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月亮的心愿》
教學反思:在課文的開頭,我板書“心愿”,采用提問型的方式,先是問他們“心愿”的意思,再讓他們具體說一說自己的心愿有哪些?這種結合實際的問題會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愿意去思考問題,我覺得這種教學的引導方式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是可以再運用的.。之后,我貫穿新課標的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觀察能力。在觀察之前,我告訴他們我發現了一個秘密,學生忽然就覺得特別的驚奇,他們會忙著問我發現了什么,我就順勢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他們就顯得很積極,很愿意去尋找答案。之后我讓他們自由朗讀課文,并初步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詞,并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想一想該如何記住這些字,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式,學生能很快地想出了多種的方式去識記生字,這樣學生對字自然能印象深刻的多,我讓認的最快的學生來當小老師,去教全班的學生,這個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就忽然提高了,進一步鞏固了生字詞,之后我讓學生讀一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讓他們暢所欲言,說一說自己想問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對于文章便有了初步的認識。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今天,我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30課《棉花姑娘》。 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起保護益蟲和益鳥的意識。
這篇課文很長,但非常有趣。我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從生字入手,采取自讀,互讀,開火車讀,以致于每個學生讀會讀。從字過渡到詞語,讀詞語,讓學生當小老師來領讀,讀詞語,孩子都特別感興趣。從詞語過渡到文,也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閱讀興趣,在讀中領會文章所講的內容。我只重點講第一段,2、3、4自然段放手讓學生分小組學習,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不愛學習的,在組長的帶領下,都積極參與了。尤其分角色朗讀,大家的興趣更高,都喜歡戴頭飾到講臺上來表演上課不愛發言的、愛做小動作的,在組長的帶領下,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30課《棉花姑娘》課文原文
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啄木鳥飛來了。棉花姑娘說:“啄木鳥伯伯,請您幫我捉蟲吧!”啄木鳥搖搖頭說:“對不起,我會捉樹干上的害蟲,不會捉蚜蟲。”
青蛙蹦蹦跳跳地來了。棉花姑娘說:“青蛙叔叔,請您幫我捉害蟲吧!”青蛙擺擺手說:“對不起,我會捉稻田里的害蟲,不會捉蚜蟲。”
幾只圓圓的小瓢蟲飛來了,見到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蟲,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棉花姑娘高興地說:“謝謝你們幫我捉害蟲。你們是誰呀?”小瓢蟲說:“我們身上有七個黑點,像七顆星星,大家叫我們七星瓢蟲。”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秋后,結滿了棉桃,咧開嘴笑啦!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30課《棉花姑娘》教學札記
《棉花姑娘》一文選自人教版第二冊第八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棉花姑娘》一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它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可它們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趕來把害蟲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
一、扎實字詞教學,促進語言內化。
小學語文,字詞的學習是基礎,是重點,也是完成新教材許多教學任務必經的路徑。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字詞教學,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詞義,促進學生語言的內化。在初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再用課件展示字詞,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對詞義理解設計巧妙,讓學生從詞語中挑出一種動物介紹一下,在學生介紹了動物的本領后,我又出示三句話:“蚜蟲愛吃蔬菜葉子,是害蟲。”“七星瓢蟲是益蟲,是莊稼的好朋友。”“啄木鳥姑娘能給大樹治病,是大樹的好朋友。”讓學生讀一讀,挑選一句向同桌介紹一下。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理解語言運用,學會運用語言,又讓學生認識了動物的本領,豐富了知識,達到提高語文能力的目的。
二、與文本對話,激發情感生成。
