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
經過這學期的學習強化與教學指導,本班的絕大部分同學各項行為習慣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同學對語文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形成了學習語文的良好氛圍。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取其精華、棄其不足,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將來,為了下學期語文教學更上一個新的臺階,為了每個學生的語文水平有一個大的進步。現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作一反思:
第一、繼續強化識字寫字教學。識字是學習語文的基礎。雖然這學期已經是四年級了,但仍然要重視識字和寫字的教學。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要講究方法,提高質量,堅持多認少寫的原則。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識字經驗和熟識的'語言因素,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識字,在識字過程中一定重視寫字的指導,不僅要求學生把字寫對,還要做到姿勢正確,把字寫好,寫漂亮。
第二、要轉變教學觀念,努力探究,認真備課,轉變以前那種單一教學方式。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改變以前那種老師想放又不敢放,總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前那種因引而不隨,啟而不發則包辦代替的教學方式。而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學中,要把握課文的特點,既要體現老師的主導,也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充分給學生自由的空間,放飛的舞臺。
第三、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有所發現,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悅。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掀起了學習的高潮。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自得自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第四、注意德育滲透,體現語文的情感性。“新課標”指出:“培養兒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不應該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而應該因勢利導,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通過熏陶感染,收到潛移默化的功效。”在今后的教學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蘊藏的德育因素,適時、適度地進行德育滲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強化人文素質教育,做到“披文入情,以情悟文,情文結合”。
第五、培養語文素養,體現語文的學科性。在教學中,特別重視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要充分利用教材優勢,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第六、對新教材理解、運用不夠深刻。今后的教學,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做到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學充滿活力。另外,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有時為了趕進度,閱讀教學不夠扎實,學生普遍閱讀能力很差。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家長配合不夠,由于各種原因,自己輔導又不到位,造成部分學生學習成績落后。
第七、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今后的教學,我要力求學會運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使語文課上得更活潑、更生動、更形象。還有,對課堂氣氛調動的能力上還需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藝術,還要在現有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思想品質得到陶冶,從而進一步體會到文章所蘊含的的思想感情,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2
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已整整地四年了,看著學生們由小到大,一步一步地成長,內心感慨萬分。尤其四年級的語文教學,使我感受很大,我曾經歷過失敗的痛苦,也嘗試過成功的喜悅。四年級語文,通過全方面的調研,成績位列前茅。成功的方面歸納起來有這么幾點:
一、學生自學,教師點撥
每一篇課文我首先讓學生自學,自學的過程,分角色讀課文,劃出問題:包括不認識的字詞多音字,同義詞反義詞可讓學生在自學中享受自由,無包袱,無心理負擔,自由自在的翻閱著字典,查閱著資料。讓同學交流自己的成果,取長補短。教師的作用是:點撥、鼓勵、表彰,看誰發現的問題多,看誰解決的問題多。在交流中相互幫助,相互學習。采取了這些方法后,好玩的學生不玩了,班內自發的形成了一個“比、學、趕、幫、超”的風氣。在學習中鼓勵優秀,激發差生,采取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形式幫助差生,看哪個學習小組的失誤少,差生就減少了。這樣把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人心齊,泰山移。一年來我班的差生數量越來越少,學習熱情也越來越高,不懈的努力最終換來豐厚的回報。
二、多給學生閱讀的時間,閱讀的.材料
一年來,我鼓勵學生自讀一些報刊和一些書籍,定期檢查他們的閱讀成果。利用講故事的形式,把他們學習的知識,以講故事向全班同學匯報,看誰講的故事多,看誰講的故事好。這樣一來,學生閱讀的能力就提高起來了,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養成隨讀隨記的好習慣,讓學生建立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建立學習心得專刊,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每周一次總結,展示各自的成果。鼓勵落后表揚先進,建立起以班長為中心的學生組織,并維持這個活動的持久性和長期性。
三、各科教師相互協作
