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
要否定“課本為中心”不應把教科書適為唯一的課程資源,但教科書仍然是教學的重要憑借。要用好教科書,落實教材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要適當引進相關課程資源,重視學科間的聯系,做得好,會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促進語文學習。更要用好教科書,憑借教材培養各項語文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要警惕出現課文還沒怎么研讀就把教材甩在一邊,過早、過多地補充其他內容(包括濫用多媒體)或花樣翻新地過多安排與語文學習關系不大的活動的做法。用好教科書,可以落實課程標準的基本目標,做到“下要保底”,可謂雪中送炭,這一步首先要做到;美國流行一句話,讓老師回到黑板上來。在這個基礎上,適當的引進必要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多學一些,學得更好一點。做到“上不封頂”,可謂錦上添花。加上我們的國情決定了,一些地區和學校不同程度缺乏引進課程資源的條件,因此,第一位的,是鼓勵老師們用好教科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課改呼喚返樸歸真的教學。
要否定“課堂為中心”,反對把師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室里,語文教學要由封閉走向開放,但課堂教學仍然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形式,要大力改進課堂教學。首先,我們要大力研究課改形勢下的語文教學,要在課室里上出開放的語文課,要做到實而活,省時高效。我們還要探索在自然、在社會、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新路子。特別是加強課外自主識字的引導,課外閱讀以及課外練筆的.指導,逐步實現課程教學、課外活動、綜合性學習的結合,學校、家庭、社會語文教育的結合,形成語文教育的合力,提高母語教學的水平。
課內與課外的關系: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我們要腳踏實地的不懈地探索語文教學的規律。成功的經驗,*學習,*借鑒,更*自己苦苦求索。語文教學是科學。進行科學探索最需要的是辯證的思想和實事求是的態度。科學對急功近利、企盼迅速覓得一劑教學改革良方的功利主義,對追求方法、形式花樣翻新而不講實效的形式主義,永遠說“不”!在這一艱苦的求索中,歷界做課教師,應當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2
通過翻閱新教材,整體感知,我感覺它在教材的編排上有這四大"重":
1、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2、練習形式多樣,重學生知識的積累。
3、重思想教育的滲透。
4、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為了使新教材真正發揮作用,我對具體實施新教材有了初步的構想:
一、以寫字教學為切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語新課標》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而新教材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教材的開始,不再急于講授課文。而是打破了常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學期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跟寫字歌進行對照。老師隨時進行督促和指導。一周下來,學生寫字時已是個個端坐。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后的描紅練習,不可忽視,每天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必須耐心細致、精心地指導,并嚴格反復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語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獲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說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說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說"和"演"的訓練。
四、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x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x能力去培養,才干只有x才干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里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系。
總之,新教材充滿著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如何去創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體現新教材的真正價值。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3
一、習作教學的積重難返。
習作,是學生表達的一種表現形式。既然是學生自己的表達,那應該不是一件難事,可學生卻偏偏怕了這習作。究其原因,教師心目中一切為了分數的“作文應試思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這樣的思想覆蓋之下,小語習作教學的課堂逐步變得模式化:即用一種固有的模式套取作文,以達到作文分數的提升。一切似乎都是自然的,可誰也沒有想過:這種模式的套取,也直接導致了學生習作的“假大空”現象。一切都不是基于學生自由表達,不是學生內心真實語言的表述,學生需要在習作中編出瞎話,而且要編出水準——這對學生來說,難道不難嗎?
如此,我們的習作教學也變得越來越簡單、簡化:作文不用講了——因為有固定的模式;作文不用評了——因為用模式去套就行了,不符合模式就重寫算了;作文不用交流了——因為都不是真的。于是,我們在習作教學中只需要一句話就能搞定了:我們今天寫……這就是我們的作文教學,這就是我們的作文教學課堂。這樣的課堂誰不生厭?教師不厭?學生不厭?
