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通用2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
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動物的科學小品文,語言生動,知識性較強,一不小心,就會把這堂語文課上成生物課。因此,我將重點放在本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上,引導學生分析欣賞文章生動形象而又準確的語言。這樣一來,內容變得淺顯易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結合文章最后兩句讓學生談感受,培養同學們保護動物,從小事做起,尊重和熱愛大自然的`優良品質。
本節課教學設計我依據《課程標準》,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突出語文課程性質的整合以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課程目標的整合。課前我創設了情境,利用視頻播放松鼠活動片,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突破重難點時,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可以說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課堂上,學生表現較為積極,氣氛也較活躍,對于本課語言的生動性和準確性都分析的比較到位。最后讓學生學習本課擬人化的寫法,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寫出來,做到了讀寫結合。不足之處在于,對于學生的展示和表現,教師沒有及時給予激勵性評價,評價的語言較為簡單。整節課學生參與率不是很高,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積極踐行課改理念,爭取做到真正地還課堂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2
該課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可愛的生靈”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按教參資料應將課文分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處理生字新詞和完成第一部分的分析任務,但由于是同課研究,我將分析課文放到了一課時來完成,最終目的沒有達到,但我認為前面的知識還是教給了學生的,下面我談些想法:
其一:引入部分,利用課件出示謎語,學生很容易猜出謎底是松鼠,但要利用謎語讓學生抓住特點,說出理由,同時復習上學期語文天地中的猜謎語方法,抓住特點,得出謎底后引出新課。
其二:在學生讀之后,大概分段,抓住主要內容對課文進行概括,說出分段,并講出自己這樣分的理由,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師加以總結,得出寫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具體到生活習性又可發分細分為:它的生活、住所和吃食。這樣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后進行課文分析。
其三:抓住本文重點部分,了解松鼠的外形是如何的美麗和可愛,如何的`討人喜歡的,通過讀,讓學生知道該段由幾句話構成,并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并說出理由,這樣學生便會感到由總到分或是由整體到局部的寫法,加上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在寫作上學到怎樣把一件事物描寫具體的寫作方法,由總到分。
其四:利用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松鼠的外形可愛、小巧玲瓏、敏捷、機靈等方面的特征。適時播放電影短片,再現小松鼠竄上竄下的敏捷動作,感受松鼠的機靈。
其五:結尾欠妥,由于前面所用時間過多,導致文章分析不完,這是本課最大的失誤,如果此課時只安排前兩段內容,那會好一些。第三自然段倉促完成,效果并未達到,目的也沒有達到,以其這樣,不如不講該段,直接留到下一課時和第四自然段來完成,那會更好。
總之,通過這節換班上課,開展同課研究,我認為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之處,能將作文指導放在課文分析中進行,能抓住重點詞語和重點句來理解段意和課文內容;失敗之處,一是對課文內容的分析量估計不足,時間把握不住,有時會停在一處多講,忘記往下走。二是師生熟悉不夠,課堂互動較少,自己激情不高。三是課件不夠完善。
以上這些是我的個人看法,也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自己沒看到,望在座教師給予提出,并批評指教。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3
《松鼠》這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1、注重對課文字、詞、句、段語言訓練:在學習松鼠的外形時,讓學生抓住體現美麗的詞語和句子。學習松鼠的活動時,讓學生找出動詞,用自己的詞匯看圖說話;學習松鼠搭窩這段,讓學生找出表示順序的詞,并自己練說。比如松鼠搭窩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找出表示順序的詞,再此鼓勵他們用這些詞說一句話,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并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懂得介紹動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順序,說說自己家的`小動物特點。
