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
從拿到課本的那一天,就開始感嘆,怎么開篇又是魯迅的文章,而且又這么長,由衷地沒有頭緒。幸好在看完課文后發現《藤野先生》這篇文章雖然是回憶性的散文,但是故事性比較強,而且每個故事都很明確,這多少讓學生有看書的興趣,也為上課講解打下一定的基礎吧!
總體來說,本課的設計及實踐是成功的。我教過此文數次,每次皆感難度極大。魯迅的大多含蓄難懂,加之本文篇幅較大(4000字左右),主題較深,情節簡單,很難吸引學生。這樣長且難的課文,多講只會造成師生雙方的疲憊,費時而難見實績,故我反復思量,應如何短時高效地完成授課任務,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首先將此文壓縮為兩課時(以往多4課時完成,在此次教學中,熟 悉、解決字詞疑難、了解基礎事件為一課時,閱讀分析為一課時,實現了長文短教)。其次,筆者避開了對文章深層主題——愛國的教學,轉向事例的分析,使學生自找事例自行剖析,分析單一事例與理解主題相對而言難度大大降低。
回顧這幾課時的教學,相比較而言,我最喜歡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原因很明顯,因為在這課時里,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課堂互動也 很好,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課后反饋也不錯。或許是第一篇課文吧,或許是因為是早上的第一節課吧,學生的精神都比較好。但同樣的也存在一定的 缺點,那就是學生提前預習的并不多,所以課堂推進很慢,雖然能順利完 成教學任務,但總覺得上課不夠緊湊。
至于第二課時的教學,總體還算可以,但是不及第一課時。最明顯的一點是沒有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最后總結藤野先生有那些高貴品質的`環節,只能讓學生回家思考,留到下節課講解,這樣也導致了第三課時的教學任務增多,以至無法完成練習講解,于是才需要用第四課時專門講解課文的練習,可見第二課時的失誤,引發了多少的問題啊!因此以后的教學千萬要把握時間,要不然對課堂的完整性就有很大的影響!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2
《故宮博物院》是一篇極具代表性的以空間順序的說明順序來寫的說明文。針對八年級的學生首次接觸說明文,于是我采用和視頻與文本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在上課的第一個環節,我由最近熱播的后宮劇來引出本文的主角——故宮博物院,再播放本文朗讀視頻,讓學生單看視頻,領略故宮的宏偉壯觀。這一整體感知的環節的完成將近用了十分鐘,接下來學生們就與我一起完成課后第一題,這一環節也完成得非常好。接著就引出了本文的說明順序——空間順序,再挖除太和殿的詳細描寫的三段讓學生判斷這些又穿插了什么邏輯順序來寫。現在想來,本身學生對于邏輯順序就不大理解透徹,我應該在黑板上羅列出框架再詳細地讓學生自己分析這一部分是用了什么邏輯順序的,這是本課的一個預設失誤。
在詳細講道太和殿的外觀和內飾的時候,學生因為看到了我事先準備好的圖片興奮不已,他們做到太和殿是尊貴的象征,卻說不出文中為什么詳寫太和殿,這時,我在黑板的框架旁邊注釋了“權利、身份、威嚴”,并用箭頭指向了太和殿,學生從這一角度能夠說出太和殿對于封建帝王的意義,但我國封建建筑的代表就想不到,這樣,我只能通過介紹“太和殿和其他宮殿的對比讓學生知道皇帝舉行大典的太和殿是當時建筑藝術的最高造詣”等話語來告訴學生太和殿在封建建筑中的'代表性。這一環節,學生在后半部分有點被動了。或許我可以在預設中加入故宮博物院在古代建筑中的地位來引導,會不會更好呢?
在最后,學生們興趣最大的是故宮博物院的地圖,因為它的大,因為它的氣勢宏偉,因為它的富麗堂皇。我在思考:這堂課我的教學目標是否已經全部達成,課堂的高潮在何處,學生學懂了什么呢?
