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通用2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
《ɡkh》是漢語拼音教學第二單元的第一課,學生通過學前教育,已對漢語拼音有所掌握,經過第一單元的學習,也對如何學習拼音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時,大膽地采用了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學習并掌握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一、教學效果:所以在第二課時學習認字的環節中,我就改變了以往生字卡片出示的形式,而采用游戲“摘果子”。方法很簡單,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再在上面畫幾個果子。把生字的拼音寫在果子里,讓學生來拼讀,讀對了,這個果子就被摘走了。為了加強學生的興趣,我還把“摘”走果子的小朋友的名字寫在果子上面。這樣一來,學生可來勁了,都想摘到果子,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等到學生音節拼讀得熟練了以后,我再出示字型,讓音節和字一一對應。然后去掉音節,讓學生看著字型來叫出果子的`名字。這樣從音——音形結合——形,學生幾個回合下來掌握的情況就比較好。當然在“摘果子”的游戲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雖然在游戲過程中整個課堂氣氛好,學生積極性高。但是沒有被叫到“摘果子”的小朋友卻似乎表現得不高興,有幾個甚至拍打桌子。應該要讓學生明白即使你沒有被請到發言,你也要禮貌、文明地聽或者看著其他小朋友的發言。
二、成功之處:
1、創設情境,在具體情景中學習。對低年級孩子來說,興趣是學習效果的關鍵,如果孩子對所學知識感興趣,那么他會投入更多的注意,從而使課堂學習效果達到最佳。此外,孩子年齡小,識記一系列的知識比較難,可如果把這一系列的知識放到一個小故事或是具體情境中,會極大降低記憶難度。在收看《最強大腦》節目時,發現很多選手也是靠這種情境式記憶方法來進行記憶的。正因如此,在進行本節課的教學時,我創設了一個到拼音王國小溪邊去游覽的情境,并將整堂課的學習內容貫穿于這一情境之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借助情境幫助他們記憶一系列的知識內容。
2、調動孩子多種感官,多元識記。一年級孩子還處在形象思維階段,這就需要我們最大程度調動孩子的感官,進行全方位的學習。因此本堂課,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首先通過孩子所熟悉的具體事物的名稱知道ɡkh的讀音,再借助趣味兒歌或熟悉的詞語的發音幫助記憶,接下來利用各種方式多元識記字母的形。孩子們想到的辦法很多,如借助圖片、編兒歌、用身體表示等方法。當然,對孩子們來說,她們更熱衷于用身體部位來幫助識記,特別是林可欣和馬梓皓,更是讓課堂更加精彩。在識記h的字形時,林可欣提出要找馬梓皓與她合作完成,馬梓皓表示h的一豎,但她卻安排馬梓皓站在了她的左邊。對林可欣與馬梓皓來說,是應該這樣,可馬梓皓一下子反應過來,對于面對面的同學們來說,是反的,于是提出建議,要和林可欣換位置。一個小小的課堂生成,卻讓我深深感觸到:不能小看孩子!
三、不足之處:
在本內容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對看圖說話學拼音的模式開始失去新鮮感了,自我感覺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同一個方法用久了會讓學生感覺“疲勞感”,沒有新意。
四、改進措施:
以后的教學中,應更多地采取一些能調動全班孩子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學形式。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2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一年級的拼音教學已接近尾聲。說實話,拼音教學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缺少吸引力。因為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在幼兒園都已經認識了聲母、韻母。但對拼音卻很陌生。加上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學習抽象的拼音,接受并熟練地拼讀音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拼讀方法,我在實際教學中借鑒并運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在游戲中記憶拼音
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快。根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喜歡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拼音學習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賽、猜謎語、變魔術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趣味性強的游戲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拼音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松,學得扎實。
2、在比較中鞏固拼音
漢語拼音是符號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筆畫組成,包括左半圓、右半圓、長豎、短豎等等。在教由這些筆畫組成的b、p、d、q等字母時,將這四個字母分成兩組啟發學生采用比較的方法學習。這組形近字母在比較時,可以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3
第一冊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孩子看圖初步了解課文,重點指導學生利用前面學習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雖然,在課前我對于教材和教案都爛熟于胸,自認為胸有成竹,但是,在課堂上自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課堂常規都出現了一些想不到的問題。
一、在課堂教學方面,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
1、在前面的學習中,孩子們就已經對看圖理解課文不陌生了,但這節課上,我認為:學生看到圖就能想象的到遠遠看去山是有顏色的,而水是聽不見聲音的當我提出:“從高高的山上流下來的水有聲音嗎?”孩子們說:“有,有聲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時讓我措手不及。
2、對于課文中的生字的處理,我僅限于邊讀詩句邊讀生字,讓孩子在文中去識記生字,忽略了生字的應用,學生在識記了生字后,沒有及時地進行口頭組詞的`訓練、課后,領導和老師們在評課時及時地給我提出來了、我認真地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不清楚,不明白、這讓我想起語文新課標中強調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我在自己的備課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
二、在課堂組織教學方面
講課過程中,看到孩子們在有老師聽課的情況下,還是有孩子在不斷的動,有的坐不住,有的不舉手就發言,我站在講臺上,還要隨時提醒他們,真是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很是擔心亂了課堂紀律,完不成教學任務,但在擔心之余,我也在分析其原因。
1、課堂上對孩子的即時性評價,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鼓勵和表揚,實效性不強、如果在課堂上對守紀律的孩子我及時給予一個實物蘋果圖片或一朵漂亮的花朵,對舉手發言的孩子給予“文明守紀標兵”的牌子,可以想象是怎樣的課堂情景、試想,沒有良好的課堂秩序作保障,怎樣來完成教學目標呢?
