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3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
1、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創設了寬松的學習氛圍。
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學會創造,是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主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正是基于這種認識,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展開合作,通過分角色朗讀、體驗、相互啟發、評價、激勵,彌補了自己的不足,發展了學生的特長,使學生樹立了自信心。在合作學習時,教師注意了指導和參與。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但并意味著“放任自流”。合作應該是在教師引導的前提下的合作。首先應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學生自主選擇合作學習方式。同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合作之中,及時發現問題,引導交流,促進合作的實效性。
2、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展開了教學活動。
“競爭”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習的需要。學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他們喜歡競爭的。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這是教學組織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正是抓住了學生的這種需要,以評選擂主的形式,展開朗讀比賽,同時用激發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大膽的參與,調動每一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既面向了全體又照顧了個性的差異,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在朗讀競賽中,教師還注意了讀中指導,讓學生在體驗中讀,在感悟中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個性。
3、探究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是打開思維、喚起想象的鑰匙,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問題意識。傳統的教學是教師問學生答,串講串問占據了整個課堂教學。我們現代教學主張把問題盡量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的問和學生的問相互的融匯。問題還要由學生自己來解決,最好的方式是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統一。本片斷教學,教師在鼓勵學生問的基礎上,也不乏教師的問,教師的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價值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2
《掌聲》一課主要敘述了身患殘疾而內心又極其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最后她終于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整堂課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動關心、鼓勵他人,并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為基礎,采用多媒體直觀展示法,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等多種行之有效又契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
如本節課重點指導理解兩次掌聲的含義時,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動作、神態,感受人物的心理等方法。并通過多角度的讀,最終感受到了小英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小英的鼓勵。
2、在閱讀中感悟
整節課我努力挖掘教材空白處,讓學生開啟想象的閘門,抒發內心情懷,發表獨立見解,揣摩人物內心,以便與主人公產生情感共鳴。如:我巧妙地運用換位思考,讓學生走進文中的角色,假如你就是小英,你會怎樣做?你會怎樣想?并以兩次掌聲為線索。通過抓住小英掌聲前后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升華
整節課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通過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潛移默化的滲透,讓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但本節課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
一節語文課,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合理的教學設計首先要靈活,要真正地走進文本,過分追求形式的靈活,往往會與知識的'掌握相碰撞。教者要本著“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主”的原則備課,課堂上應更多地注重讓孩子有收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深入地鉆研教材,提高課堂的效率。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十分清楚,這節課上到底要教會我們的學生什么?千萬不能只是停留在文本的層面上,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文本,提高語文能力,還學生一個扎實有效的課堂。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3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與以往教學相比,八年級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八年級是一個分化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基礎仍然要重視,尤其是字詞積累;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寫作方面應該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同時向中考靠近。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在摸索中前進,反思。
一、鉆研教材、了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后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
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情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后及時反思、小結,在后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特別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到現在,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課文如果只用那么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馬上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通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后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