綜上所思,我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能夠通過本文的學生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理解文章說明順序的穿插使用,并激發他們對我國歷史文物的感情。前面兩個目標達成了,后面的情感目標從學生最后的反應來看還有欠缺。課堂高潮不高是我的課堂最大的弱點,不過這堂課已經比之前的課有所進步了,(我自認為),還需更加提高自身的感染力來感染學生。學生懂了很多,他們不懂的還有更多。為人師者,當不懈為后生努力~!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3
師:你認為張岱與亭上兩人是知音嗎?是從文中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生1:是知音,從文末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中得知。
師:文中的“癡”,是“傻”的意思嗎?從這個“癡”字中,你能發現張岱與亭上兩人的什么特點?
生:從‘癡”中看出他們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
生2:不是知音,從‘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看出,張岱是一個比較孤傲的人。
思考一:
有位教育家曾經這樣說過:“教學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這位老師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作者張岱的性情特點,設計了一個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張岱與亭上兩人是知音嗎?當然,學生也很聰明,很快就在老師的引導下,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各自的'理解。當學生回答:“不是知音,從‘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看出,張岱是一個比較孤傲的人。”老師若能再追問“文中還有什么地方能看出他孤傲的特點嗎?”引導學生從明明有舟子陪同,‘與余舟兩三粒而已’,卻說‘獨往’湖心亭看雪中讀出他是個孤高自許的人就更好了。但不管怎樣,這個問題還是激起了學生思考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提高思辨能力。所以,我認為,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還應該體現在課堂提問的啟發性上。
思考二: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的。”所以語文課一定要緊緊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突出語文教學的“語文味”,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寫什么”的基礎上,深入到課文內部,揣摩“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理解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功能,領會作者運用語言的匠心。只有這樣做,語文課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既符合語文學科本色特點,又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有效訓練。上述三個教學片段中,我們發現兩位老師都很注重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品析景物特點,這些過程都體現了濃濃的“語文味”,他們的問題設計應該是有效的。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4
《桃花源記》為傳世佳作。我非常喜歡作者描繪的如真似幻的美好社會。對于這篇古文學習,我認為朗讀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有道理的。那么這篇課文究竟能給同學們哪些知識和能力呢?我認為,通過對課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學習:
一、繼續鞏固同學們課外通過查資料預習的方式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對文章的總體感知能力。通過反復朗讀,感知課文大意。結合課文注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通過對作者及寫作背景的了解,對課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這時能發現問題,那就是學有所獲的表現。
三、對古文知識點的'識與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學習文言文,必須進行一定數量的文言知識的積累。而這篇課文的文言知識點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古今異義詞;其二,一詞多義;其三,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式,在本文表現突出,要在翻譯時根據意譯的方式適當補出來。我認為通過對全文的背誦,是對文言知點識記的最好方法。
本文的教學我的設想是以學生朗讀與自學為主,教師點拔為輔。在教學中我先帶著學生疏通文中的字詞句,再把桃花源記的美景與文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去探討本文的思想內容和主旨。這節課上有大多數學生能積極投入到教學中,對本文比較感興趣。只有一些后進生還不能進入狀態。還有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裕。如果學生能主動就課文思想內容作更進一步地探討,結合現實社會進行反思,那就錦上添花了。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5
10月28日,趙一博文化傳媒公司來我校做了一場題為《喚起心中的巨人》的精彩演講,我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陪同我班學生一起聆聽了這場精彩的演講。聽后,我深有感觸,現在談幾點自己膚淺的感受。
1、演講者的演講富有激情,始終充滿了感情。演講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讓學生樹立自己目標并為實現目標面去努力奮斗。學生個個聽得都有非常認真,并且信心滿滿。特別是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學生都積極地談了自己的理想。我想自己在平常的教學中缺少正是這種激情和感情。如果我們整節課都有能充滿激情,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肯定不錯。這是值得我借簽和學習的。
2、演講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對學生進行了感恩教育。這也是整場演講的高潮。學生和家長每人聽得都非常認真。演講者講的聲情并茂,講到動情之處演講者流下了熱淚。再看學生和家長聽到動情處也是哭得稀里嘩拉。特別是當學生深情的注視著自己身邊的父親或母親時,很多家長和學生都相擁而泣。當學生以中華民族最傳統也最重的禮節——雙膝跪在父母的身邊時,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了。是啊,我們整天教授學生知識,教他們如何去學習,如何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卻忽略了對學生的感恩教育。這是我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失誤。在今后的班級工作中我一寫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不僅主學生學到科學知識,也要讓學生學到如何做人,如何去感恩自己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去感恩世界。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6
1、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借助字、詞典自學字詞,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本節課的學生答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遠遠超乎教師的預計,可以說是幾乎提前完成了教學任務。
2、精心的構思,充分的備課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課堂語言的銜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獲。而教材的處理,教學法的運用以及創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時間,哪怕有一點收獲,也是值得慶賀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課件的制作、下載要及早著手,要勤于動手,要勤于動口,外因會促進內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駕馭課堂的能力急待加強。
2、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好,沒有做到從容,鎮定。應該少量的設計一點反饋性的練習題,以備課堂需要。同時,這樣既重視了能力訓練,又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考察,這不正好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了嗎?