2、課堂常規體現在細微的地方、比如,拿書、拿筆、拿本子時,不應當有聲音;寫字時,課桌椅不出聲,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非常細微的問題、在課上,聽到孩子們放書噼里啪啦,課桌椅丁冬丁冬的聲音,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在深入地反思后,我想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這些細節、不管你的課設計的再好,學生出現這樣的常規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顯得特別浮躁,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總之,對于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要多學習、多討論、多反思,虛心學習,在實踐中不斷錘煉、提高。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4
在本學期里,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認真批改作業、講評作業,課后,對學生進行恰當輔導,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并順利完成育教學任務,下方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如下反思: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兩個星期里,我采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持續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透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認真備課:
根據教材資料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搞笑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三、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樓大廈一樣,務必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在教學中,我與年級組老師經常交流,并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我能讓學生學得簡單、學得扎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光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一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并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
2、抓好寫字訓練、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個性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透過自我的課堂板書,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從技能方面和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個性強化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持續怎樣的‘寫字姿勢,使學生構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抓好讀書訓練、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范讀、教讀等形式在必須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4、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我的感受出來、注重自我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個性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經過一年的實驗,最直接的體現是學生的變化、首先是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提高了,對學習語文有了比較高的興趣、這不僅僅體此刻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方式上,還體此刻學生在課外學習上、學生能主動用心地參與語文學習,把學習當作自我的需要、不僅僅學習了課內要求掌握的知識,還引進了許多課外資源,學習了許多課外的知識、采用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也讓學生從中得到了許多實惠,學會了如何與人合作,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用心投身教研活動之中,教學工作取得了必須成績、但是,由于一小部分學生因為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有點困難。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5
《秋天》是一首詩歌,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描寫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在課前我先帶學生看校園內的秋景,看石榴,聞桂花。課上引導學生與實際秋景聯系起來,學生進入情境,在品詞析句時,展開一幅幅畫面,把圖文對照起來,引導學生朗讀、想象、去感知語言之美,從而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但是課上學生情緒沒有我預期中的飽滿,怎樣讓學生真正理解“撿一片黃葉悄悄地珍藏,”激發起學生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美。
我請學生課后去采集落葉,通過觀察五寶(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看:落葉的顏色,形狀,蟲咬的洞洞,葉脈,裂痕等;聽:風搖樹葉的聲音;聞:樹葉的味道青草味、臭味、太陽的味道等。嘗:香、澀、苦;摸:光滑,刺手,軟軟的。再想象樹葉會落到哪兒,去干什么?學生的奇思妙想充滿童趣——也許會落到小河里,變成螞蟻的小船,螞蟻高高興興地去遠方旅行;也許會落到鳥窩里,成了小鳥的被子,小鳥感到舒適又溫馨,在甜美的.夢鄉中乘著樹葉飛毯去追尋太陽升起的地方;也許會落到小姑娘的家門口,小姑娘撿起來夾在書頁里,變成書簽。小姑娘時不時地翻開書來欣賞……
在秋天的背景下,借助秋風、秋雨、秋陽,秋天植物的特點清晰地現秋天的美。適時地加入一些小動物,例如一只螞蟻、一只蜻蜓,這些植物便多了情感色彩哦!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景物可以結合進來,為描寫植物服務,例如蟋蟀不再嘹亮的歌聲、流水帶走飄零的落葉。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6
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現在拼音教學已經結束,學生們從掌握簡單的“a、o、e”逐漸到難度較大的“z、c、s;zh、ch、sh、r”,一路這么“風塵仆仆”地走過來,作為老師還真有一種成就感。反思自己的拼音教學,一句話:苦中有樂.
一、別有生味的固定模式。
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漢語拼音了,每次教學一年級,總有同一種感覺,那就是拼音教學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圖訓練說話——利用情境圖感知讀音——認識新的字母、拼讀教學——復習總結。在這四個環節中,每個環節都訓練了孩子某種習慣和素養。看圖是為了引出新的知識,也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細心的觀察,有序的觀察。看完圖之后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鍛煉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今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個語文老師,就是要是時刻刻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讓學生有學習的意識。利用情境感知讀音是對現在知識的一個總的概括,讓學生學會傾聽,在聽的過程中去感受每個拼音字母的`讀音,從而利用這樣的情境記住它的音和形……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義。雖然這種別有生味的的固定模式是在培養學生的習慣和素養,增長了孩子的知識;但是,從漢語拼音第一課到第十三課一直這樣學習過來,的確有許多的重復,也有點單調,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也缺少了吸引力。所以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說,大部分孩子在幼兒園都已經學習過了拼音,雖然不夠系統,但大都有一定的印象,對于單調的固定模式,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能否吸引住孩子似乎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
