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1
《掌聲》一文寫的是一位原本內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愛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讓愛的掌聲響起在課堂的每個角落。
整堂課通過師生共學、自主探究、發散想象、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動關心、鼓勵他人,并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在學習時,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寫小英的神態、舉動的句子。學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創設情境,當學生讀到英子猶豫時,我及時設計對話情境:英子,你為什么低頭呀?你能說說你的心里話嗎?學生這時走入文本,猜想英子是怎樣想的“我害怕,別人會歧視我。”“我到底上去,還是不上去。”“不上去,才來的新老師老師要批評,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辦?”此時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郁的心理。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鼓勵學生說:“難道我們不該為英子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但是這一部分也有不足的地方,英子心里活動的3個句子,雖然找出來了,但是我沒有即時好好地讓學生通過朗讀去品味。特別是“低下頭”“猶豫”“眼圈紅了”“慢吞吞站起來”還沒有好好突出,沒能深刻體會英子此時的心態在慢慢發生變化。這一部分處理太匆忙了,還需多指導學生朗讀,為下面學生為何自發地送給英子的掌聲做好鋪墊。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2
《掌聲》一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英子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這篇文章語言質樸,但在平談的敘述后面飽含著一個充沛的情感主題:文章中“掌聲”代表著鼓勵、尊重,代表著“愛”。全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英子的神態與動作。因此,如何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怎樣通過英子的外在動作、語言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那么如何在教學中體現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凸現語文本體,凸顯語文課程審美特點,讓學生在情境誦讀中入情,在切己體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呢?我反思教學過程,覺得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對教材進行了深入分析,做了精妙的設計。
教學片段一:釋詞讀句,巧妙導入。
1、出示句子:“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讀完以后問:你了解小兒麻痹癥嗎?
2、老師介紹小兒麻痹癥:小兒麻痹癥又叫脊髓灰質炎。這種病多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得了這種病,往往會留下終身殘疾,腿腳萎縮,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個孩子。
[解釋“小兒麻痹癥”既掃除了生字障礙,又讓學生了解了英子一生痛苦的根源及現狀,為順利進入新授,深入了解英子打好了基石。]
教學片段二:先抓首尾,再探中間。
1、學生初讀課文后,交流: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你在哪里找到的答案,能說說你的理解嗎?(學生:寂寞、不自信、孤單)
2、剛才同學們說英子自卑、孤單,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它概括了英子的這些表現,哪個詞?大家找一找!(學生:憂郁)
3、她就這樣一直憂郁下去了嗎?沒有?你從哪里知道她沒有一直憂郁下去?(生:她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
4、英子是那樣自卑、憂郁,后來卻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是什么使英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課文的2、3自然段就寫出了英子的變化過程。今天我們變一種方式來學習這兩段課文。
[把第一自然段中英子經歷掌聲前的形象了解后,直接引導學生讀到第四自然段,看到英子經歷掌聲后的驚人變化,激發學生好奇心,是什么力量如此神奇?]
教學片段三:以演代講,以演促情。
1、默讀第二、三自然段,拿起筆在自己認為要重點表演好的詞句下面做一下標記。師問:誰自告奮勇來演這個英子呢?
