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
《槐鄉的孩子》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準備一個課時就完成,重點在讓學生去感受課文,品讀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多彩的生活,快樂的生活。上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們回憶前面所學的三課給他們的感受,他們都能回答出來,然后通過一個問題“你們想不想知道槐鄉的孩子的快樂生活嗎?”引導到課文中來,課后,仔細想想,這個導語能把幾篇課文能緊密聯系起來,但是提問不好,方式太普通,沒懸念,所以也就失去了激情,調動不了孩子們思考的積極性。
這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是品讀課文,我先讓學生們自讀感受,然后請學生個別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其他同學來點評。這個環節不錯,個讀和學生點評后,及時做到反饋后的指導,認為讀得不好的學生示范讀出自己覺得的好的讀法,老師也進行了示范讀,而且采用多樣化形式讀,如男女比賽讀,小組比賽讀……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我想,教學中一定要把學生放在首位,教學、提問等都要從學生出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自主地學習,積極思考問題,努力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要多聽聽別的優秀老師的課,汲取優秀的教學方法以及課堂中一些隨機應變的經驗。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2
不用多說,主要理解了“曠野”,學生已經體會到鄉下孩子的勤勞、能干、自由。朗讀的感情非常到位。
接下去我把課外找來的兩首兒童詩,配上音樂,美美地讀給學生聽,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連連說有趣極了。我由此引導學生語文就是這樣美,如果你能學好語文,用好語文,你也能寫出如此美妙的小詩來。
發展性課堂教學的首要特征是注重發展。:“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發展和成長。”“對于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生活中的最基本的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與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生命價值的體現。”課堂教學不僅應成全學生生命整體的發展,而且也應使教師獲得生命滿足,使師生雙方的發展相得益彰。我想今天的這堂課,給了學生不僅僅是一首小詩,更多的是給予了學生對詩歌的感悟,對生活的熱愛。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3
《槐鄉的孩子》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學時盡量放手,多給學生朗讀,思考,質疑,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不論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是對語言體會和品味,都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究,盡量由學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結論。
教學時,我首先向學生介紹什么樣的課文是略讀課文和怎樣學習略讀課文,使學生明確這一類課文的學習要求,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方法。
在教學時我是這樣做的: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讀準字音。
2、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記下來,準備和同學討論。
第二個問題是重點,是一個統領全文內容的問題。通過學生充分的討論與交流,使學生明確槐鄉的孩子是可愛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他們勤勞懂事,從小就知道分擔父母的辛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學費。
2、他們吃苦耐勞,以苦為樂,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這從對他們唱著歡樂的歌,滿載而歸,從他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來。課文中有關孩子們的'勞動場面,寫得歡快,輕松,活潑,一點不給人以辛苦,勞累的壓抑之感,也說明了孩子們的以苦為樂。
學完課文后,我組織學生說說自己在課余時間所從事過的勞動,比如參加公益勞動,在家里幫助家長做家務。先想一想準備說哪方面的內容,想好以后,再說說自己勞動的經過和感受,并把它真實的記錄下來。
這樣學生既理解了課文,又練了筆,真是一箭雙雕。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4
《槐鄉的孩子》是自讀課文,因為是自讀課文,我計劃一個課時就完成,重點在讓學生去感受課文,品讀課文。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讀了一遍課文,讓他們說說槐鄉孩子的特點。鼓勵學生們在讀中找答案,希望通過這個環節,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但上課時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積極性不是很高。課后我認真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原因是老師提的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沒有照顧到中下生的閱讀能力。所以,這些水平的學生由于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就容易分神,學習效果不好。
另外,這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是品讀課文,由于前一個環節設計不好,所以這個環節實施效果也就不好。
一節課下來,使我認識到:備課時一定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中一定要正確面向全體學生,提問要從學生出發,要有層次性,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自主地學習,積極思考問題,努力培養他們的思維。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5
全詩共有4小節,詞句優美,寫了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游戲,勞動等生活情景。我首先定了教學目標,重點在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鄉下孩子生活和活動的幸福,快樂、有趣,并進行適當的想象說話訓練。
首先以圖導入,讓孩子觀察圖上的女孩子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引出她是一位鄉下孩子,揭示課題,引入課文,鄉下孩子的生活怎么樣呢?比如在教學第一小節中,我通過將“歡唱的黃鸝”和“盛開的野菊”兩個重點詞語出示,指導朗讀,用一句“這只黃鸝正在唱著歡樂的歌,誰能來讀好這個詞語呢?”然后進行朗讀。
