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教學反思(實用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三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1
新課程向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教師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號:“教育理念的更新”。這個響亮的口號尤其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語文學科,搭建了一個更科學更合理的的教學平臺,為語文教學行為供給了一個適合學生發展,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大舞臺。筆者現結合新課程中的新理念,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普遍行為進行反思,以便對新課程新理念認識得更為深刻。
一、德育滲透力度不夠
語文是綜合性最強的一門人文學科。經過教學不僅僅要求學生獲得語文知識,并且更要到達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但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往往偏重于對語文知識的傳授,對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辭方式的`運用等等,而忽視了語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傳達的思想,精神、人生觀、心理狀態等,以及對于學生應當從中借鑒什么,學習什么、批判什么……
新課程則提出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強調“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僅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在成長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態應對人生的種種挑戰。
二、作文教學流于形式
雖然在此之前我們經常倡導創新作文,也強調作文在教學中的份量,但在實際行為中,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2
在準備教學丁肇中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一課時,因為備課時間比較匆忙,我只是看了課文,參考了教參,知道了課文的層次結構和論證方法后就去上課了。但在上課過程中,我卻不想照丁教授的說法來貶低儒家的經典理論格物致知,我說,老師認為儒家所說的格物致知是虛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因為萬物可給人以啟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賦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義,它是實的,主要是指科學實驗,指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然后我布置了課后作業。練習二是要學生寫寫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趣的經歷,練習三是要學生寫在人文科學和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我說:古代就有許多這樣的詩句,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請你們就此寫寫自己的看法。
但是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資料時,再看丁教授的論證,我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1、我認為《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的范疇在社會科學領域,主要是講人與社會的和諧,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是儒家的入世態度。而丁教授所講的格物致知則是在科學范疇,是顯微鏡下的科學世界,兩個范疇的理論怎么可以同日而語,厚此薄彼呢?我慶幸自己上課時沒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會誤導學生了。
2、丁教授還舉了王陽明格竹的例子,認為他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他認為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長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而不應該袖手旁觀。但我想,這是哲學家和科學家探討世界的不同角度,他們的著重點不一樣,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呢?孤陋寡聞若我,也知道鄭板橋就創作了許多竹詩竹畫,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是一首借物詠志詩,在中國文人的眼里,萬物都是有靈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會達到物中有我,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的詩句。科學給人類社會帶來進步,哲學文學給人類帶來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優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斷語。
3、最后,丁教授還把中國學生的高分低能歸咎于儒家思想的影響,歸咎于中國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應該歸咎于考試制度,它剝奪了學生的實踐時間削弱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
當然,我還是非常贊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讓實踐精神真正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國外學習研究經歷的人對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強的急迫感。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3
在教學中,我相信學生的潛能,努力挖掘學生的情感因素,為他們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創造廣闊的學習體驗空間,從中積極挖掘、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發展思維,啟發想象,發表個性化看法。
