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孩子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在理解課文時我尊重學生獨特的心理感受,讓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談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讓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到沒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會孤獨。理解“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這句話,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我們的'生活才會很快樂。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設定為:識字、寫字,用“聯系上文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圍繞教學重點,我這樣展開教學:
在識記生字時,我重點指導學生認讀有困難的生字:鳥窩、孤單、鄰居、招呼。我先讓學生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再作總結:結合圖片識記“窩”,認識子字旁、倒八。接著指導寫“招呼”: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口字旁寫得小而靠上。
在精讀課文時,我指導學生感受樹和喜鵲的孤單和快樂。
1.指名分段讀課文,填空:樹和喜鵲一開始______,后來_______.
2.樹和喜鵲一開始為什么孤單?
讀第一自然段,體會三個“只有”、“一棵樹、一個鳥窩、一直喜鵲”,體會“孤單”的意思,明確聯系上文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3.樹和喜鵲后來為什么快樂起來了?
讀第3、4、5、6自然段,體會小樹和喜鵲有了鄰居之后會做什么?小樹小樹,當你長出第一片葉子的時候,你想對鄰居說什么?喜鵲喜鵲,你有了那么多鄰居,可以和鄰居一起干什么?
師總結:有伙伴才快樂!
我的不足之處: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方面,學生課文讀得不夠充分。對于讓學生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我有些模糊,不知到底如何用具體的方式指導學生讀課文。以后在這方面我會多思考、多努力。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孩子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以歌曲導入,隨著一首《小烏鴉愛媽媽》的歌曲,創設與課文相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利用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內涵,在聽讀的基礎上自讀課文,這樣就排除了再讀文與識字上的過關難的障礙。借機讓他們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最讓你難忘?
同時,多種形式識記生字的方法,調動學生識記生字的興趣,把枯燥的生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并加深了學生的記憶交給學生評價的方法,通過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來提高朗讀水平。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的好習慣,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為理解課文內容,流利的讀文奠定了基礎。
二、采取學生喜歡的多種方式理解課文
由于這篇課文,學生可能會對有些詞匯不太了解,要通過做動作、聯系上下文猜測、教師講解等方式讓學生理解。所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對于他們在理解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同桌互相傾聽對方朗讀課文,然后相互幫助和指導。說說同學讀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還有哪些地方自己讀得比較好,再互相說說自己朗讀時的體會。利用范讀,創設情景。
2.同學間互相講一講這個故事,同桌或小組同學互相補充,然后推舉一名同學在全班講故事。在朗讀或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和觀察,了解學生對課文的哪些地方理解較好,還有哪些地方在理解上有困難,要抓住時機及時指導。
三、課外擴展,引向生活
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學生帶著對課文的理解,課下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討論這個故事,然后同學間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的體會。
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與父母閱讀的過程中更加深了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情感。教育學生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好兒女。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春曉》是語文版教材一年級下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對于這首詩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成人都不陌生,它甚至成了很多成人童年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得我的小時候,我們會惡搞這首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也來大狗熊,誰也跑不了。”還是蠻合轍押韻的,那時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是帶有一片歡笑。今日以教師身份觀之,如此熟悉的一首詩卻讓我覺得陌生之極,遲遲不敢動筆去寫教案,無從下手……
想來想去,這首詩唯一的落腳點就是讓熟悉的故事變得有新鮮感。這是我這節課的著手點。
于是,認真地觀看了竇桂梅老師的《游園不值》教學視頻,期待從中受到些許啟發。最后反復琢磨了好久,課上下來,自己還是非常滿意的:
一、平平仄仄中找到了吟誦之感。
一直認為,古詩是最接近中國人性靈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中,有些古詩湮沒在洪流里,有些古詩雖保留卻面目全非,徒有其表。所以,在我的課上,我要從孩童抓起,讓學生進入古詩,還原古詩的本來面目。所以,我選擇了帶領孩子畫分平仄,再依據平仄而吟誦。看著孩子們時而皺眉標注,時而放聲開唱。我不得不承認,這和朗誦相比,不甚好聽。但我也不得不直言,這越聽越有味道,“難聽,是因為你不懂它。”
二、覺與不覺、知與不知中的品讀。
孩童對于古詩的理解是有很大限制的,所以并不打算把古詩拆分了投給學生,而是打算,萃取古詩的.氣味,揉碎在學生的記憶里。說起來很浪漫,實際上就是從高度去理解,給學生的不是古詩的文字,而是古詩的感覺。所以在課上,重點帶領學生理解了,詩中的“覺與不覺”“知與不知”。
孟浩然在這樣的一個春日清早,感受到了什么?沒有感受到什么?
