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精選15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1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制定了相關的備考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教學,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已能有意學習和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且不斷的培養自己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下面,我主要對自己本學期的工作進行反思:
1、夯實基礎,訓練學生自己習得知識的能力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在課后的輔導課注重強化訓練,教師針對學生出錯的字音、字形進行訂正,以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時間長了,學生在這方面自然不敢懈怠,習慣也就養成了。其他如詞語的理解及運用、病句的修改、仿寫、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名著引讀等基礎知識在平時的教學及訓練中也都穩扎穩打,強化記憶,強化訓練,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高。
2、強化文言文閱讀理解
在復習文言文時讓學生認真掌握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學習文言實詞,注意區別詞的古今意義,積累實詞的一詞多義,學會識別通假字,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而且能夠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思想,學會對比分析,且動手翻譯。我要求學生課文下面的注釋基本要理解記住。課內文章的落實后,然后再讓學生見識課外文言文,引導學生把課內字詞意思和形成的理解技巧遷移到課外。從而使課內與課外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
3、加強閱讀指導,讓學生有規律有技巧地進行答題
新教材淡化了文體的編排,但并未降低對文體的要求,學生一時感到摸不著頭腦,所以我在教學中交給學生基本的答題方法,寫人或敘事的散文盡量地往情上靠;寫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議論和抒情答題就簡單化了,寫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問題不籠統回答而用條理分割的辦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贏取得分機會。
我在向學生講清文體特點的同時,選擇典型的篇章,并配以典型的閱讀練習,通過反復演練,使學生掌握閱讀題的基本答題技巧,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4、加強寫作指導
為了使學生形成寫作知識系統,在學期初給學生講授寫作知識要點,并對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進行專項講解,爭取使學生學作文的命題、立意、構思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寫作時還要爭取做到深、新、美,深即立意要有深度,新即構思要巧妙,形式和選材都能進行創新,美即語言、行文都要給人以美感。同時讓學生訓練在華麗語言掩蓋下盡量撩撥評卷老師的情,讓他在枯燥而雍長的評卷過程中怦然心動,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諱的是他不動情。所以我在讓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充滿感情的寫,要求學生先打動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動別人。
語文教學是一項艱苦而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教師從平時的工作中就要點滴滲透,讓我們努力吧!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2
語文學科既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學科,又是培養學生情感的學科。
在教學中,我相信學生的潛能,努力挖掘學生的情感因素,為他們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創造廣闊的學習體驗空間,從中積極挖掘、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發展思維,啟發想象,發表個性化看法。
一、點撥教學,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新課程語文教學標準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于是,教師在課堂中恰到好處的運用點撥教學,優化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點撥是一把火,促使學生的思維放出火花。我在課堂上緊扣教學目標篩選有價值的,又容易被忽視的詞句、重點語段進行點撥。因為這些詞句“不僅有顯隱題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約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學生搞懂了這些詞句,對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說《孔乙己》,我就從課文中找出可以把學生引到深處的東西,選擇“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個句子進行點撥,立片言以居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孔乙己是一個可憐可悲可笑,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舊時代的小知識分子。另外,我會在每一課選擇一個重點段進行點撥教學,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多方訓練綜合分析。這樣做意義很多,抓住了重點段落,就抓住了主題,就突出了重點,就突破了難點,也就能帶來牽一發動全身,以少勝多的效果。
課堂點撥關鍵是教師能明察學生思維的火花,及時加一把火。適時點撥一方面是在學生遇到疑難時,采用藝術化的點撥,及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分析的途徑,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撥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進行。適時點撥還包括在學生思維誤入歧途時,教師迅速捕捉,作為新的教學內容,憑機智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藝術化點撥,能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將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生動而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感受,讓他們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創造性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主體情感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人的心理處于興奮狀態時,工作效率特別高。而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只有有興趣,課堂上學生才會興奮起來,才會樂學,學習才會有成效。創設情境地便是創設氛圍,調動興奮點。在教學中,我常有聯想、比較法來創設問題情境。當學生在剛一接觸課文時,他們面對的信息是陌生的,我們只有將那些陌生的信息與一些學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東西加以聯想、比較,他們的心理才會相容而欣然接受。
如我在講授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為了讓學生領會詩中豪邁壯闊的意境和蘇軾對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學生們熟悉的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片頭畫面:滾滾長江向東流去,激起千萬朵浪花。這一雄渾形象可感的畫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國演義》中片頭的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將它與課文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相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處。因《三國演義》片頭畫面的感染,學生們感受到了長江的壯闊博大,心中自然也騰起了一股豪邁之情,而思緒也翩飛起來。憑著自己對人生、社會知識的積淀和理解,他們也能體味到這些語句都塑造了長江東流的開闊境界,從中也能體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暫,無論是怎樣叱咤風云、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都有同常人一樣無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則,必然被歷史的浪濤卷走。但仔細品味,他們也發現了那些語句所蘊含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在這教學過程中,我抓住了豪邁的場景,豪邁的感情這些要素,然后通過聯想比較,讓學生積極參與,并讓他們有自由表達的機會。這跳一跳才能抓到的蘋果則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和鼓舞。而創設情境則便是為了激勵,為了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教育為學生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但僅僅讓學生掌握知識遠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將一個孩子的知識轉化為智慧,推動他們去體驗人生,去關注、了解社會,充分培養學生的主體情感。老師只有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把握他們的主體情緒和心跳脈搏,通過點撥和引導,創設情境,才能讓他們的心動起來,讓他們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創造性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并達到發展。在對真善美的領悟中化解思維疙瘩,解除心理障礙,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3
