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且對教學活動起著明確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并為教學評價提供依據。因此,備課時,教師要依據新歷史課程目標和課程標準,根據學生個體的情緒、興趣、思維、意識等方面的差異,準確把握教材,制定出適合本節課有效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法。
1、注重三維目標的設計。
歷史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與有效性教學的關系如下:落實知識與能力目標,是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的核心;把握過程與方法是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保證;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體現,三者不可偏廢。分割了就不是那個完整的“整體”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整體”意義。是否全面、整體地落實三維目標,是新課程背景下評價一堂課有效與否的重要標準,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2、依據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及發展要求。
因年齡和心理原因而沒有發展成熟的青少年。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充滿著對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學習熱情,但他們已有的知識準備還不豐富,已有的知識大多是零散的、感性的、具體的,還沒有形成可以認識更復雜事物的知識體系,還很難形成抽象的理論認識。由于年齡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他們還無法在學習上保持長時間的有意注意,因此,他們的好奇、探究、學習熱情和學習的注意力等,都還需要更多的間接興趣來提供維持的動力,如學習內容情節的生動、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等。
在這種情況下,適當降低課程目標要求的難度、相對減少要求學生記憶和掌握的知識內容和理論內容就變得十分必要。因此,潛心挖掘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新教學目標。這一點可以說對歷史教師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師不但要深入研讀課程標準,同時還要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和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挖掘那些隱性的教學目標。
3、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新課程下的初中教學設計,要求貫穿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全面分析教材和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制定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目標和策略,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真正成為教學主體,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教學設計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需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因素,是行為的動力,而動機又產生于人的興趣和需要。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活動的核心;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目的要求,必須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來實現。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充分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各種有力措施,把學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等實際情況,靈活、恰當地采用討論、座談、表演歷史劇等多種形式,有效地營造寬松、和諧、舒展的學習氛圍,從而來激發、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引發學生的興趣,收到好的教學效果。這一教學反思,來自網!
語文教學反思2
語文學習有三大版塊:一是基礎,二是閱讀,三是作文。這三塊都要給予以足夠的重視。如果閱讀與作文是個“大西瓜”,那么“基礎”這個芝麻我們也要撿,它起著四兩撥千金的作用。
隨著秋季長期班的結束,各學校密考接近尾聲。作為語文老師,我也好好地反思了一下同學們語文的學習情況。
現象
語文單科前十名中有六名同學來自品讀行,我想的是還有四名同學呢,還有前20名、前100名、前300名……中間有多少同學出自品讀行呢,可惜沒有完全統計。
因而只有以點帶面式地分析我們同學們語文學習的遺憾了。從參加過羊8考試的部分同學來看,在我們帶領大家學習中,閱讀與作文失分已經很少了,相反在基礎題上失分很多,很令人惋惜。因而我們孩子們的語文學習成績還可以提升,而且這個空間還很大,提升速度還很快。
存在的問題
經過在品讀行系統的學習,同學們的閱讀與作文能力有大幅度地提高,有的盡管總分沒有超過80分,可是閱讀和作文僅扣幾分。問題出自哪里?
