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1
《一分鐘》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它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從課題入手,游戲導入
正式上課以前,在與學生問候以后,讓學生兩手前平舉,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請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鐘也是很不容易的。今天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一起來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在游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后,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二、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
咋一看,朗讀的點還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讀上一番。在仔細品讀后,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系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三、結合實踐,課外延伸,突出中心,突破難點
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20分鐘的原因后,讓學生改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閱讀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我趁機和學生交流匯報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孩子們只是二年級的學生,所以課前我布置讓爸爸媽媽測量與學生生活貼近的一分鐘能跳個繩,能踢個鍵,能寫個字,能算道口算,能讀個字的文章等。這時,我又告訴孩子們,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人們駕駛著汽車一分鐘可以行駛11公里,印刷廠的工人叔叔借助先進的機器,一分鐘可以印刷133張報紙,在北方農民伯伯能用收割機一分鐘完成一百平方的麥地收割,……學生的眼里放出驚異的目光,我趁機反問:“現在,你們覺得時間重要了嗎?”“古今中外許多名人志士寫下了許多詩句諺語來警示人們,把你們收集的關于時間的名人名言在小組里交流交流吧。”在課堂的結尾,我把自己收集的幾條,送給學生。
這樣的課堂結尾,使學生愉快地從課文中走到生活中,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時間的重要,從而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鐘。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2
今天講了一節公開課,我自認為講得還算成功。在教學環節設計上得到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我采用了抓重點,訓練寫作的方法,這方法易操作,能落實的教學設計思路,課堂上學生朗讀出感情,寫得非常精彩,我覺得我有個最大的進步就是我把課堂的評價語言作為我指導朗讀教學的有力工具,是學生既感到激勵,還給別的學生以思考和啟發。我能把自己與學生的學習過程相融合,我覺得更容易指導學生去學習。我喜歡“干干凈凈”的語文課,沒有雜亂的環節,沒有盲目的訓練,只有有效地設計和可靠的訓練,今天我做到了,我上了一節“干干凈凈”的語文課,我很欣慰,這是我一直追尋的方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節課中我存在好多問題。導入時沒有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整個課堂不太活躍,板書中“1=20”的數學算式沒有等進一步的給學生解釋說明,我應該強調這個算試只有加上多睡,遲到這樣的條件才能成立。在評價學生續寫的故事的時候,沒有及時引導學生準確用詞,好幾位學生說道“元元第二天到校不早也不晚”,我應該恰當點出不早也不晚就是“準時”。沒有把握好最后一分鐘,下課的時間,還猶豫不定的多知道一個寫字,如果調整一下策略也許恰到好處呢!
總之,沿用著有效的方法,改進著不足之處,我和學生的語文課堂會走出屬于我們自己的風采和特色!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3
《一分鐘》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它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今天,我給學生新授了《一分鐘》。由于我剛剛參加工作,對二年級學生的知識面、理解能力的大小,還不能完全地了解,以至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我由一分鐘本應該等于六十秒,但元元卻讓一分鐘等于了二十分鐘,這個小問題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揭開了本節課的序幕。接著,我又通過課件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生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的很順利。下一個環節是整節課的中心環節,及整體感知課文。在這個環節中,出現了幾個問題:
首先,我讓學生帶著“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么”這個問題讀課文。我在給學生提問題時,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為出發點,認為自己能理解的問題,學生們應該也能理解。正是因為我的這種不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思想,使大多數學生對我提出的問題不理解。因此,他們在讀課文時,并不能很好的感知課文,也就使這個教學環節失去了它本身的教學作用。
其次,我讓學生聽范讀的錄音,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劃出來再說說為什么這部分給你的感受最深。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把整個環節讓學生自己去把握,而喪失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的,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從一個二年級小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是從我自身的理解出發編設問題。學生能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但大多數學生找不到點子上,而我由于剛剛參加工作,沒有任何的工作經驗,根本駕御不了整個課堂。由于以上兩個原因,使整節課也就無法向下進行。這是我這節課最失敗的地方。
再次,本節課主要就是通過朗讀來體會元元的心情,從而教導學生要珍惜時間。在這個環節中,我本來設計的是,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咋一看,朗讀的點還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讀上一番。在仔細品讀后,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系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雖然設計的很好,可是由于在教學時,對學生放手放的過大,以至于出現了網放出去了,卻收不回來的現象,正因為上述的問題,使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元元的心情,學生體會不到元元的心情,自然也就不能理解為何要珍愛時間。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4