合作共處,相互協調,是各科教師共同搞好班級工作的重要保證。在平日的教學中,做到不占用學生的課外時間,不占用學生的音,體,美等課,真正使課改成為新時期教育發展的體系。學生的素質看教育,教育的素質看老師。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始終以這個觀念嚴格要求自己,繼續在教學中探索新課改的奧秘,為教育事業負起自己的責任,傳授自己的智慧而努力。《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自!<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3
我們班在上學期語文期末調研中成績雖然居于年級前列,但是,我仔細研究了一下試卷上的失分情況,發現還有很多不足和薄弱點。比如:一些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很牢固;閱讀、分析能力較弱;作文水平也有待提高……
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一直覺得我們班學生的表達能力比較差。雖然我在課堂上盡量讓多數的學生去發展,但是由于我們班級的學生都不主動要求表達,于是出現課堂還是較多學生只是聽眾,學習較被動。這一點我也該反省:也許是自己的獨斷,快節奏,使得自己沒有多少耐心讓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改正自己。也沒有耐心引導學生克服內心的膽怯在課堂上暢所欲言。
在學生的作業方面,我能做到作業按時認真批改,而且設置的作業也較完整。抄寫生字、寫字本、《補充習題》《同步探究》認真指導批改,日記一周一次,習作三周兩次,批改有眉批、總批。聽寫、背誦也要求學生一個個過關。所以,這一方面我的努力還是很有成效的。
總的來說,我們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不夠,班級凝聚力不強,學習競爭氛圍不夠濃!打算從如下幾方面進行著手:
1、“六認真”工作要按要求努力做好、做實。
2、在課堂教學中,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要抓得更細,更實。課本知識要求百分百地掌握。
3、利用空余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語文一些技能的專項練習、指導。
4、認真做好補差工作。
5、更扎實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6、家校配合要緊密,盡可能獲得家長的支持,以期提高家庭作業的質量。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4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八)
素質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了解寫日記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培養學生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懂得愛護圖書的意義和要求,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愛護圖書的意義,要求,學會方法。
2、在實踐中養成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討論:如何寫好作文?
勤于觀察,勤于積累,把觀察的東西及時積累下來。
二、講明寫日記的意義
寫日記有什么好處?
分組討論。
交流。
小結。
寫日記能夠為自己提供寫作機會,幫助提高寫作水平。
通過對看到的、聽到的事情或者一些問題的思考,幫助自己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白自己該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三、交給寫日記的方法
日記的內容和注意點。
觀察圖畫,說說圖上畫了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日記的主體部分可以寫什么?該怎么寫?
怎樣才能寫好日記?
1, 要持之以恒。
2,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為日記的內容。
3, 用自己的語言寫想說的話。
日記的書寫及格式
討論交流。
四、總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寫日記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堅持寫日記,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五、作業:
按照寫日記的要求、格式練習開始堅持寫日記。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講明愛護圖書的意義
二、指導看圖。
書架上的圖書保管得怎樣?
指名說。
從圖中可以看出兩位同學是什么樣的學生?
為什么要愛護圖書呢?
怎樣愛護圖書
說說該怎么翻看圖書、怎樣擺放、怎樣整理圖書?
三、說說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同學們,聽了這些破書的哭訴,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如何修補圖書呢?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愛護圖書的意義,該怎樣保護圖書,希望在你們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從愛護課本做起,愛護書、讀好書。
五、作業:
給新課本包上封皮。
做書簽。
把辦公室圖書分類整理好。
六、板書設計: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八)
分類整理
保持整潔
愛護圖書
使用書簽(或絲
線)
及時修補
1 走,我們去植樹
素質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3、 理解詩歌內容,了解植樹的重要,體會少先隊員們要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的決心,教育學生從小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了解植樹的重要,體會少先隊員們要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的決心,教育學生從小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1、放錄音《走,我們大家植樹去》
在音樂聲中,老師談話引入:同學們,春天已經來臨了,在這和煦的春光中,你們想去植樹嗎?(想)
那我們就一起行動吧!(板書課題:《走,我們大家植樹去》)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思路。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記號。
3、交流、討論。學生質疑并解決,重點問題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調高低的符號。
C、版圖:戶籍和地圖,引申為國家的疆域。
D、植樹有什么好處?
