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
“詞串識字”是借鑒傳統識字教材的呈現方式和古典詩詞的藝術手法編寫而成,具有整體性、形象性、和可讀性等特點。你分開來看,課文橋帕姓氳募缸櫬視錚歡懔鵠炊粒盅乖仙峽冢閿詡撬小6醫灘牡哪諶荽蠖嚶胙納鈑忻芮泄亓緄諞徊嵐才諾“太陽鬧鐘小鳥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臉早餐上學升旗做操”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多么一致,小學生讀來會感到非常親切,他心里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誒,這不就是講的我自己嗎?運用這種形式來識字,不但可以十分便捷地讓學生掌握那些需要他們掌握的漢字,而且能夠為今后的閱讀和寫作作好鋪墊,我們可以設想,學生憑借著反復誦讀,將原本貌似獨立、實際具有關聯的詞語有機整合,并儲存于腦海之中,他們便擁有了以下的可能。若今后再碰到冬天這個概念時,他的頭腦中便會立刻浮現出呼嘯的北風、蒼茫的大雪、盛開的臘梅、傲雪的蒼松、冬眠的青蛙等等鮮明的形象,若需要他們來描述一下冬天時,我想應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這類課文既與認一認有所相似,但又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所以在教學中,除了可繼續沿用認一認中重視整體誦讀、注意圖文對應的方法外,還要特別注重以下幾點:
1、在誦讀時,要提醒學生特別重視詞語之間的停頓和整個詞串的誦讀節奏。第三冊識字6以詞串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塞北、江南、海島、高原四地不同的地域特征與風光,那么我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也應該突出各地不同的風格,讀出不同的節奏與韻味來。首先我們應該一排一排的去指導,如第一排的.三個詞語是駿馬、秋風、塞北,要讀的粗獷而豪邁;第二排三個詞語是杏花、春雨、江南要讀的抒情而優美;第三排三個詞語是椰樹、驕陽、海島要讀的熱烈而奔放,第四排三個詞語是牦牛、冰雪、高原,要讀的悠遠而神往。然后再整篇誦讀。
2、從這一部分教材起,學生開始練習寫字。在教學中要切實處理好“識字、讀書與寫字的關系”,要堅持“寓識于讀,以識促讀、識寫結合”的原則。所謂寓識于讀就是要把識字寓于誦讀過程之中,借助課文注有拼音的優勢,力求在讀書過程中認識漢字,解決字音;以識促讀則要求我們把認識漢字與正確連貫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緊密結合,用識字的成果去促進課文的誦讀;識寫結合的意思就是說識字與寫字要緊密結合,以識字促進寫字,以寫字鞏固識字。安排意在使識字與人文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語文教育的豐富內涵。如當冬季到來時,教材又適時安排了一組與冬天有關的詞串:寒流大雪北風臘梅翠竹蒼松蟒蛇螞蟻刺猬滑雪溜冰跳繩。其每一橫排又是以“氣候、植物、動物、活動”為歸類標準而組合而成。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2
《看雪》是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共11個自然段,講在冬天,我國臺灣省很難看到雪,北京卻能看到雪,通過看雪表現了寶島臺灣的兒童與祖國大陸的兒童盼望著祖國早日統一的共同心愿。
本課從內容上來看,理解似乎不難,可是臺灣看不到雪,還有兩崖兒童盼統一對于孩子來講都比較陌生,教學中如果不能處理好這層心理距離,就很難把課上好。
所以,教學中設計“零距離”的情景對視,是教學關鍵。
本課教學,通過讀、想、寫的結合,在情景中學習課文,努力實現情感的交隔。
一、欣賞雪景,走進“雪”的世界
本段設計,由生活中的“看雪”,回到課文中的“看雪”,在現實與虛擬的空間里,留一條通道——看雪,“雪”中的個味不同。這算是營造了學生閱讀期待的心理。學生在體驗臺灣的孩子們看的是“櫥窗里的雪”和老師看到的“童年玩雪的情景”,情感上就會產生巨大的落差,而這樣的落差,正是課文“情”線產生的“源”,牽好了這條線,教學自然水到渠成。
二、“讀問句”,理心情,感受鄉情。
本文中的四個問句,是教學的另一個重點。要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朗讀,體會出問話時的心情。在引導的時候,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將心情的變化,有試探到驚奇,由驚奇到羨慕,由羨慕到盼望。圍繞“看雪”在情感上產生波瀾。在指導讀的過程中,適時地進行語文知識的滲透,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老師微笑著點點頭”在不同的語境中的含義。課文中是回答問題,表示看過真的.雪;在課堂上是表示肯定與贊許。二是“爭著問”,對學生進行詞語積累的教學,認識新的詞語。這節課教寫“爭先恐后”,是堅持每節課都有指導寫字的過程,指導書寫的時候,這四個字都是上下位置的字,因此在特點上相似,指導起來學生收獲的快。在指導朗讀時,注意對學生心理情境的渲染,在對比的反差中,產生學習期待。
三、讀詩句,一家情,邀請“看雪”
出示臺灣島圖,出示詩句: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
這節課中,很多發言的同學是自己沒有想到的。這說明孩子如果調控的好,他們還是有學習的興趣的。這需要我再次地審視自己的教學。
從閱讀期待的課題來說,這節課在閱讀期待方面所做的努力還不夠,語文的思維方面落實的還不扎實,如何形成教學的常態,形成語文的創造與思維,是下一步需要討論的問題。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3
本課由5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們啟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在教學本課時,我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朗讀為重點,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人文教育。
雖然,課堂上學生朗讀的形式還是很多的。但不少孩子,齊讀時有喊嗓子的現象,還有拖調現象。只有部分孩子讀得有滋有味。都是我指導不到位所造成的。
在識字過程中,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在快樂中識字。()識字后,通過自由讀、指名讀、教師范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悟理。
在寫字指導中,我對“滿”、“容”的寫法進行了重點指導。可在聽寫時,有同學把“滿”寫錯,甚至還有同學組詞寫成“滿易”。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取長補短,發揚優點。讓孩子們會學,愛學,好學。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4