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里,對曾經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只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希望能沖破以往教學模式,突破新天地。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4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對于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總結經驗教訓,以促進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水平的提高。
來這里已經將近一個月了,這里的老師與學生都很好,我教的是初二語文,有時會跟其他老師(不管是語文還是其他科目的老師)一起探討關于教學方面的問題,有的時候還會問問學生對我的看法以及對我上課的看法,我知道,對于我來說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畢竟我沒有什么教學經驗,只是憑感覺來講,有的時候確實抓不到重點,往往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它不考,一筆帶過的東西反而會考,從這一點來看,我們老師不僅僅需要知道哪些是重點難點,還要多了解考試方面的信息,如最近幾年的考試動態,考試趨勢,考試題型等等。當然,我們不能脫離新課標,多研究新課標,因為它指導著我們的教學,它提出了對于各個階段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而不僅僅是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與素養的培養。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上課與學生進行眼神交流,保持微笑,讓學生覺得你很容易親近,因為我問了一些學生,他們都喜歡帶有微笑的老師,而不喜歡板著臉的老師,當然這里也不是說當學生不聽話時也對他笑,該嚴肅的時候還是得嚴肅的,要不然學生會肆無忌憚,局面就會難以控制。當發現學生說話或者是做些小動作時,可以先盯著他,用眼神告訴他我已經發現了,給他點面子,不行的話就直接點名教訓,沒必要再給他面子。
至于板書方面,我認為該寫的還是要寫,沒必要寫的就不要寫,有學生就向我反應,有些字不會寫,所以最好不要只念不寫。
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特別是課上到差不多一半的時候,就會走神,我發現有個方法很有用,就是故意寫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然后再強調一下,這樣印象會更深刻一點,學生記得更牢。
前面已經提到過,現在老師教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注重的是能力、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傳統的教學套路在我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灌輸式的教學是最常見的,就是一次性的“授之以魚”。為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該教學生知道是什么,還要知道是怎么樣,有必要的話還需解釋它是怎么來的,也就是為什么會這樣,即長久的“授之以漁”,教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做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對于新的知識點,特別是一些重點,需要詳細講,比如說象征手法,以前學生都幾乎沒接觸過這個概念,在分析這種手法的時候,先要跟學生聲明什么是象征,以及用象征有什么好處,然后再分析具體的句子,加深學生對于象征手法的印象,這是遵循從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最后到特殊 ( 也就是解題)的規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更容易接受,更好理解。
初二的學生一般不是很積極,上課比較沉悶,很多情況下都是沒多少人在認真聽的,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讓學生喜歡聽語文課,是不是課外知識越多越好?活動越多越好?我想應該不是,這樣很容易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反而弄巧成拙,適當地可以增加點與課內相關的課外知識,偶爾搞點活動,比如朗讀比賽,比賽回答問題,扮演角色朗讀課文等等,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我們都在生活的網中,時時刻刻都與周圍的人與事聯系著,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時候還需要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注意梳理,以便學生系統地掌握相關知識。比如說八年級的第二單元,基本上用到了象征這種手法,在講這種手法的時候就可以聯系以前的課文來講,讓學生自己慢慢體會,學會運用這種手法。
當然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是上課語言不豐富,過渡語言不夠,往往覺得沒詞,不知道應該怎樣從這個知識點過渡到下個知識點,導致上課時老是出現一些像“然后,這個”之類的口頭禪,也許自己沒注意,其實自己說了很多次;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往往自己知道的東西,卻很難跟學生講清楚,也許是表達能力不行吧,也許是經驗不夠吧,一般我們老師覺得簡單的問題學生覺得難,這就啟示我們應該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因為新課標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多分析學情,了解學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前學過什么,需要學什么,對什么感興趣,應該以什么方式教學生,必要的時候還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
昨天晚上有個學生問到有關謂語句的類型,有四種“名詞、動詞、形容詞、主謂”謂語句,要判斷具體的謂語句的類型,當時我對這個也感到陌生,不過我最終還是給他們講清楚了,這當然離不開便利的網絡,結合自己以前學過的以及網上的有關謂語句的知識,我把它拿下來了。這啟示著我們老師應該活到老學到老,那句話說得好“要給學生半桶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同時也要不斷復習以往的知識,所謂“溫故而知新”嘛,將學過的知識與將要學的知識結合起來,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感想,對于教學我們應該共同探索,共同反思,以促進自身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水平的提高,不段提高自身的教育 素養。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5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學生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多提問,多討論,學生都善于表現自己,就要給他們表現的舞臺。
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于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古詩》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課后十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把可愛的學生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學生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學生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6
第一單元教學反思