在理解第二節時,抓住“捉蝴蝶”----“遍故事”,“含草葉”----“吹歌曲”等詞,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稍稍長大一些的“鄉下孩子”在樂趣無窮的'自然中玩耍、嬉戲的情景,感受“鄉下孩子”無憂無慮的愉快心情。然后抓住“挖野菜”、“逮小魚”等詞讓學生了解又長大一些的“鄉下孩子”會在閑暇時幫父母做一些事了。通過“撐圓了”、“樂壞了”等詞感受勞動的滋味----樂在其中!這些令人充滿遐想的語句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走進教材,在層層深入地朗讀過程中意會課文用詞的貼切與精美,漸入佳境。針對第一句,我激發學生想象:看看圖,想想田野上都飛舞著什么樣的蝴蝶?鄉下孩子捧著這美麗的蝴蝶,編織了什么美麗的故事呢?學生思如泉涌。有的說,他也想變成那美麗的蝴蝶,為花兒傳播花粉,讓花兒開得更鮮艷;有的說,他希望蝴蝶能帶上他飛到城市里去,看看和他一樣大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課堂氛圍異常活躍。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6
這—單元的課文一般都是介紹一些自然科學常識的。《數星星的孩子》雖然也提到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為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節寫張衡怎樣數星星,通過對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度。第二節通過奶奶認為張衡“傻”從側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節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節通過爺爺的話來告訴張衡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跟第五節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系,第六節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張衡刻苦鉆研、認真思考的品質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許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撤在碧玉盤里。”許多人習慣地認為這句話寫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張衡極大的興趣,這當然不錯。但我認為僅僅這樣理解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體會作者的意圖,還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寫這句話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過“無數、滿天、撤”等詞從另一個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閃一閃,星星分布的不規則。這給張衡數星星帶來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這為表現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憑著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刻苦地觀察星星,難點是比喻句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思路時,我從概括到具體,從最后一段著手,先展示結果,再推導原因,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課堂教學有起有伏。
根據大綱的要求及本年級教材、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1.學會7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2.讀懂1、6兩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的,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為基礎,訓練為主線,培養能力為目標”而步步展開。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7
今天,我教學了《槐鄉的孩子》這篇自讀課文,因為是自讀課文,這篇課文我準備一個課時就完成,重點在讓學生去感受課文,品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自讀了一遍課文,讓他們找出并且概括出槐鄉和槐鄉孩子的特點,學生們在讀,也在找,但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學習的自主性不強。課后我認真思考了一下覺得提問方式帶有一種強制性,就是讓學生去找,而且提問有點繁瑣,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如果以一個“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的方式讓學生整體地去把握課文的內容,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就會很自然的找出那些答案,我也就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我想,在對閱讀課文的教學中,以后要形成一個規律,就是先讓學生去整體理解課文的內容,然后去把握課文的脈絡,再去分清課文的`層次,我覺得這方法很好,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領悟能力。這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是品讀課文,我先讓學生們自讀感受,然后請學生個別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其他同學來點評。個讀和學生點評后,應該及時做到反饋后的指導,這一點我沒有做到,我覺得在這時,老師也可以示范讀,而且讀的形式還要進一步多樣化,男女比賽讀,小組比賽讀。只要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就行。教學中一定要把學生放在首位,教學,提問等都要從學生出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自主地學習,積極思考問題,努力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這是我這一節最大的感受。
這堂課后,自己覺得上得不是很成功,有點懊惱,但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該努力的方向,而且還聽到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去努力的實踐并且積極的去摸索,迅速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讓學生更好地學習。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8
教學目標:
1、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3、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4、認識略讀課文,初步掌握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略讀課文,通過品味重點詞句,感受槐鄉的八月給孩子們帶來了幸福與快樂,體會槐鄉的八月磨練了孩子們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從而初步掌握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課,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連續學習了幾篇有關課余生活的課文,體會到了課余生活有許多樂趣,請你說說從《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芭的草地》、《爬天都峰》三課分別體會到了什么樂趣?”(學生回憶交流)
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交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悟
1、簡介課型
A、同學們,仔細觀察課題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有什么不同?
