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教學反思(通用22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園地》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
《語文園地二》共設了三個板塊。“查字典”提示學生在讀書的時候遇到了不認識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來查字典解決。然后安排了部首查字法的三組練習,分別從“部首在字典的哪一頁”“數一數除了部首還有幾畫”和“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兒歌中不認識的字”三個角度來練習使用部首查字法。“日積月累”編排了三句編排了關于誠信,規則,與人為善的名句。“我愛閱讀”,編排的是詩歌《十二月花名歌》,讓學生在朗讀詩歌的過程中了解每種花的盛開季節,體驗課外閱讀的快樂。
一、教學效果:在《語文園地二》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我主要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展開教學。學生學習“查字典”時,我首先讓學生自讀兒歌,畫出兒歌中不認識的字,為下面的聯系第③題做準備。然后引導學生讀泡泡中的句子,了解部首查字法的用處,接下來按照部首查字法的步驟學習部首查字法。最后完成下面的三道練習題。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多采用這種形式,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引導。
二、成功之處:本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安全的情境,學生在自主的空間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維和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處:課堂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我們應該大膽、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語文教學活動,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四、改進措施:本課教學設計,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勵者,主動地融入到學生的游戲中去,創造出愉悅、民主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大膽地進行交流,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改的顯著特征,學生始終在自學、小組合作學中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起引導的作用,在關鍵之處引領、糾正、鞏固。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2
語文園地教學是鞏固一單元學習的綜合教學。本語文園地一共涉及到了三方面的內容:即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旨在讓學生學習一些如何學習古詩詞的方法;“詞句段運用”意在讓學生學會如何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如何乘公交車出行;“日積月累”展示給我們的是五行、五谷、五音、五彩。通過教學,我有以下想分享的內容:
一、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對于“交流平臺”這一板塊,我讓同學們回憶以前學古詩詞時的一些方法,引導他們進行歸納。學習古詩詞的方法有:
(1)可以借助注釋理解古詩詞;
(2)有畫面感的詩句,可以通過想象去體會;
(3)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識,也有助于我們理解古詩詞的意思。總結之后,我出示了幾首典型的詩句,讓同學們根據我們總結出來的方法去學習,效果很不錯。
2、詞句段運用”這一板塊,我先讓同學們讀例句,學習怎樣用一段話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出示一個觀點,讓學生練習圍繞著這個觀點寫一段話。對于中心句,三年級就開始涉及,所以學生們都比較熟悉,可是要真的自己動手用一段話來寫一個觀點,一部分同學還是比較欠缺。對于學做公交車,我出示公交車的乘車路線的圖片,讓學生們自己親身體驗,如何找到要去的目的地,同學們參與度很高。通過體驗,我引導學生總結:公交車停靠的站點越多,需要的時間就越長;首班車是指最早的一班車的發車時間,末班車是指最晚的一班車的發車時間。
3、對于“日積月累”的學習,我先讓學生了解什么是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引導他們猜測、解釋并弄懂其意思,再比賽背誦,學生們學習得比較扎實。
二、成功之處
在教授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整節課各個板塊銜接自然,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很高,整節課下來,雖然沒有設計特別的環節,但學生們學習得還是比較扎實的。基本實現了這節課的目標,并實現了學以致用。
三、不足之處
對于這一課的學習,我雖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但對課堂時間的把握有很大的欠缺,因為前兩板塊的學習占用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后面的“日積月累”的解釋比較倉促,感覺學生們對五音的理解還有所欠缺。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繼續努力地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合理地把握時間、把握重點,加長時間放到后面的“日積月累”上。出示圖片,讓學生明白五行都有什么,展示稻子、麥子等圖片,讓學生通過形象的圖片理解五行、五谷等到底是什么,從而使得整個課堂學生們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有趣。
語文園地的教學,就是要以生活為主線,就是要讓學生充分的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學生才會用真實的筆觸表現生活,表現自我。因此,我們要教學生從小就接觸和認識社會,觀察社會生活,積累生活。
“交流平臺”欄目的重點是教學生學會一些理解古詩的方法,學生從自己平常的學習經驗出發,談自己的學習體會。然后通過交流,互相學習,最后理解一首課外古詩,驗證自己的學習效果。
“詞句段運用”欄目有兩項內容,一是從一段話中提煉觀點,二是學習選擇合適的乘車路線。教學此欄目,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發言,然后教師指導。
課堂教學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僅積累了知識,而且學到了學習方法。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3
《語文園地七》作為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設立了以下環節:
A.識字加油站。
認讀生字詞,發現識字方法,激趣識字。反復自讀每組詞語,說一說從這幾組字中你發現了什么?
B.字詞句運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進一步復習部首查字法。
2、你見過下面詞語描寫的景象么?選一兩個,跟同學說說當時的景象。熟練認讀這些詞語,并了解意思。猜猜詞語的不同意思,體會每組詞語的不同意思,在小組內討論,通過討論進一步理解這些動詞詞語的不同意思。
3、讀讀下面的句子,說說有趣在哪里。從句子中感受擬人句的用法。
C.寫話
看看下面這幅圖,小老鼠在干什么?電腦屏幕上突然出現了誰?接下來會怎樣?
