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么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夸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說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說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著我。最后我想:如果舉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學中,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么是說大話。這兩個例子,一個是:我能一口氣吞下一頭牛,我能用手推動火車。學生從老師的語氣和自己的`經歷中了解,這些就是夸張,不切實際的,就是說大話。我發現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并且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詞以及青蛙當時的心情了。
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么笑,小鳥為什么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今日在學習包以及相關的形聲字的時候,我彌補了上次公開課的缺點,請同學們說一說,還明白哪些字屬于形聲字呢?孩子們說出了幾個。那里是有我的職責的,關于這個知識,我原先沒有滲透過。所以孩子們在舉例的時候,基本上說的都是公開課上的幾個字。印象是深的,可是由于我的失誤,對原先的`字不太明了。在最近一段時間,我要努力再彌補一些,讓學生借此機會把這個定義牢記在心中,以利于更好掌握識字規律,更多的識字。
對于成語的掌握我總是對學生沒有信心。在進行日積月累一題時,我請大家再說出幾個與數學有關的成語,想不到孩子們還說出了:一心一意,一劍雙雕,一帆風順,一路順風,二龍戲珠,三心二意,三羊開泰,四通八達,四面楚歌,五光十色,六六大順,七上八下,八仙過海,八面玲瓏,九九歸一,十全十美。我的心都被他們舉起的小手激動著,都被他們精彩的回答QUE躍著。我激動對大家說,我沒有想到同學們還明白這么多的成語。雖然我天天的訓你們,責怪你們,可是你們明白么,你們一向是我的驕傲,我覺得你們聰明,你們有上進心,你們懂事,你們樣樣都比別的班好。我一向以你們為驕傲。可能是我的激動感染了他們,他們個個坐得筆直。我突然想到,這句話,可能我早就應當對他們說了吧。讓他們明白我對他們的感覺,讓他們明白他們怎樣做,我才會開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愿意做教師或家長喜歡的事情的,他們對我們的看法是十分注意的。我今后要多用用期待的方法了。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1、《找春天》教學反思
“讀”是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讀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多讀的目的在于將課堂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感悟領會課文。本課教學時我采用多種方法指導朗讀。
1.聽讀。學習課文之前,我首先進行范讀,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受到教師朗讀的熏陶。
2.自讀。自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讀熟課文。在學生自由讀前,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不丟字,不加字。(2)讀的過程中遇上難讀的句子可作記號或隨時請教老師。(3)讀通課文后,標出自然段序號和圈出生字。對于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和較長的詞組,要及時提醒學生注意。
3.細讀。所謂細讀,就是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邊讀邊進行字、詞、句、段的訓練。這一步是以“情”貫穿的讀。課文第一段我抓住兩個它“!”第二段我讓學生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脫”、“沖”、“奔”、“找”這幾個動詞,描繪出孩子們急著到外面去找春天的心情。這時適時引導:這段該怎么讀?為什么這樣讀?這兩段應帶著什么樣的感情去讀?使學生明白面對春天這美麗的景色,我們應用盼望、高興的、急切的語氣去讀。 課文第三至七段,可抓住文中的三個比喻句和反問句引導學生朗讀。這三句話把春天生機勃勃的畫面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為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機。讀這一部分
時,要讀得親切活潑。
4.賽讀。經過教師的指導,多數學生能讀熟課文。這時,可安排學生分組比賽讀,每組選出最好的同學再比。讀完后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以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讀熟、讀出感情后,再進行背誦的練習。
2、古詩二首
《草》教學反思
片段:《草》最后一個教學環節
師:小朋友,放學回家誰愿意把詩背給媽媽聽?(學生舉手,老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來)我當你媽媽,你現在背給我聽好嗎?想一想,到了家里該怎么說?
生:媽媽,我今天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你聽聽好嗎?
師:我女兒真能,老師剛交完就會背了。
師:誰愿意回家背給哥哥聽?
生:哥哥,今年天我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你聽好嗎?
師:那一首?
生:《草》。
師:噢,這首詩我也學過,它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
生:哥哥,你記錯了,是白居易寫的。
師:反正都有“白”字。我先背給你聽:離離原上草,一歲……
生:一歲一枯榮。
師:野火燒不盡,春……春……
生:春風吹又生!
師:還是弟弟記性好!
師:誰愿意背給奶奶聽?你奶奶沒文化,耳朵有點聾,請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詩給你聽好嗎?