E、為什么說一棵樹就是一座綠色工廠,片片樹葉都是快樂的音符?
4、再讀課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A、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B、糾正學生的讀音。
C、自由練讀課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講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的活動。
二、(2-6)講植樹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隊員植樹的決心。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小節你讀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邁開輕快的腳步”說明了什么?(說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去參加植樹的情景。)
5、指導朗讀,要讀出輕快、有力的語氣,讀出少先隊員的`蓬勃朝氣。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預習下一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回憶第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指名朗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說說第二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3、少先隊員到什么地方去植樹?引導學生想象省略號后所省略的內容。
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些地方——“到處”
4、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
5、細讀3-6小節,思考:植樹有什么好處?
6、討論、交流并板書:
綠色工廠
綠色寶庫
增添新綠
綠色希望
7、進一步理解詞句,并指導朗讀。
A、結合光和作用讓學生理解“綠色工廠”,指導讀好“給我們送來清新的空氣,讓每個人都幸福健康。”
B、“綠色寶庫”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森林是“綠色寶庫”?除了“蓋房、架橋、造船、鋪路”外樹木還有哪些好處?
指導讀好第四小節。
C、聯系上下文,理解“億萬棵樹連起來,就染綠了祖國的版圖”一句,說說什么是“綠色的希望”
想象祖國處處是“參天的大樹”的景象,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5、6節。
D、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同學們,植樹的好處多不多?(多)植樹的意義如此重大,讓我們動員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樹吧!
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節。
齊讀第7段。
四、背誦指導
1.放課文錄音三遍,學生邊聽邊小聲跟讀。
2.指導朗讀技巧。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五、總結課文
1、齊讀課文
2、分組背誦課文
3、學生聯系實際,說說植樹還有哪些好處?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選擇學校的一種樹木,查閱資料,按名稱、外形特征和作用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作介紹。
六、板書設計:
1 走,我們去植樹
綠色工廠——健康、幸福
增添新綠——染綠版圖
綠色希望——沙退鳥舞
綠色寶庫——建設“四化”
七、教學反思:
《走,我們去植樹》這不是一篇假詩,不是一首想像詩,而是一首實踐加思考的詩,是一首通過實踐來說理的一首詩。植樹是為自己、為他人、為人類、為社會、為今天、為未來創造,我們應該讓學生擁有這種創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頭腦展示了孩子們的希望,展示了人類需要的環境。這一句句創造之語,很容易感動四年級的學生,但感動歸感動,讓他們真的行動起來,那是難的,特別現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難有這種體驗,城市的植樹往往是由專門的勞動者來做,而農村的孩子這種體驗還是有的,因為大多數的農村每一年都有著植樹的活動,他們摸一摸,看一看,也會有著靈動。但不管是有,還是沒有,但能以詩的方式主動表白自己的感動的學生卻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課上,特別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也應該引導他們學著用詩的方式記下自己的感動。課后有第五題是:選擇學校的一種樹木,查閱資料、按名稱、外形特征和作用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作介紹,其實也可以模仿著課文的形式,讓學生以詩的方式介紹,也許更能夠激起學生的創造欲望。
既然詩是一種創造,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擁有這種創造。這也是母語教育要思考的,要做的。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5
小學語文注重積累。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和提供積累優美語言文字的機會。而春聯的內容廣泛,正是學生積累語言文字的良好素材。
本文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說明文,課文用精練的語言,生動地說明了春聯的作用,種類、特點及讀春聯的好處.在課文的精讀階段,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反復品讀語言文字,領略中國語言文字的無窮奧秘,激發學生熱愛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課文中介紹了四大類春聯內容,為了使學生既愛讀愛學,又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所感悟,積累內化。
有句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對學生來說很重要.在分析春聯內容的.時候,我首先指導學習第一幅春聯“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先感知描寫的內容,再讓學生體會從哪里能感受到春光是美好的?這樣學生一下就抓住了重點詞“芳草綠”、“杏花紅”,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春的氣息,同時有加深了對春聯描寫的內容的印象。然后又指導了一幅春聯“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