2、試演兩次掌聲部分,其余同學結合課文中的詞句評議表演。
3、臺下還有很多優秀的演員想上臺來,但主角卻只需要一個,怎窗炷?讓我們換一種方法來當演員,用我們高低起伏、或溫柔或有力的聲音來表演憂郁的英子和熱情的同學們。
[這是我的一點嘗試。平時的教學都是通過朗讀來啟發學生感悟課文人物的心理、情感,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融入到新一輪的朗讀中,這里通過表演的方法讓學生感悟人物的情感、內心,自演自悟后再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片段四:抽絲出繭,對比理解。
1、我們的.課題是掌聲,在第三段中,寫到了大家的幾次掌聲?(兩次)
2、這兩次掌聲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支持、鼓勵;第二次是稱贊、表揚)(板書:支持、鼓勵、稱贊、表揚)
3、帶著不同的感情來讀兩次掌聲。
4、對比兩個“一搖一晃”。
師點擊出示: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的走上了講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的走下了講臺。師問:大家看,這兩句話中都有“一搖一晃”這個詞語。同一個詞語,同一個姿勢,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嗎?(生答:第一次的心情是緊張、害怕;第二次的心情是高興、愉快)
[如何讓學生領會英子的內心變化,從而體現掌聲對英子深遠的影響,就要讓學生學會對比。英子上臺前后的心理變化要讓學生對比;英子經歷這一次掌聲前后的變化要讓學生對比;幾年后的英子和當初的英子也要進行對比。對比是學好這篇課文的一座重要橋梁。]
二、挖掘教材空白點,學會通過人物的外在表現揣摩人物心理,激發思維。
教學片段一:“猶豫”處填白。
師:英子,當我叫到你時,我看到你猶豫了一下,才慢吞吞的站起來,眼圈還紅紅的,你在猶豫什么?
生:如果上去的話,同學們會笑話我的;如果不上去的話,老師會批評我。
教學片段二:“掌聲”處填白
師:同學們,你們的掌聲這么熱烈這么持久,你們肯定是想借這熱烈持久的掌聲對英子說什么吧?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會講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們會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難過,我們不會笑話你。
師:同學們,我又一次聽到了這熱烈的掌聲,這一次你又想借掌聲對英子表達什么?
生:英子,你講的故綠昧耍卸肆耍院蠡隊閽儻頤墻補適隆
生:英子,你的普通話說得真好!
生:英子,你的聲音真好聽。
教學片段三:“感動”處填白
師:英子,聽了同學們這熱烈的掌聲,你為什么流淚了呢?
英子:因為我沒想到,同學們不但沒有笑話我,還用掌聲鼓勵我,我非常激動。我一定要講好。
師:英子,我看到你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是為什么?
生:感謝大家對我的表揚,我還要繼續努力;謝謝大家的稱贊,我以后也要加入到你們中間和你們一起快樂地學習、游戲。
三、拓寬教材精神領域,把愛化做支持、鼓勵、表揚、贊許。
在這篇課文中,英子因為同學們的兩次掌聲改變了性格從而也改變了人生。課前閱讀提示說掌聲是一種愛的表現,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掌聲遠遠不是一個愛字能包括的,它還能細化成支持、鼓勵、表揚、贊許,從而也教孩子們明白在生活中我們能把掌聲送給更多像英子這樣需要掌聲的人,他們不僅是殘疾人,還可以是貧窮的弱者,甚至就是你身邊成績不太好,信心不太足的人。
上完這節課,我和學生都久久地沉浸在愛的情感中,心潮起伏。我從中領悟到: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盡顯個性地在文本里綻放智慧的花朵,愉悅、興奮地在課堂上做生命的飛翔和超越。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反反復復地朗讀,一次次地穿越語言文字,還文本以形象,還文本以畫面,還文本以情感,變他語為己語,化文境為心境。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3
x x整堂課通過師生共學、自主探究、發散想象、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動關心、鼓勵他人,并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整個教學設計我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為基礎,采用媒體直觀展示法,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等多種行之有效又契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使本堂課生動、扎實、有效而又亮點不斷閃現!