2、讀中悟,讀中學教學中,我著重指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朗讀、對比讀、引讀等方式,讓松鼠的形象和生動的語言留存在孩子的記憶中。因為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從而體會動物的可愛,激發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3、學法指導在教學松鼠外形這一自然段時,找出這段的中心句。讓孩子們先初讀第一自然段,然后記住你認為非常關鍵的詞語,接著以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說出松鼠的“四肢”、“面孔”“眼睛”、“毛”等部位的特點,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從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麗。讓孩子們上臺來寫松鼠活動時動作詞。這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再一次活躍了起來。但是,這時的“放”,這時的“活”還是有一定規矩的。最后把對松鼠的這份喜愛,化作筆下的語言寫出來松鼠搭窩這個自然段的教學設計尤為巧妙。通過教學這個自然段是抓住表示順序的詞語“先然后最后”了解松鼠搭窩的經過。這次教學設計很有特色,非常新穎。在設計時能盡量發揮文本的作用又勇于超出文本,有的放矢的進行訓練。設計時抓住“窩搭好了,還在上面加一個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這樣就不怕風吹雨打了”。體會松鼠的機靈。松鼠的食物種類及怎樣吃和怎樣儲藏食物,這段較簡單。抓住松鼠的可愛之處,學生匯報即可。知道三個“它們”代表什么。
這節課學生反應比較活躍,我認為教學環節設計的比較合理,當然,學無止境,我一定通過學習不斷改進并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使課堂更加精彩。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4
《松鼠》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抓住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生活習性、性格。文中準確、生動的語言滲透著作者對說明對象——松鼠的細致觀察,字里行間充滿著作者對這小生靈的摯愛。生動的說明語言激發起讀者內心珍愛生靈的美好情愫,也進一步激發起學生閱讀說明文、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現在就我自己上《松鼠》這一課的亮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分析如下:
上課前我創設了情境,利用播放松鼠視頻及圖片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這樣的設計效果很好,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
這堂課教學目標明確,擬定合理科學。教學緊緊圍繞目標展開,環節緊湊,重點突出。讓學生很好的了解了松鼠的特點,也激發了學生保護動物的'熱情。只是難點部分難以突破,所以在我反復引導下大部分學生還是不能領會。由于突出了品味語言這一塊,受時間影響,沒有能很好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外在引導學生方面,自己的語言還不夠靈巧藝術。在課堂流程的設計上還沒能夠走出自己的特色,比較中規中矩。雖然學生很配合,但是依然不能夠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
教學中,我感到最遺憾的是:教學內容設計太多,由于教學每個環節需要完成,留給學生讀書的時間太少。而語文的學習應該是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在今后的教學上,我要努力克服這一弊病,爭取做到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5
《松鼠》是一篇深受孩子們喜歡并使他們獲益頗多的好文章。這篇課文描寫了一種人見人愛的小動物——松鼠,它的美麗、機靈、有趣,如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也是一篇成功的描寫動物的范例。因此,在教學的設計上我強調了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了《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倡的“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閱讀教學理念。學生的閱讀是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解讀以及文本意義重新構建的'過程。從這一意義來說,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自讀和自己感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鼓勵學生閱讀,保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閱讀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才能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
語文教學,既有知識的傳授,又有方法的指導、能力的培養,更有做人的指導、情感的體悟,各個方面交融一處,不斷融合,以求達到知、情、德、行的完美統一。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6
《松鼠》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因而在上課前,我采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性趣,讓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通過看課文動畫,加深了學生對松鼠的影印象,再有感情地齊讀課文,讓學生能夠從整體入手,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同時明白了文章是從外形、生活習性這兩方面給我們介紹松鼠的,初步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在學習松鼠外形的美麗的'過程中,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松鼠的美麗。如果能夠對照松鼠的圖片,讓學生體會它的外形的美麗可愛,可能會效果更佳。在學習松鼠是怎樣活動的內容時通過觀看了松鼠活動情景的動畫,再次讓學生體會到了松鼠的可愛。在學習松鼠搭窩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劃出課文中表示順序的詞,鼓勵學生用這些詞說一句話,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并能讓學生學以致用。通過復述塔窩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口斗表達那能力。學習最后一段時,讓學生自讀自悟。我問:“你從中知道了什么?”學生把知道的踴躍表達,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最后讓學生進行小練筆。
