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教學反思1
學生對《絲綢之路》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鋪墊,因此本節課主要采取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在絲綢之路的線路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了解大致的線路,經過哪些區域,而且要求學生通過古今對照,了解經過現在的哪些國家和地區。考慮到這個問題可能有些難度,因此采用了一次小組的合作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其實離我們很近。
另外,在絲路上的交易活動,應該說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我采用了小組合作表演的形式,對中原和西方之間進行交易的貨物作了辨別。這種教學方式比以前單一的記憶要強很多,三位學生的精彩表演博得了學生們的陣陣掌聲,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讓每一位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當時絲綢之路上的繁榮景象。
此外,也幫助他們理解絲綢之路在古代中西方交流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學習更加貼近歷史。貼近歷史,感受歷史正是我的期望,在這節課上,我和我的學生們都做到了。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教學反思2
《葉公好龍》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寫了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葉公非常喜歡龍,他在家里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上被子上也繡著龍,屋里墻壁上也畫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戶探進來,龍尾拖到廳堂里。葉公一見,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
葉公好龍現在也是一則成語,形容人表面上喜歡某些事物,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我們常用它來形容那些口是心非的人。有了上學期的兩篇古文學習,古文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是這種文體離我們的孩子比較久遠,學起來還是有難度的。于是我在教學時盡量讓同學們感覺到它的故事性,具體是這樣教學的:先是揭題,通過題目,讓學生迅速掌握本則寓言要講述的大致內容,講的是一個叫“葉公”的人“喜歡(好)”“龍”的故事。這可以說是文章的脈路,讓學生沿著這條脈路自己去讀,自己想,最后歸納出寓意,這樣可以避免傳統教學中的不必要的分析和乏味的說教。學習寓言最重要的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寓意,還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則寓言的現實意義,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理解寓言并對寓言產生濃厚興趣,并激發他們在課外自我學習的動力,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體驗,探索生活中有沒有“葉公好龍”的現象,都表現在哪些人的身上,又有哪些具體表現形式。聯系生活談感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一方面不僅能讓學生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初步領略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從最后結束時學生們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非常深刻的理解了這則寓言的含義,看來這節課基本是成功的。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教學反思3
一、充分相信學生、充分相信學生
首先要把主動權教給學生,讓他們有時間交流,有時間動手,有時間討論。提出問題之后,我為學生留出了較為充裕的思考與實踐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多種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讓他們在互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二、充分挖掘學生們的潛力
每個學生都是一只“潛力股”。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多次嘗試,并在教師引導下積極優化。要讓學生理解“只有老師和接到通知的學生都參與到打電話中,所用的時間才是最少。”這一點并不難,難的是實踐證明學生有很大的潛力。在比較、交流中,學生們的思維活躍了,方法優化了。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的鑰匙。
三、預設與生成間的矛盾
每次課前我總會認真的去備課,但課堂上總會有生成,也因此留下了許多的遺憾。今天的課堂也不例外。課剛開始,學生洪就想出了最節省時間的方案,我不打算回避,順著他的思路往下講,可是這樣一來一般的方法就沒有展示,需不需要回頭呢?這樣一來時間也非常緊張,于是我立即調整教學,舍去了那一部分。有得必有失,在課后的交流中,有同事建議我應該再多展示些學生的方案。哎,預設和生成永遠也劃不上等號,但我想只有認真、充分的去預設,才能生成更好。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教學反思4
緊張忙碌的一個學期,終于徐徐降下了它的帷幕,我也從忙亂中解脫出來,坐在電腦前開始我一學期的教學反思。
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有哪些成績。本學期語文方面的'競賽只有作文和硬筆書法競賽,作文競賽有x人獲獎,一等獎有兩人,其中一等獎第一名是我們班的,二等獎x人,三等獎x人。硬筆書法成績較上學期也有進步,一等獎x人,二等獎x人,三等獎x人。期末考試我們班的平均分為xx分,在年級中的排名是第x名,較去年有x個名次的進步,我好像記得上學期是第五名。如此看來,本學期的成績還說得過去,心情比較輕松。