時光飛逝,轉眼間這一學期就要告一段落了,回想這一學期的30篇課文我覺得還是在講授以“戰爭”為主題的課文給自己和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將我對這一單元的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首先,這5篇文章是以戰爭為主題,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我們對戰爭的了解太少。因此,在教授這一單元無疑是一個挑戰。引導學生學習這一單元我覺得比較成功的一點是,在一些以情感為主的篇目時,以我自己的文學素養將學生帶入情景。
其次,本單元的幾篇文章,從問題上看都屬于記敘文。因此,掌握記敘文中的人物刻畫就顯得極為重要。但在教授這幾篇文章并沒有很好的將人物刻畫這一教學人物落實好,沒有將復雜的人物刻畫簡單化。
再次,還必須強調的是,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我還應該多多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來提高學生的感悟,從而達到提高其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
第二單元教學反思
本單元課文都是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這樣在教授本單元的文章時學生都能很的理解作者的思想,從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偉大。
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因此,我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的語言特點。
在教授文章時我會通過所學的文章要學生概括記敘文的語言特點,從而使學生明白初步感受語言風格。語言特點要從比較中體會。與學生一起總結出,語言特點就是作者文化品味、文字功底、語言習慣、個性氣質的表現,又是作品的題材、描寫對象決定的。
進一步讓學生明白,用什么語言要看些什么人、什么事。在教完五篇文章時,概括出五篇文章的共同語言特點,使學生真正掌握敘事性寫人的文章的特點。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單元目標
1、本單元是一個說明文單元,《中國石拱橋》和《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是比較規范的說明文,其余則有一定的說明文性的小品。
2、本單元教學,要學生了解什么是說明文。
3、學習本單元,要理清說明文的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
4、學習本單元后,要學生學習寫作說明文。
單元說明
本單元所選課文以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為主題,文體類別上側重于說明文。由于學生在中年級階段所學的說明性文章較為簡單,對有關說明文的文體特點和要求也知之甚少。下面就教學本單元提一些建議與設想:
1、在比較中認識說明文的文體特征。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為了避免概念化傾向,教師不要一上來就把有關知識一股腦兒地塞給學生,而完全可以將知識的傳授建立在學生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力求降低學生的接受難度。例如,在教學本單元第一課《中國石拱橋》時,可以讓學生在初讀課文后,回憶前面學過的記敘文和抒情意味比較濃的課文,在比較中發現說明文和它們的不同之處,如沒有貫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濃郁的感情打動人,不注重細致人微的描寫、刻畫等。然后在學完課文后,和學生共同總結說明文的文體特征。
2、要把閱讀說明文應該注意的各方面分別落實到各篇課文的教學中。
《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和《故宮博物院》都是比較典范的介紹事物的說明文。本套教材中,此前雖然曾選編過一些說明類文章,如《看云識天氣》《綠色蟈蟈》《馬》等,但并沒有把它們當作說明文來教學,所以在教學本單元時要對閱讀說明文的有關要求作一些介紹。在教學各篇課文時,要求可各有側重。如教學《中國石拱橋》時,可以強調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讓學生注意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教學《蘇州園林》時,可以一方面再次強調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方面介紹說明方法;教學《故宮博物院》時,則側重于介紹說明順序。這樣根據各篇課文的特色所做出的任務分工,能夠使教學任務化整為零,便于學生把握。
3.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說明文講求科學、如實地介紹事物,闡明事理,給讀者以正確的知識,沒有根據的隨意推測或斷定都是不允許的。當然,說明文里內容失實的情況有時是因為作者掌握的知識不正確,有時則因為行文問題,這里我們主要談行文問題。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科普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周密體現得較為突出。課后的“研討與練習”第二題是從文中摘出一些語句,讓學生注意里面的加點詞語對語句所表達的意思所起的限制作用。 《橋之美》和《說“屏”》都是帶有一定說明性的小品文。《橋之美》先指出在畫家眼里,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橋之美”,然后舉正反實例來具體說明這個看法。從這個角度看,本文近似于一篇闡述事理的說明文。不過,文章用大量描寫與抒情的語句構成,所以我們又難以把它劃歸說明文。事實上,選編這篇文章的一個目的是把它和《中國石拱橋》形成對照。《中國石拱橋》里在介紹盧溝橋時有一段描寫:“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把這段描寫和《橋之美》里面的描寫相比較,就會發現它仍然顯得粗疏、不夠細致,主觀感情色彩也淡化得多,而這正是說明文里的描寫性文字的特點。 《說“屏”》簡單介紹了屏風的功能與種類,對如今屏風的使用提出批評。閱讀全文,給我們的印象是,本文并非著眼于介紹屏風自身,而在于提出期望:我們今天應更好地使用屏風。不少學生可能沒有見到過屏風實物,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圖片,學生有了直觀印象后,本文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可以讓學生自學課文,教師不必過多講解。
學習本單元,要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藝術審美能力等。《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等都力圖將有關事物的各方面知識清楚明白地告訴讀者,讀者若能發揮想象力,在頭腦中形成事物的具體形象,那么再接受作者介紹的知識時就容易多了。而在總結課文中所介紹事物的特點、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學習《橋之美》《蘇州園林》《說“屏”》,又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提出了要求。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的建造者們往往不為人所知,它們以實物的形式記載著集體的智慧和汗水,令后人面對它們時肅然起敬。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發達,中國的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獨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學習本單元,可以了解中國傳統園林、建筑之一隅,激發學生熱愛和保護祖國文化的感情。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切忌架空,大唱高調,而應該通過以下兩個途徑進行。
(1)體會文章中蘊涵的作者的感情。《中國石拱橋》的字里行間洋溢著自豪感。如“我國的`石拱橋……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等。《故宮博物院》也是如此,如“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這樣宏偉的建筑群,這樣和諧統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驚嘆”等。這種通過體會作者的感情來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的方式,既訓練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進行了思想情感教育。