一、點撥教學,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新課程語文教學標準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于是,教師在課堂中恰到好處的運用點撥教學,優化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點撥是一把火,促使學生的思維放出火花。我在課堂上緊扣教學目標篩選有價值的,又容易被忽視的詞句、重點語段進行點撥。因為這些詞句“不僅有顯隱題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約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學生搞懂了這些詞句,對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說《孔乙己》,我就從課文中找出可以把學生引到深處的東西,選擇“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個句子進行點撥,立片言以居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孔乙己是一個可憐可悲可笑,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舊時代的小知識分子。另外,我會在每一課選擇一個重點段進行點撥教學,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多方訓練綜合分析。這樣做意義很多,抓住了重點段落,就抓住了主題,就突出了重點,就突破了難點,也就能帶來牽一發動全身,以少勝多的效果。
課堂點撥關鍵是教師能明察學生思維的火花,及時加一把火。適時點撥一方面是在學生遇到疑難時,采用藝術化的點撥,及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分析的途徑,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撥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進行。適時點撥還包括在學生思維誤入歧途時,教師迅速捕捉,作為新的教學內容,憑機智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藝術化點撥,能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將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生動而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感受,讓他們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創造性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主體情感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人的心理處于興奮狀態時,工作效率特別高。而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只有有興趣,課堂上學生才會興奮起來,才會樂學,學習才會有成效。創設情境地便是創設氛圍,調動興奮點。在教學中,我常有聯想、比較法來創設問題情境。當學生在剛一接觸課文時,他們面對的信息是陌生的,我們只有將那些陌生的信息與一些學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東西加以聯想、比較,他們的心理才會相容而欣然接受。
如我在講授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為了讓學生領會詩中豪邁壯闊的意境和蘇軾對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學生們熟悉的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片頭畫面:滾滾長江向東流去,激起千萬朵浪花。這一雄渾形象可感的畫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國演義》中片頭的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將它與課文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相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處。因《三國演義》片頭畫面的感染,學生們感受到了長江的壯闊博大,心中自然也騰起了一股豪邁之情,而思緒也翩飛起來。憑著自己對人生、社會知識的積淀和理解,他們也能體味到這些語句都塑造了長江東流的開闊境界,從中也能體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暫,無論是怎樣叱咤風云、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都有同常人一樣無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則,必然被歷史的浪濤卷走。但仔細品味,他們也發現了那些語句所蘊含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在這教學過程中,我抓住了豪邁的場景,豪邁的感情這些要素,然后通過聯想比較,讓學生積極參與,并讓他們有自由表達的機會。這跳一跳才能抓到的蘋果則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和鼓舞。而創設情境則便是為了激勵,為了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教育為學生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但僅僅讓學生掌握知識遠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將一個孩子的知識轉化為智慧,推動他們去體驗人生,去關注、了解社會,充分培養學生的主體情感。老師只有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把握他們的主體情緒和心跳脈搏,通過點撥和引導,創設情境,才能讓他們的心動起來,讓他們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創造性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并達到發展。在對真善美的領悟中化解思維疙瘩,解除心理障礙,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4
初三語文教學與初一、初二有明顯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較勢利,那就是一切為了中考,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學導向旨在引導學生應對及操作中考試題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知識點的梳理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學生到了初三,相應的知識點也到了一個可以歸納總結的時候,很多的閱讀文題目其實也都是在以各種形式在考知識點,可是我們的初三學生,到了臨考前,諸如連人物描寫的幾種角度(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諸如修辭手法的幾種形式(比喻、排比、擬人)都還是模糊一片。雖然我臨時突擊,以結構圖的形式把知識點給予明確的概括,在閱讀文章中予以強化,可是張冠李戴的現象依然是相當多的。
單靠初三的復習突擊,效果是肯定不好的。如果能在平時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就把知識點的梳理系統化,滲透進日常的教學,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他們對知識點就有了一個消化到內化到運用的過程。考試中類似的題目對他們來講,就不會再具有如此的難度。
二、要訓練學生自己習得知識的能力。
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很簡單,老師報答案,學生記答案,但是長期下來,學生一個養成了惰性,二來,對聽來的答案他們也難以真正掌握。
