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下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
本學期我擔任七(2)班語文教學工作。我對教學工作勤勤懇懇,同時積極參加教研活動,鉆研教材,虛心向各位同事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反思。
一、要上好課得備教材和備學生。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接觸教學的時候,我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平時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通過實踐,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二、要上好課得備教學方法。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本人講授《愛蓮說》時,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當講到一半的時候,我拿出準備好的錄象帶,讓學生觀摩學習,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三、要上好課得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習課標,轉變教學觀念。
要求教師把課標中定量性的規定熟讀成誦,“依法行教”。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使我的學生觀、課本觀、課程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而煥發了生命的活力,使語文教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四、在教學形式上,力圖改變把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里、日復一日地重復單調枯燥的教學狀況,采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如:課外找錯別字、病句交流與展示、知識擂臺賽、新聞發布會、故事會、討論會、朗誦比賽并附有一定的評分標準、演課本劇、編輯語文單元試卷。從中學到學習方法指導、閱讀古今中外名篇與美文、語文系列題型訓練,并通過每次語文定期的系列之星評比進行激勵教學(如“書法之星、課堂之星、演講之星、識記之星、閱讀之星、作業之星、作文之星、考試之星及一學期的兩次“才子與才女”評比,在知識攝取上,在能力培養上,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出政策、講落實,取得很大的效果。另外利用作文課進行創作輔導,并堅持每2天寫感受日記,及時批閱并學生范文朗讀,而且作文質量日益提高,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
總之,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盡量多講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了解語文,更喜歡學習語文。因為只有語文水平提高,他們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語文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有所悟的童話故事。春天,小鹿栽了一叢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澆水,玫瑰花長得很好,漸漸地花骨朵兒已經長出來了。這時,小鹿卻跌傷了腳不能走動而沒見到他喜愛的玫瑰花,就在小鹿兄弟倆感到惋惜的時候,黃鶯和微風過來告訴他們,玫瑰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小鹿不再難過了。這篇故事語言美,情節曲折,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內容貼近學生生活,但理解“為什么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一課的重點、難點也就是理解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教學中要突破這個重難點,應該從小鹿的弟弟說的兩句話:“這玫瑰你白載了,一朵花都沒有看著。”“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一開始是“白栽”到后來又說“沒有白載”,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實這一個問題就引出了整篇課文的重點,從而也突破了難點。所以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朗讀課文上,先是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然后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鹿弟弟的話,讀讀這兩句話,想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嗎?有的學生就說:“我覺得奇怪,鹿弟弟為什么開始說玫瑰白栽了,可后面又說玫瑰沒有白栽?”我引導學生抓住小鹿精心種花的句子,邊讀邊體會小鹿對玫瑰的喜愛之情;再抓住小鹿動作的句子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感悟小鹿失望和惋惜的心情。接著,小組分角色朗讀后面課文,重點是讀好黃鶯、微風的對話。我先和學生合作進行分角色朗讀,后讓學生再分角色表演讀,通過扮演角色的朗讀、表演,大家再次反思課文內容就會自然而然體會到“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的道理,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感悟出“小鹿種玫瑰雖沒看到花開而給他人帶來了幸福和快樂,當別人有了幸福和快樂,自己也深感高興”這一文章的含意,進而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解決了本文的重點問題,達到了學習目的。抓住學生思維正活躍之時,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還有哪些動物欣賞到了小鹿的玫瑰花?學生一下子嘰嘰喳喳說開了,小燕子、花蝴蝶、勤勞的蜜蜂、小兔……通過說話練習,體會小鹿的玫瑰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這篇課文的教學更讓我堅信了這一點,那就是“簡簡單單教語文”,讓學生多讀吧,從讀中感悟,從讀中理解。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3
