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1
“解決問題”就是讓學生解決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實際問題,而在現實生活中考慮解決某一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需要的數據、事項、關系等,在應用題的教學中,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已經通過文字形式給出了。而解決問題不是簡單的代入公式,它要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問題情境中解決問題才是學習數學的價值所在。隨著社會的信息化發展,數學的應用也在不斷地深化和擴展。我們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實的情景中研究數學和解決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相關的教育理論在解決問題的教學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景,收集信息
教師開始上課時,可以借助主題圖或教學課件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主題圖或教學課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義上是為學生思維提供線索的。當學生匯報后,教師引導學生將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觀察匯報也能為解決問題提供認知的基礎,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煥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營造氛圍。具體如下:
①教師先讓學生觀察主題圖。
師問:“圖上畫得是什么,寫得是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②讓學生認真獨立地觀看,分組討論和交流,并匯報和交流獲取的信息。
例如:二年級下冊第7頁“解決問題”。可將課本上的主題圖利用多媒體課件以動態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發現了什么。學生有了前面解決一步計算問題的經驗,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搜集信息能力,他們分小組討論和交流,很快會說出自己發現的信息:有21人去劃船,每條船每時3元。21個人去劃船,至少要租幾條船?學生在看圖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有序的觀察,這樣有利于理清思路,并為將來找中間問題打下基礎。
2.小組協作探究問題
當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后,給學生留出充足的空間和時間,讓每個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和策略,還可以通過小組內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到小組中去及時獲取信息,適當加以引導和調控。具體如下:
①個人或小組針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可以采取討論、實驗、等方法自覺矯正錯誤,逐步得出結論。
②教師啟發點撥。引導學生回顧探索過程,指導解題策略。
例如:二年級下冊第14頁“解決問題”。先引導學生結合圖文,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當學生發現每枝康乃的價錢不知道時,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發現必須先求“每枝康乃馨花用多少錢”的問題,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或者教師的點撥,讓學生根據“玫瑰花每枝5元,康乃馨每束8枝共24元”這個信息可以算出一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再根據第二個信息“菊花每束4枝共8元和百合花每枝4元”就可以求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錢。對于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時一定要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
3.交流評價解決問題
交流評價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的關鍵環節,教師的主要責任在于組織學生進行有成效的數學交流,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
理清思路后,讓學生獨立選擇算法。當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進一步歸納整理算法。最后通過集體交流,明確算法。具體如下:
①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研究成果。
②各組成員認真傾聽相互評價,表示贊同、反對,開展有競爭的合作。
③組織引導各小組提出不同的想法,發現新的思路、方法及時擴散,并給予及時評價和指導。
例如:二年級下冊游戲活動的“解決問題”。主題圖上是小朋友在蹺蹺板樂園游玩,學生通過觀察知道要解決的問題是“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教師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可以怎樣算?”。當小組發表自己的解題方法時,就會出現幾種不同的解法,有的先用乘法算出坐蹺蹺板的人數,再加上沒有坐蹺蹺板的人數、有先用加法算出坐蹺蹺板的`人數,再加上沒有坐蹺蹺板的的人數、有的先直接數出坐蹺蹺板的人數,再加上沒有坐蹺蹺板的的人數。讓學生通過互相評價和交流,尋找最快捷的方法。教師要合理地指導學生選擇快捷、有效的解題方法。
