、沒有遇到伯樂的千里馬命運怎樣?3、作者寫作的意圖緊緊是為馬鳴不平嗎?如此以來,就不至于在課堂上分析課文時耗費那么多的時間了。
4、做筆記。在前面閱讀、查閱、思考的三個環節中做好筆記。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強調的就是動筆對讀書的重要性。而實踐證明,做筆記對語文預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當然,做預習筆記的形式有多種,可在書上做標記、眉批、尾批等,也可準備一本預習筆記本。總之要做到適當靈活。
經驗教訓三,朗讀教學活動不一定集中放在教學環節前部分進行,可以穿插到課堂教學活動的其它環節中。如這課的朗讀教學,當遇到學生把握不好朗讀的節奏和感情的阻力時,可把它穿插到翻譯課文之后進行,這時學生對課文內容比較熟悉,再朗讀時效果一定要好得多。正如張連仲在《朗讀教學的現狀及改進對策》中說到:“抓住指導的最佳時機,即興范讀。教師可在學生對重點句段理解的基礎上,產生強烈的朗讀欲望時,即興范讀,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進入情境,讀出真情實感。”
經歷這節課,我覺得自己進步了許多。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好嘴楊巴》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在選教材時很多老師認為沒有挖掘價值,不容易出彩,我也認為內容平平淡淡,不適合自己激情昂揚的教學風格。我一直喜歡有激情的文章,濃妝艷抹,粉墨登場,渲染得天昏地暗,真個地酣暢淋漓,氣吞山河。可是沒有這樣的教材,豪情萬丈的我就沒有用武之地?
《好嘴楊巴》一文我看了三遍,內容極其簡單,就是讓學生感悟俗世奇人的高超藝術。究竟怎樣感悟?怎樣一針見血地抓住問題實質?怎樣讓學生既領會文章主旨又掌握本課寫作要領?我反復思忖,最初教案12頁,和其他老師商量后,又調整教學環節寫了12頁。試講后,我覺得很不成功,教學環節混亂,教學語言模糊、生硬,整節課覺得牽強附會,找不到感覺,這是我自認為最糟糕的一節課,覺得自己很對不起那個班的學生。但這次試講也使我下定決心——給教案做個大手術。可有可無的內容刪除,搞笑的.、娛樂的,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無幫助的刪除,課前的小游戲、由英雄人物到市井俗人的過渡刪除,教學內容開門見山,直接步入主題:
主人公楊巴只說了一句話,又怎么能稱得上是“好嘴”呢?
文章刻畫了好嘴楊巴和楊七這兩個奇人,人物性格鮮明。請說說兩人各“奇”在什么地方。
教學環節一目了然,僅抓一個“奇”字,步步推進,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這樣一改,我頓感輕松許多,教案變為4頁,老師不再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了。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把厚書讀薄”的至理名言。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猶豫徘徊,我終于把教案變薄了,整個歷程我經受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洗禮。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安塞腰鼓》選自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從標題上就可以看出這篇課文有豐富的資源進行多學科融合教學。《安塞腰鼓》是新時期的經典課文,他寫陜北高原,寫高原腰鼓,寫打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風,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氣質,表現了陜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多學科融合,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陜北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的與眾不同。
一、教學思想的反思
《安塞腰鼓》是一篇自讀課文,是一篇帶有詩情畫意的散文,這種詩情是從黃土高原生長出來的,具有粗獷,豪放的特點,又是從高原上一群毛騰騰的后生身上散發出來的,充滿生命的力量。
語文學科它的工具性比較強,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體現語文這門學科特點,教學學生識文解字,掌握其中的寫作方法,從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在課堂上只講語文知識,就顯得枯燥,單調,所以我們還要深挖語文學科以外的知識,看看文章中有沒有其他學科的融合,語文教學中有音樂舞蹈的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審美能力,語文教學中有史地的融合可以讓學生明史鑒,曉天下,語文教學中有理化的融合可以讓學生精準理性有邏輯的分析判斷事物,多學科的融合,既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可以增長見識,達到所有科目同步提高的效果。
二、教學設計反思
《安塞腰鼓》一篇地域性很強的一篇文章,在設計之前,認真研讀教材,查找資料,依據教師用書的參考建議,采用多種方式的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方法,力求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課前讓學生搜集安塞腰鼓的視頻,安塞的地理位置,黃土高原的地形特點,安塞腰鼓有關的歌曲等,為上課做準備。
導入的時候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段,讓學生欣賞安塞腰鼓集舞蹈、音樂于一體的大型表演,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做了詳細的介紹: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安塞腰鼓產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也是陜北人民精神風貌的象征。在古代既是激勵邊關將士沖鋒陷陣、浴血奮戰的號角,也是將士凱旋的歡迎曲。如今它已成為中華民族堅毅不屈、意氣風發、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象征。讓學生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課中當學生問道為什么只有黃土高原才能生養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呢?用地理知識來給學生講解黃土高原的地形特點,可以說只有厚重的黃土高原,才能生出一群群茂騰騰的后生,只有厚重的黃土,才有西北高原的漢子們,學生們對磅礴、壯闊、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課的結尾播放:李政飛演唱,孟海平作詞,孟海平作曲的《吉祥腰鼓》,在音樂的激蕩中,把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再次顯現出來,也把本課推向高潮,學生在欣賞中結束本課,余味悠長。
