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十分感謝學校和各位老師給我這個機會。能坐在那里發言,我很高興。下方,我就將自已在這一年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如果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給我提出寶貴意見。此刻我就從兩個方面談談。
一、基礎教學
平時的教學工作,能夠說大家做的都一樣,我不覺得自我做的比大家好多少,但想到是與大家交流,所以我選取了兩點來談談我的做法:
(一)字詞
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是語文課的重要資料,三年級更為重要,所以我加強了生字、詞的學習。除了多寫、多練習外,我要求學生每一天中午必須要練寫生字10分鐘,能夠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資料必須要是課本內要求掌握的。而在睡覺前再把所學的生字讀一遍,加深記憶。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除了生字詞的練習外,還要培養學生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因此,每節課教學之前我都要布置學生自查字典,自學文中的生字新詞,并要求在查字典的過程中記錄有關知識。一學期下來,孩子們對生字的書寫和記憶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學會預習
三年級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時期,課前預習的教學必不可少。但這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讓學生們先了解什么是預習,于是,在三年級上學期,我給孩子們擬定了一份簡單的預習方案:1、將課文讀三遍:要求文中的長句、難讀的句子或出現生字、詞較多的句子要反復讀幾遍;2、自由學習生字、詞,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查字典;3、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在基本了解預習后,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了解預習的`必要性及其好處,我在三年級下學期,又重新擬定了一份預習方案:
1、自由讀文二遍,熟悉課文資料(讀的方式能夠自定,可小聲的讀、可默讀,也可朗讀)。
2、自由學習生字、詞(不認識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課本上做批注)。
3、讀文第三遍,寫出課文的主要資料(在課題下)。
4、讀文第四遍,提出自我的疑問?(三個)
5、讀文第五遍,寫出你初讀文章的感想。(于本子上)
此刻,課前預習以成了孩子們的一種學習習慣。
二、作文教學
(一)模式教學
提到作文,孩子們都怕,記得我讀小學時,也是一樣,不知如何下筆,總覺得無話可說,也許是因為如此,作文教學是我一向思考的比較多的問題。我覺得小學作文教學還是要從模式教學開始,使學生逐步到達創新進步、作文有成。其實模式,簡言之就是事物的一個樣板、柜架,很多的人都認為,作文就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不應對孩子們要求過多,要讓他們自由發揮。但其實,孩子們連最基本的作文知識都沒有,又從何談起說寫作文呢?而三年級又是作文起步最關鍵的一年,所以我覺得應先讓孩子們了解作文的基本的模式,于是我要求孩子們作文必須要分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而在此基礎上,再教孩子們如何將句子寫通順,怎樣分自然段寫。然后,再進一步的引導孩子們怎樣一不一不把資料寫清楚、寫具體,等等。
我想能夠從現成的模式教給孩子們基本的作文明白,而這個模式就是課文。例:課文《爬天都峰》這篇課文開頭是:“暑假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那里,我就教給孩子們開頭可直接點題。例如《頤和園》這篇課文,結尾:“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期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玩賞。”在這時,我們能夠教給孩子們在寫作文時,結尾處可寫明自我的感受和觀點。能夠說,我在上每一篇課文時都會涉及到作文教學。(二)寫出自我的真情實感
記得,我受到老師第一次表揚的作文是寫的《我的家人》,而這篇文章就出至于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此刻想想,這也許就是關鍵,只有寫出自我的真實感受,你的文章才能夠成為受人觀注的文章。雖然三年級還只是作文的起步階段,但我仍要求孩子們寫作文時盡量寫自我身邊最真實的事來寫,而除此,我還有一個要求:每篇作文的結尾必須要寫出自我的最真實的感受和觀點,而在楚天杯作文競賽中,孩子們能獲獎的原因,或許就是真中取勝吧!