《最后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歌。作者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國人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鑒于此,在教學中我采用朗讀為主的教學方式。
在授課前我讓學生搜集資料了解香港被割讓的屈辱歷史以及割讓后香港人民的苦難生活。課程伊始,先介紹現本詩的格局,首節為引子,將香港擬人化。接著,讓學生快速讀文概括后三節的內容,并結合自己對歷史的了解講講詩句“我看見,虎門上空最后一縷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應該怎么理解。然后,分小組自由讀詩,要求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之后,朗讀匯報,教師評價并指導。這個環節我根據學生的朗讀適時指導感情的處理——第一節應讀出激動的心情,第二節要的讀要配合內容的“慢鏡頭”描述,但不是單純的緩、慢,而是有層次有節奏的讀。第三節要讀出百年的滄桑,聲音要沉緩,但在結尾“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要讀出屈辱散盡后的激動。第四節要讀出盼望香港回歸的急切以及香港回歸后對她的無限期望。這一環節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匯報一段,教師指導一段,然后練讀。最后,讓學生分小組練讀全詩,然后比賽。
我覺得,用朗讀去調動學生的情緒比單純的說教要好的多。況且這篇詩歌敘述的歷史事件對學生來說很遙遠,很難在短時間內了解透歷史。因此,在大致了解歷史的基礎上用朗讀引出感情我認為是比較適合這篇課文的。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5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主要內容: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本課時我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識字,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出來的有長處也有不足之處。
一、在本節課中,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比較好:
1、識字方法。
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認識“鐘、零”等9個生字,為了讓學生快速并且有意義的識字,我設計了借助拼音認識生字,去掉拼音認識生字,在詞語中認識生字,在句子中認識生字四個環節,并且還設計了3個游戲環節鞏固生字。學生在本節課上學習興趣比較濃厚,參與度較高,認識生字效率比較高。
2、課堂用語。
教師的課堂用語在一節課上是比較重要的,一句話一個詞都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感受和效果。在課上,我盡力地運用各種表揚用語鼓勵學生以及贊揚學生,并且使用不同的語氣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精神面貌。
教師走進教室的精神面貌會給學生不同的感受。你的心情好與壞學生都能夠從你身上感知出來,所以不能帶著任何負面情緒上課,并且在課上還要富有激情,這樣才能帶動學生學習。在這方面,我做的比較好。
二、存在的不足之處:
1、課堂導入。
本節課我一一個游戲導入,雖說學生參與度高,但是與本節課接下來的內容銜接的不是很好,甚至沒有什么意義。
2、時間分配。
在時間的分配上沒有把握好,在識字部分花費的時間有點多,導致本來設計的將生字帶回課文里再讀課文環節沒有完成。
3、組織課堂。
雖說學生在這節課上參與度較高,但是在關注學生,組織課堂方面沒有做好,甚至沒有花費時間在課堂管理上。
這一節課,讓我收獲頗多,讓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長處同時也讓自己看清了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6
教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講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他只不過想放松一下自己,結果耽誤了半節課。課文內容較為通俗,但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
設計理念:根據二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本課教學設計努力體現為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創設讀的情境,在讀中感悟,利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融,進而讀出感情,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反思:
通過《一分鐘》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根據閱讀對話理論,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系,閱讀是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建構意義的過程。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他們在閱讀中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體驗。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多元解讀文本。如,學生對“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背著書包上學去了”這句話的理解是這樣的:我認為元元做事很麻利,他很愛學習;對“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等了好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的理解是這樣的:元元是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學生,他的安全意識很強;對“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的理解是這樣的:元元遇事肯動腦筋,能自己想辦法戰勝困難,沒車也要走路去上學。這些都是學生用心讀書得來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視的體驗。
2、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閱讀教學一定要重視讀,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展開合理想象,感受閱讀樂趣,享受閱讀生活,增強閱讀能力。《一分鐘》課文后的“讀一讀”提出的要求是“朗讀課文”。這個提示點明了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時間的重要,體會時間的寶貴。為此,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生疑,在讀中釋疑,不斷提高閱讀效果。
3、實實在在地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應緊緊結合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本課的教學,我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學生有了這份情感,必然能自覺做到“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7
《最后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了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懷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但語言凝練,語句含義深刻,學生不易理解,于是,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以“讀”為核心,作了如下嘗試。課前,我首先把本課的目標板書在黑板上。內容如下:
1、認識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一、自讀閱讀鏈接,理解課文題目。
首先,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自讀閱讀鏈接,自己理解“最后一分鐘”是指哪一分鐘?然后指名回答,最后一分鐘是指1997年6月30日23點59分—1997年7月1日0時0分,這一分鐘。這一分鐘有著什么特殊的意義?指名生答:這是香港回歸的最后一分鐘。此時此刻,中國人的有著什么樣的特殊的情感?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
二、了解目標,明確學習目的。
學生自讀學習目標,弄清本課的意圖。
三、自學課文,盡量完成目標。
學生自讀,標畫,盡量完成目標,把不懂的地方標出來。
四、感情朗讀,升華情感。
“三分詩,七分讀”,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促進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讓學生自由讀,比較讀,男女生分讀等,多種讀的形式,使讀的層次性不斷地推進提升,學生在讀中那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歡迎之情溢于言表,回顧香港屈辱歷史時,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資料的基礎上指導感情朗讀,就在這回環往復的朗讀中,學生仿佛看到“那被撕碎的歷史教科書”、“那深入骨髓的傷痕”、“那鑄進我們靈魂的血和刀光。”此時學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真正做到讀中解惑,讀中感悟,讀中升華。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浮想聯翩,他們仿佛已成了人群中的一份子,就站在現場看著國旗緩緩升起,學生有了一吐為快的表達欲望。豐富的情感積蓄,讓學生的表達做到了言真而意切。在談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員時,學生談的特別好。學生逐漸做到了在理解、感受、品味中挖掘語文的語言因素,把語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語文素養。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8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1、上課前,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堅持得最久。
2、誰來說說你的感受?
3、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學生自由交談)
4、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
二、自學生字
1、讓學生在課文中畫出帶生字的詞語。
2、學生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3、小組合作交流。
4、認讀詞語卡片。
5、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比一比,看誰組得多。
6、教師檢查生字掌握情況(開火車讀)。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分段朗讀課文,正音,并說說題目中的“一分鐘”,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我會寫”中的字,把部件和筆畫看清楚。
2、觀察字形結構,說說寫字時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二、理解課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怎么會遲到了20分鐘呢?原因就藏在課文的句子里。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把你讀懂的句子畫下來,幫元元把這20分鐘找回來。
2、小組討論。
3、派代表在班上發言。(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1)元元兩次嘆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時候,他會想些什么?這時他的心情怎樣?
(2)請用嘆息、自責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4、過渡:當同學們看見元元“紅著臉,低著頭”走進教室時,一定會受到強烈的感染——就這一分鐘,使他遲到了整整20分鐘;就這一分鐘,耽誤了學習,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組討論:你覺得這一分鐘重要嗎?為什么?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元元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鐘能做什么”為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2、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從這個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業
通過查找資料說明,人們一分鐘能做多少事(如,工人、農民、解放軍、清潔工)
教學反思:
《一分鐘》這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卻遲到了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能做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在具體教學中,我從課題入手,由游戲導入。在上課以前,我讓學生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請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學生們都各抒己見之后,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鐘也是很不容易的。今天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一起來學習課文吧。”在課文的教學中,我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作為學生朗讀的重點并聯系上下文體會元元的心理活動。所以,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這時學生的朗讀很到位。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9
《一分鐘》這篇課文以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講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他只不過想放松一下自己,結果耽誤了半節課。課文內容較為通俗,但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現實中體驗。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
一、從課題入手,游戲導入
首先,創設生動地教學情境,把孩子們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先設計“看一分鐘動畫”,學生覺得“快”,又設計了“靜坐一分鐘”學生感覺一分鐘過得很慢。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今天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一起來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在游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后,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思考元元遲到的原因是什么?
