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語文教學反思4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專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1
一提起作文,不僅讓學生頭疼,也會讓老師頭疼。特別是在我們這樣偏遠的農村中學,許多優秀學生有時見了寫作文也會“一聲嘆息”,就更不用提那些“學困生”了,他們要么簡簡單單三言兩語應付了事,更有的學生干脆不寫。問其原因,他們都是振振有詞,不會寫或者是無事可寫,無話可說,要想讓他們說愛寫作文還真是不容易。看到這種情況,我不禁思索起來:“是啊,他們本身寫一兩句話都不容易,要他們流暢地寫出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何其難啊!”但是有沒有可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也有話可說呢?通過平時在寫作教學中有意無意的嘗試,我摸索出了幾點激發“學困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一、選取貼近生活的“學困生”關注的素材
平時講作文,總是老師給出幾個經典素材,或者前面的優秀生補充幾則素材,而后面的“學困生”總是一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度,不聞不問甚至睡大覺。可是一次訓練“缺陷也能變成長處”這一作文時,我問同學們有哪些材料可選,前面的同學紛紛舉了貝多芬等經典名人事例后,我又問還有沒有其他一些熱點的素材呢?正在班上鴉雀無聲時,坐在最后的最調皮的大個子韓清同學扯起嗓子喊了起來:“火箭隊的布魯克斯,他在NBA里算個子小的,本不適合打籃球,但他作為得分后衛身體靈活,速度快,帶領火箭隊打敗了強大的湖人隊!”我一聽,感覺眼前一亮,這不正是像他這樣的學生關注的適合寫作的素材么?于是我馬上對他加以肯定和表揚,并鼓勵他在自己的作文中就可以運用這些材料。在以后進行作文選材時,因為這些“學困生”對熱點事件比那些“優秀生”更關注,我就經常讓他們說一說有關熱點,這樣既激發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又為其他同學要提供了很好的平時沒有關注的熱點素材,真可謂一舉兩得。
由此我們也感受到了這些“學困生”并不是無話可說,而是老師沒有挖掘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素材來發揮他們的潛力呀!
二、引進多媒體等“學困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段針對許多“學困生”喜歡上網這一特點,我嘗試著把多媒體教學適當引入作文課堂,使“黑白”世界變得有聲有色,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多媒體對學生而言還是新鮮事物,更具新鮮感,自然懷有一種獵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如我各省市的中考作文出現了汶川地震有關的內容,我就結合這次地震中感人的人物和事跡,從網絡上找到了一些相關文字,圖片,詩歌等,通過分類組合,配上音樂,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連那些平時上課就無精打采,左顧右盼的一些“學困生”看到這些畫面后也都鴉雀無聲,有的甚至開始抽泣,學生對這些人和事的印象非常深刻,不僅這些寫作上的“學困生”也能在作文中自如運用,更讓學生在思想上深切感受到人間大愛和真情,激發了學生的凝聚力和愛國熱情。這樣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特別是讓那些“學困生”也能主動參與到寫作中來。
三、尊重“學困生”個性,引導他們講真話,抒真情
在平時的寫作時,我們總是習慣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寫作。作文一旦布置下去,學生就沒有再選擇的余地,甚至連表達的思路、立意都無法選擇。這樣的作文,學習優秀的學生可能會按照老師要求的模式寫下去,而“學困生”們總是要么寫一些停留在小學生水平的假大空話,要么干脆不寫。可是我在一次作文訓練《老師,請你XX》時,一位平時一寫作文就睡大覺的學生寫了一篇《老師,請你也多關注我》,針對教師只關注前面成績優秀的`學生而不管他們這些所謂的“差生”這一現象,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老師的眼光能多看他們一眼。整篇作文可謂情詞懇切,表達流暢,寫的全是自己和所感、所想。我覺得這篇文章相比來說有創造性,真正做到了“以我手寫我心”。原來,這些“學困生”并不是完全不會寫作文,而是教師為了應對考試,要求學生為了高分跟著一些套話轉,按照固定模式寫。而“學困生”往往都有自己的個性,不愿跟著轉。我就想,對于這些學困生,為什么不讓他們去選擇自己寫作呢?為什么不能劃出更多的自由寫作空間呢?他們也需要更多心靈表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于是,我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對于那些“學困生”,引導他們自由寫作,甚至可以讓他們自己命題,盡可能讓他們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在自由狀態下表達內心的想法,然后加以適當的引導,讓作文成為他們表現自己,張揚個性的一面鏡子。這樣作文竟然也成了他們感興趣的一課了。
以上幾點只是我在作文教學中慢慢嘗試、總結出來的,對于“學困生”來說,這些方法確實能起到一定作用。我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用心去發現、嘗試,作文課對于“學困生”來說也不會再是一潭吹不起漣漪的死水,讓他們也能夠容易地對作文說一聲“我愛你”!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2
《靜女》是中專語文課本中的第一篇文言文,題材也比較生動、語言活潑。針對這篇文章的這種特點,為了激發學生對于古文學習及寫作的興趣,我布置了一篇比較開放的作文題,那就是改寫或是續寫《靜女》。學生們馬上興奮、雀躍不已,非常有興趣。因為有話可寫,作文馬上就交上來了。我一本本的讀他們的作文,時而忍俊不禁,時而為他們新奇的想象力而驚奇…… 他們的改寫續寫太精彩了!經過這次特殊的作文,學生們對作文沒那么排斥了,而且也對接下來的語文學習充滿了期待。我想,以后還要經常在語文教學和作業上進行創新,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寫作能力等。
一直以來,我就覺得古詩是很難上的,短短的幾句詩要深入的挖掘、拓展開來,讓學生去體會、感悟,實在是太難了。平時也很少聽到古詩這樣的公開課,只知道在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更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對古詩誦讀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獲得思想的啟迪,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審美的樂趣。新課程下的古詩課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譯,要求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去自主感悟,達到一種無痕的教學效果。說歸說,可做起來實在是難。
首先,詩經不同于一般的古代詩歌,有些句子,字詞的讀音現在早已消失了,所以,學生的預習,就顯得格外重要。但是,由于沒有課本。有些學生沒有充分的預習好,影響了對詩歌的理解。
其次,愛情詩,讓學生感覺不太好表達。學生對于詩歌的意境理解得非常好,錄音,瑯瑯書聲也營造了一個很好的.意境,可是,或許是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或許是由于有聽課老師在的原因,學生不能夠自由發揮,尤其是男生,不敢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很拘謹。所以,后來的時候,學生跟我說,老師,選的這篇文章不太合適,我們都沒話可說。所以,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的女生很多,男生卻很少。
再次,課堂容量太大。這堂課的設計課型是閱讀體驗課,是想通過學生的閱讀后改寫成歌詞、小品、議論文等其他形式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得出詩歌欣賞的鑒賞點,同時歸納出詩經的主要語言特點。假如,學生準備充分的話,這種比較特殊的思路會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的。雖然,最后目標達成,但是,有少數同學在課堂表演中有笑場現象,從而導致課堂組織有些遺憾,時間上也顯得緊張,使教學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