比如說:有個題目考的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個“罔”字的寫法,這一個題就3分。這個字在平時上課時,我很重視,經驗告訴我以前的同學會錯,現在的同學同樣會犯錯。于是我詳細地講解這個字的.構成,并讓同學到黑板進行板書,讓他們自己知道錯誤,并改正錯誤。可是對易寫錯誤的字重復的次數不夠,一些平時的牛娃也自以為是,我也太高估他們的能力,認為他們這些牛娃在這些小問題上點到即可,不必深究。可從結果上看,羊8考試正因為這樣的小問題,還有一批牛娃并沒有突現出來。
再看下面這個題:
下列加點字的讀音,與所給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模mó 模范 模樣 模仿 模本
B.蒙méng 蒙哄 蒙騙 蒙混 蒙昧
C.禁jìn 禁令 禁錮 禁忌 禁受
D.盡jǐn 盡管 盡先 盡量 盡快
這是一道看似很簡單的多音字題,一個班六十幾人大多選B項(正確選D)。其實蒙讀“mēng” 時釋義有①欺騙②昏迷,眼發黑③胡亂猜測。讀“méng”時釋義有:①沒有知識,愚昧②遮蓋起來③受④形容雨點細小⑤姓⑥同“艨”。這樣不難看出B項正確讀音應該是蒙mēng哄、蒙mēng騙、蒙 méng混、蒙 méng昧。如果沒有弄懂字的意思,從平時語言入手一定會出錯。
我們每一次課堂上都有小測,都有詩詞默寫,不管是小升初還是初中,甚至是中考,都會考默寫,可是每次能全對的同學一個班只有幾個同學,甚至是全軍覆沒。
分析
從以上幾個地方可以看到,同學們的基礎還是很薄弱,有的字不會寫,有的詩不會背,還有大多數同學以為自己會背詩詞就高枕無憂了,結果提筆忘字,寫錯別字。現在我們做個小測驗,大多數人都會背《詩經》里《關雎》里的名句“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那你會寫拼音“yǎo tiǎo”的這兩個字么?
語文的積累很重要。荀子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從點滴積累,語文難以學好。
解決辦法
學習就是一個與遺忘對抗的過程。對拼音、詞語、詩句要達到全部記住和會寫的目的,要用多種方法對抗遺忘。①全方位立體式學習。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這部分內容雖然簡單,但是容易被大家所忽視。學習一定要落腳點到動手上來,會寫才叫做真正地掌握了。②每個同學要準備一個錯題集,將每次學習后出現的錯別字、錯詞、錯詩句全部抄錄在上面,這其實就是找到自己知識上的盲點了。平時多拿出看看,包括考試前也是重點復習的對象。③用滾動式復習的方式對抗遺忘。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學習后的第二天將會遺忘昨天學習的40%,而且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所以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滾動式地復習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復習的時間間隔點是5分鐘、30分鐘、12小時、1天、2天、4天、7天、15天。15天后,對于記憶的內容就基本穩定下來了。④在語文學習中還有一個難點,那就是成語。從成語本身來講并不難,難的是數量,數量龐大得讓人瞠目結舌。這就需要準備一個積累本,每天抄寫三個成語、意思及例句,每天記三個,日積月累,一年后就可以記住常見的1000個成語了,一直到高中畢業這個積累本都是有用的。當孩子形成摘錄的習慣后,就可以抄好詞好句、好的開頭與結尾了,這都將對閱讀與作文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⑤博覽群書,博聞強記。大凡在文學上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廣泛閱讀和背誦。《上下五千年》、《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可以作為孩子打開語文這扇門的鑰匙,它涉及到領域很寬,內容也比較集中。⑥善于使用工具書,推薦《大集結》。
我們的每一次課都涵蓋有語文的基礎內容,以常見常考的詞語為主,看似平淡其實是去粗取精,讓孩子在拉網式的學習中找到重點,因為我們對學習要求要更精細與精準。
因而在今后的語文學習和教學中,我們會把閱讀與作文這個大“西瓜”與基礎這個小“芝麻”都重視起來,從講義內容到上課的細節,加強研究,加強引導,以培養更多的牛娃。
語文教學反思3
亮點:
1、本課教學打破以往師帶生逐一學習的教學思路。
2、注重從學生已有認知點出發,采用筆畫作為第一人稱的教學方式,由筆畫“一”帶領大家學習,對于簡單的“一、二、三”則采用猜字謎的方式完成,對于較難一些得“四”,采用筆畫組合表演方式完成,既形象地突破了筆順、筆畫的難點,又從整體上把握了字形特點。
3、在教學“五”字的筆順及書寫時,重點是借助書后筆順跟隨學習筆順,教會學生學會利用筆順跟隨記憶筆順,以“五”的教學為例引出筆順跟隨表,并比較詳盡的介紹筆順跟隨表的作用及讀法。為提高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作好鋪墊。
4、整節課重點較為突出,教學方法多元,每個字的出示不雷同且側重點也不同,將所給知識巧妙分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
1、學生書寫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生觀察字的能力有待提高。
2、學生記憶字的方式方法比較單一,思路還不是很廣。
改進措施:
1、打算著眼于學生讀貼能力的培養,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教師示范指導和自己細心觀察、認真書寫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書寫能力,并在成功的體驗中逐步激發書寫興趣,形成“我要學好,我要一次成功”的良好風氣以及“動筆即是練字時”的良好書寫習慣。
2、老師多提供給孩子一些范例,并及時幫助學生總結歸納,使學生在大量的范例中感受記字方法的多樣性及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記字的興趣。
語文教學反思4