(2)可以在教學本單元之前或之后,讓學生搜集有關趙州橋、盧溝橋、蘇州各名園及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在班上展覽,并加以簡要而生動的文字說明。通過這項活動,既可以使學生開闊眼界,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又喚起他們對祖國美好風物的熱愛。
第四單元教學反思
單元教學目標
本單元以“科學”為主題編選了五課各具特色的介紹科學知識的短文共六篇。它們是《大自然的語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會聽見的》。教學本單元,既要注重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也要關注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實現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共同提高。綜合性學習是“走上辯論臺”。應注重培養學生搜集、運用資料來闡明自己觀點的能力。
1.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本單元以“科學”為主題,所以,教學時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即不失時機地加強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以及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形成科學正確的世界觀。本單元所選課文與現代科技和現代生活關系密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新進展,關注現代科技對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和變化,留意觀察身邊生活,養成科學觀察和科學思維的能力與習慣。本單元基本上是說明文,因此在教學中要學習說明文的基本寫法和說明的常用技巧,如釋義、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舉例子等。關于本單元的閱讀指導要注意兩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學會篩選信息,二是要引導學生加強語言的積累,在積累語言的過程中注意體會說明語言的表達方式與語體特點。教學中,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科學精神的培養應通過品味語言文字來達成。不能脫離語言文字的學習來搞架空分析,或脫離語文學習搞“科學教育”。
2.教學中幾點注意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傳統課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學習這篇課文應注意以下幾點。
1.文章開頭幾段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幅季節更替、物候變遷的大自然的美妙圖景。學習時要注意體會它的效果;注意積累其中的優美語句。
2.文章在點明“物候學”之后,對影響物候現象的幾種因素作了條分縷析的說明。在這幾段說明文字中,體現了作者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比如,文中不僅用具體事實作說明,而且運用了作比較的方法,還列出時間和數據,使說明更顯準確而嚴密。僅從行文來看,似是表達的功能,而實際上是來自作者深入細致的觀察和研究。
3.文章最后點明研究物候學的重要意義,使全文結構非常完整。全文結構大體可分為:描述物候現象———作出了科學解釋(物候學)———追究因果關系————闡述研究意義。作者行文思路清晰明了,說明問題逐步深入。這種從現象到本質的思維方法和行文思路是我們教學時要注意的。
4、注意在引導學生通讀、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理解體會語言運用的準確嚴謹。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學家談家楨寫的一篇文章。學習這篇課文,既要了解克隆這一科技成果,更要從中學習科學家在科學的道路上鍥而不舍、不斷攀登的精神,還要在此基礎上,對科學這把“雙刃劍”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了說明什么是“克隆”,作者精心組織材料,分設四個小標題,把“克隆是什么”“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克隆羊多利的誕生”“克隆技術如何造福人類”介紹得清清楚楚。但是作者又不限于一般性的知識介紹,而是融入自己的贊賞之情和嚴肅思考。具體地說,本文既向我們介紹了克隆科學知識,又展現了包括我國科學家在內的“科學精神”,同時又引領讀者全面地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
本文的學習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快速閱讀和整體理解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感悟并學習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度與精神。并且通過對“科學發展引發相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問題”的討論,獲得對于科學的更為深刻全面的認識,努力實現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的統一。另外,本文中多種說明方法的使用,應引導學生體會其效果。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作者阿西莫夫是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說家。這兩篇短文較為充分地體現了作者深廣的科學視野和敏銳的科學眼光。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學到科學知識,而且能從中學到作者多角度探索問題的思維方法。通過本課教學,要關注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的養成,比如,用普遍聯系的、發展變化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觀點看問題,而非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學會從聯系與比較中找到研究問題的焦點或解決問題的途徑等。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中所包含的兩篇短文的內容相對獨立,又互有聯系,特別是在說明方法上多有相通之處。
《恐龍無處不在》,僅從題目上看,好像在介紹恐龍曾遍布世界,但文章的中心議題卻是論證“板塊構造”理論。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而引發作者的深人思考,他不是停留在對恐龍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系起來”,并不適應寒冷地區生活的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提出這一問題實質上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思維路徑。可見,好問題或正確的提問角度不僅表明了研究價值如何,也暗示出問題解決的可能性。因此,在學習本課時,要引導學生善于提出問題,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好問題。這正是科學素養的一個方面。