二、抓住“兩次嘆氣”朗讀感悟,體會元元的心理
教學中,我以“元元一共說了幾句話?”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要讀好這兩次嘆氣,還要聯系上下文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利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融,進而讀出感情,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分秒必爭”。
另外,創設多種多樣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們參與其中,在活動中逐步感受“一分鐘”的長度。本節課,我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動:
1、讀書,一分鐘大約閱讀多少個字;
2、寫字,一分鐘大約書寫多少個漢字;
3、口算,一分鐘大約能算幾道。
學生在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中,獲得了廣泛的活動經驗。同時讓學生知道了時間的可貴,進行愛惜時間的教育。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10
《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不僅是信息社會的要求,還能更好地體現學科間的相互整合。
在課堂上,讓孩子朗讀大段的資料,十分費時,而且資料中有有些科學知識學生一時半會兒還弄不明白,并沒有對我們的教學產生互補的作用。聯系自己平時的教學,我想資料的運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以前,布置學生搜集資料,總有孩子說:“老師,我家沒電腦。”似乎,上網成了搜集資料的唯一途徑。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課文,如《鯨》,《最后一分鐘》等,讓學生搜集有關資料,作為課前預習一部分,有許多孩子帶來了色彩鮮艷的圖片,科普雜志等,在一起交流,從而使他們明白,上網查資料比較快捷,但身邊的書籍,報紙等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好幫手。此后,孩子們也就不再為家里不能上網而苦惱了,相反,他們查閱工具書的時間反而多起來了。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11
教學目標:
一、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字。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時間:
課本第-頁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故事《一分鐘》
思考:那個青年人從著名教育家本杰明那里受到了什么教育?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導入新課《7 一分鐘》
看配音課件動畫片或圖片《一分鐘》,邊看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元元為什么后悔了?
三、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一)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圈出意思不懂的詞語。
(二)同桌合作輪讀課文,一個人讀時,另一個同學注意幫助糾正錯誤。
(三)當熱心的小老師,提醒小朋友哪些字易讀錯?告訴小朋友你用什么好辦法來記這些生字?
(四)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四、感悟課文,明白道理。
(一)讀課文,討論。
1、讀讀課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課文的哪些句子具體寫了元元非常后悔?挑一句來把它讀好,讀出自己的體會。
3、指導朗讀,體會學生找出來的這幾句重點句。
(二)學生表演讀全文(先自由準備,再上臺加上動作表演讀)。
(三)說說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練習:搜集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一)用開火車讀,做送信的游戲,猜字謎等多種方法認讀上節課學過的生字。
(二)共同做組字,組詞游戲。
如:口—合—哈(哈欠);門—市—鬧(熱鬧)
二、指導寫字。
(一)整體觀察,找出規律。
(二)按照規律,有代表性地指導哈、鬧、遲三個生字。
(三)師范寫,學生跟寫。
三、再讀課文,拓展練習。
(一)讀課文,小結。
(二)拓展練習。
1、課文開頭老師講的《一分鐘》的故事中,那個年青人通過本杰明的教育,懂得了“一個人只要把握住生命
的每一分鐘,就一定會有美好的一生”的道理;課文中《一分鐘》的故事,也使我們明白了“時間是寶貴的
,我們要珍惜時間”的道理,那我們能不能模仿這兩個《一分鐘》的故事,也來編一編第三個,第四個《一
分鐘》的故事呢?
