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反思《她是我的朋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1
《她是我的朋友》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執教此課后,我對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感觸頗深。"在教學中,我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養成自已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等方面作了一些嘗試。因為,承擔了教師風采展示課任務,對于這節課的教學,我從試教到公開展示,經歷了五遍的磨課過程,主要有如下感想。
一、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中,較好的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教育思想,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圈畫、思考、討論、匯報...... 加上足夠的時間保證,民主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自由、廣闊的空間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展。
二、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我們要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還得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我們常說的要"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也是這個道理。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如,在引導學生抓住阮恒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他當時的內心活動時,我以課后思考題3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學會通過抓住關鍵詞提出問題、尋找答案的方法來體會阮恒的心理活動。然后引導學生學法遷移,運用這種方法學習其他重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有了較好的學習方法,再加上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學習起來興趣盎然,匯報交流時,他們爭先恐后,一個個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上閃光。
三、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激發創新欲望。
一節閱讀課教學是否成功,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自已的感悟和體驗,是否有創新的欲望。在教學中我首先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通過深入的研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然后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通過鼓勵和誘導,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比如,讓學生通過讀阮恒獻血時,神情和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內心的想法時,我引導學生畫、讀表示阮恒獻血時神情和動作的詞句,通過對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質疑,來了解他內心變化過程,從而體會阮恒對朋友的真誠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感悟深刻。課堂上,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課文插圖(課件出示),再次想象阮恒心里是怎樣想的,醫生會怎樣安慰他,他會怎樣說。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充分揮想象,創新思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課后我還安排了一個寫對話的小練筆。把醫生和阮恒的對話寫成一段話。這樣,讀寫結合,學生不僅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阮恒當時的內心思想,同時也達到了以讀促寫的目的。
在教學中,把學習的過程還給了學生,把說話的舞臺讓給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成為學習地主人,在語文課堂上才能有所收獲。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2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含蓄雋永的佳作。課文講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了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細致的描寫展現了人物深刻的內心世界。通過對阮恒獻血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地再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如何讓學生領會到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針對同學們生字詞中拼音這一薄弱環節,在中采用了先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朗讀,再隱去拼音進行朗讀,加深印象。我發現這個方法很有成效,在批改生字詞作業時,絕大部分同學拿到優+。
2.通過品讀字詞詞,分析句子,來體會情感。通過抓取“迫在眉睫”一詞,感受當時情況的危機和緊迫;通過賞析阮恒舉手過程的“舉”、“放”、“舉”3個動詞,感受阮恒當時心里的矛盾,猶豫,勇敢和堅強;通過抓取四個表示哭泣的動詞,并結合他抑制哭泣的動作,體現阮恒面對死亡的恐怖和害怕,卻依然堅持獻血的堅強。
需要改進的地方:
1.剛開始授課,許多語言還很口語化。今后學會使用書面化語言,面對學生,我今后必須加強這方面的積累與訓練,并且要學會使用相近意思的.語句表達同一個意思,在讓學生表演阮恒的動作神態時,總是使用同一句話,很單調。
2.在講授課文時,沒有抓住的簡易主線。在本課中,其實完全可以只用“請找到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態的句子,并隨之體會阮恒的內心”,可是我在授課過程中,課堂把握不夠,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抓住這一主線,使得在講解阮恒輸血過程這一部分時,出現混亂,學生掌握得不夠。今后爭取一個問題能把課文的重點概括出來。
3.在課堂教學時,我方法上掌握的不到位。在今后,我要學會表揚式教學。通過表揚在課堂上表現好的學生,在激發了這些學生的積極性的同時,也為表現不佳的學生樹立了榜樣。在理解課文上,我要學會在學生朗讀、表演阮恒動作神態后,找同學評價,再讀,再次表演,真正做到“表演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人物的內心”。
4.與學生的互動沒有做好。在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時,我沒有做到“課堂是老師與學生互動的課堂”。在他們默讀課文時,我可以融入其中,看看他們畫出的句子,對沒有畫出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對找到的同學進行悄悄鼓勵。
5.課堂時間把握不到位。對于講課文這一課時,讓學生找句子的時間過長,導致設計的小記者提問這一環節被迫取消,若是時間把握的好,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本文,升華情感。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3