4.鞏固方法拓展思維
學生掌握了方法,還要不斷練習應用中深化理解。在這個環節中安排一些基本題,讓學生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解答,以達到鞏同應用的目的。也安排一些發展性習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靈活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具體如下:
①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重難點設計好練習。結合學生知識,能力的差異,組織學生分層練習。
②學生人人完成基礎題的練習,低等生在完成基礎題的基礎上,盡力完成綜合題,中等生在完成綜合題的基礎上,盡力完成提高題,優等生三種練習都完成。
例如:二年級下冊采土的“解決問題”。通過例題的學習,學生明確了“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的問題應該怎樣解答。教師可以設計簡單的看圖題“左邊小兔有12只,右邊小狗有3只,小狗的只數是小兔的幾倍?”進行鞏固練習,還可以設計在多個信息中解決“誰是誰的幾倍”的問題。教師注意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2
大概由于“初生牛犢不怕虎”吧,我在接到轉正公開課的任務時,選擇了一個略讀課作為上課內容,師傅知道了我的選擇后說我很有勇氣,但她并沒有勸我放棄,而是鼓勵我好好加油,保持年輕人的沖勁兒和干勁兒。
《漁夫的故事》這一課的課文并不難懂,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鉆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在設計這個課時,我深知要使學生“一課一得”,不僅要自主地學習課文內容,更要學會一個方法。而且這篇課文在整本書中很特別,它是最后一個單元的最后一課,所以在這篇課文中既有對本單元“故事”主題的延續,又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對其他單元一些要點的回顧,比如這篇課文中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就與第七單元有隱形聯系。與此同時,由于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情節也比較曲折,所以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確定了使用“長文短教”的方法。
在確定好要上這節課后,我首先關注的是導讀的要求,在導讀中共有兩個比較明確的.要求,一個是要求學生理解課文中“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另一個是要求學會簡要復述故事內容。
一開始,我對第一個要求的設計是直接分析兩個人物形象,由我帶著分析第一個,再讓學生自主分析第二個。后來試教一次后發現,因為這兩個問題是平行的,所以沒有梯度,學生在上課時會感覺沒有難度,沒有成就感,自然也就比較悶。所以我將這一環節改為一個小辯論,讓同學們從文中找依據,來辯論漁夫和魔鬼誰更強大,這樣一個問題帶動整篇課文的學習,而且課堂更加開放,學生的思維也會更加活躍。
我原本預設會有一部分同學覺得魔鬼強大,一部分同學覺得漁夫強大,但是在正式上課時,幾乎所有同學都是支持漁夫的,這非常考驗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我臨時做起了魔鬼的“代言人”,從辯論的主持人轉變為辯論的一方,增加了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在辯論環節中,因為大家都抓住了漁夫的勝利來談,所以我趁勢讓他們思考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的道理,大家一下子就能想出來,思維的遞進非常流暢。
原本在辯論后還有個分角色朗讀的環節,但當時時間不是很夠,而且同學們在辯論時也將句子讀得比較到位,于是在正式上課時這個環節沒有進行,而是在點明道理后直接進入到了復述環節。我所任教的班級平時上課時對主要內容的概括訓練得比較多,這學期的課前演講也是脫稿講一個成語故事,所以他們對于講清楚故事的來龍去脈還是比較駕輕就熟的。原本想著課文較長,就讓他們從文章的四個部分中任選其一來復述,但在這個環節,有超過一半的孩子復述了兩個以上的片段,近十人復述了全文。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所以在最后一個環節,我引導學生開拓想像,將這個故事進行續寫,大部分同學都能夠依照文章呈現的人物性格來進行續寫,有個同學認為魔鬼是有可能被漁夫打動從而改邪歸正的,所以我也將他的正能量大力表揚的一番。
這節課總體而言,上得還是達到了預設效果的,節奏也比較適中,時間安排也卡得很準,在我喊完下課的十秒后就打了下課鈴,孩子們都對我的“未卜先知”感到和驚奇。但是作為一個新教師,我的課肯定還是有許多瑕疵的,課后的評課時間里,來聽課的老師們也給予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我收獲良多。
一位老師說,在續寫環節后,可以簡單幾句話重新引回《一千零一夜》,讓孩子們從課本所選的《漁夫的故事》切入這本故事書,課內指導課外,進行更加深入的擴展閱讀。
一位老師說,在復述環節中,因為學情關系,可以讓孩子們在復述的基礎上演一演,這樣能夠更加生動形象,課堂也由看到讀到演,更加有梯度。
一位老師說,環節間的過渡語和學生回答問題后的點評語還需要再斟酌。過渡語要簡潔生動,既有承上啟下的功能,又要貼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調動起課堂氣氛。點評語則需要從學生回答的話入手,更加精準,更加生動,更加豐富多樣,以評促學,使學生的上課狀態更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新教師,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需要磨練的地方也很多,我必將抱著謙虛謹慎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提升自己,爭取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3