D.日積月累:學習詩歌“數九歌”
一、教學效果
在引導學生理解詞意時,我創設情境,給學生做示范,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方法和思路,引導他們自主思考。寫話練習我主要是采用評比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索。讓學生學會多問為什么,并能自己通過多種方法找到問題的答案。同時,讓他們對大自然抱有好奇心,能感受到大自然無窮的魅力,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具體教授部首查字法的具體步驟時,我插入了微視頻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僅將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課堂上,而且將本是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一下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成功之處
1、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識記生字,并學會積累和運用。課上,讓學生口頭組詞或是用詞說一句話,這樣鞏固識記的效果很好。
2、我將學習的主動權給了學生,并將課文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培養了語感。寫話環節,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練習說話,因為有圖片,學生語言表達也很流暢,連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有了說的積極性。課堂不再是少數學生的課堂,學生們學得更積極、主動了。
3、識字寫字仍然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盡可能地識記生字,并學會積累和運用。
三、不足之處
1.課堂容量大,對關鍵的詞語理解不深,對寫字的指導不到位,有蜻蜓點水之嫌。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寫字指導仍是關鍵,這一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重視。
2.在教學中要有取舍,不要面面俱到。本節課的內容很多,導致課堂給人一種不停地往前趕的感覺,可以適當刪去一些內容和環節。
四、改進措施
通過這一學期的語文教學,我深深體會到語文教學是一門復雜而豐富的教育。二年級語文教學重點還是識字、寫字,多識少寫,倡導閱讀課外書。如何把閱讀、查字典、識字相結合,激發孩子主動識字、主動閱讀的興趣,需要我持續不斷的努力。
在今后的課堂上,我要努力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體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設計行之有效的練習,時時處處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讓他們想,讓他們說,盡量提供一個讓學生展示的平臺|。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適當點撥一下,巧妙引導。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希望教學相長。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4
教是為了不用教。教學就是指導學生自己會學。當學生有了充分的空間展示自我時,就會不斷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會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促進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維的發展,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語文終究姓“語”,語文學科的根本屬性是工具性,語文學科的根本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知識在學生大腦中的形象不能是課本的翻版,而是充滿個性思辯和眾人智慧的個性化知識體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創造空間的知識框架。活動的開展首先要考慮的是千方百計給學生帶來認知的歡樂,讓學生在聽做、說唱、玩演、讀寫、視聽等活動方式中不斷將知識積累、儲存。因此,本設計意在搭建一個活動平臺,老師和和學生一起開動“知識快車”,教學活動中學生先將自己的收獲裝入“小成果袋”內,然后再有選擇地“買票上車”。這樣的活動,貌似無序,但卻會有很多內在的規則支持著有序的運作,學生會成為真正的知識主人。《語文園地》的教學設計更應如此。
本節口語交際課,教師的角色已發生變化,由教授者轉變成為學習的合作者。這一探討,有相當的積極意義,應大力提倡。學生也由聽課者轉變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課堂上的主人。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自己的親身體驗。教師由灌輸變為指導,學生由認真聽變為自己動腦動口。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為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同時,這樣的堂課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實際上課堂重心已發生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過去的重結果,向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原來那種教師強調“注意聽”的呆板模式,被教師的適時點撥、指導取代。這就是注重了學生學習的親身體驗和實踐。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但對教師的要求可更高了。口語交際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訓練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這樣就能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需要說明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引導學生養成文雅的舉止談吐,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語文課程標準》專門將“綜合性學習”作為教學目標的五個板塊之一,目的是要著力體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環境、教學內容與環境之間的一種充滿生命活力的交互過程,這種“活動”在于學生動手、動腦去“工作”,把所學知識用于實際,由學生親自進行計劃、觀察、操作,這本身就創造了生命活力煥發、生命價值不斷顯現的過程。在學習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提供自我表達、獨立思考、敢于嘗試與創造的一切環境,讓學生去接觸、感受、操作、參與和支配各種活動,從而激發學生在實現愿望與困難抗衡中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進而去體驗挫折、成功、失敗和沮喪。學生總能找到自己想干的事情,學會與他人合作、交往,實實在在地通過“三自”(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三有”(有發現、有討論、有創新)和“三動”(自動、互動、聯動)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從而提高自己實踐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語文的規律,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5
這個語文園地有4項內容,分別是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版塊是交流預測的好地方;“識字加油站”復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詞句段運用”分別出示了多音字、帶數字的成語及提示語的三種情況,學會認讀詞句,積累語言,學會感情朗讀句子;“日積月累”學習四句關于團結的諺語,充滿哲理,要正確有節奏地朗讀、背誦諺語,理解和積累諺語。