《被壓扁的沙子》與《恐龍無處不在》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開始并不急于對所要闡明的主旨進行論證,而是先引入“問題”“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還是“火山”?擺出問題之后,才來探討“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通過對斯石英性質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證明了恐龍的滅絕是由于“而并非由于“火山”。兩篇短文都談到恐龍滅絕,但說明的起點和目的都不相同。《恐龍無處不在》以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支持“板塊構造”學說;而《被壓扁的沙子》則從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之因。前一篇“恐龍滅絕”是探究問題之據,后一篇“恐龍滅絕”是探究問題之的。建議本文的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在比較中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在比較中體會兩篇文章的異同。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關于生態問題的說明文。生態問題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這篇課文向我們說明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的生態現象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這篇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我們可以從中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第五單元教學反思
本單元以文言文的學習為主,所有的文章都古代的名家所寫,代表了一個時刻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只是分子的個人價值與情感歸宿,在學習本單元的文章時我采用了討論的方法來教學。現現談談我對本單元教學的感受:
首先,我讓學生了解《桃花源記》是記敘文,作者借虛構故事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陋室銘》和《愛蓮說》立意鮮明,是作者對自己志趣和節操的表白;《核舟記》介紹一件工藝品,內容新奇有趣;《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會,引人深思。又選有杜甫詩三首。
其次,在教學中通過文章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概括出,本單元的課文內容,有的反映我國古代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談到知識分子處世立身的態度,有的表達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有的贊美了古代藝術家的聰明才智。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達到一個高度。
再次,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我要求學生背誦文章,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文言文的美和時代性。
第六單元教學反思
一、單元分析:
《新課程標準》提出:“朗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本單元共選了九篇古代詩文,編為五課。這些作品都在描寫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細膩情思,是人與自然的交融,是人與自然的對話。學習本單元,要注意培養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還要注意培養其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賞能力。
《三峽》是北魏地理學家驪道元《水經注》中的名篇。文章以凝練生動的筆墨,描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欣賞之情。
《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梁的思想家陶弘景的一封回信。文章以清俊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過借古證今,強調了山川之美,表達出作者沉醉山水超脫俗世的愉悅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記承天寺夜游》是北宋大文學家蘇軾的名篇。全文通過對庭院的月光的描寫,創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
《觀潮》是南宋詞人周密的晚年力作。文章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方法,描寫了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觀潮的盛況,流露出身為南宋遺民的故國之思和亡國之怨。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著名作家張岱的作品。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筆墨,寫出了雪后西湖奇景中游湖人的雅趣,寄寓了作者無限的故國情思。
《歸園田居》是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的詩作。詩歌描寫了作者棄官務農后田園勞作之樂,表現了作者不與污濁現實同流合污的愿望。
《使至塞上》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詩歌敘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艱苦行程,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表現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青年時代的作品。詩作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大好河山的贊美和對故鄉的無限愛戀之情。
《游山西村》是南宋大詩人陸游的詩作。詩歌通過記游抒情,寫出了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反映了農家的盛情之意,表現了作者對農家淳樸風俗的留戀。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把握它們的讀音和意義;積累一定數量的常用虛詞和句式,把握它們的用法;
2、反復誦讀,在整體感知本單元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詩文中的優美意境;
3、培養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心得:
1、本單元所選課文大都是以抒寫自然景色為內容的古代詩文,因此宜充分尋找各課的教學資源,借助圖片、音像等使學生對課文有直觀認識,把書面語言形象化,便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真正的“熟讀”應是一種美的享受和美的創造。蘇軾說:“三分詩,七分讀。”此言道出了詩文誦讀的重要性。古詩文教學尤其重視誦讀訓練,因此本單元宜以訓練學生學習誦讀的基本技能為主,以讀代講,從而達到理解、品讀、鑒賞的目的。
3、落實古詩文中的詞句理解依然是學生學習古詩文的一個重難點,不能放松。基于學生目前普遍對古詩文的釋詞譯句感覺枯燥無味的情況,宜著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大膽放手讓他們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自行翻譯,教師無須逐字逐句講解,避免一言堂的情況發生。
4、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閱搜集資料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真正做到“立體的懂”,而不是“平面的懂”。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7
我校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到現在已有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內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研討活動。每周都舉行聽評課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我感到受益匪淺。本周四,縣教研室來我校進行了教學調研。縣教研室主任徐以山作了有關小組合作學習的報告。年聽了徐主任的報告,我有很多的感觸。