x x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孩子回答精彩時,我帶頭鼓掌,當某個學生鼓起勇氣舉起雙手時,讓學生給他鼓掌,當全班齊讀課文很棒時,讓學生自己給自己鼓掌,讓學生在掌聲中成長。看著學生因鼓掌而激動的臉龐,我不禁也深深感動了,不經意的一點掌聲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啊!我覺得教師要很好地運用學生的掌聲,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掌聲的內涵,也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本
x x整堂課,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品讀領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這樣五個教學環節。其中第2-4自然段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學習時,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寫小英的神態、舉動的句子。學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創設情境,當學生讀到英子猶豫時,我及時設計對話情境(走到一位同學邊,摸摸她的頭):英子,英子,你為什么低頭呀?你能說說你的心里話嗎?學生這時走入文本,把自己當作英子,說:“我害怕,別人會歧視我。”“我到底上去,還是不上去。”“不上去,才來的新老師要批評,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辦?”此時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郁的心理。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讓一位女同學上臺)我鼓勵學生說:“難道我們不該為小英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又創設情境:“小朋友,此時,你就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么?”學生熱情的話語打動了我們:“別怕!我們不會嘲笑你!”“勇敢點!”等等,很感人。
x x當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熱烈的掌聲時,老師引導:快把這夸獎的掌聲響起來吧!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英子你想說:……“謝謝你們,你們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你們的愛使我終身難忘。我要自信地面對一切。”就這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郁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感受到大家的愛。這部分情境的創設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二、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體現語文的人文性特點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
x x如本節課重點指導第一次掌聲時,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英子動作神態來多角度的讀,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
2、在閱讀中感悟。
x x整節課,以兩次掌聲為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后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升華。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4
愛是什么?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愛是炎炎夏日一縷清涼的風,愛是寒冷嚴冬的一杯熱茶,愛是瓢潑大雨中的`一把小花傘,愛是黑暗中的一支蠟燭。
是呀,這個世界是由愛維系成的。 對于《掌聲》這堂課,上課開始我引用了文章的導語,與學生產生了共鳴。讓學生與本文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整篇文章我以讀代講,讓學生角色轉換,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時而是英子,時而是同學。通過引導學生多次讀書,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如“猶豫,慢吞吞等”悄然走進文章,感受英子不同時候不同的心理。通過配樂朗讀,表現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轉變后開心的心情。
真正做到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體味,很好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其次用對比的教學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來的英子對比,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對比,從而使學生理解“掌聲”的意義,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教育。不足之處:怎樣正確對待課堂生成的問題。
特別是小組合作匯報:“如果你是英子,你會對同學們說些什么?如果你是班里的一名同學,你會對英子說些什么?”同學們都會說,但語言的組織不夠理想。我想能不能從前面的教學時間中抽出一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此項,并寫出來。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5
掌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9課的課文,課文講述了一個因患了小兒麻痹癥而腿腳落下殘疾的女孩英子,在同學們的掌聲下她從一個文靜、憂郁的女孩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的故事。《掌聲》一課作如下教學反思。
掌聲”以后的變化,從而激發學生對“掌聲”的探究。這一切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情境中。正是這精心的情境設計,為接下來的教學作了情感的鋪墊。接著,我以故事形式導入,通過教師的范讀引出重點段第23掌聲的內涵,并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愛除了可以用掌聲表達外,愛還可以用什么表達?”最后再體會英子的來信,寄托美好的心愿。整個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方法獨特新穎。“”掌聲也是一種愛”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個虛幻、空洞的詞。如何引導學生感悟掌聲所蘊涵的'是同學之間的那份濃濃的愛,便成了教學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而同學之間的那份情感不是感性的說教,它務必在教學中有個實實在在的載體,那就是語言實踐。
沒有扎實的語言實踐,情感教育的說教自然成了“空中樓閣”。因此,在語言實踐時,我帶領學生研讀文本,反復品味,讀出文中情,讀出文中味。在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研讀重點詞句,如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的句子,感悟掌聲所蘊涵的愛,體驗愛。讀重點句子時,呈現典型的三個層次:讀出理解——說出感受——再讀體驗情感。交流中,引導學生理解、感悟“猶豫、慢吞吞、眼圈紅紅的、驟然間”等詞語,從中品出了同學之間的那份濃濃的愛;接著,再給予學生閱讀的空間,讓學生帶著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讀重點語句,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來。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點語句中每個字、詞里所蘊涵的意義,情感價值觀得到凈化與升華。在教學的最后一環節,我通過拓展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可以給英子寫上自己最想說的話,也可以抄一抄課文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加強了學生寫的訓練,并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6