如果,在更早的時候,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讓學生養成勤查工具書的習慣,養成借助學習資料自己找答案的習慣,他們的自學能力會有更多的提高,他們的知識面和字詞的積累以及語感反應都會有更樂觀的表現,碰到這樣的選詞填空的題目,也會更有信心。
三、要讓學生有規律有技巧地進行答題。
很多時候,學生在碰到類似的閱讀問題的時候,信手寫來,憑著感覺走是最常見的答題方法。其實,閱讀文章的答題也是有技巧有規律的。文章中關鍵句子的把握,答題時關鍵詞句的出現,常常就可以讓閱讀問題的回答變得又快又準確。
如果學生在答題前就有這樣的答題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現在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上,從內容看,不外乎為塑造人物服務,從結構看,或作鋪墊,或埋伏筆……那么他們在答這道題時,答題的大方向是不會出錯的,同時,這樣的答題技巧也會自然地對他們的答題語言進行約束,出現更多的得分點。
這樣看來,我以為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一定要搞閱讀文的題海戰術,但是,做一篇文章,卻應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讓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了解出題者的出題意圖,熟悉并掌握一些經常出現的題型的答題技巧與規律,并能在閱讀文訓練中發復運用。
四、文言文考查試題越來越具有強烈的背誦及遷移性質。
中考文言文試題中解釋加點字意義的出題范圍內容基本上全是從學生課文下面的注釋中來的,另外翻譯句子的評卷方針是意譯不給分,直譯時關鍵的一個字漏譯也會被砍去一半分。這種嚴格到殘酷的評卷方式使我們的文言文教學變得相當嚴肅。總結以往的失敗教訓,初三的文言文教學更應偏重于授課的細致,細到每一個字的意義都不能馬虎。老師講課時絕不允許只串大意而不通詞素,必須引導學生養成一字一字的翻譯習慣。另外,要求學生課文下面的注釋除專有名詞外一率得會背,包括個別較難句子的整句翻譯也要張口就能背出來。背誦的實惠不僅能應對課內文言文的試題,課外文言文的好歹也全仰仗學生對課內文言文字詞的理解記憶。我學生一課一課背,教師一課一課落實,然后再讓學生見識課外文言文,引導學生把課內字詞意思遷移到課外。剛開始時學生不會遷移,一見到課外文言文就懵了。
五、就是學生最沒把握的現代文閱讀教學了。
提高學生現代文閱讀成績的唯一方法當然是老套的做題戰術。但初三上半期及下半期開端,不應該是學生的題海戰術,而應該把重點放在教師身上。其實我發現初一初二時,學生基本上不明白現代文閱讀得分技巧,問十個同學十個同學回答現代文閱讀答案是蒙的,甚至很多同學拿著筆不知道怎么表達他蒙的那點可憐的答案。所以,現代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是學生提高閱讀分數的心鎖。教師把重點放在答題技巧上而不僅僅停留在對標準答案上,學生閱讀分數提高就有希望了。比如告訴學生議論文、說明文答案基本上可以在原文中找出來;寫景或寫物的散文大膽的往人身上靠,寫人或敘事的散文盡量地往情上靠;寫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議論和抒情答題就簡單化了,寫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問題不籠統回答而用條理分割的辦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贏取得分機會。當然并非所有現
代文閱讀題目的答題方式都有技巧,有的直接考查的是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如標點、字音字形、詞語意義理解;病句、仿句造句和語言的得體等就另當別論了。
六、最后說說作文,作文可分成四等:
又華又實,華而不實、實而不華、不華不實。又華又實是任何時代任何人追求的最理想境界,這里不做贅述。具說華而不實已不再時髦,實而不華反占先機。對此我有不同理解,讓學生一本正經地下功夫寫實比讓學生耍筆桿子寫華更難,而且出力不討好,得分往往更底。華美的文字和華美的裝修一樣更容易引人眼球,它最起碼體現了學生運用文字的嫻熟性,如果不慎不實了,評卷老師也不忍心痛下殺手,得分往往比預想的高。這些學生已經在初三以前訓練過了,初三時要學生訓練在華麗語言掩蓋下盡量撩撥評卷老師的情,讓他在枯燥而雍長的評卷過程中怦然心動,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諱的是他不動情。所以在讓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充滿感情的寫,要求學生先打動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動別人。二是盡量在作文里出現帶感情色彩的詞,讓評卷老師不知不覺地受你蠱惑;三是盡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暢;四是感情強烈時可獨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結尾處議論和抒情,讓抬筆打分的老師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靚麗的地方。
初三語文教學才總結為以上幾點,盡管疏漏處很多,但很愿意與大家共享,并希冀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5
初三上學期,學生的心態發生了改變,對待語文學科越來越有遁形,所以開學初我根據我班的語文教學特點,配合學校工作,指定了個人成長計劃。在這一個月,我根據自己的成長計劃,制定了一下措施,并且有較好的收獲,以下是我的反思。
1、堅持每兩天做一套語文中考題,總結規律講閱讀的時候,適當增加題型,保證每套閱讀題給學生拓展兩道題,保證學生的閱讀試題的'寬泛性。
2、堅持每周聽楊老師三節課,學習楊老師的講課方法,體會精髓,并且下課及時與楊老師溝通,學到了很多東西。
3、上課時,時刻關注學生狀態,起初有打瞌睡的,溜號的現象,但經過私下溝通,學生們狀態大有提高。
4、根據學情,我注意主抓中下等的學生,對比較簡單的問題對他們多提問,較難的問題留給資質和潛力較好的學生。這樣在考試中兩頭成績都有所提高。
5、給有能力的學生私下留語文閱讀,并且堅持批改,有不會的地方鼓勵學生多質疑,多解決,在重點閱讀方面,我只告訴學生扣了幾分,讓他們自己去查看扣分處,鍛煉他們答題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6、針對基礎較弱的學生,我堅持每天給他們補課,甚至一些簡單的古詩文默寫的批改,由他們完成,增強他們的記憶力。
以上是我開學出的成長反思,其中還有很多不足,我會在下個月改正并實施。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6
在教學中極其重要,九年級學生面臨中考,作為三大主課之一,語文學習自然顯得尤為重要。做好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面臨中考的學生提高成績的需要。
九年級語文中考復習教學常常不盡如人意,經過反復思考,我覺得主觀與客觀原因實在太多,在此略談幾點。
一、語文復習只是走馬觀花,沒有落到實處。
語文復習內容浩繁。當然整個復習過程以學生為主,師生合作探究,但復習時間短,學生基礎差。許多學生生字詞注音都不會,更不要說釋義了,還有做閱讀理解時總依賴答案,有的學生甚至到了沒有答案就不能下筆的地步了,看來以前的學習陋習實在太根深蒂固了。再就是記憶時總喜歡死記硬背,對以前學過的最基本的語文知識都不記得了。如此現狀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復習給人的感覺就是走馬觀花,作用不太大。看來在以后的復習過程中還要多教學生學習方法,每個單元不同課文應該有所側重,在上一年的`基本篇目上多花一點時間,我想不會錯的。另外還要在反復記憶、反復訓練、反復教解題技巧和方法上做文章了。再就是哪怕一節課少做一點事,也必須要讓學生所學知識落到實處。
二、教師備課只是大致設想,沒有考慮周全。