二、讓單調的教學內容變得豐富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字詞,句子練習很少,更沒有故事情節,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每堂課學生學習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這些符號既難讀又難記,學生學起來易感到枯燥乏味。應該將字母的形和發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同時,還應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剛入學的兒童注意力短暫,要使他們掌握拼音知識,就必須采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學,形式要多種多樣。一年級的學生記得快、忘得快,如何將暫時記憶有效化,變成長期記憶。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可以將枯燥無味的復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摘花、摘蘋果,送信、爬山比賽等游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時,充分利用多媒體解放自己,更多地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其次如果遠程教育資源媒體中的兒歌朗讀不是想中高段那樣是單一的音頻范讀,而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我相信一定可以彌補好多教育的缺陷。如:學生注意力集中、注意疲勞、學習興趣等,真期待這樣的媒體資源趕快出現,更多地增加兒歌的趣味性、減少教學內容枯燥性。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7
對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漢語拼音是他們的入門課,也是基礎課,所以必須讓學生開始就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等情況著手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學習。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并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在教學中,我感受到“情境式”的教學模式不僅適用于拼音教學,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中也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在課堂上給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快,根據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復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一比、猜一猜、變魔術比賽等游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趣味性強的游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拼音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松,學得扎實。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愿意展示自己。給學生創設生動的互動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問題情境……學生就能在課堂上“學習著并快樂著”。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
1、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活動時間過多,有時候一節課的內容沒有完成。
2、對困難生的關注不夠,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8
直面缺憾會使自己更真實,學會反思會使自己更完美。只有勤于反思,才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使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
在教授《“j、q、x”》時,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我把教學目標訂為:
1、學會“j、q、x”3個聲母,讀準音、記住形、能正確書寫;
2、學習“j、q、x”與“i”的四聲調拼讀。
在備課時,每個問題的提出,我都盡量使用精簡的語言;每個指令的發出,我都考慮到是否準確實效。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5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2、學習聲母“j、q、x”的音形和書寫;
3、游戲鞏固;4.“j、q、x”與“i”的四聲調拼讀;
5、總結、開書朗讀。
首先,采用爬樓梯拿到神秘鑰匙進行比賽的方法,激發孩子們的興趣,然后用“喊出老朋友名字”的游戲復習鞏固了“d、b、p”等聲母寶寶;授新知時,運用齊讀、小組讀、大組讀、比賽讀、男女讀、小老師領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孩子們進行大面積地操練,同時穿插游戲鞏固的環節,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游戲中鞏固新學知識。
但是,自己的課堂上仍存在缺憾,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
1、語速慢一點,動作小一點。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不能過于急切地盼望著出成效,不能缺乏期待和從容,需要慢慢來。我深知其中的道理,無奈自己是一急性子,做什么事情都急匆匆的,包括上課。從容與激情的和諧并存是我追求的境界,慢一點,再慢一點!每節課有意識地去改,讓我的課堂變得優雅起來。
2、情境創設要常用常新。低年級的'教學,雖然有一定的教學模式,但是情境的創設要經常更新,一個游戲或者情境創設使用了三四次后,學生就會對它失去好奇心、失去興趣,只有不斷更新生動活潑有趣的情境模式才能吸引住低年段學生,使他們對教學內容產生學習的興趣。
3、常規訓練要常抓不懈。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所以對常規教育常抓不懈,還要抓到細節,使孩子知道什么時侯做什么,什么事情該怎樣做,培養好良好的常規習慣,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石。
4、逐步增加課堂容量。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這期間,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抓常規,現在孩子們已經慢慢適應小學的節奏,常規也大有起色,應該逐步的增加課堂容量了。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9
對于寫字的功能,不少人在認識上有片面性:現代社會電腦已經普及了,沒有必要讓學生花那么多的時間去練字了。這個看法是不全面的。《課程改革綱要》再次強調了寫字教學的重要性,認為“全體學生的寫字習慣、基本的寫字技能,應成為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這是因為寫字不單純是一種書面傳遞信息的工具,漢字里面還蘊含著大量民族文化的信息。作為母語教材,從小教會孩子寫好方塊字責無旁貸。
寫字教學也要“三個維度”并舉,不光要讓學生會寫,還要寫得好,要讓學生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熱愛漢字、尊重漢字的態度,并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本冊識字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我既要盡量利用漢字的規律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完成本學期的識字目標,又要注意采用多種手段鞏固已有識字成果。
首先,要重視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漢語拼音、筆畫筆順、基本字、偏旁部首等識字工具和初步分析漢字結構的能力,積極引導,堅持訓練,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其次,要使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規律,簡化識字心理,可以教一個學一串,加快識字的速度。不但要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這兩個層面的目標,也要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層面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游戲、獎勵、評比、觀賞等方式,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具備寫字的美感意識,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同時,要繼續加強寫字的教學,充分利用好配套習字冊,指導學生將字寫規范、端正、整潔。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0
對于教拼音一點經驗沒有的我來說,剛開學的那段時間是痛苦的也是無奈的。面對著一張張天真無邪的臉,我心里很是焦急,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具有很明顯的學前幼兒的特點,他們注意力持續時間短,這對于學習拼音來說可是大忌。漢語拼音作為識字的工具它本身沒有意義,對于善于直觀形象思維的一年級新生來說更是枯燥單調乏味。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提高漢語拼音學習的效率,并且在拼音教學的同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快樂地度過幼小銜接的這一個多月呢?
我為此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努力,下面談談我幾點拙見:
一、聽故事學拼音
比如在學習韻母“aoouiu”及四聲時,我就以書中的情境圖為材料引導學生編故事:冬天來了,好冷啊,小朋友都穿上了棉襖──在黑板上出示ao,我們小朋友也來讀一讀,(就在這個環節中滲透ao的讀音,練讀ao)。可是有些小朋友卻不怕冷,他們來到小河邊,脫了衣服就跳下去游泳了——(出示iu,大家來學一學,在這個環節中滲透iu讀音,練讀iu)。海鷗看見了,連聲叫好,小朋友們真勇敢(出示ou,教學ou)。真是一群勇敢的孩子啊!
