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語文《媽媽的愛》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媽媽的愛》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語文《媽媽的愛》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充滿童稚、樸實無華、文質兼美的贊美媽媽的詩歌。為了把課文中所蘊涵的情感點化出來,打動學生的心弦,我讓孩子預習課文時,觀察媽媽的一天,然后在日記本里做記錄,豐富孩子的切身體驗。這堂課我特意邀請了幾位家長媽媽到場聽課,給予家長與孩子一次心靈的交流,達到情感的共鳴。
一上課,我首先讓孩子們夸夸自己的媽媽,孩子們說起自己的媽媽可謂眉飛色舞:我媽媽做的菜很好吃,我媽媽很會織毛衣,我媽媽很會唱南音……孩子們已入情入境,我順時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為理解課文主旨,突破難點做了輔墊,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我讓孩子在小組里交流預習成果,包括識字情況及對詩歌的初步理解。本文的生字較為簡單,我只重點講解“批、評”,其他的字讓學生自主學習。接下來與孩子們一起走進詩歌,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五句重點語句,但讓孩子用一句話概括一個事件,顯然有點兒吃力。以致于在引導時花費些時間。
這首詩歌適合配樂朗讀,在學生理解詩歌時,我引導他們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音樂創造的氛圍加上切身感受到的母愛,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
在指導學生創作詩歌時,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媽媽無私的`愛。通過一些生活小細節,小事情,去發現媽媽的愛。孩子舉例子并不難,但概括媽媽的愛是什么時卻有難度,所以前面安排夸夸自己的媽媽時,也是為了降低難度,激發孩子說話的信心,為寫話作好輔墊。
許多語文課文是表現人的情感的。對于這類課文的教學還是把“情”放在首位,以“情”感染學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以達到人文精神熏陶的目標。我想自己今后要多貫徹這一教學理念,以期取得情感教育的好效果。
二年級語文《媽媽的愛》教學反思2
我在選課時被《媽媽的愛》這篇課文感動,文章選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母子之間的生活片段,卻表現了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今天的孩子太需要感恩教育了,所以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一課。我講了第二課時,重點進行寫字指導和寫話練習。以往聽課,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只會指導寫一、兩個字,其實在實際教學中我感到,寫字指導一定放在課堂上,教師在抱怨學生字寫的不好,又只會告訴學生去學書法,這是語文老師在推卸自己的責任。我在課堂上不僅舍得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寫字,而且教師還做了細致地指導,同時時時處處都注重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糾正握筆姿勢,調整坐姿等。我愿意去做這樣的嘗試,在語文課堂上扎扎實實地進行寫字教學,今后我也要在我的課堂上領著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力爭使學生在小學都能人人寫一手好字。
本節課的另一個學習任務是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還有那些是能體現媽媽的愛,并試著用自己的話,并仿照書上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這樣既鍛煉了寫作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在本節課中充分發揮了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同時這也進行感恩教育,如媽媽老了,你會怎么做等。
反思這節課,中間也出現了幾處小插曲。原本準備的兩個小故事,學生們卻說在心理課上聽過,讓我沒想到,看來課前還是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呀。最后我出示了《媽媽的愛》原文的`最后一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他們的感受,學生說的確實要保護環境和亂扔紙,我搖著頭忙問學生媽媽最想讓我們愛的是誰?學生齊答是祖國。回班后,我問學生為什么這么說,學生說愛祖國就要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一想也對,孩子們的思維就是這樣跳躍,回想這個環節的處理有些草率,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讓他們說說怎么想的,不要盲目否定。雖然這節課上的不十分完美,記得竇桂梅說過“寧要真實的遺憾,也不要虛假的完美”。我實話現在不太喜歡上公開課,因為會在意課堂的完整性,會考慮很多方面,如果這是一節普通的語文課,我一定拿出一節課的時間領著學生進行仿寫練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練筆,多寫兩個小節。
和學生一起聲情并茂地背誦,和學生一起認認真真地寫字,和學生一起寫作,和學生一起感悟一起受到情感熏陶,師生在屬于自己的課堂上共同學習和成長,我想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吧。這也是我所追求的語文課堂。
二年級語文《媽媽的愛》教學反思3
《媽媽的愛》是北師大版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二單元的以“媽媽”為主題的一首詩歌,以一個小朋友的口吻,選取生活中的小事例,表現了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也抒發了孩子對媽媽的愛。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認10個生字,學寫10個生字,培養學生不借助拼音認字的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體會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意識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愛中,結合生活事例激發自己對媽媽的愛。重點難點為: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體會融入生活中細節中的媽媽的愛。
在學習第一課時時,我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體現:
1、注意營造“以讀為本”的氛圍,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通過聽錄音讀、自由讀、指名讀、配樂朗讀等各種朗讀形式,促學生積極地讀,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助于學生在讀中感悟媽媽的愛。
2、注意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