二、管建剛的作文教學革命系統。
學生作文既然基于表達,也就離不開“素材、興趣、方法”這關鍵的`三項。管建剛老師的作文教學之所以能形成系統,關鍵就是他解決了這三個難題:
1、興趣——作文教學革命的“動力系統”:
管建剛帶班第一年,就設計了作文的“評獎活動”:他創建了《班級周報》,學生在“班級作文周報”上發一篇文章,給1張“刊用紀念卡”。集得3張“刊用紀念卡”,授予“作文新苗”稱號,再集5張“卡”,升級為“作文小能手”,再集7張“卡”,升級為“班級小作家”,“班級小作家”能出“小作家專欄”,獲評本年度最高獎———“班級諾貝爾文學獎”。
帶班第二年,他搞“積分活動”:學生發表的文章,以字數來獲得相應的積分(這一點,類似于我們在小組合作中驗證成功的“積分活動”。在此不再贅述。)
帶班第三年,他搞“稿費活動”。管建剛鼓勵學生發表文章——學生不僅給《班級周報》投稿,還給多個媒體、報紙、刊物投稿。發表一篇,獲得“50元稿費”。而稿費也只有一個用途——到管老師那里購書。如此,鄉村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勞動來獲得報酬,并購買到自己喜愛的讀物,這已經不僅僅是對習作教學的促進了——學生已經開始喜歡上“語文”這個更大的學習領域。
接下來,他搞“消費活動”:到市里任教之后,學生對“購書”沒什么興趣。于是他提高了“稿費”發放標準:A版1000字/120元,B版1000字/100元,C版1000字/80元。掙的“稿費”,可以選擇以下途徑“消費”:300元“稿費”,購買一次“免做語文回家作業”。600元“稿費”,購買一次“單元檢測”。800元“稿費”,購買一次“編輯權”,替老師選稿,體驗編輯的權威感。1000元“稿費”,“購買”一本老師的親筆簽名書。
2、方法——作文教學革命的“操作系統”:
作文有沒有方法、技巧?答案當然是有,但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文字技巧”(如何開頭、結尾;如何運用描寫……)。
(1)管建剛的作文教學革命倡導的是“文心技巧”——其中包括“發表意識”、“讀者意識”、“真話意識”、“作品意識”,以及“心靈敏感力”、“現象思辨力”。“文心技巧”,改正了學生對習作的“作業意識”,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習作是一種表達,一種自由、淋漓盡致地表達”。
(2)教師指導:自由表達,不等于教師的完全放手,習作同樣需要指導。在“作前指導”、“作后指導”之間,管老師選擇了“作后指導”——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認真研讀、批改;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指正;學生自己的評價與完善,成為了管建剛作文講評課的主要內容。
3、素材——作文教學革命的助力系統:
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所以我們需要“引領”孩子“留心觀察”,而不是“提醒”。“留心觀察”,重點不在“觀察”,而在“留心”。如何留心?留心什么?留心之后怎樣?這需要教師的指導和親身引領。為此,管老師推出了學生的“周評活動”,何捷老師推出了“百字作文”——這種對生活的留心,遠比我們的口頭教導效果要好很多!
作文的素材來源于閱讀。這一點無可厚非——閱讀與習作之間,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在閱讀中積累,遠不如在閱讀中的文字浸潤。王俊艷老師的“讀書活動”給我們以啟示,這也應成為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作文的素材來源于課堂學習。小語課堂教學,我們所能呈現的不僅僅是文本理解,還有語言的積累,以及言語的習得與運用。習作是一步步的積累,是一次次的積淀與提升,這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當我們一步步去嘗試解決學生的“興趣、素材與方法”之時,也就是學生的習作水平,我們的作文教學提高之際!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4
本文主要內容是寫貝利小時候家里很窮,居住在貧民窟里,他買不起足球,就踢塑料盒、汽水瓶、椰子殼,沒有地方踢就在院子里、巷口、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教練送給他一個足球后踢得更賣勁了。當圣誕節時,沒有錢買禮物送給教練的他為教練祈禱,還為教練的圣誕樹挖了一個坑,他的真誠感動了教練,教練就收他為隊員。三年后,終于奪得了金杯。
我在教學時是這樣設計的,先通過對球王貝利的認識,初步了解人物,并激發探索貝利能成為球王的原因的興趣。通過自學、同桌合作解決字詞的讀和理解的困難,培養他們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再通過讀課文,能把書讀薄了,讀成幾個詞,來說明貝利能成為球王的真正原因。直奔中心,抓出關鍵詞:喜歡、勤奮、真誠。然后圍繞這幾個關鍵詞來展開教學。通過找句子來說明,從哪些句子里看出貝利很喜歡踢足球,踢得很勤奮,很真誠?然后抓住學生找出來的重點句,逐一體會、理解、感悟,并指導好朗讀。在學完課文內容后,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在課外書中和自己身邊像貝利一樣的經歷的事例,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依靠勤奮能獲得成就的不僅僅是那些偉人,自己也可以做到。最后讓學生寫寫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寫在愛心書簽上,希望這句話能成為他們的座右銘。
在這堂課中我覺得自己上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是在指導感情朗讀上。我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個人讀、小組讀、男女生讀、師生合作讀、齊讀等,盡可能地給學生讀的機會,并在朗讀前做好鋪墊,在朗讀后給予鼓勵,因此,學生朗讀時一次比一次好,激情一次比一次高。但是因為我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夠強,生怕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脫離重點,因此還不夠放,不感讓學生自由地說,限制太多,有牽著學生走的感覺。再者是對學生的回答沒能進行很好的提升,因為學生的.回答是很具體的,很口語化的,老師應該及時將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并能用精練的詞加以概括,這樣使學生在老師的教學語言中能積累詞匯。教學是一門很精深的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會不斷追求更好。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5