由于春聯語句短小,語言淺顯,另外的兩條我組織學生自學,和同桌討論,再以匯報學習成果的形式交流.實踐表明,學生能很好地自主學習,他們也品嘗到了自主學習成功的喜悅!接著我開展請大家試著給課外的春聯分一下它屬于哪種內容的活動,要求學生把春聯在課堂上讀給大家聽,告訴大家這幅春聯所描寫的內容,可以從哪些詞上看出來,并親自動手連一連。課堂上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已在動手的同時,將所學知識歸為已有了。
從教學過程來看,由導到放,很好地培養了自主學習的精神,極富實效。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6
這篇課文與前幾篇課文不同的地方是作者不是冰心,而是山曼,主要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冰心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有過著怎樣的童年生活,體會童年的大舞臺對冰心一生的重要影響,并由此文收到教育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人和事,既注意觀察,又用心思考。
針對于教學重點,我教學本課時主要是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所謂的“大舞臺”就是指他玩的'地方:山上、海邊、炮臺、營房等,而正是這些經歷讓冰心有了以后書寫的素材,為她能成為作家提供了不可剝奪的經歷。經過引導,我班的學生基本能夠理解,為了能讓他們更好的理解這些內容,我還在教學完第一課時后,進行了拓展:你的舞臺有哪些,你準備如何利用你生活的舞臺?我覺得這樣的拓展才是讓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真正目的,而學生們也愿意將自己的舞臺給他帶來的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
通過教學本課,給了我深深地啟示,那就是多利用學生身邊的事情來教學,會使他們的學習更有興趣。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7
《頤和園》是一篇游記,課文不但文字優美,而且條理清楚,特別是本課的寫作方法很值得孩子們學習,也是我要達到的一個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的教學,先由我來講描寫長廊的那部分內容,我先請同學們輕聲讀,用簡單的一兩個詞來概括它的特點,然后再次默讀,把描寫長和美的`句子勾劃出來,并作批注,把自己的理解、感受寫下來。最后指導感情朗讀,并體會作者的寫法。在這一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會了自己找句子,體會句子并概括出特點來。所以在接下來學生自主學習“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等內容時,學生很快的找到了它們的特點,并能體會出句子的含義。
這篇課文還有一個教學目的就是要滲透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到遺憾的是這個目標完成的不夠好。一個是因為時間的原因,主要還是我在寫作方法的引導上還不夠。我想學生并沒有真正的懂得作者這樣寫的好處,作者寫每個景點的方法。這是我以后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通過這節課使我懂得教案只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預設,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不可預料的情況,教師必須根據這些情況進行調整自己的教學,這叫課堂的生成性。好的教師不僅僅是將教案設計得很漂亮,他還會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效果。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8
今天,課堂教學的成敗取決于學生是否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多種教育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在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下面我就談談一下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貝瓷棖榫,導情激趣。
我們常說"萬事開頭難"的確如此。一個精彩的開場白可以大大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投入到自主的學習當中。因此我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激起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例如:在上一節口語交際課"編故事"時我在課的開始設計了這樣的開頭"同學們老師最近又有了一項新的愛好,今天我把我的作品帶來了你們想不想看看。"同學們都好奇的期待著,這時老師適時的運用資源課件出示用的各種畫面再加以相應的配音,聲情并貌,生動有趣。同學們看得津津有味,這樣大大的調動了同學們編故事的興趣,他們一個個躍躍欲試,求知欲空前的高漲,收到了非常好的學習效果。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是一門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科學,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指導點撥,自主探索
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自主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存在的疑難,充分發揮遠程資源的功能,可以十分有效的.突破課堂的重難點。
四。重視朗讀感悟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為了使這些精彩之處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在朗讀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9
《快樂的足球賽》是一首反映小學生課余生活的詩歌。它描述了放學后一群小學生在草地上比賽足球的情景。