在提出問題:“詩中,小朋友把媽媽的愛比作什么?”時,適時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拿起筆,在詩中畫出答案,接著讀一讀,并告訴學生,用筆畫出答案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
3、生字教學較扎實,通過各種形式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使學生牢固掌握生字。
如:小老師教讀、檢查員檢查讀、舉字卡等形式,積極有效。
4、擴展問題:“媽媽的愛還會是什么?”當問題提出后,學生積極動腦,說出了很多生動的答案,如:“媽媽的愛是一本書”、“媽媽的愛是遮涼的樹”、“媽媽的愛是溫暖的陽光”、“媽媽的愛是一團火”、“媽媽的`愛是溫暖的懷抱”、“媽媽的愛是厚厚的棉被”、“媽媽的愛是擋寒的圍巾”、“媽媽的愛是喚我的聲音”……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同時又與三八婦女節相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因為昨天是婦女節,我適時地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為自己的媽媽慶祝節日的,學生紛紛舉手,動情地說出了為媽媽做的事情:洗腳、做飯、買花、送賀卡……恰到好處地將“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的主題滲透進去。
二年級語文《媽媽的愛》教學反思4
《媽媽的愛》一課是二年級語文教材第三單元的內容。這一單元都是以母愛為主題編排的。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全文共三節。內容淺顯易懂,貼近生活。語言優美,高度贊美了母愛的偉大。本課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在設計上有如下三個特點:
在本課中,我盡量避免了上學期出現的識字與文本相脫離的問題。采用了篇中識字、段中識字、句中識字、詞中識字、單獨識字的方法。最后,通過換個語言環境檢驗學生的識字效果。這種識字方法不但有利于學生理解字詞在文中的意思,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這篇兒童詩篇幅較小,瑯瑯上口。課上,我采用了范讀、學生自讀、同桌檢查讀、指名讀等多種方法進行朗讀。而且,每次在朗讀前都有明確的要求,讓學生帶著要求有目的的讀書,并做到及時點評。這樣,經過多次讀書,達到了“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目的。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讀書讀得遍數多了,自然就能夠熟讀成誦,從而達到積累的目的。
本課生字中的一個難點就是兩點水旁字的構字特點。先讓學生列舉出的帶兩點水旁的字有哪些?再讓學生探究規律。學生會發現兩點水旁的字跟冰涼、寒冷有關,然后經過對比三點水旁與兩點水旁字的構字特點,學生就很容易區分這兩個偏旁;再如:“扇”字,我采用了象形字的方法;“遮雨”的“遮”字是通過動作演示達到識字的目的。總之,識字要根據字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程度巧妙地設計,切忌生搬硬套。
在進行第二課時教學時,我采用“以讀悟情”的方法,讓學生反復低聲、緩慢地讀,細心地領會文中表達的情感。學生在充分讀以后,我就讓學生互相交流讀書所得,并相機出示了一個寫話練習:除了詩里所講的,你覺得媽媽的'愛還是什么?請寫一寫。
問題剛提出來,有些同學好象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樣去寫,寫些什么。看到這種情況,我及時結合生活啟發學生:“平時,媽媽是怎樣愛我們的?媽媽在家里辛苦嗎?都為我們做些什么?你愛媽媽嗎?你怎樣表達對媽媽的愛?并注意引導學生從日常小事中去發現、尋找媽媽的愛。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再回想起媽媽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紛紛發言。這個說:“我媽媽在家做飯、洗衣,太辛苦了”那個說:“我媽媽每天送我上學太累了”等等。我就趕緊說:“你們說的就是媽媽對是你們的愛。媽媽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們應該怎樣把這種愛表達出來呢?
同學們在練習本上認真地寫起來,盡管有不少字他們不會寫,但他們的熱情很高。
二年級語文《媽媽的愛》教學反思5
《媽媽的愛》是一首敘事抒情詩。它從兒童的視角,以清新、明快、樸實的語言風格,敘述了媽媽愛“我”的幾件小事,謳歌了無私的母愛。為了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母愛的博大無私,我把情感線始終貫穿文章始終,收效較大。做法如下:
一、歌曲激趣,喚醒情感
開課時我先播放音樂,讓學生步入《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美好境界。在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后,順勢導入:“這首歌寫得多好啊,在媽媽的懷抱里成長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啊!聽完這首歌,誰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并把你的好媽媽愛你的事講給大家聽聽。”此語一出,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學生紛紛把媽媽愛自己的各種事例講給大家聽。
二、品詞析句,升華情感
在學習課文時,我讓學生通過比較詞語來升華學生的情感,效果挺好。
引導學生比較“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與“一個很熱的夜晚”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句子出示以后,學生紛紛發言:很熱很熱說明天氣非常炎熱,在這么熱的天氣里,媽媽怕我睡不好覺,夜里起來給我扇扇子,自己卻熱得汗流浹背,真是太讓我感動了。學生聯想“熱”的體驗,從而體會到媽媽的辛苦。最后在讓學生感情朗讀,使感情升華。接下來我又讓學生聯系上下文比較“清涼”與“很涼很涼”有什么不同。有了上一個句子的鋪墊,這個地方學生也處理的很好。在理解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這一小節時,我讓學生換詞比較“雨打在媽媽的'身上”中的“打”可以換成什么詞。這樣好嗎?為什么?問題一出,孩子的思維頓時被調動起來了,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換成“滴”、“落”、“灑”等詞。這樣好嗎?為什么?有的說:我認為不好。因為從“打”這個字中可以看出雨下得很急,很大,但媽媽卻全然不顧這些,把傘全打在了我的身上。從而看出媽媽是多么愛我。
三、拓展延伸,抒發感情
課文學習完了,為了加深學生對母愛的更深感悟,我又設計了以下環節:
媽媽對我們的愛也一樣這么偉大,你能仿照課文的句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說一說媽媽對你的關心與愛護。這個問題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學生暢所欲言,思維的火花被點燃起來。
三八婦女節就要到了,你將準備如何向媽媽祝賀節日呢?學生有的說背一首新學的詩,有的說給媽媽講個故事,有的說替媽媽做一項家務事,有的說唱一首歌,還有的說獻一幅畫,等等。
總之,孩子在這課的教學中不僅理解到了母愛的博大與無私,而且學會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