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口技》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1
本文節選自《秋聲詩自序》。作者曾說:“嘻,若而人者,可謂善畫聲矣!”而所謂“善畫聲”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善于繪聲繪色地描繪生活。他的《秋聲詩》如何,且不去論它。玩味口技一文就可以看出筆者所說的這種藝術匠心及藝術特色。
教學《口技》就從這里開始,這場口技表演對于作者無疑是一頓聽覺盛宴,美的享受。他用他的妙筆和豐富的想象力又在我們面前展開了一頓聲情并茂的文學大餐,口技表演者和作者都是在繪聲繪色地描繪生活,學習本文應該是雙重的享受。
學習這一課我先從口技導入,問學生知道什么是口技嗎?學生說“知道”,有一兩個調皮的學生已經開始學貓叫狗叫了,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雖然我讓有這方面才能的學生給大家表演沒有學生站起來表演,但課堂效果已經出來了,我順勢總結了什么是口技,接著我說:“課文寫的什么啊,大家知道嗎?”只有幾個同學說知道,我讓同學們先讀課文,一會用你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寫了什么,有好幾位同學站起來說,但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極力回憶課文內容,象翻譯課文,生怕有所遺漏,不過孩子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到這樣已經不容易了,只有在下預習的學生才能做到這樣,我表揚了他們。下面我讓同學們概括了課文情節,這不難,他們看了資料書都知道一是一家人由睡而醒,二是一家人由醒入睡,三是失火救火。明白之后,我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力描繪課文內容,我順勢用多媒體展示了畫面,這對他們太有幫助了,幾個同學說下來,我又讓他們注意細節,比如一個同學說大兒子嘴角流著口水就很形象,還有同學說聽見老鼠打架的聲音。同學們越來越放的開,描摹“伸頸、側目、微笑、默嘆”的神情,小組里面就更活躍了,這樣連平時不參與課堂活動的同學也被吸引住了,覺得很好玩。大家描述后,我們再進行翻譯、重點詞語掌握練習容易多了,因為同學們理解課文了,等于綱舉目張,水到渠成。第二天早自習就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會背誦了。
最后我讓同學們用一些詞語形容口技表演的怎么樣?文章又寫的怎么樣呢?同學們用了“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等詞語,我們能不能這樣描繪我們的生活呢?我們做了描繪同桌、描繪天氣的練習,同學們還使用了一些形象的詞語比如一個學生說他的同桌長著兩個蝌蚪式的小眼睛。我們還談了有關口技表演的古今不同,我問同學們有什么不同,同學們能夠根據課文說古代的表演口技的人一般坐在屏風后或者屏風里不讓觀眾看見,讓觀眾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現在的口技表演一般讓觀眾看見,既聞其聲又見其人,還借助一些工具,這是我們在電視上看的。這就很不錯,說明學生善于總結了。
總之,“以文帶言”的方法教學文言文好多了。不過一開始還是有很多問題存在,特別是描述環節,還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能做,語言運用上還不太靈活,當然與課堂時間限制也有很大關系,如果讓他們寫會好一些。有一部分同學還不習慣,還有一部分同學可能連翻譯都做不好,但這部分同學的想象力還不錯,還是應該鼓勵的,哪怕他們說錯。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2
本堂課上課時學生紀律較好,由于學生課前預習充分,故課堂上都有話可說,課堂氣氛活躍,尤其是導入用口技表演的場景極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合作,互動的積極性較高,課文的文意基本上能夠疏通,文章的結構、內容學生自己能夠把握,極個別字詞理解有困難。如“走”古代是“跑”的意思學生很容易與現在“走”的意思混淆,因學生接觸的文言文還不多,故朗讀的掌握還不準,尤其是長句之間的停頓;課堂上學生對老師的模仿性強,在我范讀時像老先生一樣搖頭晃尾,結果后來的朗讀很多同學也學,可見教師隨時都注意自己的言傳身教。另外學生很愿意與老師接近對話,走下講臺的老師學生更容易接受,我經常參加到各組的討論之中,學生的說話、表述與我要他發言進輕松自如得多,而且敢于開中。雖然沒有一字一句的串講,但通過學生的自主努力字詞教學還是完成得較好。
本堂課摒棄了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做到“先學后教”即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如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疑問就鼓勵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讓學生“學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注意了語文課堂的開放性、民主性、互動性、合作性、對話性,以合作為平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合作,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發展,因此的啟示是語文教學結構不一定要形式上的完整,如本文就不有單獨字詞練習,因這比較簡單,應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應根據學生的反應進行課堂上的再次備課及時調整。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3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按常規教學的方式釋詞解句,一定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和要求。據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模仿情景,把口技表演者表演的三個階段:“一家四口深夜由睡到醒”“由醒到睡”“失火救火”,讓同學們以小品的形式再現。這樣一來,從學生的即席表演中,我了解到他們的興趣和表演天分。同時由于學生自身的參與,不僅使學生聽起課來不感到味同嚼蠟,索然無味,而且在比較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使學生明確了課文的目的,并解決難點和重點。另外,我圍繞課文內容設計相關題目,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表演者利用簡單的道具卻能摹狀出這么多不同的聲音,從而看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藝。
文言文的學習,朗讀是必不可少的。對學生而言,這是語文課上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創新教學中,總是提倡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和體會。對教師而言,這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課堂上,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不僅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有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閱讀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有著直接的巨大的影響。作為教師,教每一篇課文之前,自己首先得下功夫把課文讀好。而《口技》一文的朗讀也是很重要的,我必須把每個階段的摹狀情景唯妙唯俏的讀出來,該緊張的地方就緊張,該緩慢的地方就緩慢,否則學生就感受不到當時聽眾那種身臨其景的感覺。
我個人認為《口技》一文上得還算成功的方面除了師生共同參與之外,還表現在學生課堂課后的提問。雖然面對同學們的踴躍發言和精辟闡述時,會感到一種嘗試成功后的糊涂和困惑,然而更令我感到驚喜不已的是他們都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了,所以當被學生問倒的時候,我毫不感到難為情。記得在上課之初,有同學問“什么是口技?中國雜技可分為幾種呀?”說真的,前一個問我做了充足的準備,回答它不難,可是關于中國雜技我確實了解不多。還有在學生表演完之后,有同學問“為什么表演者一個人能表演這么多聲音,為什么他要表演一家人睡覺的事情,表演失火救火而不表演其他?”像這樣的問題難免讓我遇上尷尬的場面。我是老師,可我不是百科全書,被學生問倒的情形在所難免,問題在于我必須具有虛懷若谷的精神坦然的面對。