一節課效果是不是很好,和教師是否作好充分的準備都有很大的關系。復習課更需要有充分的準備。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前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首先教材自己是否熟悉,過程設計是否合理,練習設計是否典型,重點是否把握,解題方法是否教或幫學生歸納,學生在課堂上是否都參與且完成學習任務了,這些都需要考慮。不然的話,很多都可能成為一句空話。
還有,我發現復習課時,教會或幫助學生歸納知識點很重要。學生在復習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拿到需要背誦的課文就一背一節課,根本不考慮其他的事,結果是許多很重要的事沒完成,而那篇課文也沒有記住,做了很多無用功。再則學生在復習時根本不喜歡動腦筋,更談不上歸納學習了,在讀書時從不拿筆,只動嘴不動手不動腦,致使復習方法呆板,效率極其低下。
從以上的現象來看,教師在上課前有必要幫忙學生把許多知識點歸納在一起,用試卷印出來發給學生記憶,還有就是幫忙學生把需要歸納的知識要點交給學生,讓他們學會歸納。這些都是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的,如果考慮不周全,學生的復習可能效果不大。
三、作文教學中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整體規劃。
作文訓練都是自己的一套做法。作文內容、時間、批改等都沒有交流統一,布置幾個作文題目隨便讓學生寫寫。如此下去只會導致學生的作文水平停滯不前。
其實在作文上,應該根據中考作文要求,認真進行有計劃地訓練,在主題、選材、立意、結構、語言、書寫上,還有不同體裁,特別是記敘文和一事一議的作文上應該加大訓練量。再就是教幾種公式作文、背幾個典型作文材料、記幾句優美句子,能讓學生在作文時用到一點點也可能讓作文增色一點。
作文教學時特別要求學生書寫要工整、標點應規范;作文前期訓練時給學生把作文體裁限定死,防止學生一開始就寫成了“四不象”的文章。批改和評講作文必須及時。
本學期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感覺學生的語文成績不夠理想。今后我將繼續進行教學研究,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斗。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7
本學月教學進入專題復習階段,為了進一步提升復習質量和學生能力,本階段特別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針對學生現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學生能夠易于識記、理解,尤其學以致用。
根據中考說明及相關的解讀,本學月專題復習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名著專題閱讀,因為我們的學生來自農村,真正完整閱讀名著者幾乎沒有,也就是說都是"假閱讀",但近幾年中考名著的考察已上升到知人論世的層面。針對此現狀,首先讓學生熟知考點及體型;其次,據"說明"讓學生梳理課后"名著導讀"中的篇目,給學生時間,自己在筆記本上質量根據考點和題型歸納并設計考題,然后在全班互相交流,教師適當點評;其三,教師補充課本中沒有的作品,并組織學生筆記,賞析人物、語言等。做到以"假"亂"真"的目的,確保學生中考中不失分。
其二,繼續課文古詩文的默寫、理解。組織學生圈定"說明"中的古詩文篇目,做到三熟:熟讀、熟背、熟寫,了然于胸。其中古詩詞曲,以機械默寫為主,理解性和遷移性默寫為輔,以教師反復檢查,學生互相檢查為手段。同時,重點篇目中的名句,師生共同賞析,采取集體討論,教師點撥的方法,使學生對名句、名篇會賞、能賞、精賞。
古文部分,重點集中于字、詞、句,尤其課內實詞,重點句子。組織學生集體梳理,首先留時間學生自行翻譯,并標注疑難,共同討論,然后學生互相檢查,查找疏漏,及時彌補和更正。最后教師組織分組檢查落實。
其三,現代文閱讀部分。首先通過資料了解,掌握一些做題方法及術語,并通過針對性訓練,明確思路,切入點尤其術語的運用和作用。當然以教師講解和說明為主。然后,以《學習之友》和資料為主,具體分析每道考題所考察的知識點,并組織討論,從而使學生鞏固方法和術語,并能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打好中考現代文閱讀的基礎,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的能力。
經過本階段的'復習,學生的能力有較大提升,但依然有不盡人意之處:首先,教師對基礎知識的強調較多,但因各種原因,檢查落實還需進一步加強。
其次,教師講的很多,但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因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也大打折扣。
最后,分類復習過程中,教師注重知識的細化,卻忽視了知識的相互鏈接性和相關性,使學生所學知識顯得零亂。
總之,通過本月的復習尤其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有了針對性。特別做好本階段的>總結、反思,對以后沖刺階段的復習定會有極大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8
初三語文課歷來被認為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比較難把握的科目,尤其是復習階段,教學任務比較重,學生的復習舊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要把握。本文就自己在初三語文教學中的一點做法談幾點自己的看法,不足之處希望大家給出批評指正。
一、情感共鳴,激揚學生學習興趣。
1.情感引發
精心設計導語,為課堂創設濃郁的感情氛圍,是引發情感的重要藝術手段。好的導語可
以導引和控制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順向心理定勢和和諧的課堂氣氛,形成良好的教學準備狀態,使學生迅速進入預定的教學軌道,可以說是教學成功的基石。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情景交融的佳作,它們或激昂、或深沉、或喜悅、或悲憤,在開講時,先適當導控一下學生的情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應。例如《沁園春·雪》,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反復誦讀體會詩人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全班賽讀,激發學生誦讀的積極性,以帶動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最后教師進行范讀,使學生情趣激昂,體驗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偉大的英雄氣概,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學生就因此對我的課感興趣,喜歡上了語文。
2.興趣激發
要使學生從本質上深刻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把文章的情與理相互聯系在一起。例如在學習《孔乙己》的時候,學生們感到孔乙己既可笑、又可憐,值得同情。這樣的認識顯然還是停留在課文的表層。于是我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造成孔乙己悲劇的根源,認識到封建科學制度和冷漠的舊社會的罪惡。
二、因材施教,靈活采選用教學形式和方法
1.教學形式要出奇奪勝
好奇好勝是初中學生的特點之一,新異的刺激能引起他們的定向探究活動,因此初中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往往來自于新。例如在閱讀課的設計上,我經常變換花樣,采取的形式有討論型、競賽型、摘記型、列提綱型、比較型、質疑型等等。讀書的方法有淘汰朗讀法、學生互相指定朗讀法,分角色朗讀法、競賽朗讀法、配樂朗讀法等等。課堂教學小結有概括式、評儀式、歸納式、理序式、抒情式、承上啟下式、檢測式。由于經常變換各種方法,學生聽課常聽常新,從而有效地保持、鞏固了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