這個單元的單元提示要求抓住重點段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在教學這首詩歌時我就抓住課題中“快樂”這個重點詞,通過這個詞讓學生找一找最能反映快樂的一節詩句來讀一讀。學生讀完那節詩句以后,讓他們自己說一說為什么這節帶給你快樂,這樣的話,比教師講要來的好得多。還有一點,讀,首先是讓他們找到后讀一讀,可以說是初讀,第一位學生找到的那一節是全文中最能體現快樂的一節,這位學生第一次讀了以后,讓她自己說快樂在哪,也可以讓他們看看這個畫面,感受一下他們的快樂,既然那么快樂,接著就讓她再帶著快樂的`心情讀讀,這樣學生比第一次要讀的好,這樣就層層深入,達到讀的目的了,學生也真正體會快樂了。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0
本課圍繞“泉城”這一關鍵詞,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濟南名泉的綺麗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采用“總—分—總”的順序,先總寫濟南泉不僅多而美:接著分別介紹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龍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生喧騰”和趵突泉的“大、清、美”。在教學本課時,光用語言的'描述是遠遠不夠的,孩子們是無法想象泉城的樣子的。在教學第二課時時我采用了多媒體,讓孩子們看邊欣賞圖片邊來體會文字。對于農村孩子來說,用課件上課事件幸福的事。
在上課的伊始他們是興奮是驚嘆,看著那一幅幅美麗的景致,他們沉醉于其中。在視覺的欣賞后,我把重點放在了文字上,讓孩子們分別賞讀四大名泉的來歷及各自的特點。最后把視線停留在描寫四大名泉泉水流動的詞語,分別體會。
有了前面文字精讀和畫面補充做基礎,孩子們非常踴躍的交流自己的理解,讓我驚喜的是他們的理解還是很到位的。看來只要教師認真的做好基礎引導,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可以落到實處的。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1
本組課文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一主題,從不同角度描寫了鄉村景色和生活,表達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由衷地熱愛、贊美與向往之情。但每篇文章的寫法各具特色。
在教學本組課文時,我根據農村孩子對田園生活比較熟悉的實際,一是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自己生活的環境中哪些地方讓你最留戀,是什么原因。你和小朋友們一起最愛做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二是引導學生通過課文,感受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洋溢著泥土氣息、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三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能抓住景物特點,體會作者是通過怎樣樸實而又生動的語言展現鄉村生活的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同時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四是結合綜合型學習讓學生通過已經學習的鄉村田園景色,到實際生活中再次去感受,去領悟。
在教學《鄉下人家》一文時,由于學生對鄉村田園生活比較熟悉,因此,我讓學生初讀課文后結合自己居住的環境,尋找有關段落。并把居住的環境中與文中描寫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找出來。這樣學生通過把自己家鄉的環境與課文中描寫的鄉下人家進行對比,認識到自己家鄉就是一幅幅的'風景畫。從而感受到家鄉自然風光的美麗。激發了對家鄉的贊美與熱愛之情。在讓學生了解寫作順序時,我讓學生合作學習,把不同的風景圖展示出來,從而讓學生明白了本文是按不同地方不同景物進行描寫的。可為動靜結合,由人到物。也可體現為從描述鄉下人家景色獨特迷人到贊美鄉下人家生活自然和諧。
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多引導學生拓展閱讀,讓學生讀課外相關的文章,以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語言積累。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生活實際,設計教學。如在教學“屋檐”一詞時,由于學生從出生到現在住的都是樓房,根本不知道屋檐是什么,也就不懂這個詞的意思了。我竟然還大聲訓斥學生:屋檐是什么都不懂?想起來真是慚愧。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2
讓學生生動活潑的探究
——創設情境,引導探究
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習方式的轉變成為學科教學中急需探討的話題。如何圍繞文本組織學生探究,這一直成為語文教學方式轉變的難點,經過一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我以情境創設為突破口,找到了一條學生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徑。現以蘇教版第七冊《普羅米修斯盜火》為例,來談談促進學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一、帶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激發學習動機。
學習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既蘊藏著學習的主動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可變心理。只有維持兒童的這種學習的主動性,才能使學生對文本的探究深入下去,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求知,形成積極的探究心理。這種探究心理的形成,對具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兒童來講,本身就是一種滿足,一種樂趣。所以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要設法將學生帶入情境,這就保證兒童在接觸新課時,帶著熱烈的情緒,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究中去。
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之前,為了激發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伊始我給學生描述了這樣一個情境:在遠古時代,每到夜晚地球上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既不能做飯,也不能取火。只能以動物來充饑,只能以樹葉來遮擋風雨。(電腦展示古代人的生活場景),許多人被子餓死,許多人被凍死。望著這樣的悲慘的景象,大家紛紛出謀劃策。是誰為人類取來第一粒火種呢?