一、教學效果:
1.注重教學氛圍,優化課堂教學。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構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構成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前提。有了尊重和賞識,學生充分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和價值,學習的用心性、主動性、創造性就易于激發,學習的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信念就易于樹立。
2.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每個環節的設計都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天地,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成功之處:
小語新課程標準認定“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因而,“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獲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握訓練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語文要在實踐中發展。不斷在完整的實踐中比較、改進寫話技巧,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提高。課文中第一個練習側重比較各個標點;第二個練習側重說寫實踐。如果單出示帶標點的句子的練習,那么也許課堂上知道了怎樣填標點符號,回家寫日記時還是沒有正確運用的意識。若和平常的語文園地一樣把標點練習和寫話練習分開,學生對標點的感覺就是脫離文章的,不真實的。為此筆者設計時將二者緊緊結合在一起,說話前做標點練習,寫話前提醒用對標點符號,寫話后又要求檢查標點。這樣學生馬上就能在寫話中更好地認識、使用標點,并在平時的日記中更留意標點符號。可見語文園地中各個版塊的內在聯系可以挖掘得很深。
三、不足之處:
在今后學習過程中,還需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學生盡早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同時學生的學習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也還需進一步提高,能使學生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改進措施:
新教材充滿著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要敢于進行創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體現新教材的真正價值。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6
《語文園地二》是第二單元知識總結。本語文園地一共涉及到了四方面的內容:即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第一部分“交流平臺”旨在讓學生學習場面描寫。描寫場面時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詞句段運用”這一板塊意在讓學生學會重點詞的作用和一些詞的另一種表達方法。“書寫提示”板塊通過舉辦書寫展覽督促學生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最后“日積月累”版塊用四首詩里的詩句表達出精忠愛國的高尚情懷。通過教學,我有以下想分享的內容:
一、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進行教學之前,我放開課堂,讓學生們自己說說學過的課文中點面結合的場景,總結出點面結合表述方法有什么特點,然后讓組長做代表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交流。同學們興趣盎然,都很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最后進行了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的小練筆。
2、學習第二板塊時,關于重點詞的運用,我讓學生們對帶有重點詞和不帶重點詞的句子進行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進而理解重點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對于一詞多種表達,我讓學生反復地讀例句,并用“說”替換到句子中,使學生明白,不同語境下的詞語雖然意思一樣,但是蘊含的感情是不一樣的。
3、關于書寫提示,我拿出一節課的四分之一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練字,并巡視糾正學生們的書寫,不斷地糾正他們的書寫姿勢、書寫習慣,寫完之后,讓學生們之間互相討論,推舉出書寫好的學生,讓學生們對于字體嚴格要求,不斷規范自己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水平。
4、對于古詩的學習,先讓學生自己朗讀古詩,糾正學生的字音,使學生能正確、有節奏地朗讀詩句,背誦詩句,再讓學生品一品這些詩句中所蘊含的感情,引導學生體會詩中蘊含的愛國之情。
二、成功之處
在語文園地二的學習中,由于我備課比較充分,在課堂上講解很自然,很好地把握了課堂,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古詩背誦環節學生們積極性比較高,課上全班同學基本背過了詩句,并理解了詩意。
三、不足之處
對于書寫指導上還有很大的欠缺,一時無法糾正學生們的錯誤的寫字姿勢和方法,學生們練字時是一種姿態,平時寫字又是一種姿態,沒有辦法很好地融合起來,因而課后作業,學生們的書寫和課上練字的書寫一點也不一樣。
四、改進措施
今后在教學中,平時也要多對學生們進行督促,平時作業中注意糾正壞的書寫習慣,嚴格要求學生保持好的書寫習慣,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相信經過長期的堅持和訓練,學生們會越來越好。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7
今學期開學初,學校決定由我們四年級組研發《語文園地四》精品課,說實話當時覺得壓力挺大的。
一、磨課,破繭成蝶收獲成功
歷時三個多月的磨課終于結束了,用上“終于”這個詞可以想見我此刻的心情。磨課,那真是一個痛苦而又充滿了希望的過程。在精品課研磨團隊各成員的悉心指導下,我進行了多次試教。試教的那種感覺,常常讓我聯想到數學中的無限循環小數——周而復始,無休無止。可誰知,這種循環遠沒有想象的那樣簡單,每一次試教都是對教學設計和教師課堂調控能力的一次檢驗,一串串問題如列清單似的被羅列出來,問題的指向由最初針對每個教學環節和每個情境的創設,到最后哪怕是一句過渡語、一個神態動作都進行精雕細琢,力求精益求精。經過多次的磨課,使這堂課的環節也漸漸成形,雖然改過的教案還要再推翻,再修改,我們團隊經歷了多次磨課過程,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堂堂課的記憶,或許更多的是一種種思想的碰撞,理念的洗禮,更多的是那些無形的浸潤。三個多月的時間,可謂是忙碌又充實。生活談不上有多么精彩,卻處處溢滿激情與幸福。
曾經在《讀者》上看到一則“蝴蝶破繭而出”的故事:當蝴蝶還是一只小小的蛹時,它被束縛在一個黑暗窄小的繭子里。蛹為了鉆出這個繭子,每日都要經受著巨大的磨難。為了使自己的雙翼充血而更加有力,蛹用自己瘦小的身體努力的把繭子磨破。蛹鉆出了繭子,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怡然自得。
磨課的過程就像蝴蝶破繭而出的痛苦磨難。經過反思、修改、理念上的沖擊,最終“破繭而出”看到天地間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快樂的感覺油然而生,成功的滋味回味無窮。
二、評課,讓我直視不足之處