2.教學方法要百變多樣
教法的變化更主要的應該體現在單元教學的整體設計上。我在安排單元教學方面,一般
是這樣處理的:講讀課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讀、析為輔,準確地傳授知識,自讀課以學生讀練為主,教師點撥為輔,達到學生鞏固新授知識、提高讀說能力的目的;課外自讀課,以學生讀用為主,教師檢查為輔,使學生能正確的遷移新授知識與能力。 三、下水,思路與學生同步
好些教師自己教學生寫作文,其實自己并不見得會寫作文,教師不下水,那是隔靴搔癢,對學生的評批也不能對癥下藥。
1.堅決不用套話、空話,要明明白白地指出該文的優缺點。
例如學生寫"我的老師"之類的文章,運用了典型事例表現了一個老師的盡責、有愛心、淵博等優秀品質,我們評他寫得好,就不必說"中心突出、選材恰當"等套話,我們應在文中每一個事例旁注明該事反映了老師的什么品質,并在文末寫下這樣的總評:"文中的老師很使我感動,我希望也能像他一樣。"假如文中有個別事例是多余的,甚至是有礙中心的表達的,就要把它圈出來,在旁邊注明"此處應刪(改)",并寫出具體理由。
2.和學生建立起一種作文"會商"的關系
評語要盡量使用商量、談話的語氣。學生認認真真寫下一篇文章,是學生的一項勞動成果。我們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學生也會因此而受感染,反過來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也就不會冷漠地對待我們的"評、批"。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我們的"評、批"采取了商談的語氣,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極大的尊重,必然會從心理上非常自覺地接受老師的指導。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的"評、批"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3.評語的形式拒絕程式化
要做到個別輔導與全面提高相結合。"評、批"不一定在作文簿上寫,也可以在課堂上講;不一定只有老師評,也可以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小組討論;不一定只有老師評學生的習作,也可以讓同學評老師寫的同題的文章。總之,不管哪一種形式,只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寫作水平,我們都可以去嘗試采用。
4.評語的導向重在指導和鼓勵,拒絕批評式說教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見成效的方法。我每次進行語文問卷時,都要調查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問題,但每一次的調查都不容人樂觀——喜歡課文的學生總是少數,而害怕作文則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呼聲,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復雜,但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則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因此,我認為初中語文老師要保證教學質量,必須下大功夫培養和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興趣培養起來了,一切事都好辦;興趣培養不起來,往往會勞而無功。
以上就是我對初三語文復習課的一點反思,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9
一提起作文,不僅讓學生頭疼,也會讓老師頭疼。特別是在我們這樣偏遠的農村中學,許多優秀學生有時見了寫作文也會“一聲嘆息”,就更不用提那些“學困生”了,他們要么簡簡單單三言兩語應付了事,更有的學生干脆不寫。問其原因,他們都是振振有詞,不會寫或者是無事可寫,無話可說,要想讓他們說愛寫作文還真是不容易。看到這種情況,我不禁思索起來:“是啊,他們本身寫一兩句話都不容易,要他們流暢地寫出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何其難啊!”但是有沒有可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也有話可說呢?通過平時在寫作教學中有意無意的嘗試,我摸索出了幾點激發“學困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一、選取貼近生活的“學困生”關注的素材
“學困生”總是一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度,不聞不問甚至睡大覺。可是一次訓練“缺陷也能變成長處”這一作文時,我問同學們有哪些材料可選,前面的同學紛紛舉了貝多芬等經典名人事例后,我又問還有沒有其他一些熱點的素材呢?正在班上鴉雀無聲時,坐在最后的最調皮的大個子韓清同學扯起嗓子喊了起來:“火箭隊的布魯克斯,他在nba里算個子小的,本不適合打籃球,但他作為得分后衛身體靈活,速度快,帶領火箭隊打敗了強大的湖人隊!”我一聽,感覺眼前一亮,這不正是像他這樣的學生關注的適合寫作的素材么?于是我馬上對他加以肯定和表揚,并鼓勵他在自己的作文中就可以運用這些材料。在以后進行作文選材時,因為這些“學困生”對熱點事件比那些“優秀生”更關注,我就經常讓他們說一說有關熱點,這樣既激發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又為其他同學要提供了很好的平時沒有關注的熱點素材,真可謂一舉兩得。由此我們也感受到了這些“學困生”并不是無話可說,而是老師沒有挖掘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素材來發揮他們的潛力呀!
二、引進多媒體等“學困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段
針對許多“學困生”喜歡上網這一特點,我嘗試著把多媒體教學適當引入作文課堂,使“黑白”世界變得有聲有色,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多媒體對學生而言還是新鮮事物,更具新鮮感,自然懷有一種獵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如我在教授《熱點素材在作文中的'運用》這一內容時,針對08年很多省市的中高考作文出現了汶川地震有關的內容,我就結合這次地震中感人的人物和事跡,從網絡上找到了一些相關文字,圖片,詩歌等,通過分類組合,配上音樂,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連那些平時上課就無精打采,左顧右盼的一些“學困生”看到這些畫面后也都鴉雀無聲,有的甚至開始抽泣,學生對這些人和事的印象非常深刻,不僅這些寫作上的“學困生”也能在作文中自如運用,更讓學生在思想上深切感受到人間大愛和真情,激發了學生的凝聚力和愛國熱情。這樣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特別是讓那些“學困生”也能主動參與到寫作中來。
三、尊重“學困生”個性,引導他們講真話,抒真情