B、我們現在學習的課文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精讀課文,如第1、2、3課;一種是略讀課文,如第4課。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它們在編排上有什么不同?
C、怎樣學習略讀課文呢?仔細閱讀導讀提示很重要
2、導讀提示。
自讀“提示”,邊讀邊畫出本課的學習要求,然后指名讀提示,交流并歸納出學習要求:
(1)讀讀課文,看看槐鄉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快樂。
(2)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3、自主讀悟
自讀。對照略讀提示,輕聲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請你多讀幾遍。邊讀邊用筆畫出有關內容,讀后與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幫助解決,不能解決的地方作個記號。
4、交流收獲
集體交流。先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談談槐鄉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快樂。(讓學生知道課文主要描寫了槐鄉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過,引導學生體會到孩子們所得到的勞動的快樂。)
三、賞讀課文,感悟理解
1、細讀品悟。再讀讀課文并仔細想想,你覺得“槐鄉的孩子真!”
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2、學生發表見解,全班交流。
A、生:槐鄉的孩子真懂事!
師:你從哪里體會到的?(指生說)
據生答出示句子: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指讀—齊讀)
B、生:槐鄉的孩子真快樂!
師:你從哪里體會到的?(指生說,余生適時補充)
(采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這從對他們唱著快樂的歌,滿載而歸,從對他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來。課文中有關孩子們的勞動場面,寫得歡快、輕松、活潑,一點也不給人以辛苦、勞累的感覺,也說明了孩子們的以苦為樂。)
據生答相應出示句子:
a、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指讀-----賽讀—齊讀)
b、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指讀—齊讀)
……
C、還有體會“槐鄉的孩子真辛苦!”、“槐鄉的孩子真勤勞!”、“槐鄉的孩子真可愛!”
3、抒發感受。
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嗎?可以用一句話來表述!
如:“勞動最光榮!”、“幸福的生活靠雙手去創造!”……(同桌互說——指說)
4、賞讀品味。
A、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引導學生關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寫形象生動的句子,學會鑒賞等)
B、小結: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一樣熱愛勞動,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四、課外延伸,拓展能力
說說自己課余所從事過的勞動內容。可以是參加公益勞動的,也可以是幫助家長做家務的。先想一想準備說哪方面的內容,再說說自己勞動的經過和感受。
板書設計:
懂事
槐鄉的孩子 采摘槐米 快樂 勞動是快樂的
勤勞
辛苦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9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了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槐鄉孩子的懂事、吃苦耐勞和以苦為樂的特點。
從槐鄉的孩子與我們有什么不同想開去?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讀說自已讀了課文后的的體會。學生在回答時,大都抓住了“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會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槐鄉的孩子愛勞動,對此學生感受最深,學生已經能夠通過讀文理解文中的內函,但總結的能力不行,大都是只看到點,看不到面。槐鄉孩子以苦為樂的精神,是靠我歸納出來了。因為這是本學期的.第一篇略讀課文,雖然課文都是由學生具體讀,但都是我直接參與指導方法等,是我一步步引著走的,屬于半放半扶。以后的略讀課我準備完全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0
《槐鄉的孩子》是小學三年級上冊的第一篇略讀課文。雖是略讀,但文章語言優美,文風淳樸。課文字里行間處處洋溢清香,恰如文中槐米之香,絲絲縷縷,清淡不絕。文風之美,又如槐鄉孩子們身上透現的勤勞、質樸、善良的品德之美。
但是,文中所寫的生活環境、勞動場景,距離我們的學生是那么遙遠。他們不知道槐樹是什么樹,不知道槐米可不可以熬八寶粥,不知道雞熱了干嗎耷拉翅膀,更未體驗過槐鄉孩子們那種勞動之樂。所以,讀過課文之后,他們有那么多的疑問。而當時我班教室電腦正在修理,不能找相關圖片資料稍為解惑。于是在課堂上,我把自己設置要提問的問題暫置一旁,把提問的空間留給孩子們。質疑時,孩子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滿腦袋“為什么”的郭巖松首先發問:“槐鄉的孩子采了槐米上哪里換錢?”