“閱讀不僅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更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我們更應把著力點放到疏通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渠道上。”在課堂上我運用多媒體、語言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文本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成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進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喜角色之喜、憂角色之憂、急角色之急……真正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與角色產生情感碰撞。課文2—4小節棉花姑娘請動物醫生給她治病的段落十分相似,角色對話能引起他們個性朗讀和表演的欲望,也能激發學生感情生成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讀好棉花姑娘的話,如“身上長滿蚜蟲的棉花姑娘看到燕子時,它著急地求救了!誰來當一回棉花姑娘,讀一讀她說的話。”再讓學生讀好燕子的話,“燕子,燕子,你就幫棉花姑娘治治病吧!”接著引導學生進行對話,“棉花姑娘快求救吧!”“身邊的燕子醫生幫幫她吧!”讓學生在角色朗讀中體會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和動物醫生幫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
三、創設童話情境,落實說話訓練。
情境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運用得好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興趣,而且可以活躍思維。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我在課堂上創設各種情境,讓童話情境貫穿教學始終,并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說話訓練。如學生認識了蚜蟲,在朗讀中表現了對蚜蟲的厭惡之情后,我問學生:“棉花姑娘,這么多可惡的蚜蟲在你身上爬來爬去,你想說些什么嗎?”從而引導學生說出棉花姑娘盼望能有醫生來治病的急切心情。又如七星瓢蟲來給棉花姑娘治病時,我在學生的額頭貼上七星瓢蟲的標志,說:“你就是七星瓢蟲,介紹一下自己吧!”讓學生把課本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我還讓學生扮演七星瓢蟲,爬到棉花姑娘身上去捉蟲,做一做捉蟲的動作,還要跟棉花姑娘說說話,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七星瓢蟲的能干。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語文園地六》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本課時注重了學生的積累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做到了以“游戲”“創新思維”的智力開發為主,拓寬了教材所要求的知識度,為學生掌握“難音字”提供了巧記的捷徑。
不足之處在于,教學內容的容量過大,還可精簡一些,讓課程的知識緊跟“難音字積累”的主題,從而,讓學生以此方法,去自學《語文園地六》的前四項內容。如這樣改進后,本課的教學會在學生“積累難音字”能力方面,有較高的.突破和提高,又可留出很多時間,讓學生靈活運用,去發現和尋找“難音字”,教學效果會更好。
《語文園地六》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本課時,最大的難點就是查字典這一部分,學生程度較好的,能基本掌握查字典的方法。這需要在課下多加練習鞏固。尤其是在26個大小寫字母上面,出現回生現象。要繼續鞏固所學知識。
展示臺部分,更大的激發了學生生活中識字的積極性。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記得有一名著名教育家說,語文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習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新課標也十分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要想讓學生全身心,輕負擔地投入學習,樂于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其關鍵就在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探索和追求知識的動力。對于天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為重要。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努力創設教學情境。
在這節課中,我首先做到了貼近了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開課引導新課利用多教學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探究,去實踐,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感受到了識字的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在學學生朗讀準字音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識字,讓學生廣開思路,交流識字方法,努力做到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巧妙的方法去記,去分辨。在識字教學這個環節中,我盡量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嘗試,觀察,想象,鼓勵學生自主識記生字,放手讓學生大膽參與,勇于實踐,給了他們自由發展想象的.空間,并引導他們去發現,去探索新的識字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品質和創造能力,讓學生體會靠自己的創設帶來喜悅的同時,逐步實現學會向會學的轉變,讓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根據教學進度,我準備的是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在這節課上,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小朋友初步了解課文,重點指導同學讀課文利用以前學習過的識字方法分類識記生字和說反義詞的練習。雖然,在課前我對于教學設計已經爛熟于胸。在教學中我教態好,引用先進先進的教學理驗,大膽的創新。一節課下來的到了各位老師的好評。
