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簡短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簡短,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簡短1
《三峽》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上的教材,這是一篇閱讀文言文,作者以極其精煉、優美的語言飽含深情地向我們展示了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根據課標對閱讀的要求,即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我精心設計了兩個教學目標
(1)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三峽的由衷贊嘆之情。
(2)是品味作者優美的語言,充分感受三峽雄偉壯麗的景色。根據課標對文言閱讀的要求: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我直接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3)落實實詞,結合書下注釋理解文意。最后我又根據課標對寫作的要求,即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達對自然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我又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4)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從整個課堂效果來看,我覺的我的教學設計是合理的,是完全按照課標的三個維度精心構思的,從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情況來看,尤其是從知識扎實的落實,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對學生的熏陶漸染,更使我感到我還是上了一節比較成功的一課。授完這節課很長時間了,在我的耳畔還一直回蕩著氣吞山河的長江之歌,在我的眼前還一直浮現著一幅幅雄偉壯麗的三峽美景,我的情感和思緒還一直沉醉在和諧、融洽,充滿激情的課堂里,學生們一雙雙主動求知的雙眼,師生之間熱情的交往,情感的互動,更使我深刻地感覺到在課改精神的感召下,我正一步步向新型的人民教師過渡。
一: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在朗讀的教學環節中,我沒有從理論上枯燥地去講解如何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而是讓學生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去朗讀、去感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學生們的朗讀激情和朗讀興趣被激發出來了,學生們的朗讀水平也自然而然的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美妙的旋律,深情的朗讀,使學生們初步感受到了三峽之美,初步享受到大自然的審美情趣。
在落實實詞和疏通文意方面,我充分地挖掘了學生的潛能,發揮了學生自己動手,自主學習的精神,讓學生課前充分的預習,自行解決基礎知識,我在課堂上只是檢查預習和解決疑難問題而已。通過學生們自信流利的回答,我感到學生們對基礎知識的落實是牢固的,是扎實的。
在研討文章內容方面,我精心設計了一個又一個由淺入深的問題,先從整體入手,提問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文章都寫了三峽的哪些景物?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能脫口而出:“三峽的山和水”。我便以此為出發點,一環又一環的提問:三峽的山和我們家鄉的山有什么不同之處呢?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語言看出來的?三峽的水又有什么特點?不同季節的水給人的感受一樣嗎?你最喜歡什么季節的三峽?作者究竟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方法使我們對三峽如此神往?由于我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再加上我耐心細致的啟發誘導,連平時不愛發言的同學都能大膽積極的舉手,同時這個問題的設計又為下一個有關寫作的教學環節作好了鋪墊。為了能使學生學以致用,我由剛剛研討完的分析閱讀引出了口頭作文片段訓練,為了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我采用了多媒體,一幅幅三峽美景的再現,伴隨著雄渾激昂的配樂歌曲《長江之歌》,同學們的寫作激情一下子被點燃了,同學們爭先恐后的用優美的語言,各種各樣的修辭方法,生動地描述了當今三峽的風采。最后又用學生表演的方式回顧了三峽的過去,展示了當今和未來。因此說,我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是比較成功的。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選擇