課前的這一富有兒童色彩的童話情境敘述,猶如一塊磁鐵緊緊吸引了學生的心,學生們紛紛被調動起來,萌發了探究的激情,從而激烈地想知道人類第一粒火種的由來,為下面探究文本內容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優化情境:在體驗的樂趣中探究文本意境。
學習動機激發起來后,兒童會興致勃勃地學習文本。文本是語言符號的堆積,如果單純的依靠學生自己是無法體會出文本中的意境的。教師要根據文本提供的豐富形象的語言描繪,將它創設成為一種具體可感的情境,并對一些情境優化、篩選出最適合學生生活體驗的情境,并將他們引入情境,讓他們在體驗中感到樂趣,從而保持思維的敏捷,使他們對文本的探究能不斷進行。
《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探究的主題是普羅米修斯是怎樣盜取火種?為什么要盜取火種?雖然文本中有許多適合學生體驗的文本情境,如角某某境、多媒體情境等都能將學生帶入到文本所描述的畫面當中,但是這些情境都不能抓住文本的主旨,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獲得探究成功的喜悅。所以在教學這課時我運用多種手段,將它組合成一個整體情境,并將學生引入情境中自主進行體驗、探究。
我根據文本內容,整合成一個立體的、多角度的多媒體課件。課件中包括阿波羅駕著太陽車從天空中以駛過的畫面,也包括那兇惡的鷲鷹啄食普羅米修斯肝臟動態場面以及當時的場景圖,但是就是缺少主人公普羅米修斯和大英雄赫剌克勒斯。在教學時,我用制作好的服飾讓學生穿上,分別扮演普羅米修斯和大英雄赫剌克勒斯,讓他們在情境中體驗普羅米修斯的堅強無畏與大英雄赫剌克勒斯的強烈的正義感。為了使電腦媒體與人物表演融合恰到好處,我讓他們自己分別設計人物的語言,以便表演時增強效果。下面觀看表演的同學,充當當時的古人,讓他們想一想,普羅米修斯被宙斯抓走后,以及看著普羅米修斯被鷲鷹啄食肝臟時自己的表情。這樣表演者、被表演者與多媒體融為一體,增強了情境的感染力,為學生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堅強無畏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獲得親身體驗,給他們留下了寬闊的想象余地,使他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到文本描寫的廣遠意境之中……另一方面,由于情感的作用,他們的抽象思維也由難變易,對文本的理解,不僅有具體可感的形象,有自身情感的體驗,而且由表及里對文本內在內容也有了很深的體會。
三、憑借情境:在創造的樂趣中促進思維發散。
學生們通過情境有情有意地感知文本,但語文教學絕不能以此為終點,還要在此過程上,竭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促進他們的思維興奮點的提升。教師要從文本出發或改變體裁,或轉換角度,或引導質疑,或抒發情感,渲染鼓勵創造的氛圍,在此情此境中,兒童的創造性才易于突發表現出來。
學生在獲得情境體驗后思維被激活了,對文本內容的探究一發不可收拾。現將教學中的一個片斷記錄如下:
生:“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要去盜火,他怎么不向宙斯要火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我想大家剛才在情境體驗中就想問這個問題,是不是?