但是在課上無論是我自身的教學,還是同學的課堂常規都曾在這一些問題。
一、在課堂教學方面
1、課前對同學的學情估計缺乏:
在上個學習單元的《語文園地一》中,同學們就已經接觸了反義詞的概念,并在課上進行了說反義詞的練習。在這節課上,我只是想將課后練習引入課堂教學,借助同學對課文內容的初步理解,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反義詞,然后順學而導,讓學生進行說反義詞的拓展練習。因此,在課上,我試圖讓小朋友直接找出課文中的三組反義詞,認為這一教學環節只是引入練習的一個過渡,但怎么也沒想到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環節,同學們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整、正確找出課文中的反義詞,甚至還有一個同學在課上隨便地問出:“反義詞是什么東西?”這樣的情況,是我在備課過程中沒有預期的,一時間我慌亂無策,沒想到以前連練習都做過了,同學們說出了遠比書上更難的反義詞,怎么偏偏在有老師來聽課的情況下,出這種狀況呢?此時的我陷入了尷尬的局面,沒有方法只得重新引導學生回憶反義詞的概念,然后又通過現場扮演引導同學體會“近與遠”、“來與去”、“有與無”之間的相反意思。在課后的認真反思中,我認為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完全可以防止的,只要是課上我引導學生從《語文園地一》中的題目說起,引導學生先理解反義詞的概念,再練習操作就可以了。由此,我想到自身在備課過程中,過于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沒有一個緊急的預案,才會被學生在課上弄得個措手不和,毫無防備。我想這就是新課標中反復強調是“教師是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充沛尊重同學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2、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同學唱讀的糾正:
由于剛剛接手一年級同學的朗讀指導不清楚應該掌握到何種程度,在以前的四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比較重視糾正同學的唱讀現象,認為一年級的小同學只要將字音讀準就好,唱讀也屬自然現象,所以沒有和時糾正。在聽過了指導教師的評課后,我認為自身對于同學的朗讀要求過低,應在朗讀上對學生加以規范和指導。
二、在組織課堂方面
在這次講課過程中,我深切地感覺到自身的組織課學能力急需加強。看到自身班的同學在有老師聽課的情況下,還是不時地亂動、坐不住,站在講臺上的我,還要對其微笑提醒,真是感覺力不從心、很是著急,但在著急之余我也在分析其原因所在:
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
在課上,看到有局部的學生坐不住,甚至有說話的現象,我沒有直接批評,而是從正面肯定了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但評價的形式僅僅是口頭評價,評價的語言僅僅是“現在某某小組做得好”,如此而已。當時也有的同學出于集體榮譽感也做好了,但是堅持的時間很短,不一會就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其實,對于本班的同學,我在課下也采用小組評比和發獎勵貼紙的形式對同學的課堂表示給予評價和鼓勵,只是有老師來聽課,我認為在課上給同學們發貼紙會耽誤教學時間,可能會完不成教學任務。但沒想到,在課上反復提醒同學們的課堂紀律和坐姿,指出個別同學的問題非但沒有節省時間,反而因此延誤了許多教學時間,沒有良好的課堂秩序作保證,學生在課上學習得更加費勁,我講起課來也覺得力不從心了。因此,我想,低年級的課堂教學,即時性的評價以和評價形式多樣化至關重要,無論幾年級的教學都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動身。
總之,對于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有許多缺乏,還需要向身邊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請各位老師們多多指教。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通過比賽的形式,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注意了面向全體的訓練。但朗讀的指導不到位,由于孩子小,讓每個學生把全文都讀下來,從課堂上看,有點吃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后就讓學生讀一段,同時增加了其他同學參與的機會。我自己的激勵、調控、評價也沒有跟上,這是教學沒有朗讀氣氛的直接原因。教師不僅要評價,也要讓學生參與評價。一是訓練了學生注意傾聽;二是從評價中知道了怎么讀。學生對“因為……所以……”這一句式的運用,局限于書本中,聯系實際生活造句的能力還要加強。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核心提示: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于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另外通過游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如:利用課件做游戲“摘蘋果”,蘋果上注...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于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另外通過游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如:利用課件做游戲“摘蘋果”,蘋果上注有音節或字,讀對了蘋果就落下來