自我校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以來,我自認為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還算可以。班內也分成了十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也都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教學過程中也試圖多讓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聽了徐主任的報告后這才發現,這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分組。與縣教研室提出的126策略還有很大的出入。首先,沒有抓好小組的后續建設,缺乏對學習小組的后續管理。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只做到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之間的互助做的還不夠。學生之間沒有很好的做到相互激勵。
第三,對學生評價機制的建設不夠完善。特別是由于班內的經費有限,無法對先進學生的.獎勵。日后會繼續探索更加合理的班級激勵機制。
針對上面的一些問題,在今的教學改革中我會繼續改進,注重小組的后期建設,加強管理,爭取能有一個大的進步。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8
(一)成功之處
語文課要重視語感的培養和語言的品味,重視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的訓練,重視語文情境的創設,重視情感的熏陶和美的發現等等。因此,真正的語文課,就是教師帶領學生去品味語文獨特的語言魅力,領悟作品豐富的內涵,讓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語言應用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的心靈也能得到人文和美的滋潤。《臺階》整節課教學過程比較流暢,通過上課,我覺得在本課書的教授上,我的成功之處就在于重視了語文味。
《臺階》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文章以極其自然的口語化語言,展示了一個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奮斗歷程,塑造了一個自尊自強、渴望得到尊重的農民形象,常見的事物、簡單的敘述、不經意的舉動流露出對父親濃濃的深情。所以本節課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也應該是不經意的,應該是于文本的解讀中水到渠成的。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三次朗讀:默讀——速讀——精讀,每次朗讀均有相應的學習任務。
第一次初讀文本我采用默讀的形式,讓學生說說故事的梗概。默讀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重要方式,靜下心來走進文本,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作者的心靈。在默讀中學生會讀有所思。讀過之后要復述課文,這就要求學生在默讀的過程中把握要點真正做到讀進去。然后通過復述故事,學生能夠初步把握情節,對人物也有一個初步感知,做到整體的把握。復述故事,還訓練了學生快速閱讀、勾畫圈點法閱讀以及培養學生信息篩選和概括能力。
第二次朗讀文本我采用速讀的形式,讓學生用“他是一個 的父親,第 段第 行這樣寫道 ” 這樣的句子說話。通過速讀讓學生繼續篩選信息,掌握抓住關鍵詞句進行人物賞析的方法,注重了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完整流暢的表達。通過速讀、說話讓學生自己感悟父親身上勤勞、質樸又有所追求的品質,引領學生理解了父親形象的意蘊。
第三次再讀文本,我采用精讀的形式,選取三個精美段落,設計了“加入父親的心理描寫”、“ 本段運用了 描寫方法,體現了父親 的心理”、“讀出重音,讀出人物語氣、情感”三個活動來體會人物品質,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精讀的目的是為了讀懂全篇,要精細地讀,反復讀。既要領會文章形式,又要掌握文章內容;既要仔細理解文章字詞句篇的表層含義,又要深究其深層含義;既要把握整體,又要重視細節。精讀之后,文章的精彩之處就會刻印于心中,終生難忘,學生的語文能力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那么本文就是在對父親的'描寫之中表達作者的情感的,所以我選取了這三個片段進行精讀,設計了這樣三個活動來學習本文運用細節描寫等刻畫人物的方法。
我這三次讀文本,均結合語文活動,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均遵循了語文教學要有語文味的原則。
另外,還有一處朗讀我覺得處理得比較成功,同樣體現了語文味:就是在感知人物形象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說說“我連忙去搶父親的擔子,他卻很粗暴地一把推開我:不要你湊熱鬧,我連一擔水都挑不——動嗎!”這句話中的破折號的作用。在學生不能很好理解的情況下,我有感情地朗讀了這句話,讓學生再次體會,學生通過我的朗讀悟出了這個破折號其實是表現了父親說話的不連貫,進一步表現父親“要強”的性格特征。
(二)不足之處
1.對作品主旨的處理
本文以父親為主要描述對象,但此文并非表現父親的作品,而是在表現一代農民形象。全文以兒子的眼光關照父親,除飽滿對父親的敬佩之情外,文字間也流露著辛酸,深沉地向著時代呼喚,億萬農民的希望在于先進的生產力。對于這一主旨的把握,我的處理過于簡單,只是通過自己的講述給出,忽略了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因而沒有達到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體驗感知作品主旨及現實意義的目標。
2.對于分層教學做得不夠
本節課在布置作業環節注意了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但是在整個教學中沒有體現分層教學。這樣有些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把握分層教學生的實質,雖然對于南大附中的學生了解不足,但這也不應成為理由,因為備課就要備學生,要把備教材與備學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讓課堂教學確有實效性。
通過《臺階》一課的教學,我對語文味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語文味是語文教學應該具有的一種原則,一種特色,一種美感,也是語文教學永遠追求的一種高境界。只有洋溢著“語文味”的語文課,才真正讓學生喜歡,才可能擁有成功的語文教學。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始終堅守自己的田地,把語文教得實在一些,語文味教得更濃一些。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根據《海燕》的本身特點和語文課的要求。“讀”就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象征、對比的'寫作手法與眾多的修辭格也是朗讀時必須掌握的知識;體會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烘托形象的作用,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多數語文老師感到很棘手的問題,要上好這堂課,教師的準備工作要相當充分,有時還要事先讓學生準備,等上這節課時,可能還要用到多媒體輔助教學,于是乎,多數老師只是應付一下,草草了事,以一篇作文告罄。而我恰恰相反,喜歡上綜合性學習課程,其實學生對綜合性學習的積極性更大。
由于學校教學工作的需要,本學期我執教另一個班的語文,八年級(8)班,以前是一個50歲的老語文教師執教,他語文功底深厚,教學方法靈活,精力充沛,但是對電腦不太熟悉,沒有運用過多媒體上課,然而該班的語文及格率卻在年級里名列前茅。而他因為接手4班班主任工作,便于教學,執教3班、4班的語文(之前我執教3、4班語文,非班主任),所以我們更換了授課班級。8班的學生沒有上過語文多媒體課,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是前面說的老語文教師不太懂電腦,另一個是該班沒有安裝多媒體(原先我執教的3班安裝了多媒體),而學校綜合樓的多媒體教室跟班級里的多媒體一樣,是等離子電視的那種,屏幕小,效果不如在班里,而且應用多媒體教室要事先預定,很麻煩,因此許多老師采用傳統的常態教學。當然我也多數采用這種教學,只是有些課需要多媒體輔助,就為學生開設了。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尋覓春天的蹤跡》,有三個分主題,要求老師選擇一兩個教學就可以了。根據實際條件和我的喜好與優勢,我選擇“創作一幅詩畫”的教學內容,用一個晚上時間制作了課件,從收集資料到課件完成花了五個小時。第二天我就到校長那兒借來移動式投影儀,帶上筆記本電腦,為8班的學生上了第一堂多媒體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可把學生樂開了花。