1、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個媽媽,看到媽媽們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在教學中我們不必給孩子講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導、啟發、點化、調動學生讀書、感悟、交流的熱忱,學得生動有趣,讀得入情入境,說得真切真實就可以了。
2、在教學設計上,我著意對學生進行質疑能力的培養:
通過對預習時學生提出問題的梳理,直接切入主題——圍繞兩個重點問題展開教學,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初步信息收集、處理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能力。圍繞這兩個問題,把老師的教成和學生的學成緊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教學的主要內容緊緊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學生的學習也緊緊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
3、學生理解能力和進入問題(文本)的能力快:
原因是因為提出的兩個問題是孩子們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全班近半的孩子提出,第二個問題“……”,除了五六個孩子之外,三十多個人提出疑問,所以問題來自他們自己,是他們想迫切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學生學得主動,學得專心,學得開心。
4、教學的預設文本和課堂的實施整合得和諧而有實效:
學生在課堂中的理解、朗讀、思維、說話都很不錯,上課的.情緒和發言很棒,全情投入。許多環節可以體現,如: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水桶很重?一般的孩子找到的都是第八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但是我們有一位平時學習一般的孩子站起來說:“我認為第七段也寫出了水桶的重,‘老爺爺跟在她們后邊慢慢地走’說明媽媽們拎的水桶很重,走得很慢,所以老爺爺自然也跟著慢慢地走。”說得多精彩呀!那么細小的細節描寫他竟能發現,可見這節課他學得如情入境。類似的問題還有許多:“媽媽們拎著這么重的水,這個時候你就是媽媽,你的心理會想些什么?”;“如果是你的媽媽提著這么重的水,走在你的前面,你的心里會有什么感受呢?”……學生們發言真切的、積極的、精彩的。
5、在解決第二問題“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時,還可以進一步設計教學點,將這個問題挖掘得更透些。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4
識字二里有詞語有圖。在上課之前,沒有想到學生會看不明白的呀。在課上突發一招,讓學生把詞語與相關的圖連在一起,本以為是個小問題,不料花的時間不短。其中有問題的是“做航模”“觀天氣”。對于觀天氣,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所以不知道什么是觀天氣,以為就是看天空就可能,哪知道就是看一個小盒子里的東西,然后有一個人在記錄呀。唉,如果有機會能讓學生到氣象局去看看多好呀!本課繼續讓學生用詞語說一句話,果然比昨天說的好多了。但是在形式上還是有點單一簡單。在上課之初,我問學生們在校園里都有哪些活動,孩子們一時竟然說不上來。啟發了一會之后,學生才開始說“學畫畫,學跳舞”等有限的幾個。看來我們平時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做為班主任,我也是太多的'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才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那么多有趣的競賽,活動,孩子們的心中都沒有印象。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
童話現實中探究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童話學生相當熟悉,都知道里面的故事情節。按老傳統講解固然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怎么辦?發揮學生主體性探究不太知的深層點的東西,學生的興趣就又來了。
簡略導入課文學習,師直接說出學習任務,這篇課文的內容大家都非常熟悉,今天我們就在熟悉的基礎上探究一些不太知的東西,想試一試嗎?先來探究小女孩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擦燃一根根火柴的?在交流朗讀中初步體會當時社會的無情,不合理。沒有人來關心小女孩,沒有人來同情她,小女孩只有擦燃一根又一根火柴在幻想里、在童話里找到自己的.溫暖、快樂、幸福的生活。這一次次擦燃的火柴出現的幻想可以前后顛倒嗎?這一探究弄清了童話故事的發展順序。多么美好的童話啊,可現實中呢?小女孩死了,死在大年夜里,依然沒有人同情她,多么可憐啊!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啊?!學生異常激動氣憤,冷漠、無情、不公平、不合理一個個詞從他們純真的心里說出,這一個個詞直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小女孩,小女孩回到我們身邊吧,我們會給你幸福和快樂的。鏈接詩歌《你別問,這是為什么》,朗讀談體會,你會怎樣對待小女孩?