通過這次公開課,我也初步知道了在教學古詩時的一些技巧。古詩重在讀,特別是對于中專一年級的學生,他們還沒有具備一下子就能分析詩意的能力。所以先要讓學生知道古詩的節奏。在多讀的基礎上再去悟情,而學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會讀出詩中的情感,古詩的韻味。()我想“ 熟讀百遍,其義自見” 也就是這個道理吧。還有對于我們這樣的青年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學習。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加強自己各方面的修養。路還很長,我們應該在走的過程中有所收獲,不斷總結提高,努力使教學改革能有更大的收獲。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3
面對課改熱潮的沖擊,剛開始只是“任爾東南西北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心態,但如今,時代的發展需求,信息技術的全面推入,改革課堂教學,尤其迅速改革語文課堂教學,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已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
一、教學模式的審視
1、學習方式的改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和途徑。語文學習中用什么樣的學習形式來實現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都取決于教學目標的要求。
2、教學方式的改變語文教學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之上,這里的“平等”絕不是師生之間無條件的平等,而是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觀點、人格、情感等,同時又要高于學生,教師始終是首席地位,要引導學生掌握更廣泛且更有深度的語文知識,如果教師不加鑒別地肯定學生所有的言論,而不對其進行一定的點評和拔高,學生是很難獲得進步的。
3、教學目標的改變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們在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都要實現該教學目標,而是憑借語文活動使學生感受到課文內容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具體根據教學內容關注不同的目標,“潤物細無聲”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最佳教學境界。
4、互動狀態的改變很多教師認為,新課標的最終目標應是“學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動起來”,在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下,達到大家都動起來的最終目的。其實不然,語文學習中的調動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學生在活動的外表下內在的思維一直處于停滯狀態,這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動。不管課堂上采取哪些調動方式,只有那些能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學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任務是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的同時更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啟動學生的情思,這才是真正的“動”。
二、教學載體的審視
1、文本教材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藍本,因此“探究”教材,不僅是學生的任務,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探究和挖掘更重要,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層內涵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只有教師深刻洞悉教材,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引領學生剖析文本,也才能真正使師生與文本作者形成對話。
2、教具
任何一種課堂形式(包括電教媒體的運用)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活動手段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課堂討論或呆板單一,或信馬由韁;有的一節課則完全用鼠標代替粉筆,用錄音代替教材等,這樣的教學手段沖淡了語文教學豐富多彩的實質內涵的特質,難免有“做秀之嫌”,流于形式。
3、教師
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更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有教師適時介入,或進行必要的點撥歸納,或對文本作適當的拓展,才能將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層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身為教師,“路漫漫其修遙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雪萊有一句名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遙嗎?”,其實現在,沐浴第二輪繼續教育的東風,享受國家重視義務教育的雨露,正是大力推動新課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美麗春天。每一位語文教師,真的應該在這陽光燦爛、鳥語花香的春天,順應時代的東風,高舉課改的大旗,小而言之,為自己的事業,開創火暖的夏季;大而言之,為祖國的未來,播種火紅的秋天。多一份反思,就會多一份清醒,多一份進步。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潮下,我們要不斷反思,與時俱進!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4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著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有十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己總是與現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么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同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為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為什么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系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著聽著,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己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里,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著期待,希望我帶他們到處神游,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飽飽的,并富有全面的營養,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為美文的文章,而對自己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己認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現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課就差不多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一定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為什么不可以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后,還真想不出來上后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小學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大量閱讀并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么呢?