首先,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并為以后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譬如,教師在講解“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時,如果對“相對”講解的不透徹,例題訓練不到位,學生在后來的學習中就經常出現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斷錯誤的現象;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為了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往往注重自己一個人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還有一個就是要善于創設物理情景,做好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發揮想象地空間。如果僅僅局限與對物理概念的生硬講解,一方面讓學生感覺到物理離生活很遠,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能力的下降。課堂上要也給學生創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的問、多方位的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為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地、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正確認識學生地內部條件,采用良好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地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對重點、難點要把握準確。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與否,決定著教學過程的意義。若不正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意義;若不明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結果,即所要達到的.質量標準。因此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果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的講,或是誤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了“重點”講。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
最后,師生的達標意識要強,達成度要高。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但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并不是馬上就接受。譬如,當初在講“力的正交分解”,筆者花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解決問題”,但后來發現學生老是在正交分解這部分出錯,自己還埋怨學生學習不認真,后來在學生的物理學習總結里,我看到了不少學生說老師在此“惜墨如金”,他們沒有真正的搞懂,此時自己才恍然醒悟。所以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語文教學反思5
《草原》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淳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本文層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結束。全文脈絡清晰,銜接緊湊,推進自然。課文寫景語言優美,善于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同時又不失淳樸簡練,生動感人;情景交融,無論是描寫自然風光還是主客相見、聯歡、惜別,處處流露出作者對草原的贊美之情。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教學難點:一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二是通過學習此文,引起認識西部,了解西部。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課前,我收集了許多優美的草原圖片和音樂,為上好這一節課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堂上,我努力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首先出示準備好的圖片和音樂,想方設法地引導學生品味課文優美的語言,在音樂的伴奏下,我范讀了全篇文章,學生還沒有接觸課文,便被草原的美麗風光吸引住了,從而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很好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接著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讀,自讀、指名讀、賽讀等朗讀形式,走進課文,理解課文。學生們讀得繪聲繪色,入情入境。充分地感受到草原的碧綠遼闊的特點。
2、然后我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體會人情美。例如: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對待客人的特點,你想用哪個詞?(生答:熱情好客)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這一設計,讓學生圍繞中心問題展開學習,便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較好的發揮。