總之,我覺得還有許多不到之處,比如抓重點詞語方面把握的不太好,學生回答完問題應該注意適當的引導。如果讓學生課前再搜集一些有關松鼠的資料,對松鼠會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許效果會更佳。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7
我在教學《松鼠》這篇說明文時,在學生讀文之后,研究課文分為幾部分,抓住主要內容對課文進行概括,說出每部分內容,并講出自己這樣分的理由,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最后加以總結,得出寫了松鼠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具體到生活習性又可發分細分為:它的生活、住所和吃食。接著,抓住本文重點部分,了解松鼠的外形是如何地美麗和可愛,如何地討人喜歡,通過讀,讓學生知道該段由幾句話構成,并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并說出理由,這樣學生便會感到由總到分或是由整體到局部的`寫法,加上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在寫作上學到怎樣把一件事物描寫具體的寫作方法,由總到分。這樣,對學生進行說明文習作訓練大有裨益!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8
我的這則教學設計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一、激趣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讓學生猜謎:樣子像耗子,尾巴當被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學生一下就猜出來了,積極性很高。然后讓學生看松鼠的圖片。栩栩如生的松鼠形象,既顯示了松鼠的特點,給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尊重個性,學會合作
這節課在識字教學環節中,讓孩子通過合作、交流,進行自主識字。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讓學生在互動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引起爭辯,在爭辯中點燃思維的火花。朗讀時,從自己的感悟出發去朗讀。
三、巧妙設疑,激活思維
在提問“松鼠怎么活動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時,讓學生去思考,使學生知道了松鼠的特點:機靈。從而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認識到松鼠沒地方住了,沒東西吃了,體會到著急,擔心,害怕的情感,再帶著這種情感讀文。
四、課前預習,培養能力
教學本課前,先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松鼠的有關知識,如本班學生劉書凝就查到了松鼠的種類,豐富了學生對松鼠的認識。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就是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感情,增強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但我的教學過程中,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了人文方面的教育。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9
《松鼠》是一篇科普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我把閱讀和語言的理解作為課堂突破的重點。
課堂開始,播放松鼠的視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概括松鼠的特征,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整體感知,初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
分析體現松鼠特征的具體內容時,讓學生分組研討,提高了其具體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分析文章語言特色時,運用分析、整合、誦讀、對比閱讀等多種方式: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出理由,試著有感情的誦讀;把布豐的《松鼠》與《辭海》中“松鼠”條目進行對比閱讀,具體感受到本文準確而又生動的語言特色。總結學習說明介紹動物的.方法,學以致用,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對學生進行說明文習作訓練,形成文字,現場展示并加以點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最后一個環節,讓學生為保護野生動物出謀劃策,進行情感升華,激發學生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并付諸行動。把學習由課內延伸的課外,拓展了其內涵。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0
《松鼠》是一篇寫動物的科學小品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課文主要介紹了松鼠的漂亮、乖巧、馴良三個特點,其中涵蓋了松鼠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的內容。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抓住關鍵句子,準確把握說明事物的特征;學習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語言;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激發學生關愛、保護動物的情感。