師:好,背什么古詩?什么時候學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剛學的。
師:那么多花兒不寫,干嗎寫草啊?
生:(一愣)嗯……是因為草很頑強,野火把他的葉子燒光了,可第二年又長出了新芽!
師:噢,我明白了。背吧!
師:“離離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聽不懂?
生:這句是是說,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
師:還有什么“一歲一窟窿”?
生:不是“一歲一窟窿”,是“一歲一枯榮”。枯,就是干枯,榮,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長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師:你看俺孫女多能耐,小小年紀就會背古詩了!奶奶先你怎么大的時候,那有錢上學啊!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小朋友,放學回家就把這首《草》背給家里人聽。
分析與反思:
這位老師在教學《草》這首詩時,充分掌握了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激發學生興趣,活潑而實在。學生背古詩,既是一個整體把握、復習鞏固的過程,也是檢測學習效果的過程。在背的過程中,學生的記憶、對古詩的理解以及展示、運用都有所顧及,而且每一輪引導都逐漸深入。但存在的問題是: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的能力?寫字能力及鞏固?背誦的面——其他學生背的效果?時間——有人說是表演,玩花樣!新課標始終堅持認為學習要以全體學生為主,要注重全體學生的整體發展。
3、《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見的生機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這節課后,我對整個教學過程和同事的評價作了回顧、反思,感觸頗多,現小結如下:
一、多法并用,感受詩境
1、抓重點詞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我抓住重點詞語“籬落疏疏”、“一徑深”、“未成陰”等,采用圖文對照讀、回憶舊知想一想、出謀劃策畫一畫等多種方式,把古詩意境通過學生學習體驗活動變成具體的圖景,從而讓學生體會菜園的美麗、恬靜,感受花叢追蝶的快樂。同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古詩解讀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以讀為本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我引導學生先看圖,說說圖意,感受美。
然后讓學生自讀自悟,聯系看圖,感悟圖文相通之處,從圖悟文,把課文與圖意融為一體,啟發學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詩句的領會、理解。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在一次一次地朗讀中,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煉。
二、創設情景,升華感情
從一年級到現在,我班學生已經積累了40多首古詩,孩子很希望有個展示的機會。時值春天大好時機,我想,何不收集幾張圖片來讓學生看看美好的春光,說說此時此刻想到的詩句,況且也能促進本課情感目標的達成。果然,孩子們的情緒很高,不僅能對著圖片恰如其分地說出詩句,還能發出由衷的贊嘆:“春天真美啊!我愛春天!”“春天真是個魔術師,把大地裝扮得這么美麗。”“這真是‘春色滿園關不住’!”我知道我成功了,因為孩子的靈性在閃耀了,孩子的情感在噴發了。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
1、預設欠充分
課堂具有動態生成的特點,并且這種生成并不是無法捉摸的。只要預設充分,精彩菜會涌現。如:在設計教案時,我意識到“籬落疏疏”是個教學難點,準備用圖片、板畫、擴詞來解決。在兩次試教中,學生都能一點就通,難點突破不再是個難題了。但在這次教學中,情況出人意料,學生竟理解為“籬笆很密”。我想如果開始能收集一張“密不可鉆的籬笆”圖片比較一下,詩意就顯而易見了。
2、方法欠鞏固
在理解詩意之前,我讓學生回顧了以前理解詩意的方法,接著就讓學生學習今天的“邊看插圖邊讀詩”的方法來理解這首詩,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我想如果能把新舊方法并用,也許難點就會迎刃而解了;如果能在理解詩意中,強化新方法,也許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提高更快;如果能在拓展說詩中,引導學生感悟圖文相通的妙處,也許學生的感悟理解就會更深刻。
期待更精彩的課堂到來。
4、《筍芽兒》教學反思:
《筍芽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的一篇課文,《筍芽兒》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采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在成長過程。
于是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把教育與生活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潛在能力得到發展。
一、“生活化教學”豐富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以往的語文教學,更多地是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與語文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忽視了語文對于人的精神生命的影響。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則不然,它的教學觸角已經延伸到學生的生命領域,彰顯出非凡的人文氣息。