在教學中,我相信學生的潛能,努力挖掘學生的情感因素,為他們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創造廣闊的學習體驗空間,從中積極挖掘、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發展思維,啟發想象,發表個性化看法。
一、點撥教學,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新課程語文教學標準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于是,教師在課堂中恰到好處的運用點撥教學,優化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點撥是一把火,促使學生的思維放出火花。我在課堂上緊扣教學目標篩選有價值的,又容易被忽視的詞句、重點語段進行點撥。因為這些詞句“不僅有顯隱題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約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學生搞懂了這些詞句,對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說《孔乙己》,我就從課文中找出可以把學生引到深處的東西,選擇“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個句子進行點撥,立片言以居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孔乙己是一個可憐可悲可笑,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舊時代的小知識分子。另外,我會在每一課選擇一個重點段進行點撥教學,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多方訓練綜合分析。這樣做意義很多,抓住了重點段落,就抓住了主題,就突出了重點,就突破了難點,也就能帶來牽一發動全身,以少勝多的效果。
課堂點撥關鍵是教師能明察學生思維的火花,及時加一把火。適時點撥一方面是在學生遇到疑難時,采用藝術化的點撥,及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分析的途徑,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撥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進行。適時點撥還包括在學生思維誤入歧途時,教師迅速捕捉,作為新的教學內容,憑機智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藝術化點撥,能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將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生動而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感受,讓他們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創造性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主體情感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人的心理處于興奮狀態時,工作效率特別高。而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只有有興趣,課堂上學生才會興奮起來,才會樂學,學習才會有成效。創設情境地便是創設氛圍,調動興奮點。在教學中,我常有聯想、比較法來創設問題情境。當學生在剛一接觸課文時,他們面對的信息是陌生的,我們只有將那些陌生的信息與一些學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東西加以聯想、比較,他們的心理才會相容而欣然接受。
如我在講授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為了讓學生領會詩中豪邁壯闊的意境和蘇軾對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學生們熟悉的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片頭畫面:滾滾長江向東流去,激起千萬朵浪花。這一雄渾形象可感的畫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國演義》中片頭的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將它與課文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相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處。因《三國演義》片頭畫面的感染,學生們感受到了長江的壯闊博大,心中自然也騰起了一股豪邁之情,而思緒也翩飛起來。憑著自己對人生、社會知識的積淀和理解,他們也能體味到這些語句都塑造了長江東流的開闊境界,從中也能體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暫,無論是怎樣叱咤風云、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都有同常人一樣無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則,必然被歷史的浪濤卷走。但仔細品味,他們也發現了那些語句所蘊含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在這教學過程中,我抓住了豪邁的場景,豪邁的感情這些要素,然后通過聯想比較,讓學生積極參與,并讓他們有自由表達的機會。這跳一跳才能抓到的蘋果則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和鼓舞。而創設情境則便是為了激勵,為了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教育為學生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但僅僅讓學生掌握知識遠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將一個孩子的知識轉化為智慧,推動他們去體驗人生,去關注、了解社會,充分培養學生的主體情感。老師只有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把握他們的主體情緒和心跳脈搏,通過點撥和引導,創設情境,才能讓他們的心動起來,讓他們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創造性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并達到發展。在對真善美的領悟中化解思維疙瘩,解除心理障礙,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4
從三次考試我們得出初三學生學習語文存在的五大問題:
(1)語文積累貧乏,語文視野狹窄,語文基本知識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膚淺,思維單一,缺少靈活性和深刻性。
(3)閱讀理解能力、文字組織和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不強。
(4)語文習慣較差,讀書缺乏耐心,做題不夠細心,書寫缺少規范。
(5)語文學習態度不正確,認為憑自己現有的知識水平即可應付。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提出以下措施:
(1)為解決語文積累貧乏,語文視野狹窄,語文基本知識零碎或一知半解的問題,我們在學期初提出“二三四原則”,既每周做兩頁讀書筆記,每天讀三篇文章,每周寫斯則日記。同時引導學生立足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資源,夯實語文基礎,包括漢字書寫、字詞積累運用、古詩文積累、名著閱讀等方面內容。
(2)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為解決思想膚淺,思維單一,缺少靈活性和深刻性這一問題。我們除課堂加強外,還開設了《每周精煉》課題,培養他們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以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
(3)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4)語法和修辭等語文知識不作系統、集中的教學,而是采用隨文學習的方法。以課堂為主陣地,抓好課堂教學,向40分鐘要效率向40分鐘要質量。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實現一幫一。
(5)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廣泛和濃厚的閱讀興趣,做到“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同時教師可采用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如要求學生每天至少看三篇精美的短文,然后做好讀書筆記,筆記內容為:
(1)生字生詞或好詞佳句。并進行兩周一查。
(2)進行背誦人人過關活動。
(3)作業跟蹤、資料普查活動
(4)利用課外時間談心,達成共識。
(5)印發與中考有關的資料進行補充,讓學生提前走進中考。
閱讀和寫作本來就是語文教學難以突破的.瓶頸和頑石。閱讀教學要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進而向課外閱讀延伸,盡量訓練到位。教學中要夯實基礎與培養能力并重,強調學習過程與方法,重視對話過程(既和文本對話又和學生對話),少灌輸多點撥,少講解多訓練,少責備多激勵。
語文學科是長線學科,語文學習明顯見成效需要較長的周期;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習得的過程。我相信:有領導的理解,有各位老師的支持,有我自身的努力,我的語文教學成績定將更上一層樓。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5
從小學第一次上作文課就聽老師講過,寫作文切忌虎頭蛇尾,讓文章顯得完整是成功作文的一地步。直到今天站在講臺上成為一名老師,面對學生們,我卻忽視了這個關鍵的問題,盡管不是教學生們寫作文,但是從一而終,有頭有尾,我認為也是每一科教學的關鍵。
