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1
課文內容分析: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的代表性風景名勝,每當我們看到“日月潭”這三個字,心中總會蕩起一圈圈漣漪,因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們日夜思念的臺灣同胞。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是因為它“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作者以清晨與中午兩個特寫鏡頭來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風姿,令人陶醉其間,流連忘返。
看吧,清晨,在薄霧的籠罩下,晨星、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渾然一體,好一幅天然渾成的畫卷。再看中午,要是太陽高照,就是一幅明麗的山水畫。“要是下起蒙蒙細雨”,那日月潭就成了“童話中的仙境”了。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上課時引導學生積累課后所列詞語外,還請學生仔細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本文篇幅短小,但寫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狀、名稱的由來,描繪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文字優美,如詩如畫,讀來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學時教師主要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借助錄像,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相信學生能夠理解詞句,如臨其境,感受到日月潭的旖旎風光。本課的教學主要以朗讀為主,朗讀本文要懷著無限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讀出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之情。邊讀邊想象描述的景物,讀出景物的美。
讀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狀特點,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特點起的。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薄”、“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艷麗之美,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所以這堂課我借助課件展示了一個迷人的日月潭,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美麗的畫面中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盎然。如:“薄薄的霧”這個詞語,學生通過看圖感悟到霧的美、薄、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設想問學生:“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日月潭?為什么?”同桌討論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是設想往往與現實不同,可能問題在學生的基礎與教師的教法上,我會今后注意摸索。
《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后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了而沒有“會學”。
在教學時,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沒有范讀感到很遺憾,覺得學生的朗讀比較少,忽略了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的情景,這是本堂課我認為最失敗的地方,今后我一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多朗讀,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來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在本堂課中,我重復性的語言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2
《日月潭》是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描繪了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環境、形狀、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話,概括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
第二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的形狀,通過兩個形象的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寫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著,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細雨”、 “輕紗”、 “朦朧”幾個詞語點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贊美日月潭風光秀麗、是旅游勝地。
上完了這節課,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引導學生讀的方面做得還不夠,在教學中學生的“讀”沒有梯度,所以總感覺學生前后對比差別不大,進步不明顯,學生的感情沒有到位。其次是拓展環節有點難,如果讓學生想象,則應給予一些依據,比如給學生一些日月潭在不同時候的風景圖片,這樣會更有利于啟發學生說話寫話。三是在增強學生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和期盼祖
國統一的意識這個目標方面,我覺得還沒能很好的完成,只是在總結時我說:“日月潭如此美麗,不僅僅是臺灣人民的驕傲,我們大陸同胞也為它感到自豪。就讓我們帶著自豪的感情再來領略這日月潭的美吧!”稍有體現。我想,如果讓學生課前多搜集一些臺灣的知識,在課堂上分享,這樣的效果一定會好一些。
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3
《日月潭》是二年級下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本課教學的情感與態度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
導入課文時,我用簡筆畫展示日月潭的形狀,并講述有關日月潭的傳說,引起學生對日月潭的興趣。再由傳說過渡到課題,著重理解“潭”。
二、教學方式多樣。
字詞教學中,我運用了小老師讀、全班齊讀、男女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通過詞語游戲來檢查鞏固生字詞。此外,我通過兩幅圖片向學生展示“朦朧”和“清晰”,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這組反義詞的意思。
三、每課一得。
在課文教學中,我抓住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讓學生通過朗讀來對比不同句子的效果,體會形容詞的作用,學生也能更直觀地感受日月潭的“圓”與“彎”。
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引導過多”等問題,在讓孩子主動認知方面還沒有真正放開。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后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教學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時的修煉,一如既往的去做,才會日漸提升。因此在以后教學中,我應多學習相關教育教學的文章,虛心求教,多聽聽別人怎么上課,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學行為。
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4
課文內容分析: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的代表性風景名勝,每當我們看到“日月潭”這三個字,心中總會蕩起一圈圈漣漪,因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們日夜思念的臺灣同胞。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是因為它“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作者以清晨與中午兩個特寫鏡頭來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風姿,令人陶醉其間,流連忘返。
看吧,清晨,在薄霧的籠罩下,晨星、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渾然一體,好一幅天然渾成的畫卷。再看中午,要是太陽高照,就是一幅明麗的山水畫。“要是下起蒙蒙細雨”,那日月潭就成了“童話中的仙境”了。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上課時引導學生積累課后所列詞語外,還請學生仔細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本文篇幅短小,但寫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狀、名稱的由來,描繪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文字優美,如詩如畫,讀來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學時教師主要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借助錄像,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相信學生能夠理解詞句,如臨其境,感受到日月潭的.旖旎風光。本課的教學主要以朗讀為主,朗讀本文要懷著無限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讀出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之情。邊讀邊想象描述的景物,讀出景物的美。
讀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狀特點,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特點起的。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薄”、“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艷麗之美,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所以這堂課我借助課件展示了一個迷人的日月潭,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美麗的畫面中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盎然。如:“薄薄的霧”這個詞語,學生通過看圖感悟到霧的美、薄、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設想問學生:“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日月潭?為什么?”同桌討論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是設想往往與現實不同,可能問題在學生的基礎與教師的教法上,我會今后注意摸索。