學習本文的思路清晰。先整體感知松鼠的特點及生活習性,再一段一段地分析;每一段都是按照設計問題、讀文思考、交流匯報、教師引導、訓練鞏固的思路來學習。這樣可以使學生深入地理解本文所介紹的內容,也鍛煉了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課堂內拓展了兩篇課外閱讀《鯉魚》《白鷺》,內容、寫法、語言風格與課文有很多相似之處,課堂上增加了閱讀量,讓學生進一步搭建起說明文“寫什么”的基本框架,深入認識說明文中的多種說明方法,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特點,進一步學習作者是如何把事物說明白的。
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教學過程中,我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這樣留給語言賞析、仿寫片段練習的時間就有些少了,導致學生活動太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些本來設計了小組交流的環節被迫減掉,例如從文中找出讓人覺得松鼠討人喜歡的'句子,先讓學生討論交流一下再回答,這樣應該會更全面。讀書聲不夠多,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體現,還停留在問答式的課堂模式中。在今后的教學上,我要努力克服這一弊病,爭取做到真正地還課堂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節課上完了,學生不但在作者生動的介紹下認識了小松鼠,還體驗到了另一種不同語言風格的說明文,學生們內心是充實的、愉悅的。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1
《松鼠》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因而,上課前我創設了情境,利用播放松鼠活動片以及歌曲《小松鼠快長大》,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這樣的設計效果很好,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
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查找和搜集資料的能力,我設計了交流資料這一環節,來豐富學生的'知識,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后,讓學生說一說對松鼠的印象,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整體感知,并初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文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和理解課文內容,我設計了不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體會:
1、個人思考到教師小結——讓學生先讀松鼠外形的部分,然后出示課件填空,教師進行對本段小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
2、找時間詞,加以運用——讓學生劃出課文中的表示順序的詞,并出示順序詞,鼓勵學生運用這些詞說一段話,可以同桌試說,再在班上說。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讓學生學以致用。為了把學生的認識與創造結合起來,我設計了采訪,表演這一環節,使學生體會交流、合作的快樂,并加深對課文的感悟,猶如身臨其境之感,同時,也提高了語文素養。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2
《松鼠》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抓住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生活習性、性格。文中準確、生動的語言滲透著作者對說明對象——松鼠的細致觀察,字里行間充滿著作者對這小生靈的摯愛。生動的說明語言激發起讀者內心珍愛生靈的美好情愫,也進一步激發起學生閱讀說明文、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松鼠》這篇文藝性說明文,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而且本文的語言通俗易懂,將小松鼠的特點寫得很傳神,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上難度不大。由于學生對說明文比較陌生,積累的說明文文體知識十分有限,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有一定的困難,體會不同的說明文的不同語言特點時,要盡量使學生明白:不同風格的語言沒有水平高下之分,只是針對不同的寫作需要而定。初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通過認真圈畫、反復朗讀、仔細品味等方法,品味語言特色,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我把學習重點難點定為:
1、學習體會文章語言的生動、準確、形象,領悟介紹小動物的一般寫法。
2、理清文章介紹動物的順序。
上課時,我沒有按照常規,問孩子們是否喜歡小動物,感覺這個問法沒有意義,有人確實喜歡,但也有人不喜歡,難道就因為要上這篇課文就讓孩子違心答喜歡?所以我已建立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借美麗的大自然美景引入課題,說說自己喜愛的`動物。例如,“我喜歡忠誠的小狗”。學生踴躍發言,那些喜歡動物的孩子就有了宣泄自己情感的舞臺,同時定下的說話句式讓他們學習如何說好完整一句話,以及對喜歡的動物特點做個高度概括。起到一石三鳥作用。接著出示松鼠的精美的圖片,孩子在欣賞漂亮的松鼠時,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過渡到下一環節:初讀課文,把握說明順序,研討課文內容。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都能弄清本文的總分結構,能歸納總結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研討課文,我重點講解課文第二節,按照由讀到品到悟的順序,由學生深情并茂的敢賭,然后品味語言,知道課文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吃相這幾個方面來寫得。讓學生再讀,把松鼠漂亮的樣子已經讀出來了。