《場景歌》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場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詞的用法,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并嘗試用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在識記生字這一環節上,大部分學生只是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是太高。
而我在教學中也沒有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認字的積極性,同時對視識字教學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時多注重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
2、做“小詩人”這一環節,提出問題后馬上讓學生合作學習,有點流于形式。分析對合作學習理解不夠深透,忽視了部分
學生沒能進行充分的個體學習與自我感悟。對策合作學習要落到實處,在合作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5
這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詩歌,反映了鄉下孩子童年生活的詩歌。鄉下孩子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在農村廣闊天地里,自由地嘻戲,快樂地勞動,健康地成長。學生在想象農村生活時,有的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暢說自己的農村生活,與詩歌中的鄉下孩子進行比較。有的學生鄉下生活缺少,我展示課文中的圖畫再增加一些小貓小狗小雞等可愛的小動物,學生看得明白,對農村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描寫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時,我重點讓學生抓住幾個動詞“捉”“含”“挖”“逮”,結合課后的連一連,學生能正確地使用動詞。借助這幾個動詞,我讓學生展開想象,還可以搭配什么詞語,需要符合鄉下孩子生活,學生能盡情地發揮,如:捉蟈蟈,捉蜻蜓,含柳葉,挖土豆,挖紅薯……學生對鄉下孩子的`那份快樂與無憂無慮,在朗讀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明白了 。對于優秀的學生,我讓他們模仿課文說說城里孩子,學生從動詞入手,展開說,寫得很精彩,如:滑一次旱冰,驚呆了路邊的老奶奶。彈一曲鋼琴,吸引了玩耍的小弟弟。多么生動的生活畫面,在孩子的筆下生動地展示了。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讓孩子做個有心人,相信他們筆下的生活會更精彩。讓每個孩子在說的基礎上多動筆,會正確地運用語言。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6
1、關注學情
學情,是指學習者在某一單位時間或某一項學習活動中的學習狀態,它包括學習興、學習習慣、學習方式、學習思路、學習進程、學習效果等諸多要素。關注學情就是關注學生的發展,從而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而無視學情,必然導致教學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在以前的第一課時教學中,我們總是在揭題后讓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殊不知,學生經過每天早讀、課上的練讀,已把課文讀了幾千遍,已能通順地朗讀課文了。而我們還在讓學生再一次讀,這可不是在浪費時間嗎?教學效率怎能提高?因此,在本次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情,靈活改變了教學方法,這樣既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激勵學生課前主動預習。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每個教學內容,每個教學環節,學生的'每次學習活動,教師對學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關注了學情,掌握了學情,教學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導的重點,分析了學情,研究了學情,教學才有相應的對策,才有具體的方法。如果教師不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無視學情及其發展變化,一味機械套用教學預案,教學就會事倍功半。
2、強化預習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養成好習慣,會使我們終身受益,而預習正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十分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而把預習當人可有可無的環節,預習環節正逐漸談化。若不是每天的晨讀課,很少有孩子在課前讀讀課文,預習預習,所以孩子們實際上不知何為預習,怎樣預習。預習有何意義。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強化預習,教給預習的方法,激發學生主動預習的愿望。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7
今天聽了莫老師《云房子》一課。這節課上得比較成功,總體感覺是老師的目標意識強。這節課里學生應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學會什么,教師心中有數;對教材的重難點和關鍵處把握得準;教學思路和教學環節昭然入胸,說明莫老師備課是很充分的。這節課有兩點值得我們學習:
1、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突出了重點,抓住了關鍵。支玉恒說過:“那種把教材所有的內含無巨無細都‘鉆’得深而透之的做法,并非聰明之舉。如果進而把這些東西都要納入教學計劃當中,則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實是面面不到。淺嘗輒止、水過地皮濕式進行教學,是決不可取的。因此,吃透教材,首先是吃透教材的`重點內容。”莫老師上這節課緊緊圍繞“云房子的形狀”(第二自然段)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小鳥的活動、云房子的變化一讀而過。