《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后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了而沒有“會學”。
在教學時,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沒有范讀感到很遺憾,覺得學生的朗讀比較少,忽略了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的情景,這是本堂課我認為最失敗的地方,今后我一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多朗讀,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來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在本堂課中,我重復性的語言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5
《日月潭》描述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狀、名稱的由來,向大家描述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本文在寫作特色上,語言優美,描寫如詩如畫,讀來使人入情入境以,在寫作順序上是按時間的推移安排的內容。本人在教學思路上,讓學生查找日月潭的相關資料。本課是本組課文的總領,引領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山河壯美,幅員遼闊,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
本課上了兩課時,學生能在老師的目標引領下完成鎖定的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3——4自然段。(因為在本課3、4自然段是重點,也是難點)。但也有不足,如“展”學生寫成“衣字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人作了教學中的一些淺顯的反思。本來該課能運用多媒體展示圖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意思,向學生展示日月潭的不同時段的美。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拓展。在走進文本之前,抓住“題眼”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題目,可以概括全文內容,也能體現寫作思路,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而本文就注意了題文照應,正文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環境,形狀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課文的語言非常優美,指導學生反復的誦讀,通過這個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情緒產生“視象”體會畫中之情,畫外之意。這個環節就培養了學生的語感,發展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朗讀形式,本人是根據訓練的需要設計的。通過讀句,讀段,對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發展語言水平,是很有好處的,在這點上,本人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了練習的落實。根據低年級學生認知的特點,加強了詞句的訓練。在這環節中,本人強調了在語言環境中學詞識字。聯系課文的內容,聯系具體的形象,聯系相近的詞語,盡力做到深入淺出地理解詞的意思,提高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如、反復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知道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每種事物有什么特點。然后,了解句與句之間內容上的'聯系,最后抓住詞語進行背誦。
充分信任學生鼓勵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朗讀課文時,感情基調要隨時發生變化,讀出景物的美,對日月潭由衷的贊美,注意語速的變化及語調的抑揚。通過學習本課,培養學生在探究與感悟中,是否能得到情感升華很重要。以朗讀為主,在讀中悟,在讀中賞是本課的教學主流,其讀文章也是讀自己,是生成智慧的重要途徑。
但我在具體課堂中,仍然是犯了xx病,總是想讓學生按著自己的思路走,像牽牛一樣,生怕他們走丟了不能把他們找回來,所以死死地拽著繩子,時時地拿著鞭子,把他們趕到自己的軌道上來。生怕學生游離于自己的預設之外而不知道怎么收回來。過于牽制學生,講得多而讓學生讀得少,太死扣文本而發散的少。
其實學生的表現還算是不錯的,體會也很多,但我就是沒有很好的抓住他們點滴的感受引領他們繼續深層次地感悟。當他們說到跟我預定的目標不同時,我甚至很緊張,只想著怎么趕快把他們拉回來。其實我忘了,語文是應該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的,語文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語文課堂也是不應該有太多預設的。老師是引導著,不是講解員。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去感悟,去體會,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學到東西。道理我不是不懂,只是怎樣去真正領悟,還去學習,需要去揣摩,需要去嘗試。
以后的教學生涯還很長很長,我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經驗和從容,也要向年輕教師請教,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和創新精神,使自己不在做誤人之師,早日修成正果。
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6
《日月潭》是二年級下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是因為它“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本課教學的情感與態度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尊重學生的讀書體驗,注重情感的生成。力求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讀書與形象的圖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并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學習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創設。
1、導入:
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臺灣,再引出其風景名勝──日月潭,帶領學生去游覽日月潭的美麗風光。在這個環節中,我利用中國地圖讓學生們感知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接著喚起孩子們想要去日月潭看看的感情,回憶“潭”字和齊讀課題。
2、復習生字,四字詞語的鞏固,指導書寫。
在導入和復習的環節上,我做了比較周全的準備,上的時候也比較輕松自如,孩子們當時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
二、品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美。
1、結合圖片、日月潭俯瞰地圖和神話故事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2、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著薄薄的霧是什么樣子?看到“蒙蒙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在這節課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同時努力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日月潭之美的贊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贊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試著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么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同時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但由于讓學生的品讀的句子較多,顯得有點蜻蜓點水,不夠深入,有些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留下這美的烙印。我想課文美的地方較多,如果重點抓住一兩處美景深入體會,更能讓學生形象的感悟美景,體會語言文字的精美,從而得到一定的語言積累。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
三、不足和問題。
1、在時間準備中不夠充足,也沒有提前試講,當真正上課的時候,感覺有點緊張,特別是當課件亂了的時候,變得慌亂起來,心理素質不過關,這點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因為作為一個老師緊張是要不得的。
2、課堂氣氛不活躍,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3、教學目標沒有完全落實,尤其是有感情朗讀、背誦這兩個目標上引導得很少。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語文課需要花大部分時間在朗讀上。在整堂課的.學習上,我讓孩子們進行朗讀的環節比較少,目標中的有感情讀,似乎在整堂課中都有所忽視,沒有真正落實目標。
4、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評價缺乏實效。
5、在自主感悟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引導過多”等問題,在讓孩子主動認知方面還沒有真正放開。教學時,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后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
6、在學生的朗讀能力、說話能力和積累能力方面,做得不夠,應當要讓孩子多讀多說,主動讓孩子探究,創設情境、熏染、范讀,各個方面去引導孩子的表達能力、讀文捕捉信息的能力,體現出“讀、說、背”的培養。
7、過渡語和體態語言的運用得加強。俗話說:上好一節課容易,但要上好每一節課很難。我們應關注細節,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備,多思,多學。
總之,教學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時的修煉,一如既往的去做,才會日漸提升。因此在以后教學中,我應多學習相關教育教學的文章,虛心求教,多聽聽別人怎么上課,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學行為。
【二年級語文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二年級下冊語文反思教學反思01-30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4
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雨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雷雨教學反思10-18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8-23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03-23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3-05
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4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