語文一節課能達到多少教學目標?特別是高段,一節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沖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課,幾節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達成的,學生通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可以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能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節來完成,但我們必須在潛意識里不斷的滲透,而后才能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課不過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課為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么?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時間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起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群情激奮,人人陶醉。或和學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著講著,常常會發現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間卻到了……我認為這才算語文課。
文到底是什么?語文到底該怎樣學?語文又到底該怎樣教?這是一直縈繞于許多學生和我們教師心頭的`困惑。
我徘徊,我彷徨,我無法解答。于是從許多教育家身上我開始尋找問題的答案。比如著名語言學家,語文教師呂叔湘說:講解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語言學家王力說:背誦是傳統的好方法,可以加強感性認識,通過熟讀和背誦對語文能有更多的體會,既積累了詞匯和語法,又領略了文章結構和大家風格。于是在教學與學習的同時,我逐漸認識到我們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還要感受到語文自身的美。因為語文是千姿百態的,那么呈現語文的方式也應該是千姿百態的`,教與學的過程更是千姿百態的。這些專家的智慧使我有了自己淺顯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我覺得不管怎么樣的詩情畫意,雋永深邃,亦或是充滿怎么樣的色彩斑斕,都不能丟下語文的骨髓,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深入鉆研課本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我覺得作為語文教師每每鉆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系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只有教師充分備教材,備課標才是最關鍵的。
二、深入鉆研學生我們作為一線教師,經常有這樣的發現:興致勃勃地備課——如何情境引入、如何突出重點、如何突破難點、如何讓學生探究參與、如何設計教學亮點、查閱了該知識點的《標準》要求、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參考了好些同行的教案課件?終于設計出自己滿意的一節課教案;然后興致勃勃去上課,學生卻不怎么配合:復習回顧答不上、情境不會思考、探究不動手、鞏固練習不愿做、搶答不動口,還有個別開小差講小話??就像一盤冷水從頭澆到腳,心就涼了,最后掃興而歸!回到辦公室心情特別低落,拼命反思是自己哪一點沒準備好,其實很簡單,我們備課要三備:備標準、備教材和備學生,或者就是備學生這一環我們容易掉以輕心,總是站在我們的角度去備課,而不是從學生的角度去想如何引導他們學習新知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啊!我從語文學習與學生身心發展關系的思考中,得到很多啟示:
1、每個學生都有分析、解決問題和創造的潛能,關鍵是課程內容要提供好的素材,以促進學生的這種發展,因此我們盡量選取那些對學生來說具有現實意義的、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內容。
2、學生的發展總體上具有階段性,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其思維有一個逐漸抽象的過程。
3、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并且往往是當自己的觀點與集體不一致時,才會產生要證實自己思想的欲望,所以課程內容在難度上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并不是要難倒學生,而是要激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去獲得成功的體驗。
4、學生在發展上是存在差異的要求沒有差異就意味著不要求發展,應該對學生建立多方面發展的評價。因此,我們教學的內容應處于學生“最近發展區”的范圍之內,讓成功感始終伴隨學生學習的旅程,以保證學生不會因為過多的失敗而放棄他們的努力,失去發展的機會。一篇課文究竟應該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們很難有個一般的標準去加以衡量。
不同的教師個性,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最好的,只有此時此地最有效的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許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總而言之,語文是美的,教語文與學語文同樣是美的。我相信只要我們真心真意去面對,平平淡淡的心不老化,語文教學的路定會花香四溢、芬芳永存!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04-02
中專語文靜女教學反思01-10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6篇04-02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6篇)04-02
中專語文教學反思(4篇)04-10
語文的教學反思11-01
中專的語文教學計劃02-10
語文單元復習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2-14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