我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個著名的推銷員成功的秘訣就是經常花錢請別人吃飯,在飯席上讓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他把這些缺點一一記錄下來,然后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改正,一步步走向了完美。是的,人要學會反思,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不足,讓劣勢發展成優勢。除了自我反思,還要從別人身上得到反饋,常言道“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上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如果沒有別人指出來,是很難自己發現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的。
每次上完試教課后,團隊的所有老師坐到一起,坦誠相待,相互評議,交換心得體會,一方面挖掘課堂的亮點,促進我的信心和熱情,營造和諧的教研氛圍。另一方面,聽課老師都十分誠懇地指出我的不足之處:沒有依綱靠本,把學習的難度加大,學生學習熱情被難題抹殺了;四人小組合作沒有達到老師的目的;學生對“明褒實貶”的表達方式體會不深;故事的趣味性沒有很好地體現:老師引導不夠細致,學生沒能很好體會到待客之道??大家還滿腔熱情地幫助我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引導我改進教學行為,可以使我有一個很大程度的提升和進步,而且毫不保留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和招數,促使我開拓思路,誘發智慧,促進反思。在評課的過程中,我感受著大家切磋技藝、交流心得的快樂,感受著在不斷思維沖撞中所實現的點點滴滴的進步。
回想磨課的經歷,我是幸福的,回頭看看這條路,也許沿著這條路我們無法走到頂峰,但是沿途的風景已經夠我欣賞的了。更幸運得是在這條路上并不是我一個人,有好多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和我一路同行,從他們身上我能感受到不同風格教學經驗,在他們里我學到了不少教學思想的精華。我相信這種磨課的教學歷練最終會化作我人生的修煉,她必將啟迪我在教學路上奮斗不息,耕耘不止??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8
小學語文第七冊《語文園地六》圍繞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共安排了五個方面的訓練內容,分別是“感謝和安慰”的交際訓練、“勝似親人”的習作訓練、“我的發現”的閱讀方法訓練、誦讀《過故人莊》的積累訓練、朗讀理解《杏林春滿》的成語故事訓練等。在設計指導過程的時,我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知識的儲備狀況,側重了幾點:一是整合資源,將“我的發現”和“成語故事”結合起來進行;二是注重了學習方法的自主性,將學生的獨立學習與有效交流結合起來;三是適度進行拓展訓練,在習作訓練中,不僅讓學生寫出來,而且還引導學生將習作“寫出去”。這樣設計并實踐,確保了訓練目標的實效性。從實踐來看,以下幾點還是比較滿意的:
(一)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園地”的勞動。比如在“口語交際”訓練和“習作訓練”中,老師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分組學習,由于調控得當,各種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參與的有效性在這次訓練中體現得很充分。
(二)讓所有的學生在“園地”里都能形成勞動技能。比如“口語交際”訓練中,不僅訓練學生“好好說”,更要求學生養成“好好聽”的習慣。在“我的發現”的訓練中,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了“小林”和“小東”的讀書方法后,還啟發學生回顧自己平時的一些閱讀方法,幫助學生總結,促使了閱讀技能的形成。
(三)指導體現了有序性、拓展性。如“口語交際”訓練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識水平,以理解“感謝”和“安慰”為切入點,有利于學生圍繞中心表達。另外,還適度地把學生引向“園地”以外,如回去把“感謝”和“安慰”的故事講給父母聽,習作完成后,把自己的作品整理后發給媒體等。
(四)注重了整合,體現了綜合性。如訓練了“我的發現”以后,為鞏固形成的經驗,引導學生練習閱讀“成語故事”。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9
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發現,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不斷鼓勵、啟發學生運用這些規律,試著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樣。
這次活動安排了“我的發現”“讀讀認認”“讀讀背背”三項內容。
我的發現:
教材中列舉了兩組句子,學生在讀完每組句子后,都會有所發現,但是,所發現的內容會因學生不同存在著差異。最簡單的是每一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詞句多。二是每一組的第二句是比喻句,這是從修辭的角度來發現。三是每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得更具體形象。在教學中不必給學生講有關修辭知識。
“讀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學生通過這一組內容的學習,既可以復習鞏固已學過的生字,又可以借助反義詞學習新的生字,同時積累了反義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認讀,同桌互相檢查。教師指名認讀字音和朗讀短文。注意“濁”讀翹舌音,“罪”讀平舌音,“廉、貪、偏”為前鼻音韻母。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在列舉一些自己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的反義詞。“讀讀背背”,安排了古詩佳句,目的是積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五組詩句,只要求讀讀背背,詩句的意思一般可不講解。
在課堂上,學生都積極舉手發言,把自己的發現與同學交流,但學生參與的過程中,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還需繼續加強訓練,有些時候表達不清,對主題不是很理解。另外,對小組的合作交流,自主的學生意識還不是很強,這有待以后的教學中逐步完善和提高。
教學建議
1、在教學前,教師要要求學生先把對韻找出來,進行簡單的閱讀和理解。
2、在教學比喻句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什么叫比喻,還要讓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一兩句簡單的比喻句,學會分析“我的樣子長得像媽媽”究竟是不是比喻句,要了解原因。
3、展示臺中,學生需要就環保方面的知識做手抄報或調查,使學生對于環保的內容了解更深刻,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4、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時候需要發揮學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在活動中,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分成若干個小隊,合作完成任務。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0
感謝大家百忙之中來聽我的課。我今天上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二冊中的《語文園地四》,內容包括“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兩大部分,其中“我的發現”包括看形聲字說發現,“我會認”,以及多音字的“我會讀”,另外就是“日積月累”的“讀讀記記”和“我會讀”。通過語文園地四的訓練,讓學生發現形聲字的規律,會認七個“扌”的生字,會讀帶有多音字的句子,讀熟并記住一些好詞,最后能熟讀《浪花》這篇短文。
現在來談談我上完這兩節課的感想及反思:
1、啟發學生發現:
“我的發現”這個名稱已經顯示出鼓勵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的意圖,要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現,并樂于跟同學交流自己的發現。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先安排學困生給生字寶寶找房子,然后給全班同學自讀發現形聲字的特點,再設計一二個游戲進行生生的互動、師生互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但在剛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發現還不夠充分,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很好地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我還要想法去營造。
日積月累部分是鼓勵學生積累好詞,并復習鞏固部分生字。我創造多種形式,啟發學生對比發現,激勵學生主動積累詞句,如四人小組討論,同位互讀,老師引讀、范讀等形式,使學生興趣盎然,從而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實際操作中,學生回答不了問題時,我都急于自己補充,代替學生說,阻擋了學生的語言再組織思維,這方面我以后一定要注意。
2、關注學困生:
另外,我在教學過程中也很關注后困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周老師的精細測評表,我鎖定了一些學困生,在教學過程中處處關注他們。課一開始,我就讓學困生幫生字寶寶找房子,部首歸類,這是個簡單的任務,學困生輕易地就完成,從而增強了他們對學習自信心,跟著下來的課,學困生也會比較有興趣去參與,在后來的教學環節設計我也沒忘了他們,繼而設計了同位互動,一起完成“你做我猜”環節,多音字也采取了四人小組討論共同完成,然后在檢查對正時,也讓他們在小組內互相幫助,其實就是優生幫助學困生的表現,最后,讀記詞語和讀記《浪花》也設計了同位互讀,同位討論等方式去關注他們。
但是,關注學困生還不夠,在輔導讀《浪花》短文時,一些學困生還在結結巴巴地讀,而且還有一些字沒讀準,我想我應該設計幾種合作讀的形式,讓他們在合作的環境下多讀多練,并給與適當的輔導。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1
這節課學習了“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兩個內容,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自學指導事先寫在黑板上,上課時,先讓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做到心中有數。
接下來學生按著自學指導中提示的問題自己朗讀、思考,檢測時,發現學生對于“我的發現”掌握得非常好。“我的發現”中出示了兩組比喻句,讓學生體會帶點詞語表達的情感。學生通過朗讀,很容易就體會到了第一組句子把雨來比作小泥鰍、小鴨子,表達了作者對雨來的喜愛和贊美。第二組句子把日本侵略者的雙手比作鷹的爪子,把德軍的眼睛比作惡狼般的眼睛,表達了對侵略者無比的憎恨。接下來,讓學生感受運用比喻句的好處,學生體會得也很好,說出了用上了比喻句,可以使句子更生動,更形象;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清晰、更形象地展現在讀者眼前;還能很好地表達人物的情感。然后,我又引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這樣的句子,讀讀,體會體會,順勢進行寫作指導。第一個目標順利完成,接下來學生按自學指導2自學“日積月累”,檢測時,發現學生自學的效果不夠理想。這是一組關于戰爭的成語,有的還包含著一個故事。當我進行到讓學生講一講“圍魏救趙”、“四面楚歌”、“草木皆兵”、“風聲鶴唳”這四個成語故事,結果,全班沒有一個人知道,更不用說講下來了。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2
本學期,我上了一節關于“語文園地”教學的課,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指導學生發現AABC的成語的特點“讀讀認認”中 熟字增加偏旁認識生字;“讀讀背背”五句表現友誼的名句,趣味語文“說‘言’”。 我感覺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
一、營造了一個有趣的學習氛圍
開始,我讓學生讀讀成語,自己發現規律,語文園地的幾個內容設成了不同的關卡,如“我的發現”為“我是小小觀察員”;“讀讀認認”為“我是小小認字員”;“讀讀背背”成了“我是小小背書員”等。
二、 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出示“我的發現”的成語時,我讓學生自己找一找,自己發現規律,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加強記憶。“讀讀背背”五句表現友誼的名句,學生自讀,引導學生熟讀成誦。就本節課的教學說說自己的理解。
1、我的發現AABC式的成語,自由讀一讀成語,說說自己的發現,多種形式讀成語,加強記憶。讓學生用這些成語試著說句子,說說自己積累的同類成語,如:“比比皆是”“斤斤計較”“心心相印”“欣欣向榮”“咄咄怪事”。通過這樣的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加深了學生對這類成語的掌握。
2、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熟字增加偏旁認識生字,通過讀一讀這些字詞,說一說是采用什么方法記住的,和其他同學交流識記的方法,引導學生組更多的詞語,同桌抽測生字條,加強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
3、“讀讀背背”五句表現友誼的名句,通過學生自讀,引導學生熟讀成誦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
4、趣味語文“說‘言’”
一個普通的“言”字,可以構成許多的詞語來表達不同的含義,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各種形式多讀幾遍,說一說文中對“言”的概括是否恰當,啟發學生拓展一下,由“言”構成的詞語還有哪些。 (“美言、謊言、箴言”),仿編,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如“說‘笑’”,模仿短文的形式,用一句話說明各種不同的笑(微笑、訕笑、嘲笑、歡笑、苦笑、嬉笑等)經過這樣的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3
語文園地一是孩子們進校以來的第一個復習課,內容很豐富,它是第一單元識字、閱讀、積累、交際的延伸,是溝通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的橋梁,既是學生合作、競爭的平臺,又是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舞臺。因此,我們需要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進行教學。
在以前教學“我會讀”這一環節中我要求學生比賽讀,在比賽中學生基本能夠很好的讀出詞語來,我一直比較滿意。而在今天教學這一環節時我變換了方法,要求學生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喜愛來選擇,比如“帶學生讀,自己讀,帶四人小組讀,帶女生全體讀”,還有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挑戰讀了“挑戰小組,挑戰個人,”他們的方法比我想到的要多。所以我覺得應該給學生以發揮的空間,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做教師的能不能真的放開了,有沒有真的給學生創造一個發揮的平臺。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4
在接到任務要教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中“我的發現”、“讀讀背背”、“讀讀記記”、以及趣味語文中的“猜謎語”的內容后,我心里就犯愁。該如何去上一節這樣的練習課,平時老師們都說練習課容易上,但我并不這樣認為,像這樣的語文園地練習課,一上不好課堂氣氛就沉悶,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經過苦思冥想,我決定引用兒歌《三字經》吸引學生,以自己上課的激情以及帶有激勵性的過渡語言帶動學生,力求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但是很遺憾,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 布置預習,很關鍵。