《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細致的描寫展現了人物深刻的內心世界,是學生學習的范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了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1、情境的創設 在一開課,通過配樂描述回顧課文,創設一個情景,讓學生更好投入到課堂,更快進入文本,本課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2、從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本課著力于結合具體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感情變化,但是并不是把這些重點詞句都拿出來給學生分析,而是讓學生在積極主動讀句子,畫詞語,從個性化的讀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我抓住一個例句,讓學生默讀,自主感悟句子,接下來通過朗讀把個人的體會讀出來,通過引導他:“為什么這樣讀?讓學生理清自己的從哪里感受到的,從而歸結出,剛才是從讀當中重讀了某些詞語,就是抓住了重點詞句體會人物,這個學習方法是在學生的學中總結的,從引導當中水到渠成的,并適時評價“你已經學會了這種方法。”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
3、學生在每個句子中不斷運用這種方法體會人物的心理 當教師創設好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規定的情境,入境而入情,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與作者同喜同悲,同愛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靈、影響一生的教育效果。通過加強默讀、自讀自悟和加強朗讀,培養語感,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思想感情結合起來,使學生憑借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體會到豐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文章讀通了讀透了,這時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會水到渠成。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4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個既充滿了童真又充滿了感動的故事,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感受其中飽含的友情,理解詞語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將第一課時的重點定在多法理解詞語上。
在三年級的詞語教學中,我們采用的是自讀發現→多法理解→回文促析的教學模式,旨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在本節課中,孩子們的多法理解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亮點。經過了半年的培養,孩子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理解詞語的方法,但在這節課中,孩子能運用恰當的方法去解決自己解詞上的`困難,正是他們能力的提高。比如:在理解“迫在眉睫”這個詞語的時候,孩子們就想到了四種方法,有通過看字面“眉”和“睫”來理解的,有通過換詞來理解的,有利用查字典來理解的,還有結合上下文來理解的。無論怎樣理解都能幫助我們解決閱讀中的障礙,這也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另外,詞語的積累,句式的積累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重要環節,孩子在換詞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詞語,比如表現情況緊急的“千鈞一發、火燒眉毛、刻不容緩”等,描寫哭的詞語“號啕大哭、淚流滿面、放聲大哭”等。在聯系生活理解“迫在眉睫”時,又積累了句式如果……就……。所以理解詞語的同時積累詞語也是語文學習中一個很好的方法。
雖然在這節課中,學生用多種方法理解了詞語,但有一些環節老師還沒有落扎實,比如朗讀“迫在眉睫”的時候,學生沒有讀出事情的緊迫與緊急,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停下來給學生一些情境或一些方法,幫助孩子讀出感覺,可我在這個環節中只重視了讀的方法,卻沒有看到讀的效果。另外學生說到了幾個表示哭的詞語“嗚咽、啜泣、哭泣、抽泣”時應該回到文本中體會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是不同的,程度是逐漸加深的。我只是讓學生理解了大致意思,卻沒有細致地追究它們的不同,忽略了這個教學的難點。
我是一個年輕的教師,雖然對工作有著極大地熱情,但是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不足,還缺少教學中的歷練,我會在以后的每一節課中多思考,多實踐,爭取更大地進步!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5
本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但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
【學習目標】
1、學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院、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學習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目標
1、學認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醫院、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草墊、酒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學習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 (板書:朋友)
同學們,你有朋友嗎?
你為你的朋友做過什么?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朋友的課文。
交流:互相幫助……
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 我讀了這個故事后,心靈被深深觸動了,你有什么感受嗎?打開書,再來用心讀讀這個故事。 自由讀課文。
感悟朗讀 一、體會“迫在眉睫”
同學們,讀完了課文,誰來說說,“她”是誰?
僅僅是一個受傷的小姑娘嗎?再看看書,誰來補充?
(出示: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都來讀讀這句話,再請同學說。
你看,此時血就是小姑娘的──
不及時輸血,小姑娘就會──
所以說她必須──
說的太好了,書上用了一個什么詞來概括此時的情況?
是啊!輸血迫在眉捷,而醫生和護士又都不具有她的血型。體會著當時的情況,用心讀讀這段。
(出示: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捷。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二、體會輸血前的矛盾心情
同學們,在這迫在眉捷的時刻,阮恒是怎么做的?自己讀讀后面的課文。
(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然后又舉起來。)都來讀讀這段話,看你有什么問題問問大家。
這是個問題,同學們,都來讀一讀這一段,試著填填線上的問題,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出示:一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然后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
你看,用心體會,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就很容易讀懂了課文。用心讀讀這一段。讓大家感受到此刻阮恒內心思想斗爭的激烈。
三、感受獻血的過程
阮恒寧愿自己去死,也要救你們的好朋友,這是多么難得啊!讓我們跟隨阮恒一起去獻血的現場去看一下吧!(范讀8~10自然段)
用心讀讀這一部分,試著走進阮恒的心理,體會一下他此時內心深處的想法。
你走進阮恒的心理了嗎?誰來交流一下?