按照計劃,我在上周的主要課程是水的凈化的實驗,并且是在實驗室進行的,對于初三學生,已經對水凈化的相關知識有了鋪墊,而到實驗室也只是對這部分進行總結后,讓學生體驗一下簡便有序的實驗過程。可是作為實習教師的我,珍惜每一次上課的機會,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是我追求的目標,所以以代入知識為開篇的導課不免太過乏味,于是通過查閱資料和聯想遷移,我將《魯賓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飲水作為導入新課的對象。魯濱遜因為流落到荒島上沒有水喝,只能取來泥水,那么如何進行處理才能飲用?這樣一個關于文學的小常識既能與如今學生學情相符合又能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我對這節課的備課內容感到較為滿意。
認真的備課加上學生們的積極表現,自認為實驗室的第一次授課圓滿結束了,我也舒了一口氣。課下與師傅楊老師的交流中我才發現自己的講課還是存在小瑕疵的,經過師傅的闡述,我把自己的問題總結為“虎頭蛇尾”。用魯濱遜的荒島窘境做引入,最后卻以學生實驗成果草草結束,使得整個課程設計的主線有頭無尾,這不免讓學生們困惑,因為他們更期待知道的是魯濱遜到底是如何將泥水進行凈化的,以及這樣凈化的`水到底能不能引用。事實上,在實驗過程中也有學生問我這樣的水是不是就可以喝了,我也一樣向他們解釋這樣的水不能飲用的事實,但沒有將結果以一塊獨立的內容安排在整個講授過程中,也算是一個教學漏洞了。切忌虎頭蛇尾,成為我今后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警示。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新穎的課程導入會為你的課程增添光彩,學生們的積極反應也會讓你整個授課過程游刃有余。而從一而終,善始善終,不僅能讓授課人本身感到課程的完整性,增強自身的信心,還能讓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得到集體討論與結論,積累知識,拓寬視野。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6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因為第一年擔任畢業班的教學工作,我內心十分緊張。語文總分150分,在中考中占分較重,比較重要。通過一年的初三教學實踐和不少老師的經驗,我對初三語文的教學進行了如下總結。
我的收獲:
1、牢抓基礎,絕不丟分:150分的試卷中基礎分占到二十幾分。這些題只要熟背課文,考試時不寫錯別字即可拿全分。如果會背會做的題也失分,那就太可惜了。因此,我在平時教學時,牢抓基礎知識,對易錯字進行總結,在考前輔導時在重點強調。另外,我時時提醒學生,試卷上你越認為會的越容易弄錯,所以要求他們答題后一定要復查基礎題,千萬不能以為會就掉以輕心。
2、熟記答題公式,不輕易丟分:這主要體現在口語交際,詩詞賞析,文言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及散文閱讀。這六種題型相對固定,答題時有規律可循。只要我們牢記答題公式,那么常見題就不容易失分。
3、常抓作文,訓練語言:我班學生基礎較差,作文語言常不出彩。因此,在平時作文訓練時,我總是在黑板上寫下本次作文的審題注意點,語言要求,書寫規格等,讓學生按要求寫作,時時提醒注意語言優美,多使用修辭,多引用名言、古詩。并在下次寫作時指出上次作文出現的問題,要求逐條進行改正。
我的困惑:
1、之前的作文訓練太少,到最后一個學期深感對作文力不從心。初三學習時間很緊,既要對以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還要對答題進行訓練。這就要求我們與時間賽跑,但作文積累是個慢活,需要平時一點一點的積累。而初一,初二時,我沒有對這項太重視,所以在初三寫作是出彩的作文太少。
2、面批太少,錯失了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面批對于提高閱讀理解很有效,但也是由于時間原因,所以這方面我也沒有做到位,喪失了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
.我的措施:
1、在初三時要學生訓練在華麗語言掩蓋下盡量撩撥評卷老師的情,讓他在枯燥而雍長的評卷過程中怦然心動,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諱的是他不動情。所以在讓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充滿感情的寫,要求學生先打動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動別人。二是盡量在作文里出現帶感情色彩的詞,讓評卷老師不知不覺地受你誘惑;三是盡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暢;四是感情強烈時可獨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結尾處議論和抒情,讓抬筆打分的老師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靚麗的地方。
2、下學期,爭取面批,在面批時,對知識點進行系統講解能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語文學習的要點,使學生應付考試更加得心應手。如“古詩鑒賞”這一塊學生普遍感到困難,一開始得分率很低,面批時我傳授他們方法。讓他根據你所講的方法,對他的知識進行梳理,矯正,體會到以前錯在什么地方,進而做到少失分。
以上是我對自己這一年來語文教學上的反思,其中有經驗也有教訓。總之,我還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在教學路上,沒有捷徑,但可以有巧思。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7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著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有十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我總是與現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樣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一樣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為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為什么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系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著聽著,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我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里,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著期盼,期望我帶他們到處神游,好不快活。自我的肚皮“吃”得飽飽的,并富有全面的營養,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為美文的文章,而對自我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我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我認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現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課就差不多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務必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為什么不能夠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后,還真想不出來上后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小學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超多閱讀并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么呢?
語文一節課能到達多少教學目標?個性是高段,一節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沖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課,幾節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達成的,學生透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能夠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潛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節來完成,但我們務必在潛意識里不斷的滲透,而后才能到達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課但是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課為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么?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時光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齊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群情激奮,人人陶醉。或和學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著講著,常常會發現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光卻到了……我認為這才算語文課。 語文老師初三語文教學反思總結5
經過幾周的教學工作體驗,感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用心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簡單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愿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靠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期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靠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饑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就應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期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發展自我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我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干干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我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狀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后感,觀后感、周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涌現,時光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我的寫作個性。