(三)悄悄話和睡前半小時
什么是悄悄話?這又是一種什么形式?我想,大家都已經明白了,其實這就是自我內心想法的真實獨白,寫出自我最想說的話,悄悄話其實就是日記的另外一種形式,不一樣之處在于,在這種形式中孩子們能夠和老師做心與心的交流,能夠隨心寫出自我最想說的話,所以孩子們更樂于理解。但如果只是孩子說而我卻無動于衷,那就不叫交流了。應對孩子們心中的高興和煩惱,我會采取不一樣的方法去和他們交心,有時在本子上直接給孩子回話,而更多的是找他們談心。而從中能夠讓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長。有了老師的回音,孩子們在寫時就會沒顧及,而寫的興趣也會更濃。還有就是不要害怕孩子對你有意見。要寫好作文,需要超多的積累,閱讀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我制定了睡前半小時的讀書計劃。睡前半小時,就是睡覺前務必讀書半小時,而書籍類型我并不做規定。因為我記得竇桂梅老師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在童年、少年時期,孩子需要的是童話、神話、名人傳記,除此之外,也許沒有什么能夠包袱他的詩意、靈性和慧根,只有孩子們在閱讀著沾滿蜂蜜的書籍,在舒展自由心靈,張開想象的翅膀的閱讀中,才能在真、善、美的世界中走向崇高和智慧。”但這些少不了家長的配合,所以之前我和家長都做了交心談心,告訴他們這
樣做的原因及好處,有了家長的用心配合,睡前半小時的計劃也順利開展起來了。剛開始,只是閱讀,然后家長在簽字本上反映孩子們閱讀狀況,隨后,我開始教給孩子們怎樣將好詞、好句積累下來,如何做批三注,這項工作也在進行中。
四、多練
要想寫好作文,無外乎多練。我布置小練筆是很頻繁的,資料大多取之于生活中的小事,或班級中出現的事寫自我的感想。其實,課文也是很好的小練筆的來源。例:學了《槐鄉的孩子》一文后,我便布置孩子們寫出自我的感想。隨后,再連續幫家長做一個星期的家務,再來寫一篇感想。這樣既練了筆,又讓孩子們真真了解槐鄉孩子的了不起。說真的三年級課本中60%的課文我都讓孩子們寫過小練筆,而這樣太多的練筆孩子們肯定會厭煩,所以孩子們的小練筆,我并沒有太多的限制,給予他們自由的發揮空間,字數也不限制,有話時可寫多些,沒話時也可只寫幾句話。但必須要寫自我心中最真實的感想。而這些只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小的看法,其中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有待以后進一步探究。去年,在楚天杯作文競賽中,我們班有三名同學獲得了一等獎,這除了平時的訓練外,對題型的`研究分析也很重要。在考前,我上網查找了近幾年楚天杯作文競賽的題目,以及各種針對作文競賽的評論,隨后對這些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再確定了考試題型范圍為童話和記事類文章,而寫童話的機率更高,所以在考前我專門針對了這類的作文做了訓練。我來學校7年了,而我也是在這兒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而我的成長,離不開在座各位老師的幫忙,在這兒我多
謝大家。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看法,如果有什么問題,還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三年級語文教學這個環境,我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去反思,去探究。因為三年級是個過渡時期,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轉變,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何來上好三年級的語文課,我有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創建趣味、豐富的語文課堂來吸引學生的集中力,提高教學效果。
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教材內容形式多樣化。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5分鐘全神貫注地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看了一位老師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有所感悟,這位老師在里面寫到“在我們班上課,孩子想開小差都難!”因為她足夠的自信自己的課孩子一定愿意聽。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老師的問題,正如所說“我拿什么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開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備課。語文課有激情,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于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二、依舊要必須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同時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更加注重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首先我們制定了詳細的讓學生自主預習的預習要求,讓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能夠在初讀的時候學生字,組詞,讀順課文,摘抄課文當中的好詞好句,做到課前的自主學習。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學習。
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一些互動性的教學環節。再者多問一些有創建性的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老師本身也在提問方面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問題是可以問的,如何問?學生會有哪些答案,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都要充分的考慮。
三、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同時自己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
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鼓勵他們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他們寫讀書筆記。一能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看過的書;二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內容——作文。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學生素質的提高對老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里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系。淵博的知識,是每一位老師教好書的關鍵所在。