當我把背包帶入教室,聰明的學生猜出我帶筆記本電腦進課堂,高興的熱烈鼓掌,都期待著好像看一部電影大片一樣能給他們精彩的一課。其實我上課也蹩腳,只是有點激情而已,如果有老師聽我的課,定會失望。我制作的課件很簡單,總共13個幻燈片,除頭和尾,內容才11張。這節課的重點處理為“給畫配詩”,而并非文本上說的“創作詩畫”,我的觀點是,語文課不是美術課,但兩者有點聯系。因為學生沒有經過這方面的訓練,直接為畫配詩過于唐突。于是進入課堂的第一個環節是“詩畫導入”。
我從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入題,“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出示一組畫面,當然是后人根據蘇軾的這首詩配的圖,并非宋朝和尚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讓學生比較詩與畫的聯系,理解詩畫內容,從詩歌中初步感受畫的魅力,從畫中初步品析詩歌的韻味。
第二個環節,“現身說法”。我把以前為江蘇網友、著名畫家狄夕明的畫配了幾句拙詩,出示給學生賞析,幻燈片上一半是畫,一半是詩,對比著,比較直觀。我選取了三首,其中一首是《賞梅》:
“孤叟扶杖看花早,寒梅三枝雪初消。莫道東風歸來遲,淺草有意報春曉。”學生看過畫與詩,吟誦一遍直呼“好”。隨后我又吟詠為學校創作的小詩《詠新馬中一首》,把初稿和修改稿一同展現——
“包山東麓現曙光,朱公渠水萬年長;今日古鎮群賢至,儒風又綠西錢江。”(初稿)
“包山東麓沐曙光,紫陽問渠活水長;且看今日群賢至,儒風漫拂西錢江。”(修改稿)
另外,去年到紹興沈園游玩時即興創作的一首詞也展示出來:
“素壁情牽,沈園遺恨,青梅懷秋,盡是斷腸緣。紅顏知己,墨淚蕩秋千。唐陸離別,錯過煙柳灑江邊。
今朝無酒,泣珠一樽殘月,只剩兩三點。明日何從,曉風極目楚天,錦書玉箋無歸雁。”
我的目的不是在學生面前賣弄我自己,而是現身說法讓學生領會為畫配詩和作詩的方法,學一點作詩的技巧。這個環節耗時大約10分鐘,不知在其他老師看來是否有點“黃婆賣瓜”之嫌,這個我不管,因為我的課堂我做主。
第三個環節,“牛刀小試”。在幻燈片上提供一幅春天美景的畫面,讓學生認真讀畫,明確畫面呈現的幾種事物,色彩如何,事物間有何聯系,有沒有人物,心情狀態如何,用怎么的語言表達畫面,寫成詩句,反映“春天”的主題等等。學生看畫寫詩是這節課的重點,安排時間20分鐘,要求學生至少寫出兩句詩,多多益善。一開始,學生苦思冥想,不知如何下筆。我一邊巡視,一邊點撥啟發,幾分鐘后有學生舉手,示意有詩句。我拿來看,他只寫了兩句,14字,“春風暖樹陽光照,群燕飛上柳樹梢。”讀出來很俗,缺少詩意,但也押韻,有點像詩的樣子,我當即表揚了他:“八8班的第一位詩人誕生,了不起!”課堂上響起了一片掌聲。隨后有三句的、四句的、六句八句的,陸續完成。我一一朗誦學生們的處女詩與大家共享,也一一為他們點評。當讀到程珂同學的《頌春》——
“情燕雙飛欲上梢,孤柳拂絮弄風騷;賢者馭馬沐春色,萬花亂眼舞春朝。”
朱婧菲同學的《吟春》——
“春風姍姍拂柳唇,飛燕翩翩共戲春;百人馭馬赴春宴,一朝你我同吟春。”的“精妙”詩句時,課堂上掌聲四起,紛紛叫好。
最后一個環節,“吟詩作畫”,是布置學生課后完成的作業。我提供四句詩歌,分別是“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讓學生挑選一句,根據詩意創作“詩畫”。我設計該環節的目的是給有美術天賦和愛好書畫的學生一展風采,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時間定為兩天后上交,當場點評,同時我還承諾,優秀的作品將發表在學校網站上。
【感言】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中最精彩的`內容,也是學生最喜歡的上的課型,它可以鍛煉學生多種語文技能,培養語文學習興趣,體驗生活,感悟人生。但是,目前農村學校開設綜合性學習課程形同虛設,即便有,也不過是一個學期來一次象征性的。從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來看,這些課程往往是最重要的,從我上的兩次綜合性學習課(第一次是以自編小報的形式完成“母愛”主題的“獻給母親的歌”,還評獎,獲獎作品已經發表在學校的網站上)的效果來看,絕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參與并體驗到成功學習的快樂,一些平時不愛學習的學生,也能從綜合性學習中找到一些學習的樂趣,雖然他們完成作業的質量不高,但畢竟也是一種進步,從這一點而言,學校和語文教師應該重視綜合性學習課程的開展。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一、朗讀中感知: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的提問,實物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
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計了幾個簡短、精當的提問,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哪幾個季節?石榴有什么特點?同時相機板書:春天,葉;夏天:花;秋天:果;接著又設計三個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學生的自瀆,邊讀邊想石榴葉、花、果的樣子,有什么特點,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字讀、自悟;第二次是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第三次是通過實物的演示,教師引談,師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了解。
二、表達中領悟:在學生通過多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表達,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領悟,如課文中寫花時有這么一段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在教學這部分時,老師不急著告訴學生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讓學生讀中領悟,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一雙雙小手如林般樹起,有的同學說:小喇叭寫出了花的形狀。有的同學說:正鼓著勁在吹呢。講花開得多,開得旺。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邊讀邊表演,同學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狀,漲紅了臉,搖擺著頭,多么像一朵朵美麗的石榴花,學生對這樣形式的表達、領悟非常感興趣,同時也讓老師感受到孩子們在課堂上有一顆靈動的心。
《石榴》一文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的第十一篇課文,在教學這一文時,正好是十月初石榴成熟上市的日子。考慮到三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加上本班學生大部分長在城市,對石榴的感性認識還不足,如果一味地照本宣讀,空洞講讀,學生的印象肯定不深。因此,課前我就布置學生觀察石榴,并讓他們有可能的話把石榴帶到教室里來。那天上課時,我調查了一下,說觀察過石榴的有二十九個同學(全班五十人),還有五個學生把石榴帶來了。我讓這五個學生把帶來的石榴放到講桌上。
五個石榴一字兒排開放在講桌上,有的是青綠色的,有的是青中帶黃,黃中帶紅的,有的一半紅一半黃學生熱情高漲,坐在位置上議論紛紛。于是我就因勢利導,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觀察,說說你看到的石榴的顏色。我看到的石榴是黃里有點帶紅的。我看到的石榴是有點青有點紅的。我看到的石榴是紅色的,還有一個大口子哪!看到學生學得那么開心,我的心里也充滿了喜悅:那么,再請同學們想像一下,那么多的石榴長在樹上時是怎么樣的?它們像一個個胖娃娃擠在一起。它們有的笑歪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同學們說得都挺好,下面我們來讀讀作者是怎樣寫的。由于學生有較深的感性認識和體會,因此,很容易就和作者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很好地把握了第三小節朗讀時喜悅的基調。外形講完,該說石榴的子兒了。我用刀打開最大的一個石榴,淡紅的汁水立刻流了出來,學生忍不住叫出聲來。我舉起手中的兩半石榴:誰說說石榴子兒的顏色和樣子?我覺得石榴子兒是淡紅的。我覺得石榴子兒是透明的,而且挨得緊緊的為了鼓勵同學們,也為了讓每個同學都體驗一下石榴的滋味,我給每位學生都發了兩顆石榴子兒,讓他們都親口嘗一嘗,甜甜的,有點酸的,滑滑的,有股香味的到此,再講石榴的滋味,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語文,因情感的滋潤而變得春意盎然。在語文教學中,觸發學生情感,使學生對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熱愛、向往、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審美情趣的重要手段。這堂課,我想構筑的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情感化生活化的語文課堂,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教師充滿情感的教學中始終處于憤悱狀態,從而和文本和作者和教師激起情感共鳴。