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制作了精美的幻燈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制作課件時我考慮到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如果讓學生圍繞著一個問題“你最想在哪里攝影留念?”來學習的話,課件的出示就不好掌握,經過再三考慮,我最終決定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來學習。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方法雖然使得教學流程清晰,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應引導學生多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云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點播這美麗畫卷的創造者,使學生感受到勞動人們的偉大,受到情感教育。
本節課是一節漢語拼音的總復習課的第一課時,對于拼音的復習我共安排了兩個課時。在剛學完課文的前提下,對于拼音我估計很多學生都已經是又陌生又熟悉,這時學生最易厭煩、隨意,上拼音復習課很擔心他們懂了的沒興趣,根本不聽,怕不懂的復習課上得快,還是跟不上。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復習的興趣,讓拼音情趣盎然地走進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我把整節復習課的內容用學生喜愛的方式──游戲故事串編在一起,讓他們喜愛的動畫主角喜羊羊們進入教學內容,以動畫人物的角色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拼音王國由此展開,學生果然興趣大增,小眼睛發亮。
這節課我的主要復習內容為三方面。
第一:聲母;
第二:韻母;
第三:整體認讀音節。
整節課我完成了我預定的教學目標,雖然有些細節沒有做到位。其中有些細節也是臨時做了改動,如:本來在拼讀復韻母的音節的時候是全班一起拼讀,但是考慮到現實的情況很多學生的注意力被課件吸引住,所以我臨時換成小組比賽的形式,讀對了并獎勵卡片的方式,很快的轉移了他們得注意力,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
拼音是識字的入門券,沒有拼音識字將會變得困難,今天的復習課,我都是以基礎的為主,中間加入形近字母的比較,和音節的拼讀。這些都是拼音的基礎。
以基礎為基礎,再往上就會事半功倍。
另外,我覺得今天另外一個讓我覺得獲感動的是,自己的課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覺得這是一種欣慰。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自己也感受到了許多的不足之處。首先,時間分配不合理,對于較為簡單的聲母,我用的時間較多,而且很多都是反反復復在做,做的都是無意義的。比如說連續讀了很多遍的聲母表。
其次,對于韻母的教學還存在著教學問題,比如說音節是由聲母、韻母、聲調組成的。而自己是將音節理解成聲母、介母、韻母組成,導致學生對于音節的組成有了錯誤的認識。另外一點就是對于yan的教學。
最后,對于自己的課堂掌控和提問的語言還需學習和仔細斟琢。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6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設法讓學生在識字的基礎上,運用想象、比較等方式讀好課文,并在讀中感悟、理解、體會陽光的美好和寶貴。課下,我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覺得以下幾點做的還是挺好的。
一、重視朗讀教學。
識字和朗讀一直是低段教學的重點,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不忘適時地指導學生朗讀。
1.教師及時、正確的評價語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朗讀。一個學生用平淡的語氣讀完了“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教師及時地做出了評價:“你讀得很正確,可惜陽光只照到了一兩個地方,而不是灑遍嘍!誰的朗讀能使我們感受到更多的陽光呢?”孩子們立刻領悟了,第二位學生的朗讀明顯有進步,第三位學生就讀得更棒了。此時再加上教師激勵性的評價:謝謝你,你的朗讀使老師覺得陽光仿佛也照到了我的身上,讓我覺得暖暖的。學生們齊讀時便有滋有味了。
2.轉換角色,讓學生入情入境,有助于朗讀指導。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一棵禾苗、小樹,正享受著陽光的溫暖,此刻,你會覺得自己——,你會怎樣來感謝陽光呢?在朗讀時,我并不稱呼學生的名字,而是說:“這棵禾苗,請把你的快樂告訴大家吧!小樹們,請用你的朗讀來感謝陽光吧。”這樣的設計,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學生朗讀時也更有感情了。
二、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這兩句話是本課教學的難點。課堂上,我讓學生觀看了錦緞的圖片,可由于圖片不夠清晰,學生看了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幸好當天有學生穿的`衣服含有錦緞的成分,于是立刻讓學生觀看實物,學生這才恍然大悟。由此便想到奶奶家的被面也是錦緞做成的,錦緞滑滑的,亮亮的,很美。此時再讓學生欣賞陽光下波光粼粼的小河,學生便能輕易地理解這兩者的相似之處了。在備課時一直覺得“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這句話是很難讓學生理解的,可教學時學生的回答卻是出乎意料的順利。“陽光可以使禾苗長大,使小樹變高,使花兒更美,可金子不會。”“金子是可以用錢買到的,陽光是不管用多少錢都買不到的。”“沒有金子我們照樣能活,可沒有陽光我們人類就無法生存。”......聽著學生的回答,我的內心是喜悅的。我想,學生能深刻地理解這句話,是因為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已深深地體會到了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7
(一)責任感是教師反思的原動力