這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也發揮了同學們小組團結合作的力量,方法的指導讓他們知道如何讓下筆,給予他們獨立研究、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他們有很大的獨立創造空間,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非常順利的完成了課文學習。分析時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的動詞、形容詞、及修辭手法進行語言特點的比較分析,切實感受本文準確說明與形象描寫相結合的寫作特點。通過這個環節落實課文重點,學生發言精彩紛呈,學生經過討論,明白平時說明與生動說明要根據說明對象和說明目的不同而用,同時也明白本文用生動說明,是為了說明松鼠是個可愛的小動物,讓我們喜歡小動物,從而關心動物關愛大自然。
最后,設計了一個能力遷移作業:寫一篇保護小動物的倡議書。這篇文章體現作者對動物喜愛的情感。用細致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地說明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表現松鼠是一種討人喜歡的小動物。松鼠善解人意、可愛乖巧,把人類與他們的關系拉近,與人類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存發展壯大,友好相處。在學習本文時要充分滲透這種思想,讓學生明白動物和人一樣需要安全、安寧、幸福的生活環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做一個綠色環保自愿者。自愿者的行動要表現在我們生活的時時刻刻、方方面面。并能夠把這種愛心傳遞下去,讓綠色環保的隊伍壯大。,真正還動物們一個舒適、安寧的生活環境。同呼吸,共美好是大家的追求。這一節課時不同尋常的!這也是我這節課的重大收獲!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3
這篇課文屬于科學小品文,知識性較強,一不小心,就會把這堂語文課上成生物課。在備課時,我盡可能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把重點放在本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上,引導學生分析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同時,讓學生在賞析完富有生動性、趣味性的語言后,能夠學以致用,在實際寫作中學會運用這樣的生動說明語言。我的初衷是好的,可在教學過程中,我仍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這樣留給語言賞析、寫作片斷練習的時間就有些捉襟見肘了,這樣也就導致了我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學生活動太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些本來設計了小組交流的環節被迫減掉,例如從文中找出讓人覺得松鼠討人喜歡的句子,先讓學生討論交流一下再回答應該會更全面。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4
《松鼠》這篇課文屬于說明文,知識性較強,但同時也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課文介紹了松鼠的漂亮的外形和它馴良、乖巧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因而在上課前,我采用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方式導入,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性趣,讓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再通過看松鼠圖片,加深了學生對松鼠的影印象,然后讀課文,讓學生能夠從整體入手,理清文章思路,最后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松鼠的這些特征。但是在課堂上我發現前面的內容安排的太過花哨,考慮過多,反而把最后探討學習的重點給丟了,把簡單的內容復雜化了。
在學習特點過程中,發現自己課前布置給學生的預習任務不夠明確,導致學生在課堂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我注重了松鼠外形漂亮的語句,因為這是和前面的課文《鯨》區別最明顯的地方。所以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松鼠的`美麗。而在學習松鼠馴良和乖巧我就一帶而過了。
在備課時,我盡可能地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探討,本來預想把重點放在本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上,引導學生分析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特別是學習松鼠漂亮的外形這部分。我的初衷是好的,可在教學過程中,我仍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而且摻雜了過多花哨的東西。這樣留給語言賞析、寫作片斷練習的時間就太少了,這樣也就導致了我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學生學習太被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重點被忽略。
語文課堂本應是讀、說、寫有機結合的和諧課堂,是學生發揮其主體作用的天地,本堂課從這三方面來看是不夠成功的。讀書聲不夠多,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體現,還停留在問答式的課堂模式中。在今后的教學上,我要努力克服這一弊病,爭取做到真正地還課堂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5
《松鼠》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描寫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為了培養學生查找和搜集資料的能力,來豐富學生的知識,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后,讓學生說一說對松鼠的印象,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整體感知,并初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文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和理解課文內容。