教師能夠允許學生有不一樣層次的發展,并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并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我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并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這是我最近教學過程中的一點點思考,現作以上總結,供大家參考、指點。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8
面對中考,我認為只有語文的基礎夯扎實了,才有能力進行更高層次的追求。語文教學的腳踏實地還體現在日積月累的堅持性上。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憑小聰明就能學好的科目,必須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每位學生都有一本積累本,堅持積累,爭取做到厚積薄發。積累還體現在課外閱讀上,爭取做到每天閱讀一篇課外閱讀,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對學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過于解答試題時能展現出一種從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應試傾向最不明顯,并不是講什么考什么,試題內容和教學內容的直接聯系表現得最不明顯,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對本學科整體素質的考查。題海戰術不適合語文學科,靠大量做題難以培養出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中學語文不在深,而在廣。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決定了語文綜合素質的高低,而現在初三學生學習緊張,課下學習的時間主要用于數理化、英語上,根本沒有時間去讀一些文學作品,甚至可以說學生根本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更不會靜下心來去品味欣賞文學作品,而現在社會讀書風氣也不樂觀,學生接觸的東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的缺少也是導致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鑒于此種情況,對于語文的學習,我認為關鍵要靠課堂教學,而語文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的觀念和教學設計上。
當然,語文教學的精華全在課堂上。一節課僅有45分鐘,如何調控和把握這個時間,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以致用,這就需要老師作為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尋找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行為,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使教學行為上升到理論高度。而我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教師要把課堂45分鐘用足用好,爭取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老師的本分,老師要對學生負責。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9
一提起作文,不僅讓學生頭疼,也會讓老師頭疼。特別是在我們這樣偏遠的農村中學,許多優秀學生有時見了寫作文也會“一聲嘆息”,就更不用提那些“學困生”了,他們要么簡簡單單三言兩語應付了事,更有的學生干脆不寫。問其原因,他們都是振振有詞,不會寫或者是無事可寫,無話可說,要想讓他們說愛寫作文還真是不容易。看到這種情況,我不禁思索起來:“是啊,他們本身寫一兩句話都不容易,要他們流暢地寫出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何其難啊!”但是有沒有可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也有話可說呢?通過平時在寫作教學中有意無意的嘗試,我摸索出了幾點激發“學困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一、選取貼近生活的“學困生”關注的素材
“學困生”總是一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度,不聞不問甚至睡大覺。可是一次訓練“缺陷也能變成長處”這一作文時,我問同學們有哪些材料可選,前面的同學紛紛舉了貝多芬等經典名人事例后,我又問還有沒有其他一些熱點的素材呢?正在班上鴉雀無聲時,坐在最后的最調皮的大個子韓清同學扯起嗓子喊了起來:“火箭隊的布魯克斯,他在nba里算個子小的,本不適合打籃球,但他作為得分后衛身體靈活,速度快,帶領火箭隊打敗了強大的湖人隊!”我一聽,感覺眼前一亮,這不正是像他這樣的學生關注的適合寫作的素材么?于是我馬上對他加以肯定和表揚,并鼓勵他在自己的作文中就可以運用這些材料。在以后進行作文選材時,因為這些“學困生”對熱點事件比那些“優秀生”更關注,我就經常讓他們說一說有關熱點,這樣既激發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又為其他同學要提供了很好的平時沒有關注的熱點素材,真可謂一舉兩得。由此我們也感受到了這些“學困生”并不是無話可說,而是老師沒有挖掘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素材來發揮他們的潛力呀!
二、引進多媒體等“學困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段
針對許多“學困生”喜歡上網這一特點,我嘗試著把多媒體教學適當引入作文課堂,使“黑白”世界變得有聲有色,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多媒體對學生而言還是新鮮事物,更具新鮮感,自然懷有一種獵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如我在教授《熱點素材在作文中的運用》這一內容時,針對08年很多省市的中高考作文出現了汶川地震有關的內容,我就結合這次地震中感人的人物和事跡,從網絡上找到了一些相關文字,圖片,詩歌等,通過分類組合,配上音樂,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連那些平時上課就無精打采,左顧右盼的一些“學困生”看到這些畫面后也都鴉雀無聲,有的甚至開始抽泣,學生對這些人和事的印象非常深刻,不僅這些寫作上的“學困生”也能在作文中自如運用,更讓學生在思想上深切感受到人間大愛和真情,激發了學生的凝聚力和愛國熱情。這樣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特別是讓那些“學困生”也能主動參與到寫作中來。
三、尊重“學困生”個性,引導他們講真話,抒真情
在平時的.寫作時,我們總是習慣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寫作。作文一旦布置下去,學生就沒有再選擇的余地,甚至連表達的思路、立意都無法選擇。這樣的作文,學習優秀的學生可能會按照老師要求的模式寫下去,而“學困生”們總是要么寫一些停留在小學生水平的假大空話,要么干脆不寫。可是我在一次作文訓練《老師,請你xx》時,一位平時一寫作文就睡大覺的學生寫了一篇《老師,請你也多關注我》,針對教師只關注前面成績優秀的學生而不管他們這些所謂的“差生”這一現象,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老師的眼光能多看他們一眼。整篇作文可謂情詞懇切,表達流暢,寫的全是自己和所感、所想。我覺得這篇文章相比來說有創造性,真正做到了“以我手寫我心”。原來,這些“學困生”并不是完全不會寫作文,而是教師為了應對考試,要求學生為了高分跟著一些套話轉,按照固定模式寫。而“學困生”往往都有自己的個性,不愿跟著轉。我就想,對于這些學困生,為什么不讓他們去選擇自己寫作呢?為什么不能劃出更多的自由寫作空間呢?他們也需要更多心靈表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于是,我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對于那些“學困生”,引導他們自由寫作,甚至可以讓他們自己命題,盡可能讓他們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在自由狀態下表達內心的想法,然后加以適當的引導,讓作文成為他們表現自己,張揚個性的一面鏡子。這樣作文竟然也成了他們感興趣的一課了。
以上幾點只是我在作文教學中慢慢嘗試、總結出來的,對于“學困生”來說,這些方法確實能起到一定作用。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用心去發現、嘗試,作文課對于“學困生”來說也不會再是一潭吹不起漣漪的死水,讓他們也能夠容易地對作文說一聲“我愛你”!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10
語文能力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礎,作文能力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清楚地知道:中學階段作文教學肩負的重任——要讓學生掌握三種文體和應用文等寫作能力,作文水平達到規定的層面,以適應升學或就業的需要。然而具體到實施作文教學,教師往往一口難言,尤其是對于山區中學教師難教、難改;學生難學、難寫。作文教學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于教材。首先,原行九年義務教育初中三年六冊語文課本長期性的定勢影響。其六冊課本,每冊八單元約三十課左右。然而寫作知識和訓練點散見于閱讀之后或課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斷等基礎單項訓練和梯度性的作文訓練。整體上明顯的現出重讀輕寫,寫作依附于閱讀的情況。第二方面,課本上的寫作知識介紹簡約,作文訓練點分布零散,點與點間聯系疏松、銜接不強;缺乏具體的作文教例、教參、教案等工具書。第三方面,寫作訓練量少。初中三年,教材中僅安排二十四、五次作文訓練,有些作文訓練重復出現,“讀后感”的訓練在四冊、五冊、六冊分別出現一次,占其八分之一。教師多年教學的習慣形成其定勢思維及做法,如今日益顯出其的不適應性。