孟浩然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特別是最后一句中的“花落知多少”,我們討論了孟浩然到底知不知道花落多少。孩子們出現了兩種觀點:
不知道,因為他問了一句“多少”?
知道,因為他看見了滿地落花,很心疼,所以慨嘆了一句“多少”!
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最后我們達成觀點:他不知道具體落了多少,但他知道很多,所以這里既有疑問又有疼惜。
古詩是我鐘情的東西,我希望能夠讓我的孩子們含英咀華,吟誦作詩,這節只是一次小小的嘗試,算不上成功,也不能說是失敗,總之,古詩教學,我們在路上!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小青蛙》是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學內容,它是一首兒歌形式的字族文識字,語言優美、極富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課文中“清、情、請、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體字“青”作為聲旁的形聲字,充分展示了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構字規律,同時體現了漢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為此,我設計本課時本著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重點,以情感為基礎,以識字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同時采用歸類識字、組詞識字、隨文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識字,能主動識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講完課我感受頗深,反思如下:
一、激趣導入,已猜謎語的形式進入文中
上課前與學生進行談話并引出謎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緊接著我又讓學生觀察,并說出你發現了什么?之后我總結書寫方法,并讓學生書寫而后再讓學生來評價,來鼓勵學生愛上寫字。
二、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識記“青”字家族的生字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自讀兒歌圈出文中帶有“青”的生字。
2、出示這些字:“清、情、請、晴、睛”,引導學生認讀,后隨文進行識記這些字的意思引導學生觀察,找出異同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初步識記;再引導學生通過各種的方法加強鞏固。如:讀文中的句子隨文識記,聯系句子的意思識記,組個詞再造個句識記,初步讓學生明白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構字規律。
此時如果我能及時引導學生給生字作自我介紹去識記,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點水,照老師這樣把生字介紹給同桌聽,用不同方法反復與這些字打交道,學生自然而然就記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三、游戲鞏固檢測生字
采用挑戰過關(認讀生字)如:送字寶寶回家、編問答歌,同時本課我先用有趣的謎語把學生帶入情境,用“游戲”加以檢測,更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識字的動力和興趣。
此時如果我能讓學生到黑板上操作,相信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新奇,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動手環節,同時創設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為整堂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四、反思中改進
1、教學思路還需進一步規劃明確,教學設計需進一步完善。如:在講述青的好朋友時,我若能采用“自我介紹”的游戲及時引導學生給生字作自我介紹去識記,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點水,照老師這樣把生字介紹給同桌聽,用不同方法反復與這些字打交道,學生自然而然就記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2、對文本解讀不夠深入,備課沒有精備,沒有充分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只一味想著讓課堂有趣,一味追求多樣化游戲來吸引學生,使課堂變得空洞。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認真備課,做到不僅備教材還更要備學生,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明確理清教學思路,課堂上全面關注每一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力求讓自己盡快進入優秀教師的行列。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新課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多次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依靠集體的智慧,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在合作學習前教師能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小組中暢所欲言,盡情地展現自我。學生的創造力在小組交流中得到了重復的發揮,培養了自信心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一、看拼音寫詞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在田字格中學生如何正確書寫,怎樣才能按部首正確均勻地書寫。總體來看本題的得分率不高,約85%左右。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學生不能正確書寫,出現錯字現象,失分最多的是“hongri”這個詞語上。個人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大學生書寫力度,認真教給學生如何一筆一劃地把字寫端正、寫正確。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組詞