在平時的寫作時,我們總是習慣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寫作。作文一旦布置下去,學生就沒有再選擇的余地,甚至連表達的思路、立意都無法選擇。這樣的作文,學習優秀的學生可能會按照老師要求的模式寫下去,而“學困生”們總是要么寫一些停留在小學生水平的假大空話,要么干脆不寫。可是我在一次作文訓練《老師,請你__》時,一位平時一寫作文就睡大覺的學生寫了一篇《老師,請你也多關注我》,針對教師只關注前面成績優秀的學生而不管他們這些所謂的“差生”這一現象,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老師的眼光能多看他們一眼。整篇作文可謂情詞懇切,表達流暢,寫的全是自己和所感、所想。我覺得這篇文章相比來說有創造性,真正做到了“以我手寫我心”。原來,這些“學困生”并不是完全不會寫作文,而是教師為了應對考試,要求學生為了高分跟著一些套話轉,按照固定模式寫。而“學困生”往往都有自己的個性,不愿跟著轉。我就想,對于這些學困生,為什么不讓他們去選擇自己寫作呢?為什么不能劃出更多的自由寫作空間呢?他們也需要更多心靈表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于是,我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對于那些“學困生”,引導他們自由寫作,甚至可以讓他們自己命題,盡可能讓他們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在自由狀態下表達內心的想法,然后加以適當的引導,讓作文成為他們表現自己,張揚個性的一面鏡子。這樣作文竟然也成了他們感興趣的一課了。
以上幾點只是我在作文教學中慢慢嘗試、總結出來的,對于“學困生”來說,這些方法確實能起到一定作用。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用心去發現、嘗試,作文課對于“學困生”來說也不會再是一潭吹不起漣漪的死水,讓他們也能夠容易地對作文說一聲“我愛你”!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10
初三語文教學與初一、初二有明顯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較勢利,那就是一切為了中考,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學導向旨在引導學生應對及操作中考試題的策略和方法上。
中考語文試題分為三大版塊,即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及作文。這三大版塊在初三語文教學上側重點各有不同——文言文閱讀教學具有濃重啟發性味道;現代文閱讀教學側重在查漏補缺及得分方法的總結性指導上;作文訓練將向語言更優美,感情更濃厚的高深方向發展。
首先,文言文考查試題越來越具有強烈的背誦及遷移性質。中考文言文試題中解釋加點字意義的出題范圍內容基本上全是從學生課文下面的注釋中來的,另外翻譯句子的評卷方針是意譯不給分,直譯時關鍵的一個字漏譯也會被砍去一半分。這種嚴格到殘酷的評卷方式使我們的文言文教學變得相當嚴肅。總結以往的失敗教訓,初三的文言文教學更應偏重于授課的細致,細到每一個字的意義都不能馬虎。老師講課時絕不允許只串大意而不通詞素,必須引導學生養成一字一字的翻譯習慣。另外,要求學生課文下面的注釋除專有名詞外一率得會背,包括個別較難句子的整句翻譯也要張口就能背出來。背誦的實惠不僅能應對課內文言文的試題,課外文言文的好歹也全仰仗學生對課內文言文字詞的理解記憶。我發現前兩年我們進行課外文言文訓練時,花了近一個月時間,集中講了幾十篇,結果中考收效甚微。從去年開始,我改變了以往的方式,先拋開課外文言文不講,把課內文言文從初一開始回頭查一遍,要求學生把課文下面的注釋重背一遍,學生一課一課背,教師一課一課落實,然后再讓學生見識課外文言文,引導學生把課內字詞意思遷移到課外。剛開始時學生不會遷移,一見到課外文言文就懵了,再加上我們羅芳的學生差生面比較廣,不喜歡動腦筋想,一見生面孔就怕,一怕就放棄,所以課外文言文得分率歷來都是比較低的。我在教授課外文言文時告訴學生,考的文章你絕對沒見過,但你絕對會做其中的試題,為什么呢?一是不會的內容它一定會給你在下面注釋出來,二是他不要求你翻譯,只要求你知道個大概意思就可以了。課外文言文中解釋加點字更是容易的事,他其實是變相考查學生對課內文言文字詞背誦的功底,學生只需要回憶一下這個字在課內做什么講,那么這個字在課外還是同樣的意思,把課內的意思寫出來就行了。教師把課外文言文問題簡單化了,學生畏懼課外文言文的心理也就隨之消失。我們再也用不著如臨大敵般地的花大價錢用大氣力對課外文言文講來講去了。所以我認為文言文啟發性背誦是初三文言文教學行之有效的措施。
再者,就是學生最沒把握的現代文閱讀教學了。提高學生現代文閱讀成績的唯一方法當然是老套的做題戰術。但初三上半期及下半期開端,不應該是學生的題海戰術,而應該把重點放在教師身上。其實我發現初一初二時,學生基本上不明白現代文閱讀得分技巧,問十個同學十個同學回答現代文閱讀答案是蒙的,甚至很多同學拿著筆不知道怎么表達他蒙的那點可憐的答案。所以,現代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是學生提高閱讀分數的心鎖。教師把重點放在答題技巧上而不僅僅停留在對標準答案上,學生閱讀分數提高就有希望了。比如告訴學生議論文、說明文答案基本上可以在原文中找出來;寫景或寫物的散文大膽的'往人身上靠,寫人或敘事的散文盡量地往情上靠;寫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議論和抒情答題就簡單化了,寫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問題不籠統回答而用條理分割的辦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贏取得分機會。當然并非所有現代文
閱讀題目的答題方式都有技巧,有的直接考查的是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如標點、字音字形、詞語意義理解;病句、仿句造句和語言的得體等就另當別論了。
最后說說作文,深圳市語文教研員曾把作文分成四等:又華又實,華而不實、實而不華、不華不實。又華又實是任何時代任何人追求的最理想境界,這里不做贅述。具說華而不實已不再時髦,實而不華反占先機。對此我有不同理解,讓學生一本正經地下功夫寫實比讓學生耍筆桿子寫華更難,而且出力不討好,得分往往更底。華美的文字和華美的裝修一樣更容易引人眼球,它最起碼體現了學生運用文字的嫻熟性,如果不慎不實了,評卷老師也不忍心痛下殺手,得分往往比預想的高。這些學生已經在初三以前訓練過了,初三時要學生訓練在華麗語言掩蓋下盡量撩撥評卷老師的情,讓他在枯燥而雍長的評卷過程中怦然心動,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諱的是他不動情。所以在讓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充滿感情的寫,要求學生先打動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動別人。二是盡量在作文里出現帶感情色彩的詞,讓評卷老師不知不覺地受你蠱惑;三是盡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暢;四是感情強烈時可獨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結尾處議論和抒情,讓抬筆打分的老師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靚麗的地方。
我天生愚鈍,來深七年的初三語文教學才總結為以上三點,盡管疏漏處很多,但很愿意與大家共享,并希冀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11
經歷了一場中考總復習,再反思三年來的教學,我得到了很多啟發——
(一)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根本
1、從七年級開始就讓學生閱讀《語文報》、《散文》、《讀者》等優秀報刊。這些報刊雜志每一期都有優美的文章、豐富的課外知識、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情感教育。除讓學生廣泛閱讀外,每星期還要求學生做一篇讀書筆記,對自己喜歡的文章或片斷進行欣賞,把感悟寫下來。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已積累了許多經驗,中考復習時,老師只是啟發和點撥即可。