在教學中,我還有很多明顯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反省,不斷進步。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蒲公英》是一篇童話故事,很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本課條理比較清晰,先是太陽公公的叮囑,之后是蒲公英們的.反應包括兩顆特別的蒲公英,最后寫到了不同的結果。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孩子了解到本課的主旨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聽長輩的話和實事求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孩子容易接受。
第一小節主要讓孩子讀出隨風飄蕩的感覺,并了解其中的一個比喻句。第二小節我先讓孩子了解太陽公公的態度,讀好他的話。讓孩子從話中提取信息,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第三小節,讓孩子自學,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伺機讓孩子說說她們為什么選擇去沙漠和湖泊,并讓孩子勸勸她們,練習說話。最后一小節,主要讓孩子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下場,想想蒲公英垂危時會想些什么呢。最后讓孩子說出本課的主旨,孩子們都能很好的表達,但是做事要實事求是這個孩子們還是想不起來,所以我就引導他們,天上會掉餡餅嗎,讓他們思考。
本篇文章比較簡單,我在想是不是有些多余的東西可以不講,提高課堂效率呢?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掌聲》這篇課文寫的是殘疾小女孩小英通過同學們給她的兩次掌聲,從一個內心自卑的人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課文通過小英的變化表現了同學間的鼓勵和關愛。文章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后面飽含著充沛的情感。
《掌聲》這堂課我主要用對比的教學方式:如原先的小英和后來的小英對比,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對比,由淺入深,從而使學生理解“掌聲”的意義,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教育。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兒童的情感容易激發,也容易變化,因此,在生情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把情感的體驗上升為理性認識。從情到理是認識上的升華。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的需要,給學生進行場景的描摹,或情境再現,或傳遞情思,或渲染氣氛,力爭讓學生如臨其境,沉浸在那感人的故事情節之中。這樣,既豐富學生的想象,發展學生的語言,使其心靈產生感應,加深對文本主旨的理解。教學中,我以“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會說……”、“如果你是小英,你會想……”、“如果你是小英,你想說……”等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角色,使教材描寫的客觀世界成為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融入情境之中進行推測、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變化的軌跡,在角色參與、角色轉換中不但豐富了想象,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增進了情感體驗,升華了思想認識。
教學中更存在許多遺憾,讓學生通過朗讀品讀感悟到小英的前后變化,從自卑、憂郁、膽小到開朗、自信、勇敢,在朗讀指導上,品讀上做得不夠到位,對學生回答的評價也不不夠及時與機智。作為低年級的學段,識字寫字教學時間不夠充分,受限于文本教學任務的完成,對于識字寫字教學的力度還不夠,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學生書寫的指導并有效的落實。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為了貫徹落實語文“課標”提出的新理念,休現“課標”倡導的新學習方式,我這樣設計教學思路,效果較好。
一、課前做好兩個準備工作
1、布置預習,可讓學生看看有關趙州橋的圖畫,然后讀讀課文,查查工具書籍,自學生字,并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雄偉、堅固、創舉、美觀、遺產”等詞語的意思。檢查預習時,要把重點放在糾正讀音上。預習中要求理解的詞語可以在理解課文過程中檢查處理。
2、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搜集或下載與課文有拳圖片、文字資料等,以拓寬學生視野,使他們進一步了解趙州橋及相關知識。
二、課上抓住三個重要環節
1、直接從學生預習或所獲資料入手,避免在“導入”環節上兜圈子、浪費有效教學時間,穩、準、快地進入課文的學習。
2、略讀一、四段。第一段可彩教師引讀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白趙州橋的位置、設計者及建造的時間。第四段的處理建議彩感情朗讀法,讓學生明確這段是作者對這樣一座雄偉、堅固、美觀的橋發出的由衷贊美。這樣做既體現了“課標”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積累的要求,又節省了教學時間。
3、精學二、三段。可在開課伊始問問學生,通過預習,你最喜歡文中的第幾段。漢有的學生答到第二段或第三段可就先直接重點學習第二或第三段。第二、第三段的精學,教師應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伙伴的權利,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自由圍坐(或站)一起,結合討論題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的討論題可設計為:這段寫出了趙州橋的吧兩個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你最喜歡這段中的哪句話?站起來大膽地讀給大家聽聽。第三段的討論題可設計為:這段寫出了趙州橋的哪個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這段的第一句在第二、第三段中起什么作用?你喜歡這段描寫的哪種姿態的龍?為什么?你能讀好這段話嗎?試著讀給你的小伙伴聽聽。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展開交流。這時老師應結合學生交流用課件(或實物投影儀)出示以下重點句讓學生加以理解,并練習感情朗讀:(1)“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創舉”的意思是什么?為什么稱趙州橋是個創舉?“這種設計”指什么?這種設計有哪兩個優點?引導學生理解“這種設計”是指在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建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優點有:防洪排澇,加固橋身,節省石料。這種高超巧妙的設計稱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說它是建橋史上的創舉。(2)“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不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遙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討論:這里寫了圖案上的'龍的幾種姿態?“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引導學生明白,這里寫了圖案上的龍的三種姿態。第一種是兩條龍的身體纏在一起,第二種是騰空飛起的龍,第三種是兩條龍在玩一個珠子。與此同時播放與第一、第三句文字相關的多媒體課件,配音范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語言文字,輔之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對課文理解,讀出對造橋人智慧才干的佩服,讀出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而感到自豪的情感。完成以上環節后讓學生練習背誦第二、第三段。