三(2)班的學生是我從一年級帶起,對他們比較了解,大多數學生較聰明活潑。布置預習后,他們都很認真去預習,并且一部分學生已經預習中就已能背《三字經》及成語了。所以在教學中很容易優生帶動差生,在教學“我的發現”ABB重疊詞時,學生也在一、二年級有了一些基礎,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其中規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交流,自己去探究,從而進行創造性地學習。比較順利完成這一項內容。在教學《三字經》,我發現很多同學在預習方面做的很好,這一塊的內容部分學生很容易背出來甚至背出《三字經》其他的內容。
二、 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要上好一節課,特別是語文園地這樣的練習課,必須要有積極并富有成效的學生活動伴隨始終。教學中,老師要為學生參與創造條件,拋棄教師獨霸講臺,包辦代替的教學方式,創造一種民主的、和諧的教學氛圍。本課第四塊猜謎語的教學中,課堂氣氛較為活躍,請同學們在搜集的字謎中,選一個讓大家猜猜。學生興趣很高,比如:龍蔓蔓同學說的一個謎語就很有趣“有臂沒有手,有頸沒有頭”(上衣)。同學們都爭著猜,急于說出自己收集的謎語,這個時候我覺得同學們學習語文是一件快樂的事。
這節練習課我覺的存在不少問題,就簡略的說兩點:
一、在“讀讀背背”以及“讀讀記記”中讀的形式不夠靈活多樣,沒有照顧到差生。讀《三字經》時應該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那一組讀,降低難度來照顧差生。
二、讀讀記記中的成語,我覺得讀方面還不夠,差生做我會填的內容難度較大。讀讀記記中的詞語都在課文里出現過,經常用到聯系生活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當把它們集中在一起鞏固時,不僅要加強理解,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運用會運用,應該要設計了“自選一兩個成語說句話”這個環節。來調動學生積極思考,既培養了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基本技能,落實了基礎知識的訓練。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5
我執教的《語文園地八》是一年級下冊第八個學習主題的復習課,針對一年級學生喜歡游戲、喜歡挑戰,喜歡在活動中學習的特點,我設計了這么一節“遨游科學王國”的復習課,以“小豬胖胖”這個卡通人物帶領學生在科學王國里“摘果子”“走迷宮”“講故事”,較平時單一的知識性復習課是一次自主創新的探索和嘗試:
1、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徹底打翻了教材中“我的發現”“日積月累”這樣條條框框式的學習,而是把“發現”和“積累”揉碎在“摘果子”和“走迷宮”的快樂中,借助“小豬胖胖”這一引領者的身份,把學生帶到“果園里”、“迷宮中”、“故事林”各處去觀光旅行,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索。讓原本躺著的文本,在孩子的語言中立起來。學生比平時學得更輕松,更有趣,更扎實。
2、語文學習是一個開放的過程。《語文園地》提供了一定量的語文練習,但并不是說學生掌握了這些就可以了,我在教學中進行了適當地拓展、補充有關的語文知識和語文練習,以鞏固和熟練掌握有關的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
3、語文學習要在語境中才有意義。在“講故事”這個環節,我通過有序地指導,從說清楚一句話開始訓練,在引導學生把話說生動的'方法,讓學生有章可循,有話可說,不會在說話的起步階段產生害怕、無話可說的顧慮。
總的來說,這節課我體現了母語教學的基本規律,包括聽、說、讀、寫的實踐,有效地體現了寓教于樂,創設了符合兒童心理特征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樂學、會學,遺憾之處是插入了課外練習后,后來的時間有些倉促了,“小猴撈球的方法”只能留到下節課再去說了。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6
首先,從教學目標的實施看,我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即:
1、通過對漢語拼音的認讀,是學生鞏固了漢語拼音,區別了聲母、韻母,能讀準音,認清形;
2、通過舉例,使學生初步認識了反義詞,通過游戲,使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反義詞知識,加強了語言積累;
3、通過對日常生活用品的認讀,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激發了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其次,從教學重點難點的教授來看,我基本上在這節課中解決了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掌握漢語拼音分類,同時通過與生活聯系,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激發了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另外,通過舉例說明,使學生掌握了反義詞。
第三,從教學過程的實施看,既有“微笑”,也有“眼淚”。導入方面,我采用激情導入法。通過“一起去語文樂園中玩幾個有趣的游戲吧”的談話,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從學生的回答——我最喜歡玩游戲了——可以得到體現。然后導入學習內容。第一個內容是“我會寫”,通過邊認讀邊擺拼音卡片的方式,將卡片擺成S形狀,然后在黑板上出示兩座房子,讓學生將玩累的拼音寶寶送回家。這個環節的實施,學生基本能區分聲母和韻母,也能準確地將聲母和韻母進行分類。第二個內容是反義詞的學習。我通過一句“送完拼音寶寶回家,我們去看望一下生字寶寶吧”導入這個環節。然后邊出示課本上已有的反義詞卡片,邊讓學生認讀生字。接著通過“出”和“入”的舉例對比,使學生明白什么是反義詞;進而再配以口頭練習進行鞏固;最后通過“對字”游戲和一張練習卷,讓學生基本掌握反義詞。但由于我的考慮不夠周全,使練習卷出現了不符合學生實際程度的難認字,致使學生個別不會做;另外由于調控課堂不夠穩當,使得學生與家長交流過多。第三個內容是“我會連”。在這一環節中,我從問話“那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那些地方認識漢字呢”激發學生從生活中認字的興趣,導入第三環節的教學。然后出示課本已出現的詞條,讓學生認讀;接著出示圖片,請學生用剛讀過的詞條進行說名;最后通過“我點你讀”的游戲,讓學生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在生活中認字。但這一環節同樣存在不足之處,比如,在學生讀完詞條后,本應該出示圖片,讓學生用詞說名的,但由于思維的短路,使得這個步驟與接下的課外延伸出現了交*現象,致使后面“我點你讀”的游戲有些重復。
總體而言,這次的公開課對我來說又是一次重要的鍛煉,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從這節課中,我收獲了經驗,認識到了本身存在的問題,使自己的教學得到了改進,使自身得到了成長。因此,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一切一切!
我著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識字方法的發現,并運用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這一部分的教學,我設計了“扶──輔──放”三步層次的教學,首先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減一減”識字方法,這是直接的方法的學習,滲透“發現”的意識,如觀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接著讓學生運用方法識字,達到鞏固識字方法的目的。最后,放手讓學生自我發現方法,并運用方法,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這課堂超越了我預先的設計,這樣的課堂留給學生的印象,遠遠比我苦口婆心地講解到體會收效大。因此,我不得不相信課堂因學生而精彩,學生因老師而精彩。我們不要拘泥于課前預設,教師在課堂中善于捕捉這突如其來的課堂生成資源。這一臨時教學流程立足教課書,立足教學內容,向書外開放,有如下閃光點:
1、為學生搭建了口語交際的平臺:
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特級教師也曾說過:“口語交際的教學要重視創設情境,激發口語交際的動機:要抓住教學中隨機生成的資源,展開口語交際的活動。”說“見聞”──說“鞋子”──演“鞋子”這個過程,無不給學生搭建了一個能進行口語交際活動的平臺。在表演中很自然地提高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非常可喜的!