師德是教師職業素養的第一要素,而責任感又是師德的集中體現。如果從應付工作的角度來說,反思是可有可無的,事實上也的確有的教師十年、二十年教學工作仍是老一套。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不會滿足于應付工作,甚至不滿足于昨天的成績,而是不斷探求更合理的教學設計、不斷追求更好的'教學效果。每一堂課都有值得反思的經驗與教訓,下一堂課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教學反思是一個辛苦甚至痛苦的過程,來自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責任感是完成這一過程的原動力。
(二)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途徑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要不斷學習,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田慧生先生認為:“總體來看,在這樣一個忙碌、緊張的功利背景下,現在學校、課堂中正呈現出有知識卻少智慧、有理論卻少思想這樣一種局面,人的整體智慧水平在表面繁榮下正出現下降。”對于一位教師來說,從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仍然只不過是教材、教參的傳聲筒,是非常可悲的。不斷深入的新課程改革,正在逐漸拋棄經驗型教師,聲聲呼喚智慧型教師。反思正是教師思考、學習、提升的重要方式。
今天的教師既要低頭教學,又要回頭反思,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不斷反復中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業務水平、專業思想,真正成為智慧型的教師。
(三)反思應成為教師常規的教學環節
小學語文教學的反思活動其實可以時時處處進行,它應該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習慣動作”,一位智慧的小學語文教師會把生活、工作、學習中接觸的各種信息與小學語文教學聯系起來,這種反思就是積極的、常態的反思。我們反對把教學反思搞成期中、期末總結匯報形式的東西。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本身具有復雜性、綜合性、多樣性、靈活性、特意性、開放性、生成性等特點。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一個個40分鐘的課堂、一個個單元的教學系列,要想達到完美的效果,是非常難的。正因為這難度,才使得教學活動本身充滿了魅力和挑戰性。結合智慧的反思,教師的每一節新課都會比上一節課安排得更合理。這樣日積月累,教師的成長和進步才會更快。當然,最終受益的還是學生。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8
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號稱“天下四絕”。《黃山奇石》一文主要講了黃山四絕中的一絕——怪石。課題“奇”,就已向學生交代清本文所講內容,使我們知道課文要寫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與眾不同。教材將文本安排在第一組課文中,而這組課文雖以秋天為線索,但又不局限于秋景。教學時引導學生在感受秋天的美好,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的同時,還要通過文本使學生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之情。
一、教學設計為導游帶領游客欣賞美景這樣一種形式。
從圖入手,先讓學生從直觀感受“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的趣味橫生;再由圖及文,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展開想象,這是我教學本課的主旨,以游覽形式開始,以學生運用文本知識講解結束,有始有終。
二、都通句子,美讀全文。
對于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能將課文中的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但要做到有感情誦讀是比較困難的,尤其對于像《黃山奇石》這樣有趣的怪石,作者又將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描繪的活靈活現、呼之欲出的美文寫的又是如此有趣,能讀出感情就困難了。因此,我把美讀課文與展開想象銜接在一起,讓孩子們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圖—文—想—畫—說,結合起來體會文中描繪的各種石頭的形狀,小中見大,從而感受整個黃山的神秘,產生喜愛之情。在此基礎上師—生、生—生互動讀、評;小組讀、競賽讀、展示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將學生讀文的情感引向高潮,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誦讀。至此,第六自然段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石頭的樣子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形狀了。
三、放飛想象,嘗試涂鴉。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學到這時水到渠成,我順勢引導學生在紙上畫一畫,說一說。孩子們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他們腦海中的'天狗,獅子、仙女也像作者寫的奇石一樣,太奇了!讓你不得不嘆服孩子們大膽、無拘無束的想象力了!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畫中的狗、獅子、仙女??均沒有脫離現實生活,還沒能很好地領悟到石的形奇。
四、挖掘教材,填補空白。
我抓住第六自然段中的省略號挖掘文本空白進行拓展,跳出課文教課文,因孩子們已深深地被黃山的奇石吸引住了,給其它石頭起的名真可謂豐富多彩:海底撈月、石海泛舟、老鷹抓小雞、凝神靜思、盼??到這里,我覺得已將孩子們的想象力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使孩子們更驚嘆于大自然的偉大、鬼斧神工了!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9
一、試卷評價
本次試卷能依綱據本,題型靈活多樣,與平時做過的練習差不多,其中連線題占33%,考核內容以基礎知識為主,要求學生基本功十分扎實,同時滲透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以及課外識字情況,是一份好試卷。
二、試卷題型分析
第一道題,我會連下去寫,由于平時我們常常說按順序寫,比較少說連下去寫,所以有些學生看不懂題意。認為只將四線格中的“m、g”各寫幾遍。