一顆純真的心靈觸摸著純真的童話,認識那個社會不合理,更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也激發學生美好的心靈,關心別人,幫助別人。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6
1、這是一篇開發學生智力的有趣故事。教學伊始,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或者從類似的民間故事入手,或者營造一個相同或者類似問題情境,以啟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充分調動的基礎上,導入本課的學習。
2、課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較淺顯,但講述的道理很有啟發性。要放手讓學生把課文讀懂,可以先讓學生參照課文前的提示語,明確學習的要求,獨立閱讀、思考,在大體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全班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體會到為什么小徒弟的畫能得到畫師的稱贊。要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盡可能多的駱駝,大徒弟想到的辦法最簡單,也是常人一般的'畫法,那就是把駱駝畫小。當然,駱駝畫得越小,畫出的駱駝就有可能越多。二徒弟的方法與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進步,他用駱駝的頭來代表整個駱駝,這樣,他畫出的駱駝數就比大徒弟多了。不過,無論是大徒弟還是二徒弟,他們畫出的駱駝數畢竟都是有限的,都沒脫出俗套。與他們相比,小徒弟的辦法之所以最好,是因為他用有限的兩只駱駝代表了無限的可能,誰也說不清究竟會有多少只駱駝,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因此,他的畫最好。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問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也可以畫出更多的駱駝。
3、課文最后學習伙伴說:“我也想到過別人沒有想到的事。”目的是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學習中拓展開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也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提出一些問題,啟發學生提出改進或解決的辦法。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把自己隨時想到的一些好點子記錄下來。
4、老師可以在學生廣泛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提示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可以回憶一下學過的課文,比如,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聰明的華佗、愛迪生救媽媽的故事。也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講畫家作畫的一些巧妙的構思。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7
本次活動在第一次教案預設后,本次活動在一研活動教學實踐后,課題組成員通過網絡研討評論、網絡上傳活動設計方案與我互動,對第一次教學策略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議:
1。活動前教師可以事先豐富幼兒機器人相關的知識經驗,幫助幼兒了解機器人的動作特點:有力、帶有頓挫感。這樣為歌曲教學奠定學唱及創編基礎的同時,也給幼兒參加活動帶來新鮮和刺激,從而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熱情,積極的進行自主學習。
2。教師在范唱歌曲時,可稍微模仿機器人的聲音,在演唱機器人變化的時候,略帶些神秘色彩。
3。教師引導幼兒創編的時候,在“哧哧哧,哧哧哧”這句歌詞上加上表現機器人頓挫有力的動作,展現出其機器人變化的樣子。
這樣,表情、動作和聲音上的巧妙結合,也更能感染幼兒,使活動變得更有趣,生動。我結合課題組成員們的教學設計方案和其中的建議,進行了第二次的教案預設再次進行預教并修改。在課前為幼兒豐富了,機器人造型等經驗,為活動做好鋪墊;調整了教學目標,使得整個活動目標更明確、具體,符合中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活動的過程環節更清晰、由淺入深、逐層遞進,能更好地為目標服務;在教學方法上運用了游戲的形式,有利于幼兒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歌曲,做到簡單、有趣、有效。可見,有效的教學策略對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學習品質是有積極作用的。
二、“教學策略運用的有效性”反思
在本次活動教學策略運用的有效性有做的好的一方面,也有不足的一方面,征對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反思。
本次的歌唱活動——《機器人》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中班幼兒現有水平。整個活動以機器人角色導入,并以多種的變身的模仿游戲貫穿始終,氣氛活躍,幼兒的興趣都非常濃厚,大部分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模仿歌唱的.興致濃厚。教師在導入環節教師利用“機器人”的角色,和幼兒打招呼,加上教師夸張的表情、有趣的機器人變身,動作和聲音“哧哧哧,哧哧哧”等表演唱的方式讓幼兒興趣濃厚,做到為目標服務,使目標一得以較好的實現;教師在整個活動中扮演機器人這一角色,使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提出的問題指向性明確、有效為理解歌詞和游戲服務。如:我變成了什么?機器人變身的時候發出什么聲音?變聲的時候聲音和動作是怎么配合的3、教師創設的音樂會游戲與活動很吻合,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在模仿游戲中學唱,讓幼兒從有意識的學唱到無意識的演唱。
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之處:
在幼兒學唱歌曲環節,教師以“機器人”聲音貫穿游戲始終,來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教師的本意是想通過生動的機器人樣子,激發孩子學唱的興趣,在游戲中,幼兒興趣濃厚,但更多的是集體模仿唱,個別學唱的次數還不夠多;最后的游戲環節中,幼兒更多關注的機器人的有趣聲音和動作是怎么表演的?究其原因是教師運用了機器人的說話聲音,對幼兒聽游戲規則造成了干擾,因而幼兒的游戲鞏固環節教師用原聲來介紹規則,并配上圖譜,幼兒能清晰的聽到規則,更好的玩“領頭人”的游戲。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