困境之二:源于教師。教師首先苦于手中無作文教材,僅憑單元之后 的短小作文指導來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造成教師作文課難備、難教,故作文課堂教學彈性大,或多講,或少講,甚至不講,只將作文題目和寫作要求往黑板上寫出,整堂課時間交給學生支配完成。這樣隨意、自流、無序的作文教學,知識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學的預期目的。其次,原初中語文大綱規定:“作文每學期不少于八次,并經常進行片斷訓練。”教師時常因難教、怕改而將作文訓練的次數等于八次,如此少量的作文訓練又如何能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呢?再次,絕大多數教師仍較重視閱讀課而輕視作文課。每學期二十周左右。大多數教師只勤于講課文。卻又把讀寫分開,加之一個月兩次作文訓練占兩三個課時,一學期包括兩次統考的作文評講,也只占二十個課時左右。作文教學嚴重失衡是學生作文能力不強的直接原因,也是學生作文難的原因之一。
困境之三:源于學生。大部分學生怕作文,究其原因:農村學生生活面相對較狹窄,又忽略生活的觀察,因而素材少——沒話寫;沒有掌握各種文體審題、立意和布局謀篇的基本寫作知識及方法——不會寫;認識能力低,語言詞匯單薄,駕駛語言能力不高——寫不好;這是農村學生作文“三大難”問題,其中自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師和教材原因。
總之,面對種種境況,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確實陷于重重困境之中。那么,應如何走出困境呢?尋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問題,這是語文教師務必面對和肩負反思的職責。要從反思中尋求出路,要勇于正視上述陷我們于困境的種種問題,針對問題,尋求對策。
一、作文教材就在課文里
教師僅依靠單元后的作文訓練資料作講課內容確是不夠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缺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材永遠存有缺陷。那么教材出路在哪里?教材出路就在課文里。這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對每個學期的作文訓練的任務,達標要求等要心中有數,結合學生實際來對作文體裁、命題、內容、要求等制訂一個詳細作文計劃。
二、提高作文指導課的實效
針對作文課存在隨意、沒有確定的教程、知識含量低的情況,豐富作文課堂內容,提高作文指導實效是其出路,從形式上談,教師大可根據文體內容設計多種形式的課型,優美語段賞析課、片斷練習課、材料。
三、幫助學生解決“三大難”問題
“沒話寫”、“不會寫”、“寫不好”是學生作文三大難題。為了讓學生有話寫,作為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利用學校生活素材,例如開校會、文藝晚會、野外活動、課外閱讀活動等進行作文教學。多鼓勵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參與生活,多與親人和友人交談,多看書讀報、看電視,從不同的角度去關心社會,。其二,“不會寫”是存在學生中最突出的難題。寫記敘文怎樣才生動、形象;寫議論文怎樣講道理;寫說明文怎樣說才明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心中不會寫的疑團。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疑團逐步解疑,對學生,進行審題、立意、片斷寫作等各種不同方面的專項訓練。有必要教給學生各種文體的基本寫作知識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技巧,使學生學會寫其三,為了解決學生“寫不好”的難題,要求學生必須持之以恒的學習和積累詞匯。教師好好利用大量閱讀課文的教學來重視詞句的學習,指導學生掌握詞語的語體色彩、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圍等。也對一些生動語句多作仿寫。或給一組詞語寫一段話的練習,有意識的把要求學生把新學習的詞匯靈活運用于寫作之中。學習分類摘抄,做讀書筆記,片斷練習等。
總而言之,中學的作文教學確實陷于困境之中,是語文教師中老大難問題,到了非改革變新不可的地步,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那就讓我們攜手面對,去反思、去探討、去實踐,走出困境之路一定會讓我們找到。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11
新學期又已開始,為迎接20xx年的全市中考,根據近年來教育教學的要求和中考發展變化的特點,以及本屆初中畢業班學生的整體特點和情況特制定本學期初三語文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的:
從整體上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并體現于中考中,繼續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和思想。
二、教學教研的任務:
本學期主要講授初中語文教材第六冊以及復習第一冊至第六冊,其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八周結束第六冊,全書共六個單元,從第十一周開始進行綜合復習。
具體教學方法是精講基本篇目,精講多練,抓住每篇文章的重點、難點,既要重視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要注重閱讀理解分析能力,采取課內和課外閱讀想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們的理解分析能力。
具體教學方法是復習基本篇目,重點放在文言文的閱讀和詩歌的賞析上,其他內容繼續采取以練帶講的方式進行,基礎知識和分析能力一起抓。
其余時間綜合復習并迎接期末考試。
三、教學教研的步驟和方法:
對20xx年的中考試卷進行詳細的分析,得出語文中考的趨向和動態,和復習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對本屆初三學生在初三期末抽查考試的成績做細致的分析,必須明確其存在的薄弱環節: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扎實;學科能力比較弱,主要表現在閱讀分析能力不高理解能力較差;作文水平不高語言的表現能力偏低;學生書寫規范,字跡潦草等。針對以上情況的分析特制定以下實施步驟。
1、精心備課,優化最佳教學方案。備課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在備每一個教案時,熟悉教材內容,力求精鉆細研,掌握重點難點,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組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指導學生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在重視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必須注意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這就需要把閱讀教學放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位置,在復習語文課本的同時,還要增加課外閱讀的.容量,指導閱讀和分析,提供好的閱讀方法,以便在教短的時間內掌握閱讀內容,提高分析能力,取得好成績。
3、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中考的作文分值比例越來越大,語文學習和運用也可以直接體現在語文的作文教學中,因此學習語文最重要的還是歸結于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借助語文這一學科工具去抒寫對生活的看法和感受,也需要教師認真地對待作文教學,平時一周兩練,認真引導分析,加以評改和講評,在練習中提高寫作水平。
4、融入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當前的素質教育中,我們在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更應該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是在閱讀和作文教學中,啟發思維,更新觀念,引導學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達不拘一格的思想寫“自己的、自然的”作文。
5、加強同一學科教師的合作精神。從這幾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感悟比較深刻的是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和成績,無論是教同一年級的老師還是同教同一學科的教師,必須通力合作,有力同往一處使,有好的方法也應該相互交流學習,以便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資源也要共同使用,切忌有所保留。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12
20xx年中考剛剛過去,本人有幸參加了中考語文閱卷工作,緊張的閱卷工作持續了五天(6月16日至6月20日),閱卷后忐忑地等待著中考成績。成績揭曉后,對照中考試卷和成績,并根據自己在中考閱卷中的體會,及時地進行了反思,總結如下:
第一方面:中考試卷分析和閱卷的體會
1. 試卷結構沒有改變,依然延續近幾年來的四大題型,100分制,120分鐘。今年的改變在于第一年運用答題卡,實行網上閱卷。
2.從閱卷的情況來看,有不少同學不適應,答題卡使用不規范,個別同學題目答錯位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全濟寧市共學生參加考試,語文平均分65分。我們學校的語文平均分達到了分,超過濟寧市的平均分。
3.閱卷過程當中深刻的感覺到,字跡工整與否嚴重的影響學生的成績,特別是作文成績。但是字跡好,回答不到要點上,閱讀當中依然不得分。
4.字詞考查和背誦默寫的考察都比較簡單,全是《說明指導》上出現的題目。學生掌握的也較好。
5.古詩文的閱讀都是《說明指導》上出現的重點篇目,解釋詞語和翻譯句子只要抓住關鍵詞就可以得分,談啟示回答不全面。
6.現代文閱讀還是兩篇,一篇議論性文章的閱讀一篇散文的閱讀,共9道題目,有4道題目的答案在原文中。其他一道題為論證方法,很簡單;一道談對幸福的理解,只要認真答就可得分。一道題概括內容,都能得分;一道題賞析語言,角度較多,只要答出一點即可,一道題句子的含義,難道較大。
7.作文《成長的快樂》,較普通的一道題目,但要寫出彩不容易,平均分27分。
第二方面:以后教學的規劃和設想
古人曰:“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來年的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做呢?