1、外形特點:
先布置學生畫松鼠,用一兩句話介紹松鼠的外形,然后讓學生看圖說一說松鼠的外形,使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清晰的松鼠形象,懂得介紹動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順序。
2、生活習性
松鼠的生活習性包括三個方面,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最喜歡的一方面來學習,再結合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松鼠的可愛。
上完這堂課,我覺得有許多不足之處,松鼠活動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自學能找出松鼠活動的三種情況,應讓學生說說畫面的內容,訓練他們口頭表達能力。學生欣賞動物前,如能引導學生解讀(觀察、說、想象)使學生對動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許效果會更佳。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6
在上課前,我采用圖片展示,圖中活潑可愛的松鼠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閱讀課文的特點提出了四個問題“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松鼠的”、“請用幾個詞語概括松鼠的特點”、“從文中那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歡松鼠”、“說說《松鼠》在寫法上與《鯨》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然后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白了文章是從外形、生活習性這兩方面給我們介紹松鼠的,初步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通過閱讀知道松鼠是一種乖巧、馴良、漂亮的小動物。最后體會出本文與《鯨》在寫法上最大的不同是這篇課文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在檢測環節讓學生進行動物描寫小練筆。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但在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教學過程中,我仍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過多強調松鼠的特點歸納,這樣留給語言賞析、寫作片斷練習的時間就有些捉襟見肘了,這樣也就導致了我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學生活動太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些本來設計了小組交流匯報的環節被迫減掉,例如從文中找出作者喜歡松鼠的句子,如果讓更多的孩子回答后再有感情的`讀一讀會更能好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還有最后學生寫完片段后本應再交流的,也因時間關系被我跳過了。語文課堂應是讀、說、寫有機結合的和諧課堂,是學生發揮其主體作用的天地,本堂課從這兩方面來看是不夠成功的。讀書聲不夠多,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體現,還停留在問答式的課堂模式中。另外板書設計未能很好的突出本課的重點,這都是在以后教學中應改進的地方。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7
《松鼠》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松鼠學生不常見,我就利用課件,先出示一條關于松鼠的謎語,再播放松鼠的圖片,讓學生從直觀上了解松鼠.重點學習松鼠的`外形描寫的一段,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感覺到松鼠的可愛,并讓學生看著圖片向同學進行介紹,激發了學生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指導學生學會描寫時要按一定順序進行描寫.然后帶領學生歸納總結第一段的學習方法,并通過課件出示自學提綱.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按照提綱的要求進行學習,匯報.掌握了作者的寫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到自己整節課的教學思路是正確的,但課堂教學中語言不夠精煉,教學中評價這一環節做得欠佳.今后在教學中我一定注意對自己語言的錘煉和課堂中的評價.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8
《松鼠》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本文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本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文章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整個教學過程,我引用“智慧作業”與《松鼠》一文的教學相結合,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個性化教學新方式。力求從“課前-課中-課后”,充分發揮“智慧作業”在教和學中減負增效、因材施教的優勢,從而實現“智慧作業”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
1.課前教師分析學情,巧用“智慧作業”資源、對學生進行微課導學。