其實,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應的靈活性,我們的課堂應該努力實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尊重學生的個體化體驗。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欣賞他人對文本的見解,也能自由開放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素質,把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以上是本人對《大自然的語言》案例的整個分析。不管怎么說,這只是一節課,我不能就此來論成敗。我只想把它寫出來,作為課改進程中的一個靶子,指導我前進:繼承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7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摯自然見長。“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學生領悟文中滲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標題是“背影”,父親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現,可以視作貫穿文章的主線。“背影的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對象的內在精神”,分析課文時,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關鍵。多年來,大家都喜歡從這一角度入手來解讀課文。
(二)分析流淚
古人云:“男兒有淚不輕彈”,可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文中竟然出現四次流淚,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兒的朱自清先生數次淚流滿面呢?從這一角度引導學生把握課文,易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帶著疑問開始對文本的解讀。
現實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沒有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因為這種基于血緣關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它蘊含在平凡和瑣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話,很容易被我們忽略掉。作者從埋怨父親“說話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數次淚流滿面,可以看出,在不斷反省中作者體悟到了父愛的珍貴,并接受了這珍貴的愛,將其傾訴于筆端,我們今天才讀到了這感人至深的文字。從四次流淚入手來解讀課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線索,便于學生更好地體會字里行間滲透的父子真情。
(三)對比服裝
“衣服是人的第一生存環境”,從著裝可以看出一個人對自我的關心程度。父親穿著很樸素,“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價,顏色普通。祖母去世,父親賦閑,在這禍不單行的日子,就連給腳夫的小費,父親也要講價,家境慘淡可見一斑。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外出讀書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皮大衣,父親為兒子做的是紫毛大衣,很貴重,也很時髦。通過父子服裝的對比,不言自明:父親對兒子的關愛遠遠勝過自己。從父子服裝對比這一角度來分析課文,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以上三個角度,各有優缺。前兩個角度,傾向于作者對父愛的感受與理解,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以及兒子對父愛的感悟的雙向性。從第三個角度,學生感受到的是父親對兒子的單向的關愛,而兒子對父愛的理解、接受,以及對父親的關愛與牽掛不容易看出。但是,初一的學生,對父愛的感受還不夠深刻,還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愛的深沉。因此,從這一點來說,從服裝對比入手來解讀課文,更直觀,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8
我這堂課是《桃花源記》的第二課時。在前堂課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我把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定為復習舊知和理解主旨。古文的字詞解釋比較枯燥,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設計了兩個檢查的環節:“大家來找茬”和“古今大不同”,讓學生找錯糾錯,辨析古今詞義,學生發言踴躍,達到了復習的效果。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會理想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課前我布置學生研讀課文,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六個需要研究的問題。我把問題匯總后,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了精心的篩選、分類、組合、提煉,排列,整理出六個探究題。為了使自主探究順利展開,我又為學生搭建腳手架,設計了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在課上,我把學生的問題和提問者的名單一起出示,提高了學生研究的熱情。我以小組討論作為探究的形式,各小組選擇兩到三個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指定一名成員代表小組在全班交流中發言。教師在小組討論時巡視,了解各小組的選題及進展。最后交流時,各小組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們或各抒己見,或達成共識,相互質疑,相互補充,完善了自己的研究結論。總結我的這堂課,教學目標明確,流程清晰,教師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學生平等對話,突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雖因時間關系未能完成所有的探究題,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對主旨的理解也更進了一步。