每拿到一篇課文,我們首先應該思考的是這篇課文我們應該教什么。這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章,全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給生病的媽媽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個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課文重點通過我和小女孩的對話,揭示了摘花瓣的原因。文章的主體是以人物對話的方式展開的。像這樣的對話形式的敘事性文章,我們應該教什么?我認為,對于故事情節,內容學生是很容易讀懂,但讀懂并不意味著學會。《新課標》指出:學習語文是學習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其重點應指向語言文字的實踐性上。因此,本文教學的重點我認為應該放在學習如何通過提示語和人物語言、動作等描寫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敘事時語言文字的表達精妙以及通過學習課文,學會語言的表達(人物對話的`練習)。在語文學習中,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經過上一學期的學習,剛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以及基礎的對于對話方式表達的初步認識,但還沒有形成能力。本課正好是一次難得的對話表達方法的學習訓練機會。抓住關鍵詞體會人物內心世界,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需要在課文學習中加強練習和培養。而人物的品質學習,應該是在理解語言文字之后自然的感悟。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內容定位為:1.本課中關于小女孩摘花動作的詞語以及作者抓住人物動作進行細節描寫的表達方法。2.感受作者以對話方式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表達手法并通過語言實踐掌握這樣的寫法。3.掌握“俯、摘、捧、懂”等左右結構的字的間架結構,并正確書寫。4.學會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
這節課我把重難點就放在,為什么說小女孩是一個懂事的孩子。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中說道,這從月季花是作者門前的,而女孩在別人家門前摘月季花不久說明女孩這樣的行為是不文明的嗎?為什么還要說他是個懂事的小女孩呢?這節課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地學習,讓他們帶這問題到文中去找說明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進行巡視,我發現有的孩子只能找到一句,最多只能找到兩句,可是反應女孩懂事的句子有三句,通過小組的學習關鍵是能讓每個小朋友都能動起來,我覺得這才是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小組里練說,說說你從你劃的那句話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完整的句式,讓學生自己先練著,把這句話說完整。能夠完整地回答一個問題。整堂課下來,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不再是只做課堂上的配角。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9
隨著課堂教學研究和改革的深入,我們逐步形成了一種共識: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應當煥發新的生命活力。本學期的第十一周是我們實驗小學的校本教研教學研討周,在這個活動中我擔任了上教研課的任務,執教的是一年級的閱讀課《四季》。經過之前的自己鉆研教材執教老師的試講一年級教師的集體背課后,正式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全校老師的面前展示了《四季》的課堂教學,下午又進行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這一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更是我教學上新的起點。
《四季》是課改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二課,它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詩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
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興趣,創設情景、品讀課文,讀中識字、朗讀指導,體味文本這幾個環節的教學力圖來達到兩個教學目標:
一是知道一年有四季以及四季的特征,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著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
一、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創設好的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開課時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說說現在是什么季節引出四季,然后讓學生欣賞四季的風景圖,從直觀上感知四季的美,激發他們對四季的探索。
二、品讀課文
讀中識字閱讀教學中的識字教學不能脫離語言環境,因此我采用三步讀書法來引導他們:一是初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生字詞語,放慢速度讀;二是識字后再來整體感知讀,要求讀通順;三是把課文流利,讀出美的感覺。
三、朗讀指導
體味文本通過前面的練讀,學生對課文已較熟悉了,但他們沒有深入地了解文本,讀起來沒感情,又是第一次接觸閱讀課,也不知道什么叫感情朗讀。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分兩步走:
一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季節來讀,說說它寫了這個季節的誰,是什么樣子的來具體感悟,并通過做動作來體會“圓圓彎彎鞠躬一挺”等詞語的意思來初步感知該怎樣讀。通過老師的示范讀、重音提示讀、學生個人練讀、展示讀讓他們有感情朗讀的初步意識;
二是讓學生自己配動作朗讀、請同學上臺帶頭飾表演讀來達到感情朗讀的要求,這里也是預設中課堂的一個高潮。通過多形式多層面的`指導,學生朗讀的效果較好。
下課后進行反思,預設中有一個環節沒來得及進行,即預設中課的第二個高潮:以說促讀,說中激情。《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認知,因此我在預設中是讓學生帶頭飾表演讀之后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四季中除了課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特征以外還有哪些景物特征,也來模仿課文寫一首小詩,例如:“桔子紅紅,它對人們說我是秋天;紅葉飄飄,它對大樹說我是秋天……”在課堂上讓他們那顆聰慧靈動的心得以放飛。由于學生對帶頭飾表演特感興趣,讓他們多表演了幾遍耽誤了時間,其實后面的幾次表演效果也不太好,真是“戲演多遍無人看”,以至于預設的第二個高潮沒有到來,不禁有點惋惜。