聽到問題,孩子們馬上低頭瀏覽課文,一向反應靈敏的董曉說:“我知道!賣給藥店!因為書上說槐米可以入藥”“還可以賣給染料店!”不等董曉說完,急性子趙小龍搶著說,顯然他是得到了董曉的提示。這是別的孩子們也找到了文中的證據,紛紛附和,再問巖松是否滿意這個回答,他表示很滿意,于是這個問題我們解決了,又借機把相關的第二自然段的朗讀完成了。
李增增接著問:“八月那么熱,可是槐鄉的孩子們為什么不怕熱啊?”增增這個問題,包含了我設置的一個問題,于是我先問:“八月有多熱?”增增說不上來,白世玉說:“八月我在家里熱得光想吃冰糕!”牛樂順說:“我在我姥姥家看見狗把舌頭吐得這么長!”他邊說邊用手比劃,這一來,孩子們都想起了暑假里自己經歷的.炎熱,在底下說起來。于是我又問:“槐鄉熱成什么樣?”他們一齊端起書朗讀起來:八月,天多熱。雞熱得耷拉著翅膀,狗熱得吐出舌頭,蟬熱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生性活潑的劉建元還邊讀邊做動作,一會兒學雞耷拉翅膀,一會兒學小狗吐舌頭。
“八月的槐鄉這么熱!那么孩子們怎么不怕熱呢?”我又提示了一遍增增的疑問。
柏梅說:“因為他們在山上,山上有樹木檔陽光。
她說完,同學們有的搖頭,有的皺眉,覺得不太合適。
張慶燁這時站起來:“我們軍訓時候也在陰涼地兒,可我們還喊熱哪!是槐鄉的孩子很懂事,想多采槐米多賺錢好孝敬父母。”聽了慶燁的話大家紛紛表示贊同,我也趁機夸慶燁是個體諒父母的孩子。
在理解詞語上,李俊蓉提出不明白“滿載而歸”,我要求她把含有這個詞語的句子讀出來,而這段話正好是描寫孩子們如何勞動的,于是大家一起朗讀了這段,剛剛讀完,劉嘉琦就高高舉起了手:“滿載而歸就是槐鄉的孩子們經過一天勞動,到了晚上,背著滿滿一筐槐米回家去。”雖說解釋的繁長一點,但是這個孩子結合前文,把這個詞語融合到課文中去作了解釋,我馬上肯定了她的做法:“嘉琦剛才用的方法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同學們在以后的閱讀理解中可以借鑒。”
這時李鴻菲說:“我看了前文,也看了后文,還是不明白‘月落柳梢’這個詞。”大家一看,這是最后一個自然段的首詞,原文是“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對啊,這是個言簡義豐的詞,前后文語境解釋都不明顯,孩子們思考起來。我正在琢磨如何解釋,一向愛鎖眉頭的張慶燁此時又發話了:“春天我們觀察過柳樹,柳梢長長的垂到地上,月亮和柳梢一樣低,說明很晚很晚了。”話音剛落,噼里啪啦,掌聲響起。我趁機問:“剛才慶燁是聯系什么理解這個詞語的?”白紹磊終于發話了:“我們的生活!”
最后,大家在理解、體會的基礎上,重讀課文,聽得出來,他們充滿了對槐鄉寧靜生活的向往,也跟著槐鄉的孩子一起體驗著勞動的快樂。而我,也在孩子們的快樂中體會著教育的幸福。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1
課文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采摘槐米,從中獲得快樂,使孩子們的童年生活變得豐富而充實。本課在處理文本內容時,用了一課時,(作業例外)閱讀課文把學習的權利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課文。本人認為本課的教學指導還是比較務實的。槐樹對于我們農村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只要學生查資料就能了解槐樹的生長特點,無需老師作太多的指導。最重要的是槐樹下的故事。本單元都是體現孩子課余生活的樂趣,每篇文章的語言都很優美,也是學生走進寫作的一個亮點模式。
這篇課文的語言樸實,讀起來輕快,帶有濃濃的鄉土氣息。在作者的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松快樂。在授課時,本人出示了閱讀要求,讓學生一步步的完成。如:
1、讀了第一自然段你能看出槐鄉孩子對槐樹有一種什么感情?
2、勾畫描寫槐花的特點的句子,槐米有什么用途?