2、教法選擇得當,適合低年級學生,符合學科特點。這節課老師沒有生搬硬套地運用某種教法,而是根據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優選活用。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教師依教材特點組織教學:讓學生邊讀邊想,讀出云房子形狀的美;還設計了很多造句造段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活用語言,如“小鳥造的云房子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美呀!”,“你若是一只小烏,還能造出怎樣的云房子?”,“做個小詩人(模仿文中句式說話):‘有的像那樣’”,“這么多的云房子,你能用什么詞語來概括?”。這其中,學生有滋有味地讀,調動生活積累,展開想象,運用文本的詞語和句式說話,切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若老師能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表現,形成有效地互動,在動態中生成,更好。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8
第一單元親近大自然,本單元的主題是熱愛祖國大好河山,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這里有波瀾壯闊的廬山瀑布,有“山行”帶給我們的快樂,有北方最大的湖“美麗的呼倫湖”,還有五岳之一黃山的氣勢。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配以多媒體課件的展示,知識接受能力增強。
第二單元天真爛漫的兒童生活,包括《采蘑菇的小姑娘》《雨后》和《我想我能行》。課文反映了不同地區孩子們的快樂生活,貼近兒童生活,充滿兒童情趣。這些課文展示了是新時代兒童的情趣、品質和人格,他們熱愛勞動、充滿自信,團結友愛。如《采蘑菇的小姑娘》喜歡與同伴分享勞動的幸福的采蘑菇的小姑娘;《雨后》兄妹倆嬉戲的快樂情境,滲透著哥哥對妹妹的關愛之情和孩子特有的情趣,《我想我能行》面對困難自己努力解決的小貝貝。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了,遇到事情也能主動解決問題了。教學中由于是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課堂變的更加活躍了。
第三單元人與自然,熱愛自然,人與自然熔融和諧,關愛人類共有的家園,包括《村景》、《風鈴草》、《搭船的鳥》和《燕子專列》。《村景》向讀者展現了一幅江南鄉村秋季悠然、和諧的優美圖景;《風鈴草》傳來了生活在林邊的風鈴草發自心底的歌唱——生活在這里多美好;《搭船的鳥》使讀者見到一只充滿靈性的搭作者的船捕魚吃的翠鳥,體現了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燕子專列》裝載的是燕子,更是人類的愛心與真情,描述人們用行動譜就了保護燕子的愛心之歌。本單元通過這些內容的點點滴滴的滲透,要孩子們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大自然給我們很多啟迪和知識,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帶給我們美的享受)人與自然熔融和諧。
第四單元哲理故事包括四篇課文:《我要的是葫蘆》、《盲人摸象》、《望天》、《蘇珊的畫》。四篇課文含有豐富的營養,可啟人心智、教人醒戒,告訴了孩子們很多道理。如:要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并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引導學生認識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況之后再下結論;做事要多觀察,多思考,不能盲從;明白在生活中要善于動腦筋促轉化,把壞事變成好事。本單元蘊涵著深刻的道理,教學中孩子們都積極探討,學到了很多知識。例如《盲人摸象》我就采用了角色表演朗讀的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知識學得很快,收到了可人的成績。《我要的'是葫蘆》在認識新字環節上,我把所有的生字都寫在了預備好的葫蘆上,識字環節馬上顯得沒有那么枯燥了,課堂積極活躍了,學生的認字速度也明顯提高了,抓住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上。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發展。適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交流意見,多方位體驗感情。
第五單元親情、關愛,包括《古詩二首》、《窗前的紅氣球》、《媽媽睡了》和《送給奶奶的陽光》,課文素材大部分來源于兒童真實、自然的生活經歷,從不同角度呈現了孩子們真實的生活場景,真實的心靈感受。如《窗前的紅氣球》一文體現了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媽媽睡了》一文展示了孩子對媽媽的一片深情;《送給奶奶的陽光》一文中展示了小孩子對長輩的關愛之情。《古詩二首》也體現了兄弟、朋友之間的深情。
施教時,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面對學生的真實,面對真實的學生,組織語文學習活動,在自主閱讀、交際過程中引發共鳴,關照自身,用童心體會感情文章,有自發的個性感情和創新,不僅使學生就文本有所得,提高思想認識,更應把學習過程中的習得落實在日常行動中,實現從兒童生活中來,學習提升兒童生活,指導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我們應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獨特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讓學生聯系自己生活經驗,通過反復誦讀或多媒體手段創設的畫面展開想象,理解詩、文的意思,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情感,然后在小組交流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創設出一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諧互助,充滿人文氣息的合作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合作精神。
第六單元奇異的世界充滿了無盡的奧秘,它是人類永遠都無法擺脫的誘惑。從古至今,人類對自然的探求,一代一代,從未間斷。兒童是自然的孩子,他們對自然界的萬千物象都有著原始的好奇心和與生俱來親和力。本單元選取的這組文章,將孩子的心送還給自然,讓他們盡情感受自然的奧妙,這組課文以文學的筆和會飛翔的思維,極富兒童情趣的演繹了自然科普知識,使知識如此鮮活,兒童讀這樣一組文章,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會發展他們熱愛自然,探求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知識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力量。