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后面同伴互助的環節中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都是我自己沒覺察到的,都是一些很寶貴的意見,正如前面所說:它們是我教學上新的起點。建議如下:
1、不要設計對達到目標沒有作用的環節,不要提了問又沒讓學生回答而進入下以環節;
2、最好不要重復學生的答問,對學生沒說完整的話指導說完整,讓他們養成說話完整的習慣;
3、老師在課堂中不要走得太多,它給人“晃”的感覺;
4、戴頭飾表演適可而止,戲演多遍無人看,節省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拓展,課堂會更充實。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0
教學反思:本文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既為奇人,則軼事多多,但作者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細節描寫對于塑造人物個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時候,就注重了細節描寫。教學的時候我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墻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描寫,并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運用到平時寫人的文章當中。通過文章細節描寫的分析兒童詩仿寫,學生既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又學習了寫作的方法。同時由于課文的故事情節比較吸引人,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比較高。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1
《蘆葉船》這篇精讀課文是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文章脈落清晰,層次分明,內容淺顯易懂,尤其作者將玩蘆葉船的情景描寫得形象鮮明,生動感人,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教學時,我創設這樣的情境,從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同學們最喜歡玩什么你們是怎么玩兒的”在學生充分談的基礎上,引入本課的學習。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然后讓學生描述小伙伴們玩蘆葉船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孩子們把船放入江水中,吹奏動聽的樂曲時,彼此可能會說些什么,心里可能會怎么想通過這樣的角色體驗,進一步體會蘆葉讓孩子們更富有創造力,也給孩子們帶來的無盡歡樂。
當學生談到“我和表兄玩兒蘆葉船”的情景時,引導學生勾劃出描寫表兄語言、動作的句子,從中體會表兄的自信與聰明。小小的蘆葉船順水而下,也將作者的思緒牽得好遠好遠。引導學生想象,小船可能會漂向哪里呢指導感情朗讀最后兩句,讀中體會小作者的無限遐想。
最后,總結作者的描寫順序,幫助學生理清層次,作者是“先回憶了自己的家鄉,再詳細回憶了小伙伴們玩蘆葉船的情景,最后講了“我”和表兄到長江邊玩蘆葉船,蘆葉船給我們帶來遐想與希望。鼓勵學生平時要養成善于觀察,大膽想象的好習慣,并要求學生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活動。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3
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的古詩,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設了優美的意境,表達了深摯的情感,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詩中的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我在教學中深深地體會到,引導學生從古詩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古詩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所以在設計教案及上課時,我都努力抓住古詩的幾個特點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1)抓住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的、模糊的。所以我通過圖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古詩中的畫意;通過語言,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意境之美。
(2)引導學生“披文入情”,使學生體驗古詩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通過審美體驗,得到心靈的陶冶。沒有感情就沒有詩。沒有詩人真摯濃烈的感情,就不可能產生動人心弦的詩歌。在這首詩中,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繪的景物之中,創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教學時,我嘗試引導學生“從景入手”,從字詞的理解以及再現詩的.畫面入手;“由曲引情”——詩與曲,自古以來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藝術。優美的歌曲,能創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學生帶進一種特殊的藝術氛圍中去,從而為學生體會古詩的情感創造條件。我自始至終輕輕地播放著一段樂曲。該曲有著優美抒情的曲調,輕快舒展的節奏,詩一般的音樂語言。學生一聽樂曲,仿佛置身之中,恬靜、愉悅、向往的情緒便油然而生。這時,再學古詩,學生較快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學完全詩后,我再讓學生一邊聆聽樂曲,一邊展開想象。此刻,學生伴隨著二胡、琵琶、提琴齊奏所發出的柔美的音響,浮想連翩……一幅悠閑自在的農家生活圖,頓時呈現在學生眼前。
(3)幫助學生“由讀引情”。古詩的情感常常蘊含在富有音樂美的語言之中。要通過反復朗讀、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在設計教案時把朗讀作為一根主線貫穿始終。起始階段齊聲讀,個別讀;深入學習階段邊理解邊朗讀;學完全詩后讓學生反復朗讀,或一唱三嘆地吟讀,或搖頭晃腦式地自由讀。總之,要讓學生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聲情并茂,方肯罷休。