在讀準了aoouiu以后,再讓學生認識拼音字母頭上的四頂帽子,集中練讀四聲。學生在聽聽講講的過程中掌握了aoouiu及其四聲的讀法,學得主動積極、興趣濃厚,同時既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聽話能力,又養成了良好的聽話、說話習慣。
二、做游戲學拼音
以多種形式的游戲和有趣的活動來組織漢語拼音的.學習,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韻母,根據音節猜圖畫等)、傳一傳(一個接一個把看到的音節傳下去)、變一變(用電線折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聲母一生出韻母,拼成音節讀出來,誰讀得快又準,誰就贏了)拔河比賽(難的字母寫在黑板上兩組小朋友分立兩邊讀卡片,讀對的卡片貼在該組繩上,哪邊多哪組就贏)、小白鴿送信(信封上用音節寫著送信人名字,讀對了就能送對,給送對的一份禮物)、長頸鹿請客(叫出用音節標出的菜名)、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別人)。通過趣味性強的游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松,練得扎實。
三、動動手學拼音
學習拼音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做拼音卡片學習拼音,擺字母,用橡皮泥來捏捏字母等,讓抽象的拼音字母變得那樣的形象直觀、可以觸摸,使學生感受到拼音字母是那么的可親可近,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周圍。這種手腦并用的學習,既培養了動手能力,有開拓了思維,發展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手段。
四、多閱讀學拼音
在學完了全部聲母之后,我就讓學生為身邊的一些物品標上音節做成卡片,然后貼在上面,有貼在家里的,也有貼在教室里的,給學生營造出拼音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時刻能見到拼音,在多看多讀中熟練掌握音節的拼讀。在學完全部字母之后,送學生每天一首兒歌自己去拼讀,自己去背誦;還讓學生試著用音節記錄下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寫得好的帖到墻報上展出;在圖書角上擺上拼音讀物供學生課外閱讀。
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教學拼音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的是辛酸,是等待,是無奈,是希望,是動力,是成就,是欣慰……今后我一定繼續努力,把拼音教得輕松,教得扎實,教得出彩。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1
那是一節語文課,課題是《小壁虎借尾巴》。課前,我讓學生通過自己聽錄音、三思語文網、問長輩等方法去預習。一上課,戴著小魚、小燕子、老黃牛頭飾的3位小朋友上臺,當他們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時候,垂頭喪氣沒了尾巴的“小壁虎”上來了,說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斷了。小壁虎沒了尾巴,該怎窗炷?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訴別人。學生們很認真地研讀課文后,人人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著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一時間,有站起來的,有把雙手舉起來的,全班學生情緒十分高漲。在把答案告訴別人的同時,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接著,教師要求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詞語讀給大家聽,可以加上動作用表演的形式讀,也可以單純表情朗讀。不過,要把為什么這樣讀的原因告訴大家。學生們小聲自讀了一陣之后,紛紛搶著在全班表演朗讀。“他讀得好,我會讀得比他更好。”“我認為這一句應該這樣讀!”“因為是老黃牛,所以讀的時候聲音要粗一點,沉一點。”這是小朋友們的聲音。“你讀得真好!”“你的表演動作真棒!”這是教師鼓勵的話語。這些聲音伴隨著聲情并茂的朗讀不斷把課堂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通過學生反復的表情朗讀(其中也有教師適當的指導),生字會讀了,詞義理解了,文中各種動物尾巴的功能也了解了(對文中的生字,教師有意識地抽出來,讓學生討論記字的方法)。在表情朗讀過程中,小魚細柔的`聲音、燕子清脆而略帶尖聲的語調、老黃牛蒼老剛勁的話語,被小朋友學得惟妙惟肖。再加上小朋友們情不自禁表演的自創動作,使整個課堂充滿了童趣。課堂上,學生還向教師提出了很多種動物尾巴的功能問題,直到下課,學生們仍意猶未盡,還在討論蛇為什么沒有腳、它的尾巴到身體的哪一部分?如果小魚的尾巴斷了,會不會再長出來?等問題。
這節課,摒棄了過去呆板的教法,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生在一系列自主學習活動中學到了應學的知識,同時,這節課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反映了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像上述那節語文課,通過創設情景讓兒童自主學習,主動發現探究;課堂上,學生可以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可以表演,可以發表議論,可以和別人討論,它適合兒童的天性,使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于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潛能得到激發,天性得到發展。
在今天的信息時代里,學生從各種渠道獲得過去所不能比擬的極其豐富的信息,教師作為惟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經被改變。況且知識經濟社會需要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生的個性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的迫切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只有真正為了兒童,為兒童而設計,才會找到自己正確的出發點和歸宿,才能通過激發學生發展和創造的能量,使教育質量和效率出現新的飛躍。所以,我們應把為教者的設計轉變為為學生而設計。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2
一年級要求學生的識字量特別多,識字教學又是整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學好語文及其他學科的基礎,是教學的難點。怎樣能讓本身有基礎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讓基礎較差的孩子盡快的掌握識字方法呢?我聯系教學實際,進行了反思。
一、教會學生在預習中讀準字音
預習是專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的。為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在上新課前,我要求學生預習生字。首先,我讓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在初讀的過程中學生基本上讀準了字音;其次,我讓學生看課后有幾個生字,并要求他們從文中一個一個地找出來圈出并拼讀。這樣,通過預習,學生獲得了學習生字的主動權,也為課堂上學習生字做好了心理準備。
二、教會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讓學生讀課文時注意圈過的字的讀音,再把和生字相連的詞語畫出來,多讀幾遍,最后讓學生給生字口頭擴詞,這一環節很重要,由于學生年齡小,學生有時組詞只跟音,組的詞不對,這時需要老師及時更正。
三、教會學生運用其他的記憶字形的方法:
如減一減,變一變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對于初次遇見不能用以上方法的生字,則可以用猜謎語或組詞語,說句子的方法記憶,也照顧到個別學習能力強的孩子能有所發展。最后再讓全班學生齊讀。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3
《比一比》的教學主要是讓孩子正確使用量詞。在前階段的教學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有對量詞教學的滲透,所以學生對“量詞”還是比較熟悉的。
在課堂教學中,完成教材的教學任務后,我又讓學生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量詞。“一塊黑板,一臺錄音機,一臺飲水機,一臺電腦,一張桌子,一扇門,一扇窗戶,一個水杯……”孩子們的眼睛快速地搜尋著教室里的事物,然后選擇合適的量詞再表述出來。特別喜歡孩子認真時的表情,高高地舉著稚嫩的小手,看著他們渴望表達自己的發現的眼神,覺得自己都被感染了。