在教學《筍芽兒》這篇文章第6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邊聽音樂邊想“如果你是筍芽兒,筍芽兒還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小朋友的回答真好。第一個小朋友說:“我看見了一棵大樹,有黃牛伯伯在樹下吃草,并且它還向我問好。”我說:“你也向牛伯伯問聲好吧!”第二個小朋友說:“我看見一位仙女在彈琴,一個小姑娘在跳舞。”我說:“那個小姑娘肯定就是你。”第三個小朋友說:“我看到了許多鮮花,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我說:“老師也聞到了花香。”……。這些問答,正因為老師關注了孩童純真的生活,關注了孩童純真的心靈,語文教學才充滿了溫情的人性之美,才滋潤了每一個幼小的心靈,播撤了愛和希望的種子,而沒有因為預先設定的答案,機械僵化、生硬、失去活力。
二、“生活化教學”發展了學生的個體潛能。
每個孩子都是潛在的天才兒童,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著相對優勢的智力領域,如有的孩子擅長用表演來表現自己的情感,有的孩子擅長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喜歡用語言來陳述自己的思考等等,這些都是顯示了他們各自的優勢智力領域。在教學《筍芽兒》這篇文章時,讓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這些才能,學生把“春雨姑娘的美就像彈奏著樂曲,大嗓門的雷公公,嘮叨的竹子媽媽,可愛的小筍芽兒”讀得出神入化,有時還邊讀邊演。此時,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是天才。
三、“生活化教學”拓展了學生的體驗渠道。
生活的本質在于它的豐富性,當學習與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系時,就可以利用生活資源豐富的優勢,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拓展了學生的體驗渠道。
教學《筍芽兒》這篇課文時,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讀中感悟筍芽兒在大家的幫助下,奮力向上,努力想長大,向往外面的世界,最后終于長成了一棵健壯的竹子。我讓學生說說自己想怎樣長大?一位小朋友說:“我要像筍芽兒一樣,克服困難,一個勁兒地長大。”一位小朋友說:“我要像筍芽兒一樣,經歷風雨,才能茁壯成長。” ……。學生的回答,讓老師覺得學生從筍芽兒的成長過程中得到了體驗。
生活化教學向我們昭示了如此誘人的教學前景。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更好地實踐語文教學生活化。
5、《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
小鹿在門前栽了一叢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澆水。可是就在玫瑰快要開花的時候,小鹿不小心把腳跌傷了,等他傷好以后,玫瑰已經謝了,一朵花都看不到了。就在小鹿兄弟倆感到惋惜的時候,黃鶯和微風過來告訴他們,玫瑰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小鹿不再難過了。一個很美麗的故事,傳遞出"能夠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樸素的哲理。我在教學《小鹿的玫瑰花》時著重按新課標的精神,上完這堂課,感觸頗多。
一、 追求平等對話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語文課堂應該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置身于與教材、與作者、與同學、與老師的對話交流的過程之中,師生共同經歷,共同生成。《小鹿的玫瑰花》一文,要讓學生體驗到"能夠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是不太容易的,但通過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教學中,我抓住了一些看似平常實則頗具玩味的詞句,如:"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和"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學生從無疑到有疑,從有疑到解疑,隨著思考的加深,感受的加深,情感的體驗也在不斷地生成。
二、 注重情感體驗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本對話。因此,課堂中,我以自身的激情引導學生,用他們全部的理智、經驗和情感去感受、領悟、欣賞課文的內涵。《小鹿的玫瑰花》一課,就多處引"移情"進課堂,注重體驗。學生一會兒是小鹿,在"如果你就是小鹿,可是一朵玫瑰花也沒看到,你的心情會怎樣?"的體驗中,感受到小鹿是那么迫切希望看到玫瑰花,感受到他看不到花時的那種惋惜和難過。一會兒又成了黃鶯和微風,在"黃鶯,你為什么見了玫瑰花就想唱歌?"和"微風,大伙兒在夸你的時候,你心里怎么想?"的體驗中,感受到小鹿的玫瑰花給別人帶來的快樂。隨著體驗的深入,學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小鹿自己沒有看到玫瑰花但仍然發自內心的那種快樂。不斷的角色體驗的過程,是學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對課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組合和建構。
三、 激活創造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思維品質的提高。因此教學中要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和創造,保護孩子富于幻想的天性。如,在指導讀好黃鶯和微風說的話以后,我先提供給學生的是一個幫助想象的平臺:還有誰也看到了玫瑰花?蝴蝶姑娘飛來了,她說──。一位可愛的小姑娘跑過來,她說──,繼而讓學生自由想象說話。學生有了閱讀的基礎和思維的開啟,小白兔、蜜蜂等人物形象紛紛浮于腦海。一個問題展開了孩子們想象的翅膀。
"為他人開一朵花",小鹿這樣的行為,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我想,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也應該常常地想到學生喜歡什么,常常地為他們帶去快樂。
6、《泉水》教學反思:
在教學《泉水》這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體驗上,特別是語言的遷移運用上,設計了一個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讀和說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讀中感悟,以讀激情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洋溢著對泉水的贊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因此,我力爭做到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扮演角色讀、齊讀等),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提高了審美的情趣。
二、自主學習,升華提高
另外我還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先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然后鼓勵學生大膽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在交流中,學生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體會到了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將自己的情感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能適時地給予點撥、引導、調控,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愈加高漲。
三、重視積累,靈活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
為此我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說話、仿寫練習,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課文里的語言。我還讓學生從課外收集有關泉水的詩歌,如〈小池〉。從而,學生體會到運用語言的方法和積累語言的樂趣。
總之,這節語文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讀代教,讀中有恰,讀中有想的教學理念,既上得扎扎實實,又有新意,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7、《雷鋒叔叔,你在哪里 》教學反思:
雷鋒的名字經常被人們掛在嘴邊,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解放軍戰士。很多老師害怕上這樣一些偉人、名人的文章,像二冊的《鄧小平植樹》、《吃水不忘挖井人》,覺得跟孩子們的時代背景、文化底蘊相差太大,有的甚至覺得沒必要選入教材中。剛開始我也有這樣的想法。偶然間我發現我們班孩子模仿“奧特曼”的游戲,很多男生談到長大的愿望就是成為奧特曼,為什么學生會如此喜歡它呢——那是因為“奧特曼”是他們心中的英雄!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利用孩子崇拜英雄、真誠善良、易受熏陶感染的特點,把我們文章中的“雷鋒、鄧小平、毛澤東”等名人也成為孩子心中模仿的英雄呢?讓孩子學習自己喜歡的英雄故事,肯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來,孩子在課堂上是否動情了是上好這類文章的關鍵。如何讓孩子動情呢?一是樹立形象,在導入課文時教師要非常莊嚴、神圣地介紹人物,如生平、事跡、別人對他的評價等等,讓學生對人物肅然起敬,幫助學生增加對課文背景及相關內容的了解,激起他們內心深處為人物人格震撼這樣一種情味感和學習的強烈欲望。二是深化形象,就是要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與文字相關的表象,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將語言轉化為形象鮮明的內心視像,使語言和生動的表象建立心理聯系。怎樣讓孩子對人物粗淺的認識走向人物內心世界,體察人物的內涵呢?在這篇文章中我采用把詩歌內容讓學生編講故事的方式,通過講故事使學生把雷鋒冒雨抱小孩、踏荊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體化、鮮明化,在此練習中,學生對雷鋒的感動不再膚淺,體驗深刻了,學生才會覺得有意思、有趣味,才會有神情并茂的傾訴。三是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導學生體會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僅僅停留在“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里”的表層意思,哪我們學習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所以通過我們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鋒,快來夸一夸吧。用句式的練習,讓學生更好地感悟到我們的世界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將會變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清澈的湖水》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7單元以“保護環境”的教學主題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既有時代感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類似這樣的故事,在學生的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的,學生讀起來很有親切感,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我的主要思路就是依據新課改精神,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指導,通過“自讀自悟”來理解課文內容,結合文章圖文并茂的特點, 利用課件展示,啟發學生思考想象,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熏陶;通過自我感悟,升華主題,并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達到“學語文、用語文、語文生活化”。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展開想象