2、在情感體驗中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表演說話中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悟中讀,朗讀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1、開放展示的舞臺,讓學生獲取成功的體驗:
如同桌間互讀詞語,每個學生能夠在交流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之后,在開火車讀詞、小老師帶讀、男女挑戰讀等多種競賽活動中,學生有了更高的學習積極性。在讀詞的過程中,學生有了很強的主體意識。學生A能準確地指出學生B出現的讀音錯誤,還能當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的錯誤。學生當小老師的過程就是一次展現自我、體驗成功的過程。再如,老師鼓勵學生照樣子說說疊詞,說得好就能當小老師帶大家讀。這不僅給學生拓展思維的空間,也是一次再積累好詞的機會。
2、設置積累的平臺,構建運用的階梯:
在新課程中注重學生的積累感悟。改進的教材中,“日積月累”給學生積累好詞好句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但如何啟發學生在說話、寫話的過程中運用好詞好句也同樣重要。因此,讓學生用自己喜歡詞語說一句話,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好詞來說完整句。首先,學生圍繞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內容不受限制,有更廣闊的說話空間。其次,從詞到句是學習中的一個層次性的飛躍。如開始運用“冰涼”說一句話時,只說了一個短語“冰涼的雪碧”。在H的引導下,他把它擴充成了一個完整句“我喝了冰涼的雪碧,真舒服。”積累詞、句是語文學習的起步,學會運用是更高的一個層次。
積累不應局限在課本的好詞好句,應把它延伸到廣闊的課外。對于低年級學生的積累,可以從好詞著眼,逐步提高到好句的摘錄。一方面激發學生積累的興趣,另一方面需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的方法做具體的指導。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7
《語文園地四》有四個內容:發現漢字中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和一字多音的有趣現象;積累詞語和學習一篇短文;口語交際續講故事;展示學生課外所認識的招牌字。本節課教學的是第一和第四個內容。教學目標有以下三個:
1、領悟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并運用其規律自主識字,認識“擦、攔”等7個生字。
2、會讀“長、樂、著”這三個多音字。
3、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領悟形聲字形旁表意的特點,并運用形聲字的規律自主識字。教學準備有兩方面:
1、課前布置孩子們在生活中認識招牌字,并將其收集在課外識字本中。
2、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一個美麗的學習園地,帶領孩子們在發現樂園和展示樂園中游玩,其間會遇到一道道難關,學生想辦法解決,最終順利過關。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了解學習漢字的方法,陶冶戰勝困難的情操。
設計理念:根據一年級學生特點和語文園地新穎性、綜合性強的特點,巧妙創設活動情景,通過游戲激勵兒童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主動發現語文漢字的特點,主動探究規律,并動用規律自主識字。借助學習伙伴的引領,為學生課外識字提供舞臺。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8
《語文園地五》是典型的復習課文,主要是針對第五單元的知識復習而設立的,在反義詞環節中,學生已根據平日的生活常識完全可以對出,如何讓學生有興趣呢?于是我采用游戲合作的方式,如:師生對答、大組對答、同桌對答,再評出最佳合作小組等形式進行,這樣一來,整個課堂氣氛就很熱烈,學生也不會覺得特別枯燥,那么學生在學習生字時也能接受得比較快些,之后的大小寫字母的認讀是重點和難點,小寫字母學生在以往的拼音中就已經全部學過,所以很多學生會把小寫字母當作拼音字母來認讀,而大寫字母中,學生會將之與英文字母混淆,怎樣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認讀的音樂,一年級的學生特別愿意聽到悅耳動聽的童謠,所以以唱歌的形式來教字母的認讀是最有效的方式,學生在掌握和記憶方面比起普通的枯燥認讀提高了好多倍,所以我個人覺得沒有教不會的難點,關鍵在于你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教。
相對于第一課時而言,第二課時的任務就輕松了許多,我把第三課時的口語交際壓縮到這節課上來學習,《人有兩件寶》,我讓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并指名讓讀的認真的學生起來讀一讀,并給予適當的獎勵,有了個別幾個學生做榜樣,其余學生的積極性就能很快被調動起來。最后一個環節是口語交際,“猜謎游戲”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講是非常有興趣的,課前我曾讓學生通過翻閱資料收集了大量的燈謎或是其他形式的謎語,當這些匯集在一起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達到空前的高漲。所以我覺得,我課堂上選擇一種正確的教學方式是至為關鍵的。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19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課可與本組課的學習、寬帶網的活動結合起來進行,要從本組學習開始時就提出要求。請打算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的同學和打算介紹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的同學做好準備。
可以創設有趣的情境,以激發學口語交際的興趣。如,可以模擬現實生活,學生自由分成小組,組成“旅游團”,組內的每一個人輪流當“導游”;或者把教室布置成展覽館,展覽館里設分館,大家輪流當不同分館的“解說員”。教師要引導好組內交流的形式。“導游”或“解說員”和“游客”之間可用多種方式進行交流。教師要盡可能地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在雙向、多向的互動中活躍思維,提高學生表達、傾聽和應對的能力。
小組交流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評價活動。發現同學的進步,發現點滴可取之處。然后在小組內評選出活動的“最佳導游”“最佳解說員”“最佳游客”。還可設置一些靈活多樣的獎項,如,給搜集資料最多的學生授予“小博士獎”,給最愛提問的學生授予“小問號獎”,給進步明顯的同學授予“進步獎”。
在小組交流、評價的基礎上,教師可簡單總一下這次活動的情況。如果大家有興趣,還可以把這次活動搜集的資料整理好,辦一次展覽。
習作
這次習作要求學生寫自己去過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自由選擇。可以將習作和口語交際緊密結合在一起,把口語交際作為習作前的交流或者把習作作為口語交際前的準備。具體如何操作,教師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在進行口語交際時,向學生作些習作方面的提示。這次習作要達到“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關鍵是要抓住“這個地方怎么吸引人”來寫。如果有可能,教師可組織一次活動。習作時,要引導學生抓住這個地方的特點。展開想象,把這個地方的景物或變化寫清楚、具體。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寫好后,讓學生讀一讀,改一改。
我的發現
這部分安排的內容是讓學生發現:有些詞有多個義項,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里,語義是不同的,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在第一組的第一個句子里,“深”是“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的距離大(跟‘淺’相對)”的意思。在第二個句子里的意思是指“距離開始的時間很久”。此外,“深”還有多個意思,
(1)深度,如,河水有三尺深;
(2)深奧,這本書內容很深,初學者不容易看懂;
(3)深刻,這件事影響很深;
(4)感情厚,他們的感情很深;
(5)(顏色)濃,如,這件衣服是深紅的。