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配合板書:
啜泣 唔咽 低聲哭泣
捂住 掩蓋 竭力制止
看看板書,再讀讀課文,看有沒有更深的體會?
同學們,阮恒一次又一次的極力掩蓋自己越來越深的痛苦,寧愿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
這是多么的高尚啊!現在你能體會到“朋友”這個詞究竟意味著什么了嗎?
一個受傷的小姑娘。
受重傷的`小姑娘,急需輸血的小姑娘;輸血迫在眉捷的小姑娘……
……
生命。
失去生命。
馬上輸血。
迫在眉捷。
自由練習讀。
指名朗讀,說一說他讀的如何。
自由讀,交流……
阮恒決定給小女孩獻血了。為什么又把手放下去,后來又舉起來了?
自由讀課文,準備填空。
交流: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救朋友……)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會死……)然后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死也要救朋友……)
自由練習,指名讀。
看著老師聽課文。
由朗讀課文。
指名交流:
我從“……”體會出此時阮恒……
指名讀。
“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害怕死去,緊張。
“啜泣”因為想到自己要死了所以有點難過。“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不想讓人看出她的害怕,要救…
“唔咽”……“掩蓋痛苦”……
“低聲哭泣”……“咬 竭力制止”……
在整個獻血的過程中,隨著體內的血不斷被抽出,阮恒越來越害怕,卻沒有停止獻血,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掩蓋自己越來越痛苦的表情。寧愿自己死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
朋友!
為了朋友,可以……
課堂小結 再讀讀阮恒獻血的部分,用心來感受一下朋友的真正含義。 自由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小練筆。
〖學習目標
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寫出醫生和阮恒的對話。
〖學習重點、難點
小練筆。
〖學習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感受了“朋友”這個詞的真正意義。打開書,把你感受最省的部分再用心讀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
小練筆 同學們,隨著血液不斷被抽出,阮恒認為自己快死了,所以越來越痛苦。你覺得他會死嗎?
你們看,這是老師的鮮血證。老師每年都會去獻好幾次血可是依然很健康。其實我們身體丟失一定量的血是不會有什么危險的。我們自身完全可以把它再補充上。自己讀讀課文的11~14自然段,想一想醫生和阮恒之間都說了些什么? 不會……
自由讀課文。
同為合作演一演。
寫一寫。
第三課時
〖學習內容
課文生字詞。
〖學習目標
學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院、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讀寫“醫院、醫生、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學習準備
練習本。
〖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字的筆畫容易寫錯。
2、給大家提個醒。
⑴ “醫”,注意筆順,最后一筆“豎折”。
⑵ “眉”,注意字頭中間的“豎”。
⑶ “墊”,右上角“丸子”的“丸”撇上加點。
⑷ “酒”,右邊里面有一“橫”。
⑸ “拳”,字頭有兩橫。
⑹ “柔”上面“矛”第二筆是“點”。
3、描一遍寫一遍。
4、準備聽寫。
〖板書設計
第18課 她是我的朋友
迫在眉睫
舉──放──又舉
(害怕緊張)啜泣 唔咽 低聲哭泣
朋友
(竭力掩蓋)捂住 掩蓋 竭力制止
【課堂呈現】
師:你幫你的好朋友做過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這節課我們就學一篇和朋友有關的課文?齊讀課題,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自由朗讀課文。
她是誰?
生:一個受了重傷的小女孩
你從哪里知道?
生讀有關句子。
師:僅僅是一個受了重傷的小女孩嗎?(傷得多重呢?讀讀課文中的句子,能知道嗎?問題盡量簡練減少。)
生:失血過多即將死去,如果不理解輸血。
師:血對小姑娘來說怎么樣?
生:命根子。
師:輸血必須──
生:迫在眉睫。
(板書)
(讀出迫在眉睫的感受,可以先練習讀,再合作讀,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上的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睫,再迫在眉睫一點,合作讀。)
師:體會著當時情況讀一讀。
指名讀:經過查看……
師:讀得怎么樣?
生:有點結巴。
再指讀,讀得怎么樣?
生:評價并且朗讀。
師:每個人理解不同,朗讀也不同,你怎么理解就怎么讀。
(但主題一樣,都是說輸血必須迅速進行。)
師:在這迫在眉睫的時刻,阮恒怎么做的?