本題既考查了學生對字的偏旁部首的認識,又考查了學生對字的組詞的能力。總體來看,學生對這部分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錯,得分率在95%以上,失分最多的是“頁”這個部首,可能是因為這個部首漢字中用的較少或不太好組詞的原因。
三、比一比,并組詞
本題的得分率較高,大致在97%左右。二年級的學生對相似的字的辨別能力還是非常強的,也可能是因為題目所列出的兩個相似字是平常經常見到的,所以本題的得分率較高。主要失分在于“己、已”“晴、睛”這兩組字上。“晴、睛”這兩個字的'區別在于“晴”和太陽有關,所以它的部首是“日”,“睛”和“眼睛”有關,所以它的部首是“目”而不是“日”。
四、填上合適的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怎樣用合適的詞來表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對部分量詞的用法還是比較清楚的,只是出題者在出題時沒有認真核對,以至于出現了“六()把刀”錯誤,讓學生無從填寫,再有答案也沒有認真核對,本來是“四朵花”,答案給出了“四奪花”的錯誤。
五、填上反義詞
本題學生的得分率相當高,達到98%。主要失分在于“過去”一詞,個人認為,它的反義詞應該是“將來”或“未來”,而答案給出了“現在”,個人認為不妥。學生對“過去”的反義詞也不知曉,幾乎全部失分。
六、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標點
本題考查學生的組句的能力,學生根據題目所列出的詞語填上有一定邏輯關系的句子,形成一句話。學生第1小題做的不錯,能夠補充完整,也能夠填寫正確的標點符號。第2、3小題學生作答的不好,尤其是第3小題,學生的失分率很高,有的是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話,有的是沒有加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七、按原文填空
本題學生的得分率很高,在99%以上,可見學生對課文的掌握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有1%左右的學生出現錯字,失去1—2分。
八、讀一讀,排一排
本題要求學生對所列出的幾句話按一定的邏輯關系排成一段話,要求在()內進行。本題的得分率不高,大約在56%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上下課的邏輯關系不太清楚,也可能是因為看不清題目要求,因此失去一部分分。
九、猜迷語
本題出題者所列出了一個小彎,給學生制造了一個小小的麻煩,讓學生只是看到了理發店里的顧客,沒有真正開動自己的腦子去想。相對來說所列出的迷語也有一定的難度。本題學生得分率較低。
十、看圖寫話
題目給出了一幅勞動的場面,畫面中有兩個人,一人拉車一人推車,車上裝著一些或許是水果一類的東西,兩個人還在交談著什么。學生只要能夠根據題目所列出的要求寫出幾句的話即可得分,但大部分學生寫的不好(約占80%左右)有的學生只能寫一句話且不完整,可見我們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欠缺,還有觀察能力也不強,應多加訓練。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太陽對于學生并不陌生,可是不同顏色的四個太陽,卻是學生見所未見的。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結合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掌握,適時引導學生借助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內容,促進語言內化,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抓住文章內容充滿童趣、語言簡潔、優美的.特點,圍繞著“動腦筋,有創新”設計教學,積極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讀入手,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善于表達的能力。
在課文學完,我設計讓學生畫畫,表達交流,把美術、音樂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強化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的良好結構。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小池》這首詩,通過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下面是《小池》這首古詩的教學反思:在古詩《小池》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就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一個學生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問題:“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荷”是荷花還是荷葉呢?接著出現了一段比較有意思的“爭論”:
“是荷葉,因為書上畫的是荷葉。”
“我有意見,不一定書上沒畫荷花,作者那時就沒看到荷花呀!也有可能是荷花。”
“可是老師剛才說寫的是初夏,荷花還沒開呢。”
“不一定沒開呀。”
“荷葉都才露出一點點呢。”
……
這個問題是我在寫《小池》的教學設計時沒有想到的,教參里的解釋是荷葉才露出尖尖的角,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我不知道是不是該和學生說那是荷葉,我怕那樣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其實結果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尋找“理由”佐證自己的觀點,他們“問題意識”的嫩芽得以呵護,快速思維、語言表達的能力得到鍛煉。我忽然發現,其實他們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
古詩《小池》很美,怎樣讓學生感受美,除了老師適當的`語言描述,更主要地是要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學生學習的方式可以不同,理解也可以不同,不必強求。教師不能人為地去限制學生,用一種固定的模式禁錮學生的思維,重要的是多為學生創造一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條件,給他們提供一些思想的方法、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這才是新課程所要體現的教學理念。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這節課我給學生講《第二次烏鴉喝水》的故事,接著我再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1、為什么烏鴉的辦法不靈了?