由于這篇文章重在感悟、欣賞,這對學生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積極營造課堂的情感氛圍。師生的'熱情交往,積極互動一直貫穿課堂始末,為了使學生們更加主動積極的參與,我沒有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直接滲透給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擬定本節課的學習計劃,教師最后再稍加歸納。由于我對學生的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學生們主動求知的欲望就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學生們怎么能不愿意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去解決自己親自設計的疑問呢?就這樣,濃重的學習氛圍在剛上課不久就被我營造出來,這為往下的課堂教學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
為了使學生們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三峽之美,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之美,究竟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呢?我反復揣摩,認真探索,最后決定還是借助多媒體,運用啟發、探究的方法,并且把音樂引入了文學的殿堂。典雅的古箏音樂立刻把學生帶入了如夢如幻的古代三峽之中,雄渾、豪邁的長江之歌伴隨著一幅幅精彩的當今三峽的畫面,震撼著學生的心靈,這怎么能不使學生浮想聯翩,怎么能不被江山如此多嬌而折服。此時此刻,學生的情感已和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并將本節課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情到了,景到了,情景交融的感情促使學生們急不可待的抒發內心的情感,下一個環節的口頭作文效訓練自然水到渠成。短短的幾句對三峽的謳歌贊美,就足見我由閱讀引出作文的成效。
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在思想、情感方面受到啟迪,我在課堂的結尾還精心設計了表演《昨天今天明天》,通過學生聲情并茂的表演,不僅展示了學生的特長,而且還以別具一格的方式重溫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們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受到啟發、感悟,今日的三峽令人迷戀,明天的三峽更令人神往。學生的思維再次被拓展,思緒早已飛到明日三峽的建設中。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可以說是意味深長,學生們倍受鼓舞。
三:我的教學風格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友好交往,熱情互動,深度挖掘學生的潛能,展示學生的特長,是我近幾年來的教學風格。在我的課堂上,幾乎沒有死氣沉沉的死角,我會用微笑化解他們的緊張,我會用親切生動的語言,以朋友談話的方式解決他們心中的疑問,我更會用真誠的目光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我早已不是課堂的主角,我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我和學生彼此之間用眼神、動作、表情、語言默默地交流著,深情的互動著,從而達到知識上的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的共同發展。由于我和學生的心心相通,學生們的潛能和特長更容易被我挖掘出來,他們在我面前都急于表現自己。如課堂結尾的表演設計,巧妙的構思、新奇的內容就是由我班一名比較內向的女同學的杰作,表演中的南同學平時更是沉默寡言,但是經過我們師生共同的合作、探究,我覺得此處的教學安排是我教學風格最為閃亮的一點,他們聲請并茂的表演更使這節課錦上添花,意蘊雋永。
四:談談我的成功之處
本節課我最大的成功是捕捉到瞬間靈感,臨時改變教學計劃。在重點研討完春冬之時的美景后,我按原教學計劃是想讓一名擅長朗讀的同學配樂朗讀,可是當我看到同學們都已被作者優美的語言所感染,都對壯麗的三峽產生神往之情時,我的腦海中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何不讓學生閉著眼睛,伴隨著悠揚宛轉的古箏音樂,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遨游呢?我先是被自己的奇發妙想嚇了一跳,繼而果斷地采取了這次“智慧的火花”,看著學生們在沁人心脾的音樂聲中,閉著雙眼如醉如癡的神態,我真為自己的意外收獲而慶幸。優美的音樂此起彼伏,百轉回腸,我深信在學生的心中早已設計出了一幅幅更為神奇的畫卷。我真的被自己臨時設計的溫馨情境感染了,由原來設計的學生朗讀也變成了我情不自禁的朗讀,這處的教學環節也因此成為了我本次教學的最成功之處。事后,我認真反思,終于體會到了這次瞬間靈感的產生決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產生的智慧之火,是課堂上師生互動,融為一體的共振效應,它使學生們充分感受到語文課堂的魅力,那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五:我的不足和再教設計
本節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但有龐雜之感,有礙于學生對重點的把握,音樂的借助,小品的表演確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但過多的借助,降低了語文課文學的魅力,有喧賓奪主之感。
再教設計:在課時安排上,我將由一課時安排兩課時,在課堂內容的選擇上,我將忍痛割愛地舍棄展現今日三峽風采的環節,在多媒體的選用上,我將只選取一段音樂渲染課堂氣氛,目的是讓學生真正地在古代文化中熏陶漸染,從而更加熱愛中國古代的燦爛文化。