二、善于使用激勵手段,使課堂氣氛輕松、和諧、愉悅。 音節的'拼讀比較枯燥,我就采用爭星比賽,比一比哪一小組爭的星星比較多三、注重引導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1、讓學生自編順口溜,學生會編“像個2字Z、Z、Z,像個半圓C、C、C……” 2、在教學第一組音節的拼讀之后,我讓同桌合作,互相當小老師。
當然,本節課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一、常規培養需強化。 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需要時時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導、調控。特別是對于一、兩個比較好動或特別內向的學生,還需多費苦心。合作小組的構建、強化也有待于提高。
二、 三拼法一直是拼音教學的難點。雖然前幾節課一直學習三拼法,但學生很容易忘記。有個別同學還沒掌握起來,還學要繼續練習。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夜色》是一首兒歌。用第一人稱,寫“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后來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一樣美好,“我”不再怕黑了。
我在教學本課時,開課時利用課件播放歌曲《小星星》引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下學習課文。然后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對課文中出現的字詞,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領讀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掃清字詞障礙。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都是讓學生課前提問,然后通過讀課文等手段逐漸解決簡單問題,在理解課文的環節就抓住一個立足于文章的整體、直指向文本的主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理解上的難點來引導學習。最近,在反思我的這種方式是否適用于低年級,想到了這種方式的目的和效果——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和能力,決定還是堅持用下去,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如,“微笑”在文中是“花草”微笑;在“夜色”下的微笑;是“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時發現的;夜色下花草的微笑像“白天一樣。”抓住重點詞語來學習課文,發揮重點詞語在文中的關鍵的.作用。如,“微笑”通過朗讀,邊讀邊想花草的微笑是怎樣的畫面;描述畫面,說出夜色下的花草的微笑是很美麗的;由夜色下花草的美麗進一步拓展、延伸到夜色是美麗的。最后,我讓學生帶著自己對夜色的理解齊讀課文,讀出我的膽子由小到大的原因。同時,使學生感受到了夜晚的美麗,懂得黑夜也是自然界一道獨特的風景,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從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不足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我講解的有些細,學生沒有充分讀的時間,所以對感悟理解不夠到位,再有就是學生比較好動,老師提出的問題不夠積極發言,最后的拓展沒有很好的完成,學生說的少。在理解字義的層次上自己做的也不到位。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長滿了蚜蟲,燕子、啄木鳥、青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語言貼合兒童特點。透過學文,讓學生明白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激發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學習課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理解課文資料,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主角的心靈世界,并從中了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本領。教學過程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識字教學。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集中識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課題導入時,就出示“姑娘”兩個生字,先讓學生明白這兩個字分開與合在一齊不同讀法,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字,透過舉例明白姑娘是對女孩子的稱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輕聲“花、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一開始學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兩個是要念輕聲的,雖然有些學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這么一個第一印象后,就方便了對輕聲的指導朗讀。