第一篇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文中把植物和種子分別當作“媽媽”和“孩子”來寫,讀起來親切、有趣,調動起兒童的閱讀興趣和觀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地球的清潔工》通篇用擬人化的手法向讀者介紹了幾種動物在清潔地球環境方面的不同本領,通俗形象地說明了動物在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從全新的角度闡釋動物與地球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我是你的朋友》通篇以擬人化的寫法,賦予蛇以人的感情,人性化的蛇娓娓道來,似乎在和人進行親切交談。讀來親切,也容易使孩子達到情感的共鳴。《最后一片樹葉》以對話的形式,寫出了樹上最后一片樹葉由不快樂到快樂的情緒變化,運用擬人手法巧妙地向小讀者滲透了關于落葉的自然常識。借樹葉揭示了生命的過程。
第七單元人物故事包括四篇課文:《小英雄于連》、《奇特的“鋼琴”》、《華羅庚的故事》,一個綜合學習和一個口語交際《我們要到野外去》。三篇課文向大家講述了三個人物故事,有小孩也有青年,小英雄于連急中生智,救了全城的百姓;作曲家冼星海因陋就簡,用瓶瓶罐罐創作出動聽的樂曲;華羅庚小時候好學好問,敢于給教授挑錯,最終刻苦努力成為偉大的數學家。它們都在向我們傳遞著一種信息,樂觀向上的個性,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對祖國對興趣那份執著的熱愛。另外,這幾篇課文還將我們引向更廣闊的閱讀空間,了解這些人物的來龍去脈,了解更多的人物故事,這不僅使我們開闊了視野,還使我們受到更多的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查閱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第八單元的文化主題為“傳統文化”。學習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課標中的明確要求。本單元編排了《戈壁灘上古長城》、古代的女英雄花木蘭的動人故事、紙的有關常識和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西游記》節選——《唐僧取經》片段。這些故事具有超越空間的沖擊力與綿長不朽的生命力,所以一直流傳至今。第八單元編選的幾篇文章,旨在通過經典篇章的誦讀和淺顯易懂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通過熟悉的故事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領略民族文化的不朽魅力,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語文的情感。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9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占最重要的位置,是學好句,段、篇的基礎。在上這課時,我的思路比較清晰,我設置了語言懸念,現在是什么季節?很多孩子知道是秋天,我說:“對,現在是金秋時節。”借機板書“金秋時節”,我再設懸念,設問:秋天是什么顏色的?許多孩子舉手了,教室里活開了,一個男孩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為樹上的柿子紅了。”又一孩子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為稻谷是黃色的.”又一女孩兒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為楓葉紅了。”……孩子們說得太好了,我再次設問:秋天像什么?教室里又熱開了,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搶答“像一首詩,一首秋收的詩;像一幅畫,畫上有成熟的果子,莊稼、蔬菜……還有落葉……”,我抓住學生的激情不放,咬住學生虔誠的目光,深情地說:“孩子們,我們快走進涼爽的秋天吧!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圖畫,天高云淡,大雁南飛,田野里五谷豐登,爪果飄香。看,那秋收冬藏的場面更是讓山河壯美,有好幾個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朗誦起來,作為老師,我有一份成就感。
同時,我更不忽視字詞的教學,我邊畫草圖邊板書詞語,把生字顯示出來,學生自拼自學,在證音,我也拓寬了一些知識面,如:在教學時,我告訴學生“壯”字的.分析,“士”形旁,“士”是男子的美稱。古時以三十歲為壯,還有形近字,同時也注重了自己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積累,出示關于秋天的詞語:一葉之秋,春蘭秋菊,春種秋收、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時節……
總之,對本識字課教學還是有收獲的,100%的學生生字過關,在詞語的理解上,通過自己在教學中設置的語言,學生能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感受到祖國山河之美。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0
課文內容分析: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的代表性風景名勝,每當我們看到“日月潭”這三個字,心中總會蕩起一圈圈漣漪,因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們日夜思念的臺灣同胞。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是因為它“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作者以清晨與中午兩個特寫鏡頭來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風姿,令人陶醉其間,流連忘返。看吧,清晨,在薄霧的籠罩下,晨星、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渾然一體,好一幅天然渾成的畫卷。再看中午,要是太陽高照,就是一幅明麗的山水畫;“要是下起蒙蒙細雨”,那日月潭就成了“童話中的仙境”了。