三、教學過程反思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又是一篇抒情性散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反復朗讀,在誦讀的基礎上掌握文章的主題,由于誦讀時間過多,在時間的把握上有點偏重朗讀,導致后面分析課文不細,也沒有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余地,在學科融合過程中,由于教學資源缺乏,資料有限,雖然有其他學科的融合,但對深度融合欠缺,甚至是生搬硬套,在授課過程中沒有把握好量,導致重難點沒有凸顯出來。
四、改進措施
1、人文性和工具性極強的語文學科,融入其他學科的教學,是不是有點強學科所難,但是受課題的約束,我們不得不融入其他學科,但怎么融入,怎么銜接的融入,怎么有機的嵌入,值得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思考。
2、語文教師拿到一篇文章,我們要探討,如何傳道、授業、解惑,從那些方面入手,安塞腰鼓就是讓學生學習抒情散文的特點,學習安塞腰鼓磅礴、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進一步了解安塞腰鼓、黃土高原、西北漢子,學習集音樂、舞蹈于一體的安塞腰鼓,在誦讀中感受,在欣賞中審美,所以我要多角度,多方式,多思維恰如其分的融入其他學科,很好的的進行語文學科的教學。
一篇文章,卻融合了地理、音樂,舞蹈等學科方面的知識,讓不僅學會了本課的有關的知識,還學到了地理和音樂等方面的的知識,受益匪淺。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我通過學習王法寶老師的教學反思,知道了備課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是為了應付領導的檢查,所以對每一節課一定要用“心”去設計,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會導致課堂教學層次不清、缺乏明確的目標。
教師對學生的課堂活動不能有效地引導和控制,全由學生的興趣牽引,這樣的課堂效率肯定是比較低的。所以,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認真備課是關鍵。備好一堂課首先必須吃透課程標準、熟讀教材、充分了解學生,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其次要考慮讓每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要關注全體學生,既要備教法,又要備學法,教法必須服務于學法,學法指導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
一堂課分幾個步驟,每個步驟有分那幾個環節,哪些環節比較重要,一定做到心中有數。二次備課很重要,有些環節可能是效率很低或根本沒有實效的環節及時刪去,在上課過程中有時會有一些非常好的又是“靈光一現”的好的方法,這時要及時做好記錄,有時等上完課就會想不起來了。這樣經過多次修改的教學設計,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根據這些在本周學習旅鼠之謎時,在導入新課時,讓學生交流含“鼠“字的成語,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出示的旅鼠和北極的圖片,讓學生對旅鼠有個直觀的了解,拉近了學生和文本的距離,也吸引了學生好奇的目光,讓學生饒有興趣地研讀課文。
學生合作探究問題時,我注意閱讀方法的指導,并采用了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的多種評價方式,幾個問題都由集體智慧來歸納總結了。自定義動畫生動地再現了旅鼠繁殖能力強的特點。引導學生多角度解讀課文給我們的啟示,注重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切入點來思考問題。
收集的其他動物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了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奇異現象,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為讀寫結合提供了素材。從學生的'作業反饋情況來看,百分之九十的同學能成功地運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來寫其他動物的奇異現象。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部分學生發言不積極,口頭表述不清晰;解讀課文的思維不夠開闊。如果讓學生以“我是旅鼠”的身份來自我介紹,課堂氣氛會更活躍一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在設置問題時要注意趣味性,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敢說、多說,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更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要讓學生“誦讀古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通過《馬說》一文的教學,結合平時文言文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古詩詞感悟:
一、在誦讀中感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都體現了誦讀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古詩詞教學,必須首先讓學生在學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礎上,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調,反復地朗讀,再理解,再朗讀,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心情感去體味作者與作品,最終實現對作品深刻的感悟。
二、補充背景材料進行感悟