生:(齊說)是的。
師:哪位同學已經思考出答案了。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里,同學們只要細心再讀一讀課文,就能找到。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讀一讀。
生:(開始認真讀課文,一會兒,不少學生抬起頭)
師:誰知道了,先來回答。
生:我認為宙斯是不會把火種給普羅米修斯的,宙斯那樣兇殘,說明他缺乏同情心。這從他懲罰普羅米修斯可以看出來。
師:說得有道理。
生:如果宙斯把火種給普羅米修斯,他看到人間煙火裊裊,怎么會立刻追查盜火者呢?他那樣生氣,肯定不會把火種給人間的'。
生:其實,課文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了,要是宙斯肯給的話,人類就不會在無邊的黑暗中度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夜晚了。
生:課文第二自然段也告訴我們要火種宙斯是不會給的。
師:(驚喜的)真的嗎?具體說說看。
生:這一段說普羅米修斯“決心”為人們盜取天火,“決心”就說明有困難要克服,如果要給的話,就不用“決心”了。
師:太好了。同學們,你們從課文的情境體驗中感受這么多的東西,你們真會學習。
……
學生剛從情境中走出,便提出了很有創造性的問題,而且,他們對問題的回答也是那么富有創造性,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創造。這是教師憑借文本情境,恰當的引導所產生的結果。
巧設情境,給學生的探究活動帶來了生氣,帶來了歡樂,改變了探究就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新問題”的單一形式,針對了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以“文”為手段,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智慧的源泉,促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終于獲得探究的樂趣、創造的樂趣。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3
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收集資料,讓學生在有限的文本中學到盡可能多的東西。以學生學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一些體驗性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寫自己最愛吃的風味小吃,寫自己家鄉的特色小吃,也可以通過網絡環境體驗各地風土人情、宇宙萬象,通過圖片欣賞,體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不管怎樣,在設計教學時不忘讓學生“體驗”。
優點:
1、教學過程設計清晰,抓住教材重點及單元難點。
2、注重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3、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機智,隨機應變。
4、能恰到好處地設計與文本有關的知識拓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改進之處:
朗讀訓練不夠深入。
學生在欣賞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時,光靠填空練習來記憶積累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反復誦讀,細細揣摩,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4
面對著期中語文試卷,幾多感慨,幾多欣慰,幾多憂愁,幾多辛酸。原因是小學四年級是一個過渡的年級,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轉變,教學目標有了新的變化。這微妙的變化,學生也起了變化,兩極分化明顯,為了不讓每個學生掉隊,在教學的多個方面我進行了探索,下面談一談我的做法:
一、鉆研教材、了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后,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學段教材注意培養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能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了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情況不斷調整。
二、面對學生差異
對于優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對于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講哪兒。對他們來說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而對于學困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這樣讓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這些之外,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講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著急,在給學生講課時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才會愿意學這門學科。在教學中,我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試著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等,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于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三、結合多元智能更好理解文本。
1、語文的課堂上,把肢體運作學習活動和語文學科聯系起來,讓學生搭一搭、動一動、演一演、說一說,將使學生覺得學習語文也是容易的事。在語文教學中,三年級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較困難,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進行講解,化難為易。另一方面大膽的運用肢體語言,形象而又夸張的進行表演,從而讓學生既覺得活潑,又變得生動。學生不僅興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學完一篇課文,讓學生以課本劇的形式在課堂上表演,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記憶,從中也加強了肢體運作智能、交際智能和語言智能。
2、愛因斯坦認為 “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的`發現和提出,經常意味著一個新領域的開辟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可以提些問題,如: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懂得了什么?你會怎么做?讓學生聯系自身回答問題,提高內省智能,同時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內省智能、交際智能得到了培養。
3、新課程 “以人為本”,閱讀教學“以讀為本”。“以人為本”,這是新課程教育思想的體現。
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我在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熟悉課程標準后,再換個角度想,假如我是學生,我喜歡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學習新內容。想出幾個方案,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教法。把寶貴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廣闊天地里,享受陽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目標。
四、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
我在教學中,我盡量把學習的進程還給學生,把說話的舞臺讓給學生。我們常說要“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比如,教學《平分生命》一課時,我是這樣教學的:課題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自學生字新詞,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語文的敏銳性。在整個教學進程中,我始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抓住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質疑、圈畫、思考、討論、交流……加上足夠的時間保證,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自由、廣闊的空間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
總之,新教材充滿著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在教法上多創新。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5
這篇課文可真長,內容可真多,這是我對這篇課文的最初印象,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篇比較棘手的課文,上下來的感覺不是很好,學生學習氣氛很是沉悶,他們居然對它不感興趣!