課后,我又布置了一個作業。讓孩子自己回家去找找量詞,當個量詞小專家。第二天檢查發現,孩子都把自己找的量詞寫下來了,并且找得還不少。他們爭先恐后地拿來給我看他們的`“戰利品”,告訴我昨天找量詞時的一些趣事。當然,我就一個個給他們封了“量詞小專家”。只可惜最近教學進度很快,幾乎是每天一課在上,所以沒有專門抽出時間來讓孩子來匯報一下他們的發現和積累。在這幾個月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及時的反饋與積累很有利于激發孩子的積極性,促使他們養成學習的好習慣。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4
《四季》是一首兒歌,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兒歌用擬人化的手法寫來,語言親切、生動、所配四幅插圖,形象優美,色彩明麗,便于學生觀察想象。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李老師通過有趣的游戲“看圖猜季節”導入新課,意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趣、利用多媒體中美麗的四季圖,讓學生感知四季給大自然帶來的不同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引發情感沖動,為進入新課學習儲備必需的情感因素,同時也為他們養成良好的觀察和探究習慣建立起情感基礎。
二、趣味識字,注重鞏固
識字是低段教學的重點、李老師在設計本課的識字教學時充分考慮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聯系生活實際,調動已有的識字經驗,運用圈一圈、讀一讀、聽一聽、評一評、賽一賽等多種方法,并在課中安排了帶有本課生字的小兒歌配動作作為課間操,使本堂課的.識字教學扎實、有效又不失趣味,深受學生的喜歡、不孤立地識記生字,通過不斷地復現和運用,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不僅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同時還把識字與認識事物和發展語言結合起來。
三、多樣朗讀,感悟文本
這首兒歌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語言形象生動,讀起來親切、自然、有感情朗讀課文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讀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重視并加強了對讀書的指導訓練、李老師采用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讀、自由讀、比賽讀、表演讀等形式,有梯度地達到有感情地朗讀兒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四季的美麗,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四、關注學生,關注習慣
一年級是習慣養成的起步階段,也是至關重要的階段、李老師關注了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時讓學生邊看書邊聽老師來讀兒歌,老師讀到哪兒,小眼睛就要跟到哪兒、一年級學生模仿性強,教師有感情地范讀,準確地傳情,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李老師還注重寫字指導,通過筆畫、筆順、書寫位置的教學,通過一次次的評價和比較,通過較長時間的練寫,使學生充分掌握了生字的書寫技巧。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5
《識字四》是一篇識字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描寫小動物們在夏天的情形的兒歌。要求認識的字大都是蟲字旁,是小動物們的名字,只有3個是描寫小動物動作的字。我把這課定教研活動開的課,課后我猛然發現做好鋪墊后的嘗試會讓你有意外的收獲。
新課程中學生的'識字量增加了很多,學生的識字任務非常重,基本上每課要求會認的字都有十幾個。對于識字學生常常會感到很枯燥,隨著識字量的增多,孩子們常常把同音字、形近字混淆。《識字四》中要求會認有十四個,我根據要認的字的特點,我把它分成兩個板塊來學習。
“運、展、網”通過讓學生結合動作來理解意思,而“網”我嘗試著讓學生上臺畫畫蜘蛛網,師把字板書在這張網的中間,讓同學通過觀察圖,說說自己的發現,來記住字形。課前我始終擔心學生不能自己發現特點,聯系生字,可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孩子們在我和學生共同板畫完,早就高高地舉起小手,不僅結合圖記住了字形,而且理解網的字義,區分了同音字“往”。
教學“蜻、蜓、蚯、蚓、蝌、蚪”等幾個動物的名字時,我通過圖文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字,通過圖文結合的方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這時,我把這些字同時出現在屏幕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特點。課前我估計學生能發現它們都是蟲字旁的字,都是小動物的名稱,從而來幫助學生記住讀音、字形。出乎我意料的是:生1說:“我發現這些字都是蟲字旁”。生2說:“我發現這些字都是小動物的名字。”生3說:“我發現這些字都是形聲字。”我馬上激動地拿起卡片“螞”說:“這個字念什么?(遮住蟲)讀什么?”生4說:“螞蟻的螞,右邊念馬,加上蟲字旁讀起來是一樣的。”我為孩子噴發出的智慧感到無比欣慰,我說:“這個馬字在螞蟻的螞中表示什么?”生七嘴八舌地說:“聲音,不對是讀音。”我總結了一下孩子們說的形聲字的規律。
課后,這些情景常常在我腦海中浮現,我為孩子們的發現感到驚喜,也讓我覺得在教學應多尋找孩子們的智慧眼和靈巧心。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6
《小山泉的心愿》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小山泉和野兔的對話,闡明了小山泉的心愿。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抓住小山泉和野兔的對話,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什么是“不幸”,什么是“幸運”的,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只有大家都需要自己了,才能體現出自己存在的價值,心中裝有他人了,才能為別人服務,這才是幸福的事。
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都應體現在一個“讀”字上,讀是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手段,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徑,忽視了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在教學中,我對每一次的朗讀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讀什么,該怎樣讀。
首先,課堂導入揭題后,我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讀音。再讀課文時,要求學生思考: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在討論回答后,重點指導朗讀小山泉的話:“我儲水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取用,為人解渴。”使學生理解了小山泉的心愿。接著再讀小山泉的所有話語,提問:“小山泉為什么會說野兔不了解自己的心愿呢?野兔說什么話了?”回答后,理解讀第一節。最后第三次細讀課文時,要求想想野兔說小山泉不幸,可小山泉卻說野兔不了解它的`心愿,那小山泉是不是認為自己是不幸的呢?它是怎么想的?再次去讀小山泉的話,這樣學生不僅很快理解了小山泉說的話,更能讀出感嘆句的語氣。結合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有所感悟,并在讀后交流讀后感想,說說讀懂了些什么,使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獲。
三次讀文不僅提出有明確的要求,而且層層推進,學生通過朗讀,很好地理解了課文,體會了小山泉的感情,做到了語文教學中的重情感、重體驗,重感悟。
不過這節課上完后有一點我覺得有點遺憾,就是在指導學生進行評價時,指向還不夠明確。比如同學之間互相評價朗讀時,應該讓學生明確評價的內容,究竟是評價音準還是評價語氣、語調,這樣學生在傾聽時就會有明確的目標,發言也就會相對集中。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7
本學期以來,我對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結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工作打算,我有如下感受:
一、考后思考:
小學語文的教學和學習對于學生的發展以及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小學語文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因此,關注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改進:
1、靈活調整學生的座位
低年級學生不同于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更加注重課堂的新鮮感,靈活多變、生動有趣、富于趣味的東西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在進行課外活動或者公開課講演時,教師可以改變原有的座位安排,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2、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
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融洽的學習氛圍,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耐心細致地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和幫助學習成績不好、基礎較差的`同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意見,主動征求學生的看法。
3、廣泛收集課外知識
教材所涵蓋的知識面是相對有限的,教師在講解課文之前應該廣泛搜集相關的課外知識,將課外知識與教材內容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使學生對課文的領會更加透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整理相關課外知識。
4、學習方法多樣化
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三、專業不足
1、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注重課本知識的教授,學生對知識缺乏深度的理解。
2、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缺乏溝通與交流,特別是對于成績較差的同學,教師缺乏足夠的了解。
3、小學語文教學忽視學生的認知特點,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只是采取教師講解,學生聽取的模式。這種模式完全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的地位。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8
讓學生學得趣味、學得有味,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職責。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經過幾年的閱讀積累,已儲備了必須的知識,也有著相應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一)因勢利導遷移應用
六年級學生在學校里顯得更為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沖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廁所里涂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更多的學生早在第一學期就忙著寫臨別贈言。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進取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組織學生為花壇寫溫馨的宣傳用語,為教學樓內部選擇格言警句、寫凡人小語,為學校廣播站進取撰稿。在練筆、討論、推敲中學生樂而不疲,尊師愛校、友愛同學的完美情操得到提升。
(二)融會貫通,以一當十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幾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到達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余,啟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應用,趣味有味地學。培養學生讀書思考、分析感悟能力,這是從文章的資料方面相串聯的;還能夠從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學習小組里交流安徒生這位“世界童話大王”的名作,花時少、收效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廣讀博覽的興趣;還能夠進行讀寫知識的遷移,在閱讀教學中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新年的陽光照著小女孩小小的尸體上,她的手里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火柴梗。新年的.街頭熱鬧依舊,可憐的小女孩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他們的思維活動向縱深發展。由此,教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求,讓這一久遠的童話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小女孩被奶奶緊緊地摟在懷里,她倆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飛到那沒有饑餓、寒冷、痛苦的餓地方去了。她們向著光明和幸福飛去。看,那青青的芳草地、活潑的孩子們把她們吸引住了,她們來到了,來到了你們的中間。你會,你會,你會。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培養。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19
《我多想去看看》以一個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詩歌的形式,講述自己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語言質樸,感情真摯,抒發了少年兒童向往北京的強烈的思想感情。
這節課的教學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為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體做法是:
一、通過多媒體的展現,激發學生的情感。
雖然平日里,我們學校也有升旗儀式,但孩子對天安門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因此,我們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天安門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如:當我播放錄象“升國旗”的時候,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可惜的時候在播放課件時,進行曲和國歌沒能播放成功,以至于學生沒能真正融入其中,對那種迫切想去北京看看的情感也有所影響。
二、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領悟文中的情感。
課上,我讓學生緊跟我的教學腳步,一步一步引領學生走進文本,體悟文情。具體做法如下:從有感情地讀課題入手,到重點指導朗讀課文分句,到找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再對這句話進行反復導讀,最后有感情地齊讀課文。不足之處就是課上,我沒能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與試教相比相差甚遠。
三、通過拓展延伸,延續學生的情感。
如果說這篇課文的教學只停留在讓學生學習課文的話,學生的情感就不會深入。因此,我還收集了一些圖片,引領學生感受雄偉的“萬里長城”,紅葉似火的“香山”,古老的“故宮”,世界聞名的“北京大學”等。激發了學生的熱愛北京首都,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的情感得以升華。如果我能在課后讓學生閱讀補充材料《國旗歌》,讓學生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并配以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我想會更好。另外,我發現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采用集中識字比較理想。這節課,我采用了分散識字的教學方法,不僅學生的識字效果沒能如愿,反而使課文教學顯得有些脫節。
通過這節課,讓我更加明確了:
1、課不僅是備教案,更是備學生,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
2、課堂任務安排很重要,難重點一定要明確。
3、一個環節與一個環節的連接一定要有目的性。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20