首先創設情境,揭示課題,提示學生,什么樣的湖水?讀出“清澈”的意思,然后提出問題,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并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后,匯報自己所喜歡的句子,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只作引導。
二、課件展示,讀議結合,深化主題
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展示課件,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讀議,讓學生結合課內外知識,聯系上下文充分理解“皺紋”“企盼”“緊緊篡著”等詞語,找出描寫景色美和行為美的句子進行理解,并在讀中感悟到保護大自然要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三、啟發想象,展示評價,總結全文
課文講完后,激發學生的想象,啟發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你想說點什么?1、我想對小潔說……,對小男孩說……對自己說……。2、相機板書:笑了的'湖水。3、總結:相信有了小潔、你、我,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湖水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還要值得注意的地方:加強課文的閱讀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讀中對課文的內容進一步理解的透徹,鼓勵學生大膽說。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今天聽了莫老師《云房子》一課。這節課上得比較成功,總體感覺是老師的目標意識強。這節課里學生應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學會什么,教師心中有數;對教材的重難點和關鍵處把握得準;教學思路和教學環節昭然入胸,說明莫老師備課是很充分的。這節課有兩點值得我們學習:
1、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突出了重點,抓住了關鍵。支玉恒說過:“那種把教材所有的內含無巨無細都‘鉆’得深而透之的做法,并非聰明之舉。如果進而把這些東西都要納入教學計劃當中,則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實是面面不到。淺嘗輒止、水過地皮濕式進行教學,是決不可取的。因此,吃透教材,首先是吃透教材的重點內容。”莫老師上這節課緊緊圍繞“云房子的形狀”(第二自然段)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小鳥的活動、云房子的變化一讀而過。
2、教法選擇得當,適合低年級學生,符合學科特點。這節課老師沒有生搬硬套地運用某種教法,而是根據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優選活用。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教師依教材特點組織教學:讓學生邊讀邊想,讀出云房子形狀的'美;還設計了很多造句造段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活用語言,如“小鳥造的云房子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美呀!”,“你若是一只小烏,還能造出怎樣的云房子?”,“做個小詩人(模仿文中句式說話):‘有的像那樣’”,“這么多的云房子,你能用什么詞語來概括?”。這其中,學生有滋有味地讀,調動生活積累,展開想象,運用文本的詞語和句式說話,切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若老師能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表現,形成有效地互動,在動態中生成,更好。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一、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在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指導學生感悟黃蝶谷和彩蝶谷的美之外,我讓學生發揮想象,設計自己心目中的蝴蝶谷,學生們六人一組,激烈地討論著如何設計,并把事先準備好的紙蝴蝶貼到紙上,并給起了名字。我的蝴蝶谷叫“快樂的蝴蝶谷”,我的叫“美麗的蝴蝶谷”,“開心的蝴蝶谷”、“驕傲的蝴蝶谷”……聽著同學們起的一個個這么有創意的名字,我不由得不佩服他們的想象力,他們的想象力是那樣的奇特。
二、注重創設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低年級的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他們有很強的表現欲望,教師只有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寓教于樂,學生才會樂學。正所謂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一開課我就讓學生戴上自己制作的蝴蝶頭飾,張開翅膀(雙手)向蝴蝶谷飛去。學生興致很高。這一情境的設計,大大滿足了學生們表演的欲望,也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興趣的基礎。在感悟“上下翻飛”、“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團團圍住,翩翩起舞”這些詞句時,我讓學生自由做動作理解,整個課堂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三、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以悟促讀。