2、元元明白了“時間是寶貴的,要珍惜時間”的道理,那元元明天會怎么做呢?請你按照自己的想法,續編
故事,把故事講給同學聽。
3、學生自主選擇《一分鐘》或《元元的明天》,編寫故事。
4、交流。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我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分鐘為線
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
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
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
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
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
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在課堂的結尾,我把自
己收集的幾條,送給學生。讓學生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鐘。
時間就是金錢。 ——富蘭克林(美)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 ——蕭繹(中)
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富蘭克林(美)
合理安排時間就是節約時間。——培根 (英)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12
今天教學《一分鐘》這一課。上課時,我掏出一塊手表揚了揚,說:“同學們,你們知道一節課有多長嗎?”孩子們齊聲回答“40分鐘。”“那一分鐘有多長呢?”孩子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回答。我說“這樣吧,你們閉上眼睛,我來計時,感覺一下一分鐘的長短。”于是,孩子們都閉上了眼睛,等待一分鐘的結束。
教室里靜悄悄的,一分鐘很快就過去了。我問孩子們對一分鐘有什么感受。有的說一分鐘有點長,有的說一分鐘很短。我讓大家選擇一件事來做,看一分鐘能做多少。
一分鐘之后,有的寫了十幾個字,有的削了一支鉛筆,有的讀了一篇課文,有的什么也沒做。這時,我再問孩子們:“你覺得一分鐘很重要嗎?”抓緊時間做事的學生說:“我覺得一分鐘很重要,因為利用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而那些沒做事的就無話可說。我小結說:“孩子們,一分鐘并不長,但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在一分鐘里,你珍惜時間,可以做很多事;你不珍惜時間,就可能誤很多事。不信請你讀課文《一分鐘》,看看一分鐘引出的故事吧。”我的話音剛落,孩子們便饒有興趣地讀起課文來。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13
《一分鐘》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從課題入手,游戲導入。
上課前,我讓同學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的站立,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請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一分鐘內你能做什么事情?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今天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一起來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在游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后,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思考元元遲到的原因是什么?
二、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他們在閱讀中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體驗。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多元解讀文本。如,學生對“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背著書包上學去了”這句話的理解是這樣的:我認為元元做事很麻利,他很愛學習;對“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等了好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的理解是這樣的:元元是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學生,他的安全意識很強;對“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的理解是這樣的:元元遇事肯動腦筋,能自己想辦法戰勝困難,沒車也要走路去上學。這些都是學生用心讀書得來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視的體驗。
三、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
閱讀教學一定要重視讀,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展開合理想象,感受閱讀樂趣,享受閱讀生活,增強閱讀能力。《一分鐘》課文后的“讀一讀”提出的要求是“朗讀課文”。這個提示點明了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時間的重要,體會時間的寶貴。為此,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生疑,在讀中釋疑,不斷提高閱讀效果。
當然,在教學中,還存在不足,如對于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因為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些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對老師提出的“一分鐘能做什么”學生沒有充分參與進來,特別是那些差點的學生根本沒參與進來。
今后的教學中既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更應該大膽放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14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重點是要求學生會認9個生字,能正確書寫8個生字,熟練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元元多睡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心中很懊悔,從而讓學生知道一分鐘的重要性,學會更加珍惜時間。
在導課時,學生提到一分鐘很重要,我應該舉幾個簡單的事例說明一下,這樣會顯得恰當些,課堂上隨時挖掘有意義的信息是很重要。
在設計教學思路時,我認為本課的著重點是識字,應該在課堂上突出識字的教學重點。識字本來是比較枯燥的,學生接受比較被動,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生字,培養識字興趣這方面做得不夠,我先分組拼讀我會認的生字,緊接著默讀課文勾畫出生字所在的詞語,再分組讀,這時學生讀得有點亂,草草的進入到寫這個環節,如果添加看誰能再給生字組別的詞這一環節,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誰再能用詞說一句話,就給一部分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帶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興趣,很積極的去思考、發言。