三、課后設計四個拓展延伸
根據課文的情況和學生的興趣,課后我們可設計以下拓展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任選其中的一至二個題目完成:
1、做回小導游,向你的父母或親戚介紹一下世界聞名的趙州橋。
2、搜集有關中國石拱橋的圖片、文字資料展示給斧小伙伴們看。
3、畫一畫你所喜歡或你心目中的石拱橋。
4、仿照課文中第二、三段的寫法,選擇家鄉的或你熟悉的一座橋,寫一段話。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趙州橋》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的特點,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以讀為主
閱讀是現在讀文教學中的一個主旋律,本課教學中,我也把朗讀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從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篇課文的內容和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師在講臺上一句一句的講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得徹底,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讀。例如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用什么方法來讀課文呢?”“我喜歡大聲朗讀!”“聲情并茂,不錯!”“我喜歡一個字一個字地點著讀!”“一字不落,也不錯!”“我喜歡默讀!”“看得仔細,也很好!”“好那就請同學們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這一段,并找一找本段主要寫了什么?”(初讀)學生很快便找到了本段交代了: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那為什么要介紹這些呢?除此之外你還讀到了什么?”(再讀)“作者是想給我們一個大體的介紹,我還知道了,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很好,那有誰能告訴我世界聞名說明了什么?”“說明了這座橋十分的有名!”“哦?有這么多的橋,為什么這座石拱橋舉世聞名呢?”(讀一讀,劃一劃)“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年了。”“這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時間和設計者,那么是否因為這是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而使它出名還是因為其它什么原因呢?請找出一些詞語概括。”(再讀此句)學生劃出了“隋朝”、“已經有1300多年了”。“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二個詞說明了趙州橋建造的什么特點?”
(教師出示句子填空)—————————————————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距今為止已經很久了”;“歷史悠久”;“古老”;“年代久遠”,我再請學生把這些詞填入到空格中,注意句子的通順性。然后全班評議決定使用年代久遠(歷史悠久)。這樣邊讀邊理解,層層深入,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
二、多種學習方式并存,自主選擇
此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落,我決定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指導。“同學們讀課文的方式有很多,相信你們一定還有許多不同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比如說:劃重點詞句,畫畫等!接下來就請你們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自已學習第二自然段!”“老師,我是用劃重點詞語的方法來學習的。我找到了‘趙州橋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些句子來說明趙州橋的結構。”“嗯,你找得真不錯!還有同學用了別的方法嗎?”“老師,我用了畫圖的方法。”“那就請你上來給我們展示一下吧!”“嗯,你畫的趙州橋真是惟妙惟肖,那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你不把這四個小橋洞畫在一起呢?”“那樣看起來就不舒服了!”“哦,原來趙州橋在設計時還體現了一種對稱的美!那同學們,你們還能找到生活中哪些對稱的物品呢?”“蝴蝶!”“不錯!”“天平秤!”“你真聰明!”“人!”“對!我們生邊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對稱的物品,希望我們同學以后能夠多留心地來觀察它們!”(至于這樣的設計有什么樣的作用,這些內容書上都寫得較為清楚,所以我沒有花大力氣去講,只作了簡單的分析)。接下來,我請學生對趙州橋的設計作一個評價。學生的'評價是:“很了不起”;“哦!了不起你是僅僅指橋嗎?”“我覺得設計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為什么呢?”“因為以前沒有卡車、挖土機這些機器幫助,全都是靠當時的勞動人民自己的雙手來建造的!”“嗯,聽了你的介紹之后老師也十分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老師,我覺得古代的人很偉大也很聰明!”“嗯,老師也跟你有同感!”這時全班都有了共鳴,師生共同來探討工程的不易和出色,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讓學生從中體會我國悠久的文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這種學習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知識,更學會了學習方法,從課本當中去感悟更多,這才是最重要,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的。
遺憾之處:
1、沒有收集好關于趙州橋在建造時的一些書面資料。
