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白楊教學反思通用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白楊教學反思通用,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白楊教學反思通用1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構思巧妙,感情豐富,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這篇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支邊者的高尚品格。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細讀文本,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文本中重要的環節進行細讀。
第一處是在講解白楊樹生活的環境時,讓學生先找出相應的段落,然后讓學生細讀該文本,在細讀的過程中,抓住文本中的“茫茫”、“渾黃一體”、重點詞來理解大戈壁的環境的惡劣,從而激發學生們對白楊樹的敬佩之情;抓住“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這一句話來體現白楊樹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頑強;另外從“高大挺秀”一詞中,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白楊樹的適應力及頑強的生命力是多么然人敬佩。談完自己的理解之后,讓學生們帶著自己的理解來讀文本,讓學生們將自己的理解通過讀來展現。
第二處文本細讀的設置是在講解爸爸的話時,這一段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短短的三句話不但向我們介紹了白楊樹的特點,同時也借白楊表白爸爸的心。在設置細讀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們抓住中點詞句來理解文本,通過上下文的聯系來理解文本,讓學生們充分的讀,充分的說,再度重感悟,再用朗讀將自己的感悟帶回文本。從哥哥的問題入手,帶著爸爸嚴肅的表情,讓學生一句一句的讀,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系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體會父親的話是托物言志,表面上是寫物,實際上是喻人。爸爸自己已經扎根邊疆,獻身邊疆,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樹一樣成長,經受磨練,成為祖國邊疆的建設者。這樣做,不光激發學生們對白楊樹的崇敬之情,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們懂得,爸爸說這些話的用意,那就是爸爸不光在講白楊,還要借白楊來贊美那些遠離優越生活,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人。這樣的設計,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體會出白楊的象征意義(爸爸的心愿),本課的教學目的就已基本達到了。
另外,學習文章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時,我采取的是讓學生質疑,讓學生找一找文本中介紹爸爸表情變化的句子,并讀一讀,在小組中討論每一次表情變化是為了什么?你從中理解了什么?這樣做,不光是對文本的一次整體貫穿,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讀文本的過程中,只有學生們能大膽的問一問,想一想,才能從對文本細讀,對文本細想,對文本細細的理解。
總之,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變換形式去讀,教師適時引導去讀,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去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語文白楊教學反思通用2
每當讀到這樣的文章時,我就心潮澎湃,對那些邊疆的建設者產生敬畏之情,崇拜之情!《白楊》跟上學期學的《落花生》有相似之處,學生很敏銳的'發現:《落花生》一課通過寫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告訴我們要做具有花生品質的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這一課,好像也是通過寫白楊樹,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好像”,看來還不是很確定,沒有充分的讀書,自然不夠確定了。但積極性可嘉,值得鼓勵。“說得很有道理,你們說好像是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是不是呢?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認真讀書,作者想要表達什么?與《落花生》一課有哪些相似之處?”
孩子們聽了這話,馬上投入到了閱讀中。漸漸地,讀書聲小了。“讀完了?”“讀完了。”“跟《落花生》一課一樣嗎?”“一樣。”“那告訴我們什么?”“不知道”。呵呵,異口同聲。“不知道,很正常,如果讀上兩遍課文,你就讀明白了還用我這語文老師干嘛呢!”“哈哈。”引來一陣笑聲。“現在我們一邊讀書,一邊共同交流,看看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么?”“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孩子們又是一陣議論。“課文抓住了白楊樹的哪些特點來寫?”“白楊樹有這些特點,與爸爸接兄妹倆去新疆這件事情有什么關系呢?”“爸爸跟兄妹倆介紹白楊樹,目的是什么呢?”在讀書過程中,隨著上述問題的解決,孩子們逐步明白:爸爸跟孩子們介紹白楊樹,目的是表明爸爸的心愿——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從哪些句子中能看出爸爸的這一心愿?”學生找出了文章的重點段:“爸爸的微笑消失了。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我覺得作者的這種寫法跟《落花生》一課的寫法非常相似,還記得這種方式叫什么嗎?”“借物言志。”有個孩子喊道,學得比較扎實。我將“借物言志”四個字板書到黑板上,“借什么言什么志呢?”“當然是借白楊啦!”“表明爸爸建設邊疆、扎根邊疆的決心。”“只是這些嗎?”“不是,還有爸爸不僅決定自己建設邊疆,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建設邊疆。”“你是怎么知道的?”“課文中寫到‘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就這樣,在《白楊》與《落花生》的比較中,學完了本課。我想孩子們對文章“借物言志”的這種寫作方法肯定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種認識源于已有知識的更新,更源于教師在執教時將看似復雜的問題分解開,使問題簡單化,學生再來理解,再來學習就容易得多了。教學本無定法,特別是語文教學每一種文體教法不一,更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在備課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找準切入點,讓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帶勁兒,學有所獲。
語文白楊教學反思通用3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課文,文章通過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茫茫戈壁灘上的白楊樹這件事,贊揚了邊疆建設者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尋味。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邊疆建設者的高尚品格。因此,借物喻人就成為本課教學之重點所在。而如何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這一寫法是本課教學目標之一。另外本課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見解。即是文中爸爸的話及最后一節的含義,要求學生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聯系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是本課的難點,也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遵循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養成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課前讓學生查找資料,對白楊的生長環境(大戈壁)有所了解。通過學習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歸納出白楊的形體特點(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頑強。)。再通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讓學生討論解決兩個問題:⑴寫白楊樹的生活環境有何作用?⑵寫白楊樹的特點有何特色?我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和作者交流,與教師商討,向同伴匯報……并使學生懂得,前者寫白楊樹的生活環境是起烘托作用,而寫白楊樹并非直接描寫景物,而是通過人物說的話,間接地寫出白楊的特點。
緊接著我就拋出新問題:白楊樹生活的環境是那么的惡劣,卻依然高大挺秀,不軟弱,不動搖,有著頑強的生命力。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只是單純說樹嗎?他還想說明什么?
通過讀課文,學生明白了父親的話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是在喻人,是通過對白楊樹的贊美來歌頌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什么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為了加深這個認識,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讀,充分體驗感悟,讓學生發表個人獨特的感受。對于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我沒有機械地照書后要求讓學生說句子含義,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親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時此刻父親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從而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理解“……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通過解詞析句,不僅使學生掌握本課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法,也使學生掌握了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和思想的方法。
【語文白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白楊教學反思10-12
語文《白楊》教學反思04-24
《白楊》語文教學反思11-03
白楊的的語文教學反思01-13
語文《白楊》教學反思范文04-24
《白楊》語文教師的教學反思01-15
語文白楊教學反思13篇10-13
關于《白楊》的語文教學反思01-12
白楊教學反思11-16
白楊教學反思范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