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上課時引導學生積累課后所列詞語外,還請學生仔細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本文篇幅短小,但寫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狀、名稱的由來,描繪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文字優美,如詩如畫,讀來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學時教師主要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借助錄像,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相信學生能夠理解詞句,如臨其境,感受到日月潭的旖旎風光。本課的教學主要以朗讀為主,朗讀本文要懷著無限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讀出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之情。邊讀邊想象描述的景物,讀出景物的美。讀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狀特點,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特點起的。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薄”“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艷麗之美,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感想: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所以這堂課我借助課件展示了一個迷人的日月潭,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美麗的畫面中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盎然。如:“薄薄的霧”這個詞語,學生通過看圖感悟到霧的美、薄、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設想問學生:“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日月潭?為什么?”同桌討論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是設想往往與現實不同,可能問題在學生的基礎與教師的教法上,我會今后注意摸索。《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后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了而沒有“會學”。
不足:在教學時,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沒有范讀感到很遺憾,覺得學生的朗讀比較少,忽略了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的情景,這是本堂課我認為最失敗的地方,今后我一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多朗讀,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來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在本堂課中,我重復性的語言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1
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過程中,我有不少收獲,也遇到了不少問題,特作反思如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至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課改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探討。課改,當前來說,缺少成功的經驗、樣板。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對共同的處境,老師們應該群策群力,加強課改經驗的交流。例如:多組織研討和現場聽課、評課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扎根于課堂教學中,作用于每一個學生。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交流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
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許多家長不理解,常常反應“孩子回家怎么不做作業了?”“這樣的教學,孩子能學到啥?”。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持,是課改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我采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么一回事,教師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2
《識字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本課是由五則諺語組成。它的教學目標是在識字和寫字的基礎上,激發學生收集諺語的興趣。對于本課的構思,我是這樣思考的:
一、創設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程改革的經驗告訴我們應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于是,開課以拔河的形式進入,創設了愉悅的氛圍,讓學生走入“諺語王國”,先感受諺語告訴我們的道理,再學習諺語。識字中,通過各種方式的讀,正音。這種教學情境的設立,學生有了一種“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感覺。他們主動地學習,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展語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課堂上,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表達。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利用多媒體,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感悟。讀書形式多樣,鼓勵學生創新,想出與眾不同的趣味讀書方法。