生讀有關句子,再練讀。
師:有什么問題要問?
為什么舉起來又放下再舉起來?
為什么顫抖?(板書)
生:擔心自己死去。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讀后面的句子。做填線練習: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然后又舉起手,(此時他可能在想──)
學生回答。(角色要轉換,讓學生自己當阮恒。讓學生充滿情感的來當阮恒,小阮恒,你為什么顫抖地舉起手來?你在想什么?你為什么忽然又放下手去,你在想什么?你又一次舉起手的時候在想什么?合作,補充朗讀,真正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師:試著自己走進人物內心世界,帶著你的理解,再來讀讀上面的課文。練讀,指名讀。
師:他哪兒讀得好?
生:忽然。
生:一陣沉默。
師:如果是你怎么讀?
(問題零碎,要凸現問題的整體性,盡量得少問。)
指讀,齊讀。
師:阮恒寧可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我們到現場看看,老師范讀,出示插圖。
(這里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8~10段,面對輸血這件事,阮恒是什么樣的心情?抓重點詞語去讀去悟)
師:自己讀讀老師讀得段落,試著走進阮恒的內心世界。
(老師要先走進去呀,生命只有一次,要讓學生感受到。為了朋友,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多么艱難的選擇,所以他的痛苦越來越加深了,由“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到“啜泣顫抖捂住臉”再到“嗚咽”“低聲哭泣”“咬著拳頭”表現出來!以讀代講,充分朗讀,配上音樂。)
生讀。
師:把你走進去體會到的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男孩在一再搖搖頭,說明他忍住痛苦。
生:掩蓋自己的痛苦。哪個詞在掩蓋自己的痛苦?板書:掩蓋(問題不清楚)
生:抽泣說明他……
(這個環節沒有指導方法,一問一答,讓學生去談。)
生:竭力掩蓋。
生:制止。
師:再來讀讀剛才讀得部分。還從那兒體會到阮恒的痛苦?
生:持續不斷地低聲哭泣。
生:過了一會兒,試圖掩蓋自己的痛苦……
都來讀讀這三句話,看他怎樣竭力掩蓋自己的痛苦的。
師:他為什么痛苦?書中找找答案。
(老師目標不明確,開始有些混亂。板書不能簡潔明快的為理解語言文字服務。)
帶著你的感動再來讀讀這段課文。
學到這兒,朋友這個詞里包含了什么?
生:互相幫助。
生:寧愿獻出自己的生命。
再來讀讀這段文字。
自由朗讀11~14段,思考:醫生會怎樣安慰他?補充朗讀。
原來一直讓阮恒這么痛苦的原因,是──?
寧死也要輸血給小女孩,只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神態不同的動作方面去體會小阮恒是怎樣說這句話的?
小阮恒(堅定、低聲、驕傲、自然、輕松)地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簡評】
教師用教材教的過程,首先是教師與教材進行對話的過程,教師是否體會到人物的內心了?是否被一個孩子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必須獻出自己生命所震撼?是否感受到男孩對生命那深深的留戀和對朋友那偉大的愛?這就要求老師要先讀進去,才能引導孩子也讀進文本,讓學生也與文本進行對話。比如,這篇課文多處寫到了阮恒的表情和動作,要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的內心世界。這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一根針扎進了阮恒的血管,小阮恒,此時你為什么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呀?”“你為什么突然啜泣?”“你為什么嗚咽?”“你為什么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讓學生依據輸血的知識如情入境地進行回答。老師還要動情,老師的語調太平淡,很難已達到調動學生情感的效果。
趙校長根據研究計劃對語文教師提出研究要求:(見前面開始部分)
【課后反思】
1、導入:
設計:由“朋友”入手,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曾經幫朋友做過些什么事,初步探索朋友的意義,滲透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這里是一節課的開始,應該讓他們有一個好的開始,激發活躍的思維,一節課才有可能成功。但學生思路好像并沒有打開,所說的事情寥寥無幾,課堂一開始就沒有陷入沉悶之中。
其實我應該好好感謝那幾位回答問題的同學,很給我面子的。課下想想,其實朋友之間能幫助的無非就是借東西、講題、安慰之類的,還能有什么呢?換個問題試試也許會好一些:你覺得怎樣做才算是朋友?孩子也許就知道怎么說了。
(阮恒怎樣對待小女孩這個朋友的呢?)