在本課教學中,我認為最成功的一點就是用情境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嘗春酒——品春酒——回味春酒”三個環節。三個環節,環環相扣,逐步引領著學生體悟文章的情感。首先,在舒緩的“思鄉”主題音樂中,學生通過深情的朗讀,能很快融入課文特定的情境,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從而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其次,在品春酒這個環節中,我設置了“我喜歡_____因為_____。”的句式,讓學生活動起來,真正從課文之中去發掘去品去味體悟作者濃濃的鄉愁之情。第三,回味春酒,介紹作者生平時,我把它放在學生已體驗了蘊涵在春酒中這些美好豐富的情感后,已品嘗了這充滿道地家鄉味的“春酒”后,希望作者思鄉難回的感傷情緒能彌漫在他們的心間,讓故鄉一步步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為了加強學生對故鄉情結的進一步的感悟,我泛讀了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在感傷的旋律中,讓情感的渲染達到了一個高潮。最后,拓展訓練中,讓學生仿寫“故鄉的情節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回顧整節課,雖然完成了教學內容,但還存在著一些不足,讓我對這節課的教學有了一些反思:
一、教學環節的銜接處理不夠自然。課堂環節的緊湊、自然,更能突出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凸顯教師扎實的教學能力。在課堂中,我忽視了教學環節的銜接,處理略顯生硬。
二、教學中,學生朗讀不夠充分。語文課堂少不了讀書聲,有了朗朗讀書聲的課堂,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由于學生的朗讀不足,才導致了在后面環節中學生的活動雖熱烈卻不夠深入。
三、課堂活動中,學生對文本的發掘不夠充分。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體悟那份故鄉情結是蘊涵在春酒中的另一種滋味,它讓春酒的.味道變得更醇厚,而生活中任何一個細節如果蘊藏著一份美好的情感都是一杯香甜的“春酒”,讓這些蘊涵其中的美好情感真正地成為豐富學生情感世界的活水。而在本節課的活動中,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僅能把握語言的文本意味,對于隱藏在語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意蘊體會不夠,這主要基于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引領不足。
淺陋的思考但卻是我最真實的心聲。懇請得到各位同行的熱情指教,同時對給予我鼓勵、支持和指點的教師們致以最真誠的感謝。我知道這些言辭已化為一束溫暖的光,照亮我執著前行。
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揮手之間》的場面描寫
人們又聽到了汽車的馬達聲:一輛延安人都熟悉的帶篷子的中型汽車正轉過山嘴,朝飛機場駛來。立刻,人群像平靜的水面上卷過一陣風,成一個整體地朝前涌去。接著,又停下來;正當汽車站住,車門打開的時候,機場上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毛主席走下車來。和平日不同,穿一套半新的藍布制服,皮鞋,頭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個裝束,完全是像出門做客一樣。這立刻引起人們一種深切的不安,和離別的情緒;眼淚不由得涌了出來。
在延安人的記憶里,主席永遠穿一套總是洗得很干凈的舊灰布制服,布鞋,灰布八角帽。他的偉岸的身形,明凈的額,溫和的目光,熱情的聲音,時時出現在會場上,課堂上,楊家嶺山下散步時的大道邊。主席生活在群眾中間,生活在同志們中間。主席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人們是熟悉的,理解的,懷著無限信任和愛戴,團聚在他的周圍,一步不能離開,一步不曾離開!如今,主席穿起了做客的衣服,要離我們遠去了!
一霎時,人們心里,像海上波濤般起伏洶涌。千百雙眼睛,熱切地投向主席身邊。主席在汽車邊站定,目光平視,望著全體送行的人,經過每一個人的臉;好像所有在場的人,他都看到了。這時,他眼睛里露出一種親切的、堅定的微笑,向人們點了點頭。
站在前面的中央負責同志們,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寬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別。主席的臉色是嚴肅的,從容的,眼睛里充滿了無限的關切和鼓舞之情。然后,又停下來,望著所有送行的人,舉起右手,用力一揮,便朝停在前面的飛機一直走去。
機場上人群靜靜地立著,千百雙眼睛跟隨著主席高大的身形在人群里移動,望著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飛機,一步一步踏上了飛機的梯子。
這一會兒時間好長啊!人們屏住了呼吸,一動不動地望著主席的一舉手,一投足,直到他在飛機艙口停住,回轉身來,又向著送行的人群。
人群又一次像疾風卷過水面,向著飛機涌了過去。主席站在飛機艙口,取下頭上的帽子,注視著送行的人們,像是安慰,像是鼓勵。人們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齊揮手,像是機場上驀地刮來一陣狂風,千百條手臂揮舞著,從下面,從遠處,伸向主席。
主席也舉起手來,舉起他那頂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舉得很慢很慢,像是在舉起一件十分沉重的東西。一點一點的,一點一點的,舉起來,舉起來;等到舉過了頭頂,忽然用力一揮,便停止在空中,一動不動了。
主席的這個動作,給全體在場的人,以極其深刻的印象。它像是表達了一種思維的過程,作出了斷然的決定;像是集中了所有在場的人,以及不在場的所有革命的干部、戰士和群眾的心情 ,而用這個動作表達出來。這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性的動作,概括了當那個偉大的`歷史轉折時期到來的時候,領袖,同志,戰友,以及廣大革命群眾之間,無間的親密,無比的決心,無上的英勇。
請感謝我們的攝影師吧,為人們留下了這剎那間的、永久的形象;這無比鮮明的、歷史的紀錄!正是在這揮手之間,表明了一種深刻的歷史過程,表現了主席的偉大性格。愿所有的人,通過這張照片,能夠理解和體會,那當抗日戰爭勝利,我們的國家處在十字路口,處在兩種命運、兩個前途決定勝敗的斗爭的嚴重時刻,我們的黨和毛主席,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飛機的發動機響了,螺旋槳轉動起來。隨著這聲音,人們的心猛烈的跳動,人們的眼睛一刻也不離開這架就要起飛的飛機;任憑螺旋槳卷起了蓋地的塵砂,遮住了人們的眼睛。這架飛機該有多大的重量啊!它載負著解放區人民的心,載負著全中國人民的希望,載負著我們國家的命運!
主席的面容出現在飛機窗口,人們又一次涌上前去,拚命地揮手。主席把手撫在機窗的玻璃上,手指無聲地彎動。直到飛機轉了彎,奔上跑道,起在空中,在頭頂上盤旋,然后向南飛去,人們還是仰著頭,目光越過寶塔山上的塔頂,望著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肯離去。
說明:
1、該文段描述了重慶談判的赴毛澤東乘車到達延安機場后,下車登機、揮手道別和盤旋遠去的過程和場面;
2、它以毛澤東為場面描寫的重點和核心,采用細節描寫、特寫鏡頭的形式,從正面具體細膩描寫了他的裝束、身形、容貌、神情、眼神和登上飛機、揮手道別的動作;
3、它以到機場送行的延安軍民為面,描述他們在毛澤東到來、下車、步行、登機、道別、盤旋、遠去過程中的在動作、神情和心理方面的一系列反應,從側面襯托毛澤東;
4、文中對毛澤東這一次跟延安軍民揮手道別,離開延安親赴重慶跟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重大舉措對革命對國家的偉大意義進行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