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在課堂中,我不斷地讓孩子們總結出好的學習方法,如好的預習習慣,多方面搜集資料的能力等。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雖然這節課設計得比較新穎,課堂效果也不錯,但細細品味,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時間分配還不夠合理,教學機制還有些缺乏等等。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把語文課上得更好,更出色。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3
《我是什么》是一篇新編科普短文,本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課文篇幅較長,理解有一定的難度,需要采取多種形式來指導朗讀。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進行設計。
由于是第二課時,復習詞語導入,上節課已經認識了自然界中的魔術師。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感知課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文章的主線是作者的寫作思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細讀課文,不難看出:本文的重心落在一個“變”字上,圍繞“變”字進行說明介紹,先寫水的形狀變化,接著寫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狀態變化,最后寫了水的`性格變化及給人類帶來的貢獻和災害。
根據水的形態變化,我們從變“云”,引導學生看課件“云”在不同時間的變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時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紅袍”是出現朝霞和晚霞時的景象。這樣,學生很直觀的明白了云的變化過程。接著問看后的感覺,讀出美感。接著,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變化,重點抓字詞“落”“打”“飄”,這三個不同的現象,進行動作演示,學生能直觀地體會這三個動作的輕重從而理解內容指導朗讀。在過渡到下一段中引起學生好奇,我還會變出什么?借助多媒體引起學生注意學下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我采取范讀的形式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雖然短小,但是文字優美,為了能讓學生讀好,讀懂這一段,我抓住了幾個關鍵詞語進行理解,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通過擬人化的比喻,讓學生通過表演形式理解朗讀,活躍課堂。最后,是水的性格變化。通過對“溫和”和“暴躁”這兩個詞的理解,知道水溫和時會做很多好事,讀出溫柔,和氣的感受;水暴躁時做過許多壞事,讀出厲害,發脾氣的感受。比較朗讀是最能讓學生讀出不同的表現,我采用女生讀溫和的“我”,男生讀暴躁的“我”,這樣一比較起來很容易讀好這一段,順勢積累反義詞。課文中反復出現“有時候…有時候…”這樣的句式,順勢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
朗讀課文有一定的收效:在朗讀過程中,學生逐漸理解了課文內容。精心的課文設計,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在整堂課下來沒有完全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這是一堂不夠理想的匯報課,卻讓我從中受益很多: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語言,還要有豐富的表情與學生融合。
通過繪聲繪色的肢體語言讓學生體會語言的豐富,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在課堂結束時也接受了組里老師的意見,平時多加強學生朗讀的訓練。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吸取經驗,將教學落到實處。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加強駕馭課堂的能力。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4
《動物過冬》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個關于動物過冬的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通過寫小螞蟻找朋友的經過,告訴我們喜鵲、燕子、杜鵑、黃鸝和青蛙、小螞蟻過冬的方法,從而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過冬方式,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奧秘。課后,我對這堂課進行了反思。
一、激趣引入
出示課題后,我讓學生自己質疑,“冬天到了,人們怎么過冬?那可愛的小動物又如何過冬呢?”從兒童有興趣的話題導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非常積極地投入課堂。”接下去,我引導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邊讀邊找答案,使學生做到有目的地去讀書。
二、以讀代講
在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讓學生用各種方式朗讀,通過充分地默讀、小聲朗讀自主獲得情感體驗。這樣學生有了自由朗讀的空間,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學生通過讀第二自然段小螞蟻和喜鵲的對話了解到燕子、杜鵑、黃鸝到南方過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飛回來;喜鵲在當地搭窩過冬。通過指導學生讀好第三自然段的語句,學生體會到了青蛙冬眠過冬的方式。
三、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多媒體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學生不理解冬眠是怎么回事,我就把青蛙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動,睡得很舒服的樣子做成課件,學生看了一目了然,無需在用過多的語言進行講解和描述。此外,像燕子、杜鵑、黃鸝這些鳥類學生也比較陌生,我也從網上找出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觀看,對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四、重視學生自主搜集資料