課前,教師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分析學情,找準“智慧作業”與小學課堂教學的結合點,適時推送資源,對學生進行微課導學。教學本課前,我利用微信群推送小松鼠自由自在的活動的視頻及相關知識點的名師智慧微課,然后讓學生帶著這種感性的認識去預習課文。這樣動態的視頻和靜態的文字相結合,學生對松鼠的外形特征、性情、生活習性等內容都掌握非常好,并且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說明方法的好處,從心里產生了一種迫切希望用這種說明方法來介紹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愿望。原來教學中的“填鴨式”被動學習變成了發自內心深處的主動學習。教學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課中教師巧用“智慧作業資源因材施教精準教學。
(1)互動交流合作學習
在孩子們從文中了解到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之后,接著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了松鼠的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孩子們學習松鼠習性課文部分,及時推送“名師智慧微課”,既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又放手讓孩子們學習到知識,起到復習鞏固的效果,進行個性化輔導。最后設計一個口語訓練的互動合作環節,讓學生嘗試著用文中介紹小松鼠外形的方法來介紹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學習作者這種按照先總后分,分寫時按照一定順序的方法來介紹小動物的外形特征的方法,收效很大。
(2)自讀自悟,深刻領悟。
課件出示主旨性問題:本文寫了松鼠的`幾個方面的內容?先引導理清文章脈絡。再出示相關問題,比如:“請用幾個詞語概括松鼠的特點”“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歡松鼠”“松鼠怎么活動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發現松鼠的特點:機靈。從“沒地方住了,沒東西吃了”,讓學生走近松鼠的內心,體會到著急、擔心、害怕的情感,再帶著這種情感有滋有味地讀課文,語言和朗讀兩方面均有所提升。
讀完本段后,引導學生快速自讀作業本69頁“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大象的鼻子》拓展延伸,看一看作者是怎樣來介紹大象的呢?通過對比閱讀來探究不同的說明方法,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底以及些寫作上的特色。學生完成這道題后,互動交流合作學習,教師智慧微課推送,進行精準教學、因材施教,對課文相關知識點拓寬、加深,目的在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愿望,培養創造性思維。
3.課后教師巧用“智慧作業”資源舉一反三個性輔導。
孩子們課后完成本課作業本習題,及時查看名師微課,完成舉一反三題,進行個性化輔導,讓鄉村孩子積極參與智慧作業應用中,結合家庭電視網絡和“智慧作業”平臺,改善學生虛擬學習環境,拓寬學生學習空間。在加深課堂知識的理解基礎上,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們將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探索“智慧作業”與教學的最佳切合點,有效推進“智慧作業”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師生互動方式和生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19
《松鼠》一文是北師大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第六冊第四單元可愛的小生靈中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全文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分別從外形、活動、搭窩和飲食四個方面對松鼠進行了描寫。
我在設計這篇課文時,將它劃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完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這一點課時的重點主要放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了解松鼠的外形,并學會遷移,學會如何具體的、有順序的描寫一種動物的外形的方法。本次我執教的是松鼠的第一課時,根據三年級的閱讀教學的要求,一篇文章是一個整體,只有先從整體上把握了,才能體現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因此在對課文的指導中我首先叫學生自讀課文,解決字詞。接著點讀課文,思考問題:這是一篇描寫什么的課文,全文共分幾個自然段,每段分別介紹了松鼠的哪一方面的知識。這樣一來,先從文章的整體入手,經過必要的字、詞、句、段的了解,然后落實到篇章具體的`理解、感悟、欣賞、運用上。在這一點上學生基本是達到要求的。
接著我開始指導學生具體的學習第一自然段,先讓學生看看有關松鼠的圖,激發他們喜愛這種小動物的,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這美麗可愛的小動物,這樣一方面可以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另一方面可以看看學生平時的積累能力。然后,我請學生回到書中去看看作者是這樣寫的,和大家說的比一比,為什么會通過這短短的五句話使我們仿佛看到這樣一只活靈活現的小松鼠呢?這樣導入主題:原來作者不但有優美的詞句,而且還有順序。接著,進行鞏固的練習回顧《翠鳥》一文,出示填空題加深印象。
最后,在學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將松鼠描寫的具體、生動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共同對一種小動物的外形進行描寫,這一練習如果時間充足,可以評價一到兩篇的習文,如時間不夠,可布置為課下練習。
我個人認為本堂課目標是比較明確的,學生在理解課文上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不足之處就是由于時間過于倉促,對學生在口語表達上的訓練不夠到位,應該把它分為兩次進行訓練。那么效果會更好。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 20
今天還是按照昨天的教學思路組織教學,課文《松鼠》是一篇淺顯易懂的課文。學生能非常容易的讀懂課文,可在方法的指引上學生還是有點木訥。