第二道連線題,考得比較全面,有考拼音與識字、有反義問、有量詞。最后一小題有的同學忘了將腳印與名稱相連。
第三題,對于一些差生來說,“第、共”二個字不認識,所以完成起來有一定困難。
第四題,考察學生看拼音寫字,學生完成得很好。
第五題,我會組詞“可、河”由于是二類字,很多學生會說但不會寫,所以錯得比較多。
第六題,將表示動作的詞涂上顏色,“讀書、吃飯”二個詞很多同學不知道是動詞,這道題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
第七題,學生完成得比較好。
第八題,照樣子寫一寫,出題時用“田”字格出現,特別是第二步,很多學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若干脆用線的形式讓學生填,孩子們更能理解。
第九題,我會根據課文內容邊線,由于學生識字不過關,語感不強,所以錯得比較多。
第十題,我會看圖寫話,孩子們格式及標點使用不規范有待加強。
三、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由于我校學生大多是農村孩子,僅寄午生就占一半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很多家長文化程度低,根本不懂如何督促孩子學習,更談不上輔導。加上學前班教育比一般孩子少二年,早期智力沒有得到開發,起點比較低,所以很多孩子在學習上感到困難,從考查中反映出以下幾個方面:
1、審題能力有待提高。
2、識字不過關,字意不理解。
3、寫字習慣有加強。
4、學生的語感有待培養。
四、教學反思
今后教學中,應在40分鐘的課堂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重視基礎。對識字這一難點在程度上解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后進生以鼓勵為主,讓他們樂學、愛學、好學,充分利用班級中的優等生的幫帶作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應有所區別,培養學生自己審題的能力,學會變通,舉一反三。考試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檢測方式,但不能做為評定學生途徑。我們的教學是要讓學生不僅學習語文,更要會用語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將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
小學語文考試教學反思8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一轉眼之間就從我們指縫間溜走,抓也抓不住,一下子期中考試就過去了,接下來就是緊張的成績揭曉日,拿到試卷的那一刻,說不清什么心情的我只能呆呆的看著占滿試卷的叉叉。
檢查完試卷后,我發現積累和運用是我最不應該出錯的地方,這兩個部分本來是我最應該拿到分數的部分,但是沒想到粗心大意的我竟然把分數生生弄丟了。看著那幾道簡單的題目都是課本上的題目,如果平時的時候我把課本背熟了,這里完全就不會丟分,這樣的認知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起自己的智商來,這么簡單還會做錯,更何況具有思想深度的題了。
再者,閱讀題是我丟分最多的地方。改卷老師把我的每小題都扣掉個1、2分。本來少少的1、2分卻越積越多,把我的分數在無意間蒸發掉了。我恨自己為什么那么不小心,為什么不再認真一點;恨改卷老師太小氣了,為什么每題都從我這兒搶走一點分兒呢!
作文是我最生氣的地方。明明在我的面前就有一個很好的題材讓我寫,可是我卻偏偏要報道孤山老林去寫個破東西。唉,可憐的我腦袋怎么就那么不開竅?
媽媽知道我的成績以后,把我罵了個狗血淋頭,害我無地自容,巴不得挖個地洞鉆進去。她怕我不長記性,結合我平日的學習情況,送給了我句詩:平日不努力,考試徒傷悲。
經過了這次考試,我一定會謹遵老師和老媽的教誨,好好學習。下次我將看著試卷上那鮮亮的大紅勾勾感到興奮、哈哈大笑。把老媽送我的那句詩改為:平日肯努力,考試突開竅。
小學語文考試教學反思9
期末考試終于結束了,這也意味著一學期的緊張而有序的教學也順利落下了帷幕,而期末考試正是對這一學期的教學成果進行了驗收。
縱觀我校一到六年級的語文考試成績,發現本次期末考試,除了五年級,其他五個年級的考試成績都不太好。一年級平均分80.3分,二年級平均分79分,三年級平均分76.4分,四年級平均分78.1分,五年級平均分83分,六年級平均分69.6分。達到各個年級段的良好以上的班級屈指可數,由此也可以發現,我校的語文教學成績與數學教學成績相比起來較差,與其他四所學校的語文教學成績也有很大的差距,這也給我們全體的語文教師敲響了警鐘:要尋根溯源,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解決問題,提高語文的教學成績。
查看一至六年級的試卷及卷面分析,發現這六個年級的試卷普遍注重對于基礎知識及積累的考察,試卷內容涵蓋豐富,字詞句段篇都有涉獵。對于積累部分的考察,減少了以往的`死記硬背,更多的是以拓展運用的形式出現,切合現今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注重實用性。
此外,從六位任課教師的卷面分析來看,發現不注重字形的正確書寫以及不認真審題、盲目答題的現象在六個年級中普遍存在,學生做完題后不注重檢查,背誦積累的內容識記清楚,但書寫時錯別字較多。
這也提醒了所有的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時時注意提醒學生認真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注意字形,切忌寫四不像的字,避免寫字時的隨意性,這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時也要注意。此外,對于要求識記的內容,不能僅僅只限于讓學生背會,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利用默寫本,注重對識記內容書寫的考察,使學生由理解到識記到正確書寫,三個步驟,缺一不可。
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在卷面分析中提到,學生在習作時審題不清,抓不住習作主題,導致跑題丟分。針對此種情況,建議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引導學生對各種文體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抓住共同點與不同點,及時歸納方法,盡量避免丟分。
總之,此次語文的期末考試,整體上不太樂觀,要求我們全體語文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再接再厲,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成績。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0