3、在進行“夕陽話別”教學環節時,我創設蒙古包外依依惜別的情境:找同學扮演主人和蒙古族老鄉。設計了一道拓展練習題:此時此刻,假如你是客人,你會說些什么?假如你是主人,你又會說些什么?這些情境的創設、活動的開展是學生在深刻的感悟中,在語言的練習中,將“蒙漢情”升華為“民族情”。這一教學環節,使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得到了很好的突破,情感得到了升華。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
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是一幅高遠素雅的美麗圖畫。精讀時,透過課文優美的語言,抓住重點詞句,啟發揣摩、品味語言美,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優美的語言描繪的圖畫美,充分發揮想象,受到美的陶冶。先生筆下草原的天“比別處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情景呢?引導學生仔細品讀,抓住“明朗”一詞,讓學生再去找出具體表現出明朗的一些句子來品讀,然后讓學生讀出“我”贊美草原美的方式是“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追問:“為什么想高歌一曲呢?”學生通過朗讀和理解就了解了那是作者受到美的感染,決意用歌聲來贊美草原。
三、不足之處
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還有以下不足的地方:1、在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教學中,老師引導得不夠,使學生自主質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地鍛煉;2、老師的評價語過于單一,應具有針對性;3、不能夠兼顧全班學生,對于學困生還需多關注。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引導學生圍繞“草原人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一題展開學習。讀是學習理解課文的必要手段,所以,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中走進文本。然后圍繞中心問題展開討論,使學生對草原的認識逐漸清晰深刻。最后,創設一個夕陽話別時的情景,拓展想象,感受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語文教學反思6
一、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教師在教學實施前,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活動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為教學目標具有導向和控制功能,如果目標定得過高或任意擴展而偏離學生的實際,往往會降低教學效率,不利于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我在教學《荷塘月色》時,根據高中階段的三個層次的能力要求,設置了三個目標:(1)學習并積累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2)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體會并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及傾向;(3)在整體感受的基礎上,進行力所能及的鑒賞、評價。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反饋,我發現前兩個目標基本上能達到,但第三個目標,卻只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能達到。第三個教學目標不能面向全體學生,顯然超出了教學要求,于是我及時進行了調整:(1)知識目標:學習并積累本文優美生動的語言(修飾語、修辭的巧妙運用等);(2)情感目標: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淡淡的憂愁和淡淡的喜悅”之情;(3)技能目標:初步學會鑒賞散文的方法技巧(如抓文眼等)。通過“反思一調整”,教學目標基本上體現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二、對教學內容的反思
過去,教師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往往著眼于“精英”的培養,而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公民的意識不強,對教學內容常常喜歡面面俱到,一味地求深。如我在教學《秋水》時,課堂上用了相當的篇幅分析莊子哲學中的“萬物齊于一(事物沒有差別)”的思想,盡管引經據典補充了相當豐富的材料,學生仍是云里霧里。通過反思,我發現問題出在教育理念上,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仍著眼于“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而這恰恰是拓展型課程追求的'目標。于是,在另一個教學班我及時作了調整,降低了難度,突出了“基礎性”,從而順利地落實了教學目標。
三、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最近幾年,我基本上是采用問題的形式來組織課堂教學的,在備課時精心設計問題,課堂上隨機應變地補充一些問題,實際上就是“滿堂問”。經過反思,我發現這種方法與傳統的“滿堂灌”是異體同質的。第一,這些問題不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發出來的問題,而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問題,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二,教師仍然享受著話語的“霸權”,這是對學生主體的漠視。于是在教學實踐中,我開始著力強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變教師問為學生問。