《松鼠》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主要是抓住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來說明的。本來,我以為這個特點很容易就會找出來。一者在課文的第一段,學生立刻就能見到;二者其他各段都有相關的描述。可是我在課堂上直接告訴了學生,學生有點莫名其妙,我也感到有點唐突。本來我想學生已經通過課前預習了(早讀課布置了),上課時又要求學生把課文自由朗讀了一遍,應該不是什么問題。而事實,一下子就能找出答案的學生不多。
下面的課文結構可以說我是直接告訴學生的,“文章下面哪幾段是寫松鼠漂亮的特點?”“哪幾段是說明松鼠馴良的特點?“學生也很聰明,跟著說,第二段是寫漂亮,第三段是寫馴良,第四段是寫乖巧。我很滿意。可當我問及第五段和第六段寫的是什么的時候,學生回答不上來了。顯然,學生是猜的。事實也真的是猜的,因為他們的回答本來就是不正確的。我不急于去公布正確答案,而是按照學生的思路講下去。
我按照既定的方法,要學生先小組討論第二小節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松鼠的“漂亮”。我擔心學生一下子回答不上來,我就說是兩個方面。然后學生按小組進行回答。學生就在課文內尋找原句,結果還是沒找著。這里要說的,備課時我對這兩點就把握不準,只是機械地借鑒了參考書上的分析。學生找來找去就是找不著,我只得變換提問的方法。在說明松鼠漂亮特點的這一段。作者寫到了松鼠的外形:面容、四肢,尾巴等,然后又重點寫了坐姿像人。我不認為這些是漂亮的因素,可我還是違心地告訴學生這就是寫松鼠的漂亮,不知道學生怎么想。更往深點說,現在我不是很了解的可學生也沒有任何意見;那么以前我是了解的可學生不明白的學生也沒有問,說明學生學習的態度很是不夠積極主動。我對待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成效關注得還不夠。
這節課讓我最深刻的還是在分析松鼠“馴良”這一特征時。首先學生知不知道“馴良”的含義。課文下面有,可我認為那樣的解釋學生也未必能看懂。在學生不懂其含義的前提下,要學生去找課文通過松鼠的哪些方面來說明馴良的特點,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起初,我讓學生讀這一段落,讀的過程中我又一再的強調馴良的`意思。我自己那時有點喋喋不休的感覺,很有可能我的提醒打斷了學生的思路。接下來的學生回答證明了我的擔心。三個小組的答案現了三個不同的答案,學生都在思考。我告訴學生只有一組答對了,學生都很驚愕。后來我發現學生對文字的概括能力不足。我就要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哪些句子是寫的一個層面,哪些句子又是寫的另一個層面。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概括要加強練習,尤其是較多的句子反映一個方面的內容時,學生容易被混淆。比如,在介紹馴良的特點時,課文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活動時間以及主食三個方面來表現松鼠馴良的。學生在第一個特點松鼠的活動范圍時,容易被課文大量的文字所牽絆。把這些句子劃分成若干特點,顯然學生沒能讀懂句子,更沒能把句子間的內在關系理清楚。
這時,我就告訴學生理解句子的內容時要抓住關鍵字、關鍵詞語來概括。如活動范圍上抓住“在樹上”“不靠近人”;在松鼠的活動時間時抓住“白天”“夜晚”;在介紹松鼠主食時抓住“吃”這些就能提示學生這一部分作者要寫的內容。可遺憾地的是,我沒能在課堂上從這三個方面如何表現松鼠馴良的特點說清楚。就像我在課堂上舉例的老鼠,老鼠也在夜間活動,可老鼠絕不是一種馴良的動物,更不可能“討人喜歡”。可要是把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就能反映松鼠馴良的特點。這里的馴良就是寫出了松鼠不饒人、不傷人的特點。
課堂上有遺憾,也有收獲,比如今天發言的第一組的學生。這一組的學生整體并不是很好,可學生回答出的問題還是不錯的。班上由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學生組成的第三組沒能回答出這樣的問題,我確實有點奇怪。同時,也能看出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時的喜悅。學生只要認真思考完全可以超越原先老師認為的那個基礎界定。
通過今天的課堂,我發現自己還是要在備課方面多多用力,只有這樣才能把上課節奏把控住。比如,學生討論的時間要事先做一個預期,不能由著學生的性子來,更不能難易一個樣。今天的課堂就是太讓學生自由了,課堂教學計劃也沒能完成。今天第一課時重點準備分析一下課文的結構,明天的第二課時是講授課文的字詞、作者、文體以及語言的特點。可因為今天的時間沒分配好,明天又要安排一些時間完成今天的任務,那么勢必造成明天教學任務加重。其次,今天的課堂沒有出現課堂反饋的內容。這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在備課時就沒有能夠布置好。佐藤學說過,課堂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教學反饋能及時有效地反映我在課堂設計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和改變的方向。
當鈴聲響起時,學生很興奮地跟我說,下課了。是學生對下課的期待,還是學生對上課的恐懼。我想大概是后者。這就說明這樣的課堂形式學生是不樂意的,這樣的上課模式學生還是不適應的。假以時日,學生應該會慢慢適應的,學生也會慢慢改變的。我堅信。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04-07
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學反思(15篇)04-07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學設計02-21
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8-08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優秀教學設計優秀12-12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學設計10篇04-22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學設計(10篇)04-22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學設計8篇03-18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學設計(8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