反思《琥珀》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學設計
《琥珀》采用了篇末入手邏輯提問由果溯因的變序教學法和電化教學手段,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學課件的運用
通過幻燈投影,使學生初步感知,繼而默讀全文,給予材料的復現,加深感性認識,再通過表達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理解了琥珀形成的過程這個重點。
不足之處:
本節課時間比較緊,拓展部分沒能按計劃讓學生進行寫作與點評。
可以再用半節課,抽查學生的寫作情況。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4
反思一:
本課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一點一點的引領學生捅馬蜂,體會我是怎么一步步捅馬蜂的,抓住捅馬蜂窩的一系列動作和心理變化過程好奇—逆反—膽怯—愧疚—企盼,體會馬蜂窩被捅后的強烈反應徑直而兇猛地撲,好像的戰斗機,不顧一切拼死,引導學生產生同情心。
在學習捅馬蜂的過程時,我讓學生當導演,設計鏡頭,隨著學生一個個的鏡頭的敘述,作者捅馬蜂的情景就再現了同學們的面前。通過分角色的朗讀,兩個對話描寫更讓學生理解了捅的原因,捅后的后悔。又通過對文章寫作手法的介紹,修辭手法的運用,同學們對課文的了解更加深入,使學生懂得:所有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我們不僅了解它的生命,還要尊重它的生命,和所有的生命和諧相處。
反思二:
捅馬蜂窩這篇課文,是馮驥才寫的一篇文章。看到這篇課文,看到這么長的文章,一波三折,尤其看到教學用書上那些要求,我很發怵,不知道該如何引領學生學習。雖然課文非常口語化,但學生讀起來也會有困難。帶著這種心情,這種膽怯的思想,我走進了課堂。
為了更好的銜接,我們一起復習了第一課。聽著同學們流利的背誦第一課,我的心漸漸放松了,對同學們,對自己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果不其然,同學們對馬蜂的了解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解的實在是太全面了,真為我的學生自豪。加上我們曾學過馮驥才的《珍珠鳥》,這篇文章的成功學習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由于昨晚同學們寫了第一課的拓展作文,沒有時間預習,又加之早讀課上處理班務,耽誤了同學們的預習,只有在有限的語文課上來讀書了。于是,讀書成了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即使這樣,也沒出我的意料之外,學生果真讀不好書,很多學生不能讀流利。到下課鈴響的時候,我們的讀書任務也沒完成。第二課時,依然讀書,我的原則,書讀不熟不能深入學習。完成讀書任務,又遇到了總結課文主要內容這個難題,這篇文章很長,一波三折,不容易總結。等到同學們都總結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三課時已經開始了。
這僅僅是課文的前奏,我卻用了兩課時。其實,如果給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課堂上就會節省很多時間。讀書,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仍是這學期需要繼續加強的。
對于課文的學習,我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一點一點的引領學生一步步捅馬蜂,反思,后悔,企盼。尤其是捅馬蜂的過程,讓學生當導演,設計鏡頭,隨著學生一個個的鏡頭的敘述,作者捅馬蜂的情景就再現了同學們的面前。通過分角色的朗讀,兩個對話描寫更讓學生理解了捅的原因,捅后的后悔。又通過對文章寫作手法的介紹,修辭手法的運用,同學們對課文的了解更加深入。
當課文的學習到了尾聲的時候,下課鈴適時的響了,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不禁感嘆:這節課怎么過得這么快啊?怎么又下課了?
這樣的課堂是我向往的,學生這樣的學習狀態是我希望看到的。這一波三折的學習也給了我很多的啟示,決不能忽視學生的預習,決不能小看學生的思維。
反思三:
捅馬蜂窩這篇課文,是馮驥才寫的一篇文章,他用生動的語言,引人入勝的`筆調,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我們描述了兒時的一段難忘的回憶。課文通過敘述我兒時因淘氣捅馬蜂窩的故事,贊揚了馬蜂為保護家園和入侵者同歸于盡的英雄氣概,表達了我對馬蜂誓死保護家園精神的欽佩和因淘氣而傷害無辜的懺悔之情。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開始至不知道誰開門把我拖到屋里。寫我兒時因淘氣捅馬蜂窩挨蟄的經過。第二部分從當夜,我發了高燒至一種罪孽感沉重地壓在我的心上。通過我挨馬蜂蟄后對馬蜂的再認識,表達了我對馬蜂誓死保護家園精神的欽佩和因淘氣而傷害無辜的懺悔之情。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寫我對馬蜂歸來的期盼。
看到這篇課文,看到這么長的文章,一波三折,尤其看到教學用書上那些要求,我很發怵,不知道該如何引領學生學習。雖然課文非常口語化,但學生讀起來也會有困難。帶著這種心情,這種膽怯的思想,我走進了課堂。
由于課前我讓學生充分地預習新課,為我們課堂學習新課節省了很多時間。可見,讀書,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仍是這學期需要繼續加強的。
對于課文的學習,我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一點一點地引領學生一步步捅馬蜂,反思,后悔,企盼。尤其是捅馬蜂的過程,讓學生當導演,設計鏡頭,隨著學生一個個的鏡頭的敘述,作者捅馬蜂的情景就再現了同學們的面前。通過分角色的朗讀,兩個對話描寫更讓學生理解了捅的原因,捅后的后悔。又通過對文章寫作手法的介紹,修辭手法的運用,同學們對課文的了解更加深入。
當課文的學習到了尾聲的時候,下課鈴適時的響了,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不禁感嘆:這節課怎么過得這么快啊?怎么又下課了?