之后,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了其他生字詞。其中,我抓住了“蚜”和“啄”兩個字,引導學生明白偏旁和字義的關系。另外,我還利用“班”來識記“斑”,組織學生有重點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2、說話訓練。我設計了三處,第一次是是初讀課文后,讓學生用上“棉花姑娘(),()、()和()來了,但是(),最后()。”培養學生的概括潛力。第二次是在學生再讀課文之后,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說說棉花姑娘請了誰、誰和誰幫自己捉害蟲。第三次是在細讀二到四小節之后,讓學生用上“因為所以”說說燕子、啄木鳥和青蛙為什么不能幫忙棉花姑娘,并從中了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本領。
3、《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理解、體會,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熏陶。
在教學課文中重點語句:“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透過請學生看圖,體驗蚜蟲的.可惡。透過談感受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培養學生的朗讀潛力。讓學生在讀中去體驗故事中主角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了解一些科學常識。比如,在指導學生讀好棉花姑娘的請求語氣時,我讓學生就把自己當作棉花姑娘,讓他切身感受到棉花姑娘急切求助和痛苦的情緒,從而能夠更到位地讀出棉花姑娘請求的預期。然后透過提示語進行引讀,擴大學生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帶著自己的感覺去讀,會有不同的效果。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文本資料的理解、感悟。而在指導燕子、啄木鳥和青蛙的話時,分兩個層次,先讀懂話中的意思,再想想用什么感情讀。另外,由于本課的人物主角鮮明,對話較多,加上一年級孩子又十分愛表現,所以在指導學生充分朗讀、感悟文本時,我為他們創設了一個情景,在口語交際中有效地指導朗讀,使學生進一步深入文本,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但由于課堂容量太大,時間不夠,最后的寫字環節沒能得以很好地落實,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同時每個環節分配的時間過少,整個教學過程顯得過于倉促,目標落實不夠到位。好的課堂就應要有所舍棄,有所側重。想面面俱到最后只會落得個“面面不到”。
另外,我認為自己還有待改善的就是對學生的激勵語言比較貧乏而蒼白,如果更加生動,更加有針對性一點,相信課堂互動會更好。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值得我細細研究、探討。我要從上好平時的每一堂課開始,積累點點滴滴,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angengingong一課對孩子們來說應該是個難點,如何讓學生準確的掌握讀音方法,在拼讀中運用熟練,是我本課教學的重點。
一、情境圖的處理,將情境圖一圖兩用
首先開課,我運用了情境圖,今天我沒有讓孩子們來說情境圖上有什么,而是用動聽的語言講述著情境圖中美好的秋游景觀,將孩子們帶到情境中去,然后請孩子找出也去秋游的后鼻韻母,有基礎的孩子找到后,我問,為什么這個后鼻韻母要藏在這個地方,如ang,孩子說,因為放風箏的放,就是fang其中有個ang。另一個孩子補充說,因為樂樂昂著頭放風箏,所以ang在這。如ong,孩子說,因為long的風箏中long有個ong,另一個孩子說,因為亭子是紅色的頂,所以紅中間也有個ong。……我驚訝孩子們的發現能力,不停地夸獎他們。
孩子們的觀察力是驚人的,他們的思維是展開的,做為教師只有用自己的雙手捧起他們那美麗的`創造力,想象力,觀察力,孩子們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在學生會拼讀音節后,我再次運用了情境圖,讓學生讀音節詞,給音節詞找家。
“音節詞迷路了,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誰是小小愛心天使,幫助他們找到家。”
只有準確讀出音節詞的小朋友,才能來擔任起這個重大的責任。學生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了,他們認真的拼讀音節詞,希望能成為愛心天使。在學生讀的時候我仔細觀察著他們,將各個層次的孩子各點上來一個參與到游戲中來,學生抽讀音節詞后,帶著大家一起讀,接著將音節詞帖到掛圖的合適位置。然后帖得對的獎勵小粘貼,不對的請小老師教他。接著請學生用這幾個音節詞,簡單介紹一下這副圖。
這樣的一圖兩用,激趣的同時,也對學生在情境中運用所學,鞏固所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一圖兩用,對學生進行了一個完整的思維訓練。
二、前后鼻的區分
前后鼻區分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如何通過有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區分呢?
首先我認為是規范讀音:
只有學生掌握了正確的發音方法,才能區分相近的讀音。于是在教學后鼻韻母時,先通過學生實踐,讓學生發現我們的嘴巴里面似乎塞進了一個小饅頭,頭頂用手摸著有震動,ang,就象要一口吃個大蘋果一樣,eng就象小蚊子的叫聲,ong就象敲鐘,區分eng與ong注意嘴型,eng開始的發音是e,嘴巴扁扁的,ong開始的發音是o,嘴巴圓圓的。做游戲“猜猜我在說什么”鞏固發音區分。后鼻韻母讀音時,能感到實在山谷中發出的,似乎都有著回音。
然后我認為就是找差異:
通過對比讀,學生很快找到差異,前鼻韻母讀的時候嘴巴不用張的很開,頭上沒有震動的感覺。
三、游戲鞏固“我來摘蘋果”
蘋果樹上接著紅紅的蘋果,壓得樹枝都彎了,誰來摘下這些大蘋果呢?