教學時,可讓學生先讀讀這兩組句子,再讀讀學習伙伴的話,看自己是否能發現這些特點。教師還可再列舉其他一字多義的例子,或者讓學生說說他們知道的哪些字也有這樣的特點。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20
《語文園地四》一共涉及到了三方面的內容:即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旨在讓學生學習怎樣理解人物形象;“詞句段運用”這一板塊意在讓學生學習小說中不同情節對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體會句子中的詞語的感情色彩,或者不同的語言所體現出的不同人物的心情;最后,“日記月累”版塊留給我們的是一首賀知章的詩《回鄉偶書》,增加學生們詩詞的積累。通過教學,我有以下想分享的內容:
一、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交流平臺”教學過程中,首先與學生一起回憶,我們這個單元學過的《橋》《窮人》等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總結從哪些方面理解人物形象,引導學生總結出三個方面:
一、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理解人物形象;
二、通過小說的情節感受人物形象;
三、通過環境描寫來凸顯人物的形象。例如《橋》中的老漢的形象通過老漢“冷冷的”“兇得像只豹子”“吼道:‘少廢話,快走’”的語言和神態描寫凸顯出來。從桑娜把兩個孤兒抱回家的情節中,可以體會到她寧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顧孤兒的善良。在《橋》一課中通過描寫山洪的兇猛,體現出老漢的沉靜、有威信等
2、“詞句段運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先讀句子,體會小說中的情節描寫對突出人物的形象的作用,指導學生在日常的閱讀中,要注意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體會各種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它們所蘊含的情感。另外,通過閱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現人物的品質。
3、對于《回鄉偶書》的學習,先與學生介紹詩人寫詩時的背景,有助于學生理解詩意。接下來讓學生自己朗讀古詩,糾正學生的字音,使學生能正確、有節奏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通過品讀、吟誦、想象畫面等方式體會作者的感情,理解和積累詩句。
二、成功之處
我在教授“語文園地四”的時候,感覺自己比較踏實,一步一個腳印,學生們學習起來也比較充實。對于古詩的學習,因為節奏簡單明了,學生們學習興趣非常高,氣氛熱烈,基本在課上已背過整首詩了。
三、不足之處
這一課的學習,我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學生們參與度還可以,但我覺得在“詞句段運用”的學習方面,學生們緊緊浮于表面的學習,并沒有真正地深入理解,對于讓孩子應用在自己的寫作中,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需要更多的練習。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在“詞句段運用”方面多做準備,準備更多的資料,讓學生們體會理解,并準備一些適當的練習進行小練習,甚至可以讓學生當堂進行小練筆,同組討論,進行糾正,使得“詞句段運用”的學習更加深入。
《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安排的是和同學們交流如何理解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語文園地》中“詞句段運用”安排的是:
1.讀《三國演義》中的片段,感受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2.讀出示的三句話,體會其中所表達的情感;
3.讀《窮人》片段,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仿寫自己忐忑不安或猶豫不決時的心理活動。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21
這節課學習了“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兩個內容,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自學指導事先寫在黑板上,上課時,先讓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做到心中有數。接下來學生按著自學指導中提示的問題自己朗讀、思考,檢測時,發現學生對于“我的發現”掌握得非常好。“我的發現”中出示了兩組比喻句,讓學生體會帶點詞語表達的情感。
學生通過朗讀,很容易就體會到了第一組句子把雨來比作小泥鰍、小鴨子,表達了作者對雨來的喜愛和贊美。第二組句子把日本侵略者的雙手比作鷹的爪子,把德軍的眼睛比作惡狼般的眼睛,表達了對侵略者無比的憎恨。接下來,讓學生感受運用比喻句的好處,學生體會得也很好,說出了用上了比喻句,可以使句子更生動,更形象;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清晰、更形象地展現在讀者眼前;還能很好地表達人物的情感。然后,我又引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這樣的句子,讀讀,體會體會,順勢進行寫作指導。第一個目標順利完成,接下來學生按自學指導2自學“日積月累”,檢測時,發現學生自學的效果不夠理想。這是一組關于戰爭的成語,有的還包含著一個故事。當我進行到讓學生講一講“圍魏救趙”、“四面楚歌”、“草木皆兵”、“風聲鶴唳”這四個成語故事,結果,全班沒有一個人知道,更不用說講下來了。看來,學生的閱讀面還是太窄,閱讀的習慣還沒有很好地養成。“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課結束時我布置學生查成語故事書,舉辦成語故事會,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主動地學習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 篇22
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是“走進外國名著”,語文園地二由“交流平臺”和“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三部分學習內容組成。“交流平臺”重在交流人物的評價方法,“詞句段運用”由夸張修辭手法的學習和語言的錘煉兩部分組成,“日積月累”重在古人年齡稱謂的積累。第一課時主要學習“交流平臺”部分。在上課伊始,我先利用多媒體手段給孩子們出示人物的圖片,了解名著作品的閱讀方法,在課堂上孩子們通過小組討論,自主探究,尋找人物的評價方法,各小組代表發言,全班共同總結閱讀方法。第二課時主要學習了“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兩部分。主要是學習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同過大量的舉例與學生實踐,孩子們大體上掌握了夸張修辭手法的運用。接下來學習了如何錘煉語言,為孩子們平時的習作和語言運用打下了基礎。對于古人年齡稱謂,孩子們的興趣比較大,積極性比較高。
不足之處:這節課開始就營造出了氛圍,所以孩子們參與率高,也能積極參與,但是同時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因為我過分理論化,忽視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我發現有的孩子在作為傾聽者時表現出一種心不在焉的狀態。所以在以后的教學活動,應圍繞“傾聽”“表達”“應對”三個維度設計,比如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可以修改為;通過口語交際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對別人的看法給予熱烈的回應。在學習修辭手法的時候,可以多聯系實際生活中的習慣用語,才不會顯得如此枯燥。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語文園地”的反思09-02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1-11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01-20
語文園地二教學反思10-11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0-27
《語文園地一》的教學反思01-22
《語文園地三》教學反思01-22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01-22
關于語文園地的教學反思01-13