第一課時,幾乎把所有的時間放在了字詞的教學上,全文生詞、二類詞以及四字詞組多達六十多個,整篇課文幾乎由四字詞組構成的。這么多的詞語,顯然是學習課文的最大障礙!好不容易學完了這些詞語,發現學生還是不能夠很好地讀通課文內容,因此,對課文中一些難讀的句子又進行了梳理,經過訓練以后,基本上讀通了課文。發現就要下課了,但學生對整篇課文的脈絡層次還是不夠清晰,整體感知還需要訓練!這倒并不難,緊緊抓住課文第3節這一句過渡句,以前也曾經進行過關于過渡句的.訓練,因此很快的課文層次也就迎刃而解一清二楚了!
第一課時上得比較吃力,第二課時也并不輕松!主要原因還是課文內容太多,無法很好地提綱挈領,化繁為簡。應該說如何體會感受兵馬俑“規模宏大”的特點還是比較順手,僅僅舉“坑內有兵馬俑近7000個”這一句為例:我問學生,我們學校有學生多少人?然后,我又問,假如現在我們學校近20xx個學生全部是兵馬俑,全部坐到室外去,那么,一個學校這么多學生夠嗎?再放一個學校的學生夠嗎?學生笑了,又一次搖了搖頭。我又問,那么放3個學校的學生夠嗎?學生都笑了起來,他們說還不夠呀,得再放。在說說笑笑中,學生形象地感受到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這一特點!因此,這一段學得還可以,學生也比較感興趣!
但,接下來,如何感悟“個性鮮明”呢?問題就來了!首先,課文介紹了“類型眾多”的兵馬俑,內容這么多,又都是緊密聯系無法分割的,因此很難確定教學重點,無法采用省時省力的“由扶到放”重點講一節其他段落自學的教學方法!個性鮮明在哪里?段落之間每種傭需要對照起來講解,就遇到了矛盾,要么每個段落蜻蜓點水一帶而過,要么所有段落仔仔細細串講一遍!這個問題我沒有處理好,最后,我只好抓住“一看就知道”、“好象”、“隨時準備”等詞語讓學生感悟兵馬俑“鮮活”的個性,從而理解什么是“惟妙惟肖”,最后再回到“絕無僅有”這一中心上!
印象中課文最后第二小節有一個小小的生成性的亮點,課文介紹了兵馬俑“神態各異”的特點時舉了四種例子,我請學生以組為單位逐一朗讀,但學生朗讀時每組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平平淡淡,沒有“各異”“鮮明”的感覺。于是,我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每一小句兵馬俑的不同特點,讀出不同的感受,如“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我問學生:“你們準備好了嗎?”學生回答得很輕,我又一次大聲問他們:“你們準備好了嗎?”這時顯然有大多數學生領悟了,他們大聲地回應我:“準備好了!”但語氣上還不夠堅決,于是我緊接著又一次問他們:“你們準備好了嗎?”這時,他們的情緒開始高昂起來,精神振奮起來了!于是,在這樣的情境創設下,他們這一句讀得很精彩,讀出了士兵們發誓保衛祖國的豪情壯志。課文在這里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高潮!總算給了我一點點小小的安慰!
可是,總體來說,今天的課,覺得上得太吃力了,真有點力不從心啊!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學反思11-01
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07-14
四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3-30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1-16
語文貓教學反思08-26
語文草原教學反思08-20
語文《窮人》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10-14
語文白楊教學反思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