《掌聲》寫的是一位原本內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樣一篇感人致深的愛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為此,我設計了一堂情意交融,開放、扎實而有效的語文課,讓愛的掌聲響起在課堂的每個角落。
整堂課通過師生共學、自主探究、發散想象、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動關心、鼓勵他人,并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整個教學設計我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為基礎,采用媒體直觀展示法,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等多種行之有效又契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使本堂課生動、扎實、有效而又亮點不斷閃現!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孩子回答精彩時,我帶頭鼓掌,當某個學生鼓起勇氣舉起雙手時,讓學生給他鼓掌,當全班齊讀課文很棒時,讓學生自己給自己鼓掌,讓學生在掌聲中成長。看著學生因鼓掌而激動的臉龐,我不禁也深深感動了,不經意的一點掌聲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啊!我覺得教師要很好地運用學生的掌聲,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掌聲的內涵,也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本整堂課,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品讀領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這樣五個教學環節。其中第2-4自然段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學習時,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寫小英的神態、舉動的句子。學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創設情境,當學生讀到英子猶豫時,我及時設計對話情境(走到一位同學邊,摸摸她的頭):英子,英子,你為什么低頭呀?你能說說你的心里話嗎?學生這時走入文本,把自己當作英子,說:“我害怕,別人會歧視我。”“我到底上去,還是不上去。”“不上去,才來的新老師要批評,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辦?”此時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郁的心理。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讓一位女同學上臺)我鼓勵學生說:“難道我們不該為小英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又創設情境:“小朋友,此時,你就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么?”學生熱情的話語打動了我們:“別怕!我們不會嘲笑你!”“勇敢點!”等等,很感人。當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熱烈的掌聲時,老師引導:快把這夸獎的掌聲響起來吧!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英子你想說:????“謝謝你們,你們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你們的愛使我終身難忘。我要自信地面對一切。”就這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郁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感受到大家的愛。這部分情境的創設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二、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體現語文的人文性特點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如本節課重點指導第一次掌聲時,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英子動作神態來多角度的讀,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
2、在閱讀中感悟。整節課,以兩次掌聲為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后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升華。整節課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通過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潛移默化的滲透,讓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這節課,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深切地感受到:老師提問的語言非常重要。如果教師的提問語言不夠明確,就會指向不明,導致學生回答錯誤。教學過程中,我想問學生:英子在掌聲前給同學們留下怎樣的印象?而我卻提問:讀文后,一開始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找出有關的句子說說感受。結果學生并未領會“一開始”這個詞,就有同學說,“從那以后,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即使老師再說明是“掌聲前”的印象的句子,還是有好幾個學生談了英子的變化的句子。這樣就使得這個品讀重點句的環節顯得凌亂,而且浪費時間。我原以為“一開始”這個詞會讓學生說“掌聲前”的句子,可是,不如直接說“掌聲前”,讓學生明白老師的問題范圍。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后,我想其實還有補救的辦法:我再次補充提問的時候,應該果斷地提醒學生注意傾聽老師的提問,讓學生的再次關注教師強調的問題。或者,一個學生弄錯的時候,教師出示最簡單的一句(句子三)教會學生是找的掌聲前的句子,而且教師抓住“低下”這個動作詞,引導學生從動作詞來體會句子內容。
在上學期的一人一節研究課中,我執教了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精讀課文《掌聲》。文章寫的是一位原本內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樣一篇感人致深的愛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整堂課,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品讀領悟、拓展延伸這樣四個教學環節。回想這節研究課,令我比較滿意的地方有:
1、創設情境,催發情感體驗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情境的創設非常重要,讓學生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能夠喚起相應的情緒、情感,有利于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在情境中學會領悟、體驗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達到親情、生情的目的。
可是,創設這一情境我卻沒有課件。怎么辦?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教學藝術首先是說話的藝術。”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果用具有感召力的語言,同樣能喚起學生內心的情感。于是,我便采用了語言感染法。比如:
師:在小英猶豫不絕的時候,掌聲就是鼓勵的語言。假如小英就是我們班上的一名同學,你想對她說什么?