首先,進一步強化集體備課的意識。發揮團隊每個成員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備課組的`戰斗力。教師要擁有駕馭課堂的本領,就必須對教學內容深諳于心,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只有用心備好每一節課,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信心百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其次,要培養學生認真對待語文的習慣。要取得好的成績,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語文,在平時的行動中認真的對待語文。雖然是畢業年級,但是我們沒有放棄教學常規的落實,堅持每周四次作業,每次作業都嚴格要求,對于不認真完成的同學,進行輔導,及時改錯,保證語文作業都工整認真的完成。練習上堅持每周一練,以中考的形式訓練學生,培養良好的應試能力。通過一年的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重視學法指導,要未雨綢繆、高屋建瓴地將知識點的梳理貫穿于整個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使之系統化,使學生對知識點有一個從消化到內化到運用的過程。考試中類似的題目對他們來講,就不會再具有如此的難度。
第四,文言文考查試題越來越具有強烈的背誦及遷移性質。文言文教學必須從初一開始偏重于授課的細致,細到每一個字的意義都不能馬虎,引導學生字字落實、課課掌握,這樣到初三才會游刃有余,增強課內知識遷移到課外的能力。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13
當我被告之,要接手初三(2)班時,壓力頓時倍增,因為,這個班雖然是一個實驗班,但是在各方面的紀律都比較松散,成績不突出,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自信和動力,使得整個班級缺乏初三畢業班所需要的認真、積極、拼搏的風氣。經過一翻深思熟慮,我決定先從“提升班級信心”入手。信心的力量是驚人的,他可以改變惡劣的現狀,造成令人難以相信的圓滿的結局。充滿信心的人,永遠擊不倒,他們是人生的勝利者,自信可以克服萬難。拿破侖曾說:“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們每一個意念都充滿力量。當你有強大的自信心去推動你的成功的車輪,你就可平步青云,無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嶺。”
一、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
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從內心里真正能自己給自己打氣,在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召開了第一個主題班會《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我對學生說:要贏別人,先得戰勝自己。在你心目當中你自己是怎樣一種形象,有哪些優點和長項,又有哪些缺點和不足,希望同學們能夠抓住這次班會比較客觀地評價一下自己,將自己的長處展示給大家,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讓更多的同學認識你;同時,也希望同學們有勇氣說說自己的不足,為今后確定一個努力方向。為了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我先給學生三分鐘準備時間,各自寫一個書面提綱。同學們一一走上講臺,從學習態度,到為人處世;從性格愛好,到學習方法,長項、短處、努力方向、奮斗目標都有涉及。整個班會掌聲不斷,笑聲不斷,在這熱情洋溢的氣氛中,每個人都受到了感染和鼓勵。趁熱打鐵,我接對大家懇切地說道: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不是單靠哪一個班主任獨挑大梁就能干好的,關鍵要靠每個同學共同的努力。“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把這個集體當作自己的家,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集體的榮譽,象對待自己家人一樣對待集體中的每一個人,我們這個集體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班風才能越來越正,有了良好的班風、濃郁的學風,我們還愁學習成績上不去?希望學習好、有能力的同學,敢于沖破小我,身先士卒,帶領大家共同營造“百花齊放春滿園”的良好集體。
第二天開始,同學們自己制定的“近期目標”、“遠期目標”便陸陸續續地出現在了各自的'桌面上。并另折成“心”形粘貼在教室前方墻上的心愿樹上,待畢業之時再拿下,看看誰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達成自己的心愿。并在心愿樹的旁邊張貼了一組極具自我刺激的宣言:面對理想,大聲宣誓,讓同學們明確自己的責任重大(關系自己的前途),必須做到新中有數,心中充滿斗志,鼓足干勁(為樹立信心打下心理基礎)。每當抬頭看黑板,便會得到墻上心愿樹與宣言的暗示,及時為自己充電、加油。
在第二期主題班會中我便通過一些事例讓他們懂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夠改變你,只有你能改變自己。生活中,失敗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態:遇到困難,總是挑選容易的倒退之路,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成功者,遇到困難,仍然能保持積極的心態,所以他們成功了。所以班標中的其中一組就是“我行,我能”,讓同學們不斷的給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樹立信心,從而鼓勵自己,在學習生活中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
二、經常使用激勵的語言贊美學生。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活。”心理學家威廉姆·杰士也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在與學生的交往中,適當的贊美學生,會增強一種和諧、溫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鼓勵代替批評,以贊美來啟迪學生潛在的動力,自覺的克服缺點,彌補不足,這比你去責怪,比你去埋怨會有效得多的多。這樣會使學生懷著一種積極的心態,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我認為贊美要應人而異、豐富多樣,有時我們可以在班級中進行正式的贊美,讓贊美變成一種榮耀;有時我們可以在操場或走道進行個別的贊美,讓贊美變成一種關愛與溫暖;有時我們也可以進行非正式的小群體的贊美,讓贊美變成相互促進和競爭……。曾有這樣一次經歷讓我記憶猶新。一次數學測驗,班上有四位學生成績不理想,但他們有人是因為一時疏忽造成的。看著試卷,我冥想苦思:如何讓他們振作起來,重拾自信呢?第二天,我對全班同學說:“這次測驗,你們是不是不滿意?”有人點頭,那幾個同學的頭垂得很低。