反思這堂課,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結合我研究的課題“課堂教學評價策略的研究”,我在教師的評價語言上還應作以下的探索和改進:
1、評價語言的激勵性還要強化。我在本課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性的`評價多為“好”“很好”,比較單一,缺乏針對性,不能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
2、評價語言的分析性還要細化。當學生答不到點時,教師不應只做簡單的否定,要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分析
3、留白還要藝術化。遇到有爭議的問題,教師的評價要有意滯后,留給學生爭論的空間,使問題在思維的碰撞中得以解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錘煉評價語言,使之更凝練、更優美、更機智、更豐富。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9
在教學本課文時,我依據課文的內容,設計了通過集體討論的方式,明確事件的內在聯系,從而明確主題,進而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上課前,讓學生細讀課文,列出文中所學事件,要求他們用簡潔的語言說出來。(學生通過閱讀,不難找出事件主要有14點。)接者,我讓學生根據這14件事與刻畫人物的關系分成三類,并分別說說不同類別事件的作用。
學生對于第一類的作用基本掌握,可在了解第二類事件的作用時,費了不少周折,但經點撥,很快就明白。尤其惜別幾節中,比較直白的感情流露,魯迅善意的謊言,學生還是能理解的。他們不僅明白事跡的作用,亦理解了作者這樣寫的原因——皆為抒發作者對藤野先生的一片無法言表的真情。
在第三類(1~3、10~11)的`事件里,未寫藤野先生,似多余之筆,但在這些自然段里,卻解釋了見藤野先生的原因(即棄醫從文),或者說,令藤野先生棄醫從文的直接原因即為文中提到的電影事件。(學生立即活躍起來。)至此,本文的選材及作用基本理清。
最后,本人提出問題:“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有的學生回答為:以藤野先生其人為線,全文寫見藤野學生的原因──與藤野先生的交往—與藤野先生惜別—別后憶藤野先生。支持這一觀點的學生過半。亦有學生反駁:以愛國的情感為線索,學醫為愛國、棄醫從文亦是愛國。贊成這一觀點的近半。
爭議由此起,教師適時調解:寫藤野先生與愛國是否沖突?二者有無交點?學生們馬上做出反應,二者并不矛盾,因為愛國而學醫、因學醫而見藤野先生、因愛國而棄醫、因棄醫而別藤野先生!他們立即明白了二者的關系。教師趁機點明,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明線即藤野先生其人,一條暗線即魯迅的愛國情感。至此,文章的主題也水到渠成。寫學醫棄醫,表達對藤野先生的感激懷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現出作者的赤誠愛國情。
就本人看來,本課是在學生恍然大悟的感慨聲中結束的。
總體來說,本課的設計及實踐本人認為還是可以的,因為縱觀魯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難懂,加之本篇幅較長,主題較深,情節簡單,很難吸引住學生。應如何短時高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本人思量了許久,后來本人避開了對文章深層主題—愛國的教學,轉向事例的分析,讓學生對事例自行剖析,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線索的基礎上完成。這樣,就實現了難文淺教,使學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加上關于文章的線索之爭是學生自發的,他們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和解答后的收獲可以從恍然大悟的感嘆聲中聽出,這正是本人所追求的。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0
用了兩個課時上完了《蘇州園林》,走出教室,心里感到特別輕松和愉快。一直以來自己所思索的任何用新課程的理念教說明文,在教學中得意實踐。在《蘇州園林》的設計中,我打破傳統的“串講”,先創設情景導入,再指導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讓學生找出說明“蘇州園林”共同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細閱讀課文,從2—9段中找出含有“圖畫”的句子。我想:學生如果能夠找出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說明的特征和說明的順序,但這有一定的難度,對第一次接觸說明文的初一年學生來說是否會完成,我心里沒有底,但總想試試,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部分學生很聰穎,一下子就找出來了,真讓我為之一振。再指導學生為這10個句子標上序號,分組討論,找出說明整體、局部、細部的句子,在此基礎上歸納了本文的說明順序。又由“局部”的句子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各自的說明對象,從而解決每段的`中心句。第二課時學生配樂選段朗誦,賞佳音、品美文,充分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找出本文的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準確性的句子已經是水到渠成了。課堂結束之前留下一定時間,讓學生討論“課文的結尾是否畫蛇添足”,想象“如果作者繼續寫下去會寫什么?”;想象并設計“21世紀我神往的校園美”,學生紛紛動手,擅長畫畫的用彩筆勾勒,長于寫作的用語言描繪。學生筆下的校園美五彩繽紛,雖然稚嫩,但從一個側面表明學生的想象力、審美能力已得到培養,學生的思維空間需要我們去開拓,學生身上閃耀出的智慧的火花,也令我倍受鼓舞。如果說還有不足的話,就是學生的想象力,還有待于培養。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學生終身受益,語文老師責無旁貸。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1