我的基本做法是:首先,營造良好的氛圍。如公開備課資料,鼓勵質疑權威,提倡師生、生生合作等。其次,提供對話空間。課前和課堂上要給學生閱讀文本留足時間,課堂上要給學生提問搭建平臺,課后鼓勵學生對問題的質量進行反思。再次,運用多元化評價。學生提出的問題或深或淺、或難或易,我都視提問者本身的情況而作出不同的評價。如對優秀學生盡可能客觀評價,對后進學生則多采用肯定評價,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當然這些做法還有待于進一步“反思一調整”,在不斷的反思中逐步完善。
四、對“反思性教學”的反思
“反思性教學”要求教師勤于調整反思,即觀察、反思新的教學方法或改進措施后的實際效果。可以說,調整反思是嘗試改進的延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研究原有的問題是否已經較好地解決,如果已解決,教師則應針對嘗試改進的成功方法,主動尋求進一步強化的方式和手段,以鞏固自己已經形成的好的教學行為,防止原有問題再次出現。若發現又出現了新問題,則應謹慎地追問新問題的實質,針對新問題再次嘗試另外的教學方法或其他的改進措施。
語文“反思性教學”的有效運用,還要求教師對教學有自覺的意識,在不斷嘗試“反思性教學”過程中培養自己對教學活動的自我評價的習慣和能力。由于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教學活動豐富且復雜,加上其知識、觀念、動機、情緒、情感等個人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的反思能力也具有多方面的內容和多樣化的表現。
此外,教師反思能力結構中的自我監控能力與教學監控能力是相互影響、彼此促進的,以教學監控能力的培養為切入口,可以進而提高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提高對教學過程進行修正和控制的技能,同時養成對學生的敏感性。這樣,面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就可以應付自如。
語文教學反思7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初步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關于本文解析,我主要從重點詞語入手。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理解意思,并延伸到生活中去運用,還有哪些是無邊無際的,學生說出了(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夸張,不切實際的話。接著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么笑,小鳥為什么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二)關于寓意達成的反思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語文教學的作用不僅僅在于簡單的知識傳授,還在于他的教學育人作用。所以在課文教學的最后環節,需要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意識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讓學生自愿選擇作在外面飛翔的小鳥。怎樣達到這個效果呢?所以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評評理誰說的對誰說的錯,青蛙錯了會怎么改正?并且設計了一個說話練習“青蛙聽了小鳥的勸說,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會說什么?”讓學生通過想象,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繽紛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這樣潛移默化讓學生在學中有所收獲。
可以這樣說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匯,而最終目的是初步理解寓意。我從無邊無際,大話,笑,著手進入對文本的分析。進入文本后,我的教學重點是從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中,分析二者的特點,實現本文寓意的理解。但由于對統編版教材不太了解,目標設定不夠明確,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教師的問題有點繁瑣,學生朗讀、思考、對話的時間不充足,對課后習題的體會不深刻。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多的學習理論知識,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更多的考慮統編版的整體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綜合考慮人文性和語文要素的要求,改變固有的教學思維,爭取向新理念下的四有課堂邁進。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2《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告訴學生看問題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教學時,我是從三次對話入手,抓關鍵詞,理解文本,從而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在教學中,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我隨手畫在黑板上的簡筆畫理解“井沿”,并讓學生指出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從“一百里”入手,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天的無邊無際;理解“無邊無際”并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海洋、宇宙、大地、草原等等。