周三,我和學生學習了《燕子專列》。在上周結束的第一單元的《燕子》教學后,學生對小燕子的可愛機靈已經非常熟悉。此時正值春天,小燕子又是春天的使者,是為春天增添生機和活力的小精靈。可是在這篇課文中,燕子卻坐上了專列,怎么回事呢?課堂開始,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迫不及待的'去到課文中去找原因,學習的興趣盎然。
讀完課文后,學生交流起來熱火朝天。我引導學生用幾個詞來概括燕子遇到的困難。學生很自然的找到了“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饑寒交迫、瀕臨死亡”學生你說我聽,不同意見來補充。接著,我引導學生想象:假如情況繼續進行,會發生怎樣的后果?學生體會到成千上萬的燕子很可能就全都死在瑞士,瑞士境內將到處是燕子的尸體,這種情況讓人慘不忍睹,痛徹心扉……在學生小小的童心里是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的。我接著補充,瑞士政府和人民是怎樣做的?學生找到瑞士政府的行動,找到瑞士人民的行動,感受瑞士人民對燕子的救護是多么的及時,徹底,這是一種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典型例子。
在引導學生感受瑞士人民對燕子的救護時,我抓了關鍵詞語如“紛紛”“到處”“踏著”、“冒著”、“頂著“這幾個詞語,引導學生想像都有哪些人走出家門,學生交流“有老人,孩子,媽媽,青年教師工人律師……”各行各行,男女老少,這只龐大的救護隊,是前所未有的團隊,他們不怕嚴寒,不嚴困難,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拯救燕子。這種人類愛鳥的舉動深深地打動著孩子。這時我的教學目標就順利達成了。
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出生入死,死去活來,是我作為語文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我深深地感到自豪和驕傲,我愿意和孩子們享受在文字中穿梭,積累的快樂,也愿意看到孩子們在語文課堂上積極交流,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文字中縱橫馳騁。
我愿意,我幸福,我快樂!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
一、從課內存疑入手,進行拓展性學習。
《新課程標準》積極推進教學的開放,強調“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開展拓展性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現代的語文教學更是呼喚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社會,走向人心,走向開放。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創造條件,拓展語文教學的時空,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的開放環境,大膽地拓展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由單一走向豐富,增加知識容量,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延伸;努力使教學方式由封閉走向開放,開闊學生的視野;努力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而有創。在《打碗碗花》一課的教學中我嘗試著從課內存疑入手,進行拓展性學習。在基本學完了《打碗碗花》一文,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給“打碗碗花”起這個名?然后讓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有的說:“可能是人們為了讓花兒開得好,開得盛,不希望人們去采它,有意想出這個名字。有的認為可能是因為它的樣子像碗,人們想出這個名稱。還有的認為可能這花有毒,人們伯小孩中毒,所以取這個名字嚇孩子……我先肯定了學生的.想象力,說“大家的想象很豐富,打碗碗花到底是怎么一朵花呢?老師把這個疑問留給大家,等你查到后,讓我們給它寫個聲明——證明它“不打碗”。從這教學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課堂中果斷地存疑,引導學生去思考,最后,將問題帶到課外,這里包含著一個重要的教育思想:教師的責任不僅是傳授一點書本知識,而且還要進行拓展性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和思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一種不斷探求和深化知識的愿望。
二、閱讀教學和說話、寫話、作文教學相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質疑、回答、討論,乃至朗讀、復述、寫句子、仿寫等,都是在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閱讀與說話、寫話的關系非常密切,在《打碗碗花》一課的教學中,我也嘗試著把閱讀教學和說話、寫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多次地讓學生進行交流、匯報,在學習了第8自然段后請學生用(如釋重負、安然無恙)等詞聯系課文的內容寫句子。學生在經過自己準備和同學合作后,寫出了好多句子,如:
(1)“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小小的心(如釋重負)。
(2)我的好奇心讓我違背了外婆的警告。打碗碗花不打碗讓我如釋重負。
(3)打碗碗花安然無恙,消除了我的疑慮,我要自信不疑地向人們大聲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在學完了課文之后,又請同學在查資料的基礎上幫打碗碗花寫一份聲明,以達到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相結合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
時光如梭,轉眼一學期又結束了。一年級的孩子們,知識在增長的同時,能力也提高了許多。一張小小的試卷不僅展示著孩子們的收獲,也承載著老師和家長的期盼。本學期一年級語文期末試卷,總體而言,知識覆蓋面較廣,信息量大,貼近學生生活,既考查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檢測了運用的能力。題量適中,難易適度。
一、情況分析