2、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了,懂得的道理也更多了。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自己去思考,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下面是教后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二、課堂上我盡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比如我提問學生:“曹沖是用什么辦法稱得起這頭大象的重量呢?”讓學生通過討論,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語文園地六》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本課時注重了學生的積累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做到了以“游戲”“創新思維”的智力開發為主,拓寬了教材所要求的知識度,為學生掌握“難音字”提供了巧記的捷徑。
不足之處在于,教學內容的容量過大,還可精簡一些,讓課程的知識緊跟“難音字積累”的.主題,從而,讓學生以此方法,去自學《語文園地六》的前四項內容。如這樣改進后,本課的教學會在學生“積累難音字”能力方面,有較高的突破和提高,又可留出很多時間,讓學生靈活運用,去發現和尋找“難音字”,教學效果會更好。
《語文園地六》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本課時,最大的難點就是查字典這一部分,學生程度較好的,能基本掌握查字典的方法。這需要在課下多加練習鞏固。尤其是在26個大小寫字母上面,出現回生現象。要繼續鞏固所學知識。
展示臺部分,更大的激發了學生生活中識字的積極性。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本節課我上的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樹和喜鵲》,這篇通話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三個畫面:一棵樹和一只喜鵲孤單地生活;后來這里有了許多樹、許多喜鵲;喜鵲們、樹們快樂地生活著。隨著畫面的不斷豐富,樹和喜鵲由單個變成群體,由孤獨變成快樂。全文共6個自然段,分為三個部分進行亮度和解析,同過讀課文內容,學生感悟每個人讀需要朋友,有朋友才會快樂的道理,這也是本節課的主要目標。在本課設計上,我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中心思想為重點,整個教學流程圍繞這一點展開。除此之外,本課還有幾個知識技能方面的目標,首先是本課的生字,必須熟記,對變調“一”的讀音進行鞏固,其次是通過讀故事理解“孤單”和“鄰居”的含義、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最后是積累AABB式詞語。
課堂是不完美的藝術,經過這節公開課,我收獲了許多,經過前輩們的指導更是受益匪淺。在本節課中,我感受到老師應大膽的放手留足時間空間給學生,充分發揮孩子的潛力。在教學技巧上需要更多的'學習,更深入的去了解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設計更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課堂教學,在語言、語速方面更加適配低齡兒童。其次,在理解詞語方面,更多的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更便于理解,學則用,理解了應立馬運用起來,要學以致用。最后,在挖掘教材方面,同事們給了我新的啟迪,不局限于課本教參,放開視野會有更多的方式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即使在教學上沒有實現,也可以作為很好的素材運用在日后的教學中。當然,教學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沒有最好只會更好,作為老師就應努力盡可能讓每一節課上的更好,帶給學生的更好,在思和行之間讓自己不斷成長。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棉花姑娘》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組第30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棉花姑娘請求啄木鳥、燕子等為自己治病的故事,通過這個童話故事,讓孩子們了解燕子、七星瓢蟲、啄木鳥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的科學常識。下面摘錄在教學《棉花姑娘》第二課時的教學片段和相應的教學反思。
《棉花姑娘》教學片段:
老師:同學們知道最后是誰幫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學生(齊聲回答):七星瓢蟲
老師:對。在課文的第5自然段就告訴我們這個答案,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的第5自然段,并想一想應該怎么把吧表演出來呢?
(學生自己練讀,師出示課件第五自然段)
老師:這段話里,有多少個角色?
學生:三個。
老師:那幾個角色?
學生:棉花姑娘、七星瓢蟲還有一個導演讀敘述部分。
老師:我們學習小組有六人,三個人一組來一次表演,怎么樣?
學生:好
老師:請三人小組長分配角色,趕緊演一演吧!
(學生三人一組分配好角色,有的演棉花姑娘,有的演七星瓢蟲,有的讀敘述部分)
老師:哪一組想上臺來演一演?
(三人上臺)
下面的小朋友要認真聽,注意看,如果他們演得確實很好,請給點掌聲;如果你覺得還得改進的話,請你來當導演指導一下該怎么演。待會兒我們要評選最佳演員和最佳評委。
生表演后,臺下學生有的鼓掌。
老師: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為他們鼓掌了,他們到底演得怎么樣呀?
學生1:我覺得七星瓢蟲飛的時候還要拍者翅膀,不能停下來。
學生2:我覺得棉花姑娘演得好,她在問七星瓢蟲的時候很驚奇。
老師:你是說她臉上有驚奇的表情吧?
學生2:是的.。還有,導演那個“圓圓的”讀得不夠圓。
老師:那,你覺得應該要怎么讀?
學生2:“忽然,一群圓──圓──的小蟲飛來了……”
老師:(對著七星瓢蟲):導演,能接受嗎?
學生(點頭):能。
學生3:導演讀“飛來了”讀得太快了,表演的人不能一下子飛那么快。
學生4:七星瓢蟲應該從遠處飛來。
學生5:七星瓢蟲在問棉花姑娘的時候要邊飛,要不回掉下去的。
老師:小演員們,你們能改進嗎?
學生:能。
(三人再次表演,全班掌聲)
老師(小結):棉花姑娘的表情還是那么驚奇,不過,老師要對七星瓢蟲提個建議,很快吃光動作要快些,行嗎?
學生:行。
老師:我們的最佳演員應該評給誰呢?