生:英子,勇敢地上去吧,相信你一定能行!
生:英子別怕,我們都理解你!
生:英子,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講好這個故事!
……
師: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小英終于——(引讀:小英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因為小時候生病導致腿腳落下殘疾而產生自卑憂郁的小英,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現在,她,就站在我們的面前,此時此刻,我們該怎么做?(學生鼓掌。)
師:真好。你們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老師也把掌聲送給你們。(老師鼓掌)
我帶頭給學生鼓掌,讓學生在掌聲中成長。從而,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掌聲的內涵,也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2、重視朗讀,揣摩人物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學本課時我采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進入角色了,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如:
師:如果你是小英,再次聽到這經久不息的掌聲,內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讓我們帶著感激之情讀寫小英的句子。
師:小英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時無聲勝有聲,無數的話語在小英心頭涌動。如果小英,你想說什么呢?可是她什么也沒說,只是向大家——(再次讀)。
角色決定著人的思維、情感和語言。學生以“主體”的身份去觸摸課文精彩的內涵,就會情不自禁地去感受,去體會,去表達,同時也學會了通過人物的外在表現揣摩人物情感,既使語言文字訓練落到了實處,又使思想感情得到升華,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3、把握重點、優化課堂結構
《掌聲》這堂課主要通過掌聲前后小英的變化讓學生理解“掌聲”的意義,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教育。所以,教學的時候我以“掌聲”為線索,先讓學生讀第一段和第五段,感受小英的前后變化,再讀第二到四段去感受掌聲響起的情景,然后理解掌聲的含義。掌聲是一種鼓勵與信任,是贊賞與肯定,是同學們的友情和關愛等。
4、板書設計,突出重點理解
一個好的板書,就像是一篇微型教案,突出教學重難點,并能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本課板書一目了然地展現出教學的主要內容,且簡潔明了。
但是教學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1、資料準備充分,但是不夠準確。如導入新課時,我講“在我們這個地球村住著50億人……”這里的“50億”就不準確,它是幾年前統計的數字,在我們六年級的《品德與社會》一書中有新數據是“60多億”。后來多虧校長告訴我,我才給學生糾正了說法。
2、注重了朗讀,卻忽視了扣關鍵詞、句體驗人物的內心,所以導致學生在朗讀了課文的二、三自然段后體會不深刻,有時候對老師的問題答不上來。如果我再教這課,指導學生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時,我要指導學生扣住“猶豫、慢吞吞、眼圈紅紅的……”等重點詞句,體會英子的猶豫、自卑、無可奈何的復雜的心理反映。然后再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英子或者是英子的同學,來設身處地地感受人物的內心情感。
3、注重“簡簡單單教,輕輕松松學”,但忘記了寫的環節。在最初的預設中,我打算讓學生學完課文后,優生寫點自己想寫的東西,學困生抄寫課文中感動的句子,可是在上完新課后多余的時間里,就是讓學生無目的的讀書,完全忘記了這一環節。
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加強學習,充分準備,精講多練,力求真正體現“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育理念。
4、《掌聲》教學反思
《掌聲》一課寫的是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英子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于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7
《掌聲》講述的是一個殘疾的小女孩英子,由于不愿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上學時總是最早來,最后走,盡量不讓自己的殘疾表現在大家面前,內心充滿了自卑感。新來的老師不了解情況,請她到講臺上講故事,她在同學們掌聲的鼓勵下,終于大膽地上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后,她變得開朗了。幾年后,她寫信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那次掌聲,給了她信心,給了她生活的勇氣。她很感謝大家。文章選材很有感染力,如何調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進入殘疾人的內心世界,如何對待生活中的弱勢群體是這節課要解決的兩個問題。我上課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在字里行間的研讀揣摩中,來感受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應當尊重每一個人,并通過情感評價和潛移默化的滲透,使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抓住兩次寫掌聲響起的句子進行重點分析解讀,從第一次掌聲響起向前鋪開,一起探究英子的自卑的表現和原因;從第二次掌聲響起向后延伸,揣摩英子在掌聲前后心情、性格等的'變化,使學生感受到了,掌聲對學生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卻帶給英子心靈以極大的震撼,掌聲的響起,時機不同,效果卻是更進了一步,以至于改變了英子的一生。讓學生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不能歧視任何人。