2、體會小女孩所面臨的處境:
設計:
從課題《她是我的朋友》的“她”入手,她是一個小女孩──她是一個受傷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受重傷的小女孩──她是一個急需輸血的小女孩。引導學生通過讀文章一步一步體會出小女孩的處境的危險。這個地方孩子說出“危急”來了,說出“迫在眉睫”來了,但真正從心理體會到了嗎?好像沒有,從他們的反應,他們朗讀的情況看,孩子沒有將這種“緊迫”這種“迫在眉睫”放進心里去。
(可以通過朗讀讀出對“迫在眉睫”的理解來。)
其實當時的“緊迫”與“迫在眉睫”不單單是小姑娘這一方面:小姑娘急需輸血很“緊迫”,但更“緊迫”的是“醫生和護士都沒有她的血型”,急需又沒有,這才構成了“迫在眉睫”。
3、體會阮恒獻血前矛盾的心理:
設計:
抓住“顫抖”“舉──放──舉”這幾個動作,運用題問題──填想法的方法,結合后面的課文,體會學生內心的想法。
(設計抓點但不到位,要深入進去。)
學生提出的幾個問題很好,正好扣住了這一句話的重點:“為什么‘顫抖’地舉起手;”“舉起來了為什么又放下了,然后又舉起來了。”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學生比較沉悶,后來有幾個同學回答了,有一個同學聯系了后文,雖然表揚了,但沒有砸死,所以多數同學還沒有聯系后面的文章。這里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學生來不及思考,干脆就不去思考了。
(問題有些瑣碎)
4、感受獻血的過程:
設計:
通過描寫阮恒動作、神態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體會獻血時越來越深的恐懼,以及越來越極力的掩飾。
(目標定得好,要有方法達成目標。)
由于只給了孩子段落,沒有落實那些動作、神態的句子究竟是哪些,所以孩子抓重點詞語時非常茫然,能體會出“恐懼”與“掩飾”的詞語絞在了一起,繞不出來了,最后板書也不完整,很混亂,孩子還是很茫然。他們雖然說出了這兩層意思,但沒有體會出“越來越”這層意思,也沒有很清楚的聯系到具體的語言文字。
5、領會“朋友”的真諦:當朋友遇到危險時,要不顧一切地克服一切困難去幫助他。
(前面沒有入情,后面牽強拉出,只是有環節,沒有情感投入。)
學生對獻血過程中的“恐懼”與“極力掩飾”體會不深,很自然就體會不到“朋友”的真諦了。所以還停留在導入交流時那淺層次的“互相幫助”。
透過學生的表現,老師要學會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在于老師目標不明確,或者缺乏方法指導。
【老師們聽課后的建議和意見】
久老師:導入的問題,“朋友”想到什么?可以放在開頭,想怎么讀課題,讀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再讀“他是我的朋友”,體會出阮恒的感情。
一陣沉默之后……小手舉起放下,設計巧妙。
閆老師:聽課人更清醒。備課時候要想第一課時到底做什么,如果不能保持故事完整性,領會就牽強。這節重點品析,重點部分要讓學生感受透徹。導入設計要有首尾呼應的層次性,我們感知和學生感知可能有不同,我們的感知到的應該想辦法讓學生也感受到。學生對朋友的理解就很好了,很真實,在生活中感知,然后補充完整題目。認知兩個人物,她?我?重點品讀的時候,要讀進去。泡泡語,課后題目,要抓住。“迫在眉睫”學生感知好,讀完說,說完讀,沒有思緒斷層。說,是個體的說,推動群體的感悟,深化要通過讀悟出來。讀要有發展,但不到位。比如某些孩子出現問題,讀錯字音,課前預習要到位,讀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師要放下教案,給學生范讀,加強語感培養。第五自然段阮恒的猶豫、矛盾,要體會到,朗讀出來。阮恒后來的表現層層遞進,變化讀出來,采取多種方式,自由讀──注重阮恒的表現,再讀──看看圖,關注圖上內容,再讀,形象化地讀──配合著讀。結尾體現個性化朗讀。可以配樂,音樂、美術、語文融合。
孫恩:學生講到三個動作,已經抓住主題了,體會怎樣深入升華?題目貫穿全文,整體感知基礎上,重點要目標明確,體會心情的變化。“朋友”從生活中來,與生活接軌,真實的了解朋友。這個概念是多姿多彩的,為朋友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獻出生命的友誼比較罕見,要來源真實的生活。
閆文夏:引導孩子用心去感受。
文章整體性強。不要肢解課文。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6
陳素花老師執教的校際公開課《她是我的朋友》一課以其樸拙的常態教學風貌,引發聽課者深刻的思考,為提升校際教研內涵提供了鮮活的范例。現綜合執教老師對《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學反思以及聽課者的觀點,闡述如下:
一、常態教學令人欣喜
與會者一致認為,陳老師的課堂教學摒棄以往嘩眾取寵、華而不實的“教蟲小技”,自然純樸,無刻意雕飾之痕,其渾然天成的教學方式于我們的日常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
1、文道統一,教學目標多維化:
《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學目標“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引導學生學會從內容入手體會思想,懂得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由表及里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的同時,極其注重語文學習的人文性,讓學生體會阮恒待人真誠、無私助人的品格,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2、讀悟結合,學習方法探究化:
讓學生讀中悟情,把盡量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多讀多想。“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學生從不同方式的朗讀中感悟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這樣也充分展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多讀描寫獻血過程這一部分,勾畫出描寫阮恒動作、神情的語句,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議,激勵讀,創設情境讀,讓學生明白阮恒獻血時內心很復雜。其二,發揮想象,合作釋疑。教學時發動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當學生找出阮恒神情動作句子后,引導學生抓住阮恒的異常表現及其矛盾之處提問,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想象阮恒當時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在學生讀議之后,各小組匯報本小組的想法,充分展現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學生在此時充分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全班互助互學,共同探究阮恒的內心世界,體會阮恒雖然說以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去,但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堅持獻血的可貴品質。
3、讀說互促,情感體驗生命化:
語文教學要“用心靈感動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靈魂塑造靈魂”。陳老師在學生理解《她是我的朋友》全文后,用滿含激情的語言進行熏陶感染:“小阮恒的鮮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內,她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將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讓她感到了這世界的溫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舉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戰勝面臨死亡的勇氣。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然后發問:“同學們,你們現在的心里有著怎樣的想法?最想說些什么?”于是學生有的談自己讀了這個故事以后的感受,有的對阮恒說些什么,也有的對小女孩說些什么。這一設計著眼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利于學生學習獨立性和自主性的發揮。充分體現了“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一理念,從而實現“培養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這一目標。
二、精彩失約引人深思
陳老師在《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學反思中提出,她在“假如你是阮恒,你會怎么做”這一教學環節中,預設了兩種教學方案,即學生“愿意獻血”和“不愿獻血”兩種可能性下的教學思路。結果,課堂上只出現“愿意獻血”一種聲音,教學流程偏離了教者的“埋伏線”,教者只好將另一方案黯然擱下。對此,劉金山老師不無遺憾地說:“此時的課堂,如果有部分學生提出異議,發出‘另類聲音’,教者再順而導之,便是本堂課的一大亮點。”可惜,亮點與現實教學擦肩而過,精彩失約了。針對這一困惑,我們進一步深入分析課堂教學,認為該從如下幾方面入手,真正做到“讓預設和生成激情共舞”(周一貫語)。
1、摒除傳統教材觀:
在傳統觀念中,教材是神圣的,其育人目標是無可置疑的。教者在教學中往往就教參教教材,抱著教參的“最高指示”不敢越雷池一步,本是絢麗多姿的語文課堂成了一言堂。學生的讀悟被無形的鐐銬鎖定,自然就聽不到“異音”。《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作者抱緊“生命誠可貴,友情價更高”這一主旨,對阮恒的“偉大的抉擇”津津樂道。我們如果借此教育學生體會友情、學會奉獻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從“珍愛生命”、“合法獻血”(阮恒不滿18周歲)的角度來看問題,學生則有一百個理由說“我不獻血”。因為,“擁有生命,才有奉獻”。我們備課時,要盡量多維度審視教材。教師個性化解讀教材,是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前提。教者對教材的理解如果是單層面的,在設計教學時,個性化導讀就會被忽略。
2、、優化課堂民主性:
只有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動態資源才有生成的空間。在陳老師的課堂上,“告訴我”、“跟我說”這一口頭禪不絕于耳。試想,面對六十幾名學生,教師與學生交流時,要學生“告訴我”、“跟我說”,學生會做何感想?這種“單線性”、“單向性”交流是極不利建立民主課堂氛圍的。盡管教師時常很有禮貌地說個“請”字,但在這彬彬有禮的話語背后,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仍然“陽魂不散”。在教學中,“蹲下來”與學生說話,“迎上去”聽學生說話,是融洽師生關的技巧,也是不可忽視的小細節。此其一。
其二,在師生、生生互動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放得開”。本堂課在導入課題時,設計了一個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朋友觀的環節,這本身是極為自由寬松的生成性教學環節。教學時,談話環節淺償輒止,一兩名學生發言就匆匆“收攤”,一張民主氣氛的網剛剛撒開就打住。課堂伊始,自由表達的氛圍便“胎死腹中”了。
3、找準生成切入點:
精彩是可以預約的。找準生成點,順學而導,教學亮點將在課堂中時時閃爍。
我們認為,在《她是我的朋友》一課中,可引發生成的有:
⑴課堂伊始,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朋友觀,師相機導之。(陳玉梅建議)
⑵理解、對比“啜泣”、“嗚咽”、“哭泣”三個詞時,讓學生設身處地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說心里的想法,如“我要死了,我好怕”等(林文鋒建議)。
⑶課堂臨近結束時,啟發學生說說“假如不是朋友”該怎樣對待這樣的事(陳志強建議)。這樣,擺脫文本的拘絆,引導學生立足文本的同時,跳出文本,超越文本,煥發個性,在真正的意義上實施生命化閱讀教學。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7
在經濟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時代,人們要處理大量信息,應對迅速變化的環境,僅僅靠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已不能受用終生。要適應未來的社會,人們必須終身學習、不斷自我發展與提高,而終身教育又要求人們能夠培養可以獨立于教師和課堂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現代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終極目標,即以培養學生自求自得、獨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為目標。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自主學習的技能呢?下面結合案例談兩點:
首先,知疑善問。自主學習要求學生知疑善問。知疑善問可以避免學習誤入歧途,并獲得新的理解。知疑是提問的前提。提問有自問和問他人之分,自問就是自己善于提出問題,然后自我解決問題;問他人就是有問題求教于他人,請別人解惑。相比之下,自問更為重要。知疑善問是我國傳統學習觀的精華,充分體現了唯物主義的辨證觀。朱熹主張:“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也就是說,學習沒有疑問的,要鼓勵他提出疑問,提出疑問得到解答,學習就取得了進步。在他看來,質疑要經過兩個階段:由不疑到疑的階段和由疑到不疑的階段。正是這種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肯定的過程中,學習不斷取得進步。在這個案例中,貫穿著學生自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問既是目標也是手段,學生在提出問題,尋求答案品味詞語,理解句子,與文本、作者深入對話,同時掌握抓住關鍵詞提問,聯系上下文解答的學習方法結構。
第二,教用結構工具。要讓學生確實能做到主動、獨立地學習,十分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工具”。葉瀾教授指出,“工具”不是指學具,而是教學內容的結構和學習方法的結構,教會學生學習結構及掌握、應用結構主動、獨立學習。上課時,老師按結構過程一步一步教學,給學生一個按合理的'結構過程學習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學生熟悉這一過程后,老師不再板書,而是學完一個過程后,有意提問學生:“下一步該做什么?”幫助學生把結構過程有意識地記在心中,并在學習過程中實現。如案例中品味句子的方法結構,自學卡的設計,不但使學生熟練掌握了知識結構和方法結構,而且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已能獨立學會某種知識的自豪感,學到的學習方法還常常在課外學習中應用。久而久之,對結構的感知、發現和用結構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這樣,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到了根本的培養。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8
【片段】:
師:剛才同學們讀出了緊張、害怕、痛苦的表情,那你們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找出文中的三句話,把三個句子出示在屏幕上)
師:阮恒由啜泣到嗚咽,到哭泣,到最后的抽血,我們感覺到他的痛苦在逐漸加深。誰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心情。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創設情景,語氣凝重)我們仿佛看到在草地上,一根針扎進了阮恒的胳膊,血正一點一點地從他的身體里抽出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他覺得自己的血就要流完了。請同學們自由讀句子,一邊想畫面,讀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
師:阮恒矛盾、害怕,但并沒有抽回自己的胳膊,這是為什么?再讀這部分,注意看阮恒的動作,再說說你的感受。
師:把你讀出的感受和身邊的伙伴交流交流。
生:阮恒想竭力掩蓋痛苦。
生:哪怕再害怕,他為朋友輸血的.決心也沒有動搖
生:“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始終在阮恒心里。
【感受】: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特別感人的文章,一句平淡的“她是我的朋友”始終把阮恒對朋友純真的感情貫穿全文,我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從朗讀中把握感情基調,讓學生自然的融進文本,,達到對文本的深入體會和理解。學生也能通過朗讀,對課文的認識也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入理解”,心理也從“平靜”到起“波瀾”直至到“被感動”的過程。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9