真正讓學生理解寓意的突破口,我覺得還是最后兩個自然段的“笑”。“青蛙為什么笑了?”學生的回答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都能道出寓意,“因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鳥卻說天無邊無際,青蛙覺得很好笑。”“青蛙以為自己是對的,它認為小鳥在說大話,吹牛皮,覺得很好笑。”“那小鳥為什么也笑了?”“小鳥天天在天上飛,明白天有多大,聽到青蛙老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覺得青蛙很無知,小鳥無奈地笑了。”“天明明大得很,而井里的青蛙看到卻只有井口那么大,還不相信小鳥的話,讓人又好氣又好笑。”雖然學生們的總結很稚嫩,但是經過教師的梳理和歸納,學生在回答“學了這篇課文的你懂得了什么?”難以理解的寓言就順理成章的從孩子們的口中說,“我懂得了我們不能像青蛙一樣,整天坐在井里看天,而就應跳出井口看看外面,這樣才能不被別人笑話。”“我們不能做井底之蛙,那樣就太可憐了。”“我們不能像井底的青蛙,自己明明錯了,還不聽別人勸告,自以為是。”
在課堂的最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這只可憐的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讓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沒有讓學生充分的去想象,所以在以后教學中必須要注意語文課堂上學生想象潛力和合作潛力的探究,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作用,讓語文教學成為一個欣賞情,傳授情,感悟情的過程。
語文教學反思8
本課是以體育活動為主題,由一幅畫、六個詞語和一首兒歌組成,詞語都是體育活動的名稱,兒歌描繪了下課后在操場上學生活動的情景。本課屬于按事物規律識字一類,反映的是學校生活,學生在生活中也較感興趣。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時,我將觀察圖畫、認識事物、學習漢字有機結合起來,教材倡導“多認少寫,及早閱讀”的識字教學新理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看圖說、看圖貼、再多種形式反復學習詞語,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在活動中學,在情境中學,增強了趣味性、參與性和可接受性。
另外,我還注意到一年級學生的生理特點,有意注意雖然在發展,但占優勢的還是無意注意,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我在課堂中采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的無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調動起來。、采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教學活動:
1、看圖說話,認識體育活動的`名稱。
2、帶拼音,學生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
3、請小老師領讀。
4、男女生比賽讀。
5、打亂次序指名讀。
6、課間操:拍拍球、打打球、拔拔河、跑跑步、跳跳高、快坐好玩拼字游戲。
7、比較發現生字規律,然后貼在圖上。
8、玩拼字游戲,游戲分四人小組拼字。
9、把生字送回課文的詞語中,引導學生讀詞語。
從上面列舉的九次生字復現的情況可以看出來,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復現生字,開火車、比賽、玩拼字游戲、貼圖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這些活動中又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學習熱情高漲,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覺認識了這些字。
學生的注意力難以保持是一年級的年齡特點。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學中要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這樣教識字,學生學得輕松,愉快,不是把識字當作任務,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語文教學反思9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了解了教學目標,明確了學習方向,就能有效地調動各種感官相互協作,朝著目標邁進,并能不斷地反饋、檢查、矯正、調整、優化學習探索過程。否則,只能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盲目探索,無所適從,被動參與,降低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學習目標的揭示,可以由教師直接提出,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當然,學習目標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由于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加之新課程的`初中生物教材圖文并茂、淺顯易懂,在某些專題的教學前,教師可先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自學提綱,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提出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時,先向學生提出以下幾個具體的思考問題:螞蟻能“搬家”,小貓會吃東西,小狗會睡覺,動物的這些行為需要人去教嗎?是不是出生之后就會的?“鸚賦學舌”是天生的嗎?再結合課本中富有趣味的資料分析,讓學生沿著“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課題去提出什么行為是“先天性”,什么行為是“后天經過訓練的結果”。然后進一步思考“學習行為越多,對動物的生存就越有意義嗎?”學生在足夠自主的學習空間中,經過加工、組合、提煉,形成教學目標: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說明這些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此外,還可以通過師生合作,共同確定出教學目標。通過適當方式,讓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有利于學生明確探究方向,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方向性,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