2、課堂調控能力還不夠。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與高年級教學相比,三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一樣之處,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從三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就應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三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我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級只是安排寫句練習,這個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十分頭疼,教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應對這些問題,應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鉆研教材、了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后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透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潛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了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30篇課文,六個閱讀鏈接和六個綜合學習,針對不一樣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了解,明白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透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僅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狀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構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剛剛從低年級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透過教師的組織、引導進行。所以教師要對自我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我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我的教學行為,使自我的課堂教學得到化。如在教學《詩的材料》時,由于備課時側重于對課文資料的挖掘、側重于教學環節的設計,對學生的學情沒有正確的估計、預測,在課堂上,學生感到在跟著教師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結果學得很累、學得被動。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后及時反思、小結,在后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個性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課上到此刻,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齊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狀況。30篇課文如果只用那么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立刻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透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后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我小小的教學天地里,對以前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只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我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教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我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我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潛力,期望能沖破瓶頸,開拓教學的新天地。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抓重點詞句揣摩人物情感變化,體會父女倆熱愛大自然,關愛動物的美好心靈。
這堂課主要是學習4——9自然段,第一個目標我感覺完成得還可以,在體會父女倆熱愛大自然,關愛動物的美好心靈也完成得不錯,但在第二個目標中,揣摩人物情感變化做得還不夠,比如:父親捉到松鼠后高興的心情,觸摸松鼠時的神態動作。在我的備課中,逮松鼠只是一個復習的導入,我沒想到學生會提出表演,并且表演的效果還不錯,這是我沒料到的`。在整堂課中,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特別是在說“假如你是網袋中的小松鼠”時,當有的同學不能回答,竟有人毛遂自薦幫助他們。學生的這些變化,我想:都得歸功于課外閱讀,他們在課外閱讀中學會了思考,在課堂上老師適當的點撥就能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
在教學《那只松鼠》一文中的“逮松鼠”時,有學生要求表演,我思考片刻,并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在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有3個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同學觀看。剛表演完,孩子們要求再表演一次,并提出:“松鼠”跳時應該跳高一些,再叫幾只“松鼠”吧!
表演又開始了,六只“小松鼠”在講臺上跳過來跳過去,“父親”一會兒捉這只,一會兒捉那只,累得直喘粗氣,癱坐在地上時,“小松鼠”卻跑到他面前逗他。父親想:“女兒多么想要一只小松鼠啊!”又奮起直追“小松鼠”。逮“松鼠”真是不容易,眼看要逮到了,“松鼠”卻機靈地逃脫了。后來“父親”用隨身攜帶的網袋,終于網住了一只。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教學目標:
1區別多音的不同用法,讀準每個字的讀音,并能根據讀音組詞。
2詞語接龍,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
3把詞語連接成句,積累語言。
4認識3種修改符合,學習用這3種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造句、習作。
5閱讀短文,學習狀物文章的寫作方法。
6通過說話練習,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7學習怎樣寫自己喜歡的一個小物件,把它的樣子寫清楚。
教學重點:
短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把自己喜歡的一個小物件的樣子寫清楚。
板書設計:
鼻子長長的翹著
牙齒匕首似的伸出來
小瓷象耳朵像扇子微微掀起
腿有的有的仿佛
尾巴又小又細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區別多音字的不同用法,讀準每個字的不同讀音,會根據讀音組詞。
2詞語接龍,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
3把詞語連接成句,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用下面的多音字分別組成詞語。
gān()fā()dǎo()shǎ()
干發倒數
gàn()fà()dào()shà()
二詞語接龍
看懂例子,有什么規律?
所組的詞是常用且規范的,越多越好。
兩人一組完成,看哪組最快組的`詞最多,并寫出來。
三把詞語連接成句。
看明白例子,讀一讀。
自己試著做,讀一讀,覺得合適嗎?