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了語文課要文道統一。本課語言優美,富有韻律,又有很強的畫面感,非常適合學生朗讀。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很多精美的課件,融合聲情并茂的朗讀和絢麗多彩的畫面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感悟文字美、體味意境美、塑造心靈美。教學中,我采用形式多樣的方式讓學生讀書。如齊讀、小組讀、自由讀、個人讀、配音讀等,讀書占據了整節課的大部分時間。首先,初讀文時先悟再讀。在教學第三自然段之前,我先播放一段五彩繽紛的蝴蝶在美麗的山谷中翩翩起舞的生動課件,讓學生先整體感知蝴蝶谷的迷人,然后再讓學生自由讀文。這樣,學生對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有個大概的印象。在深讀感悟階段,我抓住關鍵詞句中的關鍵詞讓學生品讀、理解。例如,課文中講到黃蝶谷的美時,我抓住“金光燦燦”和“十分壯觀”這兩個詞進行品讀,為了讓學生悟出“金光燦燦”的美,我除了播放課件“蝴蝶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的'畫面,還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什么樣的東西是“金光燦燦的”,當學生悟出“金光燦燦”的意思后再指導朗讀,效果很好。再例如,一生在讀到“有的山谷里有幾種蝴蝶,上下翻飛,五彩繽紛,就像誰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的“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讀得很輕、很美,我相機問他,你為什么讀得這么輕這么美。他說,因為五彩繽紛蝴蝶輕飄飄的,風一吹來,它就飄來飄去,所以我把這一句讀得很輕。學生讀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悟,我真開心。學生在品詞的過程中,感悟到了蝴蝶谷的美,最后我讓學生通過讀把蝴蝶谷美表現出來。
我認為我的課堂上在以上幾個方面收到了讓人滿意的效果。可也出現了我預想不到的情況,有兩處失誤我感覺非常遺憾。在“設計自己心目中的蝴蝶谷”這一拓展環節時,雖然學生設計了很多既漂亮又奇特的蝴蝶谷,也給他起了很有創意的名字,但卻沒有指導學生介紹蝴蝶谷。第二是漏了指導誦讀這一環節。在今后要不斷讀書充實自己,并積累課堂教學經驗,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日趨完美,更受學生歡喜。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一、注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學生們的學習狀態比較好,這應該是得益于情境的創設吧。教學時,我運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如:教師語言描繪情境、圖片展現情境、學生表演體驗情境等等,將學生帶入意境之中,讓學生始終處在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里,使學生與大自然的距離接近了,加深了對課文的體驗和理解。課堂上,學生仿佛一群放飛的小鳥,在天空中遨游,情緒高漲,學習興趣非常高。同時,結合教師的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把他們所思、所 想、所知都說出來了。
二、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教學《云房子》第二自然段要求學生想象云房子的形狀時,課前我曾擔心過:云朵看上去一團團的,二年級的`學生能想象出什么形狀呢?是不是該畫一些具體事物形狀的云讓他們觀察呢?課堂上,我組織引導學生:“小鳥們,咱們來當設師,設計美麗的云房子,好嗎?學生一聽到叫他們自己設計,開心極了,馬上忙開了。有的同學說“他們有的像一花貓在洗臉,有的像一群小狗在賽跑,還有的像羊兒在吃青草,有的像摩托車,還有的像大卡車”……你們聽,想象多豐富。所以,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難題會迎刃而解的。
運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去教學《云房子》這一課,雖然做的還不是很好,但學習效果反饋回來的點滴,卻使我今后能自信、從容地走進新課程的課堂。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一、本節課的成功所在
1、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班上有個學生叫王杰的同學下課說:“這樣上課真有趣!”
2.、課堂上我盡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4.、組織有效的表演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去感悟、去體驗、去認知。最后再引導學生從小椿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給學生創設想象的空間,個人先體會,再組織全班表演、體驗。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
二、本節課存在的不足
我覺得要及時總結經驗;失敗了我們也要認真總結、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以便于彌補不足。
1.、課堂上,學生發言的范圍還是比較窄,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
2.、在理解“目瞪口呆”的意思時,沒有讓學生理解到位。教師應該做以適當的點撥。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每次接到上公開課的任務時,都覺得是一種折磨,攪得人是寢食難安。從內心深處希望這樣的“折磨”能少一些,讓自己能輕松的上班,像混日子的小和尚一樣:過一天日子撞一天鐘。可是每一次上完這樣的課后,想法又會改變,又希望再有一次這樣的機會,能展示自己,或許下一次會比這一次更好。唉!這時才真覺得人真是一個矛盾體。