3、第三自然段作者描寫了三種動物有什么作用?(重點)
3、那些地方能表現孩子們的歡樂心情。
4、孩子們勞累了一天為什么還帶著甜蜜的微笑?(重點)
5、槐鄉的孩子可愛嗎?為什么?(重點)
在教學的重點點撥中,運用了句子比較突出重點。如:槐鄉的孩子可不怕熱。(雞熱得耷拉著翅膀……狗……蟬……)在點撥的過程中適當提示這是一種寫作技巧“襯托的手法。”比如,寫要下雨了,“狗、樹葉、知了……”這都是襯托下雨前的悶熱。這里本人重點引導了,因為在寫作中,無論是中段還是高段學生,最基本的寫作技巧還是要掌握。如,要體現天氣很熱的句式:花兒(熱得收藏起了笑臉),星星(熱得躲進了云層),小花貓(熱得直趴著喘氣),可是老師(仍然還在燈下批改作業)。描寫天氣冷的句式:今年的天氣特別冷。田野的蔬菜______,街道小院的水管______,就連那水泥地板也______。
怎樣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是本人在本課教學中的一個首要環節。如:準備好工具書,詞典字典等。閱讀時不走馬觀花,要仔細地讀,重要的地方勾勾畫畫,從而了解課文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反復讀,細細品讀,每句斟酌,體會每段表達的意思,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再次閱讀,核實閱讀中老師所出示的閱讀要求。從而把課文理解得更透徹。課后練習,寫一種植物或一處景物,并寫出此處所發生的趣事,傷心事等。(學生作品略)學生習作是較成功的,因此而得到同行們的認可。
為了拓寬學生閱讀知識,同時也體現閱讀課的實質意義,注重字,詞、句、段、篇的訓練落到實處,本人出示了與本課有關的四字詞語。
勞而無功 勞苦功高 歸根結底 張燈結彩 勞民傷財 勞師動眾結伴而行 結草銜環 滿不在乎 滿面春風 滿腔熱忱 滿城風雨
讓學生自己去積累文本中的“的”“地”字短語,并安排抄寫習作。即使課文中的知識處理不足也可以通過這種有效的作業方式足以彌補了。
“品讀”是本文的重點,但為了學生閱讀量的增大,讓學生選讀欣賞,抄寫文中美句并仿寫句式。如:槐鄉的.孩子離不開槐樹,就像海邊的娃娃離不開大海,山里的孩子離不開石頭。
仿寫:1、(我離不開媽媽,就像河里的魚兒離不開水,田里的禾苗離不開肥沃的土壤。)
2(我離不開學校,就像幼小的孩子離不開媽媽的懷抱,大山的人們離不開大山的土地。)
總之,本人堅信,如果閱讀堅持這樣做,相信自己的教學效果差不了多少,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務實。只有腳踏實地的教學,樸實的教學設計,會逐漸創新的。總歸一句,語文教無定一,自己的學生,因材施教方能是根本。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2
我始終認為,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尤為重要。從小讓孩子們伴隨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暢游在想象的海洋中,將來才會做出別人想不到的事、挖掘出別人沒挖掘到的`財富、創造出更偉大的奇跡。沒有想象力何談創新能力。
語文課上,我會對課文中的一個情境讓學生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比如,在教學《雪孩子》一課時,課文是以雪孩子變成氣飛到空中不見了為結束。我便請學生想象一下:“雪孩子是一個舍己為人、品德高尚的人,他會飛到哪呢?又會為人們做些什么呢?”學生們有的會說:“雪孩子飛呀飛,飛到一個一年都沒有下過雨的地方,看見這里的泥土已經裂開了很多縫,并且都不長莊稼了,人們都快要餓死了。雪孩子找來了許多云,和他們一起變成雨落下來,澆灌了這里的土地。不久,那里的莊稼長出來了、小草漫山遍野、鮮花盛開,到處一片生機勃勃。”有的說,雪孩子去了森林,給大樹喝水。去了池塘,和小青蛙做伴……。在學生們都興致飽滿的要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我讓他們立刻把想說的寫下來,再讀給好朋友、爸爸媽媽聽,學生們不但體會到了想象的樂趣,也獲得了寫作上的成就感,可以說一舉多得,事半功倍。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3
我認為打造高效課堂,應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是要要堅持備課策略:“以激情點燃智慧,以智慧解剖教材,以教材提取案例,以案例達成共識。”二是以合作交流為舞臺,以問題探索為主線,以創新思維培養為目標,以體現有序、積極、愉悅、自然的課堂氛圍為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個學生都有提問質疑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探究展示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認同贊賞的機會。
這堂課自我認為是一堂成功的課,是一堂高效的課。在課堂設計中與我校追求的以“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合作探究,當堂達標”的高效課堂“十六字”方針是一致的。在課堂里上我注重了實施高效課堂的改革,大力推進、全面倡導學生的自主研討,真正做到了講練結合,拓展延伸。基于此,我在時間分配上做到了“二二五”課堂時段模式,即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二十分鐘,教師點撥、釋疑二十分鐘,當堂檢測五分鐘。
在教學設計上,我積極探索,并努力實踐適應“新課程”需要的“目標引領,問題切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適時點撥,拓展提升,當堂檢測”高效課堂七大模塊。以期形成“將知識轉化為智慧,把文明積淀成人格”的課堂理想境界。
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童話故事,文章雖然比較長,但文字比較淺顯,主題鮮明,通過教師問題的設計,與循循善誘的引導,點燃了學生內心的`求知欲、表達欲、交流欲、成功欲。據不完全統計,在此堂課上,舉手回答問題、參與展示的同學有57人次,占全班總人數的91%;參與合作探討的同學為100%;當堂檢測的同學正確率為100%。