指名匯報。
把句子抄寫在練習本上,并背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3種修改符號,學習使用這3種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2閱讀短文,使學生初步學習狀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認識修改符合,自己試著用一用。
(一)讀一讀句子,找一找句子的毛病。
(二)結合句子,看一看說明,弄明白3種修改符號分別表示的意思和作用。
(三)學生說一說什么情況下用哪種符號。
(四)練習:用不同的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上課鈴聲響了,我立刻馬上跑進教室。(刪去)
2.我們必須遵守紀律的習慣。(增加)
3.五龍亭建在靠進湖岸的水中。(更換)
二閱讀短文
(一)讀短文,借助字典學習不認識的字。
(二)帶著問題默讀思考:短文介紹了小瓷象哪幾部分?用畫出,每一部分什么樣?用~~畫出。
(三)討論短文是怎樣介紹小瓷象的
鼻子長長的翹著
牙齒匕首似的伸出來
小瓷象耳朵像扇子微微掀起
腿有的有的仿佛
尾巴又小又細
(四)再讀短文,體會寫法。
教學反思:
學生對短文的學習較好,能夠體會寫法。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能把自己的歡樂或煩惱講清楚。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每個人都有過歡樂,也都遇到過煩惱。總是裝在心理挺不好受的。那么今天老師就給你們提供一個說的機會。對于歡樂,我們大家共同分享,對于煩惱,同學們要給予熱情的幫助與鼓勵。
二指導準備
(一)讀懂題目,明確要求。
(二)學生自己選擇說的內容,是說歡樂的事,還是講煩惱的事。
(三)想一想,怎樣說給同學聽更清楚更明白。
(四)4四個人一組,進行聽說練習。同學之間互相評議,選代表向全班匯報。
(五)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翠鳥》一文中,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致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艷麗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漂亮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等,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上完這節課后,我對我的教學活動反思如下:
一、比較可取之處是:
1、把朗讀和理解結合起來,在正確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在要求學生仔細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生動、形象、活潑的語言描寫翠鳥的特點的。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3、教學始終保持師生平等對話,在這樣的過程中進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老師處處與學生交流、溝通。讓學生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學習,讓學生在活動進行中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做到了尊重學生的人格,崇尚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價值都得以體現。
二、存在的不足之處:
1、在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方面做得還不夠細致。
2、小組合作學習時時間較短。
3、啟發式教學運用得還欠缺。
4、板書不夠十分簡潔明了。
三、改進措施:
1、在教學過程中對有的學生有分散注意力現象時能及時的利用巧妙藝術婉轉的語言把學生的情緒或注意力調整過來。
2、小組交流的方式方法還需要磨合,還需要指導。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松鼠》是三年級一篇寫動物的說明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主要介紹了松鼠的兩個特點,其中涵蓋了松鼠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的內容。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抓住關鍵句子,準確把握說明事物的特征;學習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語言;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激發學生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興趣。
松鼠是學生熟悉但不常見的小動物,教學時利用課件當輔助手段,先出示課文內容動畫配上教師范讀,學生對于課文內容就有了一定的整體感知,讓學生從直觀上了解了松鼠,產生了學習的興致。本文安排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重點學習松鼠的外形描寫(即課文第一段);掃清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抓住圍繞中心句展開的寫法,并指導學生歸納總結第一段的學習方法進行仿寫練習。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松鼠的可愛,并讓學生看著圖片向同學進行介紹,激發了學生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學習《松鼠》第二課時時,先讓學生根據課件填空復習導入,教師進行對本段小結,為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教師先提出自學提綱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學習、匯報。為讓學生的學習線索明析,明確要求學生每一個段落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重點,第二自然段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第三自然段了解松鼠搭窩的順序,并指導學生學會描寫時要按一定順序進行,并通過課件將“語文天地”中的仿寫練習結合起來,讓學生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即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第四自然段感受松鼠的聰明機靈。這樣也把本單元的“金鑰匙”使用得恰到好處。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到自己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是正確的,學生學習的任務性很強,效果明顯,尤其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自學匯報是初步的嘗試,學生較感興趣,但是由于課前對于學生的學習意向沒有做充分的摸底,導至某一段落選擇學習的同學偏少,只能由大部分由老師代講,應該改進。課堂教學中語言不夠精煉,由于學生之前尚未接觸到抓關鍵詞找關鍵句來理解課文,所以用于指導的時間較多,但是效果卻不錯,可以在這方面做更多的訓練。教學中評價這一環節雖然有關注到各種評價的結合,但還不夠深入,今后一定注意對自己語言的錘煉和課堂中的評價。朗讀的指導也由于時間的關系草草結束,沒有發揮預期的效果,有點遺憾。
總之,本堂課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表達方式來仿寫一段話,可以同桌試說,再在班上說;模仿課文中松鼠搭窩時表示順序的詞語把一件事說清楚也有一定的效果,這樣的教學形式雖然傳統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讓學生學以致用。上課時把朗讀貫穿到課文的學習中,使學生體會交流、合作的快樂,加深對課文的感悟,猶如身臨其境之感,也提高了語文素養。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三年級是學生作文起步階段,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而這時學生對作文的知識還知之甚少,寫作起來有一定困難。但如果教師在習作前為學生作好充分的準備。就可以讓學生順利地進行寫作。