抓住兩次掌聲同,進行重點研讀揣摩是本節語文課的一大特征。我先讓學生進行修改化的閱讀,采用了“以讀代講,角色轉換”的方法,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反復讀書,教師示范讀等多種方式,通過情境的呈現與評價,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走進英子的內心世界,表現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轉變后開心的心情。真正做到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體味,在拓展延伸發展環節中,讓學生替英子把信寫完整,或給英子回一封信,使情感目標得到了升華,成功地完成了教學重難點。這節課,學生體會到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當然在教學中,我雖然細細研讀了文本和課標,對課堂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有了多種預見,但是,對個別問題還不能很好地解決,朗讀的形式也多樣化,卻不能把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到更高層次。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8
《掌聲》一文寫的是一位原本內心自卑的小女孩小英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樣一篇感人致深的愛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為此,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堂情意交融,開放、扎實而有效的語文課,讓愛的掌聲響起在課堂的每個角落。
首先,我關注了學生多種方式的閱讀。上課伊始,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同桌互讀課文、引讀、齊讀等多層次多角度地讀,讓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在閱讀中感知課文大意。
一、課件出示,品味重點語段。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通過出示重點語段,讓學生以多種形式反復朗讀,讀中體會情感,并將關鍵字詞下面點上圓點,讓學生于細微處體味細膩的感情,領會其中包含的深刻內涵。如出示小英在那次演講前后變化的語段時,抓住“總是默默地”、“一角”來感受小英因身體缺陷而表現出的自卑憂郁,通過掌聲給小英帶來的變化之大,不但不再憂郁,而是更加樂觀自信了。再如出示小英上講臺之前的表現一段時,抓住了“把頭低了下去”、“猶豫”、“慢吞吞”、“眼圈兒紅了”這些詞語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小英當時痛苦無奈的心情和矛盾心理,也更突顯出緊接著那驟然間響起的掌聲的重要!這當中尤以表現小英神態變化的詞語為重,使學生由表及里,感受小英內心的情感變化,從而加深了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全心投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如今的語文教學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既要教書也要育人,它標志著語文教學不再是單調地傳授文本知識,而是注重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人格。《掌聲》一課情文并茂,加上我動情的講述,感染打動學生則是必然的事情。我在研讀教材時,首先被貫穿全文的“情”打動,課堂上我帶著這樣的“情”全身心地投入,帶領學生產生共鳴,達到移情效果,教會做人的道理。就在學生還沉浸其中時,我那感人至深的話語再次響起:“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就這樣,以情激情,情中悟理,給人美的享受,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不光是上了一節語文課,更是上了一節思想品德課。在這里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思想境界得以提升,課堂氣氛和諧而美好!
在理解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過程中,我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小英同學,自己體會怎樣說,這樣他們理解起來就容易獲得一種真切的感受了。而且,當時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節課,以兩次掌聲為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后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課堂教學“唱響了愛的旋律”。初讀課文感知“愛”,細讀課文體驗“愛”,生活拓展抒發“愛”。使我們感受到,不僅是在學習一篇課文,讀懂一個故事,而且在發現人間的真情,呼喚愛的奉獻。
在這節課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已真實的感受,才能實現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技巧。也讓我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為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為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三、妙設情境,把“小英”請進課堂。
把“此時此刻,小英有太多的話想說,她想說……她想說……”改成“此時此刻,你就是小英,你有太多的話想說,你想說……你想說……”我想: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凈化了學生的靈魂,是課堂教學中閃亮的一筆!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掌聲》】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教學反思04-09
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反思06-04
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反思10-06
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反思08-10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反思04-09
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的教學反思02-07
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教學反思(8篇)04-09
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教學反思8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