《馬說》一文是作者韓愈借千里馬被埋沒、被摧殘的不幸遭遇,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之情。因此有關于文章及作者的寫作背景尤為重要:《馬說》大約寫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因此郁郁不樂。鑒于此在學生自主學習環節中,我布置了一項內容:結合歷史知識,借助手中的資料,搜集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內容。
三、創設一定的情景
看過一個《石壕吏》的教學案例,這是一首敘事詩,描述的是安史之亂時官吏捉人故事,教師為了將官吏捉人時的專橫跋扈及老婦人的哭訴表現的更形象具體,就借助于讓學生編演課本劇的形式。讓學生來編、來演,這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因此學生就會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更深入的理解文本,為了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相互爭論、探究,直到將人物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才罷休,這也正達到了學生深層次感悟詩歌思想的目的.。同樣在《馬說》中我讓學生自編自演了課本劇,并通過采訪演員的方式,就“誰來為千里馬的不幸遭遇負責”展開探究,一下切中文章的主旨。我想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在欣賞李白的《靜夜思》時若能配以相應的音樂,學生對詩詞意境的感悟會更深刻。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建一個濃濃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之中,教學也就不是難事了。
四、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古詩詞中有很多是詩人借景抒情的,初中詩詞欣賞教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詩化為一幅畫。就如在學習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引導學生找出詩中具體的物象,如藤、樹、鴉、小橋、人家、馬等等,再仔細觀察物象的特征,如枯藤、老樹、昏鴉等,借此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想象,形成一幅完整的圖畫,用筆或者用語言將他描繪下來。這樣一幅“秋天行旅圖”便能很好的幫助學生對游子思鄉有所感悟。同樣在《錢塘湖春行》和《春望》的教學案例中,為了讓學生感知兩首詩描寫的季節有所不同,教師就抓住了“淺草”和“草木深”讓學生展開聯想,“淺草”草剛長出來的時候,這應該是初春或早春時節,而“草木深”草木生長非常茂盛,自然是晚春時節了。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拓展思維,對于遠離我們生活實際的古詩詞教學,的確是一妙計。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的精髓,它需要我們細細的去“品”。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為讓學生學有所獲,貫徹新課程標準上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本課的教法我充分考慮學習的主體,即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較長時間不改變教學方法,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教學的第一點就是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并進行適量變化,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及較高的注意力。
我在教學之初采用情景導入法,先讓學生看《自然災害》的視頻資料,看后讓學生談感受,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我又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詞是必須掌握的,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問答法解決,針對教學重點,我采用情景激勵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較法及引導法,針對文章難點,主要考慮采用點撥法、分析法、提問法、詮釋法等,由于使用了恰當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以活動為載體推進探究過程,這是本課最主要的設計宗旨。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愛玩是少年的天性,這天職與天性是一對矛盾。但如果能把兩者巧妙的結合起來,既完成學習任務,又激發學生興趣,豈不兩全其美?給學生一個球場,學生自然知道去盡情踢球;給學生一個舞臺,學生自然知道去盡情表演。基于這一認識,本課在整體感知的環節里一連串的`設計了三大活動,即:別出心裁的畫插圖,引人入勝的猜謎語,極富創意的當翻譯。這些活動將聽、說、讀、寫融為一體,把學生的探究熱情充分調動起來,把學生的探究潛力充分挖掘出來。這些活動,環環相扣,不斷深入,使理解課文深刻含義,理解象征手法及其運用這樣復雜枯燥的教學任務變得簡單而又充滿了趣味,于是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探究任務。
課堂教學的成功,緣于對每一個環節的精心設計和每一個細節的精雕細刻。本課最成功之處在于以精心設計的活動為載體來完成探究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主導方向,在這個過程中,以活動為載體來促進探究可以算是一種成功的嘗試。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2-14
語文八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3-19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2-23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1-08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4
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母親》的教學反思11-04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18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18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