怎么準備?必須從現成的模式出發,教給他們基本的作文知識,這個模式就是課文。通過學習,學生可以逐步明白:怎樣一步一步把內容寫清楚、寫具體等等。學生接觸多種多樣的模式,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認識更多事物,掌握更豐富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語言學習因素,不失時機地滲透作文教學的內容和基本功訓練。小語第五冊第三單元就是一篇寫秋景的習作,寫景對于寫人、寫事來說,比較難寫,如果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秋景的美麗,那美景扣動學生的心扉,學生寫出優美的文章也不是難事。
一、指導有順序地觀察
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愛觀察,但卻缺乏觀察能力,不會觀察。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秋天在我們宜昌變化很大,如:我們身邊的樹木有的四季長青,有的枝枯葉黃,還有的樹葉顏色正慢慢由綠變紅、變黃……如何有效的讓學生感受到節氣的變化?我從先交流自己眼中的秋天,再畫一幅秋天的圖畫入手,讓他們發現秋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再配以美麗的秋景圖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麗。
二、引導學生先說后寫,做到有順序
學生雖然敢說、想說,但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并不一定能把想說的說出來,也不一定能有順序地說出來,更不一定能把它寫下來。怎樣使學生能有條理地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好呢?所以本節課我在訓練學生說話的過程中,教學生學習觀察方法,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的觀察,并以一學生的講述為例具體說明,然后再指導學生可以先觀察整體再觀察部分,也可以先中間再四周等等觀察方法。引導學生積累一些好詞佳句,并將積累的`好詞佳句用進自己的講述和習作中去。
三、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感悟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對于作文來說,大膽而合理的想象會使文章神采飛揚。有了想象,我們可以把山寫成一個偉岸的巨人,把春風寫成一個神圣的神者,我們的筆下的景物才會生動。因此本節習作指導教學中我抓住了想象來指導學生說說樹葉被風吹起的樣子,果農收獲果實的情景等。從圖畫中回到現實,再從現實中回到畫面,這樣讓學生在說話和習作中時能夠做到有話可說,在里面加上好詞佳句就是一篇優美的文章了。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三年級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在朗讀文本的基礎上體會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及寫作方法。所以在教學《風箏》一文時,我自己先讀幾遍,讓自己有對文章有更深的體會和感悟,并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因為“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在此基礎上,我深深體會到作者怎樣用樸實的語言把文中小伙伴的心情變化生動展現出來。那么在教學中,我應該如何讓學生去理解、體會這一點呢。最后我決定以朗讀為突破口來挖掘文本。這就是在“讀”上下功夫了。
第一課時教學比較簡單,就是引導學生識生字詞,然后反復練讀課文,當然讀課文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至于使學生厭煩。在熟讀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文意。所以第一課時重點放在“讀”上:讀生字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要復雜多了。除了各段落的'自由讀、齊讀,還進行指名讀,同桌交流讀,小組競讀等。而且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找關鍵詞語,在幫助學生體會心情變化,同時也積累了語言:①在理解“精心”一詞時,采用換詞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精心就是用心、認真、仔細的意思,以此讓學生體會文中孩子們在做風箏時的認真樣。②在理解“憧憬”一詞時,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③在理解“千呼萬喚”“大驚失色”時,逐字理解意思,再整體解釋詞義。在這指導的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有關心情變化的句子,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細心體會。
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孩子朗讀精彩時,我都能給于一個鼓勵的微笑,當某個孩子膽小聲音微弱時,讓其他孩子給他鼓掌。看著孩子們因鼓掌而激動的臉龐,我不禁也深深感動了,不經意的一點掌聲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啊!但就朗讀而言,學生的思想感情還沒有達到一定層次的時候,讓他們齊讀,效果會更好,充分體現團結的力量大。
可以說本節課基本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不過也有不足之處,如文章的細節挖掘得不夠;指導朗讀評價性語言較少,教學的有些環節不是很連貫等。這些都須要多磨煉,多給自己敲敲警鐘,盡快適應一些規模較大、正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在以后的日子里爭取更大的進步。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資料。
2、本課生字不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認讀,可在檢查學生朗讀時糾正讀音。
3、教學這篇略讀課文,可以通過學生自主閱讀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就自己讀后的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
對于主要內容的把握,學生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但要注意體會人們在處理這棵橡樹與路時的心情和開始時不同的態度。
⑴ “突然,工人們停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人為什么停下來,他們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原來,“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這棵橡樹“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同時與環境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個“美”的象征。面對這個結合著生命與美感的高大的橡樹,他們或者是為橡樹的生命力與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樹埋上排水管,總之工人們停了下來。學生閱讀時要注意讀好“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這句話,聲音要響亮、有氣勢。