采用師生、生生互動形式:
1、教師讀韻母的音,學生來摘卡片。
2、學生讀韻母的音,教師來摘卡片。
3、學生讀韻母的音,學生來摘卡片。(有條件的可以小組進行)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教學反思:
本節課為《gkh》的第二課時,我主要預設了三個教學目標,第一個是帶領學生學習gkh的兩拼、三拼音節拼讀,初步掌握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第二個是認識哥、弟、個、花、畫五個生字;第三個是學習課內“猜一猜”這一兒歌。
但遺憾的是,由于拼讀環節的教學時間沒有把控好,導致這節課原本預設的三個大環節僅完成了一個半。教學時間的預判失誤,也折射出本節課上的許多問題,如對學生學情認識不清、教學目標定制的不夠周全、教學環節尤其是拼讀環節設計的梯度性不強等等。通過課后的評課,我也認真反思自己在設計和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結合拼讀環節的教學,我總結出以下幾點不足和反思。
一、設計清晰明確、具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一個完善的教學目標,應該既包括“結果”又包括“過程”,即既有教學活動要求學生達成的目的,同時又要有為達成這一目的的具體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在拼讀方面的教學目標是:帶領學生學習gkh的兩拼、三拼音節拼讀,初步掌握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學目標不夠具體細致,缺乏可操作性,僅僅是關于“結果”的簡單闡述。雖然教學環節的設計中有教學方法的'涉及,但四散在教學環節中的方法總沒有直接放在目標中來的提綱挈領。比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拼讀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對拼讀方法做到心中有數,事先對方法的考慮也不夠到位,重復、機械的拼讀俯拾即是,占去了很多時間,同時,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不高,影響了教學效率。經修改,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師范讀、學生合作讀、游戲拼讀的方法學習兩拼、三拼音節,利用記順口溜、體驗讀的方式幫助學生初步掌握三拼方法。
為目標明確一個方法,就是為教學指明一個方向。可見,清晰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是那樣重要。
二、設計有序的教學環節及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
有序的、層次分明的教學環節可以使課堂教學少做許多無用功,讓語文教學更高效。在各個環節中,精心安排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令課堂靈動而富有活力。本節課的拼讀環節,從兩拼到三拼,從范讀到認讀,看似有序,實際操作上卻出現一些重復機械、不太合適的操作方法。比如。
1、讓學生認讀帶聲調音節時,由于我對學生學情預設不夠,不放過任何一個帶調音節,無重點的每一個都讓學生拼讀。更好的操作方式是先對學生讀音掌握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上課時著重對他們認為有困難的讀音(如二、三聲)進行指導正音。
2、拼讀環節中過多采用“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的形式,原本是想培養學生“聽”的習慣,讓他們通過榜樣示范作用學會聽學會正確讀音,可是課中也發現過多這樣的方式反而讓學生拼讀興趣索然,教學也顯得枯燥無味。在課堂教學時,我可以多種讀的方式有層次的進行,如教師適時范讀(初讀時)、學生當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游戲拼讀、比賽讀(鞏固認讀時),激發學生的拼讀興趣。
3、三拼音節的學習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當出示第一個三拼音gua(瓜)時,我先讓給生讀,再教師正音。這樣,對于完全沒有拼音基礎的孩子來說,反而會適得其反。更好的操作方式是在出示第一個三拼音時,先教師范讀,再讓學生學習拼讀,如此在知識難點上采用“扶”的方法,讓學生明確三拼音節的讀音,也減少部分學生對讀法先入為主的情況。
可見,有序的教學環節,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確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對教學環節、方法設計的過程,同樣也是對學情進行分析,對教材進行解讀的過程。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希望自己能以此為鑒,取長補短,有所進步。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dtnl》已經結束,在這堂課上,遵循固有的教學模式:看情景圖認識新的拼音——學習情景歌記住形狀——學習寫法——進行拼讀訓練——復習總結。在這四個環節中,盡量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訓練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學習習慣。看完圖之后,讓學生跟我學習,字母的發音,盡量做到了照顧全體學生的發音情況,采用了教師領讀,齊讀,開火車讀,指名讀多種的方式。讓全體學生強化拼音的讀。
接著讓學生發散思維,想一想,編一個兒歌記住字形。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今后的說話和寫作有了一定的幫助。但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不能全面關懷到全體學生的編寫兒歌情況,并統一了一定的答案,不利于孩子個個性發展。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即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又能讓他們聽取別人的建議,開闊學生的思維。
第三的環節,進行寫得訓練,首先我進行了范寫,讓學生觀察,我先寫了什么,又在寫了什么呢?讓學生總結出書寫的順序,然后跟我一起豎空。接著讓學生觀察它在拼音格中的`位置,進行描紅,在這期間,我盡量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養成訓練,但是僅僅口頭上提醒,并沒有走入到學生中去,進行巡視。今后的教學,我將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練習中,走進學生,貼近學生,更加了解學生。