在描紅寫字之前,首先讓學生說一說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哪個字,其次在邊看邊說用手在空中寫我會寫的字的筆順和結構,最后再動筆描紅書寫。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討論識字方法,比我預想的要精彩許多,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多種方法,孩子們的思維開拓了,課堂氣氛很活潑。如果這時讓學生四人以小組交流一下方法,那課堂效果會更高。在讓學生動筆寫字之前,如果再設計一個觀察田字格生字的環節,就是讓孩子們先不要動筆去寫,而是先認真觀察生字的結構和占格位置,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錯。經過觀察交流,學生在動筆去寫的時候就能夠做到心中有數,下筆沉穩,寫得就有效果。
在朗讀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本文中一分鐘具體指什么?”這個提問應變換方式,應該這樣說,在本文中元元干什么事情用了一分鐘,這樣學生一口就能回答出,效果要好一點。給學生的問題很關鍵,一定多思考符合學生的思維。
學習了本課,讓學生知道珍惜時間的重要性,一分鐘時間可以干很多事情,同學們干任何事情都不能因小失大。
實實在在地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應緊緊結合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本課的教學,我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學生有了這份情感,必然能自覺做到“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15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叫元元的孩子,在鬧鐘響過之后,因為他貪睡一分鐘,于是在十字路口遇上了紅燈;因為遇上了紅燈,延誤了時間,于是趕不上汽車,最后只好徒步去學校,結果遲到了20分鐘。這篇課文講的事情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非常好懂,也非常容易理解。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生動、有趣的導入。
為了讓孩子們有興趣進入課文,以至受到教育。我在教學時,設計了生動有趣的課前導入:今天早上我和陶老師爭吵。孩子們立即興趣大增,一個個好奇地等著我揭曉答案。甚至還有孩子忍不住問我:怎么回事啊?為什么爭吵啊?于是我笑著揭曉答案,有一道題引起了我們兩個老師的爭吵:一 = 20 我板書在黑板之上,孩子們立即轟堂大笑,一個個發表自己的看法。“前面的‘一’是語文里的,后面的‘20’是數學里的字,怎么可能相等。”“‘一’里面有一個‘1’,‘20’里有20個‘1’,不可能相等。”??孩子們從語文和數學的角度,紛紛表達自己的見解,但就是沒有小朋友站在我這邊。這時,我讓他們自己讀一讀課文,孩子們自讀課文的興趣比以往更濃厚了,他們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有模有樣地朗讀起來。這時,我欣喜地發現,好多孩子是一邊讀課文一邊露出微笑的,這抹笑不是因為他正和同學偷偷地玩,而是從心底里發出的學習的快樂!
讀完課文,很多孩子對我喊著:我發現了,一是等于20,在我的提醒下,孩子們得出了多睡了一分種導致遲到了20分鐘的結論。
(多睡)(遲到 )
一分鐘=(導致) 20分鐘
借助板書,孩子們輕而易舉地把故事的主要內容講了出來,在輕松的學習下整體感知了整篇課文,對課文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二、融入情境,身臨其境。
理解課文時,我一直讓學生以自己是“元元”的角色進入課文。感受正在貪睡時,鬧鐘突然想起,自己的討厭,讀出了元元的庸懶。元元遇到了第一個難題,“他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元元,你都可以走過十字路口了,結果這時,紅燈突然亮了,這時候,你在想些什么?”生:“我好倒霉啊!”“天哪,紅燈啊,你怎么偏偏這時候來啊。這下我要遲到了吖!”是啊,所以他嘆了口氣,還沒等我說完,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苦著臉,“唉!”這時,我眼前一亮,多好的生成啊,所以我急忙抓住這個閃光點表揚了他們,并鼓勵他們在朗讀時,可以把這個“嘆氣聲”讀進去,竟讀得出奇地有味道。
三、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
咋一看,朗讀的點還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讀上一番。在仔細品讀后,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系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二十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四、結合實踐,課外延伸,突出中心,突破難點。
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二十分鐘的原因后,讓學生改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閱讀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我趁機和學生交流匯報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孩子們只是二年級的學生,所以課前我布置讓爸爸媽媽測量與學生生活貼近的一分鐘能跳( )個繩,能踢( )個毽子,能寫( )個字的文章等。這時,我又告訴孩子們,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人們駕駛著汽車一分鐘可以行駛11公里,印刷廠的工人叔叔借助先進的機器,一分鐘可以印刷133張報紙,在北方農民伯伯能用收割機一分鐘完成一百平方的麥地收割,……學生的眼里放出驚異的目光,我趁機反問:“現在,你們覺得時間重要了嗎?”“古今中外許多名人志士寫下了許多詩句諺語來警示人們,把你們收集的關于時間的名人名言在小組里交流交流吧。” 在課堂的結尾,我把自己收集的幾條,送給學生。
時間就是金錢——富蘭克林(美)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蕭繹(中) 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富蘭克林(美) 合理安排時間就是節約時間。——培根
這樣的課堂結尾,使學生愉快地從課文中走到生活中,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時間的重要,從而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鐘。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分鐘的語文教學反思03-28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范文05-10
語文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06-18
《最后一分鐘》語文教學反思01-18
《一分鐘》教學反思語文(精選5篇)11-23
語文人教版一分鐘教學反思07-30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05-11
語文《一分鐘》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05-10
語文《一分鐘》教學反思(通用5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