《橋之美》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名篇。作者站在畫家的角度,結合描寫性語言和說明性語言對橋做出了美學意義上的獨特的詮釋。它不是一篇規范性的說明文,但教材卻將其置于說明文一單元里,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教師很難用說明文的基本知識來梳理本篇文章。另外,《橋之美》的特征是從專業畫家的角度闡釋的,對于學生來講,理解也較困難。因此,尋找本篇文章的教學切入點成為教學的首要問題。筆者在反復閱讀課文之后,考慮到在學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剛剛學習了較規范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決定仍然以學生所熟知的說明對象入手,依據“感知理解”、“精讀品析”、“比較閱讀”和“拓展延伸”四個板塊,由淺入深,欣賞課文的畫面美和語言美,進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橋之美”,獲得了較大的成功。
在課后反思中,筆者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筆者引導了學生從語文學科的性質出發,有效地結合了多媒體,使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緊密而不重復,并能由課文結尾句拓展到學生的生活,進一步深化了橋之美的美學意義。
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很多教師為實踐其理念,在備課時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課堂上用了較長的時間組織學生合作討論,課堂的氣氛很熱烈。學生為主導的形式是有了,但是下課之后學生卻往往不知道自己在這堂課里有什么收獲。
筆者認為,多媒體課件雖是課堂教學中必要的輔助工具,但也要注意合理使用。在《橋之美》的教學過程中,用多媒體展示課文中所提的各種橋,就能給學生很直觀的美學印象。特別是在解決“橋之美在何處”這個問題時,如何緊緊扣住課題,即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形式作用,筆者就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兩幅圖,一幅是文中所提的葦叢邊的橋,一幅是無任何環境陪襯的橋,讓學生進行對比。學生很快地理解了畫家眼中橋之美的特征,這就是多媒體的魅力所在,也是本節課獲得成功的環節之一。當然,多媒體除了展示圖畫的作用之外,更多的是展示教師的教學流程和教學內容。在這一點上,很多教師喜歡把所有的內容都現示在屏幕上,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樣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屏幕上,無暇注意老師的口頭語言表達。事實上,教師的口頭語言和手勢語言表達要比文字更加重要,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但因為多媒體的不合理使用,導致教師語言難發揮作用,因此,要慎重地使用多媒體,只要將一些提綱要點出示在屏幕上即可。
當然,影響學生理解的`不只是多媒體的使用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學環節間能否相互聯系,做到層層深入。上文提到,筆者在《橋之美》的教學設計中,總共有四個環節,“感知理解”與“精讀品析”較容易聯系,“精讀品析”與“比較閱讀”如何聯系則是本課教學設計的難點。“精讀品析”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欣賞文中所提到的橋的美在何處?“比較閱讀”主要是與前一篇較規范說明文《中國石拱橋》進行對比閱讀。在筆者上這堂課之前,也曾聽過兩位老師關于本篇課文的公開課。他們似乎都將這兩環節割裂開來,在“精讀品析”部分主要抓住橋與環境的配合來引導學生欣賞橋之美,緊扣課題;在“比較閱讀”環節都采用討論合作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但學生找不到比較的角度,課堂較沉悶。最終,老師只好自己列個表格告訴學生,它們的不同點在于說明的內容和說明的語言兩方面。教師的教學目的未能完成,究其原因,是因為前面的環節未能為“比較閱讀鋪好路”。在前面的教授中,教師都未提及本課文的說明語言,又讓學生如何思考呢?因此,筆者在本課的教學中,先示范欣賞葦叢邊的橋,明確告訴學生筆者是從兩個方面欣賞的,一是緊扣課題,抓住橋與周圍環境的配合,二是從寫作語言和寫作方法出發,抓住作者寫此橋時采用的修辭格或富有特點的詞語,說明橋的具體美學特征。舉例之后,學生的思路就被打開了,找到了品析的切入點和方法。學生在接下來的討論中不但熱烈,甚至還能提出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在下一環節的比較閱讀中,無需太多的時間,學生就能找出兩篇課文在說明語言上的不同點。