第四個環節,是進行拼讀的訓練。再拼讀過程中,讓學生把拼出的音節組詞,造句,本想練習學生的說話能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選擇的音節沒有組詞的空間,過于依賴教參的提示,一方面,沒有考慮到對學生的說話方式,一年級的孩子還不會造句,應以說一句話的形式讓學生練習。
最后是復習小結,這一部分的設計,讓學生對所講內容有了一個復習鞏固,了解聲母家族又增添了新的朋友,使學生有了一個整體感知。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大部分的孩子已經學習過了拼音,因此一節課能否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是老師教學的關鍵,也是衡量一節好課的標準。要想上好一節低年級語文課,首先就要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其次教師的精神面貌也影響著學生,比如教師的眼神,語言,手勢等,調動渾身的器官去吸引學生。當然還要運用適當的表揚與激勵,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自信,主動學習。
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是要加強自身粉筆字練習。而且要盡量做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要自始至終。課堂上雖然注重以表揚、激勵、賞識為主但是表揚學生的語言有點單調,要豐富教學語言,表揚要有針對性。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在孩子眼中,動物是他們的最愛。《比尾巴》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瑯瑯上口,極富兒童情趣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欲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本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問句和答句的讀上,我讀,讓學生發現問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接著通過齊讀、指名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問句和答句讀法的不同。接下來,又進行了男女比賽讀、個別讀,誰讀的好,就請他來給大家示范某一句,讓大家跟學。最后,請個別同學采用問答形式來讀,并請個別學生來表演著讀。大家的興趣很高,不知不覺中,下課鈴響了……可是,大家還是意猶未盡地在那學著小動物的動作來表演課文。
我認為在低年級,只要老師緊緊地抓住一個“趣”字,無論什么課,在指導孩子朗讀上,只要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好他們,朗讀的效果就會更好。
一、以生為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在本案例中,教師始終站在學生平等的地位,與學生平等對話。如:以“趣味對讀”中,教師以商討的語氣提出“你想怎樣對讀呢”,在聽到學生獨特的想法,教師馬上予以支持,并提出“你們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在這里,教師亦師亦友,只在課堂中引路,把“怎樣走路”的權利還給學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續編課文”中,教師融入學生中,“別忘了,有問題找老師,老師也是你們的小組成員哦”,老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同學們共同思考、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師生的和諧互動,充分體現了課堂民主和人文關懷,這正是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的人文基礎。
二、營造富有情趣的課堂氣氛,滿足學生個性心理的需求,構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滿足了兒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讓兒童真正成為主人,投入學習。在本課中,我在開課之時,便精心營造了“小動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動學生當評委,面對栩栩如生的圖片,學生爭先恐后的發言;而后我又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對讀”,并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一對一地朗讀。“讀我所愛讀,快樂無比”;最后我進一步激發學生情趣,“咱們也來當一回作家,續寫課文,學著課文的樣子,自己寫兒歌”,學生興致盎然,并迅速在小組內討論起來。在寬松的氣氛中,學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體驗著讀的愉悅、交往的愉悅、探索的愉悅、成功的愉悅,語文,真正走進了學生心靈,學生豐富的個性在課堂上展現無遺。
三、教師要捧著一顆愛心,帶著一顆童心,讓所有的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
新課程改革處處體現著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我們的課堂應該像春天一樣,讓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樣燦爛地綻放。在本課中,我所引領的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是基于全體學生,教師不是導演,勝似導演,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充滿著童趣,充滿著人文關懷;學生不是演員,勝似演員,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了每一個教學環節。
如果每個教師都捧著一顆愛心,帶著一顆童心,喚起兒童個性心理的需求,我相信,那一定能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讓學生在語文的大課堂里幸福成長。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孩子們是一年級的新生,他們剛踏入校園,才適應了拼音教學,又要面對新的挑戰—學習識字。識字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步驟、老師的教學環節都和拼音教學有差距,孩子們能和自己配合好,給自己的這節課交上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嗎?