在學習的先一天,我布置了一項作業,搜集動物過冬的'有關資料,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搜集了許多動物過冬的資料,上課前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展示,通過資料的搜集一方面提高了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
當然,這堂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的鼓勵、激勵性的語言使用太少等。所有的不足還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去改進。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5
《北京》是我們祖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我想作為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知道。但作為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北京略知一二,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麗的地方"美"在哪里如果沒有去過北京的孩子或沒有父母幫助認識北京的孩子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吧!但讓這些孩子能更直觀地認識北京,讓其心走進北京,熱愛北京。我想這是一個語文老師教會孩子學會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燦爛悠久的歷史的第一步吧!在教學過程中,我便把"朗讀指導"與"美景展示"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課件欣賞美麗的北京的同時,再讀相關文字,邊讀邊想書上所描寫的是否和課件展示的一樣,做到"圖文并茂",使學生對北京的認識由抽象到直觀,由表象到內化。這樣就能更好的"讀",更深透的"悟"。
在本次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遵循語文教學的原則。
從整體—部分—整體。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一邊讀書一邊看課文插圖,快速瀏覽全文,然后用一個詞或一個句子來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當學生初知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后,我再引導學生快速閱讀,邊讀邊找文中寫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美麗當學生找出北京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麗地方后,我再引導學生學習文中是怎樣來把這些美麗的地方寫具體的。最后讓學生回顧全文,感受北京的美,從心底發出贊嘆:北京真美呀!我們愛北京!我們愛祖國的首都!就這樣遵循從整體-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原則,也遵循了低年級學生對事物認識,了解的認知規律。同時也讓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2,能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進行感悟理解文本。
我在執教本課時,重點引導安門廣場是北京的標志,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它不僅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有恢弘的氣魄。它是中華民族一路成長的見證。集歷史氛圍與現代氣息于一身。孩子們都知道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儀式非常的莊嚴肅穆,但其場面到底是怎樣的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很寬闊,可是它到底有多大北京還有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可是這紀念碑的作用等都不清楚。我想對于這些光憑老師的解說和學生的讀悟是很難讓學生真切感受其內涵的。我便充分利用信息資源,通過播放萬眾矚目下的天安門升旗儀式讓學生了解天安門的"莊嚴";把天安門廣場與我們的學校作比較,讓學生感受其大;展示雄偉高大的."紀念碑"并讓學生知道其作用。讓學生對其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后,再讓學生去讀文,這樣自然用情于文中。不需要生硬的指導,學生就會飽含深情地讀出對北京的贊美與熱愛。在此后的景點學習中,我采用了放手讓學生讀悟去理解課文。這樣不拘一格,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教學確實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絕對的完美。當然對于我來說,遺憾就會更多。首先是教學中的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我還設計了一個"暢想未來北京"的環節,因為時間關系,不能進行;其次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把說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親身感悟的同時,由說到寫,哪怕只寫一句話,讓孩子在聽,說,讀,寫中培養多方面的語文能力。
總之,我認為這節課是一節真實,平實的課,雖然不盡完美,但一定能讓學生學有所獲。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8-08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3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3-12
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反思03-23
(精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7-06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9-22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1-05
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1-26
【推薦】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6-24
【熱門】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