所以,我認為這堂課是一堂高效的課,是一堂愉悅的課,是一堂很有價值的課。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4
《雪孩子》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第一冊的最后第二篇課文,也是一篇沒有拼音輔助的課文。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課文內容有沒有拼音,這關系非常大。將直接影響到課文能否被他們熟練地朗讀及其理解。我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開頭預設了:跟孩子談談冬天、看看雪景圖,因為天氣關系,外面并沒有雪,于是我讓孩子們和我一起在黑板上畫一個大大的雪人,讓孩子們給自己親手畫的雪人取個自己喜歡的`名字,孩子們興高采烈的為雪人取名字:雪人、小可愛、雪娃娃、小雪、雪孩子……孩子們在快樂中走進冬天。趁機導入新課。在配有動畫的范讀中讓孩子感受雪孩子的故事。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占主要位置,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學生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來理解課文中的詞、句、段和文章的內涵。在觀看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一圖時,老師問從哪里看出他們高興呢?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惟恐把自己的精彩答案給遺漏了。在這此起彼伏的回答聲中,學生們理解了“快樂、又蹦又跳、開心”等詞語。
又如,片段(一)中的雪景圖,把孩子們帶入了生活的情境,貯存的詞語也一下子變得那么鮮明而富有感情色彩,如白茫茫、潔白、晶瑩剔透、銀色的世界等。孩子們情不自禁地用這些形象的詞語去描繪眼前見到的雪景圖。再看簡單的一張白云圖,把課文內容“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后自己變成了云朵,以及雪孩子助人為樂、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都融入到了這張簡單的畫里,讓畫已不再是畫,而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東西。我覺得在“看圖中學文”,能把孩子們帶到了一個永不枯竭的活的源泉中。與此同時,再回歸文本,孩子們在朗讀時就顯得得心應手多了,那絲絲感情就在他們的朗讀聲中流淌,讓學生的朗讀不再蒼白無力。讓他們一個個進入情境讀課文,讀出節奏、讀出技巧、讀出人生百態,領略到了語文的音、韻、美。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5
在新教材中,三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略讀列為了一個重要部分。怎樣讓孩子們學會自讀,以輕松地進行略讀課文的教學呢?我在實際教學中有了一點體會。
在教學《槐鄉的孩子時》,我先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也是略讀教學的第一步驟: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讀準音。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這時便進行本課教學的.第二個步驟: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這時學生便可邊自讀邊勾出自己喜歡的、描寫槐鄉孩子的詞句,與同桌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老師這時可學生勾畫出優美詞句,朗讀體會,來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在充分體育課文情感的基礎上,即可進行本課教學的最后一個步驟:交流體會,學生可和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的感受,說說自己在課余時間所從事的勞動,從中體會到勞動的快樂,過樣,本課的教學也就輕松完成了。
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師要盡量放手,多給學生朗讀、思考、質疑、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無論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是對語言的體會和品味,都應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究,盡量由學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結論。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04-22
語文《槐鄉的孩子》的教學反思04-22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10-10
槐鄉的孩子語文教學反思01-10
《槐鄉的孩子》語文教學反思01-10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范文04-22
語文《槐鄉的孩子》的教學反思范文04-22
關于槐鄉的孩子的語文教學反思01-10
《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范文08-14
《槐鄉的孩子》教學設計及反思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