本次考試題目難度不算很大,學生感覺與平時訓練相差不大。學生成績比較理想。及格率100%,優秀率83.67%以上。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的層面和內容很多,知識點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試卷從漢語拼音、同音字、近義詞、反義詞、詞語的搭配、句子的補充運用、積累等對一年級的學生的知識、能力、習慣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檢查。試題以教材為載體,立足基礎,適當增加難度,增大容量,體現出綜合性。屬中等難度。
二、試題分析
1、第一題考查了8個根據拼音寫詞語的能力,學生幾乎沒有失分,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繼續對字詞教學強化訓練,多指導、多檢測、多糾正、多比較。
2、第二題,用圈圈出正確的字。李紋、趙燁炎、李奇把“來(巴吧)”圈錯而各失去1分。
3、第三題是“我會變。加一筆,看看變成什么字,再寫下來”。李紋,趙燁炎、郭祥福、楊帆、沒弄清題意,組成了詞語而失去7、8分。可見在以后的審題上還得下大功夫。
4、第四題是“我會組詞。”有三個小題。1小題字寶寶連線,就李紋一人失去5分,其余同學全得了滿分。2小題比一比,再組詞。李紋、賀田玉各失去1分。3小題寫“馬、火、衣”的筆順,趙燁炎、李鼎威各失去4分,這在平時沒少練習,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繼續加強筆順這方面的指導。
5、第五題考查反義詞的積累。學困生一時不知道“丑”的反義詞是什么。積累應加強。
6、第六題是連線題,得分率是100%。
7、第七題是我會照樣子寫詞語。李紋、趙燁炎、范晉瑜沒弄清題意而在“一個個”后面續寫了句子,這幾人失去7、8分,造成本次考試中嚴重的失分。本題中的“雪白雪白”屬本試題的一大難點,大多孩子寫不出來同樣的詞語而被扣分。
8、第八題是填合適的字,確切地進行詞語搭配理解字義。在填寫的過程中,得分率100%。教師平時要把握好識字關,既要鼓勵多識字,培養識字興趣,也要引導學生正確識字,正確運用。
9、第九題是把句子補充完整。“()像()。”“()嗎?”有幾個學生補充不當而失1、2分。在閱讀訓練上要下大力氣。
10、看圖寫話
習作主要是考查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學生作文試卷來看,學生能很好地把握圖意。但學生還沒有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在錯別字、標點符號等問題上出錯較多。與《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低段寫話教學有待加強。
三、分析總結
1、從這次檢測中可以看出,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沒審清題意就胡寫一起。在審題方面也需要多加培養。在今后的教學當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整改:一是要加強平時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二是要抓好家庭作業的質量和完成量。三是及時查漏補缺,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四是加強積累運用。五是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語文的世界是廣闊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勢在必行的。問題雖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們已自上而下認識了閱讀的重要性。并在努力的實踐中,摸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方法,使學生養成學習的好習慣,我們會結合試卷上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學生愛上閱讀,愛上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3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
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引領孩子去讀書,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中央教科所張田若老師也指出“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因此,我覺得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克服那種浮光掠影,泛泛讀上兩三遍的做法。
①學前讀。我教給學生“預習三步法”;初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再讀課文,劃生詞,說說文章的大致內容;三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②學中讀。學習課文離不開一個“讀”字,但“讀”時也不能毫無目的、方法,一味“讓我們讀一遍”、“讓我們再讀一遍”,這樣只能變成“老和尚念經”。如何讓學生讀出滋味,讀出情趣來,應注意方法的指導。
③學后讀。課文學完,應強調對精彩片斷的熟讀成誦,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歐陽修講述作文之道時曾說:“無他術,惟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別人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2、把別人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注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4
《童年的發現》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么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童年的發現。在設計教案時,我為了突出重點,從“發現”入手,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把握“發現”是什么,進而圍繞“發現”精讀課文。
在設計環節時,總體思路為總-分-總式,即先引導學生在讀文時整體把握“發現”的過程,在學生交流表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出發現過程分為三步:即夢中飛行、尋求解答、大膽猜測。在此基礎上再分別從三方面引導學生理解,重點通過感情朗讀、理解重點詞句理解把握作者的發現過程,并適時滲透作者求知欲強、好奇心重的特點,最后再反過頭來回顧整個發現過程,感受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設計教案時,自認為思路清晰,重點把握突出,課堂效果應該較好。