吳冠中先生是畫家,他將橋的美學意義在文章的結尾,通過鵲橋的描繪升華到具有更深的含義,即只要有構成及聯系之關鍵作用的形象都具備橋之美。筆者抓住這點將其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說說具備這種橋之美的“生活之橋”,但這恰恰又是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原因是筆者對學情預測不夠。在備課時,筆者以為學生對課文的說明對象是很清楚的,但是在課堂中,“課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這一問題一拋出,全班的學生都異口同聲地說“橋”。這倒讓筆者有些緊張,使教學過程未能按原計劃展開。另外,這篇課文是自讀課,筆者安排的課時是1課時,但是因為教學設計的內容較豐富,所以整堂課的時間比較倉促,特別是最后一個環節,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更沒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動筆訓練,因此,拓展的目標未能較好地落實。如果讓筆者重新來上這節課,筆者會控制好每一環節的時間,特別是對于“這篇課文說明對象是什么”的問題,會換個問法,如:“作者通過本篇課文主要要告訴我們什么內容?”一下子將文章的說明對象和說明對象的特征糅合在一起,為下面的拓展延伸爭取更多的時間。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2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五篇課文,全部都是以“戰爭”為題材的文章。本單元的設計意在讓孩子們了解歷史,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和非正義戰爭的罪惡,看到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兩個極端。從而在心里樹立起“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意識,激起孩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本單元第三課《蠟燭》和第五課《親愛的爸爸媽媽》所講的故事都是發生在二戰期間。字里行間是對法西斯納粹分子的批判和憎惡,對被侵略者英勇無畏精神的贊美。就拿第五課《親愛的爸爸媽媽》來說,在講這節課之前,我深深明白,要想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文本,深刻感悟“要和平,不要戰爭”這個中心 ,字詞可以粗講,語句賞析可以少說,但必須花一定的時間去講二戰。有了這個想法,我開始搜集大量有關二戰的`資料、圖片及二戰期間法西斯的野蠻殘暴行為,比如德國法西斯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最后解決”徹底滅種計劃,日本在中國令人發指的“三光”政策,法西斯德國及日本利用所謂“囚犯”進行的毒氣細菌實驗等等。一幅幅慘不忍睹的歷史畫面,配上簡單深刻的文字解說,圖文并茂 ,這樣既讓孩子們有了感官視覺,又可在心靈深處受到震撼。
可想而知,孩子們帶著這種被感染起來的憤怒情緒去學習文本,身心完全融入其中,這樣的課會是何等精彩。課后反思,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語文教師經常為了趕教學任務,怕影響進度,便“緘默其口”,在課文背景介紹上“吐字如金”。可結果往往會事與愿違,在沒吃透作者寫作意圖的條件下,非生拉硬拽著孩子往主題上牽扯,這樣的語文教學怎一個失敗了得?
作為語文教師,課文背景的深刻滲透絕對不可缺少!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3
讓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關懷。我們的語文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生活與升華體驗,讓在學生自主研讀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表達,學生的發言有亮點。例如:讀到“爸爸為我買橘子”這一部分的'時候,有的學生就說:“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爸爸,為了兒子,再苦再累也不怕!”但也有的學生認為:爸爸的作法不可取,因為兒子也已經是大人了,就應該讓他自己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學的生命就在于讀書的過程中,以文本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融入自我的體驗和感覺,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世界,引發新的共鳴和思維,創造出新的境界,感悟出新內容,從而讓我們的語文教學體現出深刻的人文關懷。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4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個世紀以前的讀書人差不多都能背誦如流。為了更好地領悟我們先人所追求的這個理想社會的實質,我讓學生先反復誦讀文章,以感知這段文字的美好,畢竟三分文章七分讀。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體思路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與《桃花源記》進行比較閱讀,拓展延伸歸納總結后,指導學生當堂背誦。整節課通過學生反復的誦讀,讀明文意,誦出韻味,通曉“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暢談自己心中理想社會的理念。
反觀這一節課,學習目標基本達到。一是學生在讀準字音、理解文意等方面做的比較到位;二是學生能了解文本結構、“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從哪些方面闡述的;三是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參入活動的學生在90%以上,回答問題的準確率在85%以上;四是90%以上的學生會運用工具書、資料自學課文。
但是,仍有遺憾之處。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問題的設置有些超出學生的實際能力,就一篇自讀課文分析的過細。例如: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
二是老師的表演成分大大減少,失去了公開的原生態!