寫什么呢?先從這點成績說起吧。這個班我是從四年級接手的,從四年級開始,我就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到現在已經寫了x個學年了,很多同學已經養成了寫日記的好習慣,并且日記也由當初的流水帳式的,寫得越來越有滋味了,雖然篇幅不長,但是篇篇有內容。除此之外,再加上在作文中的指導,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有較大的提升。對于作文教學,我注重的是草稿的修改,一般我并不急于將作文抄到作文本上,所有的草稿我都過目,不能做到篇篇都批改,但是對于共性的問題我會重點講解指導,以便不滿意我會讓學生寫第二遍。常到作文本上的作文,我在批閱后要求學生有個反饋,改錯字,該我指出有問題的句子或段落,但是學生平時“太忙”了,這個要求落實得很不理想。下學期還是要進一步作要求加強的。這次作文競賽得到好成績,我想與我的日記練習的多年積累和作文指導習慣,還是多少有牽連的,現在看來語文學習就是要厚積薄發。下學期日記練習還要加強,但是改為每周寫三篇,重在提高每篇的質量,對于需要督促的同學要加大相應的力度。作文的反饋問題,要要求學生加強及時反饋,尤其是對于段落修改的問題,更要加強。
硬筆書法競賽的成績,雖說比上學期有進步,獲獎人數增加兩人,且有了一等獎。但是這點進步真的算不上什么。上學期硬筆書法競賽成績很不理想,班內學生的書寫習慣很差,并且還有繼續惡化的傾向,而在以前這個班的硬筆書法競賽是很厲害的,看來責任在我,是我放松了對學生的書寫習慣的要求。痛定思痛,本學期我要求學生加強硬筆書法練習,每個學生都買了硬筆書法練習本,在每天中午到校后到廣播前這段時間里練習書法,時間大約有20分鐘到30分鐘,有部分學生堅持得很好,能夠到時間自己寫,并且寫得也比較有質量。也有部分學生堅持不下來,質量也是好事壞。其實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規范和提高學生的硬筆書寫習慣。每個學生都在練習,無論寫多些少,只要是練習了,多少都會有進步。本學期的情況就是這樣了,下學期還要繼續加強書寫習慣的練習。學生要統一硬筆書法練習的材料,不行我就替學生到市場上考察購買,應該不會太貴。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教學反思5
在教學《水》這課時,我采用緊緊圍繞“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句話展開。課上下來,我對孩子們還是比較滿意的,不僅僅是他們在課上的表現,同時也因為從孩子們行為習慣上已經展現他們對水的珍惜。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重形式沒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個教學緊緊圍繞“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一開放性問題展開,但在教學過程中,這種開放沒能起到實質的效果,課堂始終是我拉著學生在走。課堂中生成的資源也有很多,但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把他們往前拉,生怕下面的內容來不及,所以很多地方感覺沒說透,學生也有點意猶未盡。
二、沒有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遷移指導
例如在教學第x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久旱無雨的快樂時,我設計了如下問題:假如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你會怎樣?同學們雖然能感受到孩子們的那份歡快,但卻無法明白他們為何如此歡呼雀躍?因為雨對他們而言,實在太平常。因此,他們在讀書時,雖然讀出了孩子的快樂,但那份快樂卻不夠獨特,不夠珍貴!事實上,如果我能對教材進行多一點地深入,就可以將這樣特殊的情境進行遷移,把學生平時對大海的渴望和這個山村孩子們對水的渴望進行類比,我相信課堂上他們的反應一定更真實,更強烈。
三、課堂氛圍還不夠活躍,指導學生的朗讀還有些流于形式,沒有將指導真正落到實處,孤立了教法與寫法的結合。
本課的最后一段是全文最感人的一段,作者把那一勺水帶給四兄弟的美妙體驗表現得淋漓盡致,細到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品讀本段,不由得為作者出色的細節描寫深深打動。作者抓住一個“滑”字把一勺水從臉到胸和背再到大腿和膝蓋最后到腳板的美妙體驗一一傳達,這份美妙激發了身體里的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這種感覺是越來越強烈的,因為身體實在太需要水了。如果在朗讀時能通過分層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在讀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這份對水的強烈渴望,教學目的在朗讀中得到了強化,可謂一舉兩得。此外,在朗讀中教師應及時質疑:為什么“滑”這個動作會重復出現三次呢?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從而在課堂上,將教法與寫法巧妙融合,讓學生明白:在寫作時,我們一般是不重復用詞的,但有時為了強調自己某種特別的情感時往往會進行重復用詞。而文中的作者,則是在強調這一勺水的珍貴所帶給他的難以描述的舒暢感受。寫法也在潛移默化得到強化。
看來好的教學設計必須經過反復的推敲和思考才能出現更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學設計中要下功夫。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4-26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2-06
五年級語文下冊《草原》教學反思02-06
五年級下冊語文《心愿》教學反思01-20
五年級語文下冊《望月》教學反思04-14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及教學反思11-25
五年級語文下冊《猴王出世》教學反思12-17
五年級語文下冊《習作二》教學反思02-05
五年級語文下冊《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