這樣的課堂是我向往的,學生這樣的學習狀態是我希望看到的。這一波三折的學習也給了我很多的啟示,決不能忽視學生的預習,決不能小看學生的思維。
反思四:
今天講了《捅馬蜂窩》的第一課時。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糾纏搗毀驚魂稍定痊愈等詞語的意思。能簡述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馬蜂的特性和我對馬蜂的態度轉變。
課前準備,用小黑板講這篇課文的生字詞語展示出來,并且標出了生字的拼音。課后想來,是我對學生的放手還不夠,因為五年級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沒有必要寫出拼音,指明學生認讀生字詞語,然后讓全部學生齊讀。但是,針對培養學生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的年段目標,提高學生在家的預習效果,我認為可以在齊讀之后,首先讓學生關書完成《課堂檢測》的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再進行課堂的生字聽寫。這樣既可以達到檢測預習、掌握生字詞語的目的,充分利用《課堂檢測》達到教學目的。于是,在第六課《我沒有釣到那條魚》的第一課時,就是這樣落實學生的掌握生字的情況的。
進入初步掌握課文內容的部分,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快速瀏覽全文,想一想:文章敘寫捅馬蜂窩的故事,先寫了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了什么?這個問題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求學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但是我在備課和上課的時候,并沒有這么強的目的性。由于沒有目的性,因此沒有結合課后第一題:快速瀏覽課文,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由于目的性不強,本來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卻并沒有很好落實。只是讓學生默讀思考,而且回答的學生并沒有落實到中差生,同時沒有讓學生把自己所想的寫下來,因此效果大打折扣。上課時間沒有解決好,只有在課后炒回鍋飯。降低了課堂的實效性,浪費了寶貴的課后時間。
對學生來講,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到六年級都是很困難的。四年級的時候,要求學生學會初步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而現在要求學生能夠學會運用一定的方法,簡略地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難度增加,如何提高,首先在課堂上要落實,其次在課后的家庭作業中也要落實,一定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恰當的語言寫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如何學會運用恰當的語言呢?讓學生學會模仿,學生通過抄寫《字詞句段篇》的主題思想,習慣這種語言的運用。
經過這堂課,我了解了不要完全依賴教參。拿這篇課文的結構來說,本來我認為這篇課文的1~5段寫了我捅馬蜂窩的起因;6-7段,寫了我捅馬蜂窩的經過;8~12段,寫了我對馬蜂性格特點的認識和對捅馬蜂窩的懺悔態度,表達我盼望馬蜂重建家園的愿望。可是,課前備課是看了教參,發生了分歧,我決定采用教參中的分法:6-7段,寫了我捅馬蜂窩的經過和結果。結果學生對此這樣的結構不很理解。自己在上課的感覺也很不好。
其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反思五:
《捅馬蜂窩》是馮驥才的一篇散文,他用生動的語言,引人入勝的筆調,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我們描述了兒時的一段難忘的回憶。之所以選它考慮到;
1、本文敘事生動,于敘述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容易激起孩子們的興趣;
2、本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事,條理清晰,可借此指導學生寫作:學習怎樣把事情寫具體。
基于以上兩點考慮,我把教學目標定為;
1、學習本文人物描寫的方法和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
2、較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緊緊圍繞目標,我的教學流程也基本如本文的思路一樣分為三塊;
1、為什么要捅馬蜂窩,在解答這一問題時又引導學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和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2、怎樣捅馬蜂窩的,這一部分主要是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3、捅馬蜂窩后怎樣,這也是本課學習的一大重點,除了讓學生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對人物形象有全面的認識外,還要讓學生對捅馬蜂窩事件有所思考,從中有所領悟。我個人認為整堂課的思路是比較清晰的,能緊扣文本,設計的問題環環相扣,但在引導學生方面的功底和技巧還不夠,沒有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5
《誰說沒有規則》是一首現代詩歌,作者創設了富有生活氣息、司空見慣的四個場景,告訴讀者生活中不是沒有規則,但有的人就是不能自覺遵守。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則做起,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詩歌共四小節,結構相同,語言和內容通俗易懂,每一小節的第三句都告訴讀者應遵守什么規則,最后一句講現實生活中為什么有人會不遵守。這樣的詩歌,貼近學生的.生活,在結構、語言上很好把握,便于學生模仿和創作。
為了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我課前布置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在生活中收集有關規則的資料,讓學生對身邊的規則有個大概的了解。由于學生課前用心去收集,于是學生有話可說,想說,愛說。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接下來的初讀課文,我就采用以指名讀、四人小組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讀,在整體上體現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在讀中,引入評價機制,以生生評價、師生評價促進學生感情朗讀詩歌。學生讀得相當投入,讀得非常有水平。
為了讓大膽放手讓學生學習詩歌,我采用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圍繞這節小詩寫了什么規則?為什么不遵守規則?進行討論。很快地小組長在匯報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見解。以此為契機,并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校園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規則的不良現象?我們該如何遵守它?并以此鼓勵全班同學仿照詩歌進行創作。從學生的作品來看,學生的學寫詩歌能力還是較強的。
但是這節課也出a現了幾個失誤,預設與生成還是沒處理好。雖然課的第二個環節自己能無痕地轉變教學思路。但是當有學生談到的違反規則不是詩歌那四個小節談到的內容時,老師不能大膽放開,而是牽著學生走。本節課雖然非常重視感情朗讀的教學,但是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老師還是繞不開。所有的這些都需要教師的教學機智能更成熟些,讓課堂的生成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精彩!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6