語文教學反思10
本節課的教學以“玩紙團”為主線貫穿整堂課,由始至終學生們都沉浸在主題情境之中,在境中學,在境中練、境中樂。整堂課學生都能以積極向上的情緒參與。我覺得教學能收到成效以下幾點是我感悟最深的: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整堂課的每一環節,我都創設了情境。比如:在教學主教材“投準目標”時,我設計了“軍事游戲”,以“我是解放軍小戰士,如果有敵人侵犯我們的領土,我們該怎么辦?”引入,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并且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感,很快學生就投入到了游戲當中來。在教學輔教材時,根據學生好玩的特點,我創設了“打雪仗”的情境,讓學生在玩中鞏固了投擲的方法。
2、 用各種形式,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練氛圍
本堂課我和學生間的關系就非常地平等、和諧,學生很少受約束,我自己也融入到學生當中,與學生同玩同樂。由學生自編各種玩法、小組討論投準目標的方法、利用報紙折東西等。打破了以往都是教師安排練習方法,給予了自主學習的機會。互評、自評的討論,更增強了他們的觀察和表達能力。
3、 亦玩亦練,腦體結合
本節課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向學生發展為中心,打破了以往只注重身體發展轉向智體合一。比如:在課的結束部分,我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紙團來進行手工比賽,學生的興趣很濃,折法也是花樣百出,有小船、帽子、手指、飛機等。有些折法更讓人意想不到的,如有個學生折出了“青蛙劃船”。
語文教學反思11
《田野里,豐收忙》是北京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第一冊的一篇識字教學。這課的識字教學是以兒歌形式出現的,這一課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一、平靜的心態
這節課是我來到學校上的第一堂課,從開始準備課,說實話自己的心理挺復雜的,后來還出現了點小插曲:講課的頭兩天,我準備的課不對,還得重準備一節,這對于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可到今天這節課已經完成了。我明白一件事,從準備到上課人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上課前我還很緊張,但在我走進教室之前,我對著教室外的前自言自語:張微,你能行。我反復的做著心理暗示。以至與這節課我沒有感覺到緊張。這是我這節課認為最令我滿意的地方。
二、調控“生成”
這種課堂的“生成”想象,它相對于“預設”或“教案”而言,課堂上生的行為是我無法預料的,尤其對于你從來沒有深入的和他們接觸的情況。在我教學這一課時,當我問到“同學們當農民伯伯看到這一片豐收的情景時,他們的心情會怎么樣?”這時一個孩子站起來說“老師,農民伯伯的心情是涼爽爽的”。當時我心理的第一反應就是什么呀,我立刻上她作出涼爽爽的表情,孩子滿臉笑容,我立即引導老師從你的臉上感覺到美滋滋的,你說可以么?孩子有些疑惑的做下了,如果我把引導的形式變動一下,也許她是從天氣涼爽來的,我應先給以鼓勵,然后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效果會更好。這節課發生了很多意外事故,如多媒體上的'小獅子,課件不能運行。這就對我們年青的教師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把握課堂教學生成的特征,掌握課堂教學中生成的規律,我們可以提高預設水平。課堂中只有把“預設”和“生成”和諧地統一起來,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巧用課堂評價
正面的評價、熱情的鼓勵不僅能夠鞭策、激勵學生的進取心和責任感,同時她也是一種積極的反饋。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們應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進行評價才能有的放矢,一方面我們不能因為它是一種外部動機而加以忽視;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把這種“獎勵”作為刺激學生學習和提高質量的手段而不看時機、不顧條件地去濫用它,否則,學生很可能會出現為評價而學的不正常現象。
教學這一課時,我事先準備了小紅旗,前半節課由于講課的原因我已經放了有獎勵的事情,當無意看到時我很機械的找了個機會,把紅旗發放到同學手里,當課上完之后我感覺這鐘沒有指向性不強的評價毫無意義。所以教學時要把握好教學的契機。及時對學生的回答、作業、練習進行及時的評價。
語文教學反思12
批改完今天的讀書筆記,心中五味雜陳。
上節主題閱讀課,我帶領孩子們閱讀了三篇美文,預留的讀書筆記是:摘抄每篇的生字詞,不規定是哪些,視具體情況只寫自己真正不會的,摘字、組詞、加注拼音,一遍即可。本以為這次讀書筆記相較之前的做閱讀題式、寫小短文式已經夠簡單了,然而一個班的作業改下來,真的'是震驚,不安,又惶恐。講過的字詞,拼音注不對,字形也寫不對。這種情況的大量出現,不僅讓我頓生不可遏制的挫敗感,也讓我不得不靜下心來問自己。
為什么?我一個一個挑出生字詞,一個一個敲擊進我的課件,一個一個查閱、標注它的字詞和釋義,在課堂上反復提醒,不僅提醒閱讀要求,也提醒處理生字詞的詳細方法,掃清字詞障礙才開始引領孩子們欣賞美文。可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了這般“狼藉不堪”場面的出現呢?