以上是我的教學反思,希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簡短2
《說"屏"》是一篇自讀課文,是園林藝術專家陳從周教授為現代中國的建筑師、家具師們寫的,希望他們“能有超越前人的創作”,故特別強調屏風的文化價值,這在文末一節就有明白的交代。教科書編者在課文前所作的“閱讀提示”也有準確的引導,重點放在屏風“總是能牽動我們幽微的情思”,這“情思”二字確實十分緊要。作者和編者都在告訴我們,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說明文,它有強烈的抒情性,又富有文化內涵,談的是器物文化,就是“先人善于在功能與美感上做文章”,這正是本文的藝術個性所在。所以本文的重點不是“知識”而是“詩意”。
因此在指導學生時,我主要抓住以下三點:
一、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
二、感受文中濃濃的.詩意和韻味;
三、感受作者對屏的深厚情感。
一開始為了讓學生對屏風特征的把握,我特別創設了情境。因為不少學生可能沒有見到過屏風實物,我就提供一些圖片,讓學生有直觀印象,然后再來理解文章的內容就比較容易了。在課文的學習時,給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思考和討論。讓學生朗讀和思考的時間多一些。重要的是,我要設計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注重引導。讓課文的學習更加的簡單化,條理化,深刻化。在感受文中濃濃的詩意和韻味時,課前我讓學生查閱并搜集有關屏風的圖片和詩詞,在賞析完文中的詩文后,當堂誦讀、點評。目的是讓學生再次認識并感受屏風之美、詩文之美。而本文作者的情感的感受可以讓學生通過具體語境去體會。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簡短3
對于小說分析人物形象,我們一直采用的就是這種方法,我也沒覺出有什么問題。尤其是趙老師的課,我一向覺得無可挑剔,教師素質良好,教學語言有魅力。比如這節課,巧妙的過渡語,智慧的點撥,學生也時有精彩的回答。對于小說分析人物形象,我們一直采用的就是這種方法,我也沒覺出有什么問題。尤其是趙老師的課,我一向覺得無可挑剔,教師素質良好,教學語言有魅力。比如這節課,巧妙的過渡語,智慧的點撥,學生也時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今天,在陳大偉教授指導下,我們觀課主要觀學生的行為、學習的效果,我卻驚奇的發現原本一堂成功的課現在竟也有了不少問題。
首先,學生對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處,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對人物的形象分析總是零碎的。我說是自信自尊,你說是智勇雙全,他說是老當益壯。學生的困難在如何全面認識、客觀評價小說中的人物,而我們恰恰在這一點上處理得略而在前一階段處理得詳。
其次,學生的回答是他課前已分析出來的,那么這堂課的這個環節相當于是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而且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為課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學在這堂課中充當了什么角色呢?那就是傾聽。傾聽同學的發言,傾聽老師的總結。幾十分鐘一直在傾聽。他們又能入耳入心多少呢?難怪課上看到有的同學走了神,有的同學做了小動作。
第三,這堂課的前提是學生課前自己充分的預習、思考。那么有沒有人沒充分預習呢?從觀察來看,答案是肯定的。為什么呢?因為上課老師總要說,總要總結的。自己既不發言,也無須思考,只要聽就行了。長此以往,不愿預習、不愿思考、不愿舉手的人就多了。從課堂來看,學生發言的面并不大。
第四,還有個資料的問題。現在大多數同學都有資料。我們上課研討的問題資料上都有,學生看了就行了,為什么要聽老師總結重復呢?難怪課上不聽的同學也不少,都在自己看資料。我們還是沒真正關注學生啊。
總之,從本節課看來,當我們真正關注學生的時候,才發現一堂課的目標設定、重點難點的確定都不應只是老師依據教材來定,而應依據學生認知教材的.情況來定。一種教學方法的采用,也不要只是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從自己的眼光來定,而應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去為好。由此得來的教學效果也不應只看課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應看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上最終有了多少新的收獲。
看來,真正做到關注學生并不容易。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簡短】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09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3-02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3
八年級語文上冊背影的教學反思12-26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4-22
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學反思03-14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5-22
語文簡短的教學反思03-10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