學生:應該評給棉花姑娘,應該評給導演。
老師:老師要給這兩位最佳演員戴上小紅花,我們的七星瓢蟲還要加把勁呀!最佳評委應該評給誰呢?
學生:應該評給立昊、應該評給怡昕!
老師:老師也要為他們戴上最佳評委花。
老師:小朋友會演,會評了,能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嗎?誰來讀?
學生:讀
老師:誰來評一評?
學生:不要讀得太快了,只要把“忽然”和“很快”這兩個詞讀得快點就行了,要不就沒感情了。
老師:要怎么讀才是有感情,你能來讀一讀嗎?
(學生有感情地讀)
老師(指著屏幕):她讀得真好,我們也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學生:(齊讀)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在教學《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時,為幫助學生理解,我讓學生通過合作表演來理解了“很快”、“驚奇地問”等詞語,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先在小組中分角色表演,又讓學生對表演進行評議。把讀、演、評融為一體,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其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學習效果更好。學生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喚起了學習的情感,既發展了語言,學會了傾聽、評價、欣賞,又嘗到了成功的喜悅。老師關注了學生的發展,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這個教學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教學中,學生指出“圓圓的”一詞要讀得圓一些,這是件好事,但我沒有及時引導更為重要的詞語“很快”和“驚奇”應該怎么讀更好,使得此處的品讀理解只停留在淺層次上。在鼓勵學生方面,今后應該像趙志祥老師說的那樣,對學生不要太吝嗇要多看一看他們進步的地方,讓他們經常嘗到成功的喜悅。<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的課文。講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鳥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春雨是綠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到柳樹上,柳枝也綠了。”“春雨的是紅色的,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杜鵑叢中,杜鵑花也紅了。”“春雨是黃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黃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黃了。”
多么恬美的意境,多么令人遐想聯翩呀!學完這篇課文,孩子們沉浸在那對春天的想象中,從他們的小嘴里迸發出許多優美的詞句。
本課的教學,我認為有兩點值得肯定:
1、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課堂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聆聽《小雨沙沙》的歌曲,咦,下雨了!聽——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春雨,并配上春雨聲。你們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呢,讓學生展開想像暢所欲言,將學生引入情境,自然引出課題。
2、激發學生“我會讀”的愿望
人教版語文實驗教科書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讀好課文。因此,我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讀書,然后輪讀第一遍課文,調動班上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在回答問題中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相信“我會讀”,激勵學生“我會讀”,把閱讀的實踐機會還給學生,讓他們學會讀書。
3、用多種方法識字
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在識字教學中,我利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從這些生字寶寶中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自由說。例:“淋、灑、滴、油”都有三點水,“線、論、顏、淋、灑、滴、油、歡”都是左右結構的字等等。
不足之處:
由于過于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始終在讀中思考,延誤了教學時間,使后面的指導書寫沒有完成,今后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全局思想,既要注重課堂中學生的需要,也要心中有數,善于抓住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在閱讀教學中,以“教師問、學生答”為主線的一問一答教學模式還占相當大的空間。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為了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地學習,教師應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習的“組織者”,把課堂時間讓給學生,充分地讓學生去讀文、思考、交流、表達、表演等。現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為例,談談幾點感想。
一、讀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方法。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采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朗讀、齊讀等,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在開始教學時,教師讓學生自由讀文,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了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了語感。
二、表演
表演是語文學習的實踐,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積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師讓學生按小組針對課文第三、四、五小節的內容進行演示排練。其間教師不斷深入小組,與組員共同探討。在這一個環節中,教師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語句,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里,在這基礎上,再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反饋給教師看。這樣,不但起到了積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為說話、寫作打下了結實的奠基。
三、表達
表達是培養學生思維、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減去了教材中重復的`環節,留出時間空間進行擴展閱讀,讓學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學中讓學生悟出課文是用童話體文體把知識寫出來的,積累了語言表達方式;在此基礎上,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課外閱讀——《尾巴的妙用》,通過填表格,書面表達出動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然后,通過簡單的模仿說話,了解并掌握另一種文體——介紹體;最后,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一種文體練習表達。教師創造各種表達的機會,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表達,而且有內容可說。
四、交流
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有充足的交流時間,圍繞課文的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表獨到的見解。由于學生思維的不同,對問題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過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師針對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還是自己掙斷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讀文、演示,取得共識。這樣交流,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后的幾點想法。就在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值得我們在今后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研究。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4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8-09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5-24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精選16篇)02-26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教學反思04-01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稱象》教學反思04-14
語文s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4-17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2-28
(實用)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