盡管整堂課我都努力地按照設計時的想法在做,但備課還是顯得過于理想化了些,沒有更多的考慮自己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包括理解及朗讀水平)!所以整篇課文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前面松了些,后面有些趕。另外,在讓學生朗讀上也有“蜻蜓點水”之嫌。有些浮于表面,顯得程式化了。如果時間安排更好的話,應該照顧到整個班級學生的朗讀,并有針對性地指導。更好地來體現備課中的“由讀引情”的理念。最后,課件設計中也有小小的不足,安排教師范讀是我設計了配樂錄音。但教學后發現,教師范讀部分始終還是自己來讀比較適合!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2
本課以孩子的心理感受為線索,對其自我解脫的辦法描寫得細致而生動,老奶奶的那句飽含疼愛、寬容與鼓勵的話,使人油然而生敬佩與感動。教過這篇文章,感到有很多體會。
1、針對這樣一篇充滿人文色彩的文章,我以小男孩的心理變化為主線,以多種形式的讀為手段,讓學生讀通順、讀流利、讀出感情,在讀中感悟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義,領會文中的道理和情感,學會承擔責任,學會寬容。很好地完成了德育目標。
2、在朗讀中,能夠做到在閱讀中凸現學生的個性,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最大限度提供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交流,反復讓學生以小男孩的身份去思考,面對這樣的情況自己會怎么做,當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時,及時給與鼓勵和肯定,使學生在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增強自信,張揚個性。
3、做到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我按照讀文合作學習生字、認讀帶拼音生詞、不帶拼音的生詞、單個的生字、在回文中朗讀的順序組織學習生字,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取得了較好的識字效果。
4、結尾寫便條的環節較好,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練習了在課堂上簡單寫話,做到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同時我也感覺到一些有待改進的環節。
1、認讀生詞時,采取的方式不能很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顯得有些脫節,生詞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雖然用了不同的方式來讀,但擴展不夠充分,因此孩子的思路沒有被打開,積極性沒有激發出來。
2、朗讀中的評價還不夠,應該讓學生之間多一些評價,評價應該具體,而不是泛泛的語氣挺好、有感情等概括性的評價。
3、課上的啟發性語言不夠,有些問題學生理解不到位,教師卻沒有做到循循善誘,使得問題解決得不透徹,說明教師在課堂靈活性上還需下功夫,努力鉆研,多多練習。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次上完課,多多少少都會留下一些問題,作為教師,應該多做反思,發現自己教學上的缺陷,揚長避短,不斷磨練,使教學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3
我在教這篇課文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一是思考作者的觀點,并參照自己對待自然的態度作一番檢討。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說法還可以商榷,可以引導學生思辨、質疑。二是作者的語言。課文中的許多句子有著豐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應該認真揣摩。另外,作者通過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認真學習。
為讓學生學有所獲,貫徹新課程標準上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本課的教法我充分考慮學習的主體,即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較長時間不改變教學方法,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教學的第一點就是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并進行適量變化,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及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學之初采用情景導入法,先讓學生看自然景色的資料,看后讓學生談感受,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我又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詞是必須掌握的,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問答法解決,針對教學重點,我采用情景激勵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較法及引導法,針對文章難點,主要考慮采用點撥法、分析法、提問法、詮釋法等,由于使用了恰當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敬畏自然》教后反思
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當人類頑強地從刀耕火種一路走來,本該站在高高的.云端無比驕傲的時候,卻尷尬不已地發現了自己的無知和愚昧。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之間的矛盾愈演愈厲,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和思考也日漸深沉。
于是,如何培養學生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就成了《敬畏自然》這堂課的重中之重了。
為此,我努力鉆研教材、研究學生動態,制定了一個既教學又育人的教學目標,并精心地安排了教學環節來完成目標。由于“環保”問題已成為全球的熱點問題,學生對此并不陌生。加之文章的議論性、說理性很強,所以在理清文意體會文章主題方面很容易入手,學生一點即通。
至于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自然觀方面,則采用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四邊互動形式和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個性見解的發表是本堂課的亮點。摒棄了空洞乏味的說教,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疑惑、并通過討論得出結果。激發學生的情趣,使學生開闊視野,能夠站在一定高度上看待環保問題,從感性認知提升到理性思考。