《漁夫的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鉆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讓學生圍繞導讀的要求: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1.讀好人物對話感悟形象特點
本文一大特點就是人物對話非常生動,課文亦是以對話展開情節的,所以讀好人物的對話,就把握好了漁夫和惡魔的形象特點。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揣摩人物的心理與語氣,夸張地讀出兩人物的口吻。同學繪聲繪色地朗讀,生動展現出惡魔的狡猾、兇惡和漁夫的從容機智,這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同學們準確地把握住了故事人物的特點。
2.復述課文,提高概括能力
在賞析課文之后,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首先請學生把課文分為三段。然后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第一部分都提到了漁夫無意中救了魔鬼,第二部分說的是魔鬼要殺漁夫,第三部分交代了戰斗的結果,漁夫用智慧戰勝了魔鬼。最后把每段的主要內容串起來就行。又請學生總結了這種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認真閱讀課文后,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然后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的脈絡理清后,學生都能抓住要點進行概括,說的很到位。
不足:個別學生在分角色朗讀時態度不認真,怪腔怪調,老師要正確引導。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7
《春潮》描寫了春潮的形成過程和磅礴的氣勢。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春潮的序曲。第二部分寫春潮由弱到強,逐漸宏大。通過本課的學習,讓我們深切的感受春天的力量不可抗拒。
首先,我采用了以讀代講和抓住重點詞句的教學方法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加深課文理解。以讀為本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首先從第二自然段中就指導學生自主選擇朗讀,激發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接著在課文的.重點段,第三自然段中教師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具體指導,最后通過兩段的對比朗讀讓學生體會本文所表達的情感。這些,說明本課在對語言感悟、積累、運用的過程中,自然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較好統一。
其次,以質疑引發個性探究。古人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在個體閱讀、思考的基礎上有所感悟,有所疑問,正是個性發展的外在表現。因此,閱讀教學一定要改變過去那種逐段分析、面面俱到的做法,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抓住重點、難點進行質疑問難。本文的金鑰匙環節就為這一訓練提供了很好的訓練平臺,不過,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的質疑能力還沒有方向性,教師還應當設定質疑的范圍,提示學生應針對什么提問,如何有效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性的問題,值得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探討。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8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統領全文,教學本篇課文,一是我首先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二是讓學生通過品味詞句,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我設計的這堂課,旨在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和感悟,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在讀和賞析中,讓學生達成共識: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諧的。人置身于這樣的美景中,心曠神怡,人與自然也是和諧共存的。
一、創設情境,提升感悟。
學生沒有去過桂林,所以我播放了介紹桂林風光的錄像,學生欣賞后請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夸一夸桂林的山和水。有了直觀的感受,學生的感悟自然更深。有的說:“桂林山水多美啊,名不虛傳。”有的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雖然學生在欣賞時,非常的投入,表達的學生也很多。
二、入情入境,感情朗讀。
語文新課標指出“朗讀是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首先是讓學生自由朗讀,對整篇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通過讀為學生展現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著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水特點的句子,結合想象,說說對桂林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并通過讀表現出來;接著在師生對讀,學生品讀、評讀、誦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
三、品味句子,學習表達方法。
結合學生的習作水平,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我抓住許多典型的句子進行講解,如“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看見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讓學生知道此句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以及運用對比后的'表達效果。還有“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這個排比句,把桂林水的特點寫得形象具體,這樣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受到習作方法的指導訓練,對學生今后的習作有所幫助。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體會到,教學寫景的文章,主要就是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和抓重點句子的方法,去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從而培養學生的情感。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4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9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17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13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13
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教學反思04-10
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學反思08-06
四年級下冊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1-29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