但整堂課下來,總有一種“蜻蜓點水”之感:教學內容不深不透。雖然各個教學知識點都已講到,但總沒有深入、細致的去談、去讀、去體會。
如在教學“尋求解答”一節中,只是讓學生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我”的好奇,有刨根問底、善于思考的特點。此時,我向學生提出:“作者問了幾個問題?”有的同學說“四個”,有的說“五個”。李步庚同學還把課文中未出現、隱藏在文中的問題(晚上我為什么會做飛行的夢啊?)問了出來,而此時,我并沒有趁勢表揚鼓勵,說明我平時的教學機智還不夠,不善于傾聽學生的回答并作出適時地反應。
引導學生理解“幾個問題”時,我雖然出現了“追問”一詞,也作了講解,但沒有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朗讀體會,使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我強烈的求知欲。結果在講完發現過程后,再回過頭來思考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從整體角度看,一是教學內容重復,二是理解進教材意圖的偏離,沒有在特定情境中達到文意兼得的.目的。
由這節課的教學,我再一次感受到教師對教材把握的價值,它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只有深入鉆研教材,抓好文章主線,把握好文章的“題眼”,并圍繞“題眼”去設計環節,精心提問,才會走向成功。就像本節課,我的“題眼”并不明確,錯以“發現的過程”為“題眼”,其實應該圍繞發現的過程體會作者求知若渴、善于思考、大膽想象的特點,才是本文真正的“題眼”。一切教學應該為它服務,向它靠攏,而我卻用過多的時間去泛泛理解發現過程,導致上完課有“蜻蜓點水”的感覺。
再次,我也感受到了自己教學機智的不足,今后要努力提高。要注意傾聽,重視學生發言中的“亮點”,及時捕捉,適時鼓勵,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也才能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達到深刻理解、體會的效果。
第三,感受最深的就是要入情入境的引導學生朗讀,要做到說讀結合。而這方面我做的還不夠。有時自己在課堂上講得多,問題重復或過碎,過多占用了學生朗讀體會的時間;而有時的朗讀并沒有在理解透徹的基礎上體會、感悟的去讀,而是為了讀而讀,效果不好。
以上的反思與感悟又一次讓我深深地觸動,自己的教學水平將如何提高?只有不斷反思、總結、鉆研,在實踐中才能進步。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5
新的學期剛開始,我又迎接了新的挑戰。本來就已經覺得二年級的孩子讓我頭疼,沒想到接到新一年級學生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一年級的這場“暴風雨”來的更加猛烈。
記得在招生的時候,我就已經見識到了他們的厲害了,在老師問他們一些問題的時候,有的抱著媽媽的腿不放開,有的哼哼唧唧害羞的不敢說話,有的卻大喊大叫的.回答老師的問題,有的拿著薯片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我當時就想,哦!我一定完了,這樣的孩子們我要怎么“降得住”。為了讓他們得到更好的學習,從不懂事的小孩子轉變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那么好的教學方法就尤其重要,所以根據近期的學習我總結出了一些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好方法。
一、加強拼音教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重點是拼音教學,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拼音的學習上,雖然孩子們都在學前教育中學習過,但還仍然有好多學生依然不能完整掌握,所以要加強拼音的教學。拼音教學要讓學生發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讓學生以各種方式練習發音,體會發音要領。
二、加強學生的識字、寫字教學。在學生學會拼音的基礎上,教會他們自己借助拼音識字。可以進行形式多樣的識字比賽。引導學生去認識身邊的一些學過的字,如:廣告、標語等。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寫字,讓學生經常聽寫,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三、加強學生的朗讀練習。朗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要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通課文。我們在教師領讀之后,要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要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通課文、熟讀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四、加強學生用字組詞、說話、寫話的能力。對于剛入校的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詞匯較少,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學生的組詞、說話、寫話練習。在學生學會生字的基礎上,讓他們用生字練習組詞,鼓勵學生用一個字組多個詞,同時,挑選出自己喜歡的詞語練習說一句話,并寫下來。這樣做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
總之,教學有法,但不定法。作為一名新教師,要不斷地去探索新教法,精益求精,爭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10-14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07
小學語文《草》教學反思08-05
小學語文《畫》教學反思05-26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5-17
小學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0-29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8-25
小學語文《長城》教學反思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