我不動聲色,接著說:“我也做過學生,也知道偶爾一次考不好的滋味,這樣吧,這張卷子改完后可以不簽字,但不簽字的同學下次測驗前一定要認真復習,爭取取得好成績。”只見考得最不理想的這幾個同學使勁點了點頭。我盼望著這種特殊的激勵方式能收到良好效果。果然,在下一次測試后,他們都能正常發揮,成績比較理想。我問他們為什么進步這么大,他們說:“老師,上次沒考好,特怕回家被家長批評,您這么理解我們,允許我們不簽字,當時我們就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復習第二單元。”我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們做了自己的主人,利用自身的要強、聰明、自信戰勝了自我,發現了心中那個“強大的自我”。一個小小的“變相激勵”讓一個學生重新恢復了自信,重新燃起了學習的希望。可見,非常事件采用非常手段是很必要的。有時,“變相激勵”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贊美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推動力量,對別人的贊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樣讓人心靈滋潤,受到贊賞的人能激發出一股自信與沖勁而引發出潛力。
三、寬容——鞏固自信的良藥
在緊張的初三學習生活中,我盡量放下架子,與學生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寬容學生,對學生的不足與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允許學生反復,允許學生犯錯誤。但寬容決不是縱容,當發現學生犯了錯誤后,我會及時進行說服教育,當然要建立在人與人平等的基礎上,使學生從教師對他的尊重、理解、幫助、關懷、愛護、諒解中,學到尊重、理解、幫助、關懷、愛護、諒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盡施于人,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面對初三。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所接手的這個班,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并且我與他們已然成為好朋友,好姐妹。有人說,信心是奇跡愿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成為學生的“心理建筑工程師”,使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生命旅程中永遠信心百倍,不被挫敗。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14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初三語文教學工作,初三階段是對語文知識體系進行系統梳理和綜合掌握的時期,學生必須具備明確的學習目的,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在這場最后的戰役中取得勝利。因此,本學期一開始,在教學中我主要注重以下四點:
1、處理教材時注意與學生的理解水平相結合,不設置過難的問題。平行班學生遇到較難的問題時,總是喜歡自我麻痹,潛意識里認為自己肯定做不出來,久而久之當他看到同類型的問題時就直接放棄,比如班里有一個學生,小學時語文成績很差,但是我發現她的作文基礎很不錯,初一時還有一篇作文在征文比賽中獲獎,這樣的學生語文不應該差。究其原因,原來該生在考試時現代文閱讀部分基本上不做,問她為什么,回答說我小學時就不會做。這就是典型的.自我麻痹,不論遇到的題目是簡單還是難,不先去思考該怎么做而是先在腦子里蹦出四個字“我不會做”,后來針對這名學生的情況,我首先要求她不論什么考試,必須都做完,不能空著,然后再逐步提高對她的要求,現在她的語文成績已經名列班級前茅。
2、在教學中我注意讓學生多動口、動腦,如在復習成語、錯別字、近義詞等內容的時候,盡量讓學生做、學生講,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也強化了學生的記憶,所以本該是非常沉悶的復習課反而變得熱鬧非凡,學生經常會為了一道題目爭得面紅耳赤。同時我也注意增強學生的效率觀念,以往在上復習課做課堂練習的時候,學生經常磨磨蹭蹭,時常出現一節課講不了幾道題目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在學生做練習時我就對他們在時間和質量上提出要求,不達到要求的進行適當的懲罰,比如做成語練習時,沒達到要求的學生就要求他們把練習題中所有成語的意思都查出來。等學生做練習的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以后,再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一段時間以后,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平時作業時,學生的效率觀念都明顯增強了。
3、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施教。教學貴在創造,貴在有良好的效果,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到了初三,學生的水平相差很大,如果再是一刀切地喂給他們,有的學生吃不飽,而有的學生就弄不懂,所以這個學期在復習時,我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對他們加以輔導。在布置作業時,自己先把作業做一遍,然后根據作業的難易程度,布置不同的作業給不同的學生。這樣使基礎好的學生能有提高,基礎差的學生也不至于因為做不出題目而放棄。
4、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到了初三,如何針對中考的具體情況,設計多種訓練方案,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考,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每星期進行現代文閱讀訓練。訓練學生解題的步驟,使學生提高解題技巧,不至于因為表達不清而失分。
②敦促學生答題要規范,如修改病句應如何表述,仿句應從哪幾方面入手等,使學生不因為答題不規范而失分。
在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問題:
1、之前的作文訓練太少,到最后一個學期深感對作文力不從心。
2、面批太少,錯失了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教育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我深感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教育的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需要不斷的學習,完善自我。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15
在我教學的這幾年來看,我發現大多數同學們不能正確的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們的聽說讀寫潛力。所以呢這天寫的這篇反思是來檢討自我教學上的不足,也期望能與大家交流,共同進步,把知識更好的傳播給學生們。
一、掌控好課堂
首先要精心備課,以“一覽眾山小”的氣度走入課堂。教師要擁有駕馭課堂的本領,就務必對教學資料深諳在心。每上一篇新課,我都會先認真吃透教材,獨立地研讀課文,把自我探究的全過程摘要地記錄下來,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看教參,讀資料,將自我的見解同別人的見解比較,理性地決定取舍,內化成自我獨到的見解。這樣在課堂上,我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場上與學生對話,提高自我的駕馭教材的潛力,做到上課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只有用心備好每一節課,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信心百倍,促使學生上好語文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其次要把握好課堂教學邏輯順序,當好“引路人”。教師要在短暫的45分鐘將教學任務完成,講課邏輯十分重要。每上一堂課,對教學程序的安排,我都會在草稿本上寫好幾遍,反復琢磨,想了再否,否了再改,直到覺得流程貼合教學邏輯,貼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才敢定度。