不言自明,直接原因是他們在課堂上根本沒有完全吸收、掌握這些生字詞,那根本原因呢?或許用“獨角戲”來形容過于夸張,但也該怪我自己入戲太深,而未曾意識到他們卻始終游離在劇情之外吧。回顧整個課堂,由于時間限制,我沒有設置提問字詞這個環節,現在看來,增加此環節絕對大有必要。但為了給欣賞美文預留充足時間,也應該找到合適的提問方法。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注,課堂進行的太快,給學生消化的時間不足。另外,轉變課堂形式,把課堂充分交給學生,把時間充分交給學生,把美文也充分交給學生,先讓學生談閱讀發現,談閱讀思維,談閱讀感悟,再來適時引導才更為合適。只有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才能給課堂鮮活、高效的生命力,顯然,我在這一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好。方方面面都想抓,結果往往會是什么都抓不住,給每節課只預設一個著重完成的目標,并讓所有環節圍繞這一個目標來實施、開展,長此以往,一定會讓孩子們學有所獲,逐漸提高他們的閱讀素養和語文水平。而如何讓自己的課堂生動有趣,能夠抓住絕大多數學生的心思,吸引他們的閱讀興趣和上課興致,及時認真地完成作業,還需要向各位優秀的前輩學習,不斷積累經驗,然后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加以運用,完善自身的各項教學技能。
我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讓每個孩子都學有所獲,都愛上讀書,都臻于思考,在蘊藏著無限寶藏的世界中盡情遨游。孩子,我會讓自己慢下來,同時,也請你讀進去。
語文教學反思13
本節課,我采用了“篇末入手”的變序教學法,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設情境活動
精心設計了活動幻燈片、錄音等,創造情境,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視聽形象,加強語文信息刺激,使學生眼、耳、口、手協調識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激發了學生愛自然、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感情。
二、不足之處
本節課中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針對學生朗讀的情況,應多指導范讀、引讀、分角色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就一個自然段的朗讀到位,不應一帶而過,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感悟讀得有情感,有滋味。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匯報關于琥珀相關資料,有的用文字介紹,有的根據圖片介紹,有的利用電腦視頻介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這個互動環節他們更全面了解了琥珀的特點,進而導入課文:文中的琥珀什么樣子?采用了“篇末入手”的變序教學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反思14
教學目標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傳統教學的教學目標受“學科中心”、“知識本位”下的教材觀的影響,是以知識為本的,強調知識的傳授,注重對知識的繼承、傳授和掌握。中學地理教學一向使學生知道“在哪里”、“有什么”、“什么時間”、“怎么樣”、“為什么”等作為教學目標,“知道”、“了解”、“熟悉”、“理解”等是常用的教學目標行為動詞,其目標指向是“結果”,簡言之即教學以“授人以魚”為目標。開放式教學目標是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為本的。重視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和方法,注重使學生在知識、技能、素質各方面全面協調發展,它不再以向學生傳授現成的知識為唯一目標,而是向他們提供所需要的一些事實、事例或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獨立開展探索,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或結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策略。開放式教學把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基礎性目標,即達到教材的雙基教學目標,為后一步教學打下厚實的'基礎。
二是彈性目標,即對不同基礎和能力的同學分別提出具有一定難度的目標,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
三是發展目標,即教學著眼于學生的綜合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新頒布的地理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定位為“通過7—9年級地理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形式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新課標的課程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體現了上述的三個目標層次。所有“內容標準”都是以行為目標方式表述的。“獲得”、“學會”、“嘗試”、“運用”、“形成”、“增強”、“養成”等是表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行為動詞,其目標指向是“過程”,可見教學目標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開放式教學能很好地實現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反思15
語文一節課能達到多少教學目標?特別是高段,一節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沖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課,幾節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達成的,學生通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可以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能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節來完成,但我們必須在潛意識里不斷的滲透,而后才能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課不過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課為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么?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時間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起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群情激奮,人人陶醉。或和學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著講著,常常會發現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間卻到了……我認為這才算語文課。
【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學反思11-01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語文bpmf教學反思11-10
語文《釀》的教學反思09-27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11-11
教學“語文園地”的反思09-02
語文:橋教學反思08-28
語文習作教學反思02-14
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2-13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