就拿這次上《迷人的夏天》一課來說,課前大腦中一片空白,怎么也找不到合理、巧妙的攻破難點的方法。可是課后思路卻變得異常清晰。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心理的壓力沒有了,大腦有了充分考慮的機會,自然思路也就開闊了。所以上完了課后,我細細的回味這課,發現,在下面幾個環節上還可以這樣來安排。
一、合作交流,逐步深入
學生自學完成后,我安排了讓學生交流、展示環節,上課時只是考慮讓學生說自己想到的,想到什么說什么。現在覺得這樣來安排更合理:學生交流時,先讓學生說說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再找找從哪些詞可以看出,然后再引導學生說說,盛開的鮮花你想到了什么?五顏六色你想到了什么?黑子紅瓤的西瓜你又想到了什么?最后,再讓學生有感 情的讀一讀。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手忙腳亂,課堂也會井然有序。老師也會很輕松。
二、啟發引導,巧妙安排
在這一環節 中,老師應對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點拔。所以,在對于學生感受夏天是有趣的時候,喜歡這一段的`學生很少,當時我有些慌亂了。現在想想,我應該引導學生來一起學習這一段。先讓學生讀,然后,讓學生們聽聽青蛙的叫聲,問:“你們聽到小青蛙在唱什么嗎?”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接著問:“還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都 在做什么?”學生就可以找到文中出現的所有小動物,如:知了,蟋蟀。然后問:“這些小動物的動作都是誰才有的?”學生就會很快明白夏天的有趣是因為把小動物當作人來寫了,這是一種擬人的寫法。之后,再讓學生找一找,你還發現了夏天里哪 些有趣的小動物,然后引導完成練習題。這樣更巧妙一些。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識字4的教學內容和識字3的內容比較相近,重點內容是讓學生區分形近偏旁:日、目、兩點水、三點水。其實還是用識字3中學到的形近字的構字規律來進行區分,所以小朋友學習時覺得駕輕就熟,比較簡單,能利用偏旁表達的意思進行區別,后來的默寫中也反映出小朋友掌握得比較好,只有三個小朋友錯了,只是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我想識字教學要注重交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學用結合。只有重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引導學生探究、發現,了解偏旁本義,探究構字規律,才能將識字與認識事物、發展思維、發展語言緊密結合起來。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回聲》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非常有趣,同時回聲這一現象,學生也有感受。本節課的重難點就是第4自然段,這一段講媽媽撿起一顆小石子,扔進河里,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又蕩了回來。課文從這一自然現象入手,引導學生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我運用課件,化難為易,變抽象為直觀,突破難點,取得較好的效果。
具體操作如下: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與同桌交流回聲是怎樣形成的,指一名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然后要學生從書上找出描寫回聲的句子。接著,教師打出課件:隨手扔起一顆小石子到水池里,要求學生觀察、口述水面的變化:池里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池塘岸邊,又蕩了回來。最后,要求學生朗讀本段,找出動詞,加以體會。口述過程,展示課件,想象回聲并反復進行。由于學生對回聲原理了解清楚、透徹,很快地就能把這段課文背下來。
展示課件,展示水面波紋活動的景象,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老先生寫的一首詩,是唐詩中的極品,它流傳之廣,應用之多,影響之深。賀知章一生仕途順利,告老還鄉時,可以說是“衣錦榮歸”,但詩人沒有描寫那些為世俗所羨的情態,只是刻畫一個久客回鄉的普通人的真情實感。
教學時,要使學生把詩句讀通讀順,感悟詩歌情境,體會詩人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久客異鄉賀知章晚年返回故里的感懷詩。全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詩人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心情難于平靜。詩的感情自然、逼真,內容雖平淡,人情味卻濃足。語言樸實無華,毫不雕琢,細品詩境,別有一番天地。千百年來為人傳誦,老少皆知。
這樣的古詩,對二年級小學生來說感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不容易的,教給學生多樣的感悟方法。要使學生通過學古詩文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從情感上得到美的體驗,就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去研究,去感悟。我通過介紹詩人的生平,指導學生多層次的朗讀,使古詩節奏,音律明顯表現出來,給學生以美的`感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