樸拙、真實是本節課教學的最大特點,我的課堂教學摒棄嘩眾取寵、華而不實的“教蟲小技”,自然純樸,無刻意雕飾之痕。
1、文道統一,教學目標多維化。
2、讀悟結合,學習方法探究化。讓學生讀中悟情,把盡量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多讀多想。“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學生從不同方式的朗讀中感悟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這樣也充分展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多讀描寫獻血過程這一部分,勾畫出描寫阮恒動作、神情的'語句,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議,激勵讀,創設情境讀,讓學生明白阮恒獻血時內心很復雜。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10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感情真摯的文章,在這里戰爭的殘酷被朋友間的友誼所替代,課文十分生動細致地描寫了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的動作神態表情,通過這些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痛苦掙扎,學生可能也能夠感受到,但是他們無法系統地進行了解,因此需要老師進行指導,把他們所知道的進行點撥。
在學生的心里朋友之間可能只是幫忙借橡皮本子,或者是一起玩,一起做游戲,但是課文中朋友的含義卻要深重的多,在平時可能只是互相的幫助,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忙,但是到了朋友危難的時候,那時是最能夠考驗朋友的時機,你是否為朋友涉險,是否肯為朋友犧牲。也可以給學生講述兩個朋友在山林里遇見熊的故事,這同樣也是一個朋友之間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友誼不僅僅只是分享好吃的好玩的,他要比他們想像的沉重的多。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的學習主要是抓住阮恒這個小男孩的`表情動作來展開的,從他的動作表情去推斷他的心理活動,去分析他的思想。
1、理解迫在眉睫,理解小姑娘當時情況的危急。先讓學生學習3、4段,通過朗讀這兩個段落,來理解小姑娘當時情況的危急,了解到事情已經是迫在眉睫了,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通過對這個小姑娘情況的了解,我們才能夠體會到阮恒當時做的決定的重要性,他是在救一個人的命,他不是簡單的舉手,他的舉手決定了他要救朋友的命,這是很可貴的品質。一個那么幼小的孩子,他根本還不知道輸血是怎樣的一個概念,也不知道輸血的結果是怎樣的,但是他知道他輸血就可以救這個朋友,他舉手了,雖然猶豫過,害怕過,但他絕不退縮。
2、抓住阮恒表情動作的重點句子,分析人物性格心理。讓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阮恒的表情動作的相關句子,劃出來,然后進行分析。讀一讀這些句子,想想從這些句子中間你能夠看出什么?讀讀第一句他為什么要顫抖著舉手,顯示出了他什么樣的內心?舉了手又放下,放下又舉起來,這說明了什么?當時他的心里都在思考些什么問題呢?最終他選擇了什么?你覺得他只是單純的舉手嗎,他這次舉手是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找找哭的詞語,啜泣,嗚咽,哭泣,你從這些詞語中感受到了什么?阮恒既然這樣的害怕,為什么他要去救這個女孩子呢?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舉動呢?
3、關注阮恒的哭泣,進行辯論,他到底勇敢嗎?阮恒為什么這樣喜歡哭呢?他這樣哭算不算是個勇敢的人呢?你覺得他勇敢在哪里,又不勇敢在哪里?學生肯定會有這樣的矛盾心理,他明明那么愛哭,哭了那么多次,為什么我們要說他是勇敢的呢?在他們的心理勇敢就是不怕疼,不怕苦,男子漢是不會哭的。所以這里進行辯論這個環節,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這個問題然后闡述自己的理由,對課文人物的理解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然后教師在進行引導,進行一定的情境演示:當你認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你還是舉起手時。因為你想到了……當你強忍著哭,終究還是忍不住哭出了聲時,你還是咬著小拳頭想竭力制止,堅持獻血。因為你想到……所以我們說阮恒是勇敢的。最后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說說你和你的朋友之間是如何相處的,為什么你和她能夠成為好朋友,你覺得你的朋友有哪些優點是你喜歡的,說說平時你都為你的朋友做過些什么,你的朋友做過哪些事情最讓你覺得感動了?當和朋友之間鬧矛盾了,你們是如何解決的呢?通過與自己生活的聯系來進一步理解朋友之間的友誼情感。
【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反思《她是我的朋友》07-28
《她是我的朋友》語文教學反思01-07
《她是我的朋友》的語文教學反思01-15
小學語文《她是我的朋友》優秀教學反思01-16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11-05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03-14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04-07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范文04-07
三年級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