2、平時注意抄寫、背誦。每星期布置抄寫作業,名言警句和優秀的段落或文章。這既可以練字,同時也是潛移默化,擴大課外積累。同時在抄寫的基礎上全面落實背誦,“背誦雖是一種最野蠻的手段,卻是一個文明的辦法”。
3、課堂教學中落實大語文觀,豐富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平時教學可以放開手腳,以教材為基礎,但不是拘限于教材,可以大膽旁征博引,介紹相關的文學作品、文學故事、名人軼事、成語故事等內容,并關注其他的相關學科,以此拓展學生視野,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4、課堂教學當注重有效地使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和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方式,使教學真正教會了學生學習,既向學生傳授了知識,又培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并落實到了筆端。
5、重視點滴的作文訓練。平時教學中,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時刻用眼用心體會生活,及時用筆記錄生活,以此培養學生豐富細膩的情感,提高觀察感悟能力,并為寫作積累鲆活真實的素材。讓學生寫日記或寫隨筆不失為一個很有效的舉措。
(二)強化落實
對于中考復習來說,各項復習內容一定要落到實處,做到扎實有效。此時各科都進入到緊張的復習中,知識龐雜。學生在積累方面主要的主要問題是記憶不清晰、不完整,表現在試卷上,要么是寫不出,要么是書寫時添字、漏字、寫錯別字、筆畫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在復習時應強化如下四個環節:
1.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
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
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鍵字,以防“口是手非”。
4.規范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和不規范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為了提高識記效果,可采取如下措施:
(1)分塊切割,化整為零。可將要求背誦的詩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塊,然后規定自己幾天完成一大塊,這樣化整為零,保證了識記的計劃性。
(2)定期檢查,強化落實。讓學生自記、自測、自查,也可讓他們互查,然后教師抽查。
(3)反復默寫,反復糾錯。
(三)重視作文訓練
1.寫作是表達能力的綜合運用,就其能力層級而言應該屬于“創造”。但是文章是有體裁的,在必須打好寫作基礎的初中階段,應當能寫出符合要求的記敘文和簡單的議論文、說明文。所以我們在強調可用多種文體寫作的大環境下,仍要重視培養自己的文體感,要強化對表達方式的訓練。
2.寫作不是個純技巧、純技術性的操作,寫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對觀察力、想象力的考查,因此,寫作訓練的基礎是觀察力和想象力的訓練。在復習階段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生活環境、周圍事物的敏銳的感知能力和廣泛的興趣愛好,以便到考場上有比較充分的選材余地,同時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著真情實感。
3.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試題中的提示、要求(有的還有材料)的內容,并篩選出有用的信息,為寫作服務。挑選一些好的習作和考場作文,研究一下它們的作者是怎樣把握題意,怎樣開拓思路,怎樣精選材料,怎樣構思謀篇的,在語言運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優秀作文都怎樣做到題目新穎,想象奇特,構思巧妙,材料新鮮,細節鮮活,情感獨特的。
4.還須要求學生經常瀏覽報刊雜志,搜集新鮮的寫作素材。使考場作文有鮮活的時代氣息。
總之,語文復習最重要的是以閱讀和寫作為中心組織教學,以關注思考人生為學習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應試教學。雖然九年級語文有其自身的復雜性和特殊性。但萬變不離其宗,一定要讓學生明確,試題和考卷并不是語文學習的全部。關注社會、人生,用自己的心靈和敏感的筆觸時刻接受來自生活、來自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時刻與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交流溝通,時刻聆聽來自人類歷史最深遠最悠揚的文化語言,并讓自己和它們融為一體,才是真正的語文,才是終身的語文學習,也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12
雖然在考前每位同志都竭盡全力進行了精心的備考,但成績與上次相比是極度縮水,這對我們備課組來說是空前的考驗,初三語文期末教學反思。面對此情,我們組每位有經驗有干勁的同志直面現狀,做了如下反思和打算:
根據期末考試的各項數據,分析語文成績可用“懸殊”二字來概括:
一、經過多年的歷練
我們語文老師已經能意識到不能從閱卷上找原因。否則,就像自己的錯誤,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找理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影響進一步提高的推卸。所有這些是語文老師認識上的一大進步,基于此,我們每個人首先反思了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大家都要行動起來,而不是把擔子、壓力都壓在辛苦的班主任身上。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在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突出學科教學,要進一步加強備課組合作,發揮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把語文成績搞上來。
二、要有足夠的空杯智慧和精神
我們語文組每個人身上都閃爍著獨特的優點:留曉干勁大,經驗足,利落能干;我能因自己的個性特點施教,有開創不盲從;曉香認真柔韌,虛心上進;張輝像愚公,憨厚的外表下有大智慧。但在我們的反思中都提到缺少足夠的空杯精神。經驗是好東西,但走向經驗主義就會讓我們碰壁,所以應清空自己的自足,少說幾個從來沒有過,根據學情多想幾種方法,多講一點效率,教出個性教出風采。
在我們的反思中還有個性上的:留曉認識到應在認真、落實上下功夫;我認識到應在細心和周密上下功夫;曉香認識到應在速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張輝認識到應在條理上下功夫。我相信只要我們揚長避短,語文組一定能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
三、新學年的展望。
1.詳略得當完成九年級下冊書。因本學年比往年缺少補課時間,而我們卻要在一個學年學完一本教材,復習一至六冊古詩文、基礎知識、課外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時間緊任務重。這就要求我們應根據中考指揮棒大膽取舍,詳略得當。
2.專注高效。本學期我們語文組每個語文老師要高度重視本學科教學,這和管理好班級并不相悖,甚至可以提高班級管理的信心和向心力。
3.用力并用心教學。在用力教學上,九年級老師已經不需要提醒,所以只有用心才能比出高低。用心教學絕不是一招一式就解決問題,它貫穿在我們教學的時時處處,點點滴滴。例如,昨天林老師做中考題時念叨一個詞“山清水秀”,說此詞常考、常講、常錯,我就說你這樣講就容易讓學生記住:此詞可看作互文用法,意為“山水清秀”,學生大多是知道“清秀”的“清”是三點水旁的,出錯的幾率就大大減小了。有此一小例,體現了用心教學的高效性。總之,有志者事竟成,“有心人”才天不負。