俗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學也是一樣。我應該多多的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從學生的提問中看到自己知識水平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果不加以改正,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必然會下降。作為老師,課前課后都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給自己和學生多一分思考的空間,為成為一名稱職的教師,學習和思考是不可以停止的。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4
這節課成功之處,在于“理解課文”環節的大膽放開,把主動權和時間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根據以前訓練的方法,借助工具書和資料自己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學生在自學和互相交流的過程中,達到了互相補償的目的,老師僅針對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點播或講解,這樣就很好的達到了新課改理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做到了市教研室倡導的“三講、三不講”,從而真正達到了“高質高效”.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5
通過對文本的眾多分析后,我采用了以誦讀帶動感悟的教學方式,立足于誦,在誦讀的過程中進行評點教學,突出“讀、誦、悟、品”四個字,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誦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品讀文章,感悟情感”兩大板塊。在前一個板塊中,先由教師范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明確讀音、節奏和停頓等常識。然后學生自由地朗讀,讀準字音,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最后借助工具書,自主地疏通字詞,疑難點提出,師生互動,合作完成譯文的工作。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熟悉了文章,而且還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提高了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在后一個板快中,首先讓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整理出自己對此文的一些感受,我給予提示,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一篇文章可從哪些方面入手,后進行生生、師生的交流對話。這個環節的安排,既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地從自己所選擇的角度去分析課文,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各抒己見、眾說紛紜的課堂氛圍。而后師生合作扣住教學內容設計出一系列的思考組織學生方向明晰地去感悟文本。在這一環節中,由于前面大多學生已經將文本分析的很好,于是對于這些思考題,他們都很快地能夠比較準確的把握。
由于本文中所采用的正面與側面相結合的表現手法是一大亮點,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在最后我還設計了個學以致用的環節,讓學生模仿文中的這一寫法描寫一堂語文課。
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教學同其它學科一樣,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要方式,特別是初中文言文教學,教師更是擔心學生讀不懂,就采取“教讀——解詞——串講——翻譯”的方法教學,把饃嚼細再喂給學生,學生就像嬰兒似的,只是張嘴吞咽。這種把鮮美的食物嚼得無味的“滿堂灌”、“注入式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因而初中學生普遍對文言文產生畏懼感,學起來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我根據“初語”新大綱“讓學生多讀,通讀誦讀,培養學生對文言詞語文言句式的敏銳的感受”的要求,改過去教讀文言文課文為引導學生預習、閱讀課文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其具體做法是:
1、給予提示,明確要求。
2、閱讀思考,學會提問。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位學生,用贊賞的話語評價學生的發言。不是隨波逐流,這更能激活課堂氣氛。給予學生肯定性、鼓勵性評價,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語,對學生創造性思維,教師應及時報以掌聲,或做出激勵性評價,或發給他一個“創新卡”,或授予他創新能手的稱號等,都能促使學生更加強烈的創新動機,進一步發展創新潛能。
總之,教無定法,只要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創新能力,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嘗試,力爭創造出高效實用的教學方式來。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6
《口技》的重點在文章對口技繪聲繪色的描寫,體會口技人技藝的高超,文章文言詞難度不大,學生容易理解,難度不大,我采用了以誦讀帶動感悟的教學方式,立足于誦,在誦讀的過程中進行評點教學,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誦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品讀文章,感悟情感”兩大板塊。在前一個板塊中,先由教師范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明確讀音、節奏和停頓等常識。然后學生自由地朗讀,讀準字音,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最后借助工具書,自主地疏通字詞,疑難點提出,師生互動,合作完成譯文的工作。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熟悉了文章,而且還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提高了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作者于開篇著一“善”字,領起全篇,然后緊緊圍繞“善”展開描寫。從教學的角度,抓住開頭“京中有善口技者”便可領起對全篇的分析。對“善”進行分析,可從三個方面:描寫聽眾的反應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作者直接贊美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文中前后兩次把極其簡單的道具交代的清清楚楚,側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聲音繁雜、變化多端。總之,在整個教學中,我以文本為基礎,引導學生發散性地思維,將自己作為一個引路者,給予學生提示和指導,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在生生、師生的交流方面取得了一點成功。但在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是很多的,特別是在品讀的環節,只有一部分的同學能夠在老師的提示下去分析文章,有很多同學仍舊沒能體會文章的精彩之處。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03-29
初中語文《口技》教學反思04-07
《口技》教學反思05-18
小學語文課《口技》教學反思02-04
《口技》教學反思范文04-29
七年級語文下《口技》教學反思范文05-18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口技》教學反思05-01
初中語文《口技》優秀教學設計03-31
口技教學設計04-18
《口技》教學設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