⑵ “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為什么工程師和工人們都沉默不語呢?工程師“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表明他在此時也注意到了那棵象征著生命的活力與美感的橡樹,內心深處同樣也受到了震撼,因此沒有命令工人將其砍倒,但該怎樣做呢?他也還不是很清楚,于是工程師沉默不語;工人們不想砍掉這棵橡樹,但又必須得到工程師的同意,他們沉默不語是在等待工程師考慮清楚以后作出安排。學生們讀這兩句話,語速要舒緩、語調要略顯低沉,以便表達出人們當時肅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⑶ “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一個“長久地”說明了工程師在內心深處經歷了比較復雜的心理斗爭,他“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那么,工程師是為什么嘆氣呢?聯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一方面橡樹應該得到保護,另一方面“(要修筑公路的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使公路繞過橡樹,但這樣一來,公路就不會像箭一樣筆直了,因此,這聲嘆息含蓄地傳達出工程師為了保護橡樹,在沒有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而不得不作出的無奈的選擇。“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表明工人們在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之前,看到工程師在嘆氣,內心非常擔心、沉重。這兩句話語速也要舒緩、語調同樣要略顯低沉。
⑷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師說。‘橡樹也不可以砍。’工人們說。”工程師的話是陳述了一個客觀的事實,因此,他的語氣應該比較平靜。工人們的話則是出于對橡樹的愛護,因此他們的話應該含有一定的激動的情緒,讀出來應該略顯激動。
⑸ “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他輕聲地說。”工程師的行動給了工人們一個最好的答復,也使整個事件得到了較為圓滿的`解決;“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表明了工程師在解決問題之后的一種輕松心態。因此,這段話讀起來要輕快,但一連串的動作名詞“拿出、走到、打進”,語速稍緩、語氣略重。
⑹ “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筆直”與“彎曲”在這句話里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公路來講,自然是“寬闊、平坦、漂亮、筆直”為好,但人們為保護橡樹卻將其筑成“彎曲”的,顯示了人們愛護樹木、注意環保的高尚品質;“只在一個地方”則突出地強調了人們的良苦用心,只有一個彎兒,這個彎兒還是為橡樹特別設置的。因此,這句話中的“筆直、只有一個地方、彎曲”需要注意重讀。
⑺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不約而同地贊嘆”,表明人們都很認同、贊賞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決定、行為 (正應了上文工程師的那句話“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因此,他們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高尚的心”則是對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非常準確的、也是最好的評價。學生閱讀時要注意這兩處的詞語。在準確把握主要內容和領會人物心情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以小組或全班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交流一下對這件事的看法”進行討論交流。
4、引導學生積累詞句。如果學生有興趣,可以把自己認為優美的詞句摘抄下來。
【參考資料】
〖橡樹〗
落葉喬木。果實叫橡子,富含淀粉。樹皮和殼斗可提單寧酸。有些種類的葉子可飼養柞蠶。
〖灌木〗
無明顯主干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較矮小,近地面處枝干叢生。例如紫荊、木槿、迎春、海桐等。
〖工程師〗
技術干部的職務名稱之一。能夠獨立完成某一專門技術任務的設計、施工工作的專門人員。
〖排水管〗
排除雨水和各種廢水的管道。
〖瀝青〗
有機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或棕黑色,呈膠狀,有天然產的,也有分餾石油或煤焦油得到的。用來鋪路面,也用作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通稱柏油。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一、以寫字教學為切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而新教材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教材的開始,不再急于講授課文。而是打破了常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學期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跟寫字歌進行對照。老師隨時進行督促和指導。
一周下來,學生寫字時已是個個端坐。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后的寫字練習,不可忽視,每天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必須耐心細致、精心地指導,并嚴格反復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語新課程標準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獲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說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說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無拘無束,暢所欲言。
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說”和“演”的訓練。如,我在教第六課《小攝影師》時,根據書上的插圖,實地模擬進行表演,這樣使學生的形象感知變得直觀化。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相互之間對起話來。頭頭是道,不但“說”得到了鍛煉,也使學生感悟了許多道理。
四、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
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里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
總之,新教材充滿著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如何去創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體現新教材的真正價。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學反思11-01
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02-22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4-07
語文bpmf教學反思11-10
語文《釀》的教學反思09-27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11-11
教學“語文園地”的反思09-02
語文:橋教學反思08-28
語文習作教學反思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