我在古詩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本課語言生動,用童話故事來講述蝴蝶的演變生長過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在上課時,我讓他們充當白菜這個角色,他們興致特別高,甚至還感覺到了小青蟲在她身上爬呀爬呀,癢癢的;有的孩子分明能用童話的語言接著敘述:“你看,小青蟲把我碧綠的新衣服咬破了,這可惜!”一會兒讓他們扮演小黃雞這個角色,他們讀到“大大小小的青蟲太多了”時,仿佛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得美食,興奮得很,也學著小黃雞的模樣埋頭捉蟲,滋滋有味的吃著可口的青蟲。看著他們不停地變換著角色,享受著閱讀的快樂,我的內心何嘗不也是開心之極呢?可是當課文上到6、7、8自然段,講述簍子里的'青蟲變成了蝴蝶時,明顯的感覺到孩子們臉上的疑惑與不解,我試著問:“小青蟲去哪兒了呢?”只有胡宇軒這個博覽群書的孩子舉起了手,介紹了:“小青蟲在簍子里吐絲結繭,變成了蝴蝶。”他說完之后,孩子們對獲得的演變過程還是不明朗,于是,我問:“你們想親眼看看蝴蝶的變化過程嗎?”這時學生特別興奮,一個個爭先恐后地回答:“想。”接著我播放事先搜索到的視頻:美麗的蝴蝶產下卵后,飛走了。卵圓圓的,卵殼表面十分光滑,這是蝴蝶生長的第一個階段卵期;然后從卵殼里慢慢地爬出一條條小青蟲出來,一條條小青蟲歡快地吃著樹葉,漸漸地長大,這是蝴蝶生長的第二個階段幼蟲期。接著長大的青蟲慢慢吐絲不斷地纏繞直至形成了雞蛋形的“繭”,看到這里學生們都大聲叫起來:“蛹———蛹———”。這就是蝴蝶成長的第三個階段。過了一段時間成蟲在蛹殼內發育成熟后,一點一點地脫離蛹殼向外掙脫,直到最后完全地掙脫蛹殼,只見一只漂亮的蝴蝶飛出來落在枝頭上。這段視頻帶有動畫性,生動有趣,學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學生從這段視頻中完全明白了蝴蝶的變化歷程。個個臉上樂開了花籠罩在心頭的疑云迅速消散。由此可見我們也可以適時地、有效地利用網絡來解決教學中的難點。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讀了《贈劉景文》,你會沉醉在深秋的美麗景色之中,雖然荷盡菊殘,然而那開敗了的菊花枝還傲寒斗霜,那“橙黃橘綠”,更有別有一番風味。古人寫秋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可是蘇軾卻一反悲秋的基調,突出了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傲霜枝”更是贊頌了傲霜凌寒的氣概。傳統的'古詩教學要求字字落實,解釋詩句更是成了重點任務,然而這樣一來就會將充滿著深刻意蘊、豐富感情、詩情畫意的古詩支解得零離破碎。更何況面對的是一群剛剛進入二年級的小學生,對于他們的要求:首先會認,會讀,會背;其次是借助圖片、音樂、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由反復朗讀所感悟到的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景象之中,了解詩意,會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自己的體會;還有就是要體會古詩的韻味并用自己的朗誦將其表現出來。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透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搞笑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透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所以,我把青蛙和小鳥的爭論作為理解課文的突破口,到達讓學生認識到看實物要全面,要善于“跳出來”的效果。兩個班同一個課時,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和大致相同的資料卻有了不同的教學效果,現將教學反思如下:
1、教學目標的達成:
兩節課基本上都能按教學目標的設計進行教學,只但是透過修改之后,從詞語入手再到句子、段落的學習在一班落實得比較透徹,學生也學得比較扎實。
2、教學流程的設計:
在二班是先透過課文的初步感知,再從小鳥和青蛙的爭論入手,擺明觀點,在學生掌握了課文的資料之后在進行朗讀指導,因此導致了教學流程的堆積化,各流程之間的銜接不是很流暢,學生讀得也不夠充分,說得也不夠開放。在一班是透過超多的初讀、再讀、默讀,讓學生先把課文的資料牢牢記住,在充分讀的基礎上理解關鍵詞語“井沿、無邊無際、一百多里、大話”,透過對這些詞語的理解串起整個教學流程,在理解中讀,在讀中感悟,比較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學生學起來也比較用心有效。
3、朗讀指導:
在二班由于自己對教案的把握不準確,未能理解先學習課文再朗讀指導的方法,所以在二班的朗讀指導做得很不到位,也沒能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一個句子的朗讀,并不是每一個字都需要有不同的變化,只要抓住關鍵詞語和語氣進行指導就行了,所以,在一班結合關鍵詞語理解資料,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指導效果比較好。學生不是純粹的模仿讀,而是明白要這樣貌讀。加上戴上了頭飾就更能投入主角讀,學生的朗讀熱情比較高,到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的作用。
4、拓展想象:
在二班采用的是“把青蛙想到的'畫下來,寫下來”,以畫入手,能夠相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學生能畫什么,他必須能夠把自己畫的東西說出來。有幾個學生不僅僅畫的不錯寫得也挺好,只是由于時間關系和自己的思維引導有限,學生能想到的也不外乎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天多大,達不到與時俱進的效果。在一班的方法差不多,只但是沒讓他們畫畫,而是根據《作業本》里的一道練習題培養他們說話寫話的潛力。在語句的修飾方面,很多學生只是直接說看到了的事物,只有少數學生會說看到了什么樣的事物,什么樣的事物怎樣樣,在教導學生學會好詞好句的運用上仍需努力。
二年級的課文學習重點是從一些重要的句子句式中提煉出語言訓練點,讓學生模仿說話,學會說完整的句子,所以我在請學生發言的時候都會不斷地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成,不要只說一半。這一篇課文,能夠挖掘的語言訓練點還有很多,除了“無邊無際”的造句,本來我還設置了一個環節就是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可能會看到些什么,想像一下說出來,這個能夠培養學生說排比句的潛力,還有“一……就……”這個句式,但都由于疏忽而沒有完成比較遺憾。在以后的閱讀教學中,我覺得就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詞句的理解和仿照上,為學生的寫話打下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