再次要創設寬松、自由的課堂教學環境,讓語文的課堂閃射著學生的靈性。教育就是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的確,教育從本質上講,不是傳輸,不是給與,而是一種師生間的平等交往和心靈對話。但是,這種對話有著極其復雜的存在方式,或有形,或無聲,或外顯,或內隱,隨時隨地藏匿在師生的交往活動之中。我在課堂上總是盡量微笑著應對學生,以一種善意的、平等的姿態站在講臺上,不斷稱贊學生的點滴進步,鼓勵學生用心發言,說出獨立見解。
二、點燃激情,用愛心開啟智慧之門
對于語文課堂要有激情。“學生不是填充知識的容器,而是正待點燃的火把”,教師便是點燃每一個火把的人。老師的精神狀態是影響教學氛圍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老師一走進教室,學生就會受到感染。如果教師精神飽滿,言語充滿情感,學生就會感到精神煥發;如果教師一臉病態,無精打采,說話有氣無力,學生就會覺得壓抑。我每一次走進課堂盡量做到興高采烈斗志昂揚,用自身的語言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飽含激情了學生才會愿意跟著你學,愛聽你講課。
對于學生要有激情。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說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我每次批評學生,都是說,你這樣好,那樣好,明白嗎?老師很喜歡你,對你充滿了期望,只有一點不好,如果改掉它,你就是十分完美的甚至值得老師崇拜的學生。學生聽了會受多大的鼓舞啊。對學生的這種激勵,別的不說,只從對我們語文課堂的教學來講,就是最神奇的催化劑。當然,對于后進生,我們往往都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啊。但是如果站到更高的角度來看問題,也許我們的心胸就開闊了。我班有位聽話的女生屢考不好,為了不挫傷其用心性,我在她的試卷上寫了幾句鼓勵的話:春天的花姹紫嫣紅,多漂亮啊。但是為什么有的花先開,有的花后開呢?只是因為各自的本性不一樣。遲開的花不但同樣美麗嬌艷,而且往往花期更長,更易得到蜜蜂蝴蝶的眷顧。真誠地告訴你,你不是比別人笨,而只是一朵遲開的花而已!”在以后的語文課上,我總能看到她對我投來的信任的眼神。是啊,一滴水能夠潤活一朵花,然后美麗一個世界,老師的愛心就是滋潤心田的水。
三、抓好作文教學,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機結合
作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十分密切,作文教學是素質教育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作文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思想,也是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成績的重要措施。如何抓好作文教學,我們七年級語文組在備課組長的引領下,發揚群體智慧的優勢,采取一系列簡便有效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開展“三個一”的活動。解決作文無話寫的問題
1、每一天摘抄一個精美語段。(利用語文課強化背誦積累,在教室后面黑板墻開辟“今日語言積累”專欄,展示班上習作精彩語段或學生摘抄的`美段。)
2、每周一篇周記。(題目來自教材篇目或閱讀材料中的訓練點)
3、每周一篇美文摘抄、評點。
(二)激發興趣,解決不愿寫的問題
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往往以自我的學習興趣為轉移,當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時,總是用心主動地學習。因此,我主要采取了三條措施,激發學生作文興趣,提高用心性,使學生愿寫作文。
1、兩頭激發興趣。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抓尖子學生和后進生兩個方面,做到抓兩頭促中間。對尖子生多下功夫、多指導,鼓勵拔尖,用尖子生領路。對后進生,注意他們的點滴進步,多表揚、多指導,鼓勵進步,從而激起全體學生的作文興趣。
2、發表激發興趣。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發表欲強的心理,認真辦好黑板報和墻報,對作文講評之后就搞一個專欄刊登出來,還定期把學生作文編印成一個小冊子讓大家學習借鑒。并用心組織學生參加各類作文競賽,還把一些作文推薦給有關報刊、媒體等。學生每當看到自我的作文或同學的作文獲獎或發表,都十分高興和激動,從而激發起了寫好作文的興趣。
(三)將閱讀寫作同步進行,解決不能寫的問題
具體措施是在課堂教學中,把一篇文質優美的文章既當閱讀材料訓練又當作作文范文來講。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我感悟,自我提出問題,然后交流,我透過對學生的問題歸類,整理出一套出題、答題的規范體系。
(四)注重作文的評改,解決寫不美的問題
另外,我注重透過作文了解學生的性格、生活、愛好等各方面狀況,評語不拘泥于文章形式。學生寫作文有時說出自我的心里話,訴說自我的煩惱和困惑或不滿,我根據各個學生的狀況勉勵之,開導之,班上一自尊心強的女生因考試失利在作文中流露出消極情緒,我給她寫了幾句話:“堅定不是一種思想,而是一串串的腳印,漆黑的夜晚是光亮的前奏,心揣信念,夢想就在腳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看到了她燦爛的笑臉。如果老師把寫作文看成純粹技術性的練習,不關心作文的資料,就會失去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絕好機會。作為教師,要時刻牢記教書是為了育人,不要當教書匠,要當教育者。作為語文教師要確立“大語文”的指導思想。
以上所說但是是重復了每一位老師日常所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立足課堂這塊試驗田每一天做到四個一點點:比規定的多做一點點,比規定的做好一點點;比規定的早做一點點;比規定的巧做一點點;拋掉外在浮躁,“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以一個學者的姿態站在講臺上,與學生對話,做一個快樂的播種者。還有像《初三語文教學反思》這樣的文章我會一向寫下去,在反思中完善自我。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03-17
初三語文組 教學反思:《春酒》教學反思01-11
初三語文期末教學反思01-12
初三語文復習的教學反思01-12
初三語文復習教學反思01-12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02-22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02-24
初三語文期末教學反思02-01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15篇03-17
初三語文教學總結與反思(15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