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1
《消息二則》的背景離現在比較遠,預計學生會有距離感,不大喜歡這兩篇課文。預設的時候考慮兩個重點,一是消息的文體特征結構,二是消息語言的品味。
第一節課我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采用“媒體互動”等方式幫助學生分析當時形勢;通過“指導分層”引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理解消息的結構。
第二節課讓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比較分析消息的語言特點,更深層地理解消息的`寫作特點。
通過課文的教學,我發現很多學生對消息沒多大興趣,也并不十分關注,所以在后面的教學中,我講的少一些,指引學生多說多練,并且多動腦,加以強化訓練,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2
這兩則消息目光如炬、高屋建瓴,今天讀來,那場驚心動魄、氣吞山河的戰爭猶歷歷在目,令人蕩氣回腸。兩則消息既有共同點,又各具特色。為了讓學生學習得主動,又不至于感到重復,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采取了“一帶一”的策略,即重點講讀第一則,然后引導學生自學第二則。
我的總體設想是這樣的:從文體上抓住消息的特點和結構形式,讓學生學會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體會消息精煉、簡潔的語言特點,并在新聞寫作中加以運用;探究我軍勝利的原因,感悟正義戰爭的強大力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方式與方法的建構,重視師生間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并注重采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各抒己見、取長補短,主體意識和個性都得到了張揚。
整堂課上完后感覺還不錯,課堂上我是激情四溢,學生也積極活躍,張春林老師也給了我極大的肯定和鼓勵。但“金無赤足,人無完人”,這堂課在構想設計和細節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現有反思如下:
1、課文的重難點沒把握好。第一單元的導讀中給出了明確的新聞閱讀策略,即:從新聞要素的角度把握課文內容;在比較中了解不同新聞體裁的特點;邊讀課文邊揣摩作者的態度與傾向。前兩點我都把握好了,唯獨沒考慮到后面一點,這也是較為重要的一點。因為我誤認為本單元的新聞體裁的文章只是讓學生學會抓住新聞的主要信息,并能學會寫作新聞,而不是要像教散文、小說那樣去反復品味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我現對此課設計作如下修改:先讓學生找出消息的結構,然后去體會消息精煉、簡潔的語言特點,最后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去揣摩作者的情感態度與傾向。例如:兩則消息中,關于人民解放軍方面的詞語有“萬船齊發、即已突破、進擊中、英勇善戰、銳不可當……”這些詞語表現了我軍將士英勇善戰、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流露出作者激動、喜悅、興奮、自豪的感情;而關于敵軍方面的詞語有“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這些詞語表現了敵軍不堪一擊、節節敗退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對我軍必勝,敵軍必敗的堅定信念。并且對人民解放軍和敵軍的用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而易見作者的立場和情感傾向。
2、不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在課堂上,我沒有講解課文中的生字詞、成語,因為我天真地以為八年級的學生對字詞這一塊沒什么問題,不用強調了。后經張春林老師的指點,我才恍然大悟,字詞是語文學習基礎中的基礎,重點中的重點。想想看,每張語文試卷第一部分考題就是生字詞、成語等基礎知識,并且所占分值比例也比較大,這不就表明字詞這一塊知識點是必須掌握,并且要搞扎實的。此外,我班有不少學生學習自覺性較差,不會花多少時間與心思在這些語文基礎上的,這就得靠老師在課堂上指出、強調學習。
3、不太清楚的課外知識就不要隨便拓展。尤其是某些人物生平、歷史事實、政治的敏感話題等,如果沒有確鑿的資料或者史實,就不要憑著自己的主觀情感而去妄下斷論。
4、不注重板書。我平時上課都比較隨意,由于用了多媒體教學,基本上不板書,并且粉筆字較丑陋,難以入眼。殊不知板書對于學生來說,影響是極大的。一方面,板書的內容是一堂課的高度概括和精髓,對文本知識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教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的板書,那么學生的作業也會是工整的,如果教師的板書較隨意、潦草,那么學生的作業也會是較隨便、糟糕的。因此,我以后會認真設計每堂課的板書,并把字練好,給學生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5、課堂中不關注學生狀態。我平時上課極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激情四溢、唾沫飛濺中,對周圍的學生視而不見。所以結果是我在課堂中興高采烈、累的呼哧呼哧的,而有多少學生在認真聽,有多少學生在“拋錨”,我毫不知情。我對此進行了認真的反思和自我批評。我完全以“教師為中心”了,是在給我自己上課,而不是在給學生上課。新課標明確指出,課堂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而教師只是指導者、引路人。在課堂中,不僅要與學生有語言交流,更要有眼神交流,提醒和引導學生跟著你的思路走,要學會駕馭學生,掌握課堂。
以上是我對于這篇文章的教學反思,非常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張春林給我提出的寶貴建議,在語文教學中有待改進和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前路漫漫,吾當上下而求索”!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3
今日所講內容為《消息二則》
在關于消息結構上,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關注結構,能根據消息內容梳理清楚,這一策略課堂效果不錯,接下來學習《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可以利用。
但回過頭來檢查學生筆記時發現,一半的學生其實原文并沒有認真讀,所以在聽課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僅僅是完成了我預設的.問題而已。
這樣看來,整個課的設計還不是比較失敗,教學目標達成讀不夠,課堂環節設置基本上處于混亂的狀態,還是得好好備課呀!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4
《消息二則》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一篇課文,作為新學期的第一課,由于課文背景和文章體裁的限制,加上現代孩子的思想特點,對毛澤東的這篇文章并不是很喜歡。特別是作為新聞的范本,且不談是否便于學生把握,但畢竟內容與現代生活已相距甚遠。預計學生有距離感,不大喜歡這篇課文。如果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模擬經歷,感受體驗,課堂才會別有洞天。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有:
課前準備用生動的實例,深入淺出的完成了對新聞的.文體知識的學習。學生很容易就能明了新聞的結構及要素。小組合作學習,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任務,既分工,又合作,人人都是學習的主角,又是小組學習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團隊協作精神。
本課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有:
課文的深度挖掘、細致品味不夠,由于時代背景及學生的閱歷所限,對文中的議論理解不是很透徹,老師要做一定的補充與講解。本文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新聞(消息)的文體特點,實際上僅憑一堂體驗課是較難把握好重點內容的教學的。讓學生自己找出相應的內容,結果造成拖堂現象。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5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準確精練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方式與方法的建構,重視師生間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并注意應用活動性教學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模擬經歷,感受體驗,增強對新聞這種文體的感性認知。同時注意以開放性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各抒己見、取長補短,主體意識和個性都得到了張揚。本節課中絕大多數的`資料搜集、感悟體驗、品味表達、聯想反思都是由學生來完成的,老師起到了導學的作用。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的合作、交流、共享尤為重要。要達到這一要求,平等的對話是前提。通過這節課,我體會到,教師要實現和學生的平等對話,就必須鼓勵他們每一個思想的火花,不輕易否定任何一次思維的過程。當學生的思維火花被點燃時,他們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情感去主動探究,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體驗等目標在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水到渠成地達成了。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03-02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消息教學反思5篇03-02
《春的消息》語文教學反思范文01-06
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8-08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3-31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教學反思02-27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教學反思10-22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26
八年級語文上冊《背影》教學反思04-17
語文上冊《觀潮》教學反思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