為了和孩子們上好這節識字課,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準備:
一 、選好課文,激發識字的興趣。
《口耳目》這一課共十二幅漂亮的圖,十二個生字,那一個個妙趣橫生的象形字會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同時會激發孩子們無窮的想象力記住十二個生字。
二 、了解學情,掌握第一手資料。
這課要求孩子們認識的字雖多,但是并不難,并且這些字是和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今家長對孩子們的智力早期開發了,說不定許多字都認識。果然,不出所料,十二個字孩子們幾乎都認識。于是我將自己的教學設計由最初的強化識字為激發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以及識字的方法上。
三 、大膽嘗試,培養自學的能力。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這課完全可以放手大膽的讓學生自己學習生字,讓孩子們自己感受到獨立學習的快樂,為以后的自主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基于以上三項準備,我在課堂上大膽的進行生字教學。我重點選擇了有代表性的“目”字,先看圖說目,一方面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則培養了說話能力;接著看圖比字,告訴學生這是古代人寫的字,進而比較古字和圖的相似處,讓學生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由來:古人根據圖畫畫出來的,因而字和圖畫很像;最后出示演變到現在的目字,比較目和目圖的相似處。
“目”教學完后,我讓學生回憶學習的步驟:一 看圖說意認字 二 看字比形識記生字。然后讓學生自己學習五個象形字:口 耳 鳥 兔 羊。當學生感受到了象形字的奇妙后,為了更加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我又給學生講倉頡造字的傳說。從孩子們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內心的渴望--- 去認識、了解更多的語言文字。
上完這節課后,我覺得這節課學生雖說學習積極性較高,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不錯。尤其是口頭組詞可以看出學生的知識儲備非常豐富的。但是這節課離自己設想的預期效果相差甚遠,留下了許多的遺憾。
1、設計自學的程序死板。培養學生獨立自學的能力,這種教學理念是對的,學生利用老師交給的方法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自學過后讓五個小老師說自己的學習過程。這五個孩子想象力豐富,都能看圖記形。對于鳥字與圖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小老師譚子杰找出了很多。比如:說一點像鳥眼睛,橫像鳥停的樹枝,鉤像鳥的爪子,鳥字上面部分像鳥頭。在不斷的交流中,學生不僅了解了象形字的'由來,理解了它的字義,更懂得了象形字最簡單的記憶方法,就是象形字與它表示的物體是相象的,由圖識字。
可是自己安排學生在自己學習的時候,教學設計缺乏靈活性。當教完生字“目”,讓學生自己學習其余的象形字的時候,學生不知從何下手學習。好多學生都處于觀望的狀態。作為自己沒有及時的調控。所采取的僅僅是發一張小小的笑臉來激發學生學習。學生為什么沒有動起來,那是因為自己給學生定的模式過死,沒有正確地估量學生的實際。學生是鮮活的生命體,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個性,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反饋生字,讓課堂真正活起來。這個環節里,正是自己給自己設了個圈套,導致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后來時間的緊迫,生字鞏固游戲,拓展識字及把這些字歸類,甚至書寫“十”這個字的的時間都來不及上。
2、自己的教學機智有待提高。其實在反饋生字的識記這一環節,自己已意識到這樣會使后面的教學任務完不成,可卻沒有想到應該馬上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其實給生字組詞是記住字的方法之一。因而不必讓孩子們給每個生字組詞,花去了許多的時間,應該馬上讓學生說其它識記生字的方法。(編順口溜,加一加,減一減,猜謎語等)
3、對教材的知識體系把握不夠。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本課的象形字充分的體現了這點。可是自己在引導孩子們學習的時候,將圖字進行了剝離。尤其是將義與形分開了。當看圖學完一個漢字的時候,為了鞏固漢字,應該在記住形后就讓學生給生字組詞記住字義,可是自己在教學中卻對音形義進行了分離。自己對語文知識體系的把握有待及時加強。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一年級的教學反思10-22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02-22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2-26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4-09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03-13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三》教學反思02-09
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1-16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5-24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05-25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