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1
《將相和》這篇課文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而成的一篇歷史故事。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記敘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三個小故事相對獨立且又互相聯系,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從故事中我們可知,兩個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個性品質: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等,廉頗的知錯就改等;共性品質:他們都以國家利益為重,都能顧全大局。個性的品質學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質學生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訓練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流程,切實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現總結如下:
1、揭題設疑。
明代人陳獻章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學本文時我直接板書課題后設疑:看到課題,你會有怎樣的疑問呢?學生的思考立刻活躍起來:將是誰?相是誰?為什么不和?為什么又和好了呢?他們的故事會給我們怎樣的啟發呢?一個個問題直指主旨。學生在一聲聲的質疑中思維的火花不斷迸發,閱讀興趣也進一步被激發。接下來,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比一比看誰找得快,找得準。在班內交流之后,我相機板書,并引導學生將兩個歷史名人的名字牢牢記在心間。
2、列小標題,感受故事內涵。
本文用了三個典型事例來展示人物的品質,請同學們再次走進文本,抓住關鍵的事物或地點或故事情節用列小標題的形式來展示。學生在讀中標畫,取舍,斟酌,最后大部分孩子歸納為:完璧歸趙(重要的事物)、澠池之會(主要地點)、負荊請罪(重要事件)。他們的理由很充分,我為他們的高度概括能力點贊。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孩子們如何把長文讀短,那就是抓住主要人物、地點、事件,簡單條理敘述,這樣也便于復述。緊接著讓他們再說一說三個故事之間的關系,整篇文章的脈絡也變得越來越清晰,三個故事呈現的結果也越來越明朗了,人物的精神品質也越來越走進學生內心,可謂是一石三鳥!
3、課本劇再現,感悟歷史名人的精神品質。
“負荊請罪”正應了中國人以完美結局收場的思想觀念,讓我們熟讀最后一個故事,分角色演一演。一聽要演課本劇,學生們個個精神抖擻,有的當起了小導演,有的快速進入角色,有的開始設計場景并安排道具。表演開始了,小演員們像模像樣,演得惟妙惟肖,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在課本劇中,孩子們享受著塑造人物形象的快樂,也感受著故事中人物品質帶給自己的.震撼!相信倆人的顧全大局,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廉頗的知錯就改一定扎根他們心中,編者的意圖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二、成功之處
教學本文最大的收獲是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思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整堂課條理有序,不拖泥帶水,一步一個臺階。通過問、寫、演三個環節既了解了故事的關系,還體悟到人物的品質,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不足之處
學生雖然參與度高,但是前面兩個小故事處理太少;學生讀書時間也少。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駐足前兩個故事:引導學生去感受藺相如面對秦王時的據理力爭、臨危不懼、機智果敢的優秀品質,然后和對廉頗的態度對比閱讀,來深化對藺相如人物的理解!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2
《將相和》是根據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課文。文章篇幅雖長但巧妙地運用過渡句來承上啟下,使得整篇文章脈絡清晰,指向明確。文中著力描繪了人物的言行,人物個性鮮明。讓學生感受到故事的曲折生動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敘述全文。三個故事之間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緊密相關。突出表現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廉頗知錯就改以及他們兩人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協作的品質,從而告誡人們“以和為貴”的道理。
教學本課時,我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以課題為抓手,巧妙設置問題,引入新課。我設計的題目是:課題中的“將”是誰?“相”又是誰?“和”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下面請大家帶著這幾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朗讀課文并找一找答案吧。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被調動了起來,快速地投入到了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我的第二環節就是讓學生邊讀邊想理清課文的思路。在文本中出現了“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于是,他脫下戰袍,背上縛著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等句子。所以我要學生在用心讀課文的基礎上小組合作,給每一部分歸納一個小標題。在學生完成這一環節之后,我又提出問題:“你讀懂了什么?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為接下來的研讀賞析,體驗情感作好鋪墊。
三、學習本文的一個重點是體會人物的品質。這是我要設計的第三個環節。要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邊讀邊思考:廉頗和藺相如分別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們具有什么樣的品質?在學生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老師進行巡視。我發現有的學生采用的是抓住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來體會人物的特點。如:王鵬同學通過“完璧歸趙”這個小故事體會到了藺相如足智多謀和不畏強暴的特點。李欣同學通過“負荊請罪”這個故事體會到了廉頗的知錯就改的特點。趙宇同學通過“澠池相會”這個小故事感悟到了“和為貴”的道理——她說,秦王之所以這么聽話是因為廉頗和藺相如非常的團結。
我覺得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于:
如果能夠讓學生從這三個小故事中各自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在小組內演一演會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接受思想教育。
因此如果我再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會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小組內根據課文的內容設計一個課本劇來演一演。通過表演,讓孩子們走進歷史人物的內心深處,體會他們的思想情感,觸摸他們的崇高品質。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部編版語文教學反思03-17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教學反思03-21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0-18
部編版《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03-19
部編版語文《神州謠》教學反思03-08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父愛之舟教學反思12-07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反思優選04-04
部編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3-06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