通過檢查學生以活動小組開展的板報展示活動,看到了學生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樹立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正確思想觀。通過參與了由班委會組織召開的“我為環保添塊磚”主題班會,更進一步體會到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和高漲的環保熱情。
當然,這堂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由于是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時間過于緊湊,個別環節時間稍顯不足。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4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了下來,少年又鎮定了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于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我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后的表現來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從四個層次上進行了反思。
一、抓住時機,讓現實與文本結為一體。
在講這篇課文時,奧運會剛剛結束,在奧運會中運動員們的拼搏精神一直感動著我想,這種精神不正與頂碗少年相似嗎?于是我在課文導入時以奧運會中的幾位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導入,重點以杜麗事跡為主引入,我邊出示圖片邊講解:作為上屆奧運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的獲得者,作為本屆家門口奧運上肩負首日奪金的杜麗,由于肩上的擔子重,心里上的壓力大,最終導致痛失金牌的巨大打擊。然而杜麗4天后一掃奪金失利的陰霾,調整自己的`心態,輕裝上陣,沉著冷靜,為中國射擊隊奪得了在本屆奧運會的第4枚金牌,也是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贏得的第19枚金牌。學生很感興趣。我順勢引導:雜技是一項很復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在我們的課文里也有頂碗少年這樣一個故事。就這樣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
《新課標》中對人文性的理解曾有這么一段話:“語文教育就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的積極的生命運動過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由此可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創新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法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于是在教學中我嘗試著采用一個大問題:頂碗少年是怎樣不怕失敗最終獲得成功的?他為什么能這樣做?讓學生圍繞著這個問題整體默讀課文,自讀自悟,邊讀邊畫批。這樣不但有效地進行了讀的訓練,而且學生之間也進行了很好的交流。
三、以情促讀,在朗讀中理解課文。
在小組進行討論之后在匯報的過程中,我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從而使學生在讀中具體地感受到頂碗少年的精神。學生在形式多樣的讀中,心靈與文本撞擊,在撞擊中觸動,真正讀出了自己的心得感受。例如學生在分析: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學生只知道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但缺乏想象,體會不到當時的驚險,于是我提出: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學生一下體會動作難度之大,
一種心靈的滋長,是一種生命的呵護。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
在上畫風這篇課文之前,沒能及時與同年級科任老師進行深入交流,也沒有經過集體備課,聽取其他老師好的建議,僅僅是自己個人看了幾遍課文后,根據教參的要求,以及自己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的經驗來上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由于自己本身的水平有限,上完課之后,聽課的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現就本節課來做如下的教學反思:
1、雖然自己基本上能按所設計的教學思路來上課,但由于課堂開始自己比較緊張,導入語沒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課文的興趣,反而也導致學生跟著老師緊張,課堂上出現冷常教師也沒能盡快的'調整,課堂語言比較平淡,沒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課前準備了一些課件,有三位小朋友一起畫風的圖片及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老師沒能結合課件,充分引導學生感受到風,并且把風吹物動的畫面有感情地讀出來。而且朗讀的方式不夠多,學生沒能真正做到在朗讀中感悟。
3、在引導學生用“風來了,風把吹,風藏在-里”的句式說話時,因為模式差不多,但是教師采用訓練的方式一樣,單調,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更好的訓練目的,課堂上激勵性的語言用得不較少。
總之,這節課上的不是很理想,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我一定會好好吸收課后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很多寶貴的意見。多聽聽其他老師的課,學習他們好的教學方法。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地積累經驗,多鉆研教材,認真備好每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爭取本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人教版下冊語文《靜夜思》教學反思01-02
人教版語文下冊《觸摸春天》教學反思06-07
人教版下冊語文《靜夜思》教學反思05-26
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01-07
初三語文下冊《談生命》教學反思04-24
二年級下冊語文反思教學反思01-30
語文下冊研討課《橡皮頭鉛筆》教學反思01-09
九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2-25
初一語文下冊《月跡》教學反思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