《端午棕》是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讀好長句子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有感情朗讀課文時,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端午粽對于孩子們并不陌生,但是端午節孩子們就不是很熟悉,課前我從我國的傳統節日導入,采用猜謎語的方式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沒想到效果真是好極了。考慮到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字詞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如“總,念”兩個字,因為它們有共同的偏旁“心字底”,可以放在一起記憶,“肉”,可以采用猜謎語的方式,“粽、端、據”可以采用“加一加”或者是換偏旁的方式,總之,只要我們樂于動腦,就一定能把漢字記準確,記牢固。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老師只是一個引領者,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就是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在通讀課文時帶著問題去讀書,采用圈一圈劃一劃的方法,讓學生動嘴動手,掌握學習方法,感受課文大意,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讀通順每一句話,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接著讓孩子們在朗讀長句子,我先讀,起一個示范帶頭的作用,然后讓學生讀,鍛煉他們的聽力和反應能力,孩子都很積極的配合,耳朵聽,眼睛看,注意力集中,另外,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很能體現作者對端午粽的喜愛之情,因此,在朗讀時,注意引導學生仔細體會,然后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這樣就巧妙的將學生帶到主動學習的氛圍中。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即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也讓學生知道了學習語文的方法。
但一節課下來,我總覺得學生還是不能深入文本,朗讀時感情還不夠充分,這與孩子們的預習不夠有關,因此,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有效的課前預習也是很有必要的。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21
《小蝸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話。課文以一只可愛的小蝸牛與慈愛的蝸牛媽媽的三次有趣的對話,巧妙地告訴我們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用小蝸牛的慢為線索,小樹林里一年四季的的不同特征。通過小蝸牛不厭其煩地爬行,讓學生感受到了小蝸牛的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媽媽對小蝸牛的那份隱形的`愛。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一年級小學生閱讀。故事配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目的是讓學生借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自主閱讀。所以本節課教學設計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分角色朗讀及小組互助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和閱讀,在反復地觀察、朗讀、識記、想象等語言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我用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和課文插圖導入新課,形象直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以“故事講的是小蝸牛的什么事呢”為引子,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隨課文題目識記、學寫“牛”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對所學的漢字進行理解和記憶,適度分散了學生識字的難度。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字義。
(1)借助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記“草莓、蘑菇、芽”,說明這些字都跟植物有關;
(2)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識字。如故事中的好詞“碧綠碧綠”“光禿禿”“爬呀爬”“樹葉全掉了”對于學生來說可能不是很理解,都可以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猜他們的大致意思,這些字就很容易掌握了。
我還設計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獨立感受文本內容,并逐步學會自學,教師已成為探究活動中的促進者,始終給學生以層層推進、引人入勝之感,讓學生有不斷探索、追求真知之動力。閱讀理解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有難度,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并根據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展開聯想。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幫助學生理解蝸牛媽媽對小蝸牛的疼愛及小蝸牛的天真爛漫。做到以讀促講、以讀代講,在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輕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讀讓學習變得情趣盎然、生動活潑。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22
《懷素寫字》是一篇介紹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小時候勤奮練字故事的課文,對于激勵學生發憤學習,刻苦練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有著積極的影響,符合一年級學生初學寫字的具體情況。現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本課的教學反思。
課文的2、3自然段是重點段,在教學中我注意抓重點詞,如“好學上進”、“非常認真”、“有名”等詞語,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懷素寫字的認真。抓重點句“他總是先看清字的.形狀,記住字的筆順,再一筆一畫照著寫。”這一句來研讀。從表示先后的詞語入手進行品讀,了解懷素練字的步驟,學習懷素的寫字方法。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并讓學生仔細體會,分清“看清”和“記住”與“筆畫”與“筆順”的關系。朗讀時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腦子里要浮現出懷素認真寫字的形象。還設置坡度幫助學生進行背誦的練習,使得誦讀到背誦水到渠成。教材在課后用較大的篇幅安排了筆順圖和描紅練習,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好這一珍貴的資源,我讓學生當即模仿懷素的寫字方法來練習本課的生字,讓學生把寫字練字環節與閱讀教學、寫字教學巧妙結合一起,與學生實際結合。這是我們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與重點,我想這更是提高我們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次嘗試。
此外,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了思維和想象能力的訓練,如在教學第三自然段,“他寫呀寫呀,日子一長,木板竟被寫穿了”一句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懷素的刻苦精神,我設計了如下的補白:為了練出一手好字,清晨,太陽還沒有升起,懷素已經在木板上(寫呀寫呀);傍晚,天已經黑了下來,懷素還在木板上(寫呀寫呀);寒冬臘月,懷素在冰天雪地里看到一塊漂亮的石碑,他趕緊在木板上(寫呀寫呀);盛夏酷暑,懷素在炎炎烈日下看到一塊匾牌上的好字,他立刻在木板上(寫呀寫呀)大家都說懷素的字已經很好看了,他還在(寫呀寫呀)……就這樣,日子一長,木板竟被(寫穿了)。學生的腦海中不斷出現著懷素刻苦練字的畫面,即豐富了想象力,更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