三是沒有實現當堂背誦的預期。
四是由于停電至使課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還影響了上下課的指令。
五是在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上,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
這也就意味著教師的.時間少了,那么教師的主要任務在備課,在怎樣把課堂連綴起來?或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就輕描淡寫了呢?我以為,課堂上教師的時間少了,就意味著教師的語言要更簡練更精細了。學生發言之后教師的點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這堂課上,我的點評基本是歸納和復述式的。學生的發言是精彩的,我的點評卻軟弱無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言。當然,從此次的問題中我知道,教師點評的功力該在平時苦練。另外對學生的關注度也不夠。特別是坐在后面的男同學,他們貌似很認真,但不做筆記,也不積極回答問題,而我也沒有及時提醒他們。
同時,如何把課堂連綴得更流暢,怎樣把問題引到深處,促使學生思想素養的提升,如何讓教師的點評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都值得再反復斟酌提煉,深思熟慮。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5
《蘇州園林》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上課前我搜集了相關資料,做了充分的準備。上完這一課,同學們都感到很滿意,既掌握了很多說明文知識,又領略了本文豐富有趣的語言。
我覺得這堂課有以下優點:
1、以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生動生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2、這堂課目標突出,重點都放在讓學生掌握這篇課文的結構,我覺得最后學生也學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結構順序時適時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里的重點詞句,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講解比較詳盡、到位。
4.利用多媒體配合教學,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更利于理解說明文的內容。課件里的圖片豐富,且基本上能配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從圖片中感受蘇州園林的美。
5、板書清晰,學生便于理解本課的整體結構以及由此知道說明順序。
但這堂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具體總結如下:
1.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還是太少。《蘇州園林》是一篇美文,應讓學生多讀,在美讀的過程中領略蘇州園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時間來不及,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過于倉促。另外我還設計了一個教學環節,結合課文和圖片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蘇州園林的美。目的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和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樣的錯誤,給學生想和說的時間不夠充分,致使學生說出來的東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2.還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這堂課的課堂氣氛相對平時而言比較沉悶。一方面是自己在教學設計時沒有加入能充分激發學生情緒的環節,而另一方面是學生上課過于緊張的緣故。在學生的觀念中,課堂鴉雀無聲=紀律好,因此,平時坐不住的、愛插話的學生都“老實”了。
3.由于擔心時間不夠,所以在展示蘇州園林的圖片時有點猶,如走馬觀花,沒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欣賞美景美圖,或許再留多一點時間給學生,效果會更好。
4、分析四個“講究”時,有些地方過于羅嗦;時間沒有分配合理,所以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
5、這堂課作為第一課時,也是本單元第一篇說明文,應該在上新課時將說明文的有關知識做以回顧并且熟悉(上學期學過說明文的定義、說明文的分類、說明方法、說明順序以及說明文的.結構),這樣也許效果會更好。
針對以上的情況,我會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努力、認真的去克服。認真備教材、備學生(讓他們克服上公開課課時的緊張心理,養成無論上什么課都是一個樣)。在課堂上讓學生養成自己對某事的看法用自己的語言能表達出來。應把課前預習落實到實處。在課堂上多深入、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由于我的教學經驗不足,以后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向老教師、有經驗的同行請教,多聽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8-08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3-31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教學反思02-27
八年級語文上冊《背影》教學反思04-17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0-22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26
語文上冊《觀潮》教學反思03-13
語文上冊窮人教學反思08-22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臺階》教學反思03-18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5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