我想經過這次討論總結,我們語文組定能發揮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再次打造黃金組合,再創佳績!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13
《敬業與樂業》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看,學習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啟蒙教育,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問題,豐富個性內涵,有很強的針對性。這篇文章,既是議論文,又是演講詞。第二單元的課文設置中有三篇演講詞,所以教學時,我兼顧了議論文知識的復習和演講詞知識的初步學習,為后面的課文學習打下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應盡量和學習生活體驗相結合,體現在研討探究中,我結合著課后練習向學生提問:“‘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據作者的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也發現一兩位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嗎?請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我們中學生該如何去做。”學生分小組探討對于“天地間第一等人”的理解。在交流中,有的'學生只談了課文中的一些理論,而忽視了問題中結合中學生實際的要求。對此,我及時的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運用“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他們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多列舉事例談感受,從而更好的認清現在應該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的青春年華,從而具有積極的實際教育意義。在學生的發言中,我發現學生對新時期愛崗敬業的事跡知之甚少,那么在課后就要擴充他們對這方面的了解,以增強他們敬業樂業、敬學了學的意識。
總之,在教學中,我盡可能的讓學生多讀,多思,多發言,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盡量的少講,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同時,結合著課文分析,給予學生寫作的指導,并通過課后練筆進行鞏固,把寫作和閱讀有機的結合起來。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14
中考在即,反思這一學期的語文教學,有些教訓尤為深刻,必須及時總結。
反思一、對知識點進行系統講解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選擇什么樣的時間段進行。
對知識點進行系統講解能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語文學習的要點,使學生應付考試更加得心應手。對這一點毋庸質疑,講究的是什么時候開始才好。從學生一無所知,毫無積累就開始,還是有所積累后開始系統講解比較好?我在復習中通常選擇后者。如“古詩鑒賞”這一塊學生普遍感到困難,一開始得分率很低,五分鐘只能得一兩分的大有人在,學生很著急,經常問做這兩題有什么章法。在學生對古詩鑒賞沒有一定的積累前,我堅持不傳授方法。因為當他們的腦子對某一種知識一片空白時,講方法等于白講,只有當他們對這類題型有足夠的積累時,哪怕是錯誤的,他才會根據你所講的方法,對他的知識進行梳理,矯正,體會到以前錯在什么地方。
反思二、教師在復習時考慮周到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因此而束縛住學生的思考。
一個細致周到,思維嚴謹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復習時少走很多彎路,所以在復習時要盡量考慮周到些,但人無完人,總有疏忽之處。如去年中考試題中出現的文學常識填空,這一多年沒考的.題型,在復習要點中有這一考點,而老師卻憑借所謂多年中考的經驗將它明確劃出復習范圍之外,以至于學生考后會質問,為什么這題沒給他們復習到,卻不責問自己如此簡單的文學常識題為什么還不會做。所以老師不要把自己對知識點的梳理或者取舍束縛住學生的思考才好,千萬別以為自己的考慮是天衣無縫的,最忌諱對學生說:“除了我講的這些,再也不可能考別的了。”中考是考學生,不是考老師,不要把都壓在自己身上。那樣不僅自己會很被動,也是對學生不負責任。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 15
經歷了一場中考總復習,再反思三年來的教學,我得到了很多啟發: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根本。
1、從七年級開始就讓學生閱讀《語文報》、《散文》、《讀者》等優秀報刊。這些報刊雜志每一期都有優美的文章、豐富的課外知識、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情感教育。除讓學生廣泛閱讀外,每星期還要求學生做一篇讀書筆記,對自我喜歡的文章或片斷進行欣賞,把感悟寫下來。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已積累了許多經驗,中考復習時,老師只是啟發和點撥即可。
2、平時注意抄寫、背誦。每星期布置抄寫作業,名言警句和優秀的段落或文章。這既能夠練字,同時也是潛移默化,擴大課外積累。同時在抄寫的基礎上全面落實背誦,“背誦雖是一種最野蠻的`手段,卻是一個禮貌的辦法”。
3、課堂教學中落實大語文觀,豐富課堂資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平時教學能夠放開手腳,以教材為基礎,但不是拘限于教材,能夠大膽旁征博引,介紹相關的文學作品、文學故事、名人軼事、成語故事等資料,并關注其他的相關學科,以此拓展學生視野,豐富課堂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4、課堂教學當注重有效地使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和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方式,使教學真正教會了學生學習,既向學生傳授了知識,又培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潛力,并落實到了筆端。
5、重視點滴的作文訓練。平時教學中,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時刻用眼用心體會生活,及時用筆記錄生活,以此培養學生豐富細膩的情感,提高觀察感悟潛力,并為寫作積累鲆活真實的素材。讓學生寫日記或寫隨筆不失為一個很有效的舉措。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的教學反思03-24
(精選)初三語文教學反思07-09
初三語文期末教學反思02-01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02-24
初三語文復習教學反思04-17
語文初三教學反思03-27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05-22
[精選]初三語文教學反思05-22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優秀06-25
初三語文的教學反思15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