“教學總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在本課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有些問題的設計缺少鋪墊與坡度,顯得過于瑣碎等。這些在以后的教學中都要不斷改進與探索。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23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性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本課時中我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從問學生借筆.詢問學生的生日日期等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東西可以借,那生日可以借嗎引出本課的課題《借生日》。因為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學生愛過生日,而借生日學生沒有聽說過,這就引導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接下來是識字部分。我提出自讀課文的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本。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自由讀完課文后要求認讀帶有拼音的字;布.放.快.怎.禮.今.熊.飯.物.正.拿。反饋時,每組指名3個學生,每人讀一個字。讀得準的當小老師教全班。學生讀不準時,我注意正音,必要時教讀。在這里我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帶拼音學生會讀,去拼音開火車讓學生讀字,詞語。此外我還設計了一個送信的小游戲來鞏固生字的學習。請12個小朋友當郵遞員,給小動物送信,看誰能把這生字寶寶正確地送到小動物的家。這個游戲中學生舉手參與踴躍,并且能正確的把拼音和生字搭配。在記字這部分我讓學生說出記字的方法,有用加一加,編故事的方法,這也是學生自主學生的一種表現。我及時表揚學生的記字想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我想當時這里如果能給學生互相交流就更好了。食字旁和牛字旁是這節課新教學的偏旁,這里我采用了由教師指導,強化識字。我指著“飯”字,說飯是糧食,所以用食字旁,出示“饣”字旁,讓學生跟食字旁打招呼,增加學生對新偏旁的親切感,并出示了一句帶拼音的有食字旁的句子。讓學生找出“饣”字旁的朋友,給學生拓展了對有關食字旁字的了解,并指出食字旁的字跟食物有關。指導認記“物”字是“牜”字旁,“牛”字變成偏旁時橫變成了提,也讓學生跟牛字旁打招呼,跟牛字旁交朋友。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24
《狐貍和烏鴉》是一篇傳統的寓言故事。它講了狐貍故意奉承烏鴉,從烏鴉嘴里騙取了肉。告訴人們要正確認識自己,不要聽了別人的奉承就得意忘形,使讀者知道愛聽好話容易上當的道理。《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課后自己反思總結了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本課確定了以理解詞句和朗讀訓練為重點的教學目標,以讀促講,注重朗讀能力的培養。根據本課教材以對話為主,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的特點,在教學狐貍第一次說話時采用比較句子的形式,通過反復朗讀,品味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傳神。然后舉一反三讀好第二、三次對話,既理解了課文內容,體驗了情感,又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提高,加強了對語言的感受力。
2、以讀為主,培養和發展學生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以讀為主是本課教學所體現的又一要點。對于狐貍向烏鴉的三次問候,我一步步引導,讓學生體會出狐貍的虛情假意,體會到狐貍的狡猾,并借助朗讀把自己的感悟表現出來。除了這種個性化朗讀,我還采取自由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小組讀、整體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體會,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
3、師生共同演一演,說一說,評一評,師生互動,教師用形象的語言、逼真的動作,把學生帶入了課文的情境中,使教師極具親和力,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充滿了樂趣。
4、加強學生的情感培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提升學生的思想素養。最后環節,設計以《肉被騙走以后》為題續編一個小故事的作業,讓學生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領悟本故事的思想意義,加強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達到鞏固學習內容的目的。同時也擴大了本次課堂的外延,對教材是創造性的使用。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 篇25
本單元由《山青青》、《小樹謠》、《古詩兩首》、《春雨的色彩》、《世界多美呀》五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二”組成。
本單元內容旨在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象和勃勃生機,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下面談談我在本單元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讓學生在不同方式的朗讀中感悟兒歌語言的美
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后,我組織學生用不同的讀法去感悟兒歌語言的美。比如,在《山青青》這一課,我指導學生學習“樹青青,草青青,山花朵朵笑盈盈”這句話時,我先點名讀,然后追問這一長句里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喜歡。同時讓學生通過朗讀讓人們體會到樹、草、山花的可愛,接下來再點名讀,指導朗讀、自由練讀、點名讀。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讀感受到兒歌中描繪的意境美后,再問“山花為什么笑”。讓學生感興趣,才能使學生有想象空間,更能體會到兒歌之美,景色之美。
二、引導想象,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如在教學《小樹謠》一課時,在學完課文之后,我讓學生說一說:小樹對小鳥說了些什么?引導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創造性的積累。小鳥聽了小樹話后會說些什么呢?讓學生充分交流,體現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和想象,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重視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智力活動的翅膀,是智力活動富有創造性的重要條件,教《春天的色彩》一課時,在討論小鳥的爭論問題之后,我設計了天空練習,春雨是( ) 。你們瞧,春雨落在( ) ,( )就( )了。以此來啟發學生想象還會有哪些小鳥?他們會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的`?學生紛紛舉手回答:孩子們認為藍色的,春雨滴在小河里就成了藍色了。春雨是白色的,下在白色的樓房上,白樓房沖洗得很干凈。春雨是五顏六色的,下在大地上,大地就變成五顏六色的了”等等。
今后,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思索,不斷改進,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與課改一同成長。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一年級的教學反思10-22
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02-22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4-09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三》教學反思02-09
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1-16
一年級語文拼音的教學反思01-14
一年級語文《春曉》教學反思01-20
一年級語文《影子》的教學反思02-11
一年級語文aieiui教學反思02-09
一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反思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